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创新探讨
1、为什么说风险投资的灵魂是创新
风险投资之所以被称为风险投资,是因为在风险投资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给投资及其回报带来很大的风险。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都是投资于拥有高新技术的初创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始人都具有很出色的技术专长,但是在公司管理上缺乏经验,同时市场是否可以接受创新也有很大不确定性。可以说风险投资追求的是高回报,而他们通过管理高风险来获得这样的高回报,以少数取得巨大增值的投资标的投资收益覆盖其他项目的投资亏损。巨大的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需要有可预期的巨大回报,风险与收益需要对等,而现实操作中,往往只有创新项目才能获得与风险投资风险相匹配的预期收益。
因此创新是风险投资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风险投资存在的基础。
2、企业投资环境探讨的论文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
摘 要: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投资的空间结构。关于产业投资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与基本目标的确立;产业投资连带效应的最优实现。
关键词:投资战略;投资形成战略;空间投资战略;产业投资战略
作者简介:黄 磊,山东财政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济南 250014)。
一、关于投资形成战略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促进投资高水平形成是不可回避且必须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这方面,我们认为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一)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
投资形成总水平的适度化取决于对这样几个因素的准确测度: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全社会潜在投资资源的存量;社会对潜在投资存量的实际动员能力。由于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处于经济加速起飞阶段,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扩张几乎不存在动力抑制,即投资的客观需要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限制的,因而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总水平,关键是把握住投资形成的条件和能力,即主要应建立在对后两个因素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一般地说,要确定潜在投资资源总量的边界受哪些基本方面的制约并不困难,它大致等于国民收入中剔除消费等其他必要的非积累性分配内容后的余额、可运用的折旧基金数量、由消费延迟及沉淀后直接或间接向投资转化的数额,以及可从国外流入的投资之和。然而,如果缺少审慎和系统的测算依据,仍不可能找到潜在投资数量的准确界限。例如,确定投资从国民收入中可分离出来的数量,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度处理问题;确定折旧中的投资潜在形成量,既涉及到折旧存量的充分动用、逐期补偿保障问题,又涉及到对资本折旧加速趋势的准确把握问题;确定消费向投资转化的数量水平,则要考虑消费基金总规模、分配结构、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动因与结构及其他各种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制约因素;而从境外形成投资,则需要对投资环境发展动态及对国外游资的变动状况进行准确分析。
潜在的社会投资资源量并不等于实际的投资形成量,很简单,社会对这一潜在存量的实际动员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是十分充分的。因此,在制定投资形成战略时,除了根据各种相关因素准确地测算出投资资源存量边界外,还必须着重分析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这些潜在资源的实际动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应着重分析这样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资金市场融资功能的强弱及其充分释放的保障程度;二是微观经济主体自其内部进行积累的主动性与能力;三是国家在社会投资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直接干预能力及组织调度能量的大小。
(二)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
投资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渠道,而不同渠道形成的投资,在数量水平、流量稳定性及运用效应的优劣上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故投资形成结构的优化,是设计投资形成战略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投资形成的渠道可以从两种涵义上理解:一是以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各构成部分包括国际资本流入部分为分析对象的投资价值源流;二是指能够使潜在投资资源真正得到动员、最终进入社会投资领域的、与一定的经济主体或融资系统相关联的原始供给渠道,亦即融资实现的渠道。鉴于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形成的投资数量水平实际上缺乏弹性,主要适于抽象的理论分析,而特定投资形成目标的实现保障更现实地取决于各种融资途径的状态,投资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也主要体现在各种融资信用活动中,故这里的讨论主要是指后一种意义的投资形成渠道及其结构优化问题。其中,以下两点无疑应是战略设计者考虑的重点:
一是保证投资按预期战略目标形成的融通渠道完善问题。这属于投资形成结构要素优化的范畴。目前我国的投资融通渠道已多元化,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新渠道(如证券市场等)大多尚不够通畅或容量相当有限,其功能尚无法充分释放;同时还有一些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运用的投资融通方式在我国尚未规模化、规范化地出现;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态势进行投资融通渠道的创新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此外,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及其准入水平也还相当低。这样一种存在诸多空白和缺陷的融资系统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改善,既有的投资潜量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动员,这本身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实际投资要素供给能力不足的基本原因之一。要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投资充分形成,首先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形成尽可能全面、高效、有自身特色的融资渠道系统上。在未来的投资战略选择中,扩大我国投资融通渠道包括工具体系,形成功能强大的融资系统的目标,予以专门的规划,并设计出强有力的推进措施,无疑是投资形成战略中需要着重研究部署的问题。
