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布局应该要注意什么
1、专利布局,你知道怎么做吗
目前,企业对专利申请的认识多数局限于技术方案本身,或者产品本身所应用的技术,或者发明本身在产品上的应用,导致获得的专利形成的附加值低,不利于企业市场利益的实现。
1扩展布局法——保护“发明思想”才是王道
由于研发工作受实际需要的影响,很多发明仅仅是得到一种发明人认为最理想的实施例,或者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导致在专利申请时,撰写得到的权利要求往往很单一,保护范围狭窄,也很难获得多样化的权利要求或专利申请,保护范围自然受到制约,对竞争对手的限制必然不足。这样不仅难以有效排挤和限制竞争对手,更不能增加研发的附加值,反而可能会给竞争对手形成技术启示,“引导”竞争对手超越自己。
现有的专利申请模式,无论在专利申请布局、还是在权利要求布局方面都没有对此给予足够重视。“权利要求应该积极去保护你的创新点子,而不是消极去保护你所想到的具体做法”,相应地,好的专利布局能让发明的“思想”统领全局,通过对发明点本质的分析,借此进行专利布局,积极保护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方案,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扩展布局法,是对实现发明技术思想的一系列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专利布局,“由表及里将发明本质化,本质方案化,方案具体化,具体多样化”是其精髓所在。通过对发明本身的技术方案(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分析,对核心发明点进行抽象、概况,得到概念化的发明点本质——发明的技术思想;如果该概念化的发明点能够转换为符合专利法保护要件的抽象技术方案,将其作为独立申请,构成该发明的核心专利,实现以“有限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无限的发明方案”;如果概念化的发明点无法构成抽象技术方案,则将其演变为能够实现该发明点本质的一系列技术方案(包含发明本身的技术方案),根据得到的系列技术方案形成多个子专利。
采用该方法能够对实现发明技术思想的一系列上位化或具体化技术方案的保护,构成对发明在纵深方向的专利布局,拓展了发明的深度,有效防止别人的回避设计,并可形成一定的迁移性,为下述“迁移布局法”的实施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撑。从布局效果上看,可形成以发明点本质为中心的放射性专利布局。当然,该方法还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实现基于其发明技术思想的专利布局或回避设计,并超越竞争对手。
该方法适合于比较核心或基础发明的专利布局。同时,还需要注意:
对于无法进行抽象概括的发明,例如发明点很不明确,甚至就是“组合叠加”的发明,不适宜该方法,当技术思想无法得到保护时,就只能保护发明本身了。
使用该方法时,不能脱离现有技术,对于核心技术,原创性越强的效果越好。如果并非原创性发明,或概况后,发现涵盖了现有技术方案,此时应以抽象概念化的技术思想为指引,剔除现有的技术方案后,分别拟定具有创造性的多个独权,或者多件专利申请。
2、迁移布局法——发明的“72”变
现在很多申请人不注重技术方案的移植应用,使得发明的应用领域受到很大局限,专利布局更没有考虑迁移,导致可能形成的专利附加值不能得以体现。这就如同我国发明了火药,却没有对火药的应用进行移植扩展,反而让西方列强应用火药而提前进入热兵器时代,就是一个反面典型。
迁移布局法,是将发明涉及的内容移植到其他产品、方法、技术、甚至其他技术领域的可能应用而进行的布局。由于技术存在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发明中的某一技术手段完全可能通过迁移,扩展应用到多个领域,拓展发明的宽度;通过对发明的“由近及远,深挖扩用”,拓展发明的应用路径和领域,实现专利布局的横向扩展、多面性和多样化。在实施时,根据发明的特点,可以从发明的思想迁移、结构迁移、原理迁移、方法迁移、技术手段迁移、技术问题迁移、用途迁移等方面进行分析。
3、替代布局法——让产品“独霸天下”
俗话“成功的道路千万条”,能够实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也不止一个,如果仅仅通过专利保护自己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其他人完全能够使用其他替代技术方案来分割市场,影响企业的市场利益,只有让别人穷途末路,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独步天下。
