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革促大创新
1、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1、我们需要用改革创新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我们将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1)大改革促大创新扩展资料:
对激活创新活力落实的举措:
1、激发创新活力,改革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是关键。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强化成果导向,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为创新加油鼓劲。
2、激发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解答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基本问题。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鼓励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入企业。
3、激发创新活力,要不断完善科研平台开放制度,坚持开放合作创新。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就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创新?
从哲学角度来说,世界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先是我的产生和就是我的灭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新事物的成长。
3、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如何创新农业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聚焦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破除僵化保守,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三农”工作难题。要深刻认识发展的差距实质是改革的差距,切实把改革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开展工作、推动发展。大力弘扬敢闯敢试、勇于探索精神,抓好省委省政府重大改革部署的落实。要在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乡村治理体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有机旱作农业和城郊农业发展体制政策体系等8项重点改革任务,对标一流,寻找差距,提出具体推进措施。同时,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利用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切实可行的研究报告。通过大讨论,充分激发全厅上下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劲动力。
(二)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创新才能自觉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推动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要善于用创新思维谋划工作,向创新要潜力,推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创新。要在激发农业农村创新动力活力上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加快推进山西农谷、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三大省级战略实施。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有机旱作农业、城郊农业等。通过大讨论,激活全体党员干部开拓创新的巨大潜力,形成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三)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深刻认识封闭必然落后,不开放就难以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切实改变眼睛向内的习惯,增强对外开放的自觉和自信,树立全球视野,增强开放思维,更加自觉地以开放促转型促发展。强化合作意识、共赢理念,增强主动与外界打交道的意识和能力。要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农业“走出去”、“引进来”步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培育我省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扶持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进我省水果、杂粮、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通过出口倒逼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走出去”,推动我省农业对外合作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通过大讨论,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水平,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我省农业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
(四)破除封闭思维,着力解决市场理念不浓问题,坚持以拓宽市场作为农民增收新渠道。要深刻认识囿于资源依赖没有出路,不会闯市场就不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抢抓市场条件下资源要素配置的无限商机。要在运用市场理念推动农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善于围绕市场需求推动农业发展,积极研究市场、发现市场、培育市场、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围绕我省水果、杂粮、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优质安全生态农产品,组织开展农产品各类产销对接活动。组织电商到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开展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大讨论,增强在市场大潮中激流勇进的闯劲,努力实现依赖资源向开拓市场的转变。
(五)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要深刻认识甘于平庸、得过且过是事业发展大敌,自觉对表中央精神,对照省委要求,对标全球先进理念和全国先进经验,以超常努力创造非凡成绩。瞄准本系统本行业的最高水平,主动学习借鉴、对标对接,研究提出改进提高的具体思路和方案,在强弱项、补短板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本领不强问题。要在提升“三农”工作标准上取得新突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三农”工作的硬任务上,每个处站都要做到主动对标、积极超标、敢于立标,树一流标准、练一流本领、创一流业绩,使更多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深化“三基建设”,强化支部组织建设,提升基础工作水平,切实提高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和基本技能,努力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履职尽责的能手。通过大讨论,切实把工作和发展的标杆立起来,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六)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坚持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要深刻认识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就是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按照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比党性、比境界、比贡献,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的决策部署。敢于扛事、愿意做事、能干成事,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整治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行为,又要整治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行为。要在打造担当作为勇当先锋的干部队伍上取得新突破。在选人用人上树导向,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在履职担当上立标杆,打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一懂两爱”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勇当先锋上做表率,鼓励干部在攻坚克难中挑大梁、挑重担。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结合全省万名干部农技人员调研、百万农民培训和“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活动,厅、处级两级干部要扑下身子,带头实干,亲力亲为,以上率下,做出表率,让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全省农业领域蔚然成风。通过大讨论,把求真务实、主动作为、担当奉献的精神状态提振起来。
4、以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我国地质行业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规模最大的社会公益类、综合性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建院47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和地质调查项目50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00多项。中国地质科学院汇聚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科学家,成为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的中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前些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弊端,科技创新能力下降,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必须以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
一、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地质科学院自1999年重组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要求,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2000年4月,中国地质科学院被科技部确定为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分类改革方案,该院成为首批启动改革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的5个技术开发类研究所实行企业化转制,1个研究所转为地质事业单位,7个研究所通过结构调整,组建非营利性地质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后,中国地质科学院最终成为拥有1000人规模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队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在推进体制改革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国家社会的需求,发展自身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明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协调推进”的操作办法。对实行企业化转制的研究所,确定“先转企,后改制,再完善”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为转制打好基础。三是推进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科技企业要求的运行机制。四是下大力气加强研究所的研发能力建设,增强科研和技术开发实力。五是开展清产核资、摸清资产家底,为企业工商注册做好准备。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对拟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研究所,采取“两头拉动”的具体做法推进改革,即一头遴选人才组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另一头分流人员,从事科技开发和多种经营,并逐步实现两部分的分离。在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职工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上,中国地质科学院按照确定的创新领域,调整学科结构。同时,从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入手,开展科技人员的遴选和管理人员的竞聘上岗,目前已有731名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遴选和竞聘进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在收入分配方面,探索试行以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的“三元结构”工资分配制,从用人、分配、奖惩、监督等方面努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努力拓宽分流渠道,积极开展人员分流。
在改革中,中国地质科学院注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改善科研环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注重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今年,我们将按照既定的改革任务和目标推进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国家组织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验收。
