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码专利 » 专利奖评语

专利奖评语

发布时间: 2022-06-20 17:31:37

1、珠市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如何走时间最短

如何写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请书(参考20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请要点;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变化
一、新的变化
1.一个大的变化是没有中级职称的青年科学家都可以申请国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三类项目。
●对于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规定如下:(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3)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前款规定的条件、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经与依托单位协商,并取得该依托单位的同意可以申请。依托单位应当将其视为本单位科学技术人员实施有效管理。(4)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面上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依托单位申请。
●对于青年基金,规定如下:(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3)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4)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前款规定的条件、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经与依托单位协商,并取得该依托单位的同意可以申请。依托单位应当将其视为本单位科学技术人员实施有效管理。(5)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不得申请,但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且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依托单位申请。
2.成立了医学科学部
3.新定了学科目录(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分别设立学科目录)
4.基金总额增加24%左右
5.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增加,中标率:8-12%
目 录
一、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二、选好题目是首要问题(标题和摘要)
三、“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
四、“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是补充
五、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一、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要点: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为:1、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 2、你不知道谁在评审,评审人也可能不认识你。
★所以①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②学术水平高≠申请能批准,申请书写得好才能批准。③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名人效应上,而应该放在写好申请书上(基金评审是国内经费申请中最公正的评审)。
●记住:申请书的质量决定一切,
申请书正文格式
目一申请书正文格式二如何选题三四五录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是补充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2
一、申请书正文格式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立项依据
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
2、工作条件
3、申请人简历
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5、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其他
二、选好题目是首要问题
●要点:一个好的题目等于成功了一半
★标题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大小适中,防止“大题目、小课题”。
★题目要简练而且尽量包含“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反复推敲。
★400字摘要具体,不讲空话[是上网内容]。
★投放的学科要选准=(好比)报自愿
选题问题一——创新
●要点: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
基金委要求:源头创新=原始性+唯一性
如何理解:创新包括:新理论;新规律;新方法;新体系。实际上:“有新意,有发展”就是创新。(面上基金做不到个个都有重大创新)
选题问题之二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要点:从你的内容中“抽出”科学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所以:题目“有意义”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应用研究”可申请“联合资助”项目)
★题目本身不必写“ 基础研究”或“ 应用基础研究”。(不是基础研究写也无用)
★尽量往基础“靠”(避免写做设备)。“善于从你的工作中“抽出”基础研究的内容。
※摘要写法:即使评审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后面的内容,也能把握整标书的主要内容
◆400字以内。概述研究方法、内容、目标、科学意义。问题提出(即背景,1~2句),研究内容(主写,要体现研究思路),意义(1~2句,要明确、具体)
撰写格式:
例一:用 方法(手段)进行 研究,探索/证明 问题,对阐明 机制/证明 规律有重要意义,为 奠定基础/提供思路。
例二:以 为研究对象,采用 方法,进行 研究,阐明 机制/提示 规律,为 奠定基础/提供思路。
●要点:摘要一定要证据坚定,旗帜鲜明,
三、“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是要化大力气写的部分)
◆各块内容的重要性:题目(摘要)占 20%,立项依据占4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占 30%;其他占10%
●三(1) 立项依据编写要点
★既要有国外工作,更要有国内工作 —— (指出本内容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避免评议时说你“不了解国内情况”,更不要“撞枪口”。
★既要写别人工作,更也要写自己的工作。(不怕与“研究基础” 部分有重复)—— 可以争取“立项依据充分、全面”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的预研发现了什么苗头(值得“吹”之处),言下之意:“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否则可能是:“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避免“填补空白”。“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不是“填补空白”;填补空白实质上仍是“跟踪”。
★参考文献要点:“越新越好”,也要“不多不少”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了解情况不够”。
★语言要点:“高级科普”。要通俗地交代清楚关键问题,又不要过于科普化。(理由:评委并非全是专家;深入浅出是高水平)
●三(2)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点:目标明确、内容集中、具体
★“研究目标”是“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而不是“寻找最佳工艺”或“改进性能” —— 避免评语“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研究目标”要突出重点,宜针对“一个”(两个)科学问题。
★“研究内容”要紧紧围绕研究目标,要突出重点。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通病之一)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 避免评语“研究内容不够具体”。(通病之一)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准确 —— 避免评语“申请项目没有深度”。也不能太多——避免“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三(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要分清 —— 避免评语“思路不清”。(通病之一)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楚,可逐项写。什么方法;在前人基础上如何修改;实验步骤如何。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以既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为原则) ——争取得到 “可行性较强”的评语。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避免评语“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可行性”首先是“学术上可行”,而不仅仅是“我课题组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通病之一)
★“学术思想”+“研究队伍”+“研究条件” = 可行(关键还是学术思想)
●三(4) 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严谨,避免把创新扩大化,切忌吹牛。
★主要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新的学术思想,不是光写该领域的特色,也不是光写本实验室研究条件的特色。领域特色和研究条件特色≠自己的特色。 (通病之一)
★“交叉学科”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对学科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填补空白”不是特色和创新,特别是对基础研究,这里也不要写。
●三(5)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尽量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可以不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唯一可不具体之处)
★预期成果。例如“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XX 篇”不好。要写哪方面的论文,什么样的专利。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与“研究目标”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
四、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力争得到“研究能力很强[较强]”“工作条件具备” 的评语。
1工作基础:是项目组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不是所在集体的或导师的工作。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项目组和实验室不同)
2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只能“写”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3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不相关的部分要“忍痛割爱”,否则有“反作用”。
4 提供数据的人员和辅助工作的人员不算项目组成员。
四、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续)
5 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奖励更要写名次。(这有利于评审人判断申请人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
6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已完成”“顺利进行”(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7 前项基金的三篇论文要附上反映基金委资助的那页。
经费预算:主要是资助研究活动的经费,而不是购买仪器用的。