二是不同融资渠道在社会投资形成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比例关系的合理确定问题。面对新世纪发展需要的融资系统是建立在经济运行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因而其结构的优化在保证投资形成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能够全面适应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显然,提供不同投融资服务的资金市场必须在投资形成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资金市场本身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它们所提供的不同的服务对投资形成的意义显然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市场部分在发展、培育的条件与难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确定出应着重发展的市场类型。从促进投资形成的角度上说,证券市场等长期资金市场显然应是重点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新世纪我们将面临大幅度的经济推进要求,而我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投资领域在经由市场导向时有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政府可以直接动员的投资资源显然也必须保持相当的比重。但如果政府对社会财力的集中过度,或多或少都会对培育企业投资主体、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确立市场形成投资与政府直接动员投资之间的最优动态比例包括其实现的保障,就需要结合不同投资主体的分工范围、投资结构战略、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及市场机制发育的实际状况来慎重考虑。
二、关于空间投资战略
生产力布局状况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科学地制定长期的空间投资战略极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空间投资战略确定依据的合理设定
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能的选择角度大致有三:其一,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的效益目标为主要基点,兼顾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化;其二,以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为主要基点,兼顾效益目标;其三,兼顾效益目标与地区均衡发展双重目标,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从理论上说,第三种选择角度似乎不偏不倚,最能体现出公平性,也是许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教科书宣传的信条。但事实上,这种模棱两可、无所侧重的原则在实践中几乎等于无原则,既不能有效地促进效益目标实现,也不能真正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均衡化的实现。而前两个选择角度,本身并不排斥效益与均衡的结合,作为原则又是具有明确侧重点的,其操作过程也便于规范。由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均有其特定的不均衡性,对应的战略选择也从来都是有所侧重的。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面向新世纪的空间投资战略设计的出发点,还是应当侧重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比较效益目标,在此前提下兼顾地区经济均衡化目标。
(二)空间投资战略设计中对某些关系的合理处理
空间投资战略设计中更现实的问题,是明确地规划出投资的空间结构。这里我们并不企图勾勒出这一结构的框架,仅提出在这一结构确定过程中常被忽视而实际意义又十分突出的几个关系,以期引起设计者的重视。
其一,宏观角度的地区投资分工优化与实际宏观集成效益的非拟合性问题。由局部利益最大化动机导致的不同地区投资的雷同化,固然不符合整体的投资效益实现要求,而按照分工协作要求形成的理论上的区域投资专业化,也未必能保证宏观投资集成效益的最优化。如果目前实际存在的地区经济之间相互封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区域投资分工后形成的地区产业结构,显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宏观效益目标,甚至由于基于分工要求实现的各地区产业体系的相对单一化,还可能导致宏观与地区自身投资效益普遍的下降。因此,在设计地区投资分工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之间进行协作沟通的条件问题,即推进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须建立在区域经济联系渠道通畅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中只单一地强调地区优势的发挥和分工,而不考虑协作进行的条件,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宏观效益损失。需要顺带指出的是,地区之间经济沟通、协作关系的强弱,既取决于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性,也取决于某些硬环境条件,如交通设施、信息通讯手段的健全、充分。有鉴于此,任何地区,无论其投资和发展的具体优势何在,都应当同时把现代交通、通讯、信息产业等作为投资的重点之一。
其二,地区投资分工与区域内经济体系相对完整化矛盾的处理问题。总体分工要求进行的区域投资战略设计,必然带来地区投资内容的相对集中化。与前一点相关,在地区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互补来解决;但经济互补的实现,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充分的;至少,在满足各地区发展需要的及时性上就存在弱点;何况某些难以预料的经济异动,也完全可能导致相对单一的地区经济在某一时期陷入某种程度的萧条甚至瘫痪状态中。同时,由于价格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地区在宏观角度上确立的发展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所在,投资实施后短期内未必能为地区带来比较效益,因而它还可能影响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这样,地区内经济体系在各有侧重基础上的相对健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客观要求,而这与实现地区分工的战略无疑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强调地区投资分工的战略不能走极端,它并不意味着对地区经济体系化的忽视,只不过地区经济体系的健全,应当围绕着优势或主导产业而逐步拓展形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比重应有较大区别罢了。在投资形成总量有限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确定各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与一般性产业的比例关系,也是设计空间投资分布战略时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三,地区资源优势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资源优势利用的空间投资分布战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突出且具有长期性的。鉴于经济增长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质量的极为突出的因素,新世纪人类自身生存环境质量的优劣也将成为更重要的发展质量指标,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的意义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因而在空间投资战略的设计过程中,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但在以往实际的投资战略规划中却常常被忽视。有鉴于此,在设计投资空间分布战略时,需要对此确定明晰的准则与规范,并作出系统而严格的处理与稽核规定。
