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力机制
1、创新机制体系主要有动力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其中哪一项是创新机制的核心?
企业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包含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三大机制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机制体系,这是企业创新有效运作的基本要素。 其中,运行机制是核心。
1、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运行。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由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三种动力推进。
2、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创新运行机制,能够使企业创新活动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不断地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创新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感性阶段。创新在此时只是一个思想。企业必须为创新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思想产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为创新者提供两类资源:时间和信息,同时企业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机构来收集、处理和管理新思想。
概念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思想的可行性按照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领域方面的条件加以论证。于是,创新的技术、市场和组织方面得以确定,一个正式建议报告就可拟定,该报告将陈述新思想的可行性依据、实现方法等。这一报告将提交给经理。在这一阶段中,项目领导者要使创新思想更有说服力,要利用组织能力使自己的同事、下属和企业外专家支持这一项目;公司的结构要鼓励职工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合作。开发阶段。此时,纸上的原型成为试验制品。将面临这样一个决策:是否要进行投资,以便大规模生产新产品。在这一阶段中,人力资源和资金及其他要素须联合起来,而要使这种联合富有成效,一个创新组织须具有以下三特征:特定性,这是一种完成特定目标所须的暂时结构;正式性,内部结构和程序相当明确,企业内人人皆知;自主性,这种结构有自己的控制程序,且可违背惯例。同时这个组织必须及时关注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领域的新变化,以便改进项目。
作业阶段。此前几阶段工作都是在不打断企业原有生产程序下进行的。现在,企业要进行组织创新,使创新成果与企业日常活动衔接起来。这就要求企业准备一个适当的生产结构,这既可以通过建一个新厂、也可以在现行结构内加入新活动而做到。这里,以下三种投资是关键的:技术方面,获得、制造生产设备的手段;市场方面,营销手段(如市场调查、广告、推销战略、培训用户等)的开发;组织方面,实行新的管理、监督和决策程序,对从事创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奖励,奖励应既有精神,如晋职、大张旗鼓进行表彰等,又有物质,如加薪、奖金、股权、期权等;既根据创新的最终结果,但又主要根据创新者的创造性、组织能力和风险态度。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方面,企业应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指挥、控制、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度和各种人才的合理结构,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管理和实施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最终达到人尽其才、晋奖刺激、沟通顺畅、合作有效,从而促进企业创新顺利进行。目前,一些企业在组织机构上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严重妨碍了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知识、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组织朝着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3、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企业创新发展机制是在创新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内部资源并广泛吸纳外部资源,加强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储备,不断谋求创新发展的机制。现代企业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若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并有所发展,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有可能破产倒闭。企业要能够不断的创新,就要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机制,处理好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首先,在人才上,要牢固树立“人本观念”,积极强化企业的人才优势。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解和掌握知识经济规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知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企业要在网罗人才和培训人才上独辟蹊径,国外抢购“人才青苗”、“国际性人才”以及实行员工“终身培训”很值得人们学习,国内一些企业从高考落榜生中择优录送各大学进行定向代培超前储备人才以及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当然,企业不仅要网罗和培训人才,更要想法留住人才,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能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能满足人才成就感的机制。其次,在技术与信息上,除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学习积累机制以总结企业技术经验、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外,企业还必须建立技术与信息搜集机构,专门负责搜集相关技术和信息资料,及时跟踪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动态。对一些暂时不具备独立发展技术条件的企业来说,应建立起利用外部资源“借鸡下蛋”的机制。目前中国每年重大科研成果有6万多项,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约20%,这方面有巨大潜力,需要人们去利用和开发。另外,对企业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优势但又不完全具备独立开发能力时,可通过与其它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以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再次,在资金上,中国企业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科研创新经费的投入,为企业员工从事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稳定企业科技队伍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国企业的科研创新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大中小企业平均水平分别为0.78%,0.34%, 0.37%,而美国、日本、韩国的平均水平都在5%以上。
企业创新机制-深度理解
