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剪纸创新
1、中国剪纸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几个?
1,瑞昌剪纸
瑞昌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极大地影响了瑞昌剪纸的风格。瑞昌剪纸既有南方的阴柔之丽,精巧秀美,又具北方的阳刚之美,古朴豪放。
2,邳县剪纸
邳县剪纸是江苏省徐州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剪纸艺术,以邳县的最见特色。其种类有二,即刻纸和剪纸。邳县剪纸的主要用途包括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笺、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等。
3,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山东省高密市传统民间艺术三绝之一。其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它的流传同高密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
4,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5,陇东剪纸
陇东剪纸,是甘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粗犷夸张,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
2、剪纸是哪个地方的传统?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全国各地都有剪纸艺术。
如今城里只有在美术馆或美术工艺品商店才能欣赏到剪纸艺术,但在广大农村,剪纸仍是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每逢过年,人们都喜欢买些窗花,贴在窗户上。过去玻璃很金贵,普通老百姓家的窗户都是用高丽纸糊上。雪白的窗纸,贴上鲜红精致的窗花,顿时满室生辉,洋溢出节日的欢快气氛。这窗花,便是一种剪纸作品。还有一种习见的剪纸作品,叫"门签"或"吊签"。门签用红纸或其它彩纸剪出,贴在门楣上,为节日增色。有的地方,不仅过年贴门签,端午节也贴。
端午节门签以白纸为底,白纸上贴上用红纸剪出的"五毒"和"葫芦"等图案,门签贴上门楣后,左右再各插上剪纸把绿油油的蒲艾,红白绿相衬相映,令人赏心悦目。"喜花"也是一种剪纸作品。每逢结婚、祝寿等喜庆大事,礼品上总要放上一个用红纸剪成的"双喜"或"寿"字,还有各种各样"龙凤呈祥"、"喜上眉梢"、"寿比南山"等吉祥花样的"喜花"。过去家家户户的鞋子、枕头、童帽、肚兜等都是妇女们自己动手做的,因此集市上、庙会上就经常有买花样的摊子。
妇女们买来这种用白纸剪成的花样,贴在鞋上、头上、帽子上、肚兜上,再照着花样刺绣,就省事多了。你可别小看这些窗花、门签、喜花、花样,它们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至少已经有一千五百年历史了。在新疆吐鲁番县的阿斯塔那,先后出土了五件南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吐鲁番是古代高昌故城的所在地,那里气候于燥降水量少,地下水位低,所以墓葬中的许多纸质品和丝织品都保存完好。这五件作都是团花剪纸,其中两件是动物题材,"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两件是粮物材,"菊花形团花"和"忍冬纹团花";还有一件是"八角形团花"。
这是目前中B现的最早的剪纸实物,距今有一千五百年左右。这五件剪纸作品,都采用折剪的方法剪成,在艺术技巧上已显得很成熟。特别是"对马"和"对猴"团花,远看是个水繁复的大花团,近看却发现动物造型简练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专家们认为,作为装饰艺术,如果没有相当的经验是不易达到这样水准的。魏晋时代,民问有以正月初七为"人日"的风俗。这一大,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刻剪花草、人物,或贴屏风,或戴头鬓,或互相赠送,以庆节日。刻成花草的叫"华胜",刻成人物的叫"人胜",还有刻成套方几何形的,叫"方胜"。这一习俗一书到唐宋时还流行。
现在日本的正仓院中还保藏着我国唐代的人胜和华胜实物。剪纸艺术的出现和发展,与这种"镂金剪采"的风俗是分不开的。宋代的城市生活很繁荣。在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南宋的行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城里遍布各种商店、酒楼饭铺和货摊。这时,剪纸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行当,并且出现了不少技艺很高的剪纸艺人。南宋的周密在《志雅堂杂纂》中记述了当时汴梁的剪纸高于:"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
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是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今亦不复有此矣。"那位俞敬之以是剪纸能手,而其后的这位少年更是身怀绝活,他不用眼睛看,藏在袖子里就能剪出花样来,真叫人拍案叫绝从周密的记载,可以想见当时剪纸艺人的技艺已十分高超。末代在纺织品印染和烧制瓷器时,广泛使用剪纸花样。在唐代,我国主要有三种印染法,蜡缬、夹缬和纹缬,其中缬一法就是用镂空的花板将织物夹住,在花纹处注上防染剂,然后浸入染缸染色。后来花板用纸板代替了木板。宋代以后普遍使用桐油竹纸镂花板,剪纸技艺日渐精巧。
明清两代遍及全国的蓝印花布上的花样,几乎全是优秀的剪纸作品瓷器工艺在宋代有很大发展,名窑竞出。剪纸花样常被用来装饰瓷器,如江西吉州密就往往在施釉过程中贴印剪纸花样,彩釉在焙烧时色彩发生微妙变化,这样便更加丰富了剪纸的装饰效果。到清代,民问剪纸更为流行,名家辈出,剪纸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美术品。清代陈云伯在《画林新咏》中说;"剪画,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名迹无异。近年扬州包钩最工此,尤工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这位剪纸高手包钩只不过是千百个剪纸艺人中的一个。
