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举措
1、提高管理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一、管理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学习。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是经验,而理论学习赋予我们的是进一步实践的有力武器。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
二、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组织行为,即是一种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因此,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创新观念,使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
三、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管理者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好舵手,遭遇风浪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执行力体现在完成公司目标的程度上,管理者必须执行公司确立的目标,使目标清晰具体落实。作为管理者落实执行力上,最基本的就是严格执行公司的既定目标与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履行组织赋予的职责。
四、管理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要善于从全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去思考去观察,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看问题的敏锐性,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真正做到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善于把握好“度”。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同一样问题时,处理的方法会不一样,有的管理者处理得恰当,而有的管理者处理得草率。那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不要简单地急于处理,要勤于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把握好“度”,以最佳的方法去进行处理。
五、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处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状态,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好部门之间、基层之间、部门与基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注意与上级、同行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管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依赖于组织成员良好的沟通,成员良好沟通,又依赖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因此,良好的沟通成了实现组织行为过程中重要的成功要素。
2、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主要应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扩大公共服务向社会资本开放。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需求。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社会资本公平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准入,完善对社会资本投入的扶持和监管政策,充分发挥公共投入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逐步有序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提升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强化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服务供给与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把适合由社会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推动志愿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发挥慈善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筹资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责,完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基层经费保障机制。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建立面向社区内所有常住人口的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不断深化村(居)民自治,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政府及其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充分保障村(居)委会依法组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各项权利,不强行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既要依法组织村(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也要积极协助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城乡社区。
还要进一步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管理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快完成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法规修订工作。推进行业协会、境外社会组织代表机构管理法规研究制定。落实和完善对社会组织的财税扶持和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工作体制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建立法律监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为社会组织履职和发展提供资金、智力、人力和信息等方面支持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诚信和自律机制。
四是进一步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落实信访制度,拓宽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提高信访效能,推进信访改革,把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中分离出来,符合条件的导入司法程序。
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健全公共决策合法性审查、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论证、民主集中等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决策效果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基层调处化解矛盾综合性平台。健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加强政府机关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五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深入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食品药品监管方式,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增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着力构建安全防范体系;严格查处并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及时、准确公布事故信息和调查处理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专项整治和整体防控有机结合起来,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治安排查整治行动,及时消除各类治安盲点;积极稳妥地改革劳教制度,严格落实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矫治、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物品的安全监管,全面强化重点场所部位安全防范,有效整治公共安全隐患;加强互联网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搭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有机衔接的防控网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
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确保国家安全。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3、严控容积率 石家庄建筑风貌管理新举措出台!
为了创新城市景观风貌管理举措,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近日,石家庄出台的《居住区建筑风貌与容积率联动创新办法(试行)》提出,在石家庄市内七区实施居住区建筑风貌与容积率联动管理,规划设计品质与用地开发强度挂钩。正定县、正定新区参照执行。
重点信息摘要:
