啶酰菌胺专利期多少年
1、红太阳集团有生产甲维盐,啶酰菌胺吗?
有生产甲维盐、啶酰菌胺。
啶酰菌胺,是一种烟酰胺类杀菌剂,由德国巴斯夫首次研发成功,杀菌谱较广,具有预防作用,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等非常有效,不易产生交互抗性,对其他药剂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于包括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适期用药一次病株率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可达80%以上,优于目前推广应用的其他药剂,显著高于多菌灵的防效。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油菜菌核病,一般年份每亩用药24至36克,发生偏重年份每亩用药36至48克。
啶酰菌胺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也称为复合物II)而起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他酰胺类和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类似。它对病原菌整个生长环节均有作用,尤其孢子发芽抑制作用更强。它也具有出色的预防效果和很好的叶内渗透性。啶酰菌胺为叶面应用杀菌剂,可以在植物叶部垂直渗透和向顶传输,具有优异的预防作用,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器形成,在真菌的所有其他生长期也有效,呈现卓越的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应用领域啶酰菌胺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它可以有效防治对甾醇抑制剂、双酰亚胺类、苯并咪唑类、苯胺嘧啶类、苯基酰胺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该产品可以通过木质部向顶传输至植株的叶尖和叶缘;它还具有垂直渗透作用,可以通过叶部组织,传递到叶的背面;不过,该产品在蒸气相再分配作用很小。啶酰菌胺主要通过茎叶喷雾,用药量为100至1,200克有效成份/公顷。啶酰菌胺用于防治葡萄、草坪、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白粉病、褐腐病、叶斑病以及由链格孢菌、灰霉菌、菌核病菌引起的病害。也以复配制剂用于谷物、葡萄、花生和马铃薯等可耕作物上。啶酰菌胺拥有单剂产品用于梨、葡萄和收获后弥猴桃上防治灰霉病,用量为1至1.2kg/公顷,可用于葡萄的不同生长阶段,但在葡萄成串前施药效果最佳。
它还拥有众多的复配产品,如25.2%啶酰菌胺+12.8%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登记用于西瓜和梨,其水分散粒剂推荐剂量为:0.6至1.6kg/公顷,用于防治包括炭且病、灰霉病、褐腐病和黑斑病等许多病害;又如26.7%啶酰菌胺+6.7%吡唑醚菌酯,用于杏、园艺产品和莴苣上,防治黑斑病、灰霉病和菌核病,该产品亦为水分散粒剂,具有预防作用;再如果树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广泛用于防治苹果、梨、樱桃和桃上的许多病害,特别适用于防治夏季的一些难治病害如:叶斑病、黑斑病、疮痂病、炭且病、环腐病和白粉病等。
2、嘧菌环胺和啶酰菌胺能混合使用吗?
药物最好不要混合在一起用
3、农药有哪些种类,农药知识
用来防治植物病、虫、螨、鼠、杂草等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均称为农药。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原药。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加入适当的填充剂和辅助剂才能使用。经过加工的农药称为农药制剂或商品农药。农药种类很多,常用的有500种左右,一般按照农药的成分、用途及作用方式将农药分类。
(1)按照成分分类。有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无机农药大多数由矿物原料加工制成,这类农药品种较少,目前应用的只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植物性农药是用植物产品制成,如除虫菊、烟草、鱼藤等。微生物农药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而成,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是当今农药的主体。
(2)根据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杀软体动物剂等。
(3)根据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又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性引诱剂、拒食剂、不育剂。杀菌剂又分为保护剂、治疗剂和内吸杀菌剂。除草剂,又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4、啶酰菌胺的概述
啶酰菌胺概述:
啶酰菌胺是固体的,储存在0-6度。可制成超低体积液体剂、油悬浮剂等新剂型。
啶酰菌胺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病、褐腐病和根腐病,2004年在英国、德国和瑞士注册。啶酰菌胺属于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它杀菌剂无交叉抗性。
化学名称:2-氯-N-(4’-氯二苯基-2-基)烟酰胺
毒性:急性口服:>2000 mg/kg;急性经皮:>2000 mg/kg,是一种低毒杀菌剂。
啶酰菌胺是一种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它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病都有活性。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及各种腐病有很好的效果。它对其他杀菌剂的抗药性也很有效。主要用于防治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大田作物等病害。对多菌灵和他克莫林没有交叉抗性。
(4)啶酰菌胺专利期多少年扩展资料:
1、作用机理
能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氨基酸、糖和能量,干扰细胞分裂和生长,对疾病有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伸长、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繁殖的主要阶段,杀菌效果直接由母体活性物质引起,没有相应的代谢活性。对多菌灵和他克莫林没有交叉抗性。
2、合成方法
(1)以邻氯硝基苯为原料,通过对氯苯基硼酸的Suziki反应,与2-氯烟酰氯还原缩合,合成了目标产物。
(2)以邻碘苯胺为原料,先与2-氯烟酰氯反应,再与对氯苯基硼酸铃木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5、唑醚啶酰菌治哪些病害?
