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创业 » 农民夜校创新

农民夜校创新

发布时间: 2022-07-21 13:48:28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个人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1)农民夜校创新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道德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此外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功能。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2、创办农民夜校普及新知是为什么?

创办农民夜校普及新知 凉山新风气鼓足致富信心

钢梯修好了、电通了、4G信号覆盖了、农家乐开业了……一年多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勒尔村勒尔社,这个被外界称为“悬崖村”的地方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这里的村民致富信心被点燃了,干劲一个比一个大。

第一个农家乐业主莫色拉洛家得到了凉山州商业银行的20万元扶贫贷款的授信额度。而擅长攀岩的莫色拉博被旅游公司相中,从放羊娃变身旅游向导,月收入3000余元,目前在西昌学习开车。

近年来,四川省和凉山州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移风易俗根治“精神贫困”,协调推进“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教育引导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将贫困户适龄劳动力轮训一遍

“‘悬崖村’曾面临的困境,是凉山深度贫困的缩影。”四川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全州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国贫县,占全省总数的1/3;集中连片贫困地区4.1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8.9%。贫困人口52.88万人,贫困发生率11.9%。

面对凉山州的深度贫困,四川省委、省政府已连续开出药方。2014年4月25日,《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印发,瞄向彝家新寨建设、教育扶贫提升、现代文明普及等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仅一年多后,省里再次出台17条具体支持政策措施,强化造血功能。“目前,省级财政已累计落实资金121.22亿元。”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表示。

去年,凉山州借鉴小凉山彝区“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创新深度贫困地区激励引导机制,在全州2072个贫困村开展“以购代捐”活动,使扶贫帮扶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

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有141户570人,其中贫困户32户134人,属建档立卡贫困村。经州政府牵线,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谷莫村签订了“以购代捐”农产品购销协议。驻村工作组通过“以奖代补”“以购代捐”的形式,大力发展阉鸡产业,为谷莫村短期发展注入活力。2017年出栏阉鸡3000只,实现产值45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民俄底曲西算了一笔账,“政府帮我们联系好买主,1只鸡市价在150元左右,仅这一项今年我家就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以后,按一年养三批次、每批次养20只算,一年可以卖60只阉鸡,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

“培训1人、改变1家、脱贫1户”,凉山州依托县委党校三年内将12.73万名贫困户适龄劳动力轮训一遍,培养新型农民。凉山州创办“农民夜校”3745所,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帮助算清政策账、收入账,由“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小康幸福生活。

 “抓住走出大山的机会,才有告别贫困的希望”

前不久,省委某部门一位领导到凉山州调研,发现贫困户家的桌椅板凳和衣柜都是铁皮的,这让他很好奇。后来才得知,以前为了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政府给他们配的都是木制家具,结果天一冷都被老乡烤火烧了。

这样的怪事还不少,比如捐赠的洗衣机,老乡没有用来洗衣服,而是当容器装东西了。

事后他分析,凉山是我国典型的“直过民族”特困地区,“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经历了几千年奴隶制社会之后,大凉山彝族同胞在新中国短短几十年间经历巨大变迁,社会发育不全,物质生活虽然接触到了现代社会,精神生活还没有融入现代文明。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凉山州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砸锅卖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创办“一村一幼”幼教点3070个、招收幼儿11.5万名,帮助彝区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过好“语言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举债24亿元新建乡镇幼儿园450所,改扩建寄宿制学校475所、新建158所,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及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83.35%、99.54%、93.17%;3047名彝区“9+3”职业教育毕业生实现就业。

毕业于成都铁路卫校的杜基布池是凉山首批“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之一,目前留校负责“9+3”工作。“抓住走出大山的机会,才有告别贫困的希望。”杜基布池说,教育有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消除陈规陋习,从洗脸洗脚坐板凳做起

“两个叔叔过世时,我杀了几十头牛羊,两万多元欠债现在也没还上。”金阳县马依足乡马依足村贫困户贾巴日者至今还后悔。受传统文化影响,凉山贫困地区群众“养猪过年、养羊御寒、养鸡换盐巴钱”的轻商观念,“以酒当茶、杀牲待客、好要面子”的传统习俗,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尚未消除。