(三)对投资滞后地区社会福利提高要求的合理满足
以追求比较效益为主要基点,兼顾地区均衡发展的空间投资战略,或多或少会带来某些地区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滞,甚至可能导致其难以自我满足区内社会福利提高的目标,乃至出现某种程度的马太效应,成为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中央政府作为全社会经济运行的组织管理和利益协调者,必须承担满足投资滞后地区社会福利与其他地区同步提高要求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滞后地区通常也是过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央对其传统的扶持方法主要是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转移支付政策,但仅此显然是不够的。可以考虑采取的其他政策是:降低中央对投资滞后地区收入的集中度,实行特殊的税收返还制度以确保这些地区的政府对其区内形成的税收保有高于一般地区的水平;对其优势资源实行流出保护政策(侧重于优势资源流出的高收益保障而非限制其流出);实行重点发展地区部分投资收益向投资滞后地区直接进行转移流动的责任制度(在理论上,这实际上是对后者发展机遇损失的必要补偿,同时也是为了在国家财力集中量有限的背景下,满足必要的转移性支付需要);允许产业政策确定的产业发展序列在这些地区执行时具有较大的弹性,以使其有限的投资集中用于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的产业领域;鼓励来自境外的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性投资以更高的比例流入这类地区等。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缓解投资发展滞后地区社会福利增长目标实现的压力,体现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三、关于产业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设计过程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内容,是投资在产业领域之间的合理分布。在这方面,我们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一)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与基本目标的确立
制定产业投资战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以什么为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投资优化目标的确定问题。面向新世纪的产业投资战略,可以有以下多重的优化标准和目标:一是实现既有产业体系相互间的发展均衡;二是追踪世界产业发展的新动态,适应国际潮流和现代化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与重组,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推动高效益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分析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某些创新的和可望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产业,以体现超前发展的战略意图;四是促进我国产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以实现对国际市场的高比例占领,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效益;五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注意发挥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保持对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六是产业投资分布格局的设计除应明确体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外,还应更加突出对社会发展质量的直接改善目标。
(二)产业投资连带效应的最优实现
不同时期的产业投资通常都是有所侧重的。由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协作关系,每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某种方式的反应,因而倾斜方向不同的产业投资发展战略,客观上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续效应。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状态总是要对社会发展状态产生强烈的影响,因而如前所述,一定的产业投资格局也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社会面貌,甚至主动的倾斜投资战略本身通常也带有带动产业经济和整个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意图。如何实现产业投资战略综合连带效应的最优化问题,在投资战略设计中显然也是必须着重研究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战略设计中把握住这样几点:一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本身应有助于释放现有产业的供给潜能;二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应能通过自身的投资扩张创造出新的技术与开发需求;三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应能带来积极、健康的影响。
资料来源: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
3、创业投资与创新投资的区别是什么?
创业投资,指在任意行业中,进行有规划,有目的性的,以盈利为手段的商业投资行为,它可以是任意的一个行业投资行为!
创新投资,意指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领域,针对具有革命性,开创先河意义的模式或者技术进行投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4、我国金融衍生品创新探讨
我觉得目前国内的大宗商品投资市场,也叫做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是一个不错专的金融属衍生品投资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这样的平台目前很多,投资者群体也日益普及,经纪代理业务遍地开花,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钢之源交易市场、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南京亚太化工交易所为行业典型。
5、VC投资人如何真正推动创新?