替代布局法,基于自身实施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发明目的),将实现该发明目的的其他多个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布局。
4、特征替换布局法——动而生辉
实现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肯定存在某个、甚至某些技术特征可以予以替换而实现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甚至带来更好的技术效果,这为竞争对手的回避设计带来了机会。特征替换布局法正是对此的防范。
特征替换布局法,是将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某些或某个技术特征、特征组合等进行替换,或变换各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关心形成的新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专利布局。所替换的技术特征或特征组合可以是功能、效果或结构等相近的部件、成份、步骤等,或者根据相应技术特征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替换,或采用形态分析(创造技法的一种)得到尽可能穷尽的替换方案,甚至发现打破常规的替换方案。将特征替换后形成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布局,防止竞争对手可能的回避设计,还可能通过此布局方法形成意料之外的“新发明”。
5、阻击布局法
阻击布局法:在分析竞争对手技术的基础上,找到其技术方案突破点或者必须经过的环节,对此进行专利布局,阻碍竞争对手所研发技术的实施,拖延其产品上市时间,降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保障自身市场利益。
6、迷惑布局法——专利迷魂阵
迷惑布局法,是为迷惑竞争对手,防止竞争对手的技术跟踪和障碍设置而进行的专利布局,是有意释放的“烟雾弹”。专利布局中除了对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提交专利申请,还需要对主专利中的某些特征进行处理,形成新的申请,甚至可能是无法真实实现的技术方案,迷惑竞争对手;以及申请一些完全与研发方向不一致的专利申请来迷惑竞争对手。如果迷惑专利能够让竞争对手认为是重要专利,这才是高水平专利布局的体现。
7、发明改进布局法
发明改进布局法,通过对自身或竞争对手的发明进行改进、完善,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专利布局。其可以是改进、减少某一或某些技术特征,增加新的技术特征,找到其缺陷进行完善等。该方法用于实现外围专利的布局,当然也可为竞争对手制造障碍。
8、散点布局法
散点布局法,是对一个完整的产品、方法,以及所涉及的产业链中不同的发明点所进行的专利布局。由于这些发明点往往其位于产品或方法的不同位置或环节,在专利布局关系上形成多点组合。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9、交错布局法
交错布局法,是对一个完整产品或方法,以及所涉及的产业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特有关系构成的发明点,采用相互交错、关联的方式进行专利布局,在产品或方法、以及整个产业链上形成交叉、网状的专利组合,通过专利布局将各个环节捆绑在一些,形成统一的专利整体。
此外,在专利布局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研发副产品——“意外的发明”进行专利布局,实际上很多重要的发明都是研发中副产品,例如火药就是炼制仙丹过程中的意外发明。这种布局往往能为实施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述布局设计方法应该根据项目情况综合使用,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布局,实现交叉防护。专利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即是技术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更是经营管理问题,布局设计中不仅受到技术发展的制约,还要考虑时间因素(申请时间、公布时间、申请进度控制、授权时机把握等),更要配合恰当的申请策略(如文件撰写方式、权利要求布局与架构、优先权、分案申请、隐含信息公开、答复技巧及应对措施等)来实现。
2、创业公司该如何做好专利布局?