剪纸艺术在现代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窗花、门签等剪纸艺术作品还在民间广泛流行,而且画家和工艺美术家们都在剪纸中吸取艺术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剪纸现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工艺美术。中国的剪纸曾流传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最早传入中国剪纸的国家要数日本,早在唐代,中国剪纸就流传到日本,但那时只是作为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在宫廷里流传。后来逐渐传到民间,在节日、庆典、祭祀活动中广泛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现代剪纸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六十年代后更为显著。
近年来,喜爱剪纸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在日本各地成立了六七十个剪纸组织。日本的不少画家、木刻家、漫画家也对剪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将剪纸用于书籍的装帧、插图和题头、尾花,受到读者的好评。工艺美术家也将剪纸用于图案设计和商品包装,扩展了剪纸的特殊功能和艺术妙用。剪纸艺术在欧美一些国家也受到重视。法国大画家马蒂斯的晚年是在剪纸中度过的,并出版了一个名为《爵士乐》的剪纸专辑。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边写童话,一边搞剪纸。从十八世纪起,剪纸一直在欧洲风行,大诗人歌德曾热情地赞美过它。德国洛特·赖尼格尔更是从中国、印度的剪纸和皮影中得到启发,创造了近代电影动画片。美国不仅出版介绍中国剪纸的读物,还将欧洲的剪纸专著译成英文在美国再版。这一切都说明剪纸已在当今世界更大的范围里受到重视,有着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3、九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瑞昌剪纸、瑞昌竹编、湖口草龙、修水全丰花灯和星子金星砚,以及技艺精湛的九江三声腔、湖口青阳腔、星子西河戏、武宁打鼓歌和德安潘公戏,这些都是九江文化内涵的珍贵记录和历史见证。
瑞昌剪纸
瑞昌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极大地影响了瑞昌剪纸的风格:既有南方的阴柔之丽,精巧秀美,又具北方的阳刚之美,古朴豪放。
瑞昌竹编
瑞昌竹编技艺是历史久远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九江市发掘的商周古铜矿冶遗址(距今3300多年)中出土了完好的,用来运送矿石的竹筐。千百年来,瑞昌的竹编工艺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变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竹编艺术制品享誉海内外。
湖口草龙
湖口草龙俗称谷龙,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
修水全丰花灯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
星子金星砚
星子金星砚又称金星宋砚。是江西省九江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历史名砚。金星石主产地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下有宋村,自古以采石制砚为业。
九江三声腔
流传了千余年的九江(三声腔)山歌给后人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有代代民间艺人不断充实完善,使得九江(三声腔)山歌歌词在文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丰富的想象力,真挚的情感,淳朴的语言,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湖口青阳腔
青阳腔是在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安徽青阳后,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结合而成。于嘉(靖)、隆(庆)、万(历)(1522~1610)年间进入湖口流传至今。
星子西河戏
星子西河戏又称"弹腔戏",俗名"星子大戏",形成于清朝咸丰年间,因其产生地星子县地属赣江下游的西河流域故名"西河戏",流行于赣北星子、德安、九江、都昌等县,尤其在星子县农村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几乎村村有戏团、人人会哼唱。2008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武宁打鼓歌
武宁打鼓歌是江西九江武宁县的汉族传统曲艺。当地素有打鼓歌之乡的美誉,虽然该县各种汉族民俗艺术异彩纷呈,而其中最为耀眼的却是被称为武宁打鼓歌的民间艺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的武宁打鼓歌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极为少见的汉族传统艺术瑰宝,在当地流传了两百多年。
德安潘公戏
德安潘公戏(布帐傩)源于唐末宋初,以“请神”、“驱鬼”、“捉蛇”、“寻医”、“关公打大刀”、“竖杨树桩”、“单、双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两项,演出内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驱鬼逐魔、消祸灭灾、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增延福寿,并杂有农事生活、四季时调娱乐,亦有一定的宗教礼仪、杂技表演色彩。
4、剪纸的形态多种多样,那么该如何看待艺术创造性剪纸呢?
