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专利搜索
1、历史上诸葛亮的“科技专利”有多少,他都发明了什么?
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被后人称为“智绝”。这个人是蜀汉的丞相,是绝对的军事家和谋略者。他的聪明才智被称为三国第一人。有这么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当年可谓是吴国第一参谋,可是也是不及他。他就是诸葛亮。
当年蜀汉最初建立底蕴不如吴国和魏国。刘备手下大多都是武将居多,所以刘备便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帝业。所以三国了便有这么一回“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可以说诸葛亮给刘备之后的战争不可谓不大。
诸葛亮当初帮助刘备的时候可不仅仅是给刘备出谋划策,他还造了许多东西,拿现在的话可以被称为科技专利。那么诸葛亮都造过哪些东西呢?
第一:诸葛连弩。三国时期武将众多,个人使用的武器也都各不相同,有的用刀,像关羽;有的用戟,像吕布;也有点的用弓箭,比如黄忠百步穿杨之能。诸葛连弩就是一种可以连发的弓箭,一次可发十只箭。
第二:木牛流马。当年诸葛亮北伐,几次都是因为粮食短缺而兵退。木牛流马就是一种运输工具,据记载其构造像牛像马而得此称。
第三:八阵图。这是一个阵法,诸葛亮为提高军队战力,以八卦为原型制作此阵。
第四:孔明灯。孔明的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那时候的孔明灯军队与军队之间传递信息所用。
第五:地雷。文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因为蜀军手里的刀枪奈何不了孟获手下的军士身上坚韧的藤甲,诸葛亮不得不使用地雷破敌。
诸葛亮得这些发明可以说对当时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要么说被称为“智绝”。
2、诸葛亮怎么样借东风的?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时代,有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至今仍在我国民间流传。
这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ll月。当时,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三、五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拒守在大江南岸。
这年十月,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蒲沂县)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疾病;土气很低。两军刚一接触,曹操方面就吃了一个小败仗。曹操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屯军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同联军隔江对峙。为了减轻船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还可以在上面骑马哩。这就是所谓“连环战船”,曹操认为这是个渡江的好办法。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周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刘备军师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见,对于火攻的条件,曹、周、诸葛三人都有共同的认识。
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当时,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但为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 。周渝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船上装满了饱浸油类的芦苇和干柴,外边围着布幔加以伪装,船头上插着旗帜。驶在最前头的是十艘冲锋战船。这十艘船行至江心,黄盖命令各船张起帆来,船队前进得更快,逐渐看得见曹军水寨了。这时候,黄盖命令士兵齐声喊道:“黄盖来降!”曹营中的官兵,听说黄盖来降,都走出来伸着脖子观望。曹兵不辨真伪,毫无准备。黄盖的船队距离曹操水寨只有二里路了。这时黄盖命令“放火!”号令一下,所有的战船一齐放起火来,就象一条火龙,直向曹军水寨冲去。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盛,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烛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孙、刘联军把曹操的大队人马歼灭了,把曹军所有的战船都烧毁了。在那烟火弥漫之中,曹操率领着残兵败将,向华容 (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小道撤退。不料,途中又遇上狂风暴雨,道路泥泞难行。曹操只好命令所有老弱残兵,找来树枝杂草,铺在烂泥路上,让骑兵通过。可是那些老弱残兵,被人马挤倒,受到践踏,又死掉了不少。后来,他只得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北方去了。
赤壁之战,东风起了很大作用,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后悔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
然而,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有人经过考证却认为是虚构的。不过从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象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
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如左图)。气旋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另外,也有人这样去分析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而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期天气预报。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
3、今天看见有人在放孔明灯,想知道孔明灯是孔明发明的?
嗯,传说中是孔明(诸葛亮)发明的。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4、孔明锁到底是谁发明的?
楼主你好! 目前还没有正史的记载。 传说就说是诸葛亮,我是比较愿意相信这个说法的。 资料参考: 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这种三维的拼插玩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 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 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开孔明锁重现远古智慧,别让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近年来又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孔明锁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 这只是传说之一。另外一种传说是: 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所以,孔明锁亦称鲁班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 (知识产权主要指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对你有帮助,祝你天天快乐!
