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案
1、怎样创新企业管理手段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暴法是美国创造工程学家A.F.奥斯本在1939年发明的一种创新方法。这种创新方法是通过一种别开生面的小组畅谈会,在较短的时问内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力,从而获得较多的创新设想。当一个与会者提出一个新的设想时,这种设想就会激发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联想。当人们卷入“头脑风暴”的洪流之后,各种各样的构想就像燃放鞭炮一样,点燃1个,引爆一串。这种方法的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批评和反驳,任何人不作判断性结论。
(2)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提出的改进设想越多越好,越新越好。允许相互之问的矛盾。
(3)集中注意力,针对目标,不私下交谈,不干扰别人的思维活动。
(4)可以补充和发表相同的意见,使某种意见更具说服力。
(5)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分上下级,平等相待。
(6)不允许以集体意见来阻碍个人的创造性意见。
(7)参加会议的人数不超过10人,时间限制在20分钟到1个小时。
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自由奔放的思考环境,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讨论1小时能产生数十个乃至几百个创造性设想,适用于问题比较单纯,目标较明确的决策。这种方法在应用中又发展出“反头脑风暴法”,做法与头脑风暴法一样,对一种方案不提肯定意见,而是专门挑毛病、找矛盾。它与头脑风暴法一反一正正好可以相互补充。
2.综摄法
综摄法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戈登在1952年发明的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的方法。它是以已知的东西为媒介,把毫不相关、互不相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设想,也就是吸取各种产品和知识精华,综合在一起创造出新产品或知识,叫做综摄法。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打开未知世界的窗口。综摄法有两个基本原则。
(1)异质同化,即“变陌生为熟悉”。这实际上是综摄法的准备阶段,是指对待不熟悉的事物要刚熟悉的事物、方法、原理和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对待它,从而提出新设想。
(2)同质异化,即“变熟悉为陌生”。这是综摄法的核心,是对熟悉的事物、方法、原理和知识去观察分析,从而启发出新的创造性设想。
3.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是顺向思维的对立面。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思维。顺向思维的常规性、传统性,往往导致人们形成思维定式,是一种从众心理的反映,因而往往使人形成一种思维“框框”,阻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这时如果转换一下思路,用逆向法来考虑,就呵能突破这些“框框”,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逆向思维法由于是反常规、反传统的,因而它具有与一般思维不同的特点。
(1)突破性。这种方法的成果往往冲破传统观念和常规,常带有质变或部分质变的性质,因而往往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2)新奇性。由于思维的逆向性,改革的幅度较大,因而必然是新奇、新颖的。
(3)普遍性。逆向思维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几乎适用于一切领域。
4.检核表法
检核表法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与场合的创造活动,因此又被称做“创造方法之母”。它是用一张一览表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逐项进行核对,从各个角度诱发多种创造性设想,以促进创造发明、革新或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能够大量开发创造性设想的方法。检核表法是一种多渠道的思考方法,包括以下一些创造技法:迁移法、引入法、改变法、添加法、替代法、缩减法、扩大法、组合法和颠倒法。它启发人们缜密地、多渠道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广泛运用于创造、发明、革新和企业管理上。它的要害是一个“变”字,而不把视线凝聚在某一点或某一方向上。
5. 信息交合法
信息交合法通过若干类信息在一定方向上的扩展和交合,来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出创新性设想。信息是思维的原材料,大脑是信息的加工厂。通过不同信息的撞击、重组、叠加、综合、扩散、转换,可以诱发创新性设想。要正确运用信息交合法,必须注意抓好以下二个环市。
(1)搜集信息。不少企业已设立专门机构来搜集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当今食业搜集信息的发展趋势。如日本三菱公司,在全世界设置了115个海外办事处,约900名日本人和2000多名当地职员从事信息搜集工作。搜集信息的重点放在搜集新的信息,只有新的信息才能反映科技、经济活动中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这些往往对企业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2)拣选信息。包含着核对信息、整理信息、积累信息等内容。
(3)运用信息。搜集、整理信息的目的都是为了运用信息。
运用信息,一要快,快才能抓住时机;二要交汇,即这个信息与那个信息进行交汇,这个领域的信息与那个领域的信息进行交汇,把信息和所要实现目标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以创造性地实现目标。信息交汇可以通过本体交汇、功能拓展、杂交、立体动态四个方式进行。总之,信息交汇法就像一个“魔方”,通过各种信息的引入和各个层次的交换会引出许多系列的新信息组合,为创新对象提供了千万种的可能性。
6.模仿创新法
人类的发明创造大多是由模仿开始的,然后再进入独创。勤于思考就能通过模仿作出创造发明,当今有许多物品模仿了生物的一些特征,以致形成了仿生学。模仿仅被用于工程技术、艺术,也被应用于管理方面。
2、企业管理的10大管理创新都有哪些?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1、设计创造价值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2、外包获利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点评:业务外包是一种有效竞争手段。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形成了“连环包”,即在承揽别的企业业务的同时,也将自身弱势的业务和部门外包出去。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3、供应链整合
供应链管理涉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其中的利益关系涉及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其重点内容包括供应链信息整合、成员企业合作协调和创建成员企业利益机制这三大方面。
典型案例:收购IBMPC业务后,怎样将IBM的全球销售网络和联想本身的供应链配合起来?联想先对计划的流程、物流运作的流程,以及订单交付的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增加了供应链的弹性。为支持多种业务模式,联想的供应链采用了交易型客户和关系型客户的双模式。这种整合仍在进行,但已使联想的供应链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点评:从联想的案例可以看出,供应链整合并非易事。在整合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思想的整合,因为流程整合的过程,是与供应商博弈的过程,要先通过沟通,与上下游结为伙伴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存在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4、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指在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越少越好,它较好地解决了等级式管理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决策层的许多好的经营理念、决策意图很容易传达到操作层,基层员工许多好的想法也可以很快传到决策层。