以上三种创新机制,不是简单的迭加,而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由内在动力、有效运行、不断发展三个方面的机制构成一种企业创新活动不断循环增值的新机制系统,并贯穿于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这种创新机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企业建立起了这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就能不断地将知识、信息、技术、物质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产品;就能不断地促进知识的生产、积累、创造、应用和扩散;就能不断地加强信息的传播、交流、加工和扩充;就能不断地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就能不断地刺激关键资源的成长,最终实现资产的增值,并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建立起了这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就会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长盛不衰。一批企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市场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典型实例就是当今技术更新周期最快的计算机行业。美国的INTEL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推出一代又一代的微处理芯片,使众多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不得不采用它制造的计算机核心部分,跟着英特尔走。英特尔让自己也让美国牢牢地占领了这一重要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的繁荣富强既不能靠继承,也不能仅靠资源和储备,只能来自于有效的创新机制推动下的持续不断的创新。
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也要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创新动机,这种动机同样来源于企业决策者对企业长远发展所作的考虑。并且同样需要以前三种机制作为基础。同时要看到,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相当重要,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地开拓新产品,改进技术,调整内部组织并开辟更多更新的市场领域。
2、聚集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与聚集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增长的机制及其主要动力,该理论虽然没有把聚集经济作为研究重点,但理论本身却涉及到对经济聚集现象的研究。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聚集经济
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着重建立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模型。虽然该理论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技术包含在模型之中,认为技术是“天赐神物”,以一个外生的固定的比率增长。在发展经济学中,技术有其固定含义,主要指生产过程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方式,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 Ka(AL)1 ? a中,A就是一个技术指标(参数a也是生产技术的一部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对生产有着决定作用的技术视为外生变量,是其理论上的重大缺陷。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在弥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罗·罗默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创新与商品有着绝然不同的内在特性,这种特性就是它的非竞争性,即创新不会被创新厂商所专用,其他厂商也会从技术外溢中受益;创新对厂商要素积累的报酬是不变的,但对整个国家的全要素积累的报酬却是递增的。罗默将创新的这些独特的属性纳入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新经济增长理论由此而产生。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聚集经济。罗默对新经济增长理论最卓越的贡献是将技术内生化,罗默的技术内生模型有两个重要的部分:即总生产函数和一系列生产要素投入方程。总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创新存量A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总生产函数为Y = Ka(AL)1 ? a,其中,A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参数。如果将A视为给定的技术水平,总生产函数中的K和L的规模报酬不变;如果将创新A视为生产投入要素,即内生化时,总生产函数的产出就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即两倍的资本、劳动力和创新存量的投入,会得到多于两倍的产出,这种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创新的非竞争性,这种规模收益递增正是厂商追求的所在。
厂商对创新所导致的规模收益递增的追求,使得厂商将其厂址尽可能的聚集在创新活跃的地区,因此,经济增长总是集中在创新比较集中的地区,创新的地理集中就会形成聚集经济。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聚集经济的形成
1.创新动力机制的特点。根据罗默的总生产函数模型,投入要素创新是知识存量在历史进程中到时间t为止的创新总量,而任何一给定时间所产生的创新增量就等于试图创新的人数LA 乘以他们的创新速率。即:(劳动力既用于生产,又用于创新发明,所以,经济体面临着劳动力的约束为LA + LY = L )。对整个社会而言,创新增量函数中的创新速率可被简化成为一个常量,但这一常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创新速率依赖已有的创新存量,即是A的增函数;二是创新速率受已有创新的约束,创新一旦产生(即使是最简单的),后面的创新可能就越发困难,即是A的减函数。罗默对创新速率的这一双重属性进行了模型化,建立了创新速率的数学模型,即:。在创新速率方程中,δ和均为常数。当时,表明创新速率随着已有创新存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时,表明创新速率随着已有创新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时,表明前两者的作用正好相互抵消,创新速率与知识创新存量无关,。
创新增量方程和创新速率方程揭示了创新动力机制的特点。一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社会创新速率被认为是给定的,单个创新者是渺小的,其创新速率被忽视,社会创新增量只与创新的人口有关;二是单个创新者而言,即使单个创新存在一个微小的变动,它也会对总体创新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对单个创新个体来说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别是当时,单个创新就会产生正的知识溢出效应,这个效应被称之为“站在前人肩膀上”(On Shoulder Effect)的效应,它会对整个社会的创新速率产生显著的外部性。
2.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聚集经济的形成。根据罗默的创新增量方程,虽然创新增量还取决于任何一给定时间点从事创新的人口数LA,但创新人数越多,重复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创新增量只与从事创新人口中的净创新人口有关,与重复创新人口没有关系。罗默将创新人口的这一特性进行模型化的方法就是引入了创新人口函数,其中λ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参数。将这一函数代入创新增量函,则新的创新增量函数为。在罗默模型中,人力资本是创新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投入要素,更多的科研人员就会生产更多的创新,且由于创新非竞争性的存在,经济体中的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也就是说,总人口中从事科研的人数比例持续提高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会产生积极的推动力,这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总之,人口越密集、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资源投入越多的经济体,提供的潜在创新者就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强,即创新的供给效应;人口的高度集中,创新的潜在市场也就越大,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即所谓的创新需求效应。