精神贫困是一大顽疾。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曾痛陈穷根,贫困群众观念落后、干部工作能力不够,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凉山不仅要解决“物质贫困”,更要下决心解决“精神贫困”。改变落后传统习惯是一场艰巨的思想革命,移风易俗融入现代生活绝非一日之功。

凉山坚持教育与引导并举,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五洗”做起,养成现代文明习惯。

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是四川省某公司精准扶贫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定点帮扶村,全村辖有6个村民小组,307户1122人,其中,贫困建卡户63户216人,村民均为彝族。自2016年3月以来,在该公司的帮扶下,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条件已基本形成,也在慢慢克服“历史遗留问题”,逐渐形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氛围。

村民莫日聪家里5口人,之前经济收入一直较低,近几年种烤烟,家里攒了一点钱。按照标准,他得到了3.5万元的建房补助,住进了楼房。现在生活过得好一些了,习惯也在改变。以前妻子蹲在地上做饭,大家围着火在地上吃饭;现在改用灶台做饭,一家人上桌吃饭。今年以来,村里开展“五洗工程”(洗脸、洗脚、洗碗、洗衣、洗澡),莫日聪家的习惯也慢慢改变,家里人衣着更整洁,脸上干干净净。

向陈规陋习宣战,昭觉实施的“五项革命”,首先针对的就是红白事。普格县东山乡的《村规民约》第九条规定:“丧事宰牛不超过10头,喜事杀猪不超过15头,邻里之间红白喜事礼尚往来不准超过200元。”

凉山全面开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主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风正气。今年1月,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首批“四好”村1481个,凉山占了76个。

3、您对农民夜校教学内容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意见及建议:根据自治区高工委、教育厅要求,结合我院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的工作部署,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征求对全区和学院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目的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进行问题查摆,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区和学院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二、征求意见建议时间即日起至三、征求意见建议对象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四、征求意见建议主要内容(一)对全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意见建议1.当前我区存在哪些阻碍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2.当前影响全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突出问题是哪些。3.教育系统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做贡献。4.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6.如何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区九年义务教育水平。7.如何深化我区职业教育攻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8.推进我区高等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9.如何加强对高校的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10.如何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1.如何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12.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13.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议。14.如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15.如何更好地提高我区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水平。16.如何加大对民教育的扶持力度。17.如何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8.如何切实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9.如何努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20.对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21.推动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其他意见和建议。(二)对学院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意见建议1.当前学院存在哪些阻碍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2.当前影响学院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突出问题是哪些。3.如何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为契机,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4.如何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5.如何进一步拓宽渠道,开放学,拓展学院学发展空间与活力。6.如何加强监督,扎实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有效完成。7.如何加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教职工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8.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如何把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整体推进与学院发展之间的关系。10.如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1.如何加强学院标志性成果的培育。12.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13.如何进一步巩固提高我院学水平。14.学院应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怎样的平台和提供怎样的服务。15.如何提升学院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的能力。16.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7.如何加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18.对学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9.推进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其他意见和建议。五、工作要求(一)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征求对全区和学院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意见建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二)各部门要在广泛学习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建议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信箱等形式,充分发动本部门师生员工就当前我区和我院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大讨论,集思广益,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积极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4、农民夜校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有何创新

欢迎追问教案,又称课时计划,通常以一节课为单位编写,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活动设想,经过进一步的推敲,使之条理化、科学化,明确地体现于教案文字之中。它既是备课成果的提炼和升华,又是备课的继续和深入。编写教案是使教师的备课更加系统、准确和深刻的重要一步。写成教案,又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一)教案的基本内容编写教案虽有一定的格式,但不能强求一律,应多从实际出发,以方便教学为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准。教案的主要内容有:课题、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回忆等。1.课题课题是本课时所讲的题目,一般要醒目地写在一页的首行中间。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一篇(节)教材教学的行动纲领,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落实,也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必须写得具体、明确、恰当、适中,有指导作用,要防止笼统或琐碎、偏高或偏低的现象。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一是大纲,二是教材,三是学生。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因此不能脱离大纲的指导;每篇或每节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