典型案例:由于垂直式的科层管理与生产的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之间存在着矛盾,早在几年前,知名家电企业格兰仕就进行了一场组织架构扁平化的内部管理变革,砍掉了集团内部层层架构的设置,最终形成了决策、管理、执行三层结构制,由八位副总各分管八个领域,“把一个集团变成了一个工厂”,使整个企业的反应能力迅速提高。
点评:扁平化管理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这种管理方式并非对所有企业都适用,成功者仅占少数。实施扁平化管理,要削弱中层管理者的权限,这可能会遭到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抵制,使变革的努力被削弱和抵消,甚至中途夭折。要想使扁平化管理得到真正落实,必须调动基层人员的主动性。
5、强强并购
强强并购是指强势企业联手,以谋求在行业内的绝对霸主地位。这种并购方式是基于资源缺口的战略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并购成本大,支付形式也多种多样。以国美和永乐的并购为标志,昭示着民族资本以一种更加强硬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舞台上。
典型案例:国美和永乐的合并是国内家电连锁业最大的并购案,持续了近5个月、耗资52.68亿元。新集团采用国美和永乐“双品牌”运营。永乐在上海、长三角等地区具有较强的优势,国美的全国整体实力优势明显,在网络布局上双方具有较强互补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资源浪费,在中国市场形成“一盘棋”格局。
点评:强强并购最大的问题,还是并购后的整合。并购、重组可能意味着从战略管理到运营管理、到绩效管理等企业控制权的接管,企业文化的差异将导致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对重叠业务的精简、高级管理人员去职等等。所以,如果在企业文化上,并购双方不能彼此认同,那么越是经营状况好的强势企业间进行并购重组,抵制的力量将会越大。
6、标杆管理
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从而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标杆管理拥有更广阔的操作空间。国内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可将国际一流企业作为自己的标杆;中小企业又能把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标杆。
典型案例:武汉钢铁公司的能源消耗费用约占制造成本的25%以上,降低潜力很大。为使这部分成本最大限度地可控,武钢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确定了以宝钢为“标杆”,运用标杆管理法来挖掘节能潜力。他们先认真分析了自己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及优势,然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赶超措施,使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能耗指标不断降低。
点评:在标杆管理中,有几点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第一,比较目标一定是能为企业提供值得借鉴的信息,规模不一定同自己的企业相似,但在标杆比较方面是世界一流做法的领袖企业。第二,战略不同的企业,选用的标杆也不同。譬如一个企业的战略是以创新制胜,另一个是以低成本占领市场,这两个企业就无法对标。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必须将标杆管理方法同顾客和市场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达到不断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7、移动商务
作为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获得信息和服务。移动商务是与商务活动参予主体最贴近的一类电子商务模式,基于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可以预料,移动商务在未来会成为商家联系客户的首要选择。
典型案例: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方式主要通过直邮、呼叫中心等方式进行,很难和投保客户直接进行沟通,直邮和呼叫中心的成本费用也很高。为此,中国人寿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移动95519”短信客服系统,以短消息作为主要客服手段,实现与客户之间最快捷、最直接、最主动的沟通,使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点评:移动商务要得到普及,最重要的是解决人们最担心的安全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使移动商务服务的内容更充实与多样化,那么,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平衡运营商、商家、SP及银行等相互之间的利益,最终达到双赢或多赢局面呢?这对诸多企业来讲,恐怕还是个挑战。
8、品牌再造
品牌定位要随着市场竞争形势而变。品牌再造,解决的正是品牌年轻化的问题——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重新擦亮品牌,企业才能保持品牌永远领先和鲜活的形象。
典型案例:基于对未来3C融合的战略把握,四川长虹2006年发布了其新的品牌形象,传统家电制造商的定位已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面向3C融合的信息家电集成供应商”的新定位。这使过去数十年来,由军工企业演变而来的厚重国企形象,正在变身为科技、时尚、快乐的国际化品牌形象,这种战略调整,使长虹焕发出勃勃生机。
点评:品牌再造是复杂而具有科学性的过程。从战略高度看,它需要同之前的品牌形象保持一致,同时又具备推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能量;从内容和执行过程看,它需要管理者投入相当的时间、拥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数据、良好的执行技巧及资金的支持。另外,企业平时就应该具备忧患意识,不能非得等到品牌光环褪去,才开始思考如何再造品牌。
9、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它包括公司人力资源的外部品牌和内部品牌两个部分。外部品牌是企业人力资源在潜在雇员中形成的品牌;内部品牌则是企业人力资源在现有雇员中形成的品牌。百度裁员事件,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曝光,雇主品牌愈发引起更多企业的高度重视。
典型案例:国内地产的领军企业万科秉承尊重个人选择权的文化理念,这种“尊重”表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譬如尊重员工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尊重员工选择在公司内部调动的权利;尊重员工选择在不同地区工作的权利;尊重员工双向选择的权利。其核心理念,便是“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在这种理念指引下,万科已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雇主”。
点评:过去,企业对人才紧缺状况的第一反应就是投钱,提供远高于市场价位的工资。然而,一旦竞争对手效仿,此招立即失灵,人员留用状况未得到改进,经营成本却大幅攀升。其实,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一样,是企业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是其核心。雇主品牌建设,也是每个具有全球视角、长远发展战略的中国企业必做的功课。
10、博客营销
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博客营销是伴随博客在中国的兴起而出现的,是网络营销的延伸与发展。其网络营销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可以用更加自主、灵活、有效和低投入的方式,发布企业的营销信息。
典型案例:健康元药业在博客网开通了博客,重点向外界推介健康元的事业,介绍其主导产品,通过文字的形式对产品的成分、价格进行说明,同时进行推介与评述。另外,还通过播放短片等形式进行业务推介。这种营销与产品推介的方式,与传统严肃的产品说明书等相比,更显得灵活生动。
点评:博客营销只有与适合的企业和营销行为结合起来,才能如虎添翼。当前,博客营销在国内的成功案例很少,更多是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甚至点缀。原因在于:关于博客的统计数据不足;怎样评估博客影响力及营销效果,怎样为博客营销付费,以什么标准向企业收费等问题,还无明确答案。因此,要使博客营销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方式还有待时日。
3、急需一份社区综合工作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宇宙巷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
