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文化创新
1、黄土高原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创造的独特黄土高原文化有()①信天游 ②安塞腰鼓 ...
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在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的独特黄土高原文化有信天游、安塞腰鼓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黄土高原形成独特的文化与人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何联系
黄土高原幅员辽阔地域宽广土质疏松地形破碎区域气候雨多水土流失从而形成了沟壑纵横形态复杂的地形地貌特点。黄土高原北靠鄂尔多斯 高原东尽黄河南接八百里秦川西连河套处于北方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的过渡地带。这一地缘关系决定了黄土文化处于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围之中并受着这些文化的影响。黄土高原是一块历史积淀丰厚伟人迭出孕育了华夏灿烂文明的神奇土地。轩辕黄帝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华夏儿女几千年繁衍生息形成了丰富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受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风貌影响造就了独特的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3、写出丰富多彩的黄土高原文化
在黄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面积较大者如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人口集中.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故选:A.
4、关于有关黄河的文化
黄河文化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06-01-24 11:25:24
[字体:大 中 小]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1963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猿人"--古猿人的头盖骨、牙齿和上下颌骨,据文物工作者的考证,已有八十万年的历史。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人",距今也有二十万年。黄河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阳小南海发现的洞穴遗址,都在五万年以上。在这悠久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经过艰苦的劳动,既发展了人类的体质形态,又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他 们不但发明了火,能够制造粗糙的石器、骨器,而且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会了钻磨技术,能够从事狩猎、捕鱼了。我国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人口急剧增加 ,生产和文化都有了飞跃发展。1920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杵、石锄和纺织用的石制纺轮,有缝纫用的骨针,也有彩色陶器,这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据考古学家考证,仰韶文化延续达千年以上,早期距今已六千年左右了。考古工作者经过广泛挖掘,发现从青海、甘肃一直到陕西、山西、河南,到处都分布有仰韶文化的遗址。1953年开始在西安市发现的半坡村遗址,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当时,半坡人已经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懂得了纺线织布,创造了规模较大的草泥土木结构的茅屋,挖掘了储藏粮食的窖穴。围绕居住区构筑了深、宽5~6米,长300多米的大量 围沟,改变了穴居野处原始状态。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式各样的红色陶器和制作精美彩陶,陶面上的动物图案栩栩如生,反映了远古人民的艺术才能。在彩陶上还有一些刻划符号,很可能就是我国的原始文字。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黄河流域已处于氏族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代。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了,父权取代了母权,私有制开始出现。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的发掘,初步揭示了这一时期的面貌。据考古工作者的广泛考查,在山东省的黄河南北,都陆续发现了大汶口文化的踪迹,其年限约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后期可能延续得更晚一些。从发掘情况看,这时的生产工具已有了穿孔石斧、扁而薄的石铲、鹿角制成的短柄鹤嘴锄。石斧、石铲、石锛、石凿都用硬度极高的石料制成,有的还用了硬度11度的蛋白石。在发掘的一些墓葬中,还发现了不少随葬的玉制装饰品,饮酒器具和精致的象牙雕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汶口一号墓里,有一年孔雀绿色的骨凿,据测定其中含有大量的铜,很可能当时已懂得用铜了。另外,从大汶口墓葬还可以看出:那时已出现了较多的一男一女合葬墓,而且墓的规模有大有小,随葬品的多寡极为悬殊。这种情况在仰韶期的墓葬中是少见的,说明社会已过渡到以父系为中心的时代,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了。