剪纸本来就是一种艺术,不过是比较贴近生活而已,创造性对艺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5、瑞昌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取得较快、健康发展的一年;是大力实施“强工兴城”战略,启动项目最多、财政投入最大的一年;是不断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全面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年;是全市上下喜迎撤县设市二十周年,向心力、凝聚力和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三保一弘扬”指示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齐心协力抓落实,圆满完成了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5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5%,总量达到63.8亿元;财政收入“跨五过六”,完成6.35亿元,增长31.6%,总量排名九江第一;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1亿元,税收收入完成5.78亿元,乡镇财政收入突破1.7亿元,三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国税完成2.81亿元,地税完成2.46亿元,分别净增5541万元和6247万元,增长27.7%和36.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9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和6%。
——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帮扶企业发展,全力以赴主攻项目,狠抓园区平台建设,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到96家,位居九江市第一,工业经济占GDP比重继续保持60%以上。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推行市本级带头招商,部门单位跟进招商,乡镇及条管单位自主招商工作机制,规范优惠政策,多次召开项目建设现场会,定期召开项目推进调度会,全市上下招商氛围浓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10亿元项目3个,投资28亿元的亚泥五六期、投资20亿元的诚坤造纸、投资6亿元的凌珂针织、投资5亿元的蔡氏造纸设备制造、投资3.37亿元的武山铜矿尾砂库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全年引进外资3413万美元,其中外汇3133万美元,居九江市第三位;外贸出口完成2089万美元,同比增长14%。工业企业运行稳健。研究16条具体措施,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市财政安排工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每月召开一次现场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规模以上企业平稳健康发展,骨干企业扩张势头强劲,投资9亿元的亚泥四期生产线进展顺利,投资1.45亿元的江联沿江舾装码头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2.6亿元的武山铜矿二期技改项目全面竣工;财政注入资金1500万元,成立两家贷款担保公司,帮扶企业融资6.3亿元;兑现园区企业奖励、优惠资金1161万元,开展帮办房产证、帮招工活动,一周之内办好33家企业22万平方米厂房产权登记证,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召开乡镇专场招聘会,组织小分队赴湖北、河南、贵州招工,为34家企业招工3692人,企业用工难题较好解决。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86.4亿元,同比增长2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平台建设有效推进。完成园区赤乌东路、杨林湖大街及460亩工业用地征地工作,开展园区“闲置土地、闲置厂房”专项清理,收回6家企业闲置厂房,占地350亩,收回闲置土地827.9亩;全年新增厂房4万平方米,入园企业累计140家,投产企业115家,经济总量继续位居九江市县级园区前列。码头工业城“三路一渠”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审计验收,公用港口规划基本完成。
——城市建设管理亮点纷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城市管理,城市对外形象大步跃升。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投资290万元,全面完成新一轮《瑞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秦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人防建设专项规划》、《消防专项规划》、《安定湖新区详细规划》和火车站广场改造、人民公园改造等15项详细规划设计;投资100万元的规划展示馆投入使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和码头镇、白杨镇等六个重点乡镇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并批复。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全面推进有史以来项目开工最多、投入最大的城市建设“2357”工程,总投资12亿元。投资2亿元,全省县级一流的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人民公园改造三大标志性工程全面竣工,集中展现了瑞昌城市建设的大气和品位;投资1000多万元的火车站广场改造、市民广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投资4.5亿元的杭瑞高速公路连接线和瑞码大道工程进展顺利,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全面竣工,成为全省第二批最早投入运营的县级污水处理项目;投资近4000万元的中医院搬迁主体工程竣工;投资近1600万元的创业孵化中心主体工程封顶,体育中心、星级宾馆、长江地表水厂等项目推进顺利。投资3300万元,完成城市道路硬化3.5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2.7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7649米,市民高度关注的建设东路东段、洋鸡山路建设进展顺利。市容管理效果明显。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行“三级十包”,实施部门联动,实现全民参与,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不走斑马线行为基本规范;城市净化、绿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投资106万元,升级改造城区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卫设施,扩大市容环卫保洁和城市管理范围,城市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投资80万元,城区新增树木5.2万株、新增绿地2万平方米,城区绿化率40.2%;投资98万元,新增路灯591盏、更换新型节能灯及景观灯1130盏。城市经营业绩突出。有效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精心策划,实现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全年筹措资金4081万元,收购土地18宗,面积2326.3亩。出让土地10宗,386亩,全部依法招拍挂,原仙池乐园97.93亩地块,从1.7亿元起价拍卖到2.3亿元,净增6000万元,促成了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商业面积9万平方米的瑞昌联盛国际商贸中心项目;全年土地出让收益4.5亿元,是前三年的两倍,再创历史新高。全力保障发展用地,上报用地14批次18宗,面积5052亩,已获批复用地11批次15宗,面积3016.9亩。