工作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社区社会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根据《昆仑路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针对社会管理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互联网管理等工作,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三项工程”、四大格局和四支队伍建设、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用两年时间率先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对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和矛盾排查、化解的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群众信访案件明显下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我社区成立由社区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辖区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主要内容
(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三项工程”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管理网络
1、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化”工作
(1)科学划分网络管理框架。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要及时建立社区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科学的划分网络(此项工作各社区3月30日前完成)。要配齐配强专门工作力量,指定各网络负责人,将辖区以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大型商(市)场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施对所有组织的服务管理。(个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推进网格化管理规范运行。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把辖区人、地、物、事,组织全部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积极协助建立“五大系统”(即:基础建设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组织指挥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维稳防控系统)规范网络化运行,实现社会服务管理“责任化、综合化、精细化、信息化、实效化”。(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一体化”工程
(1)规范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对各类社会组织进行统一登记,分类管理,及时掌握其活动情况。(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规范对新经济组织的管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方法手段,落实新经济组织内部安全稳定法人责任制及社会责任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覆盖。(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健全和完善社区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重点活动场所工作制度。探索管理机制,逐人逐户建立档案信息库,实现网上查阅和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非法设立活动点,非法举办宗教培训班,未成年人入教等问题,确保实现合法活动场所规范有序。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四大格局”,切实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
1、创新和加强科学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构建“大综治”工作
(1)推进“大综治”组织建设。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矛盾化解、维护稳定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行集中办公。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按照“一个中心,四个功能区”的模式设置,下设信息综合,综合服务,诉求调解,隐患整治四个功能区。(各社区2011年5月30日前完成)
(2)规范“大综治”工作运行。依托网络化管理模式,在综治维稳工作站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其职责范围,负责相关工作开展。(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3)推进“大综治”规范化建设。首先要统一硬件设施。各级综治维稳工作站要统一使用中央综治委制定的全国综治徽章作为标识(此项工作3月1日前完成)。中心总使用面积要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工作必须的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及工作车辆,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的硬件设施,由各社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统一标准(此项工作3月1日前完成)。其次要统一台账薄册,各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要统一使用市综治办制定的“1书2本3单4报5表7册”基本台账薄册,档案记录要做到“简便易行、首尾连贯、有据可查、详要分明、一目了然”,实行一案一档制度。办理的来信来访及受理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案件,要做到日清,周报,月结,有案可查,科学归档。(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创新和加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大综治”工作
(1)加强技防设施建。协助相关部门按照“大集中,大整合”的思路,制定辖区技防建设总体规划。(各社区5月30日前完成)
(2)制定治安重点地区整体发展规划。社区要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纳入辖区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具体规划方案。(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安突出问题滚动排查整治机制。建立治安混乱地区和图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以城乡结合部、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地区,定期开展治安隐患大排查,摸清底数,分析梳理治安突出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加强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青海省维护藏区稳定预防和应急管理办法(实行)》精神,建立完善应急处置队伍,防范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5)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安全制度、措施和监管机制,抓好辖区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创新和加强规范化的重点人员管理体系,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