5、政治论述题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深化认识付诸行动

●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

●深入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结合工作实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得到了全社会的衷心拥护。当前,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大力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媒体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开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市民学校、农民夜校等基层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宣讲,编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读物,努力扩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覆盖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结合组织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也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列入党政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文化环境建设,在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中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原则。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力度,积极反映社会道德风貌的主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行为养成上下功夫,提高人们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实践。各地各部门应深入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先进典型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在机关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在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在企业开展“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货”、“重合同守信用”等活动,在农村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活动,在社区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小区及“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

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确保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切实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当作大事来抓。结合工作实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对“八荣”的行为给予鼓励,对“八耻”的现象加以制止,使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践行“八荣”、抵制“八耻”,要做到人人有认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正值全国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以鲜明简练的语言、深刻丰富的思想、立意高远的内涵,既完整体现了中华悠久文明的美德精华,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党的理论创新也在不断加快。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目标。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丰富,也是对20世纪后叶以来国际社会关于“发展”是“人的发展而不是物的发展”的思想成果的吸收。但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社会形态条件下,人的发展的内涵又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在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人应该怎样发展?向什么样的方向、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尊崇,以及通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非常具体地为我们确立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反对什么的时代标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是在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真理性认知的知识体系;荣辱观则是在实践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个人或群体)进行道德评价和行为取舍的内在标准。从本质上讲,科学和道德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科学和道德常常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尤其在社会领域内,丧失了道德支撑的所谓“科学”,最终必将被逐出科学的殿堂。科学发展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真理性认知,而这种正确的认知,必须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支撑。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必须是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发展;必须是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发展;必须是依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获得的发展;必须是体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符合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和道德要求的发展。反过来说,为什么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那种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讲诚信、甚至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的丑恶行为?为什么会有一些官员,不惜以牺牲环境、耗竭资源为代价搞那么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什么在个人或小集团利益驱使下,一些人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做出了完全丧失国格以至人格的行为?归结起来,就是这些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从根本上模糊了荣辱的标准。可见,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不可能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更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和基本的行为准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党在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准确把握整个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并对“和谐社会”的内容以及如何实现“和谐”的途径和方式都作出了清晰的论述,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必要的思想前提。《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由此可见,“和谐”其实是不同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的体现。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法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等关系的和谐。显然,要实现这种和谐就要求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要建立起具有共同价值认知的荣辱界限,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的思想前提。没有对法律、纪律的高度尊崇和对违法乱纪行为的鄙薄,就不会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的法律自觉,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和热爱,没有对劳动和艰苦奋斗的尊重以及对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坚决抵制和批判,就难以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没有人民间的团结互助和诚实守信,损人利己和见利忘义的丑行就会泛滥,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没有科学的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就难以破除愚昧无知的偏见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就不会有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也就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现实实践途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就曾经有过不少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希望建立一个“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动人场景;18世纪以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把建立一个“和谐与自由”的社会作为追求目标。但是,传统的和谐理念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大多只是停留在一种理想追求的层面上,既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更缺少现实的实践基础。在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旧制度条件下,他们的和谐理想大都以失败告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则是在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更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明辨是非、扬善惩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一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践途径。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弘扬“八荣”、唾弃“八耻”,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生活的根本价值导向,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即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思想道德建设。而道德建设的关键又在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道德和文化价值选择,会对这个国家和民族产生无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中,一向非常重视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即人们基于某种道德价值选择而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羞耻感和屈辱感,将决定着这个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选择和道德行为的发生。荣辱观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道德精华,如爱国、团结、勤劳和艰苦奋斗等,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比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就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搞好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这表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历史地成为当前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主题,理所当然地也就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重点,都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而有所侧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前形势下的迫切要求。面对当今由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引发的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和生活行为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出现了不少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荣辱界限完全被模糊甚至被颠倒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大行其道;某些人对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蔑视崇高、亵渎高尚的言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毒害了社会风气特别是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对这些现象和行为如果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加以彻底的纠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具有了更加紧迫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整个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贵在落实,务求实效。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旗帜鲜明地具体地提出了我们要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同时也旗帜鲜明地具体地提出了我们要反对什么、抵制什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定了明确的建设之道。我们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唯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以持之以恒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去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践行“八荣”、抵制“八耻”,要做到人人有认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导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将谱写出新的壮丽篇章