——三农工作发展步伐加快。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注重农村面貌改善,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安排专项资金410万元,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粮食面积22万亩,总产量1.6亿斤,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油菜种植面积16万亩,被农业部列为万亩油菜示范县,获江西省油料生产先进县称号;生猪出栏32万头,南义、横港、范镇、桂林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进程加快;小龙虾养殖面积3.8万亩,产业发展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水梨种植面积3.5万亩,增长21.9%。落实农机购置补贴211万元,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全市农机功率净增5.14万千瓦,机耕、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2%和5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综合得好、服务得好、探索得好,接受九江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项目试点,并代表我省赴农业部作经验介绍。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按照“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思路,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攻坚月”活动,整合资金4460万元,115个新农村建设点改水、改厕、改房、改路全面完成,整村推进、新能源利用成为最大亮点,综合成绩继续位居九江市前列。完成农村水泥路面硬化改造270.3公里,成为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县(市),江家岭等4个渡改桥项目、范镇大桥等2个危桥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投资500万元的红旗、龙源、大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投资2000万元的高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基本完成,投资3000万元的横港、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启动。争取国家投资2026万元,完成范镇桂林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596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市财政投入45万元,支持三个乡镇新建办公楼;整合各类资金7200万元,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面积6.65万亩;万亩生物防火隔离带发挥重要作用,森林防火十年来首次获得上级表彰;投资100万元,扎实推进城乡结合部、乡镇集镇、378个新农村建设点和交通要道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善,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态建设先进县(市)。
——各项改革创新迎难而进。继续深化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按照“统一安排、统一政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口打包、分块打包”原则,全面启动49户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并完成改制成本核算,克服企业债务重,财政压力紧的双重压力,安排资金1000万元,化解银行债务1.16亿元;安排资金1.6亿元,其中财政筹资7000万元,列入省考核任务的15户国有工业企业2883名职工安置费全部发放到位,职工劳动关系依法协解,养老保险证和医疗保险证做到统一办理和统一发放,后顾之忧妥善解决。机制创新成效明显。针对基本建设项目多、投入大的实际情况,从严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和《瑞昌市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程预算、设计、招投标等环节管理,审查审核项目资金3.14亿元,审定金额3.02亿元,依法公开招标35项,总招标价4.7亿元,中标价4.01亿元,分别节约投资成本1138万元和6900万元。整合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权益资本金由4000万元扩大到8200万元,资产总量1.93亿元,全年累计融资1.01亿元。坚持政府主导,促进银企对接互动,成立九江市第一家县级金融办公室,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6亿元,增长34%,比年初净增8.1亿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创造性落实和运用,全年争取中央资金1.02亿元。为民服务水平提升。积极构建立体式便民服务网络,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收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模式,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中心窗口单位24家,代理窗口单位7家,全年审批项目1.3万件;21个乡镇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15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便民服务室,416个村落社区基本建立便民服务点,全年代理各类服务事项3.2万件;组建集工程交易、土地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于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年受理交易88件,交易额9121.5万元,节约和增值资金800万元。
——民生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整合筹措各类资金2.7亿元,市本级配套7099万元,不折不扣落实民生工程,全力保障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37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23人,城镇就业率99.6%,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完成城镇职业培训71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57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82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46万元,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450人。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1.02亿元,村(居)“两委”258名正职干部全部参保,全市新增参保人数1.2万人,总数6.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5974万元,参保人数8.3万人,覆盖率100%;工伤保险人数7.7万人,其中,农民工工伤保险2.1万人;劳动者合法权益到得维护,开展劳动监察1096次,追讨农民工工资155.7万元;新农合参合农民29.72万人,统筹资金使用率96%,参合农民一次性报帐率近100%。