(1)规范建立各级人口管理体系,依托“大综治”平台,实现服务管理工作资源共享。按照500:1的比例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社区并设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积极探索推进“一证通”服务管理机制。协助相关部门大力推行外来人员居住证管理,探索建立房租凭、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教育、社保、医疗保险、交通管理等内容为一体的“一证通”,不断完善居住证在外来人口参与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立健全房屋出租服务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协助有关部门对辖区出租房屋实行分类管理。做好登记备案工作,做到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落实以业管人的具体措施。督促辖区用工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录用关、使用关、管理关。按照规定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建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建立联系会议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讨论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解决问题。(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5)重点青少年群服务管理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参与就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犯罪预防工作。建立在校生的法制辅导员制定,建立对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联点帮扶关爱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6)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一体化,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建立“三无”(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人员安置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7)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建立接受、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制定。(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8)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排查登记和管控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9)其他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对重点人员的排查登记,坚持定期排查、专人稳控、严防漏管、失控。(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创新矛盾化解体系,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1)完善信访工作协调处置工作,利用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建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深化“大调解”联动联调工作机制。以推进调解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制度,实行工作站平台与相关部门派出机构调解矛盾纠纷的无缝对接(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环境保护等领域全面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调解组织。督促辖区单位建立专门的行政调解工作办公室,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5)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社会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6)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工作。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财、物保障措施。(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三)配备社会管理辅助剂力量,建好“四支队伍”,建立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1、建好社会志愿者队伍
(1)各社区要全面掌握辖区社会工作者专业特长、服务领域等情况,实施分层分类管理,规范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管理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民封群众在维稳信息、治安巡逻、人口管理、纠纷调处、法制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2、建好维稳信息员队伍
(1)按照“公秘结合”原则,依托社会管理网络化工程建设,组建维稳信息员队伍。以公开的信息员队伍由基层五员、五老组成(治安巡逻员、综治工作人员、纠纷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息联络员,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老战士、老模范)为主体,以各部门各单位内部信息员为补充。(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3、建好治安巡逻员队伍
(1)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为划分,按照每社区不少于10人的标准,建立单位、小区治安巡逻队伍;建立小区看楼护院队、治安“红袖标”、单元楼栋长、治安中心户长,开展义务治安联防工作。(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4、建好基层党组织队伍
(1)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的培养计划,把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各社区3月1日前完成)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1月1日--2011年1月31日)
主要任务:成立街道社区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机构及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综合试点工作方向,落实工作任务,逐级分解量化工作目标,层层动员部署,全面推进综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1年2月1日--12月31日)
主要任务: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纳入“十二五”整体规划建设任务,全方位、大范围、集中力量,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三项工程、四大格局和四支队伍建设的整体落实工作,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确定一批基层社区和单位开展综合试点建设工程,以点带面确保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月1日--3月31日)
主要任务:对社会管理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未落实的项目进行集中攻坚,确保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对取得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形成具体做法上报有关部门,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整体发展。
(四)考评验收阶段(2012年4月1日--5月31日)
主要任务:由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社区综合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将社会管理创新合试点工作纳入2011年领导责任制考核内容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多,涉及领域广,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力争在2012年人实现各项既定工作目标。
(二)落实责任,制定方案。各社区要认真对照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将工作责任、任务指示细化到人。
(三)加强督导,强化考核。街道领导小组将及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定期通过工作进度。
(四)充实力量,强化保障。各社区要配齐专兼职的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干事。
4、如何实现管理创新实践?