5、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军事实力怎么样?
小说作品难免会对某些历史人物夸大其词,所以,考量一个历史人物还需客观地参考历史资料。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他曾经五次都尝试北伐,但是全部都失败了。有名将的名声却数次都在战场上失败,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的才能被后世所质疑也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志》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历代的吐槽不少。最出名的就是《三国志》里的这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所谓“诸葛亮不会打仗”的论调,大都是参考的这句。但参考《三国志》原书,就知道这是严重的断章取义。
这一句话,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这句话之前,更有洋洋洒洒的一大段,说诸葛亮作为相国很成功,执法严格却让人心服口服,安抚百姓治国有方,整个蜀汉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简直到了“管、萧之亚匹矣”的境界。也就是管仲萧何的等级。比起这样的辉煌成就来,他军事上未能北伐成功,才显得有点逊色:“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也就是说,《三国志》里原来的意思是:跟做丞相的执政水平比起来,诸葛亮强大的军事水平,却是差了一点点。这哪里是说他不会打仗?
恰恰相反,同样是《三国志》里,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字里行间都是百分百认账。就说最基本的治军能力,《三国志》直接来句“治戎为长”。那强到什么程度呢?“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大军整齐划一,行军打仗令行禁止,纪律无比严明。如此钢铁般的凝聚力,与后世的“岳家军”等劲旅如出一辙。实打实的铁血虎师。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诸葛亮绝对是杰出的战略家,他能在汉末那么乱的局势中策划出最适合刘备的打天下方案——即著名的《隆中对》,确实了不起。
诸葛亮用兵的特点是谨慎,这不是因为他胆小,不敢冒险,还是因为蜀汉实力实在有限,从人口到经济到地盘,哪一点都和曹魏不在一个档次上,而蜀军的骑兵也能被魏国骑兵甩十条街!
诸葛亮依然在作战中创造了诸多奇迹:一、拿下陇西三郡,收降姜维;二、撤军时斩杀魏国大将王双;三、后来再次退军时又设伏斩杀了魏国名将张郃;四、令强大的敌手司马懿不敢轻易和他硬碰硬,只能耗着。
首先一条,就是战略眼光。虽说在刘备在世的时候,所有的战争都是刘备统帅的,诸葛亮在这时候担任汉初萧何的角色。为此,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只是一个萧何式的人物。但是,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地位很高,刘备在军事行动应当不会撇开诸葛亮,诸葛亮在军事行动的部署中也应当有建树。
诸葛亮虽不随军参谋,但是至少在大方向上,诸葛亮功劳不小。而且诸葛亮更是为刘备管理大后方,训练士兵,这点很重要,士兵刚刚招募不通过训练直接上战场那是死路一条。而刘备自从有了诸葛亮之后,一改当初屡败屡战的局面,诸葛亮功不可没。从中我们也能够了解,诸葛亮的治理军队的水平至少不弱于同时代的其他将帅。
刘备在夷陵被陆逊击败,不久便病死在永安,刘备将蜀国的一切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从幕后走向前台。
诸葛亮还有好些军事发明,如''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八阵图''(极大影响了李靖的''六花阵'')都是他的专利,当然,''木牛流马''和''八阵图''并没有《三国演义》中说得那么神乎其神,而''诸葛连弩''倒是一种极具威力的新型武器。
因为识英雄,重英雄,正是历经考验的中华民族,永远生生不息的高贵品质。
6、诸葛亮究竟发明了多少东西流传至今?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很多发明专利,有的只是传说,未见流传下来的实物。大体分为军事武器、军事保障、军事学术和民用技术四大类。
军事武器类:诸葛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多枚箭矢,一弩可以发射十枝箭,是水平较高的自动武器。
孔明灯,诸葛亮发明的用来从空中传递信息的空飘纸灯,类似于热气球。
火兽,诸葛亮为破孟获兽兵,制造象、虎等外型似兽、口中能喷火的武器对付孟获的兽兵。
地雷,诸葛亮南征孟获的藤甲军时,用火药放在木盒中,用竹筒装上火药作为引线,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因此大破藤甲兵。用地雷也差一点要了司马懿的命,幸而天降大雨救了他。
军事保障类:木牛流马。诸葛亮为解决军队运输粮食问题,发明了这种运输工具,构造像牛、马,能够在山路上行走,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
搭桥枪,为解决士兵过河搭桥问题,发明出了搭桥枪,枪杆如红缨枪,枪头程螺状,通过咬合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搭桥的目的。
军事学术类:八阵图阵法,诸葛亮为提高蜀军平原上战斗力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八阵图纵横各八行,进入后各个方向兵力相近,进入之人虽万夫之勇,如迷失阵中,皆难取胜。
诸葛兵法,诸葛亮临终前,将兵法传给姜维,是诸葛亮平生所学著成二十四篇,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民用技术类:馒头,诸葛亮用来代替人头祭冤魂的替代品。用面粉包上牛羊肉,取“首”与“头”同义,称作“馒头”,也就走我们今天吃的包子!