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全市4609户9046名城市居民和6213户1.5万农村居民享受低保补助,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分别达到168.5元和70.5元;城乡医疗救助3万人次,救助金额806.5万元,医疗救助金使用率98%以上;安排资金16万元,落实450名9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安排资金1300万元,为教师发放津贴;开展农村敬老院星级创建活动,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87.5%,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完成法律援助221件,占目标任务的138%;积极解决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投资1471万元,完成6栋1.02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通过公开摇号,204户困难家庭春节前可入住新居。社会秩序更加和谐。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连续三年刑事破案突破千起,连续四年没有发生命案,绑架等四类恶性案件为零,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成功举办九江市解决信访维稳突出问题现场推进会,建立健全领导开门接访、包案调处、集中下访等长效机制,赛湖农场“两田制”,江联造船厂区封闭搬迁户安置,亚泥三、四期拆迁户安置等热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教、执法行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良好。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立足构建人民满意的和谐瑞昌,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庆活动圆满成功。本着“节俭、安全、实在”的原则,举行庆祝大会,各界人士座谈会,三大项目竣工、八大项目开工仪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充分展现了20年来我市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新风采,营造了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良好氛围,凝聚了瑞昌人民铭记党恩、热爱家乡的向心力,达到了“展成就,振精神,促发展”效果,展示了瑞昌人民“开明开放,求实求新”的良好形象,为推动瑞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源泉。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财政安排资金8000万元,成功完成瑞昌一中收回管理移接交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全市中考700分以上人数27人,占九江市人数的27.8%,高考二本上线率28.3%,同比增长 5个百分点,中考、高考综合成绩稳居九江市第一;现代职业中专跻身国家重点,幼儿教育进入九江先进行列;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完成原九江学院瑞昌附中103名教师转编,全年选聘新教师58名,选派支教教师10名;教育普惠政策全面落实,为义务教育阶段4.3万名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发放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81.86万元,职中贫困生助学金和普高助学金364万元,高考入学贫困生政府资助金119.5万元。文广事业全面发展。投资近亿元、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集大剧院、电影院、电视演播厅、广电网络传输中心、城市规划馆、展览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为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全省一流,揭开了瑞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竣工,37个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农村文艺演出206场,电影放映2404场;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工程,瑞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铜岭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修进展顺利;基本实现有线广播电视市乡村三级联网。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实行药品统一配送制度,医疗单位药价平均下调8%;人民医院、中医院“二甲”复审和妇幼保健院“二甲”评审工作全面完成;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和重大疾病控制工作成绩突出,全市未发生一例甲型H1N1流感及手口足病确诊患者;积极推进“光明·微笑”工程,完成白内障手术1083例,唇腭裂手术63例;接收14名“三支一扶”毕业生,向社会公开选聘32名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有效充实了基层卫生队伍,荣获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称号。其他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完成计划生育四项手术1982例,社会抚养费890万元,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同比下降4.27,计划生育率提高6.8个百分点;启动《瑞昌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新增“万村千乡”农家店73家,发放家电下乡补贴322.6万元;《瑞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投资900万元,落实粮食仓储设施“退城进郊”政策,新扩建万吨储备粮库;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性体育水平;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瑞昌市志》完成首轮编纂并成功首发;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护;公民道德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周俊军,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肖敦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黄河,江苏省启东市“首届道德模范”张绪柱等先进典型;国防动员和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超额完成全年征兵任务,军事训练工作获全省先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统计、审计、物价、地震、信息化等工作得到较大发展,供电、烟草、工商、税务、质监、药监、邮政、通讯、气象等部门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机关工作效能不断优化。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集体领导、会议决策”,全年召开常务会12次,研究议题153个,召开市长办公会66次,既有效推进了工作,又坚持了集体领导。出台《瑞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瑞昌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规范执法单位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出台《瑞昌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暂行办法》,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确保重大项目审批运行快捷。