为使管理创新能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创造以下的基本条件:
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创新主体(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主体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远见卓识;二是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
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
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可[4]能完成管理创新,创新管理主体应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将创新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增效能力则是控制协调加快进展的各项能力。
企业应具备较好的基础管理条件
现代企业中的基础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础数据、技术档案、统计记录、信息收集归档、工作规则、岗位职责标准等。管理创新往往是在基础管理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因为基础管理好可提供许多必要的准确的信息、资料、规则,这本身有助于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
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创新主体能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关。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人们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们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空白。
管理创新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
现代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业的资源以完成本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这样的创新就不可能脱离本企业和本国的特点。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短期内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实力比西方企业弱,如果以刚对刚则会失败,若以太极拳的方式以柔克刚,则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以“情,理,法”为一体的中国式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长。
管理创新应有创新目标
管理创新目标比一般目标更难确定,因为创新活动及创新目标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确定创新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则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这本身又与管理的宗旨不符。
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公司的管理创新能力呢?
有意识地进行管理创新。很多公司建立了研发实验室,或是为某些个人指定了明确的创新职责。但有多少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架构来培育管理创新?要成为一个管理创新者,第一步须向整个组织推销其观念。
创造一个怀疑的、解决问题的文化。当面临挑战时,公司员工会如何反应?他们会开始怀疑吗?他们是会借助竞争者采用的标准解决方案,还是会更深入地了解问题,努力发现新的解决之道?只有最后一条路才能将公司引向成功的管理创新,管理者应当鼓励员工寻解决问题而非选择逃避。
寻求不同环境中的类比和例证。公司应该向一些高度弹性的社会体系学习,如议会民主制度、城市等。如果公司希望提高员工的动力,就应该去观察、学习各种志愿者组织。鼓励员工去不同的国家工作也非常有价值,这可以开阔员工的视野并激发思维。
培养低风险试验的能力。有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不断鼓励员工及团队提出管理创新办法。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要想使能动性转化为有效性,就不能放任所有的新主意在整个组织内蔓延。他们规定,每种创新只能在有限的人员范围和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这既保证了新创意有机会实施,同时也不会危害到整个组织。
利用外部的变革来源来探究你的新想法。当公司有能力自己推进管理创新时,有选择地利用外部的学者、咨询顾问、媒体机构以及管理大师们,会很有用。他们有三个基本作用:新观念的来源;作为一种宣传媒介让这项管理创新更有意义;使公司已经完成的工作得到更多的认可。
持续地进行管理创新。真正的成功者决非仅进行一两次的管理创新。相反,他们是持续的管理创新者。通用电器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仅成名于其“群策群力”原则和无边界组织,还拥有很多更为古老的创新,例如战略计划、管理人员发展计划、研发的商业化等。
5、物业管理如何实现创新管理
所谓创新,简单地讲就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是指新构想、新观念的产生及对新构想、新观念的运用。具体来说,是指人们在优化自身素质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凭借多样化的创造性思维,对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进行不断改革、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许多人认为,作为服务业,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创新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并不是十分紧迫的问题。确实,相对于高科技行业,物业管理业是一项看似缺乏创造性的工作。物业管理不像高科技行业那样瞬息万变,时时有新产品出现。但企业的创新并不单单是新产品的创造,企业的创新还包括服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等其它方面的创新,内容十分广泛。对物业管理创新而言,大体可分为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下面将对这五个方面提出新构想,新观念。
1 观念创新
在现实中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维定势的局限,人们对物业管理没有全面的认识,对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准确的定位,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做法,而墨守成规,四平八稳的经营管理理念长期充斥在一些企业中,这些企业更喜欢做自己熟悉的业务。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躲避风险,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创新能力,使物业管理面临重重困难。物业管理要走出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物业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更不是个人行为,其活动必须符合和满足市场规律的要求。从新角度去审视它,用新观念去理解、研究它。
2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物业管理者根据物业管理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措施、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操作流程,以实现管理各要素更加合理的组合运行, 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取得更高的劳动效率。如:
2.1 建立业主投诉体系
2.1.1 推行首问追究制,抓好业主投诉接待这个环节。
所谓“首问追究制”即是凡业主(住户)及其他来访,来函,来电者(以下简称来访),首次询问到公司任何一位员工,该员工都有责任义务受理并告知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问题解决的责任人,没有履行这一义务的,经调查公司将处罚首位来访受理人。