周鸿祎:在美国,如果你抄袭别人的东西比较明显,没有自己什么独到的想法,你是找不到投资的。因为中国的风险投资跟美国相比时间还比较短,但是在中国有一种现象,比如某公司做一个项目做成了,投资人就会去找他,没准还有机会,弄不好还可以卖给他。有些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从简单的逐利的角度也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感觉中国现在的天使也变成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很多人都觉得天使就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全部都纷纷进来。其实天使投资并不应该是一个完全以逐利作为目标的,更多的是比较随性的,就是扶植一些年轻人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天使投资在美国风险非常高,但是在中国,天使也会变成一窝蜂,这里也就比较乱了,很多天使投资人也是一些“伪天使”。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很多人有点钱,但是对这个行业完全不懂,并不是有钱就一定能当天使投资,投资年轻人要教他们一些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方法,在行业里跟他们讨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现在很多不懂行的,对于互联网行业根本不懂的人也在这个行业里天天谈那种概念,你说他指导的公司最后抄袭的概率可能会更大一些。俞永福:在中国的互联网风险投资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价值,你可以看一下过去十几年互联网企业当中那些比较不错的,几乎每个公司身后都有风险投资的支撑,包括网络和阿里巴巴,基本上所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背后都有投资人的支持,这一点还是非常正面的。因为我两个角色都当过,我的感受会深一点,我觉得这两个角色一定要把自己的定位好,就好像司机和副驾驶,创业者是司机,投资人是副驾驶。创业者一定要被尊重,因为创业者是最辛苦的那个人,你想想,他一手方向盘一手挂档,一手离合一手油门,他是非常辛苦的一个岗位,作为副驾驶的人可以悠闲地看看风景,所以第一点一定要尊重创业者,他们是很辛苦的。第二,两个人的这种角色决定了创业者只有自己的一辆车,不管是奥拓还是奥迪你都只有一辆,你想把奥拓开出奥迪的速度?投资人作为副驾驶有一个重要的权利,我可以选择坐哪辆车,创业者是没有选择的,所以这是投资人的优势,投资人可以选择项目,可以选择坐哪辆车。第三,,在中国尤为突出,出事的时候副驾驶千万不要抢司机的方向盘,在美国你可以这么做,就是司机你坐到后排去,我们换一个职业司机来开车,在美国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中国基本不要这么想,如果副驾驶抢了司机的方向盘结果只有一个--车毁人亡。这种经验太多了,一旦这种公司司机被副驾驶赶了下去,你就看吧,你副驾驶做司机开这辆车,结果你发现开不动,因为你已经非常习惯坐奔驰宝马了,让你开一辆手档的车你不见得能开得了。我是觉得在中国投资人和创业者本身就是两种角色,没有好或坏的问题。车要开得好司机和副驾驶要互相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我觉得这种和谐的环境就是两点:一是尊重,二是说到做到。尊重其实是相互的,创业者也要尊重投资人,人家毕竟把钱给了你,投资人也必须尊重创业者,他们是很辛勤的。还有就是说到做到,因为创业者不能把业务做得一败涂地。《21世纪》:最近VC对TMT领域的投资都降到了很低,那当下的互联网行业还有什么机会?俞永福: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投资行业都是一个行业,行业就有周期性。互联网的周期性还是挺明显的,从2000年到现在的12年里至少有3-4次大的起伏,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产业的周期。也许一两年之后又回到信心满满了,所以我相信投资行业本身还是有周期性的。第二,在这种风险变化之中,如果你是一个好的企业,你在任何时候都是融资的甲方,因为这个市场上钱是增加的,只是投出来的钱减少了,因为人们谨慎了,但是这些钱留着干什么呢?还得投啊。所以你只要是一个好项目、好公司,一堆投资人会找你的。现在在投资人开始趋于保守的阶段,那些可投可不投的项目变得不投了,那些根本不值的项目就完全没人去看了,我觉得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修炼自己的内功。另外对于创业者我特别想分享的是一定要做到“乐观的保守主义”,不光是追求跑得快,在跑得快的基础上还要跑得远。我做头寸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成长性,一夜起来的公司你认为可以变成百年老店吗?就好像种树一样,你要想一年成林就种杨树,但是没有拿杨树做木材的,做木材的一定是松树,松树长得慢。创业公司要想取得成功,能是一夜之间就能取得成功吗?任何一个创业公司在中国没有八九年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大公司,《21世纪》:您觉得我们可以从硅谷借鉴哪些文化方面的经验?田溯宁:就是创新的文化,学习那种前赴后继,有理想、有梦想的一群人,这个更重要,尤其是年轻人、大学生,现在如果大学生最希望的工作是当公务员,或者到大型企业里去,这就很不好,应该想创业,无论是中关村、上海还是深圳,应该能够聚集起一些热衷创业、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人群,这样可以形成一种非常好的创造氛围,要达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21世纪》:您觉得这些年投资人在推动创新中,起到了作用么?