6、在新形势下怎样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农村无职党员队伍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在当前新形势下,还有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1.党员意识淡化,发挥作用“无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经济意识增强,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农村无职党员党性、宗旨观念淡薄,个人意识增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放松了党的理论学习,淡化了党性修养,忘记了党的宗旨。党员意识的淡化,导致部分无职党员既不行使党员权利,也不履行党员义务,更谈不上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几乎为零。
2.能力素质偏低,发挥作用“无力”。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不足等不良状况。大部分农村党员都在解放初期或改革开放前入党,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不懂科技知识,不会现代农业技术,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本领反应不快,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对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到了市场经济形势下,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大多数无职党员无一技之长,缺乏致富本领,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3.形式渠道单一,发挥作用“无舞台”。随着前些年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多数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部分党员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发挥作用还停留于捐款修路、结对帮扶等形式上,没有从根本上开辟更为广泛、更深层次的渠道和途径,为无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发挥作用的形式渠道单一,不仅误导党员认为发挥作用就是捐点钱、做点好事,引发认识上的片面和畸形,而且还影响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让部分党员出力无门、贡献无路。
4.监督管理不力,发挥作用“无约束”。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无职党员的监督管理职能日渐弱化,普遍停留于一些松散的方式上,与发展不相适应。如在教育管理上,满足于组织起来学习文件、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等简单形式上,远教站点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组织开展活动效果不明显、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各项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流于形式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监督约束上,满足于不找麻烦、不出乱子,有的甚至没有把监督对象放在无职党员身上,对无职党员履不履行义务、发不发挥作用听之任之、束手无策。尤其是党员流动性增强、卸职村干部党员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制约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瓶颈。
二、新的形势赋予党员新的任务和责任
1.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引领作用。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两大主题,广大党员要明确使命,适应形势,切实发挥积极作用。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发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掌握必要的致富技能,选择有效的致富途径,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要致力于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发挥主心骨作用,及时发现矛盾,正确、妥善地化解矛盾,创建安定、祥和乡村;要致力于倡导文明新风,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培育农村文明道德新风尚,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
2.在推进民主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是保障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要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村级组织建言献策,为村级事务贡献力量;要主动参与村务决策,发挥议事决策作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利益;要带头参与村务监督,发挥监管督促作用,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
3.在联系群众中发挥纽带作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每名党员都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广大党员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深厚感情;要了解和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饮水难、行路难、住房难、读书难、就医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群众利益;要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好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指导群众发展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和信息技术服务,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4.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表率作用。无论任何时期,都可能有急难险重的情况出现,共产党员要走在前列,发挥表率作用,切实体现党员先进性。在危急关头,广大党员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勇气,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困难时期,广大党员要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带领群众共渡难关;在邪恶面前,广大党员要敢于斗争,一身正气,站在群众立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三、新时期发挥无职党员作用的路径选择
1.着眼于激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一是强化党员意识。要抓好无职党员队伍思想建设,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党员在思想上跟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提高党员的政治地位,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和执政意识。二是强化对无职党员的激励督促意识。定期向党员通报工作,坚持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要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使无职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和支持党员勤劳致富,率先致富,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小康示范户;大力宣传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党员,在群众中树立无职党员的威信和形象,激发工作热情。三是强化对无职党员的关爱意识。要在政治上关心。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维护好农村无职党员的权利,运用好“党员政治生日”、“寻找党员‘闪光点’”、“共产党员家庭户挂牌”等活动载体,增强无职党员以党为荣的意识。要在思想上关心。健全党内联系制度,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无职党员的所思所想所盼,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在生活上关心。及时帮助无职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使无职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2.着眼于提高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履责能力。一是优化和改善队伍结构。改善年龄结构。要做好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和新党员发展工作,把符合入党条件、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内来,重点发展35岁以下、高中文化以上的青年党员,对返乡青年、经济大户、农民经纪人中的佼佼者,并加强培养,激发他们对党的事业的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引导他们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优化知识结构。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农民夜校、远教站点的阵地优势,利用农闲时机开展农村党员文化知识学习活动,组织学文化,学科技,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调整分布结构。积极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复转军人党员回乡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扎根在农村的无职党员。二是开展好经常性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无职党员的致富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2至3门科学实用技术,提高其整体科技素质,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骨干队伍,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技能培训,帮助无职党员提高致富本领。要整合基层党校、成人教育学校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无职党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三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教育无职党员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完成任务、带头勤劳致富、带头遵纪守法,抵制不良倾向,以好的党风带出好的民风乡风。要给无职党员经常交任务、压担子,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调解纠纷等各项工作中,凡是要求农民群众做到的,首先要求无职党员带头做到,让他们感到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3.着眼于搭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力平台。一是为党员设岗定责。要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划分政治思想、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等无职党员先锋岗位,按照就近便利、择优选配的原则配备人员,可以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多人一岗,并加强对无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考核,促使无职党员“有责有为”。可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设立文明卫生、扶贫帮困、民事调解、信息咨询等多种岗位,在党员自选申报的基础上,由村支委本着尊重个人意见和因地制宜、人尽其才、总体平衡的原则,采取民主推荐的办法,依据无职党员的年龄、文化、特长、区位优势,安排适当人选担任,每类岗位确定一名负责人,并对上岗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要建立无职党员“阳光台”,对无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进行月评、季评、年评,宣传无职党员的先进事迹,并将无职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适时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二是健全组织网络。要顺应农业产业化、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上设置党组织,为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双带”作用提供组织保证。三是探索设置新的“职位”。取消村民小组长后,鼓励无职党员担任村务联络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让他们担任起宣传政策、参与新农村建设、调解群众纠纷、义务为群众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和信息服务、群众信息收集和反馈等职责。四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义务巡逻队”等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好“双联双扶”等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建立和完善党员经常性发挥作用的活动载体和服务阵地,进一步展示农村无职党员风采,并使群众长期得到实惠。
4.着眼于构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一是联系群众机制。对无职党员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善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从群众中获取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扩大党员联系群众的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加深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工作的根本标准,不定期组织群众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激发党员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二是考核评价机制。对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实行一年一次考核评定,采取半年生活会和年终总结会上公开述职、群众代表和全体党员民主测评、党小组和党支部综合审定的方式,对党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评议。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使无职党员学有榜样,比有对手。对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要在支部会上说明情况,并限期整改。对于多次考核不合格经帮教仍不转化的,按照党章的规定,严肃处置,疏通“出口”,纯洁队伍。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利用墙报、广播、电视、会议等形式大张旗鼓地总结宣传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促进后进。开展“党员十星”、“党员十个好”、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给予精神鼓励,同时对无职党员履责积极主动、作用发挥明显、贡献突出的,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营造“有为就有位”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充分调动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7、农民夜校半年总结