新创企业制定专利布局策略的目的不同于成熟企业,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专利布局帮助企业存活下去,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才有之后的发展壮大。因此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策略,尤其是早期规划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成熟企业的专利布局模式:先阻挡后设围、与竞争公司形成游击战;随着新创企业发展壮大,其专利布局策略由成长期的路障式转变为发展期的丛林式,先是被动的阻挡对手,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扩张甚至攻击对手,对于拥有技术优势但初期资金较薄弱的开拓型或颠覆型新创企业较为适宜。随着新创企业发展壮大,其专利布局策略由成长期的路障式转变为发展期的丛林式,先是被动的阻挡对手,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扩张甚至攻击对手,对于拥有技术优势但初期资金较薄弱的开拓型或颠覆型新创企业较为适宜
3、企业海外专利布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需要考虑:
1.目标市场。
2.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资金预算。
3.如国内有申请,需知道最迟进入海外的时间期限。
4.专利价值等。企业专利管理,是企业专利管理机构与专利管理人员,在企业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为在企业贯彻国家专利制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专利事务进行的战略策划、规划、监督、组织、协调等活动的总称。
本书汇集了作者诸多关于企业专利管理工作的独到见解,综合了美、日、欧跨国公司及我国一些知名企业专利管理工作的有益经验。其中很多理论、观点与做法在政府及行业实践中已得到成功验证。是国内不多见的关于企业专利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优秀著作之一。
4、中观专利布局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自用技术
自用技术是指企业所研发的即将用于企业产品上的技术。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产品或者项目,其产生的创新技术点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
首先要将该产品或者项目的技术点进行梳理,梳理出所有的创新技术点,评估这些创新技术点的重要性,根据评估结果决策各创新技术点是否申请专利、专利类型、拟保护范围等。对于涉及安规、标准的技术方案,可列为核心技术进行重点保护,因为这些技术往往是产品开发的必经之路,可以采取路障式布局。对于创新性较强的核心技术,可以采取糖衣式布局,也即核心专利与外围专利相结合。
2、规避技术
规避技术是指竞争对手设计的与本公司自用技术方案相近但又未落入专利保护范围的技术方案,其可以作为本公司自用技术方案的替代方案,达到相近的技术效果。自用技术的专利布局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抄袭公司的创新技术,而规避技术的专利布局则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公司的创新技术,由此形成一定的技术垄断。
规避技术专利布局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组织研发人员和产品策划人员,围绕上述自用技术的各项专利,设计规避方案,然后对各项规避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以及能够投入的资源来确定是否申请专利。
规避技术的专利布局方案需要根据自用技术专利的重要性、创新程度、保护范围及可替代程度来确定,当某自用技术是关键技术,但专利的保护范围较窄或者替代方案较多时,需要采取城墙式布局甚至是地毯式布局,将竞争对手可能采用的规避技术都申请专利,给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构建尽可能多的障碍。
3、迭代技术
迭代技术是指针对上述自用技术进行改进创新、拟用于公司下一代产品的技术。迭代技术的专利布局,是确保公司在该技术或产品上持续领先的重要保障。
迭代技术的来源,一方面可以根据公司的中短期技术规划来挖掘,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研发人员和产品策划人员展开头脑风暴,围绕自用技术的缺点设计各种初步迭代方案。
由于迭代技术的专利布局一般都超出了公司现有的研发进度,因此可以先从大的改进方向申请专利,至于细节方案,则可以随着后续的研发进展再申请专利。
4、竞品技术
专利布局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专利布局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公司自身技术的布局,还应该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技术动态。
一方面,可以通过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公布状态,一旦有相似技术的专利公布,应立即与研发人员一起分析其专利技术的缺点,针对其可能改进的方向进行专利布局,还可以根据其专利技术方案预判要实现产品量产应有的一些技术细节,对这些技术细节进行专利布局。
另一方面,跟踪竞争对手产品发布的动态。由于产品发布时通常并不会公布产品的具体细节,因此可以根据产品发布时的部分功能介绍,猜测其可能实现的技术方案,然后进行相应的专利布局。
5、想进行专利布局,区块链需要注意些什么?
1、专利首当其冲就是要讲究新创性,新创性也就是与已公开的技术有所不同之处。那如果好几家公司都在做类似的项目,但都闷不出声,自己也不确定是否存在与众不同之处,该怎么保护呢?那就需要尽早申请。我们国家的专利制度,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先申请先保护。正可谓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内的大施拳脚之际,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入局区块链,不同公司之间难免会有雷同的技术方案产生,因此区块链专利越早申请越好,也就越容易得到相应的保护。2、在区块链应用的竞争中,若想自己一招领先,又想牵制竞争对手,需要积极制定有效的专利布局。自己的创新成果固然需要尽早申请专利保护,对于可能落入竞争对手的技术方案也不容忽视。当区块链专利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将基础算法专利与应用型专利等组合成某一领域的区块链专利包,从而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谋划更大的势力范围。3、与区块链技术引发的投资热潮相比,目前真正实现落地的应用还比较少。但是,即使区块链的方案没有落地,甚至入局区块链失败,但这些都不妨碍区块链专利的申请。专利保护的不仅仅是落地的产品,还包括没落地的技术构思。技术构思也不要求最终落地,只要逻辑上行的通,技术上可实现即可。专利自带财产属性。假设万一区块链应用没有成功,但区块链专利权依然能创造不菲的财产价值。
6、专利布局应该要注意什么?
