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创新引领
1、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会计行业必须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理论创新,更新发展理念,消除体制障碍,破解工作难题,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坚持强化法治。法治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可靠保障。
会计行业必须按照科学民主立法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把会计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服务发展。突出服务理念是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
会计行业必须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市场主体和广大会计人员服务,在服务中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四、坚持文化传承。继承和弘扬会计传统文化是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会计行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同与尊崇中国会计行业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趋同与互动的关系,切实提高中国会计行业竞争软实力。
五、坚持开放合作。对外开放与合作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会计行业必须树立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会计行业发展为出发点,坚持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组织治理改革,推进会计服务市场有序开放,深化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1)会计创新引领扩展资料:
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财会〔2016〕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财务局、武警部队后勤部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财政“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
在认真总结全国会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布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组织学习和大力宣传《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任务措施,交流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为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全面深化会计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和创造有利条件。
要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保障,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积极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
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规划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督促检查,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地区、各部门在实施《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实施方案及实施进展情况,请及时报我部会计司。
2、互联网 引爆会计时代
21世纪会计界最火的词,当是“互联网+会计”。“互联网+”时代,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技术引领会计工作的转型是关键,有数据显示,目前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80%以上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就在不远将来,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会计工作将发生颠覆性变化,作为一名会计人,预先充电,拥有“互联网+”财务思维,将成为企业的战略专家、财务界的行业专家。同时,那些固步自封的老会计们将会被行业淘汰。
1.会计工作更高自由度
从最早的商业记录到最早的商用计算机,财会行业一直都是能够迅速掌握并利用新兴技术的那批人。他们使用第一批可编程的计算机,普遍采用会计电算化,“互联网+会计”时代下,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会计人在工作上的自由度正大大增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正在影响并带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
财务会计体系将是个一体化大系统,包括会计共享中心、资金运营中心以及管理会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先进的IT系统已使财务会计工作处在“互联网+”的前沿。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经营中的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将计算机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
同时很多公司会建设并逐步体会会计共享中心带来的便利,统一的标准,数据使用的齐全。具备条件的公司都应该早日建立共享中心。进而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处理的集中化运作,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相关资源,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模式的扩展和复制能力,将会计人员从琐碎的账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决策支持、风险管控等管理工作。
如今,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已经一体化处理并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就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结合,建立用途更广泛的大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财务人员自由度会进一步增加,效率更高,人员数量更少,组织流程更严格。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把公司内控流程体系和信息安全做好,财务自由度就能变得更高,财务管理的边界会更宽泛。
有数据显示,目前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80%以上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企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化等进行重新整合。
2.会计工作更“轻松”
“老会计”将遭受淘汰
中兴通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创新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已将公司会计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降低到1.1%(国内一般企业为5%左右),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成为会计行业坚持创新理念的典型案例。“互联网+会计”时代,会计人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提供了机遇。那些从事简单、重复的基础业务的会计人将逐渐被计算机取代,而参与分析决策、创造价值、提供战略支撑的会计人将越来越受青睐。