范文: 

《农民夜校半年总结》

为解决我乡农民农村实用知识匮乏,尤其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在县委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乡农民夜校以村为单位于2017年2月开办,主要培训农民实用技能、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等。目前为止,我乡九所(9个村)农民夜校共培训2500余人次。农民夜校已成为向农民传播科技信息、开展普法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

一、主要做法 

1、合理设置教学机构。建立由每村配备多名兼职教师,同时抽调农技、畜牧、土地、司法等站(所)的干部组成农民夜校师资队伍,分成种植技术、农村政策、实用技术等3个教学组。 

2、科学安排教学计划。由乡上统一、定期下发教学计划,全乡各村夜校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程。 

3、创新教学模式。农民夜校实行送课进村入户,把教学课堂搬下去,延伸到村组、农户以至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农闲、晚上时间进行授课。

8、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现在有的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新村庄",把房子建得漂亮整齐就行了;有的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等、靠、要"的思想比较明显;也有的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还有的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阵风",不过说说而已。这些认识,都是没有深入学习把握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真谛所产生的误区。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目标要求,既源于实际,又指导实际,既来自群众,又造福群众,它同我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这20个字体现了"四个文明":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具体来说:

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扩大。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

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积极推进有广东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基本的思路是"五新":

第一,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培育新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久之计。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决定农村经济的兴衰,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认真组织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紧密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办农民夜校、送科技下乡、开展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要不断探索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为造就千千万万合格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制度保证。