1.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
随着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扩张,技术模仿者会大量出现,同时由于影响竞争者的利益,专利纠纷出现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如果知识产权积累的规划没有跟上,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有必要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提高专利的技术覆盖范围并完善保护性专利布局。
2.公司未来的专利定位
如果企业的专利定位仅仅是用来防御,保护自己的产品更好地进行市场拓展,那么专利的积累只要和产品紧紧结合即可,不需要太多前瞻性申请和储备性申请;如果公司未来的专利定位是实现专利许可、授权、甚至作为诉讼标的,则需要注重专利挖掘和部署一定数量的具备行业控制力的专利。
3.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研发投入
专利的产出源泉是企业研发团队的技术革新,因此专利申请量的规模要与技术人员的数量成一定的比例,过大则会造成专利质量下降,过少则会出现专利保护流失的情况。
企业在其重点项目上往往会投入较大的研发资源,这些项目的成功与否甚至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对这些重点项目,在专利布局上要加以侧重,保证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专利组合的结构,形成有效的专利保护和专利对抗能力。
4.企业的市场扩张情况
企业需要根据未来几年市场的扩张情况来确定专利的积累量以及部署地域。例如,当需要增加产品种类或准备进入某个地域时,相关的专利布局也需要及时跟上,保证满足基本的保护效果;当企业的产品种类和销售地域相对比较恒定时,企业的专利积累在数量规模也应趋于稳定,而更加关注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免不必要地消耗企业成本。
5.行业专利分布现状和变化情况
行业内专利的分布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所受到的关注度和风险分布状况,而从其变化情况则可以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向。企业应根据行业总体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专利申请量和增长率以及专利部署的结构分布,以维持企业的专利竞争地位。
6.竞争对手的情况
专利布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与竞争者在专利上达成一种势力均衡或者保持优势的状态。为此,企业需要参考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储备现状和变化情况以及其产品和市场扩张情况来制定本企业的专利布局方案,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专利对抗筹码。
7.产业的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专利竞争态势和未来的市场预期不同,相应的专利布局重点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在产业的发展萌芽期时,企业专利布局的重点在于及早对一些基础性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完成专利圈地。在产业的成长期时,企业专利布局的重点在于在重要的技术应用和改进方向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的成熟期,企业专利布局的重点在根据市场状况对专利的数量、结构分布进行调整,并对可能的替代性技术和产品进行储备性专利部署。
上述7个方面为专利布局规划中的重点影响因素。通过上述7个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及产业的角度去理解技术发展路线,去制定适合竞争的专利布局思路,这一切的宗旨都是:专利是竞争工具!
7、企业专利布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企业专利布局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通常要考虑的因素有:为什么要进行专利布局、什么时候开展专利布局以及申请进度规划、要在哪些地区进行专利布局,对什么样的技术开展专利布局;同时,还要考虑的因素有:进行技术分类布局,进行技术层级布局,进行不同专利类型布局等。此外,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人员配合、知识方面的要求以及专利布局的财务预算等方面也需考虑在内。
本文仅就专利布局的目的、布局的时间、布局的技术范围以及地理范围按照狭义专利布局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
⒈布局的目的
企业专利布局,首先要考虑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专利布局,也就是专利布局的目的是什么。企业专利布局,通常会针对某个项目展开,或者会针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某个技术领域展开。每一次布局,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一样的目的。个人认为,企业专利布局,应以市场为导向,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为了想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或为了想在市场上分蛋糕。