小结:什么是写得好的申请书?
“让评审人挑不出毛病” 的申请书——优点多缺点少的申请书不如优点少缺点无的申请书
五、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工作年限、在职研究生],限项申请规定[新],5%管理费,15%劳务费。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三位专家,甲乙丙三等,二审[非共识项目]
●可以提出可提出回避要求:回避名单三人,另附。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
●不反对用“其他手段”,但目的不是“走后面”,而是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而且不是重点。

2、百度创建人

国内搜索引擎介绍---百度

百度公司(Bai.com,Inc) 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她的全资子公司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随后于同年10月成立了深圳分公司,2001年6月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百度是国内最大的商业化全文搜索引擎,占国内80%的市场份额。其功能完备,搜索精度高,除数据库的规模及部分特殊搜索功能外,其他方面可与当前的搜索引擎业界领军人物Google相媲美,在中文搜索支持方面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Google,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搜索引擎。为包括搜狐、雅虎中国、Tom.com、21CN、广州视窗等搜索引擎,以及中央电视台、外经贸部等机构提供后台数据搜索支持。
百度目前主要提供中文(简/繁体)网页搜索服务。如无限定,默认以关键词精确匹配方式搜索。支持“-”号、“.”号、“|”号及“link:”等特殊搜索命令。此外还提供关键词分类搜索,即将常用关键词进行组合分类,方便用户直接查找有关资料(百度现已去掉了关键词分类搜索)。在搜索结果页面,百度还设置了关联搜索功能,方便访问者查询与输入关键词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百度快照”查询。其他搜索功能包括新闻搜索、网站网址链接、MP3搜索、图片搜索、Flash搜索等。
2001年9月,百度推出了类似Overture的“竞价排名服务”,市场反应强烈。目前已有Lycos中国、263、 Tom .com、 21CN、163.net、上海热线、广州视窗、福建在线、等门户网站加入了百度竞价排名阵营。 百度登陆入:http://www.baidu.com/pfi/index.html
百度历史
这个人,名叫李彦宏,典型的“海归”,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彦宏是百度公司总裁。
■李彦宏不平凡—— 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头号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学位,辍学经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寒冬里,不但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金成功。 他回国不到2年,仅凭一个不到百人的公司家底,夺得“2002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的桂冠。 他创建的百度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已经堪与google比肩,在某些指标方面甚至超过google,被国际网络界誉为奇迹。百度的日访问量,现在已经跻身中国网站“四强”。
■Google情未了!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百度总裁李彦宏和市场总监毕胜在苦等一个结果。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独立搜索网站,从8个人的草台班创业到100人的“闪电计划”,李彦宏等的就是一个结果——是百度好还是Google好? 自从2000年Google推出中文版后,“上帝”像暖风般吹醉了中国人,对“上帝”赞不绝口的,首先就是那些记者和编辑,像刘韧、方兴东这样的“名记”,几乎逢人便要说“今天你GoGo了没有?”据说后来方兴东突然不用Google了,原因是,他突然发现,他大名鼎鼎的“方兴东”三个字居然在Google上搜不出结果。 李彦宏要用百度与Google比,“聪明人”一看就觉得是拿鸡蛋与石头比。可李彦宏不这样看,他认为百度成“金”了。自2002年年底“闪电计划”结束后,他就要求公司的人“绝对不要再用Google,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在中文领域,百度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由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的“Google Vs Bai——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在2003年6月4日下午16�30结束,共计持续一周时间。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比Goolge好”,10%的人选择了“Bai、Goolg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好”。 有“谣言”说,这次“万人公测”有百度幕后公关的影子;有“观察家”疑神疑鬼。6月5日的《京华时报》报道:万人公开评测,百度超越Google;同一天,发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报》载文说:百度成为中文第一搜索门户,百度杀进中文网站“四强”,紧跟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之后。 记者们喜欢笔下生花是常有的事,坊间总有人“公正”地怀疑某事件的“幕后”,本不奇怪。三年苦练,百度今日能够被媒体拿来与Google说事,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1998年4月,他与Infoseek技术总监威廉·张一起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国际互连网大会,与会的就有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那次会议的来宾有二分之一与搜索引擎有关,李彦宏当时正在Infoseek做技术主管,大家对他好奇心很重,要求与他交流技术的人士一个又一个。于是,他们临时搞了个小型聚会,也就在会议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会地点留下,就来了100多人,那个时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两位创始人向他提出了很多技术问题,他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没想到,就这么三四年,这两个家伙的Google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Yahoo砍于马下。李彦宏在硅谷的时候就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摧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2002年春节后,李彦宏开始隐约感觉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已经开始成熟,而更叫他开始担心的是Google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如何抵御Google对中国本土的进攻?这些问题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李彦宏感觉到与Google的决战就在眼前。 百度必须在技术上超越Google。 2002年三月,以雷鸣为首的技术突击队成立,李彦宏给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
■《百度传奇》之二——百度“闪电”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 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2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节刚过,企业里弥漫着过年的余波—— “毕胜,今年回唐山老家过年了吗?”“Robin�李彦宏的英文名 怎么样,硅谷的春节热闹吗?” 李彦宏是在美国过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国了。美国人的“圣诞”节早就过了,Google这个时候正在加紧他的华语市场扩张。他想起自己1999年圣诞节回国,决计在本土与“上帝”交战,两年多来,百度在中国与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显不够。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中国至少有500万网民开始用Google。 百度的新年突然紧张起来,按照李彦宏的意见,以雷鸣为首的“闪电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Google......” 雷鸣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届硕士毕业生,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按照李彦宏的话说,雷鸣的确是个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鸣的“闪电小组”很快行动起来。