6、投资发展部的创新如何写
华安创新是一只偏股型配置基金,成立于2001年9月。其主要投资范围为:主要投资于在产品、管理、科技和制度等方面具有创新类的上市公司,该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低于本基金资产净值的20%。
截止2008年6月30日该基金近三月回报率为-22.03 %,在同类53只基金中排第50位,上半年回报率为-32.20%,在同类基金中排第29位,该基金二季度末的最新资产规模为91.01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刘新勇先生,刘新勇有11年证券从业经历,硕士,曾在淄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研究、投资工作。1999年5月加入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曾任研究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华安中国A股基金的基金经理。2003年9月18日至今担任华安创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为国内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运行平稳,总体业绩尚可,但今年以来业绩有下滑。
该基金的管理公司为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华安基金公司为“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历史上曾取得过较优良的业绩。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其资产管理规模为721.74亿元。华安基金公司目前的股东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即将退出),分别持有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华安旗下共有10只开放式基金,2只封闭式基金,产品线比较齐整。
投资建议:谨慎观望。配置型基金在今年这样的弱市中有一定的优势,华安创新运作时间比较长,基金经理稳定,但今年该基金的资产配置有失误,业绩下滑。
7、如何创新融资手段
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一)传统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市场透明度高、风险分散等特点,有利于金融稳定。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直接融资在融资体系中占有主导性地位,而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金融管理体制逐步转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金融体制改革的动力从内生式变革压力逐渐变化为金融行业国际化的压力,金融管理体制不断调整,金融创新速度逐步加快。人民银行、证监会主导的金融资本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壮大,以“三会一行”为主体的金融监管机构在货币政策导向、监管政策协调、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愈加步调一致,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越来越贴近企业融资需求。
(二)传统间接融资
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银行贷款的优点体现在:(1)操作简便;(2)偿还期限灵活;(3)与直接融资产品相比,进入门槛较低,无需达到直接融资产品所规定的信用评级、企业规模、经营业绩。银行贷款的缺点体现在:(1)融资成本高;(2)融资规模小。银行贷款是单一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3)资金使用限制较为严格。贷款发放要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使企业在银行贷款申请、使用方面面临更大的障碍或更多的风险。
2.票据融资
票据融资又称融资性票据,是指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票据贴现融资方式的优势之一是银行不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企业收到票据至票据到期兑现之日,往往是少则几十天,多则300天,资金在这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票据融资所依赖的是商业活动产生的资金往来,因此这种融资方式在具有频繁经营结算的企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债务融资方式,即项目建设中如需要资金购买某设备,可以向某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租赁。由该金融机构购入此设备,租借给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分期付给金融机构租借该设备的租金。融资租赁在购买飞机和轮船等资产抵押性融资中用得很普遍,在筹建大型电力项目中也较多采用融资租赁。
4.项目公司融资
项目公司融资是指拟建项目的主办人或投资人先以股权(含合资)方式建立有限责任的项目公司,然后由该项目公司直接投资于拟建项目并取得项目资产权和经营权,由项目公司向贷款人协议借款并负责偿债的项目融资方式。项目公司融资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外部融资产品,而是一种基于投融资安排、企业管理架构搭建、内部风险隔离、内外部融资结合的投融资模式。其主要运作方式是在构架单独的法人治理结构,投入一定的自有资金的基础上,再以外部间接融资为主筹措剩余资金来建设运营项目。项目公司融资具有结构简单、财务关系清晰的特点,它是目前项目融资实践中被最广泛采用的项目融资结构。
(三)创新融资(境内)
1.保险资金融资
保险资金泛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准备金。合理引导保险资金的流向,确保保险资金充分、合理、安全的进入金融市场,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源泉。按照有关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以及投资不动产等。