而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会计的工作更加轻松,有助于会计人员构建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商业模式等重要理论在内的完备的专业体系,向管理会计师转型。
3.事务所会计:
突破时空的变幻
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实现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相互印证,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提供有力的支持。作为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大数据的浪潮里,正迎风远航。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审计师的工作方式也要与之相适应,只有改变审计方法,才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为公共利益服务。”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祝宏伟说,“诸如,审计人员必须面对海量的信息流,传统的审计方法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借助IT审计的技术,同时有效地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文件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的业务管理系统进行传递等。”
同时公司使用的审计软件,业务管理系统(EIS)能够对进行客户、业务的承接和保持、项目、工时和业务报告进行管理;事务所内网上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料,方便内部员工查阅和使用。目前正准备开发一个APP,将重要的文件进行上传,在移动终端上能够随时进行阅读。
“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要熟悉审计软件的使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大部分公司每年的变化并不是很多,只需要对有变化的部分进行关注,可以大大降低了工作的重复性,能够有重点地关注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领域。”事实上,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于一名优秀的审计师来说,工作方法和审计工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宏观经济形势,收集行业数据,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产业上下游的动态。
大数据对审计行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审计师虽然面对的是财务数据,但是需要很多非财务数据来支撑和印证其是真实、合理、可靠的。如果财务数据和业务平台上的物流、资金流不一致,就间接地证明财务数据可能有问题,财务数据没有如实反映实际情况。
每一个行业都应该追求变化,中介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会计人,应更多地了解大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情况,学会将各个行业的专家人士组织起来去谈企业的财务问题,不断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成为一名综合性的人才,才能直面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
4.财会学习:
更自主安排和定制化
不仅实务界迎来诸多改变,在象牙塔的校园中,改变同样日新月异。互联网早已进入财务教学领域,出现了“沪江网校”、“慕课(MOOC)”等教学方式并已呈现出火热趋势。这些教学方式的出现,带来了财务教学的颠覆性变化。
只要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知识的传播速度以几何倍数无限放大,一个学生可以把学习和工作相结合,更加容易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一项共同研究表明,财会专业人士非常清楚很多新兴、正在融合的数字技术将带来的巨大变化。当2100余名财会人员被问及未来10年内他们期望技术发展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会计师和财会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时,高达81%的人希望有“一定程度”或者“很大程度”的改变,18%的人则希望“彻底变革”。
变革已经来临,财务人员要做的是,及时跟上互联网的变化,在财会工作已经插上互联网之翼的当下,更多提升自己的信息整理、分析和挖掘能力,跨界吸取互联网知识,在职场上展示自我,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3、如何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管理活动范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为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更好的管理企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计活动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管理活动范畴,都具有企业的管理才能。具体来说,财务会计主要是总结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实际状态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主要通过分析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经济数据的含义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情报,管理会计运用预算、决算和决策的方法来实现目标。但是鉴于我国会计理论发展比国外起步晚,企业会计大多停留在财务会计的核算层面上,而没有发展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管理学科,二者相融合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都包含控制和考核。财务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进行检查和考核,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和企业预算过程中制定的目标是否相符,如果二者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应该找到原因并进行及时的控制。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的企业成员业绩、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企业预算活动的控制进行评价和考核。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具有控制和考核两大基本职能,它们控制和考核的对象都是企业经营状况,只是各有侧重,财务会计直接控制和考核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是利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控制,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在逻辑和过程上的延续。
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来源一致。作为企业会计两大重要分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对象同为企业经营活动,因此他们需要的信息都源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另外,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在逻辑和过程上的延续,会依靠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账簿和报表,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财务会计成为管理会计的直接信息来源,二者融合发展可以避免两部门重复工作,耗时耗力。相同的信息来源这也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4.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一致。虽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和会计对象都不同,但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但是产业升级和互联网的发展,使现代企业的管理核心也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各项生产要素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本管理,生产经营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力资本、企业品牌等隐性的成本和资产的价值很难通过传统的财务报表来展现,对此管理会计应该和财务会计进一步融合,互为弥补,为企业的决策和战略提供支持信息。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