李彦宏给他们另外还下达了具体指标,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百度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除了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革新,还有了新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觉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作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的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李彦宏的“闪电计划”一共15人参与,有人戏称是“野战排”,当初有小组成员忧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们打得过吗?”李彦宏4月份还在广安门医院住院,他给大家打气说:“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你们每个人平时不都对Google不服气吗?这回真刀真枪干起来了,谁怕谁?”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百度。毕胜率领百度的市场队伍,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了推广方面的“闪电计划”。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闪电计划”胜利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百度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
■硅谷狂想曲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实不是谷,从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象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HP、SUN、网景、Yahoo�、Oracle,那里有Internet和VC�投资商 ,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是那么让他向往。 威廉·张站在Infoseek大楼的门前迎接他。这位Infoseek的CTO来自台湾,哈佛博士头衔,从工程师干到CTO,也算身经百战的“江湖高人”。他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李彦宏邂逅相遇,谈技术,谈大陆,谈台湾,谈中华文化,谈互联网,谈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张极力怂恿李彦宏,到硅谷Infoseek共谋发展。 李彦宏原来供职的那家金融信息公司,实际是道琼斯属下的一家专门分析财经数据的专业咨询公司。李彦宏的头衔是“高级顾问”,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财经新闻,《华尔街日报》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Yahoo�的杨致远,网景的安德森这些互联网追捧出来的神话英雄,几乎天天占据华尔街日报的重头版面,李彦宏心里隐隐有了一股冲动——到硅谷去。 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网景当时是华尔街的“红人”,开发了一个称作“领航者”的浏览器软件,连微软都惧怕三分,股民追,媒体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机器”。 李彦宏晚饭后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工地几个月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options(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李彦宏很喜欢Infoseek的开发环境,大家相互之间比较尊重,氛围轻松。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的技术功底,几乎没有人怀疑。有人这样评价李彦宏在Infoseek的贡献——威廉·张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罗宾·李(彦宏的英文名)创造了第二代Infoseek。 李彦宏加入Infoseek的那阵子,这个公司既辉煌也痛苦。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外面看起来像一团火、一尊神,内部人觉得是一块冰、一个坑。投资商给每家公司的压力——市场占有率要大,现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强——还真应了那句古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厉害,Infoseek的前任总裁约翰逊曾想通过紧缩开支来拖垮对手,结果excite没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约翰逊的是36岁的哈瑞·马超。 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了1997年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达到12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亏损为每股0.15美元,比华尔街预计的每股要少亏0.05美元。这是Infoseek上市以来最风光的一个季度。 1998年4月,李彦宏与威廉·张一起参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认识了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李彦宏的印象中,这两个家伙也就20多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这个月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购买Infoseek 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华尔街兴奋无比,而对Infoseek的技术人员来讲,却是一段从天堂通往地狱的长路。迪斯尼的作风是典型的“排排坐”,员工的升迁主要看资历,这对习惯了硅谷自由之风的年轻人来讲,就像关闭了一扇面向大海或者草原的窗景。李彦宏感觉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多了,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拥有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这次中国之行,从根本上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彦宏曾经应清华大学邀请,在清华作了一次技术讲座,搜狐的一帮员工也去听他讲课,课后这些搜狐员工鼓励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再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彦宏刚刚从东部闯荡到硅谷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徐勇在一家制药公司做销售。后来,徐勇和一帮硅谷的中国人攒着拍摄的纪录片《走进硅谷》,在北京电视台和内地其他电视台还播出过。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彦宏约好第二天与徐勇谈回国创业的大事。
■《百度传奇》之四——在美国淘金的日子 《走进硅谷》首映式的第二天下午,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已习惯美国人的谈话作风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干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融资 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当然,这时候他在美国的身份是生物学博士后。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各自在未来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等等。对于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 硅谷11月的早晨,秋阳如春。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他们的融资目标100万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资家,据说一片树叶落下,总会砸住三个VC(风险投资商)。然而这一次风向变了,VC们的口味不再是门户,而是电子商务,其中商业模式B2B最受青睐。 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给他们这家技术公司投资。这些公司看重他们新公司的三个概念:中国,技术,团队。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两家,用他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些VC当然不是钱多得没处花,那天签字前,有个VC借故偷偷到房间外打电话问Infoseek的威廉·张,“这个罗宾·李真的很厉害吗?”。罗宾是李彦宏的英文名。威廉·张告诉他,“罗宾在引擎技术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两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独投,徐勇和李彦宏觉得还是两家一齐投资更好,一家60万美金。 签订投资协议后,徐勇先回到了中国,李彦宏在硅谷多呆了一段时间,看看老朋友,陪陪妻子马东敏。没有妻子的帮助,他那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硅谷商战》不可能完成,也没有今天的回国创业。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这是他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抉择。 