“首问追究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首位接待或受理来访,不热情,不主动听取来访者意见,敷衍了事地打发来访者。
(2)不是自己工作范围的事,又不告知可以或应该找谁解决,把来访者引到责任人处又怕麻烦,没有告知或指引。
(3)并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愚弄欺骗来访者,导致问题没有解决或无法解决,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追究采取的办法有:
(1)以管理处或部门为责任单位,一经发现即给予处理;管理处或部门责任人不给予处理的,凡投诉到公司或公司调查去证调查落实,处理“首问责任人”的同时,处罚责任人。
(2)处罚以罚金为主,情节特别严重,后果影响较大者公司给予降职,降级辞退的处罚。
在为业主服务的过程中,认真抓好这第一关,很多问题就可以处理在萌芽阶段,既防止问题的进一不扩大,又消化了因理解看法不同而产生的误解。
2.1.2 建立“24小时服务中心”,强化业主投诉受理处理力度。
以前物业管理,业主投诉处理以一个管理处为基本单位,各自为阵解决业主投诉。通过分析,至少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投诉不畅,业主怕麻烦,怕得罪管理处,放弃投诉,久而久之,导致问题越来越多;二是监督不力我们在对管理处工作考核中,有投诉率这项指标,由于定性不准,有些管理处怕受批评,不统计,少统计,甚至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三是问题解决力度不够,因为是以管理处为基本解决单位,受资金,责任心等因素影响,有些管理处做得好,有些管理处做得不好,工作随意性大。
现在成立24小时服务中心,在全公司范围内受理所辖物业管理小区的所有来电来访及投诉。好处是:第一,方便了业主。随时来电随时受理,省时省事效率高,保证业主无顾虑。第二,问题处理及时,杜绝了工作推委,欠拖不决的现象。业主一有投诉,24小时投诉中心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调集人力,财务,及时为业主提供便捷服务。第三,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因为24小时服务中心跟踪各管理处对业主投诉解决的数量、质量。管理处为降低投诉,就必须改进其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物业管理。
2.2 红、黄、蓝牌制度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也日益突出,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也感觉非常棘手。认为可以在物业管理中引入绿茵场上的“红、黄、蓝牌制度”。
在物业管理中引入该项制度,道理很简单,操作起来规则也不复杂。蓝牌象征和平,业主或住户满意就填写一张蓝牌,也可以把简单的意见写在上面,黄牌代表警告,积累了不少意见就可以直接填写黄牌,要求物业管理单位限期整改,不整改就填写红牌,也可以直接填写红牌,红牌就是拒绝合作,物业管理单位无法令业主满意,可以红牌罚下。
具体操作每户蓝牌两张,黄牌两张,红牌两张,其中各有一张是对业主委员会的评价,剩下三张各有一张是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评价。一个月30天,每月一日发到业主手中,要求大家充分行使自己的投票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各自的主张填完投放到小区指定信箱(要求除出国或公干在外可以补填选票,否则视为弃权,下一轮投票只能填写下一轮当月的选票,不能跨月)。到月底最后一周的周六由物业管理协会和物业管理行政管理部门前来公开唱票和收集意见。一年下来业主可以轻松填写72张选票,而物业管理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轻松收集到业主的呼声与意见。
如此可以避免业主,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扯皮和无休止的纠缠,同时,每个业主有充分表达自己建议与意见的渠道,有意见就主动投诉,给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充分反思的机会,允许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改正提高,而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来说,业主和住户的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督促和鞭策,使物业公司居安思危,时时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也可以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一年下来,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就可以根据投票结果,通过一定的比例和指数测算来决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的升级,降级,奖励或处罚,政府与协会的裁判也可以让业主和住户心服口服,而且不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无谓的纠纷和摩擦上,可以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重要的是作为业主委员会在物业公司去留问题上权利也没有那么大了。
当然,采用该制度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正,只能通过它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减少不利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无谓争端。
2.3 买单式物业管理
所谓买单式物业管理,就是业主享受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之后,根据自己的满意度缴费买单。物业公司依据约定的服务项目向业主提供服务,在约定的服务周期内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项目进行评分。根据所评分值的高低缴纳相应的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公司采取的收费办法是每个季度前5天,将评分表发放给业主,每季度后5天对业主进行调查。物业公司在综合业主各项评分后,得出服务满意率,并按照满意率,最后确定业主应缴物业管理费。
2.4 业主投诉消协赔偿
公司可以与消费者协会成立“先期赔偿委员会”,把一定的资金交付消协作为赔偿金,如果业主到消协投诉其物业管理质量问题,消协将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直接给业主进行赔偿。通过这种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开发商与和自己裙带关系的物业公司暗箱操作的可能,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物业管理切忌墨守成规,物业管理从业者就是要根据变化,不断创造出新方法、新措施来促进整个环境的优化。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物业管理公司要努力打造一支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的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包括建立富有弹性的激励机制与淘汰制,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企业文化归属感来留住人才,稳住人才。
3.1激励机制(1)目标激励员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希望所在的公司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引导他们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工作,最终达到和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公司一定要有一个详尽的发展计划,并规定每年要达到什么目标,是创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大厦(小区),还是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只有目标明确了,员工才能有奋斗方向和工作动力。