第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造新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一是要制定整体规划。要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节约保护耕地、尊重文化传统的原则,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二是要整治村容村貌。大力推广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经验,通过"四通五改"(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造住房),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新农村。三是要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第三,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产业。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才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要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要促进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建公司、建基地、建协会,深化农村流通体制发展,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加快发展。

第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新风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一是要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农民自强不息谋出路,千方百计求发展,互助互利抓生产,同心协力建家乡,顾全大局促稳定,遵纪守法保平安,注重学习增才干,勤劳致富奔小康。二是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新风,破除陋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增强现代意识,摒弃宗族观念,努力形成安居乐业、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文明祥和的氛围。三是要深化改革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除"黄赌毒",禁止"六合彩"赌博,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五,促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形成新机制。形成农村良好的管理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是要不断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努力提高"两委"班子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村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调解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培育村民自治意识,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实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进一步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促进村务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展建设新农村运动,包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日本、韩国等。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尤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于1970年,当时正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新村运动"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供水设施建设如集中建水池或给水井加盖、架桥、盖村活动室等20种工程项目,政府免费分给每个村335袋水泥,平均每户约4袋,每袋50斤。第一年下来,50%的村干得不错,政府加拨500袋水泥、1吨钢筋。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进入以增加收入为主的全面发展阶段。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1974年达到大米自给,1975-1978年实现自给有余,畜牧业、渔业、林业也都有了较快发展。1977-1979年为"新村运动"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977年为韩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政府推出了"建设新村运动增加收入综合开发事业"规划。1978年韩国农村企业达到384个,1980年增加到790个。从1970-1980年的十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参加新村运动人数累计达11亿人次,效果十分明显。上世纪60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62年人均GDP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63%。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住草房、点油灯、吃两餐"是当时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特点有六个方面:

一是强调弘扬"勤勉、自助、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扩展到城市,发展为民族自立、身土不二、事业报国的国民精神。政府设置了奖勤罚懒的机制,重在激发村民内部的积极性。

二是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政府大力倡导、支持新村运动,但具体上什么项目,完全由农民自己选择。每个村选出新村建设指导者,负责组织大家的行动,里长(即村长)只管服务。指导者不拿报酬,但政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是政府提供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民居建设,政府除给予必要的建材、资金支持外,还帮助搞村镇建设规划,推荐了12种标准住宅图纸,道路桥梁建设由政府派技术人员指导。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政府还向农民普遍发放长达3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争取国际组织贷款。

四是注重搞好骨干培训。韩国中央和地方都有相应的培训机构。中央新村运动研修院是专为培训新村运动骨干而建立的。培训期间从早晨6点到晚上11点都安排活动,公务员与农民选出的指导者同住同吃,共同讨论。总统也曾到研修班与学员一起听课、讨论。

五是强化各级公务员的责任。政府要求,面、邑(相当于乡镇)和市郡(相当于县市)两级公务员每人都要联系4个村进行帮扶;道(相当于省)一级课长和局长要负责一个郡;中央内务部(主管部门)的课长和局长要负责一个道。对县乡两级公务员实行奖罚分明的新村建设考核制度,帮扶干得好的提拔,干得不好的调往山区和岛屿去工作。

六是发动全社会帮助农村建设。政府要求各界名流、知识界人士和企业老总,都要与新村建设指导者一起培训,尽其所能支持新村运动。从而不仅支持了农村发展,而且使新村运动发展为国民精神运动。

热点内容
我要开店淘宝 发布:2020-09-09 12:06:51 浏览:854
十大相机品牌 发布:2020-08-29 10:57:46 浏览: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发布:2020-08-29 01:52:31 浏览:627
开店宝支付 发布:2020-09-15 10:25:50 浏览:560
技术专利申请 发布:2020-08-27 21:42:43 浏览:545
怎么扫条形码 发布:2020-08-29 10:28:31 浏览:538
怎么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2020-08-29 01:30:26 浏览:535
济南创新谷 发布:2020-09-10 04:19:14 浏览:533
淘宝开店照片要求 发布:2020-09-09 12:08:29 浏览:532
开店美发 发布:2020-09-02 20:04:55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