根据以上的分析,聚集经济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厂商追求创新外溢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二是厂商为了获得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即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与科研人员的地理集中以及科研人员占总人口比率的增长密切相关。所以,凡是科技人口云集且科技人口持续增长的地区,大都是经济增长率较高和经济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3、如何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国家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很多政策,也陆续投了不少钱,但大量的企业仍缺乏创新积极性。企业并不缺钱,如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56%投资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但为什么企业总是喜欢把钱用于扩大规模、搞多元化,而不愿投向研发呢?问题症结何在?如何才能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这是值得深思、有基础意义的问题。
一、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
目前企业创新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条件不足,如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政策支持不到位等。二是动力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仍很强。总体看,自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来,创新工作有成效,但与中央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动力不足已成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
内在动力是外部条件发生作用的前提。缺乏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外部支持性政策的作用很难有效发挥,有的甚至会被扭曲,一方面可能会成为企业借机向政府要钱、要政策以及寻租获利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可能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借机强化对企业干预、扩展部门权力的工具。“多个部门抓创新,但却不知谁负责”是各地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由于“多龙治水”,扩权争利便难避免。同时,政府搞评奖、定创新项目、由政府出资成立投资公司增加创新投资等早已被证明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做法又开始时兴,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又开始“忙”起来,感到对企业又有“抓头”了,结果是政府对企业干预增加,企业却怨声载道。在企业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试图只通过政策扶持或增加投入来实现自主创新,是不可能的。没有企业的自主、自觉行动,政策再帮忙,反而会增强企业创新的惰性。
二、创新导向型国家环境的缺乏是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企业愿不愿意创新,既取决于自身能力和企业家意识,又与国家环境密切相关。从创新规律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环境对企业创新动力的形成和创新的程度有决定性影响。在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忽视环保、廉价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和投资导向阶段(即靠大规模投资支撑经济发展),企业可以轻易获取廉价生产要素或大量生产订单,创新意识普遍不强,这两个阶段是创新不活跃期,此阶段发展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很难产生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只有当国家经济转向或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大规模的企业创新才会出现,这个阶段是创新活跃期。
创新导向阶段之所以能产生大规模创新活动,是该阶段重大环境要素的特点决定的。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和美、欧、日等国发展实践,能从根本上激发大量企业进行创新的重大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条件、市场环境、需求水平、产业环境、政府角色。这些要素既影响企业创新,也是决定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这也说明创新与经济发展不能割裂。创新导向阶段环境要素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创新的内在关系是:
①适度的、相对不利的生产要素环境。从各国创新历程看,在资源、能源、人工、自然环境等初级生产要素相对富裕、宽松的地区或发展时期,企业创新不活跃。而适度的、相对不利的生产要素环境,如资源和能源相对不足、人工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等,往往能逼迫企业走上创新道路。
②健康的市场环境。这是大规模创新活动产生的基础。创新对市场环境要求主要有四条,首先,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能基于内外部环境变化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其次,充分、规范的竞争环境。越是竞争充分的行业和地区创新越活跃,垄断和竞争无序会扼杀创新。再次,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暴利”和“寻租”盛行时代企业很难安心创新;在优待外资、排挤内资的不公平环境下,很难调动本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四,完善的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③挑剔的需求条件。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成熟、挑剔、且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会牵引企业走上持续创新的道路,低层次的需求条件则只能养活创新意识差、技术水平低的企业。
④良好的产业环境。在产业基础好,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组织合理,有上下游层层加压、相互提升的产业集群,有发达的科研院所、服务商等各类相关支持性机构聚集的产业环境下,企业既有创新动力,也有条件,因此创新活跃;相反,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下,企业不愿创新。
⑤正确的政府角色。创新风险过大会吓跑企业,政府干预过多则会扼杀企业创新激情。
中国正处在由要素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向创新导向阶段转型时期。目前离创新导向型环境还有相当距离。一方面,要素环境的转型在不同程度地向企业传递创新的压力和引力;另一方面,环境转型还远未完成,国家有关政策也未调整到位,从而决定了大量企业必然缺少创新的动力和激情。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必须建立创新导向型国家环境。同时,环境转型的长期性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大规模创新局面的形成也将是一个长期、艰苦过程。忽视要素环境对创新的根本性影响、急于求成、表面文章等做法都是与创新规律相违背的。
中国现阶段要素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逼迫企业创新的要素压力机制尚未形成,生产要素压力没有及时、充分传递到企业身上。中国的要素环境实际上已不宽松,能源、矿产、资金、土地、劳动力、环保等的压力越来越大。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政府出于保护企业的考虑,一些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被长期扭曲、压低,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企业既然能较容易地获得低廉生产要素,便没有足够动力去改变靠消耗资源、追求低成本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既然走老路仍能活下去甚至还活得不错,谁也不愿去冒创新的风险。