8年前的这一天,他离开北大、离开家乡阳泉去美国“镀金”的一幕一幕,犹在眼前。 △留学 李彦宏在北大读的是图书情报专业(先为北大信管系),自己却喜欢计算机,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内。本来李彦宏是奔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几年,美国的IT太火,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这些学校眼里,基本上还是“婴儿”,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留学生。布法罗本来也不准备招大陆留学生的,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们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靠近尼亚加拉瀑布的布法罗大学,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响,一年中有6个月都下着雪。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李彦宏实在忍受不了布法诺夜晚冰彻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从留学盘缠中拿出1000美金,购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打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 李彦宏在布法罗读书期间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与一对中国夫妇合租,合不来,因为夫妇俩经常在每月的电话费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话是不收月租费的,这对夫妇以为他不知道,非要让他平摊月租费。第二次的环境不错,但房东家养的那只猫,竟然让他过敏。第三次与一个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合租,双方合得来,离学校近,很满意。这一段时间,他的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很大长进,不像当初,很多专业课都听不大懂。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留学生们常常称其为“磨合期”。 过了“磨合期”的留学生们总会有些躁动。比如,在校外兼职打工啦,参加组织校友会、同乡联谊会啦,总之“不闲着”。 1993年4月,李彦宏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5-8月是学校的暑假,呆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决定去“打工”。 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又一次“广种薄收”之后,又一次惊喜的“幸运”——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工作。 △改变 去Matsushita的实习,改变了李彦宏的一生。 李彦宏要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消息很快在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有趣的是,当他那位香港同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同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译。怪不得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彦宏在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正式实习。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岗位,靠自己挣钱吃饭的开端。普林斯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养育了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同时,这里也是工业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松下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一进门就能看见大厅里的室内花园。工作之余,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 李彦宏从事的是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实习期间,他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以至于当他必须结束暑期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里兼职,并鼓励他把这一研究成果写出来发表。李彦宏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个研究成果的时候,得到国际OCR学术领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 攻读博士期间能写出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导师认定他的博士文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不出特别意外,松下一定会在他博士毕业后高薪聘请他。李彦宏的美国之路仿佛一片坦途。
■《百度传奇》之五阳泉小子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突然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聘书,邀请他去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工作。李彦宏有些犹豫,自己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将顺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权威”的金光大道,而这个理想,是他从家乡阳泉走出来时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师还是做科学家,李彦宏再次面临人生的抉择。 △抉择 李彦宏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正是克林顿和戈尔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美国经济牛气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钱,各公司人才流动异常活跃。 留美学生中这个时候流行一股风气,只要有工作,读博士的学生,大都拿了硕士文凭就走人。李彦宏很想拿到博士文凭再去工作,但这家公司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老板对他的研究非常欣赏,而且两人在学术上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彦宏最后决定放弃博士学业,到这家公司作“高级顾问”。 李彦宏的科学家梦想就这样破了。 人生的重要抉择有很多,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转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虑,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 从山西阳泉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到纽约布法诺大学,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每一步走得仿佛都那么自然,而每一步仿佛又那么艰难。
△童年 李彦宏和他们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五姊妹,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李彦宏家门前有个小院子,支一块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经常给他们这帮小孩子上课的地方。那时候李彦宏最喜欢学的是数学。 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两个月后,李彦宏随着家庭的搬迁转学到晋东化工厂子弟校。在那里,老师们觉得这是重点小学校的孩子,没多久让他当了副班长。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李彦宏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块特殊材料。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彦宏给班上一位女同学递条子,表达“爱慕之情”,被这个女生告到了班主任处,班主任通知了李彦宏的父母,老师和家长都来开“批斗会”,搞得他很没面子,也算一场“桃色风波”。 李彦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压力还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李彦宏一心想上大学,所以他想到阳泉一中读高中。那所中学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学,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户”。 几乎没有人认为子弟校的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两个姐姐更是为他担心。李彦宏倒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回忆这段人生最初的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