在距今约四千年前,原始公社瓦解,夏禹的儿子打破过去的"禅让"制,继承了禹的王位,建立了世袭的奴隶制国家。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夏王朝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大致活动于以河南、山西、山东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奴隶制虽然破坏了原始公社的公有和平等关系,但是打破了以往狡隘的氏族范围,扩大了生产规模和社会分工,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创造,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从近几年来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和河北唐山大城山的发掘看,至迟在夏代晚期就已经有了青铜器,夏代早期很可能是红铜时代了。冶铜业的出现,使社会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开来,标志着古代文化的繁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大约在三千五百年以前,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王朝在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两岸建立了。它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种族奴隶制国家,千百万奴隶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更大发展,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据考古工作者的考证,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谓"商汤居毫"的亳地。在这里,除发现了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的商代早期都邑和规模宏伟的宫室遗迹外,还掘出了一批铜渣、坩锅片和铜镞(箭头)、铜凿、铜刀、铜锥、铜鱼钩、铜铃等器物,经鉴定均为青铜制品。这证明商初不仅在生产工具方面已广泛使用了青铜器,而且在消耗量大、回收率低的箭头方面也应用了青铜,这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青铜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在河南郑州,曾发现商代早期的另一遗址,其中有制陶场、制骨场、制铜场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并有不少金饰品、玉石、玛瑙、贝壳、青铜制品出土。此外还发现了上釉的陶器和古老的商代城墙,为研究我国原始陶器的产生和古代城池的构筑提供了重要资料。
商代中期国王盘庚迁殷以后,科学文化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阳"殷墟"中,近几十年先后出土的文物是不可胜计的。这里的"司母戊"大方铜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7厘米,花纹华丽,结构复杂,是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仅有的雄伟巨制。另一件商代石磬,声色优美,悠扬动听,长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特别是在这里先后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文,单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记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并且保留了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风、云、雨、雪、虹、霞等天文气象的记录。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三千年前我国文化的成熟程度。
在商代,以往一直认为是只有青铜器而无铁器的。但是,近年在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发现铁刃青铜钺,却打破了这一论断。据初步研究,这件兵器出土于公元前14世纪至13世纪的一座墓葬,青铜钺的刃部是熟铁。黄河当时是经过藁城东面从天津附近入海的。这一武器的发现,说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商代奴隶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冶铜技术,而且也已懂得用铁了。
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冶铁成了一项重要的新兴手工业,各诸侯国相继使用了铁制生产工具,把农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的发展,封建制的新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旧生产关系,城市经济繁荣起来。秦国的咸阳,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都成了当时远近驰名的城市,临淄甚至达到了二十多万人的巨大规模。思想文化生活这时也空前活跃起来,反映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相互展开激烈的论战。他们竞相办私学、著书立说,形成了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
从秦汉大统一帝国的建立到北宋皇朝,黄河流域仍然是我国历代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才能,创造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根据史书记载,在汉代,人们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制成了用来测量天象和测验地震方向的"浑天仪"、"侯风地动仪"。隋代创造出印刷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对世界文明有巨大影响的指南针和火药也早在11世纪以前就广为传播。1957年陕西省出土的"灞桥纸",经考古工作者判定,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期的遗物,比史书记载的东汉蔡伦造纸还早二百多年。
同时,城市建筑的规模更为壮观:几代帝都的长安,西汉时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南通巴蜀西达西域的枢纽,城市范围比西方同时期著名的罗马城大三倍以上。唐时长安城东西十八里,南北十五里,人口一百九十六万,街衢市坊井然有序,其规模之宏伟,尤为中外所称道。北宋时的东京(今开封),城周五十多里,汴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穿城而过,是中古时期十分繁华的都会。今天,从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东京建筑雄伟、景色绮丽、舟船云集、车马竞驰的风貌。
