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哪些措施?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 专利管理战略:
吸收专利管理人才,建立专利管理部门。
制订专利管理制度,规范专利管理行为。
完善专利档案,跟踪专利动态。
组织专利申报,引进保护措施。
提出专利保护诉讼,进行专利诉讼抗辩。
二 专利申请战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占领市场。
三 专利保护战略:
专利未报,保密先行。
产品未销,专利先有。
市场未明,防御先做。
合同未签;文献先查。
诉讼未提,漏洞先补。
官司未应,无效先得。
销路未衰,技改先出。
广告未出,外观先递。
10.麻烦未出,律师先请。
2、什么是知识产权的深度开发
和经济结合,共赢
3、如何实现大数据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
大数据与知识抄产权的深度融合,对袭于公司来讲,目的在于指导公司战略制定,技术研发方向,确定合作或者并购对象等等。以专利分析(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策略分析)举例,大数据是专利分析的对象,也是专利分析质量的保证,可以说,无大数据即无专利分析。
4、知识产权未来发展前景
知识产权背负着技术和法律双重属性,根本上运用于商业。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革命性爆炸式发展的环境下,给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及其产业的发展不断带来挑战注入活力,热点问题和新的发展不断涌现。
典型的,NPE以及专利海盗问题,它对业界提出的主要疑问有,现有的专利制度是否适于软件等技术的保护? 现有制度是否还能保护技术进步?是不是对专利的保护力度过大了?是否需要制度的变革来解决问题?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也对制度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疑问,而且显得更明确,在科技越来越呈现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下,以后的路该如何走?这可以归结为对制度的挑战。上述两个问题还在另外一个方面提出了挑战: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
就制度挑战这一方面,短期内,比如未来十几年二十年,可能还不会有根本性的变革,之后就很难说了。短期内,这几个趋势应当是较为明确的:发达国家目前对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保护力度应向总体宽松来调整,对知识产权质量方面的授权标准会有提高,而不发达国家则相反;各国制度会向更统一更接轨的方向发展;制度会更复杂。相应,更国际化、专业性更强,是对从业人员的大方向上的要求。
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会对知识产权产业更有塑造力,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知识结构。近年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除技术支撑和驱动之外,还呈现跨界发展的明确趋势。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跨界,而是深度专家级的跨界和相应知识经验的融合。也就是说,如果还是作专利代理人撰写申请文件、答复审查意见,可能不会有太丰富的变化,但如果是与企业商业运作深度结合,就需要有跨知识产权、某行业、金融、贸易等领域,且在多个领域有深度认识和经验的专家,无论是做知识产权咨询还是经理人,或是新出现的某个知识产权产业中的职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因素。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和产业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与西方主导的制度去接轨。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会有复杂的搏奕、交换、作用与反作用,这是由中国独特的体制、文化以及巨大的体量、渐强的实力来支撑的,中国会与世界更接轨,但会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和运行方式,会产生可能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结果,世界也会受我们这方面的影响。所以,从业者具有中国经验绝对是一个巨大优势。
5、大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有什么意义?
1、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进行创新和技术革命的热情
3、增加国家的人才竞争乏力,推动社会进步
4、有利于我国法治社会推进
6、如何实现大数据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应该分几步走。 第一步,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第二步,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第三步,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