如果是为了想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通常说明企业就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或者是较早进入该领域已抢得一定的市场先机。该目的通常又表现为:
一、为了保护核心技术或核心产品;
二、为了限制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独享蛋糕,不给竞争对手进入机会;
三、为了巩固市场地位。
那么:
如果是为了保护核心技术或核心产品,企业至少要通过路障式布局的形式申请实现该技术目标的所有核心专利或基础专利;如果是为了阻止竞争进入市场分享蛋糕,企业应该加大投入,除了申请核心专利和基础专利外,还应该按照城墙式布局或地毯式布局方式,把实现该技术目标的所有规避设计方案,包括变劣方案和可替代方案,或者是所有实现该技术目标的各个技术点的解决方案全部申请专利;
如果是为了巩固市场地位,除了申请核心专利以及所有规避设计方案外,企业应该按照糖心式布局方式,围绕核心专利,申请外围专利以及前沿技术专利,从而在实施核心专利的时候,不因为他人针对本企业核心专利开展的围栏式布局专利而受制于人。
如果是想在市场上分蛋糕,那么说明企业在技术不占主导优势,或者进入该领域时间较晚,因此基本上核心专利都掌握在他人手里,那么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情况布局:
寻找他人未布局的空白点进行布局,这种情况也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核心专利,因为很多企业申请专利时并不懂得全方位考虑或者是有所疏忽;
针对他人已布局的核心专利,通过变劣或替代方式寻找规避设计;
在他人的核心专利基础上进行外围专利布局和前沿技术专利布局,限制他人核心专利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上述几种方式,与持有核心专利和领先技术的企业进行抗衡,获得交叉许可及技术合作可能,从而分得市场一杯羹。
⒉布局的时间
我国专利制度采用先申请制,即不管同样的发明创造是谁先完成的,以最先提交申请的时间来判断专利权归谁。基于这一原则考虑,企业一般要尽早申请专利。
但是,一般来说申请越早,则专利内容公开的时间也越早,越早公开意味着越早给竞争对手提供了技术启示,竞争对手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并通过变劣以及替代方案来规避专利侵权。那么,当本企业的产品出来时,竞争者的产品也可能同期出现在市场上和本企业竞争。因此,考虑技术本身研发难易程度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同时考虑企业产品的开发进度,合理规划专利布局的时间,准确把握专利申请时机,不仅可增加竞争对手的研发成本,保持自己技术上的竞争优势,还不会因竞争对手自主研发成功而抢先申请专利或技术公开,导致自己丧失专利权。
由于专利布局受到研发进度以及成本预算的制约,通常不可能一步到位。本文继续探讨按照产品的不同阶段开展专利布局。
在产品前期,一般包括从产品规划阶段到确定具体方案的阶段,这个时候一般会进行立项前检索,分析行业内的专利情况。分析之后,企业大致清楚自己的技术在行业内处于怎样的情况,如果行业内该技术的专利布局是空白的,那么本企业就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可先通过路障式布局布置核心专利或基础专利,以抢得市场先机。如果预算充足,应该按照产品研发方向,对核心专利技术进行大量专利布局,包括核心专利可能存在的所有规避技术方案和各个技术点的所有解决方案,初步形成城墙式布局或地毯式布局,建成一定规模的专利网,以防止竞争者伺机进入。而如果立项前检索分析后发现行业内该专利数量已非常多,那么应该进一步分析,该技术领域是否存在专利布局的空白点,是否有其他变劣或可替代方案,是否要围绕别人的核心专利进行围栏式布局。
在产品中期,也就是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技术人员可能会发现实现该技术目标存在其他的方案,这些方案有可能是原先方案的替代或变劣方案,那么,应该考虑将这些方案申请,进一步巩固城墙式布局,增加市场壁垒;另外,也有可能发现更多细节上的技术点需要克服,从而进一步加强地毯式布局组成的专利网。因此产品中期产生的技术方案,大多是对前期布局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在产品后期,也就是产品生产过程完成了,此时研发方向应该更为明确,这时候,可以按照糖心式布局方式考虑申请外围专利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前沿技术专利,避免被他人的专利限制住,同时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
⒊布局的技术范围
不是所有的技术都适合申请专利,专利布局也要考虑需对哪些技术方案申请专利,对哪些技术方案不申请而用其他的方式保护。企业通常可三种途径:专利、商业秘密和技术公开。专利适宜于那些容易被破解、仿冒的技术;商业秘密适宜用于不容易被破解,即使侵权也很难获得证据的技术;技术公开适用于容易被破解,但技术生命周期短的,有可能还没授权就淘汰的技术。实际操作中,某一技术的保护可按宏观、中观、微观的方式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结合使用。比如,在技术方案还不明确的时候,通过技术公开的方式发表论文或在技术会议发表,则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他人就该技术申请专利。而专利是要求技术能够实现为准,因此在技术方案基本确定的时候申请专利,此时还可申请新颖性宽限期,但要注意前期的技术公开要符合宽限期的条件。而对于技术参数等某些隐蔽但对该技术效果的优劣又有决定性影响的内容,则可以考虑适用商业秘密保护。
⒋布局的地理范围