在从秦汉到北宋的一千多年中,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除从事生产劳动外,还筑长城,开运河,修渠道,营造宫殿、寺院、陵墓,进行了巨大的工程建设。一直到现在,黄河流域的地上地下还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艺术宝库。宁夏的秦渠、汉渠、唐徕渠,西安唐代的大雁塔,河南登封的北魏嵩岳寺塔,开封的宋代铁塔,洛阳的东汉白马寺,山西的唐代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唐陵墓,河南龙门石窟的石佛和甘肃麦积山的泥塑像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高超的技术水平,杰出的艺术成就。
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秦俑抗,出土身高1.8米左右的大型武士俑五百八十件,和真马大小相似,拖有战车的陶马二十四匹。俑坑总面积约12000多平方米,埋藏各种陶俑约六千件,还有大批实用兵器,坑内马俑排列整齐,气势宏伟;武士俑身穿铠甲,意气昂扬。这种雄伟的军阵场面,再现了秦始皇兵强马壮、横扫六国的壮丽图景,是非常珍贵的艺术遗产。这些兵马俑的雕塑制作,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http://henan.yiyou.com/html/22/588.html
【黄河文化】
延川历史悠久,从隋开皇三年设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特别是黄河文化有着更为深厚的
历史渊源。
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黄河流经
县境形成"S"型大转弯启发伏羲发明了太极八卦
图及其阴阳学理论,这便是黄河文化的起源。
古时的延川,先后有1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
生息,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
黄土文化。正是这种久远的黄河原始文化和古
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古时的延川,先后有10
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黄土文化。正是这种久远的黄
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沉淀出了延川黄河黄土文化的兼容特征,孕育了延川独
特的文化历史。文学创造人才辈出,流芳古今。清代的女诗人李娓娓、抗战时期杨醉乡等,在
当时文坛引起较大影响。进入七十年代,延川文艺人才及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小说创作,
涌现出了以路遥、闻频、谷溪、倪泓为代表的作家群;布堆画以讴歌黄土、黄河文化为主题,
涌现出了以冯山云为代表的一大批民间艺术工作者;剪纸艺术以高凤莲为代表,作品如云,出
现了姹紫嫣红的创作局面;诗歌、散文、曲艺、书法、绘画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并驾齐驱,使
延川文艺创作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光芒夺目。
【黄河旅游】
黄河旅游以伏羲创立黄河文化为主线,挖掘开发了山水风光、伏羲与伯牛、历史文化、宗
教文化、民间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九大系列26个景点。
有伏羲故里伏义河"河之洲",有延水关的
古渡雄风,有新石期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有东
晋时期大夏王墓冢。有明代的会峰奇寨,这都
是历史在延川这块土地上留下的人文胜迹。到
延川旅游参观,不仅可以领略黄河自然的风光
雄壮奇观,也可以了解黄河文化的起源,寻根
问祖,感悟历史,还可以探寻延川黄河文化奥
秘之所在,是人文墨客、有识之士的旅游胜景
http://www.yanan.gov.cn/xqsw/yanchuan/minjianyishu1.html
5、黄土高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日常概念里的黄土指黄色的尘土,状态介乎分散的细沙和黏重的泥土之间。地质学上的黄土专指形成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也可以看作是某种松散的软的岩石。与生物作用产生的土壤不同,它是风吹来的沙尘长期堆积而成的。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并延续至今的干旱条件下的特殊沉积物。
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戈壁沙漠等干旱地区,白天和夜晚气温相差非常大,而岩石内部不同矿物的热胀冷缩程度不一样,长期反复膨胀、收缩作用,彼此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松了,从而开裂、剥落,产生沙粒和粉尘。沙漠中的砂粒被风长年累月地吹来吹去,互相碰撞打击,产生许多细小的尖角颗粒,它们就是形成黄土的主要物质。西北风从坡上刮过,沙尘被卷上大空飞向远方,越细的沙尘飘得越远。
中国的黄土堆积区域,正是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粉尘降落的地方。在中国地图上,大致可以自西向东看到戈壁一沙漠一黄土这样岩石沉降颗粒逐渐变小的顺序。黄土高原,是几百万年的“沙尘暴”堆积的结果。
在我国,黄土遍及陕西、宁夏、山西、河南、甘肃、新疆、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分布面积达44万多平方千米。在这些地区,黄土的发育程度不完全相同,据勘察,有的地方厚度仅10余米,有些地方黄土厚度局部达到400多米,以西北地区和黄河中游一带发育最好。
在我国上述黄土分布的邻近地区,比较广泛地分布着这些风积的黄土被流水作用再改造形成,或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被流水作用再风化堆积形成的貌似黄土的次生黄土。广泛分布的厚层黄土和次生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易于耕作,可以形成肥田沃土。自古以来,我国中原的农业以及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就与黄土有密切的关联。