1、对住宅项目容积率计算规则进行调整,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进行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时,应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含有0.2的建筑风貌容积率,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时,根据本办法对规划设计品质进行审核,对达到建筑风貌基本要求且符合本办法相应条款的,建设项目取得条款对应的建筑风貌容积率,叠加后最高不超过0.2;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不能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
2、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的建设项目,应符合《石家庄市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管控原则。违反《导则》强制执行内容的,规划设计方案不予批复;不符合项目涉及的《导则》严格执行内容的,不能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但本办法第八条情形除外。
3、对提供城市开敞空间的,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在项目实用地范围内、满足集中绿地指标要求及建筑退线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界面和天际线优化,额外设置的直接面向城市开敞的沿街绿地、广场,且不作为消防救援等特殊功能场地使用,面积不小于400㎡、短边不小于12m,采用高品质铺装、绿化、小品等进行环境设计。建筑风貌容积率值:开敞空间用地面积×规划条件确定的容积率÷项目计容用地面积,最高不超过0.08。
4、对住宅建筑顶部进行优化的,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多层住宅采用坡屋顶,起坡点不高于顶层楼面标高3.3米,坡顶空间与顶层户型无水平楼板分隔;高层住宅结合顶部户型平面变化进行收分处理,且与建筑主体有机衔接。
5、对采用高品质建筑外立面材质的,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临街或临开敞空间等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干挂石材、金属板、陶板或其他高品质外装材料,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品质,且比例不小于总建筑面积的50%。建筑风貌容积率值:0.07。对优秀规划设计方案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
6、对设计创新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设计方案由著名设计大师本人进行创作,或规划、设计有重大创新,建筑单体或景观艺术品质极高,对石家庄市住宅品质提升具有突破性、引领性,设计方案不受现行建筑风貌管理规定的约束,由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会、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本条“著名设计大师”一般指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两院院士、“梁思成奖”、“普利兹克奖”等建筑大奖得主。建筑风貌容积率值:0.2,与其他条目不同时执行。
《办法》全文:
石家庄市居住区建筑风貌与容积率联动创新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了创新城市景观风貌管理举措,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在石家庄市内七区,实施居住区建筑风貌与容积率联动管理,规划设计品质与用地开发强度挂钩。正定县、正定新区参照执行。
第二条 对住宅项目容积率计算规则进行调整,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进行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时,应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含有0.2的建筑风貌容积率,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时,根据本办法对规划设计品质进行审核,对达到建筑风貌基本要求且符合本办法相应条款的,建设项目取得条款对应的建筑风貌容积率,叠加后最高不超过0.2;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不能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
第三条 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的建设项目,应符合《石家庄市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管控原则。违反《导则》强制执行内容的,规划设计方案不予批复;不符合项目涉及的《导则》严格执行内容的,不能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但本办法第八条情形除外。
第四条 对提供城市开敞空间的,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
审核要求:在项目实用地范围内、满足集中绿地指标要求及建筑退线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界面和天际线优化,额外设置的直接面向城市开敞的沿街绿地、广场,且不作为消防救援等特殊功能场地使用,面积不小于400㎡、短边不小于12m,采用高品质铺装、绿化、小品等进行环境设计。
建筑风貌容积率值:开敞空间用地面积×规划条件确定的容积率÷项目计容用地面积,最高不超过0.08。
第五条 对住宅建筑顶部进行优化的,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
审核要求:多层住宅采用坡屋顶,起坡点不高于顶层楼面标高3.3米,坡顶空间与顶层户型无水平楼板分隔;高层住宅结合顶部户型平面变化进行收分处理,且与建筑主体有机衔接。
建筑风貌容积率值:多层住宅顶层及坡屋顶计容面积按顶层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风貌容积率值为顶层投影面积÷项目计容用地面积;高层住宅建筑风貌容积率值为顶部收分户型比标准层户型减少的建筑面积÷项目计容用地面积。建筑风貌容积率值最高不超过0.02。
第六条 对采用高品质建筑外立面材质的,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
审核要求:临街或临开敞空间等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干挂石材、金属板、陶板或其他高品质外装材料,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品质,且比例不小于总建筑面积的50%。
建筑风貌容积率值:0.07。
第七条 对优秀规划设计方案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
审核要求:按照附件中五项评价标准由专家进行评审。
建筑风貌容积率值:按照核定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0.1,与第八条不同时执行。
第八条 对设计创新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
审核要求:设计方案由著名设计大师本人进行创作,或规划、设计有重大创新,建筑单体或景观艺术品质极高,对我市住宅品质提升具有突破性、引领性,设计方案不受现行建筑风貌管理规定的约束,由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会、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本条“著名设计大师”一般指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两院院士、“梁思成奖”、“普利兹克奖”等建筑大奖得主。
建筑风貌容积率值:0.2,与其他条目不同时执行。
第九条 审查程序。首先由规划审批部门对项目是否符合《石家庄市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技术导则》提出的管控原则进行审查。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至第六条规定的,由规划审批部门据实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符合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随机抽取3位河北省或国家级建筑大师进行专题审查。规划审批部门根据专家审查结论给予建筑风貌容积率并对外公布,其中执行第八条的,参与审查的国家级建筑大师不少于2人,经专家审查通过后,报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会、市规委会审议。
第十条 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的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落实,涉及建筑风貌容积率的内容原则上不得修改,并纳入规划核实内容加强监管。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解释,并对本办法确定的原则在具体执行中细化落实。
附:优秀规划设计方案评价标准与建筑风貌容积率值
4、什么是企业管理创新?有哪些管理创新方法?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
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5、公交管理有哪些创新举措
公交管理主要是对“人、车、线路”的管理,而安全监管是其中的重点,可以借助车载智能设备和车队管理平台进行高效管理、创新管理。
健康监测+视频监控+远程联动,避免司机突发疾病导致车辆失控司机佩戴智能手环,实时采集驾驶员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特征信息到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传送数据到大数据司机体征管理平台。平台动态获悉司机心理变化、身体健康指标、不良驾驶行为,整合视频和CAN总线,强化风险预警防控,在司机突发疾病时,远程干预车辆,保证乘车人员安全。
人脸识别+主动安全+远程监控,防止公交劫持事件安装具备智能算法的车载终端设备,实时分析车内人员情况,可对司机进行人脸数据采集,再比对人脸数据库,识别出当前司机是否为非当班司机,如人脸识别出异常,则立即进行报警与干预工作。同时,驾驶室安装紧急报警装置,司机报警之后,后台管理人员可通过车内外视频了解车辆状态,如发生危险,则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车辆进行紧急处理。
疲劳监控+碰撞预警,让公交驾驶成为规范操作交通事故的产生,多数是由于司机疲劳驾驶、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防疲劳与防碰撞等主动安全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司机精神状态、驾驶行为,对不良或者危险驾驶行为进行预警,提醒司机规范操作。
6、班组进行管理创新的措施是什么?