保险资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优点体现在:(1)资金规模大。截至2012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7.4万亿元,成为金融机构中举足轻重的投资者。(2)资金期限长。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投保人的保费投入,特别是寿险业务的保费收入。(3)利率较低。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的利率一般会明显低于银行贷款同期利率,当然由于募集对象限定为保险公司,并且在流动性上存在一些欠缺,融资利率一般可能高于同期债券利率。(4)没有融资总额上限。债权投资计划不受证券法约束,按照2012年新政策,理论上没有融资总额的上限。对于具体项目而言,债权计划的融资额不得超出该项目总预算额的40%。
2.金融衍生品业务
金融衍生品是从基础的金融工具衍生发展出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由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决定。金融衍生品是和现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包括期货、期权、掉期和互换等。对于企业而言,与期货等远期商品合约烫平商品市场价格波动一样,金融衍生品具有熨平融资成本波动的作用,是锁定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风险的有效工具。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一定不能抱有投机盈利心理,企业应从平衡融资成本,避免利率变动风险角度出发,将其作为融资业务的辅助手段,合理配置使用。
3.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与供应链管理紧密相关。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是对核心企业角度而言的、针对其供应链网络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那么供应链融资则是由核心企业与银行开展合作,对供应链各个节点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配套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供应链融资的主要运营思路是,先理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核心企业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及现金流,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进行信息整合;然后由银行或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
4.产业投资基金融资
产业投资基金又称为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募集资金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是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投资期通常为3年-7年,投资目的是基于被投资企业潜在价值,推动其发展,选择合适时机退出以实现资本增值收益。作为风投行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受到的限制较少,资金筹集也存在较少限制。因此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然后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投入企业使用,能够较好的解决传统融资资金期限短、资金限制多、缺乏稳定性等问题。
(四)创新融资(境外)
1.境外直接上市融资
直接上市是指国内企业直接向海外的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包括发行B股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海外直接发行股票并上市;H股;红筹股;利用存托凭证发行股票并上市等。国内企业海外直接上市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才能向海外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由于国有企业海外设立壳公司存在较多的法律障碍,而且红筹方式并不能为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明显减少审批环节,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大都采取直接上市的方式。
海外直接上市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自身实力,主要适用于经济实力强且具有海外拓展空间的大中型企业。
2.间接上市融资
由于直接上市程序繁复,成本高、时间长,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企业可以选择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融资:即国内企业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制权,然后将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境内企业在境外收购壳公司,然后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这种收购方式在实践中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收购海外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如海尔在香港收购中建数码);另外一种是收购OTCBB(场外柜台交易市场)、Pink Sheets(粉板市场)等市场内的挂牌公司。
海外间接上市主要适用于海外直接上市手续复杂、受审批约束度较高以及直接上市成本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与难以满足海外直接上市条件的中小型企业。
3.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是企业在贸易过程中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现金流量的融资方式。国内贸易以前多采取不规范的滞留应付款,在国内商业票据逐步发展之后,利用商业票据融资的方式加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规范的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国际保理融资、福费廷、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等。