1.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程度较低,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领域的人才也比较匮乏。因此企业首先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再建立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体系,通过常规化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既能掌握会计专业的知识,又能熟悉财务管理知识,能够以企业长远发展的眼光开展相应的工作。
2.财务会计实务中运用管理会计思维。以应收账款和预算管理为例阐述如何在财务会计实务中运用管理会计思维。应收账款是很多企业财务风险过高的一大因素,容易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要予以重视。应收账款出现坏账大多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合同管理规范制度。合同管理在本质上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未针对管理会计专门设置岗位,而是财务会计人员直接负责,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应收账款会计要运用管理会计思维进行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在整个流程之中要结合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应该贯穿于合同谈判、签订、发运、收款和销售提成工作的全过程,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及时跟踪货款回收情况,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流充足。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需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密切配合。这是因为预算管理工作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同时依赖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二者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完成预算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要在财务会计实务中运用管理会计思维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企业应该在年初就确定全面的生产经营目标以及预计的生产经营费用,每个月进行绩效考核和绩效排名,以绩效的优劣决定奖惩。对成本费用的编表和考核应该按月进行,并和预算指标之间进行差异分析,找到成本超支的根源,为之后的成本费用控制做好基础工作。
3.建立并完善两种会计体系的数据共享的机制。上文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用一个信息源,目前不少企业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完全分开,二者之间沟通交流较少,造成重复工作,增加成本的局面。而建立两种会计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二者的共享服务。不仅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低,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通过共享机制的促进革新,促进财会部门的职能转变,从核算向决策的转变,将企业的核算职能从会计部门中脱离出来,使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能。
4.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开发与应用有效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相较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能够开发出更多的管理会计工作和方法。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使管理会计的先进工具和方法应用到财务会计中。目前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与产品结的不断构整,新型有效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被开发出来,如环境成本管理中“有效益的成本管理”等工具得到推广与普及。同时,配合目前“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特点和要求的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与信息支持系统得以开发,新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出现更能加快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
4、怎样才能成为会计领军人才
会计领军人才的定义是高级会计人才中能够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高端会计人才。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5、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有何意义
1、建立成本控制思路。
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企业在成本控制运作成本管理前,应当建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思路。因为国际形式在变、国家政策在变、市场需求在变、企业的供应量在变,这就需求企业管理者应当建立适应变化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形成新的管理思路。
在成本控制方面,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形成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观念,树立全员、全系统、全方位的三全成本控制理念,加强产品成本信息和价值链的管理,提高企业创新精神,但对影响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方面的成本不可盲目去控制。
2、更新成本管理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成本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片面地降低成本水平,强调节约和节省上。对成本的狭隘理解,使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落后,甚至失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成本管理,无论是作业成本法还是成本企划,其运用的都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成本战略管理观念,从使用的具体方法到参与的人员,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如果仍然停留在陈旧的成本管理观念上,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不会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的。