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委员提案9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集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不合理收费项目,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和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收费“四项清理”,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基金318项,取消收费项目43项,实现了“三个缩减30%”目标;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开展民主评价科(股)长活动;集中整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济领域欺行霸市、制假售假、传销诈骗等七个方面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被评为九江市效能建设先进单位。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序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面推行市直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制度,积极清理超标超编公务用车,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公务消费、公务用车和公款出国(境)四项经费,实现了四项支出同比负增长。全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事业单位人员选聘和退伍军人安置均做到“阳光操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承受了许多压力考验,战胜了许多艰难困苦,破解了许多发展难题,广大干部群众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在瑞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留下坚实的足迹,谱写了新的华章。一年的辛劳与收获,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瑞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土地和资金瓶颈仍然存在;支撑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十分紧迫;改善民生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更好解决;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6、瑞昌剪纸的历史源流
古韵千载显新姿
1972年11月,在瑞昌发掘的西晋古墓墓砖的纹饰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饰纹图案与今天民间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据专家推测,瑞昌剪纸至少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汉晋年间。
瑞昌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间风俗密切关联。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犷,渐渐形成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瑞昌剪纸采用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并采取“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
瑞昌剪纸口授手传,代代相承,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婚丧、制衣等领域。瑞昌剪纸在反映现代生活题材及采用新手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1986年,瑞昌剪纸被江西省文化厅纳入庐山之夏文化艺术博览会进行专题展出,同年,又被中国剪纸研究会推荐100套剪纸作品在广交会上展出;1988年,黄志纯、张友清、周少瑞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国15省市《雪花剪纸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展出并被收藏;1989年,瑞昌26位作者的39件作品被选入北京全国剪纸展览;1999年,在南昌市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瑞昌剪纸作品展”,20件参加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大展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瑞昌剪纸以其独有魅力吸引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各个阶层,“中国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也接踵而至。
瑞昌剪纸不仅艺术价值引人关注,潜在的装饰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垂青。如今,在瑞昌从事剪纸深加工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设计到制作,都集观赏性、知识性、纪念性、收藏性于一体,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向现代商品转化,由零散的形式向组织程度较高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剪纸产业大格局。
山村无户不剪纸
瑞昌民间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说法,足见剪纸的涉及面之广。瑞昌的剪纸高手随处可见,仅凭一把剪刀就可信手剪来,无需画稿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剪出复杂多变的造型。
正是广泛存在的精湛剪纸手艺,催生出一批城乡文化经纪人,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或收集民间剪纸精品,参加各种展览、比赛,使其升值;或出资邀请新老艺人集中创作艺术精品;或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艺术加工,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出售。文化经纪人的兴起,重新焕发了一大批新老艺人创作激情,加上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把瑞昌剪纸引入良性互动阶段。
瑞昌剪纸市场的扩大,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激发了剪纸艺人的创作热情。善剪历史人物的夏畈镇朱朴光先生创作的《水浒108将》、《金陵十二钗》、《四美图》等剪纸作品经过市场运作,一次性获利8000元。剪纸艺人分布最多的黄金乡,85%的村组有剪纸艺人,该乡每年组织2次以上的集中培训,并举办大型比赛,造浓剪纸氛围,有80%的农民从剪纸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古老的文脉溯源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现代文明与时代文化也由浅入深地浸透着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家,他们突破传统,大胆革新,采用新技术,重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情境。现代瑞昌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手法出新,有套色贴花,甚至还受到北方剪纸民俗影响,将绘画融合进入创作视野。他们不仅师法古人,还要师法自然,师法现代生活,将现实生活中诸多情致意趣运用现代艺术造型,勾勒、描绘民俗变化的现代意味。如反映赣东北风土人情的《农事系列——碾米》就是运用多种革新后的创作造型手法,形式简洁,形象概括,现代信息明确,风韵纯正,在透出现代美好生活,歌颂劳动场景的同时,不失传统文化的内涵品质。 