4.境外人民币债券融资
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由于融资成本较低,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成为国内大型企业的拓展融资渠道的焦点。
5.内保外贷
内保外贷业务是指企业在向境内银行出具无条件、不可撤销反担保的前提下,境内银行为该企业的境外子公司向境外银行开立保函或备用信用证,由境外银行向境外子公司提供融资的业务。内保外贷业务产生的背景是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境内外资金流动较为不便,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境外子公司资质较差,品牌知名度不高,导致融资困难;二是境内外资金成本差异较大,国内融资利率较高,国外融资利率相对较低。前者导致境外企业经营存在困难,不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后者导致一旦外部资金回流境内,则可解决境内企业的融资难题或者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开展内保外贷有利于解决境内外企业的融资难题,并且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8、什么是创新类投资
创新类投资是指对创新性项目进行持续开发投资和支持的行为。例如天使投资。
其实在美国硅谷这个创业者的摇篮,已经形成了从天使投资到中、后期风险投资的完整的、流水线式的体系。因此,创新企业无论处于种子期、导入期,还是成长期、成熟期,只要有潜力,都能获得相应的帮助。如果创业者只有一个好的创意,他可以找到5万美元左右、专注于启动资金投资的天使俱乐部或天使投资人的帮助;如果他有了一个早期版本的产品和启动团队,他就可能从天使俱乐部或天使投资人得到10-5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如果企业开始商业运营并有了正式客户,它可能从早、中期风险投资基金获得200万-5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再接下来就是中晚期风险投资。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终端和平台开始对外部开放接口,使得很多创业团队和创业公司可以基于这些应用平台进行创业。比如围绕苹果App Store的平台,就有产生了很多应用、游戏等,让许多创业团队趋之若鹜。
很多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在其平台上开发产品,提升其平台的价值,设立了平台型投资基金,给在其平台上有潜力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这些平台基金不但可以给予创业公司资金上的支持,而且可以给他们带去平台上丰富的资源。
9、创新型基金的投资风险与影响投资的因素
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投资创新型基金将有望使他们获得超额收益。尽管创新型基金中,均有一个或者两个份额为杠杆型份额,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具备杠杆效应的份额在规定条款中占据优势,这就使其具备溢价的能力。
投资者投资这类份额时,应该考虑溢价率是否合适。关注完溢价情况,投资者还应该关注杠杆型基金中的折价基金,如果折价率较高,这些基金也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
不过,目前总体来说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偏高,有分析人士指出,封基整体投资价值不高。“以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一般在20%左右,但目前仅为12%,而且目前封闭式基金没有很快要到期的。冒这样的风险,投资者还不如去购买股票。”信达证券基金行业分析师李琛说。 他认为,目前创新型基金中最有投资价值的还属稳健型份额,因为目前市场处于震荡中。“目前市场不好,短期不推荐购买创新型基金的激进份额,这会使风险扩大。我认为,目前资金对避险的要求较高,投资者可以考虑创新型基金中的稳健份额,它们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李琛表示。 杠杆效应是影响创新型基金投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影响创新型基金投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分配方式。目前创新型基金的分配方式主要有3种,即激进份额以一定代价向保守份额“借出”杠杆效应的方式,双方互为杠杆效应的方式,以及单个份额保本+一定净值下杠杆效应分配的方式。
除此之外,基金的操作水平和风格也对该基金的投资价值有明显影响。投资者投资创新型基金时,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新型基金只是在利润分配上做文章,而不是凭空造出利润,更高的风险就意味着更高收益的可能。杠杆效应有可能使创新型基金在二级市场上受到炒作的概率大,但是其实际的利润还是依靠基金操作来实现。
影响基金操作的还有一个指标:投资标的。目前创新型基金的投资标的并不完全一致。
10、晨星网的创新的投资研究
晨星是投资研究的创新先锋,在某些方面晨星的产品和方法已经成为业内的行业标准,比如:晨星评级(MorningstarRating)、投资风格箱(InvestmentStyleBox)、分类评级(CategoryRating)等等,这些工具不但专业,而且简单易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晨星品牌
晨星的品牌被广大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你的最终用户,所认知和信任。据美国证券监会(SEC)的一份调查报告,美国有三分之一的投资人认识Morningstar的品牌,而《华尔街日报》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美国的基金研究和评价机构中,Morningstar名列第一。投资者信任和依赖晨星的数据和资讯,而晨星则为投资者引导了投资机会。
晨星初入中国,已经引起广大投资人的关注,晨星的基金数据和研究报告已经成为CCTV、《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有道》、《大众理财》、《钱经》等近百家媒体的定期栏目;2004年3月15日,晨星推出中国的基金业绩排名,在业内引起轰动;四年来,晨星相继推出2003、2004、2005、2006年度“晨星中国基金经理颁奖”,以独立客观性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晨星已逐渐成为中国基金行业内最值得信赖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