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创业 » 浙江人大创新

浙江人大创新

发布时间: 2022-06-03 01:14:13

1、宣勇的主要论著

《浙江工业大学校园建设巡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7;开本:16开页数:181页
《大学变革的逻辑》ISBN: 9787010085371 出版日期: 2009-12-1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大学组织结构研究 》 ISBN:704016140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03-01 第1版 2005-03-01 第1次印刷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创业型大学学术系统的运行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1月第一版
文章专著
《大学组织结构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3 (独著)
《大学变革的逻辑(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2 (独著)
《我们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研究, 收录:新华文摘2009(15)全文转载国研网《校长决策参考》收录转载, 2009-07 (独著)
《大学必须有怎样的办学自主权 》,教育发展研究, 收录:新华文摘2010(14)全文转载国研网《校长决策参考》收录转载, 2010-07 (独著)
《学科制: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教育研究, 收录:新华文摘2007(11)全文转载, 2007-02 (1/2)
《论大学的自觉》,高等教育研究, 收录:国研网《校长决策参考》收录转载, 2009-05 (独著)
《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教育研究, 收录: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9(11)转载国研网《校长决策参考》收录转载, 2009-08 (1/2)
《外儒内道:大学去行政化的策略》,教育研究, 2010-06 (独著)
《大学学科组织成熟期及其表征》,教育发展研究, 收录: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8(5)转载, 2008-01 (1/2)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浙江社会科学, 收录: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9)转载, 2005-05 (独著)
《论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取向》,教育研究, 收录:《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论点摘编, 2012-04 (1/2)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创业型大学学术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2 (1/2)
《“学科”考辨》,高等教育研究, 2006-04 (1/2)
《 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大学?研究与评价》, 收录: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2007-01 (1/2)
《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逻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收录:国研网《校长决策参考》收录转载, 2008-03 (1/3)
《 组织生命周期视野中的大学学科组织发展》,《科学学研究》, 2006-02 (1/2)
《 挑战与回应:大学学生组织的重构》,教育研究, 2006-04 (独著)
研究项目
2011-10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招标项目, 经费80万元(首席专家)
2010-09至,政府善治与大学的主体性培育(Z710050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经费30万元(主持)
2010-09至,全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研究(2010C25089), 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 经费6万元(主持)
2007-01至2009-12,基于学科发展的现代大学治理研究(70673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经费16万元(主持)
2005-01至2007-12,大学学科组织的成长机理研究(70473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经费14万元(主持)
2008-01至2010-01,创新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创新(BIA070027),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类)一般课题, 经费7.2万元(主持)
2002-04至2003-12,走向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组织结构研究(B1B010475),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类)一般课题, 经费1.4万元(主持)
2003-01至2005-12,基础研究与大学学科组织发展(2003020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经费4万元(主持)
2001-02至2004-12,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研究(N01JY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经费0.7万元(主持)
2012-01至2012-12,高校办学自主权研究,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项目, 经费8万元(主持)
获奖与荣誉
2011,专著《大学变革的逻辑(上、下)》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
2012,专著《大学变革的逻辑(上、下)》获教育部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
2009,论文《学科制: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2)
2007-12,论著《大学组织结构研究》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唯一)
2010,研究成果《大学学科组织成长机理与发展模式基础性研究》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1/7)
2004-12,论文《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获中国高教学会2003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唯一)
2009-07,论文《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期待》获浙江省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优秀论文一等奖 (唯一)
2010-07,论文《论大学的自觉》获浙江省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优秀论文一等奖 (唯一)
2011-07,论文《外儒内道:大学去行政化的策略》获浙江省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优秀论文一等奖 (唯一)
2012,论文《论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取向》获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首届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2)