3、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能运行如此复杂的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与它们先进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组织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如在成本企划中,成本降低方案是--个全员参加的过程,不论是第--线的生产人员还是专职成本分析人员,都对企业的技术特点、生产流程有清楚的认识,并有责任参与、配合,而不单单是成本核算人员的事。这就对人员素质和协作的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结合实际,切忌生搬硬套。
日美的成本管理模式差别如此之大,不是偶然,与其各自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的差别有密切关系。日本企业的工作方式强调合作、信任,其组织方式以横向合作为主,不同于美国的纵向控制,有严格的上下级之分,这就是日本企业采用更强调合作、协调的成本企划,而不照搬作业成本法的原因。李绘芳老师建议中国企业在借鉴外来先进成本管理经验时,也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
5、提高创新精神,塑造成本管理文化。
提高企业创新精神,将企业成本管理文化塑造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创新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同时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途径和方法,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认识和执行力。还要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奖惩力度,形成成本分析体系,不断改进和提高。
6、大数据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是现状分析与讨论,结合访谈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和数据,阐述当前企业界人士对有关大数据、管理会计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一些困惑。二是理论与逻辑分析,针对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研究边界、大数据范畴等问题,给出大数据引领管理会计变革的理论解释与框架。三是从实践应用角度,介绍大数据对管理会计应用五大职能的改进,描述价值创造的具体路径。最后,我们展望大数据对财务功能与财务人员知识能力建设方面的影响与挑战。
一、现状分析与讨论
课题组搜集和整理了有关大数据与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献,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并通过有针对性地发放调查问卷,大致对目前我国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大数据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企业对大数据与管理会计关系的认识等问题做了基本了解。
(一)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为了保证资料来源的广泛性和可靠性,我们有选择地针对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项目、总会计师能力提升项 目、地方会计领军人才项目等长期项目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11份,其中有效问卷388份,无效问卷23份,问卷有效率94.40%。被调查企业共涉及18个行 业,其中,制造业62家,占比17%,其他依次为金融业(10%)、交通运输业(7%)、建筑业(8%)等各行业。被调查企业范围包括国有企业(63%)、民营企业(22%)、中外合资(5%)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共59家,41家在境内上市,18家在境外上市。被调查企业分布在20个省级地区,营收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19.5%,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36.1%。被调查对象绝大多数为财务人员,非财务工作人员占比14%;财务人员的职务层级较高,财务经理以上人员占财务人员总数的90%
7、会计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良好的工作心态。
二、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能独立地处理实务中出现的一般性业务问题(购发票、账本事宜)。
四、至少能提前3天完成各类税种的申报缴款工作(税种齐全、数据准确)。
五、在每月的25号前(或本公司的结账日期)完成上月所有的会计处理事项(装订凭证、报表、签收单、利润汇总表)。
六、文档管理规范、有序并能适时更新(包括客户档案、纳税申报备忘表、利润汇总表、工资表、各种费用明细表、财务资料签收单、凭证装订、申报回执以及发票管理等方面)。
七、能基本掌握本人负责的客户的基本资料(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经营范围、车辆数量、纳税账户每月余额、发票使用限额、发票领购份数等财务基本数据)。
八、了解、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的最新政策动态。
九、了解、掌握工作中所涉及的最新税收、财政及社保等政策。
十、有较强的专业学习应用能力(如专业职称考试、专业资格证书考试;新税法、新报表的学习;office、excel、新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等)。
十一、具备一定的培训能力,能够有效地带领新同事进入工作状态。
十二、具备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如关于回答客户所提出的各类税务、账务处理问题)。
十三、有一定的业务创新能力(带着头脑做事,继而能提出改进意见)。
十四、有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
十五、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临时交待的事项。
(7)会计创新引领扩展资料在日常工作中,每个单位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单位发生业务往来和经济联系,在这些业务和经济联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往来关系,债权债务的往来关系和清算关系,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应收赔款、罚款。
押金、备用金等“其他应收款”业务,应付未付的租金、职工未领的工资、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的保证金等“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利润)”、 “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对于该类业务的管理,要熟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应收应付的确认要准确,对原始凭证要进行审核,审核其内容是否完整、手续是否完备。
另外对于往来账项,会计部门要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复核,经复核之后没有问题才能登记账簿。由于往来账项的管理制度性较强,要求凭证制作人科目使用要准确,复核人员要根据政策进行复核。一个好的财务人员还应对企业采取的赊销政策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间,评价顾客的信用程度,并对应收款项进行坏账分析,合理提取坏账准备。
对企业经常使用现金的部门核定合理的备用金金额。对赊购政策的使用也要进行分析,根据企业资金计划,确定企业赊销、赊购水平,保障企业资金正常合理的流动。
8、你认为会计人员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做法如下:
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以模具和流水作业线作为典型代表,很难做到有别于其他;甚至现代办公条件下,剪切、复制、粘贴被广泛运用,已很难见到有别于其他;更有甚者,动物都开始进行了克隆!这一切,来源于心,心思。
因为只有有了这种流水线的心思、复制的心思、克隆的心思,才能制造出这样的生产线,才能复制出这样的文本,也才能克隆出这样的动物。而我们现在说的这种“匠心”,就是和上述种种心思相反的一种心思。这种心思,正因为其独到、独运,才显得巧妙,才显得别具一格。
会计人也是平凡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将自己与其他的业务部门隔离开来,如果那样,则是一个做死账的会计,不熟悉实际情况的会计。