②缺乏催生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由于企业改革不到位,在所有权实质性缺位、干部任用非市场化情况下,多数国有企业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企业高管人员为迎合政府偏好和迫于短期业绩压力,大多不会选择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且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创新道路。一些行业竞争过度和一些行业由于垄断而竞争不足,限制了竞争刺激和逼迫企业创新的作用。法制环境不完善,如财产保护不到位,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这样的长期投资还有一定担忧;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使创新产品、技术、专利等得不到有效保护,企业不敢创新。
③需求对创新的牵引和拉动乏力。国内低层次需求过大、缺少作为主流的挑剔型客户群、消费升级慢、政府需求侧管理政策不到位、全社会鼓励创新的消费文化缺失等,严重制约了需求对创新的牵引和拉动作用。
④产业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刺激和拉动创新的效应却不明显。目前在全国很多地区已形成若干大小不等的产业集群,但由于产业集群内低水平重复严重和低端企业过多、有系统集成和产业链领导能力的大型企业过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等原因,多数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上下游相互提升、竞争压力层层下传的集群创新机制。同时,一些产业集中度低、产业低端恶性竞争严重、国家一些产业政策存在偏失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的激情。
⑤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越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创新。政府越位表现为对企业行政干预仍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在创新中违反创新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给企业下达创新任务、由政府确定创新项目等做法,对企业创新造成极大伤害。政府越位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将本应由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扭曲为政府主导的创新。政府缺位表现为在一些重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政府未能有效分担相应风险,未能给本国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机会,未能提供完善的基础研发、教育、金融等基础性环境。
三、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的政策建议
让企业有创新动力没有捷径可走,不是出几项政策、加大些投入、宣传动员就能解决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关键是建立能逼迫和吸引企业持续创新的国家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过程也是大规模创新出现的过程。应按照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相结合、各类环境要素政策相协调的原则,下决心理顺和调整要素政策。
1、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形成逼迫企业创新的要素倒逼机制。由于能源、资源、人工、环境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的巨大压力迟早要释放,我们必须通过调整要素政策将这种压力释放的过程变成逼迫企业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应放任压力释放从而大面积削弱国内企业竞争力或用政府力量阻止其向企业传递。要素政策调整的重点是逐步实现能源、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使之能充分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要素政策调整的结果是形成相对不利,但又不会一下子使企业陷入困境的生产要素环境和相应的逼迫机制。同时也应当看到,相对不利的要素环境是双刃剑,必然有一些习惯了过“宽松”日子的企业会因此过早陷入困境,经济发展速度也可能放慢,社会就业压力会阶段性加大等。这对政策制定、推出时机、相关配套等都提出更高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要有充分估计。
2、完善催生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得不到改善,就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创新活动。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提高竞争水平,打造充分、有序的竞争环境,强化竞争对创新的压力和推动力。加大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企业创新热情,让企业敢于创新。
3、深化企业改革,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现在国有企业改革还不到位。要让国有企业有内在创新动力,就必须改革现有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制度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考核与任用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督权(行权机构如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出资人所有权(行权机构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资人代表)和运营权(行权机构如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相对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4、调整和制定有关需求政策,形成拉动企业创新的需求牵引机制。从需求侧研究和制定有关政策以拉动企业创新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们要改变多年来重厂商侧轻需求侧管理的做法,调整和制定有关需求政策,如利用法律、行政、标准等手段提高需求标准,拉动产品或产业升级。改革政府采购的体制和机制,扩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特别是要动用重大工程项目招标、重大技术采购等国家资源,为国内企业提供重大工程实践机会和创新产品的市场出口。
5、进一步改善产业环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创新机制。要大力培育有技术集成和产业链领导能力的大型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国内产业并购、重组、联合。进一步规范产业秩序,减少恶性竞争。
6、正确政府定位,实现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政府是创新环境建设主体,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政府应努力克服创新中的越位和缺位问题,致力于激发企业创新热情、提供有利企业创新的条件、承担企业不能承担的创新风险这三大任务。对政府不能干或干不好的事情,要坚决交给企业或协会、中介等组织。
4、如何激发科技人员持久的创新动力
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应该让科技人员应该“名利双收”。科技人员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荣誉加身是对他们的精神褒奖,上有国家科技进步奖,下有各类科技表彰,营造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珍惜人才的氛围,给科技人员以“名”,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但仅仅止步于“名”是不够的,还要给予“利”。科技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财富,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合理合法富起来”,必要的物质激励给科技人员提供了生活保障,也能激发创新者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耐得住寂寞,也能守得住繁华。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一方面全社会应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重视科技创造,重视科技人员;另一方面应该改革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支持科技人员科技创新,创业致富。