3、王选发明了什么?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当时

王选
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从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王选两度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1987年我国首次设立的印刷界个人最高荣誉奖——毕升奖,被誉为“当代毕升”。
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王选教授倡导团队精神,以提携后学为己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生动体现了一位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观。

江总书记为王选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1993年,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今后的贡献在于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年轻人。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还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研究院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2002年2月1日,获500万元奖金。3月18日,北京大学从并不充裕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重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一奖励在中国高校历史上尚属首次。

4、汉字激光照排的创始人是谁??

王选啊,工程界的偶像啊!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人士, 王选(科学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九三学社副主席。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编辑本段
生平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 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从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王选两度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1987年我国首次设立的印刷界个人最高荣誉奖——毕升奖,被誉为“当代毕升”。
王选是中国新一代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具有强烈的市场判断力和前瞻意识,被人们誉为具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
从1981年开始,他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占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王选教授倡导团队精神,以提携后学为己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生动体现了一位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观。 江总书记为王选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1993年,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今后的贡献在于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年轻人。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还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研究院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2002年2月1日,获500万元奖金。3月18日,北京大学从并不充裕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重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一奖励在中国高校历史上尚属首次。

5、我敬佩的一个人

在我的心中,有很多令我敬佩的人。有老师、有同学、有警察……其中,我最敬佩我们小区的一位清洁工。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暑假的一天傍晚。因为停电,所以我和爸爸到楼底下乘凉。来到楼下,我看见很多人也在乘凉。有的人在摇扇子;有的人在吃冰棍;还有一些人在遛弯儿。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了长椅上一对年轻人的身上,这一男一女正坐在椅子上边吃边聊,女青年低着头,在削梨,长长的梨皮掉在了地上。男青年手上拿着一包瓜子,慢慢地磕着。瓜子壳扔得满地都是。我想:真脏!他们怎么这样没有道德啊!这时下班的清洁工阿姨正好从这儿路过,已经脱掉了往日工作服的清洁工阿姨看到这种情景后,对那对男女说:“同志,请把果皮和瓜子壳扔进垃圾箱里,要讲卫生。”那对男女将阿姨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你爸是不是当市长的,让你管闲事?”“别和她罗嗦,像她这样的姑娘,却来干这种事,没出息。”那男的说。清洁工阿姨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的说:“是的,我是扫地的,这工作很平凡,可你们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么做,那城市会变得多么脏!”那两个人丝毫没有被阿姨的话感动,反而站起身狠狠地瞪了阿姨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走开了。阿姨见了摇摇头走了。我以为阿姨回家了。可过了几分钟,清洁工阿姨拿着扫帚和簸箕又回来了,只见她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扫帚,把他们留下的垃圾扫得干干净净。
我看到后被感动了。
清洁工阿姨,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那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
(好句、好段)

在我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也有许许多多的面貌,有可敬的,可亲的……而我却最敬佩一个人。

我敬佩一个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她是一位教师,当她所教育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她从不偏袒自己的学生,而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敬佩一个人,一个严厉而又和善的人。作为一位教师的她,对待那些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分外严厉,指导他们不断前进;而对那些学习认真的学生,又像一位慈母,和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

我敬佩一个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她博览群书,尽管工作那么繁忙,她总要抽出些时间来看些书;不管网上的游戏多么吸引人,她总是打开阅读的天地。不论遇到哪类知识,她总能对答如流,总能告诉你她的理解和看法。

我敬佩一个人,一个以身作则的人。她教育学生、他人,总是先教育自己。她是级部主任,学校要什么稿件,她总是第一个上交;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她一直在向上攀登。她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所教育的学生已成才,所写的教育论文也被编辑采纳,她成功了!

我敬佩的那个人,就是我的老师,我所感激的“慈母”——唐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相信我们吧,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
———————————————————————————————————————
我敬佩的一个人,是我的一个朋友,也是我的一个大姐姐。她叫孔凯薇。她长得不算出众,但她总是带着甜蜜的微笑,这是她看起来显得特别亲切、可爱。
孔凯薇姐姐几乎具备一名优秀学生的所有优点。我最敬佩的是她的学习,她学习好,不管是奥数、电脑、作文还是其它方面,她每一科都很优秀,并且还很会说话。她很爱学习,她也在上十二中,她是数学特长班的学生,所以她对数学特别有兴趣。初中每天都会留很多作业,但她还是坚持每天做一些奥数题,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早上还得早起,特别累。以前,我还以为是她父母硬要求她做的,后来得知是自己要求做的。我就明白了,孔凯薇以前就说过觉得做题是一种乐趣,能够多做题也是对自己本身知识的提升,虽然累点,但收获多呀。不仅如此,她学习还很认真,她过生日那天,说好了上午让我们几个小伙伴等她电话,然后到她家去玩。没想到等到下午两点钟电话响都没响。不会是我们家电话坏了吧,于是我给她们加打电话,原来,孔凯薇在上午十点钟打电话前,给自己布置了一些题,没想到题有些难,想把题写完了再玩,没想到一写就……虽然害得我们白等了一个上午,但我也看到了她的认真,不得不敬佩她。
孔凯薇的心胸特别开阔,对朋友特别宽容。有一次,她向我借了一些钱,很久都没还,我着急了却老是找不着她人,以为她想赖帐,于是就在她背后说她的坏话。后来,朋友告诉我,这事传到了孔凯薇的耳朵里,这下完了,她今后肯定不会理我了。果然,过了好几天了,她都没给我打电话,我一个人呆在家里好闷,想出去玩害怕出去不小心遇到她,她当街说起我来,那多没面子。所以我还是在家里待着,这时,我突然收到了孔凯薇的电话,要我出来和她见一面。见面前,我还以为她一定会说我呢,没想到一见面,她倒先说了一句“对不起”,还把钱一分不少的还给了我,我当时就愣在那了。我问:“那我在背后说你坏话的事呢?”她看我这样说,赶忙拉起我的手说:“过都过去了,走玩去吧”说着拉着我的手就向球场跑去。此后,我再也不说她坏话了,我对朋友也变得宽宏大量了起来。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不是陌生人,也不是朋友,他和我住在一个家,是我的“厨师”、“老师”、“活字典”,他就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普通的人,短短的头发,大大的鼻子上戴着一副小眼镜,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知识分子。他的脾气还不错,眼神很平和,平时和蔼可亲,但生气时也是暴跳如雷,令人害怕。

爸爸对我的学习很关心,经常给我讲题,是我的“免费家教”。有一天,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问爸爸,他看了一会儿,就给我讲怎么做,讲了几遍,我还是不懂,但爸爸并没有灰心,直到我完全听懂为止。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滨江公园真是个好地方》,由于前两天爸爸正好带我去了滨江公园,所以写得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地方不生动,爸爸看了,就启发我说:“你看青青的江水上飞着一只只白鹭,这景色多生动!”我一听,顿时来了灵感,出手成章,用上了才学的一句诗“江碧鸟逾白”,作文一下子生动了。

爸爸不但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而且还是我们家的“特级厨师”呢!不管是什么菜,在他手里,就成了美味佳肴,他做的菜,好吃、好看、好闻、好营养,让我胃口大开。