(2)精神激励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单位重要领导的工作能力和人格力量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作为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导层和主要管理人员一定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奖励激励人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在人们生活还未达到富裕水平之前,物质奖励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要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公平分配原则,对工作表现突出,遵守公司管理规定用户称赞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重奖,用奖励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福利激励与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为员工购买养老,住房公积金,医疗等保险。同时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实行年终双薪,带薪休假,生日贺金,伙食补助,集中免费洗衣等福利措施来保障用功利益,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5)荣誉激励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分层次的,当基本的工作需求和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他们往往渴望得到各种荣誉。在此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应尽量满足员工的这方面的需求。对工作成绩优异,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要晋升到高一级的工作岗位,使工作岗位与他们的工作能力相一致;对工作突出遵守公司管理规定,用户称赞的员工授予优秀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将其主要事迹在有关报刊和宣传栏中大力宣传;对素质高品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可派出考察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6)参与激励一个单位的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十分关心,如果能多听取对公司管理及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或经常性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员工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员工就会以公司为家,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工作,焕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
(7)考核激励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激励标准不公平。因此,加强考核激励,完善考核制度,是避免影响员工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措施。在实践中应作到以下几点:一是机会要均等,让所有员工处于同一起跑线,具备同样的工作条件,使用同一考核标准;二是奖惩的程度要与员工的功过相一致;三是激励措施实施过程要公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2末位淘汰制落实“末位淘汰制”提高员工敬业爱岗,服务业主的敬业意识。
所谓“末位淘汰制”即是将公司本年度工作效绩平平,表现较差、纪律松懈等不良员工处于末位得3~5位人解除劳动用工合同,淘汰出公司的一项办法。
末位淘汰确定的依据主要有:
1 本年度受业主投诉最多者;
2 本年度业绩或效益完成最差者;
3 本年度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渎职者导致重大刑事案件,过失发生火灾者;
4 因违纪需下岗仍无明显改正者;
5 不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且威胁管理人员,情节严重者;
6 斗殴或威胁,伤害他人者;
7 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不正当财物,中饱私囊者;
8 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和侵害公司财务者;
9 故意损害公司声誉,信用或因重大过错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者;
10 盗窃公司,同事财务者;
11 管理人员因失职或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者;
12 泄漏公司重要机密者;
13 上班旷工或经常迟到给公司造成损失者;
14 员工受到治安处罚或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者;
15 其它被公司认定为严重违纪行为者。
末位淘汰的办法:
(1) 每季度末,各部门管理处必须将每一位员工按表现优劣排序,以《员工季度考核表》形式报公司办公室;
(2) 工会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定小组对员工进行全年综合评定,评出全公司最差的3~5人;
(3) 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决定辞退处于末位的员工。
末位淘汰的依据中明文规定,全年业主投诉最多的员工,为不胜任工作,淘汰出公司。这样就强化了员工认真对待业主投诉的意识,也促进了员工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及质量。
3.3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企业团队战斗力,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1)组建企业文艺宣传队并进行演出活动
(2)组织节假日的旅游活动
(3)开展总经理或主管与员工的对话活动
(4)知识技能比武活动
(5)开展学习先进企业文化的活动
(6)成立兴趣小组与活动队
4 服务创新建立“业主服务满意体系”
1个目标——服务满意2个理念——全程跟踪,亲情服务3个干净——办公与生活环境干净,机房干净,设备干净4个不漏——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油5个良好——设备运行与维护良好,卫生保洁与绿化养护良好,保安礼仪与安全管理良好,管理服务质量与态度良好,客户与业主反映良好。
5 经营创新
不断创造出新的企业产品、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消费者,这既是物业管理企业创新的目的,又是企业的社会使命—推动物业管理的发展。物业管理经营创新的表现:一是将物业管理视作一种企业的经营行为,在整个活动中要努力 发现新的市场需求、新的用户、新的机会,主动开 拓新的市场;二是在服务内容上,要根据业主的需求把握市场的规律,预见性地创造出新的服务项目引导业主消费。
除上述五个方面外,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还有其特别的地方。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因此,物业管理的创新同样也存在于一些细节中,比如维修工作的某一处细小改动,就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物业管理的创新需要“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细心和耐心,“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创新的积累,最终会汇成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河。
总之,创新的道路是成功的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有立足于创新,勇于突破“旧观念”、 “老框框”,不断地创造、应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新颖的技术改造企业,才能在不利条件和逆境中争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一项事业唯有所有参与者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业虽己走过了风风雨雨近二十年, 物业管理市场也已初步形成,但我们应看到二十一世纪物业管理的发展仍将困难重重。面对这些困难,唯有创新才能谋发展,唯有开拓才能求进取。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将在社会生活、生产、 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物业管理必须顺应这股潮流,在政府、业主、开发商的引导、配合下,管理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我国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6、集团公司创新提案管理方案都有哪些,哪位大侠有样本提供的?谢谢了!