5、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是指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得以不断展开和解决的一系列动力、规则、程序和制度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由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方案设计、融资和投资的运行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协作机制,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对创新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及对技术创新效果进行绩效考核的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机制以及上述每个机制的众多子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的。
技术创新机制实质上就是技术创新人员获得的收入与其做出贡献的一致性,即允许任何一个人为了多获得收入而设法多做出贡献,多做了贡献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激发他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内涵有两个要点:
1.收入与贡献应当相对称
贡献越大则收入越高,收高就应当有较大的贡献。收入与贡献
挂钩,促使人们提高努力程度,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体现公平、公平的原则。收入与贡献相对称,会促使人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2.技术创新利益机制应当让绝大多数人受益
如果技术创新机制只能让少数人受益,而大多数人成为该机制的局外人,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任何人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6、产品创新的动力机制
<
7、如何提高大企业的创新动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迅速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综合运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特别是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培训,使企业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优惠,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好政策实施的评估督促,建立政策跟踪研究和不断完善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政策体系。
二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管理和开拓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三是加强企业研发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基地,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各类人才的培训,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
四是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利用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搭建科技人员与企业双向选择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从科研院所和高校选派一批科技人员进入企业,研发技术、开发产品。特别是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带产品进入企业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创业。
8、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到2002年底,北京市工业系统共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6家,其中国家级21家,市级65家。2002年对66个技术中心统计,企业销售收入1731 亿元,技术开发资金55.3亿元,技术开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3.19%,新产品销售收入73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42.4%,技术开发项目数2308项,获批专利数达372项,均比2001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作用。2002 年共受理并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工作32项,全部通过鉴定。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公正的项目评审体系,编写了《北京市工业技术创新项目评审工作手册》和《北京市工业技术创新项目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为市经委筛选、决策立项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北京技术创新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开通了北京市经委科技处项目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办公。该网站全面结合市经委工作,全面实现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级新产品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项目申报的网上申报和处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开展,提高了办事效率。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
摘 要: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文章建立了由创新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支撑机制和运行机制有机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将技术创新主体从"企业"深化到企业中的"人",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动机转化为人的行为动机,把技术创新主体划分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公司、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并由此构造了技术创新动力的三级传递系统.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的基本管理职能、特别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相联系,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以确保企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体系; 激励机制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是,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系统。其主要载体是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
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大大增加,部分企业技术和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