爸爸不但会这些,而且游泳游得好,每年夏天都带我去河里游泳:他还给我做玩具,灯笼啦、雪橇啦••••••。我十分敬佩我的“全能爸爸”。
———————————————————————————————————————
我最敬佩的人是那一位清洁工人。我仅仅见过她一面,但她那种形象,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像一把利刀刻在我的心里,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身上,我体会到许多人生的道理。
那时第一次见她,是在放学的路上,当时下着倾盘的大雨。路上的人个个披着雨衣,撑着伞,匆匆忙忙地回家了。这时候,我望见了我家门口的垃圾堆旁,有一个人,在那清理垃圾,是谁在那儿呢?这么大的雨应该不会是清洁工人吧?带着疑问,我走了过去。只见一位满脸是尘埃阿姨,穿着破烂的雨衣,(水从雨衣的“洞洞”里流了进去)她十分认真地清理着垃圾。我吃惊极了,我从小到大,从没见过一位清洁工人能在这么大的雨下,如此认真地为我们清理垃圾。他左手拿着铲子,右手拿者笤帚,用笤帚把垃圾扫进铲子上,用笤帚把铲子夹着;再用铲子把垃圾“送”进垃圾车里。我不由得问了:“阿姨!这么大的雨你还在清理垃圾啊?明天天晴再来还好拉。”这时候,阿姨他擦了擦身上的雨水,(那时已分不清是雨还是汗了。)打了一个“哈秋”。啊!她因为淋雨而感冒了!她又拿起笤帚,边清理垃圾边对我说用那沙哑的声音对我讲:“不行!我如果今天不快把这垃圾清理掉,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细菌滋生,到时,臭味冲天,这样你们回受到影响,还会把市容影响了啊!”听了她的话,我又问到:“可是你感冒啊!得去医治才行啊!”听了我的话,她似乎刚想起自己的病似的。笑着说:“没事!我感冒只关系到我自己的健康,清理垃圾却关系到大家的健康。你说,大家的健康重要还是一个人的健康重要?当然是大家的健康重要拉!所以,我得先清理了些垃圾再去看病啊!”说完,她又拿起了笤帚和铲子,继续工作。
这时的我愣住了。有人因为他们(清洁工人)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其实相比之下,他们又变得多么伟大。如果世上没有了清洁工人,那么,大街小巷上都积满了垃圾。到时,臭气冲天,地球就像一个垃圾堆那样,还美吗?地球能够这么美,他们是功不可没的。刚才那个清洁工人就是那样,在她感冒的时候,想到的却是大家的健康,而不是自己。有人总是用歧视的眼光看他们,说他们没用,可是他们没有怨言,依然认认真真地为我们清理垃圾。在这个雨天,在这不显眼的角落里,几乎没人会发现这位“城市美容师”,更没什么人来这赞扬她,但她依然在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她那种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也十分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了,但他那种精神鼓舞着我。它告诉我,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为自己和大家做贡献的。
———————————————————————————————————————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值得我敬佩的人,但是,我最敬佩的人还是我的班主任程老师。程老师大约二十出头,瘦高的个子,有一头长长的,乌黑亮丽的头发。她长着一张瓜子脸,弯弯的眉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藏在眼镜后面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总是和气的望着别人,显得又亲又敬。

程老师虽然工作没有几年,但是每次上课都能让我们觉得是一种享受,单是她那婉转动人的,抑扬顿挫的声音就不用说了,而她的每一课都讲得那么生动感人,那么使人容易听懂,真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程老师还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好与坏。她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她相信我们都是可塑之才,也正是她对我们的信心和对我们孜孜不倦的谆谆教诲,才使得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成绩都在全校名列前茅。