2、张文喜的学术成果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级别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所有权与正义:走向马克思政治哲学 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级重点项目 2014.06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总体观 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级(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2008.06 2012.12 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具体化路径:以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理论为其视野 明德青年学者计划 校级 2010.12 2014.07 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 国家社科基金
浙江省社科基金 国家级(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2005.06
2005.06 2007.09 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 浙江社科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 省级(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 2003.06
2003.09 2005.06
2004.12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境域和“新唯物主义” 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厅级(重点项目) 2003.06 2004.02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研究 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厅级(重点项目) 2004.06 2004.12 自我及其他者 浙江省教育厅 厅级(重点项目) 2001.06 2002.06 马克思哲学的人格同一观及其前史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 厅级(一般项目) 2000.07 2001.12 (原载刊名同前) 序号 论文题目 本人承担部分 刊名 转载时间(期) 1 所有制与所有权正义:马克思与亚当·斯密问题 独立
(下同)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 2014.8
2014.11 2 政治哲学概念性理解的两种进路及其启示  哲学原理 2014.5 3 两种马克思政治哲学概念  哲学原理 2014.2 4 论哲学问题的结构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3.10 5 无产者形象之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断想  哲学原理 2013.9 6 政治哲学为什么重要  政治学
哲学原理 2013.11
2013.11 7 政治哲学的指向、边界与可能性(原题目为:为什么政治哲学重要)  新华文摘 2013.24 8 论错误地使用辩证法概念的深刻思想根源  中国哲学年鉴
研究热点 2012 9 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终结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专题) 2012.5 10 签名的功能:对马克思的一种阐释  新华文摘(论点) 2012.16 11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项历史检证  哲学原理 2012.4 12 辩证法与政治哲学:萨拜因笔下的马克思  哲学原理 2012.2 13 哲学社会科学“原创”要求及其概念纹理的经与纬  社会科学总论 2011.4 14 人的意志和客观规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批判  中国哲学年鉴 2011年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合法化的多重维度  哲学原理 2011.10 16 从存在论境域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之核心  哲学原理 2010.2 17 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具体化路径探讨  哲学原理 2010.7 18 马克思政治哲学诸问题及其他面相  哲学原理 2010.8 19 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具体化路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0.8 20 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秩序的哲学透视  哲学原理 2009.3 21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历史语境及其当代意义  哲学原理 2009.6 22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原载学术月刊,题目有改动)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9.6 23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础和前提
——超越特殊的西方历史概念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专题) 2009.5 24 马克思“未来”概念的现实性基础 独著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著精华) 2008.09 25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的意义 独著 哲学原理(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下同) 2008.03 26 回归与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对改革开放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总体状况的理解 独著 哲学原理 2008.09 27 对根植于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历史线性进步观的时间论批判 独著 哲学原理 2008.11 28 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种政治哲学 独著 新华文摘 2008.08 29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 独著 哲学原理 2007.2 30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 独著 新华文摘(论点转载) 2006.24 31 在政治哲学视界中洞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独著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近5000字) 2006·05 32 马克思在殖民问题上的历史进步观论析 独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下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 2006.02
2006.01 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危机的实质 独著 马克思主义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 2006.02 34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 独著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6.24 35 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理论及其反贫困的政治哲学向度 独著 哲学原理 2006.12 36 列奥.施特劳斯:哲学与政治哲学 独著 外国哲学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下同) 2005.08 37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和历史主义 独著 哲学原理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5.04
2005.10 38 历史唯物主义视境与“科学的”政治观 独著 哲学原理 2005.11 39 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解读 独著 哲学原理 2005.01 40 论“回到马克思”的解释学张力 独著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约4500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下同) 2004.06
2004.10 41 形而上学的批判: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之论 独著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4.11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性 独著 哲学原理 2004.05 43 修辞在多大程度上与真理相关 独著 外国哲学 2004.07 44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家乡概念 独著 外国哲学 2003.09 45 他人问题:存在论岂为暴力而鸣鼓 独著 外国哲学 2003.07 46 阿尔都塞:消解自我(主体)的马克思 独著 中国哲学年鉴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2003
2002.07 47 居住:此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独著 外国哲学 2002.10 48 批判理性及其与现代性的关系 独著 新华文摘
(近7000字) 2002.08 49 解构人权:马克思、福柯与自由主义 独著 哲学原理 2002.03 50 马克思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哲学转换 独著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2.04 51 马克思与尼采:相关于思想造型及其效应的比较研究 独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2001.08 52 表现主义语境中的“维特根斯坦现象” 独著 外国哲学 2001.08 53 两种不同向度的自我意识理论 独著 外国哲学 2001.10 54 马克思与伦理学 独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2001.12 55 必然与偶然:能否思想和有无意义—现代西方哲学模式转换 独著 外国哲学 2001.02 56 文化基质与自我 独著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1.03 57 古希腊理性人学的探究 独著 中国哲学年鉴
外国哲学 2001.
2000.06 58 “人类中心”与“自然中心”之间:关于“生态伦理”的对话 独著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0.03 59 唯物史观的二个向度:现实个人与劳动 独著 哲学原理 2000.12 60 王阳明与费希特的自我观比较及现代意义 独著 中国哲学 2000.07 61 形而上学的品格:在认知与价值之间 独著 外国哲学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00.08
2000.09 62 对哈耶克“自由与责任”思想的一种阐释 独著 外国哲学 2000.08 63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逻辑基础探讨 独著 哲学原理 1999.05 64 对人及其全面发展问题思考的二重路向 独著 哲学原理 1998.07 65 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对立 独著 哲学原理 1998.05 66 人的需要及其一种价值原则 独著 哲学原理 1998.07 67 人的全面发展:在主客关系视野内 独著 哲学原理 1997.08 68 论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独著 哲学原理 1997.08 69 他心知问题哲学探讨 独著 外国哲学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1997.04
1997.05 70 从学生的主动性谈如何提高德育教育效率 第二作者 高教文摘(南京理工大学主办) 1996.8-9 71 人的目的、意志与社会运动关系新解 独著 哲学原理 1994.06 72 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中的偏向 独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1991.04

