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关于间接损失的法律规定
1、侵权赔偿能否主张间接损失
法律分析:可以。造成他人损害,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赔偿范围当然包括间接损失。
间接损失和直接损失是基于因果关系所做的分类,直接损失是因侵害行为对被侵害权益本身造成的损害,比如伤害他人直接侵害的是身体健康,因治疗花费的医疗费等都属于直接损失赔偿项目;间接损失是因权益受侵害间接致使受害人的财产遭受的损失,比如因身体受伤而减少经济收入即误工损失等都属于间接损失的赔偿项目。
请求的具体某项间接损失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首先看有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如有规定必定予以支持,比如人身受损遭受的误工损失、伤残赔偿金等,交通事故车辆受损期间发生替代交通合理费用和合理停运损失等;若没有相应规定,只要该项损失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成立,同样应当予以支持,若因果关系不成立,则该项间接损失主张不应也无法得到支持。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最高法关于间接损失法律认定
一、最高法关于间接损失法律认定
1、民法典中接损失如何界定,民法典对侵权责任纠纷中间接损失如何界定没有作出规定,而间接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丧失,间接损失由受害人提供证据证明才能确定。
2、法律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
规定明确了对财产造成损害的,一般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此处的直接损失,是与间接损失相对的。间接损失,是指由于侵权人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导致被害人在一定范围内与财产相关的未来利益的损失。间接损失不是现有财产的减少,而是可得利益的减少。
二、最高法关于量刑的依据是什么
1、查清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即查清行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条件、做了什么、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危害了什么。量刑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
2、确定犯罪性质,即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犯罪性质不同,社会危害也不同,法定刑也不同。准确定性才能正确量刑;
3、全面考察犯罪情节,此处之犯罪情节是指构成要件以外的其他能够影响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如未遂、中止、自首、从犯、犯罪的方法手段、后果、动机等。同一性质犯罪,因情节不同,其总体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因而刑罚处罚也应有区别。
3、侵权责任法是否赔偿间接损失
法律分析: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间接利益损失的,受害人可以向侵权人主张间接利益提损失的赔偿。间接损失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的,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