程老师对我们的爱像点点春雨,每时每刻都在滋润着我们健康的成长,她不但教我们知识,还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说她伟大吧!她却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说她平凡吗?她却把她的青春和爱都献给了我们。此时此刻,我默默地想:程老师不像白求恩、诺贝尔那样有荣誉,但她永远是我最敬佩的人,最敬佩的老师。
———————————————————————————————————————
人们常说:“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像一股清泉,向孩子们的心田注入知识的甘露;老师像……。”但我觉得我们的班主任周老师更像一本书,一本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书。正是因为这样使我很佩服她。
上课的时候,周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我们阅读、浏览,她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寻找正确的答案。瞧!周老师手拿粉笔,口若悬河!她把知识当作甘甜的泉水,浇灌在我们求知若渴的心中。一些同学上课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周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说明,随着同学们谜团逐一解开,周老师在同学们心目中地位又更上了一层。
课间的时候,周老师就是一本〈〈笑话书〉〉,她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说笑话。一次,老师讲了一个关于“标点符号”的笑话。她说:“一个领导请一个秘书写了一份稿件,其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都要好好学习‘结果他念成了‘已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都要好好学习‘还批评道:‘连和尚都取得了文凭,干部还没有取得,真是要好好学习。”一个笑话把我们乐得前俯后仰,上气不接下气。甜美的笑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周老师讲“标点符号的笑话,不但想让我们乐一乐,还让我们明白,标点符号的用法。就因为这个笑话,让同学们对标点符号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上作文课时,周老师则像一本《作文大全》,她让我知道了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课上,周老师总是那么细心,那么耐心地教我们写作文。她找了许多作文书,为我们诵读,或者在网上下载作文让我们欣赏。周老师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每次作文她都认真地为我们批改,写评语。就是因为周老师的认真,使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
其实,周老师更像一本《思想品德》书。她经常教导我们:“要助人为快乐、勤奋好学,也要有一颗宽容之心。不要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而做事,要要为自己、为别人的方便去做每一件事。宽容之心是人类不可缺乏的东西。”俗话说的好:“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开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开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本“思想品德”书教了我们不少东西。
周老师是“万能书”。无论是“作文书”、“思想品德”书、“百科全书”......周老师万事皆能。就是因为老师是“万能书”使我从心底里敬佩她。
———————————————————————————————————————
在我的心中,有很多令我敬佩的人。有老师、有同学、有警察……其中,我最敬佩我们小区的一位清洁工。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暑假的一天傍晚。因为停电,所以我和爸爸到楼底下乘凉。来到楼下,我看见很多人也在乘凉。有的人在摇扇子;有的人在吃冰棍;还有一些人在遛弯儿。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了长椅上一对年轻人的身上,这一男一女正坐在椅子上边吃边聊,女青年低着头,在削梨,长长的梨皮掉在了地上。男青年手上拿着一包瓜子,慢慢地磕着。瓜子壳扔得满地都是。我想:真脏!他们怎么这样没有道德啊!这时下班的清洁工阿姨正好从这儿路过,已经脱掉了往日工作服的清洁工阿姨看到这种情景后,对那对男女说:“同志,请把果皮和瓜子壳扔进垃圾箱里,要讲卫生。”那对男女将阿姨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你爸是不是当市长的,让你管闲事?”“别和她罗嗦,像她这样的姑娘,却来干这种事,没出息。”那男的说。清洁工阿姨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的说:“是的,我是扫地的,这工作很平凡,可你们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么做,那城市会变得多么脏!”那两个人丝毫没有被阿姨的话感动,反而站起身狠狠地瞪了阿姨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走开了。阿姨见了摇摇头走了。我以为阿姨回家了。可过了几分钟,清洁工阿姨拿着扫帚和簸箕又回来了,只见她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扫帚,把他们留下的垃圾扫得干干净净。
我看到后被感动了。
清洁工阿姨,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那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
我最敬佩的是一位环卫工人。他高高的身材,嘿嘿的脸庞,衣着朴素,别看他其貌不扬,但心灵很美。
我每天看见他骑着一辆三轮车,上面装者一个消毒器和一堆破烂。只见他背起消毒器,走进公共厕所,这里喷喷,那里洒洒,一会儿就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在岗位上还有发明创造。因为他知道竹枝扫地容易将杂物遗漏,所以他用纤维绳绑住竹枝,这样扫起地来既干净又没有噪音。
他不光打扫卫生,还从垃圾箱里拾破烂进行废物利用。有一次他为希望小学捐了2000元呢!由于他表现突出,被评为劳动模范,奖励了一台电冰箱,他还是把捐给了福利院。
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那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励我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保护环境。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不是陌生人,也不是朋友,他和我住在一个家,是我的“厨师”、“老师”、“活字典”,他就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普通的人,短短的头发,大大的鼻子上戴着一副小眼镜,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知识分子。他的脾气还不错,眼神很平和,平时和蔼可亲,但生气时也是暴跳如雷,令人害怕。
爸爸对我的学习很关心,经常给我讲题,是我的“免费家教”。有一天,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问爸爸,他看了一会儿,就给我讲怎么做,讲了几遍,我还是不懂,但爸爸并没有灰心,直到我完全听懂为止。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滨江公园真是个好地方》,由于前两天爸爸正好带我去了滨江公园,所以写得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地方不生动,爸爸看了,就启发我说:“你看青青的江水上飞着一只只白鹭,这景色多生动!”我一听,顿时来了灵感,出手成章,用上了才学的一句诗“江碧鸟逾白”,作文一下子生动了。
爸爸不但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而且还是我们家的“特级厨师”呢!不管是什么菜,在他手里,就成了美味佳肴,他做的菜,好吃、好看、好闻、好营养,让我胃口大开。
爸爸不但会这些,而且游泳游得好,每年夏天都带我去河里游泳:他还给我做玩具,灯笼啦、雪橇啦••••••。我十分敬佩我的“全能爸爸”。
———————————————————————————————————————
她——每天为这个家庭而劳累,为这个家庭而奔波。她——不顾劳累,每天细心指导她的子女做人的方向,引导她的子女完成家庭作业。她——就是我的妈妈。

有一回,我生病了,得了重感冒,头也很烫,这些情况就导致我的耳朵剧烈疼痛。那时已经是凌晨四点了,妈妈知道后,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开车带我去看病。找到医生后,医生告诉我妈妈我的病情很严重,所以才会影响到耳朵,导致耳朵剧烈疼痛,还说打几瓶吊瓶就会康复了。我不情愿地问医生:“要吊几瓶?”“不多,就三瓶。”医生回答说。我心想:“你还真会开玩笑,吊三瓶还说不多,起码吊到明天九点才吊完,吊完后还要回家换衣服,我看明天上午不用上课了。”我想着想着,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再发什么呆呀?”我说没事,就跟着妈妈到了一个室里,那里有许多小床和椅子,随后我们又到注射室里纳注射液和床位后,我就躺在床上,等护士来帮我打吊瓶。护士来了,她先让我握紧拳头,然后用一条粗粗的黄色的带绑在我的手上,再用一根带管子的针扎进我的血管里,我顿时感到我的手很痛。我躺在床上,三番四次地喊耳朵很痛,睡不着觉,又很困。妈妈没办法,又帮我按摩,又连红带骗地让我睡觉,说睡着了就不痛了。果然,我沉沉入睡了,可能是打吊瓶的作用吧,我的耳朵已经没有那么痛了。我早上醒来,问妈妈几点,吊瓶打完了没有,妈妈疲惫不堪地说:“哦,你醒了,现在已经七点了,吊瓶也打完了,来,回家换衣服去上学:” 我想说要把针拔了才能走,可却发现针已经拔掉了。原来妈妈一夜没睡,一直守候在我身边,吊瓶一打完,就让护士把针拔掉了。