瑞昌剪纸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其内在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道德观念,性格特征以及审美态度均是在时代的关照下得以呈现。自1978年以来,瑞昌成立了剪纸委员会,从事现当代剪纸艺术的开发和创作,充分利用其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结合人们反朴归真的现代审美需求,把剪纸艺术直接反映在各种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服装、窗帘、台布、伞具、手帕、扇面等,更具体地将民俗功能性与现代文化的物质追求亲密结合。 近期,瑞昌剪纸又与国家奥体中心联手将剪纸艺术与北京奥运会牵手并进,将体育项目中的运动文化紧密融入现代剪纸技艺中。 剪纸艺人郭成说,现代瑞昌剪纸艺术的表现关键在于传统剪纸技术中的阴阳搭配、线条连接中所产生的形态现代化和现代人情趣的满足感。传统剪纸要剪一只鸟,除了剪出惟妙惟肖的外形,鸟身上的羽毛可以是花、锯齿、细线条,可这些元素在现代生活和现代体育运动造型上表现就需要做极为形象化的技术改造,从现代审美基本元素的点线面的布局安排上就要做恰到好处的删减和变迁,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内容情趣完美交融。 2006年,瑞昌剪纸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方政府已着手制定相关具体政策,保护和发展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一方面,政府扶持和规范管理,以此保护民间剪纸原生态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和政府的导向性,拓展剪纸市场的社会化环境,推动剪纸艺术的创新和改造,使其功能性和艺术性不断延伸,从而文脉与时代息息相连,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7、剪纸是哪里的民间艺术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全国各地都有剪纸艺术。
剪纸起源地:
瑞昌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据有关学者从多方面考证,一致的认为是起源于我国的汉代,当“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剪”的艺术早已存在,只不过是表现为剪帛、剪锦、剪金属、箔等装饰物罢了,当纸在瑞昌一出现的时候,瑞昌的民间剪纸也就应运而生了,距今应该有1900年的漫长历史了。
剪纸最早时期: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两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8、瑞昌剪纸的由来
1972年11月,在瑞昌发掘的西晋古墓墓砖的纹饰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饰纹图案与今天民间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据专家推测,瑞昌剪纸至少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汉晋年间。
瑞昌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间风俗密切关联。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犷,渐渐形成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瑞昌剪纸采用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并采取“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
瑞昌剪纸口授手传,代代相承,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婚丧、制衣等领域。瑞昌剪纸在反映现代生活题材及采用新手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1986年,瑞昌剪纸被江西省文化厅纳入庐山之夏文化艺术博览会进行专题展出,同年,又被中国剪纸研究会推荐100套剪纸作品在广交会上展出;1988年,黄志纯、张友清、周少瑞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国15省市《雪花剪纸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展出并被收藏;1989年,瑞昌26位作者的39件作品被选入北京全国剪纸展览;1999年,在南昌市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瑞昌剪纸作品展”,20件参加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大展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瑞昌剪纸以其独有魅力吸引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各个阶层,“中国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也接踵而至。
瑞昌剪纸不仅艺术价值引人关注,潜在的装饰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垂青。如今,在瑞昌从事剪纸深加工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设计到制作,都集观赏性、知识性、纪念性、收藏性于一体,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向现代商品转化,由零散的形式向组织程度较高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剪纸产业大格局。
现在除了专门制作剪纸的相关人员之外,很多瑞昌年轻人已经没有见过或者做过剪纸,不知道这门手艺能传承多久。
9、剪纸的时代交锋,当传统撞上现代,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无论是现代剪纸还是传统的剪纸都是一种民间艺术,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剪纸的中心是艺术,民间剪纸的中心是传统。剪纸代表传统文化并保持良好发展的创新精神。顾名思义,民间剪纸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许多文章中都有它的历史,技术和分类。
1.剪纸的传承
例如,江西瑞昌剪纸:由于地理原因,瑞昌的南北临界条件创造了瑞昌独特的剪纸风格。瑞昌剪纸吸收了南北不同的风格。既有女人味又有男人味,是南北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剪切方法随心而动,且具有出色的技巧来表达女性气质。作品是多彩的,并非单调的,这是一种使作品变得更加有魅力的方式。
2.剪纸的象征
悠久的历史让瑞昌的剪纸文化底蕴不断积累,使剪纸与文化得以结合,形成文化以剪纸为载体的共同体系。剪纸的花样也十分繁多,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有多种图案可以代表,而且都是一些表达吉祥喜庆的花鸟虫鱼等传统元素。剪纸与这些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构成的剪纸便暗含了巧妙的祝语。由此可见,在这里剪纸一般都是寄托了各种美好的寓意,是一种期待美好的精神。
3.剪纸的发展
表现形式上,民间剪纸与现代剪纸的文化核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不仔细辨别,就不容易辨别。正如民间剪纸是传统文化的概念一样,现代剪纸的中心是艺术,这是中国传统艺术创新的突破口。民间剪纸和现代剪纸是传承传统、创新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它。
10、瑞昌剪纸与其他的剪纸有什么区别
瑞昌剪纸的风格:既有南方的阴柔之丽,精巧秀美,又具北方的阳刚之美,古朴豪放。选材上,剪纸题材十分广泛,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劳动生活场景应有尽有,神话故事、戏曲人物也是常见的题材。2008年,瑞昌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