二、以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地质科学院3年来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地质科研和各项工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实力增强
全院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资金达到1.34亿元,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例如,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青藏高原深反射剖面综合研究、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和健康等。“九五”期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完成的项目中,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占获一等奖项目总数的37.5%;“我国首次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实施大陆科学钻探”和“科学家发现世界最早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攀援始祖兽化石”被列入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评选”20项候选事件,前者最终被确定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等人的“全身披覆羽毛的奔龙化石的发现”的论文榜上有名。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发表论文480多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8 篇。3年来,该院先后有两位专家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等研究中也取得一大批创新性成果。
2.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成绩喜人
1999年全院市场收入为7100万元,2002年达到20195万元,增长了184%。一大批科技开发项目和产品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3.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
2002年全院职工人均收入为2.65万元,比1999年的1万元增长165%。2002年科研人员和科技骨干的人均收入达到3.22万元和4.34万元,比1999年翻了近两番。
4.科研环境、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增强
经过3年多的努力,院所的科研环境、工作条件得到改善,职工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了职工队伍,提高了队伍凝聚力,不仅留住了人才,还出现了人才回流的可喜现象。队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如院属的矿产资源所,现有博士以及在站博士后43人,较2000年增加了两倍多。
中国地质科学院3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只要我们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各项工作的发展,我国的地质科技事业一定会再创辉煌。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4月2日)
5、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加强创新精神
【报告摘登】
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助转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解读】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继续大力度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制度,落实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做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窗口”出证。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关键词: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办法,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推进市公交公司股份制改造。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重点用于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最大限度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关键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推进市县部门预算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政府统筹资金能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有序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社保、教育、科技、卫生等民生支出,从紧编制“三公”经费预算,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将县(市、区)纳入公开范围。
关键词: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制定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步伐。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完成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开展农村建房“三清理一整治”和闲置土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改革完善征地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6、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什么成果显著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底蕴深厚、前途广阔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8年,我国把科技支撑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四大措施之一,科技在克服现实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这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开启了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创新铸业的10年,面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创新铸剑的10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影响重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相继涌现;是创新铸基的10年,科技改革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一些方面甚至成为领跑者;是创新铸魂的10年,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政策体系、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优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
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步走、同向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效。当前,距离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还不到1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投入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实践,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新的重大作为。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源泉。同时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辟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广阔空间。
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经济结构问题与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因此,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所在。要进一步统筹落实好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长远,超前部署,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夯实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实力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是首要任务。要更加注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提高是根本目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科技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根本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贯彻到科技领域,努力在科技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技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在发展中日益完善,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激励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根本性重大变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牵引还不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也还不牢。
解决好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继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步伐。
始终坚持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
完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总结推广相关试点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法治环境和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大力倡导创新光荣,强化科学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7、思修论述题:改革创新包括哪几方面的创新?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改革创新是具有根本性,动力性的创新发展。任何领域的运行都有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不破除阻碍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不建立有利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发展就无从谈起。我国改革创新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改革创新实践基础上,我们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用以指导创新实践。
比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创新发展。又如,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带动科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发展。再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这些充分说明,改革创新不同于一般创新,对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具有支撑性、推动性作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创新。
(7)大改革促大创新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全面系统的改革与改进,实现各领域改革与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是关键。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定会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随着中国制度体系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将最大限度容纳和释放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
8、改革创新实例!
改革创新实例如下: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持续推进财税改革,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跨上新台阶。1978—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加到51322亿元。
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14.1%。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到1978年的1132亿元,突破1千亿元大关历时28年;再到1999年的11444亿元,突破1万亿元大关历时21年;而从1万亿元到5万亿元,历时仅8年。2007年一周的财政收入约1000亿元。
接近于1978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增强了综合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8)大改革促大创新扩展资料: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次把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06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振兴中华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