江泽民同志对创新问题作过多次重要指示。指出:创新是人类进内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容民族最重要的素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它就发展快;反之哪个民族和国家因循守旧,它就会落后,就会在世界上处于挨打的被动局面。这些重要指示同样适用于企业班组。不重视管理创新、不善于管理创新的班组,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
班组管理创新包括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等等。创新的内涵具有以下这些独特的性质:
新颖性:与众不同,突破传统,这是创新的最主要特点。
超前性:创新是一种首创,即第一个。
理念性:创新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劳动。
实践性: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来,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创新的共性。
7、如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⑴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法律政策方法、行政指令方法和经济方法。
⑵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某一具体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的时间顺序和前后相连的工作步骤或环节。
行政程序的特点:稳定性、完整性、简便性、合法性。
行政程序从横向上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从竖向上可分为行政计划准备、决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
优化行政程序的方法很多,当前主要应该是简化行政程序。简化行政程序的基该方法就是简化行政工作。也可采用“六何追问法”来简化行政程序。
⑶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行政计划应该有时间期限。讲究成本效益,规定达成目标的方式、途经和手段,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并确立责任。
3、现代行政方法
⑴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获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即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来确定目标、执行目标与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以人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以成果为中心,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⑴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⑵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以工作为中心;⑶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⑷目标管理有利于明确责任,强化责任。
目标管理的程序: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成果评价。
⑵战略管理方法。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服务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行为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走向,为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秩序和政策环境。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分为四个步骤:⑴界定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公共组织所处的位置是能否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根据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一般可制定四种管理战略,即极小—极小战略、极小—极大战略、极大—极小战略、极大—极大战略。⑵制定战略规划。⑶实施战略规划。⑷战略评价。
⑶标杆管理方法。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的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标杆瞄准的类型:内部标杆瞄准、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行业内部标杆瞄准、跨行业标杆瞄准、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标杆瞄准的流程:整体规划与标杆项目的选定;内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外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标杆项目的绩效改进;持续改进。
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包括:可靠性、回应性、服务能力、服务渠道、服务礼貌、沟通、诚信、安全感、善解人意、有形性。
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政府高层领导者的领导与支持;策略性规划;以顾客为导向;考评与分析;训练与奖惩;赋予组织成员活力与团队合作;质量保证。
8、管理学中的多样性举措有哪些?
管理者应该知道在法律范围内的可为和不可为,并确保所有的员工也同样了解。
而通过高管承诺、指导、多样性技能训练以及员工资源团体,可能作为管理多样性的创新举措和项目。
高管对多样性的承诺:
首先高管层需要确保多样性和包容性是组织目的、目标和战略的一部分。多样性需要被整合进组织的各个层面—从员工、客户、供应商到服务的社区。政策和程序必须到位,以确保即可消除不满和担忧。
指导:
企业高层领导职位中女性和少数群体较少的后果之一是,低层级的各种员工缺少寻求支持和建议的人选,这就是指导项目的有益之处。
一个好的指导项目,其目标在于使所有潜力较高的员工都能够在组织的职业梯队中攀升。
多样性技能训练:
我们生活和工作在多文化的情境中,所以,组织面临的挑战就是为员工找到有效应对与他们不同的人的方式。那也就是多样性技能训练—教育员工有关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教导他们在多元化的工作产所工作的技能的专门化训练—所在。一旦我们认识到可能具有的假设和偏见,就可以提高对与我们不同的人的敏感性和开放性。如果人们能够被教导来认识到他们在预先判断别人,并有意识地对待这一行为,那么多样性意识训练就是成功的。接下来是多样性技能训练,从中可以学到有关如何在多元化工作环境中高效沟通和工作的具体技能。
员工资源团体:
家乐氏公司一直将其成功归结于员工自发形成的资源团体多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历史、经验、想法和视角。员工资源团体越来越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多元化群体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存在被承认,并且受到了来自团体内外的支持。少数群体的人经常感到自己被忽视,而且在整个组织体系中并不重要,员工资源团体为这些人提供了发声机会
9、通过创新社会管理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和保障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
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举措,建立完善群众工作制度和机制,实现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一,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搞好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工作,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政法、维稳和信访工作,梳理和化解一批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要着力深化和谐我国建设,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农村构建和谐村民关系,在社区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在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机关构建和谐同事关系,在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家庭构建和睦家人和亲属关系。
第二,着力完善服务群众各项制度。完善“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经验和“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的做法,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各级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帮助基层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第三,着力完善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进一步改进联系群众的方式,机关要工作下移、重心下沉,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下基层接地气,同群众打成一片,增进群众的信任。
第四,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群众权益的维护者,正确反映和切实维护不同方面群众的权益,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护机制。
第五,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做群众工作,必须增进群众福祉,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绝不能损害群众利益。要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