孔明锁,诸葛孔明发明的一种玩具,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需动脑筋想办拆解组装。
孔明棋 、九连环,诸葛亮为解决士兵在军中无聊时活跃气氛的一种智力游戏。
7、孔明锁是否申请专利
《孔明锁》可以对任何类型的文件进行加密及解密。采用作者自创的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解密,其安全性高、速度快,完全能很好的保护您的文件。《孔明锁》操作方便,一用即可上手。双击加密后的文件可以进行解密;右击要加密的文件,选择“使用"孔明锁"加密”菜单项可以对文件进行加密。2.0新增功能:新增了“生成自解密程序”功能。可以脱离《孔明锁》在任何一台Windows9X/NT/2000/XP计算机上解密。
不错的东西!!!!
我支持你申请专利!!!!!
8、诸葛亮为什么老是拿着羽扇?这扇子有什么故事?
羽扇纶巾,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的扇子是白鹤羽毛做的,民间有这样的故事流传,扇子是黄月英的师傅送给黄月英的,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而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亮是刘备等人三顾茅庐请出山的,黄月英在出山时就将这把扇子送给了孔明作为离别赠物,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论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野史曾有记载说,“扇摇战月三分鼎,石暗阴云八卦阵”,就是说孔明有次使用扇子天色发生变化,说的非常悬乎,不过都是也是传闻,真假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也有传言说这羽扇不是黄月英给的,而是水镜先生给的。孔明一直带着是因为在遇到难题心里烦躁不安的时候,用那羽毛扇轻轻扇两下可以让自己定神,戒焦戒燥!扇子在古代的别称“摇风”、“凉友”。是用来扇风祛热的。
其实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形象定位便是“羽扇纶巾”,扇子一时成为儒雅智慧的象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泡妞装逼的必品,而诸葛孔明一直扇不离手自然有这些原因在里面,而不像民间所传说诸葛亮扇子中有攻城掠地与治国安邦的上策。据宋代人描述,东汉末年的士人官员都喜欢拿扇子的,其作用类似后来日本战国武将的扇子差不多,就是模仿战国阴阳家的习惯,用做指挥棒或指挥刀的作用。
其实历史上那个时期的人都喜欢拿扇子穿平民服饰,苏东坡的《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所以说扇子并不是孔明的专利。
9、时势造英雄,如果孔明出生在现代,那他可以做什么呢?