我的好妈妈,您为了我一整夜都没睡,一直守候在我的身边,您让我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母爱,您真是我的好榜样。
———————————————————————————————————————
说起我最敬佩的人,那就是现任我们班语文老师的陈老师。你问我为什么在老么多老师之中选择了陈老师?这当然不是因为其他老师我不敬佩啦,其他老师我也一样敬佩,因为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我们,我对所有的老师都非常敬佩。但是陈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使我们原来不喜欢语文的同学变得喜欢语文,原来喜欢语文的同学变得更加喜欢语文。这就是我最敬佩陈老师的原因。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陈老师。陈老师的脸说圆不圆、说尖又不尖,十分美丽。陈老师的鼻子高高的,上面架着一副眼镜,显得非常高贵,再加上那一身天蓝色的衣群,更是完美无暇。她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光亮。嘴巴小小的非常秀气。
陈老师刚刚来我们班时,数学老师说过,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你们一定好好学习。这句话令我以为陈老师很凶,但是上她第一节课时,我就对她刮目相看,她的课令我觉得时间过的非常快,一会儿就下课了,因为在她的课上我们都非常快乐。
记得有一次上课,他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我们就照着她的话去做。因为以前我们都是坐在自己的坐位上朗读,她看了就说:“小朋友啊,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自由朗读吗?”我们争先恐后地说:“知道,当然知道。就是坐在自己的作为上读课文啊。”她说:“当然不是啊。自由不一定要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坐位读书,还可以走出坐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好伙伴一起,如果不想找朋友、伙伴,也可以走出坐位,一边走路,一边读书。这样不就有趣多了吗。”后来我们按照老师的办法自由朗读,不但学到了东西,还可以互相纠正自己错误的读音,岂不是两全其美吗。老师这个读书的方法真好。
陈老师,您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好老师!
———————————————————————————————————————
有的人敬佩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罗纳尔多;有的人敬佩能弹奏无数美妙乐曲的音乐家贝多芬;有的人敬佩知识渊博的鲁迅;有的人敬佩………而我却敬佩一位普普通通的英国小女孩。你猜,为什么吗?
话还得从去年那场世界级大灾难——印度洋海啸说起。在泰国旅游胜地——普及岛,一位英国小女孩和她的母亲随旅游团去游玩。有一天,天气晴朗,这位小女孩和母亲一起去碧波荡漾的海边游泳,正当她们玩的十分高兴时,小女孩发现有许多死鱼向岸边漂来,同时,水面上还不时冒起了泡泡,并且潮退得老远老远的。小女孩又想起了前不久在学校上的一节关于海啸的公开课,老师讲海啸来临前的种种迹象都与现在这种种现象完全吻合,小女孩着急地告诉母亲:“母亲,海啸好像马上要来了,叫大家快逃吧!”她的母亲刚开始有点将信将疑,但听了女儿的分析,便大喊道:“海啸马上要来了,大家快逃!大家快逃啊!”大家听了她母亲的劝告,都陆续上岸,逃到离海边很远的地方去了,但还有一些人还在海边拣那五颜六色的贝壳,不知道死神已悄悄地靠近他们。那个小女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上去劝说,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那些人终于听从了她的劝说,上岸了。小女孩说的没错,果然,过了不久,海啸来临了。大浪一个高过一个,顷刻间,海边的房屋就被海啸吞没了。人如果在海边,也会在劫难逃!
我敬佩她救了那么多的人!我敬佩她能把课堂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我敬佩她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那么沉着、冷静!我敬佩她……
———————————————————————————————————————
我敬佩的人有许多,但是现在我最敬佩的人是——杨利伟!

杨利伟是一位航天英雄。他长着一双小眼睛,身材不高,体重六十三公斤左右,今年三十八岁。他1983年高中毕业后进入航天学院学习,之后就成为了飞行员。后来他参加航天员的训练,从一千多人的选拔中“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只剩下三个人。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时44分56秒,“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走进驾驶舱仍然是那样沉着、冷静,医生说,他的心跳始终保持在72下左右。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安全着陆,让世界瞩目的杨利伟自主出舱,他没有一点儿的“空间运动病”。回来后,杨利伟的导师——黄伟芬“表扬”他说:“我给杨利伟打100分,他200多次的操作都准确无误。而且在他身上找不出一点毛病。他既聪明又刻苦,时时处处都很谦虚,如果有一点小事没有做好,他就会主动作检讨。他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军人。”

这件事,让我认识了这位伟大的英雄——杨利伟,而且十分佩服他。杨利伟,有许多优点,实在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敬佩和爱戴的

热点内容
我要开店淘宝 发布:2020-09-09 12:06:51 浏览:854
十大相机品牌 发布:2020-08-29 10:57:46 浏览: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发布:2020-08-29 01:52:31 浏览:627
开店宝支付 发布:2020-09-15 10:25:50 浏览:560
技术专利申请 发布:2020-08-27 21:42:43 浏览:545
怎么扫条形码 发布:2020-08-29 10:28:31 浏览:538
怎么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2020-08-29 01:30:26 浏览:535
济南创新谷 发布:2020-09-10 04:19:14 浏览:533
淘宝开店照片要求 发布:2020-09-09 12:08:29 浏览:532
开店美发 发布:2020-09-02 20:04:55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