黄土也有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面,那就是黄土十分松散,易被侵蚀,特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此外,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方式,使水土流失现象更加加剧,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黄河输沙量非常可观,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要超过16亿吨,为世界各大河流之冠,其中80%以上的泥沙来自黄土高原。治理黄河,合理开发和利用黄土资源,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大事。
科学家近年来将中国黄土与大洋的深海沉积、极地冰心并称为目前发现的三部最完整的全球气候史书。尤其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其沉积历史就像一部珍贵的典籍,记录了240多万年来欧亚大陆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运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等。对中国黄土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科学家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6、黄土高原窑洞文化的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价值有哪些?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汉族民居形式,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具有十分独特的汉族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甘肃省东部,气候温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历史悠久,“周道之兴自此始”。是汉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更是绚丽多彩。有着悠久历史的庆阳,他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丰富的,要了解窑洞发展就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窑洞像一位母亲,亲历着朝代变迁,看着她的土地成长,看着农耕文化的开创发展,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的痕迹,汉族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她的发展。
早在二十万年前,已经有人类在庆阳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周族重视农业,《汉书·地理志下》有:“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在夏朝在太康失位之时,不窋承袭其父后稷的官位。太康政乱破坏农业生产,不窋遂率领族人来到庆阳,在此定居,不窋用自己种庄稼的技能,教民稼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经.豳风.七月》中描绘的正是一幅当时的农耕图。
周族历经从不窋到鞠陶、公刘三代,发展了农业生产,创造了周的灿烂文化。《甘肃省通志》里庆阳人有“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是他们的功绩,“陶复陶穴以为居”是他们的功绩也为自己提供了保障。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没有阳光,阴暗潮湿、又时常有野兽的危害,对人类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没有保障,也因此不利于发展,在不窋执政时,鞠陶负责挖窑洞,所谓“陶复陶穴”就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而挖的两种形式的窑洞,古代窑与陶相同,有了窑洞,人们就不再苦于野兽袭击,安全有了保障,开始定居生活,农业才因此而大力发展,窑洞便是农耕家园。
2、窑洞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习惯至今不变
庆阳人勤劳、朴实、憨厚至今不变,去过庆阳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他们依然在庆阳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千百年的习惯仍持续在他们身上。
在农事活动中,季节和生产技术方面得到了传承,今天庆阳的农事活动虽然比古代有不可比拟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都仍然继承和发展了先周的活动内容。《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红枣、九月收稻谷、十月粮进仓,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芦摘个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农事季节相同。农忙时送饭到田间,九月筑场圃(即在一块地里春夏种庄稼,秋冬修成场),用柴禾编织门,用茅草搓绳捆庄稼的习俗,都一直延续至今。
在家养牲畜的发展方面也得到传承,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家畜的饲养和繁殖。周人到北豳后,开始养猪,将野猪逐渐训化为家畜。《公刘》篇中有“执豕于牢”之说,就是把猪圈在猪圈里。《七月》有“言私其狱;献豕于公”之说,就是把小猪留给自己,把大猪交公。由于公刘提倡家家产户养猪,后来养猪就成了家的象征。农业的发展,促使养牛、养驴、养羊事业的发展。至今,庆阳驴、早胜牛名扬省内外。养羊几乎是北部人民的家庭主业。每年冬初杀羔羊,祭山神、庆丰收的活动,自古延续至今。
今天的经济林的种植传自周祖时期,庆阳地区经济林种植历史悠久,不但品种繁多,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相当多的经济林品种都来自于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枣等。远在轩辕黄帝时代,黄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养蚕。嫘祖教人民大量栽桑,教人养蚕纺丝、织帛。先周时期,植桑养蚕就在庆阳得到大力发展。《七月》篇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蚕月条桑”诗句,每年一到三月,就动手修桑树,将高枝砍掉,让人攀着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树是庆阳市的乡土树种。自先周至今,几千年来,庆阳人民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习惯。《七月》篇中“六月食郁及奠”的诗句,郁就是郁李,果实酸甜可食。将郁李枝条嫁接在杏、桃树枝上,就可以结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公刘在西王母国访问时,带回了许多桃、梨、枣优良树种。这些树种后来成为古豳地的当家经济林树种,也是今天庆阳市的地方名优产品。