只有当会计人融入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他所处理的会计事项才会符合企业的业务实质,业务信息才能及时转化为财务信息,财务信息反过来又迅速为业务服务,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个时候,会计人的合作精神的价值便全部体现出来。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是合作精神体现出来的大格局,会计人既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互联互通,也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既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合作共赢,也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会计人的合作精神肯定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9、基层人行财务会计转型工作包括那些内容
一、基层人行财务会计转型工作的内容包括:
1、要紧紧围绕中央银行履职和基层央行中心工作要求,把转型实践自觉融入到科学履职的工作大局中。
2、要追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步伐,强化会计反映、 分析、管理、研究、评价、参谋等作用,实现会计财务工作向主动型、管理型、 研究型转变。
3、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借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规模、结构等方式,应对危机、实施宏观调控的经验,密切关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变化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效应和影响,做好辖区金融机构会计财务信息收集、监测及分析、 研究工作。
4、持续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成本效应、社会资金运动情况的分析,及时反映辖区经济金融形势及影响。
5、要落实转型具体项目的选择,明确转型的重点及切入点,确保转型取得实效。
6、要在综合考量基层央行会计财务工作实际需求、资源配置、风险管控、 会计队伍力量、管理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关键领域和具体项目作为转 型对象,并做好立项、审核、评估、总结等工作。
7、重点关注会计风险评估、财务绩效评价、会计监督体系、资产效能管理、会计文化建设、深化调查研究、复合人才建设等转型任务,解决当前会计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眼宏观,细处入手,顺应形势,积极有为。
8、要探索转型的有效路径,须在健全规范会计财务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夯实会计财务工作基础的前提下,摆脱固有思维桎梏,以扎实的态度和创先争优 的精神,探寻转型工作规律,开展转型实践。
9、要拓展、延伸会计财务视野至整个金融体系,探索开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中央银行财务实力研究、国际会 计准则趋同、商业银行会计创新业务、央行会计参与宏观金融决策等重大问题和新课题的研究,并结合辖区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与金融机构运作态势,落实课题跟 踪调查,充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数据资源,开展定量或定性的前瞻性调查研究 分析,促进会计财务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0、同时积极构建和完善会计财务信交流机制,共享最新信息,共商典型问题。
二、基层人行的职责
1、基层人行就是指基层人民银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职责定位,人民银行基层分支行的职责,主要包括政策信息反馈、金融支持服务、金融环境建设三大职责。
2、需要密切关注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以及股民动向对股市的影响。
基层央行要结合当地的支柱产业、贷款投向投量,分析判断与产业政策的相符程度。更要判断信贷资金投入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连续关注分析当地物价走势。
3、理清思路,以反洗钱为抓手竭力维护辖内金融稳定 夯实基础,依法行使必要的检查监督权,不断强化辖内金融服务。
三、基层人行财务会计转型工作的必要性
人民银行不断深化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推动工作中心从传统的事务型、操作型为主,向研究型、管理型转变,初步提出了以“两张表”管理为中心,以完善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建立标准化体系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要求、以推进绩效评价为导向的工作转型框架。
四、制约基层人行会计财务转型的因素
1、缺乏完善的配套制度。
目前,人民银行执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预算管理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制订,版本较老。近年来,人民银行历经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财务管理内容和会计科目设置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会计财务工作需要,不能用于指导转型工作,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少明确的操作指引。
随着转型工作的不断深入,部分会计财务人员仍对转型的高度、内涵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把转型局限为加强会计研究分析,没有认识到进一步推进财务预算、项目建设、集中采购与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也是转型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缺乏明确的行动规划和细化的实施方案,也是制约转型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瓶颈。
3、现行模式不能完全适应转型需要。
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包括管理方式的改进,倡导“矩阵式”管理的理念,即针对具体的业务项目,按照条块结合、权责对等的原则,强化业务部门的条线指导作用,财务为业务服务,业务也要考虑财务约束。而在现行体制下,主要采取直线式管理模式,缺乏与业务管理的有机衔接,导致财务管理与业务指导脱节,制约会计财务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促进作用。
4、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现行体制下,基层央行预算安排缺乏灵活性,项目支出预算实行全账户管理,各科目、账户之间不得调剂使用,导致预算不足的账户无法充分保障履职需要,预算充裕的账户又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浪费的问题。此外,基层行的预算评价机制尚未健全,绩效评价作为预算管理的抓手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在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事权部门参与度低、会计部门一头热、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现象,这与转型中提出的“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管理要求相背离。
5、从业人员素质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
一方面,基层会计人员结构矛盾突出。一直以来普遍认为会计财务工作属于基础性工作,是操作性岗位,只需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即可。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受制于岗位设置情况。随着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基层会计人员在日常核算和管理上耗费了较多精力,有的甚至身兼数职,无暇顾及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严重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