提供一份我们的资料给你参考:
集团公司创新提案管理方案
一、目的
为启发全体员工的想像力、创造力,倡导参与管理,集结员工的智慧与经验,提出有利于本公司业务、管理及技术的发展,以便达到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提高质量、完善内部管理、激励同仁士气、提升经营绩效,特制定本方案。
>>>>>>>>>>>>>>>>>>
7、创新管理都包括哪些内容
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实质上就是对主要管理要素的创新与创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思想与观念的创新。例如:从传统的科学管理思想到组织、行为管理,人本管理,企业文化思想等;
管理组织的创新。例如:从直线型管理组织到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制,矩阵式管理组织等;
管理方法的创新。例如:运筹学、网络技术、优选法、价值工程在管理中的应用等;
管理技术的创新。例如:采用互联网与数字信息建立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实现管理技术现代化。
在很多时候,管理创新的过程和成果是相互交织的——管理思想与观念的创新,可能与管理组织的创新互为因果;管理技术的创新引起 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8、什么是企业管理创新?有哪些管理创新方法?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
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9、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评审及奖励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集团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部门、子(分)公司。
第二章 创新类别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创新为集团公司各部门、子(分)公司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改进和创造活动,包括经营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四条 经营创新指公司在产供销过程中,进行的经营方法、程序、措施、渠道等方面的创新。
第五条 技术创新指为了提升各专项技术能力、技术水平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论文、专利)等:
(一)产品技术创新:创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配方,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及开发新产品,节约原材料等;
(二)工程技术创新: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工、夹、量具、试验方法、计算技术、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运输及储藏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
(三)其它创新: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引进技术,以及长期未解决的技术关键和质量关键等。
第六条 管理创新指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而提出的建议、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制度方面:制度改进、建设等方面创新;
(二)组织方面: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流程改造等方面创新;
(三)机制方面:各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应用、引进、改进等方面。
第三章 创新评审及奖励机构
第七条 集团公司成立由分管副总裁领导,总经办等部门总经理组成的创新管理委员会,领导集团公司创新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根据集团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布创新需求,指导集团公司有关机构、人员的创新工作;
(二)对集团公司重大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三)对有关较大、重大创新项目进行奖励。 第八条 集团公司总经办代表创新管理委员会履行创新管理日常职责;总经办可召集创新管理委员会对创新工作进行指导,对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第九条 集团公司设立创新奖励基金。
总经办负责管理创新奖励基金。创新管理委员会可利用创新奖励基金对集团公司较大、重大创新活动进行奖励。
第四章 创新项目评审
第十条 申报评审的创新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一)必须是已实施的;
(二)经验证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或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
(三)需附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等;
(四)创造的经济价值需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受益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 各部门、子(分)公司每月自行组织内部创新评审,并实施奖励;同时将两至三项重大创新项目报送总经办。
第十二条 总经办每月将送达的创新项目进行验证、整理,并将结果提交创新管理委员会。
第十三条 创新管理委员会每三个月组织对集团公司重大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并实施奖励。
第十四条 创新项目经审核通过后,可纳入集团公司有关正式制度、标准当中,由有关部门、子(分)公司负责推广落实,并考核实施情况。
第五章 创新激励
第十五条 重大创新项目由创新管理委员会利用集团公司创新奖励基金实施奖励,每季度奖励一次。
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采取多样化的创新奖励方式,包括奖金、实物、带薪休假、公费旅游等。
第十七条 集团公司鼓励团队创新,对做出贡献的创新团队实施团队特别奖励。
第十八条 各部门、子分公司每月应拨付一定额度专项资金用于对评审通过的创新项目实施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为集团基本制度,解释权归制度管理委员会,监督执行权归集团总经办。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试行期三个月,前期相关规定自行废止,未尽事宜另行规定。
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