----技术中心建设。到2010年,培育2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0家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 600家省级技术中心。形成一批接近国际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行业或区域研发基地。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到2010年,每年组织攻关关键或共性技术10项,实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100项,省级新产品1000项。使战略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上取得实效。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
----技术进步贡献水平。全省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年增长达15%以上,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达到40%以上。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比例达10%以上。
----自主品牌培育。推进企业每年参与制订一批国家或行业标准,重点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或国际同类水平的其他标准比例不低于50%。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利的品牌产品。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六)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是在现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指导和提高上下功夫,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动态管理,重视质量提高和产出水平,突出技术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七)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重点是进一步增强功能建设,着力培育其信息集聚与扩散的功能;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功能;技术服务与咨询的功能;人才交流与培训的功能。
(八)产学研的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交流活动。针对行业特点,提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重点是抓好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项目,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真正促进其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九)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作用,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
四、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创新环境。将企业技术创新条例纳入省立法规划并适时出台。通过立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确定指导思想、战略目标,规范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等各方行为和责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支持。
(十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政策手段,引导全社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按照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定期发布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指南。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创新活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创新能力项目建设、产学研联合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等。各地也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扶持力度。
(十二)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重点支持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专业研发机构,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实现与院校的联合。每年扶持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并促进其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共建技术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和交流。
(十三)加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每年选取30家左右省级优秀企业技术中心,优先享受政府专项资金。定期公布企业创新项目投资指南,吸引研究单位、外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参与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通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能力建设和提高。
(十四)推动行业或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应用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真正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按照“十一五”技术创新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项目,公开招标攻关。鼓励建立以咨询、检测、培训和研究开发等各种形式的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发挥集成优势,鼓励中心跟踪和参与国家在科技和产业领域的重大攻关项目,使其成为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主体。鼓励大企业技术中心拓展为行业服务的职能,并积极引导其向行业技术中心发展。
(十五)推进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将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纳入国家和国际标准,掌握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从专利、技术标准等角度出发,支持一批在战略或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自主研发形成的专利技术,实施对外专利许可或专利权转让,使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与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推动我省专利、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建设。
(十六)完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把研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预算机制、科技人员培养使用和创新成效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系统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统计口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对技术中心企业实行动态的管理,使之更符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政府引导型资金的绩效评估,确实把有限的资金用足用好。每年对省级优秀新产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优秀企业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使之带动全社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