由于申请国际专利成本较高,很多企业仅仅在国内申请专利,但专利具有地域性,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在美国并不具有权利。但如果全世界申请专利,成本又太高,而且有些国家的专利保护制度并不完善或者市场不好,因此也无须申请。所以,企业在专利布局时至少要考虑本企业产品的制造地、销售地在哪,产品可能覆盖到哪些国家和地区,从而在这些国家、地区进行专利布局。此外,也应考虑竞争对手的产品制造地、销售地在哪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也要相应进行专利布局,从而限制竞争对手的市场,并在和竞争对手发生专利诉讼时可以反击,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8、企业海外专利布局需要注意什么
在海外遭遇了一次又一次专利阵痛之后,如今进军海外市场,“兵马”未动“专利”先行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共识。这从近年来我国不断增长的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数量上就可以看出。但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向国外提交的专利申请地区差异明显,技术领域上也主要分布在数字通讯领域,整体上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与我国走向海外市场企业的数量以及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的国外专利情况相比,我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仍较少,获得授权的专利更少,专利布局仍显薄弱。
9、企业如何做好专利布局
1.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
随着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扩张,技术模仿者会大量出现,同时由于影响竞争者的利益,专利纠纷出现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如果知识产权积累的规划没有跟上,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有必要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提高专利的技术覆盖范围并完善保护性专利布局。
2.公司未来的专利定位
如果企业的专利定位仅仅是用来防御,保护自己的产品更好地进行市场拓展,那么专利的积累只要和产品紧紧结合即可,不需要太多前瞻性申请和储备性申请;如果公司未来的专利定位是实现专利许可、授权、甚至作为诉讼标的,则需要注重专利挖掘和部署一定数量的具备行业控制力的专利。
3.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研发投入
专利的产出源泉是企业研发团队的技术革新,因此专利申请量的规模要与技术人员的数量成一定的比例,过大则会造成专利质量下降,过少则会出现专利保护流失的情况。
企业在其重点项目上往往会投入较大的研发资源,这些项目的成功与否甚至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对这些重点项目,在专利布局上要加以侧重,保证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专利组合的结构,形成有效的专利保护和专利对抗能力。
4.企业的市场扩张情况
企业需要根据未来几年市场的扩张情况来确定专利的积累量以及部署地域。例如,当需要增加产品种类或准备进入某个地域时,相关的专利布局也需要及时跟上,保证满足基本的保护效果;当企业的产品种类和销售地域相对比较恒定时,企业的专利积累在数量规模也应趋于稳定,而更加关注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免不必要地消耗企业成本。
5.行业专利分布现状和变化情况
行业内专利的分布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所受到的关注度和风险分布状况,而从其变化情况则可以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向。企业应根据行业总体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专利申请量和增长率以及专利部署的结构分布,以维持企业的专利竞争地位。
6.竞争对手的情况
专利布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与竞争者在专利上达成一种势力均衡或者保持优势的状态。为此,企业需要参考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储备现状和变化情况以及其产品和市场扩张情况来制定本企业的专利布局方案,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专利对抗筹码。
7.产业的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专利竞争态势和未来的市场预期不同,相应的专利布局重点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在产业的发展萌芽期时,企业专利布局的重点在于及早对一些基础性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完成专利圈地。在产业的成长期时,企业专利布局的重点在于在重要的技术应用和改进方向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的成熟期,企业专利布局的重点在根据市场状况对专利的数量、结构分布进行调整,并对可能的替代性技术和产品进行储备性专利部署。
上述7个方面为专利布局规划中的重点影响因素。通过上述7个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及产业的角度去理解技术发展路线,去制定适合竞争的专利布局思路,这一切的宗旨都是:专利是竞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