“时势造英雄”。正所谓“三分人谋、七分天命”,一个人无论如何的才高八斗,其事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其运势。所以,成功的人并非全是才能出众之人,也有酒囊饭袋之徒;而失败的人也绝非全是一无是处之人,也有真正的隐世高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臣,有经天纬地之才、变幻乾坤之能、神鬼莫测之术、匡扶天下之志。孔明襄助刘备、收并二川、割据西南、建国图霸,可与曹操相提并论。但其也是六出祁山、无功而返、遗憾五丈原,说明与天斗的艰难,逆天行的凄惨,恰恰印证了“时势造英雄”观点的正确。所以,诸葛亮如果出生在现代,一切充满未知之数,更是无法预测。但以诸葛亮的才能,绝对不会差的。
一、诸葛亮少年英才,胸怀大志。诸葛亮《隆中对》时年仅27岁,可谓是少年英才,基本已经达到国内顶尖级大学博士水平,而且自幼胸怀大志,自比于管仲、乐毅,可见自命不凡。人就怕有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如此年轻、如此英俊、如此有才、如此有大志的诸葛亮在现代社会,自然有很高的起点。如果留校任教的话,极有可能成为一代学术大家。
二、诸葛亮腹有诗书,文章练达。我们知道的诸葛亮留给后世的作品就是《诫子书》、《隆中对》、《前后出师表》,大家看看其写作才能如何,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啊。有如此好的写作水平,在政府系统是很吃香的,爬个中高级领导干部对他来说恐怕并非难事啊。
三、诸葛亮思维超前,擅长发明。我们知道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弩”、“八阵图”等,有这种能力,放到现代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申请专利就不知有多少了,绝对的高层次稀缺人才。
四、诸葛亮洞察时势,强于经营。诸葛亮可谓是在刘备最低谷的时候加入刘备团队的,但依据诸葛亮战略,刘备集团发展迅速,诸葛亮治国治军的能力显露无疑。如果在现代,诸葛亮绝对能经营好一起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实现身价十亿。
10、为什么诸葛亮拥有馒头的发明权,有何相关记载?
关于馒头的由来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据说在三国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可谓鞠躬尽瘁、劳心劳累。蜀国南边占据云南、贵州一代的南蛮洞主孟获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时常骚扰侵袭蜀国边境,诸葛亮决定教训一下这孙子。古人迷信,泸水一代瘴气很重,就有人向诸葛亮提议用南蛮俘虏的人头来祭祀泸水河神。诸葛亮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自然不能答应,但为了鼓舞士气他强开脑洞,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来替代“蛮”头,以此忽悠河神。据《诚斋杂记》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
而在《三国演义》第91回则说:“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就说是‘馒头’祭奠泸水,岸上孔明主持了祭祀仪式。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蜀军顺利渡河。因此民间一般认为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要我说老爷子还真挺不容易的,军国大事自不必说,有闲功夫还搞搞革新小发明,真是鞠躬尽瘁啊!
当然,正史的记载与此有出入,关于吃馒头的最早的记载可追溯的战国时期,有“秦昭王作蒸饼”,又叫笼饼,就是后来的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也是“蒸饼”,其实就是馒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京城开封街头已经有了不少有名的馒头店铺,如郑家和孙好手。
无论馒头的发明专利属于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馒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祭祀用品,摆在案头。明朝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也有记载说: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在江宁南京、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主食去吃。
而“包子”其实就是指的带馅的馒头,《燕翼诒谋录》中记载:“宋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还在“包子”后注明:“即馒头别名。”大奸臣蔡京奢靡无度,府内所作“蟹黄馒头”,造价特别昂贵,应该属于“蟹黄包子”了。
关于馒头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明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家的厨子有一道拿手的私家菜 “白银如意”。用发酵的面粉和碱水揉匀,去掉酸味再掺上白糖,再急火蒸熟,其形状犹如绽开的花瓣。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开花馒头”。
不过,诸葛亮毕竟使馒头在古代军事活动中,得到了人道主义的升华,十分了不起。以发面做的人首代替活人头来祭奠河神,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这种馒头后来又成为民间的主要食品,真的是心系苍生、执政为民、造福百姓了。就像《三国演义》这部书一样,虽然之前已经流传了好多版本,但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是罗贯中老罗同志去粗取精,进行了精心的艺术加工,集众智而成就一大名著。看来,别人是无法与他争夺版权了。诸葛亮将馒头做了开创性的大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获得这项发明专利权也属于实至名归,天意如此。
这样一来,孔明灯、八阵图、木牛流马、馒头,日理万机的蜀汉好总理诸葛亮便有了这了不起的“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