信仰禁忌在现代仍有体现,在原始人时期,人们的认识尚不足以解释很多事情,于是对自然产生了崇敬,对祖先的崇拜。我们在宁县采访的原博物馆馆长于馆长时,他曾告诉我们有关窑洞的禁忌问题,庆阳人挖窑洞时一定要祭土地神(当地称为社神),闹鬼请阴阳先生,用五谷安宅,就现代民间也有此习俗,他们挖窑洞时是要请阴阳先生的。我们在镇原县城关镇采访张爷爷时他曾指着他们家对面的一座山告诉我们窑洞的朝向要背风向阳,山要实在(就是窑洞门口要对实山,不能对山沟),以使家宅平安,家庭殷实。张爷爷家中就摆放有土地神,在逢年过节和遇事时就会祭拜。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谁也不记得他有多久了,只知道从父辈的父辈就有的,到现今成为一种习惯流传下来。
3、与剪纸、皮影戏等的关系
“刺绣、皮影、剪纸、陇东秧歌、陇东道情”为庆阳地区汉族民间艺术五绝,我们此次调查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剪纸、香包和皮影戏与庆阳窑洞的关系,窑洞文化的表现离不开这些艺术。民间文艺家曹焕荣先生从事多年的庆阳艺术研究,告诉我们剪纸、香包、和窑洞有着必然的联系,庆阳人用自己的智慧从窑洞影子中学会剪纸,香包由剪纸而来,这一切都跟窑洞有着必然联系,也是因为周祖在此开凿了窑洞,为人们提供了安定的环境,人们才能充分地发展农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富的不断积累,在物质上满足之后,劳动人民得到了休闲的时间,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在生活中的发现创造了剪纸等艺术。
7、黄河的文化有哪些?简短的!
【黄河文化】
延川历史悠久,从隋开皇三年设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特别是黄河文化有着更为深厚的
历史渊源。
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黄河流经
县境形成"S"型大转弯启发伏羲发明了太极八卦
图及其阴阳学理论,这便是黄河文化的起源。
古时的延川,先后有1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
生息,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
黄土文化。正是这种久远的黄河原始文化和古
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古时的延川,先后有10
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黄土文化。正是这种久远的黄
河原始文化和古老的多民族文化氛围,沉淀出了延川黄河黄土文化的兼容特征,孕育了延川独
特的文化历史。文学创造人才辈出,流芳古今。清代的女诗人李娓娓、抗战时期杨醉乡等,在
当时文坛引起较大影响。进入七十年代,延川文艺人才及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小说创作,
涌现出了以路遥、闻频、谷溪、倪泓为代表的作家群;布堆画以讴歌黄土、黄河文化为主题,
涌现出了以冯山云为代表的一大批民间艺术工作者;剪纸艺术以高凤莲为代表,作品如云,出
现了姹紫嫣红的创作局面;诗歌、散文、曲艺、书法、绘画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并驾齐驱,使
延川文艺创作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光芒夺目。
8、请你尝试从音乐,舞蹈等方面谈谈对黄土高原独有文化特色的认识
黄土高原文化—— 特色文化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在历史上人们把它仅作为激发斗志,奋勇杀敌的一种战斗号角,而后便作为民族艺术流传下来,成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特色文化。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 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他们自己的锣鼓队。
黄土高原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主要曲种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她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陕北民歌舞剧《挂红灯》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主要曲种选介
陕北民歌
小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还有细节描写。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揽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较长的叙事体民歌。
信天游: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陕北民歌中,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嘴逗趣等。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陕北民歌传承人。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
黄土高原文化——地域舞蹈
作为一种表演性艺术,舞蹈创作具有一个非常广阔的自由空间。我们在舞蹈创作中,不仅应该忠实于生活,更应该大胆吸取地域文化元素,加上自己的创造性努力,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国著名的舞蹈编导张继刚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像《黄土黄》,“黄”就是编导者在黄土高原人民群众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最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舞蹈元素,整个作品题材鲜明,具有浓厚的黄土高原文化风格,坦荡从容,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