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吡唑醚菌酯12.8%,啶酰菌胺25.2%
性能特点:
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的复配制剂,具有内吸性,同时具有保护 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多 种作物病害的防治,其作用速度快,施药几分钟即可穿透到叶片中,有 效成分在叶肉组织内扩散,并在叶片上形成沉降药膜,与蜡质层紧密粘 连,能有效控制叶片中的病原孢子,兼具预防作用,持效期长;同时, 吡唑醚菌酯还具有植物健康作用,能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作物的抗 逆性,提高作物商品价值。 啶酰菌胺是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杀菌谱较广,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体的呼吸作用。
使用方法:
防治草莓粉病用药量(制剂量/亩)30-40毫升/亩,施用方式喷雾。

技术要求:
须按照标签推荐剂量的使用,发病前预防处理或发病初期用低剂量,病害流行时需高剂量。草莓: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连续用药3次,间隔7天。 安全间隔期及施药次数: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最多施药3次。
草莓粉病
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进行水肥管理;施用腐熟有机肥、复合肥要适量,尤其氮肥不能施用过多,防止烧苗及旺长;适时浇水,满足苗期对水分的需求;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增加温室草莓的通风透光性。
2、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病梗、病果,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3、冬季清园,烧毁其病叶、残株。
4、在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随地乱丢。要注意其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
6、国内农药厂为什么没有做啶酰菌胺的
有的,很多,如图所示。注意剂型:原药、母药不能用。
7、啶酰菌胺与嘧菌环胺区别?
嘧菌环胺具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的活性。 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
啶酰菌胺苯胺类杀菌剂,具有抑制病原菌体呼吸的作用机制。对黄瓜、草莓和葡萄灰霉病病害具有防治作用。药剂可通过根部吸收发挥作用。
8、吡唑萘菌胺土壤活性
2014年7月23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在我国临时登记了92%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IZM)原药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有效期至2015年7月23日。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在我国登记用于黄瓜,喷雾防治白粉病,有效成分用量为146.25~243.75克/公顷。
吡唑萘菌胺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亦为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含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活性谱广、持效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以保护作用为主,田间试验也表现一定的治疗活性。它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膜中的复合物Ⅱ呼吸酶——琥珀酸脱氢酶而起效。
吡唑萘菌胺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和谷类作物等。可有效防治小麦叶斑病(Septoria tritici)、褐锈病(Puccinia recondita)、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大麦网斑病(Pyrenophora teres)、云纹病(Rhynchosporium secalis)和Ramulariacollo-cygni等,有效成分用药量为75~125克/公顷。还可用于防治梨果上的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和白粉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蔬菜上的白粉病、叶斑病和锈病,油菜上的菌核病(Sclerotinia)和黑茎病(Phoma),以及香蕉上的黑条叶斑病(Mycosphaerellafijiensis)等。主要剂型有乳油和悬浮剂。
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样,吡唑萘菌胺亦为呼吸作用抑制剂,但其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性品系病菌高效,尤其对壳针孢属(Septoria)真菌防效优异。该产品对小麦锈病和大麦锈腐病的防效均优于氟环唑,田间施药7周后仍表现出明显效果,其保护期要比三唑类杀菌剂长2周左右。
2010年初,吡唑萘菌胺在英国首先获得登记,当年还在爱尔兰和新西兰登记,同年在三国上市。2013年4月1日,吡唑萘菌胺在欧盟正式登记,有效期至2023年3月31日。在英国上市的吡唑萘菌胺62.5 g/L和嘧菌环胺187.5 g/L的复配产品Bontima,用于冬大麦和春大麦上的病害防治。与吡唑萘菌胺复配的有效成分还有:氟环唑(复配产品商品名Seguris,下同)、嘧菌酯(Reflect Xtra、Symetra)和苯醚甲环唑(Reflect Top、Embrelia)等。
吡唑萘菌胺属于先正达2009―2012年开发的4个新产品之列,这4个新产品分别为:谷物杀菌剂520(isopyrazam,吡唑萘菌胺)、种子处理杀菌剂524(sedaxane,氟唑环菌胺)、玉米和甘蔗田除草剂449(bicyclopyrone)以及杜邦公司的杀虫剂Cyazypyr(cy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这些产品的年峰值销售额预计可达10亿美元以上。其中的氟唑环菌胺也为琥珀酸脱酶抑制剂。
2014年3月24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5%氟唑环菌胺原药和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已在我国取得临时登记,有效期至2015年3月24日。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登记用于玉米种子包衣,防治丝黑穗病,用药量为15~45克/100千克种子。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英文商品名Solatenol)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又一个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它对亚洲大豆锈病具有杰出防效,持效期长,先正达就此产品与杜邦获第五届Agrow Awards最佳创新化学奖的杀菌剂oxathiapiprolin签署了全球相互授权协议,这是两公司继8年前关于啶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协议后的又一项技术授权协议。目前,苯并烯氟菌唑尚未在我国登记。
此前,拜耳和巴斯夫也在我国强势推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如拜耳的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年峰值销售额2亿欧元)、巴斯夫的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年峰值销售额4亿欧元)和啶酰菌胺(boscalid,峰值销售额超过3亿欧元)等。日产化学的噻呋酰胺由于专利过期更是在我国呈全面开花之势。
琥珀酸脱酶抑制剂类杀菌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单边上扬的漂亮走势。2011年此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为5.81亿美元,啶酰菌胺在其中拔得头筹。
先正达、拜耳和巴斯夫等世界农药巨头都参与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研究与开发,该类杀菌剂必将以其杰出的性能成为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后又一重要的产品类型,成为推动杀菌剂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9、啶酰菌胺和异菌脲的差异
异菌脲又名扑海因,纯品为无色结晶。是广谱保护性触杀型杀菌剂,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有效防治灰霉病、菌核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多种病害;啶酰菌胺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比异菌脲活性更高,对灰霉病、菌核病、叶霉病等具有良好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