3、浙江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怎么样

整体而论,浙大的经济学实力和老牌经济强校如北清人复,南开,武大,厦大等有一定的差距。但浙大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特色。 1 民营经济。浙江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浙大在这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也确实颇有实力。其民营经济中心曾被外刊评为中国高校十大咨询中心,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ccer,清华经管等。 2 跨学科研究。浙大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全。经院在跨学科研究方向做了不少尝试。成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楼上提到的汪丁丁,就在这方向颇有功力。 3 农业经济。按学科分类,这属于管理学。按建制,该专业属于管院。但研究内容属于经济学,所以放在这里提一下。该专业的卡特中心,是浙大第一个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今年拿下了三个社科基金项目,好像和清华并列,居全国第三。 总之,浙大经济实力不强,但很有特色,如果没实力冲刺一流名校,考考浙大也不次。

4、浙江的历史?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10000-1300年代上山文化、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浙江”是钱塘江的古称,意为曲折的江水。唐代时,分江南东道设立两浙道,是为“浙”字第一次成为地方政府的名称,“浙江”之名由钱塘江流域,延伸至北起长江,南至平阳,西倚茅山、天目山,东滨大海,囊括太湖、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几大流域的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地理名称。
这一区域在春秋战国以前为越人聚居地,也是越国的本部,又曾被吴国占领,后又成为楚国的一部分。秦统一中国后,即在这里设立会稽郡,属扬州。三国时属于东吴,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南朝。唐宋之际又相继为两浙道、吴越国和两浙路的辖区,因吴越国内设13个州级行政区,故并称“两浙十三州”。吴越国主要范围均为今天的浙江全境,以及上海市和福建省北部的建瓯、宁德、寿光,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即为今天吴越文化和吴语的占据主导的区域。
明朝初年,设置“浙江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区的湖州府、嘉兴府),治杭州,而一些靠近福建的地区以苍南金乡为界,划入福建行省。自此大致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浙江省辖区域。

5、为什么说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参与的,可以约束政府其他权力机关,所以这么说。

6、历史一道题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元称。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边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官职名),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离开。
王充擅长辩论,开始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实在的结论。他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了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窗户、墙壁都放着刀和笔。写作了《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刺史(官职名)董勤征聘他为从事(官职名),改任治中(官职名),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特地下诏派遣公车(朝廷征聘贤人特定的车马)去征聘他,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里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在家中。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王符(公元85—162年),字节信,著有《潜夫论》,对东汉前期各种社会病端进了抨击,其议论恺切明理,温柔敦厚;仲长统(公元180年—220年),字公理,著有《昌言》,对东汉后期的社会百病进行了剖析,其见解危言峻发,振聋发聩。王充则著《论衡》一书,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理,石破天惊。范晔《后汉书》将三人立为合传,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三家中,王充的年辈最长,著作最早,在许多观点上,王充对后二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王充是三家中最杰出,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但是由于王充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特别是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有时甚至怀疑古经,上问孔孟,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向神圣的经典挑战,向孔孟圣贤发难,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韪,因而被视为名教之罪人。清乾隆皇帝御批:王充“刺孟而问孔”,“已有非圣无法之诛!”其他学人虽然不能治其“非圣无法”之罪,但也多挥毫濡翰,口诛笔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称的大史学家刘知几,因《论衡》书中记载了王充父祖横行乡里的不光彩行径,不合乎子为父隐的纲常名教,说王充“实三千之罪人”!章学诚亦对王充非难儒学的作法,对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质疑。

7、北京为什么那么美

年前,我在北京待过近半年,大学实习,每天往返于马连道与宣武门,间或跑到西单、八宝山、公主坟、红庙去转悠。

名字还熟悉,只是原来的模样已经消逝在消逝了的岁月里。

这次赴京,是为了全国两会。之前,我有4年没有呼吸到北京这样的空气。

车进入北京火车站,不是以前从湖南常抵的北京西客站。

陌生的站台拥抱了浙江代表团百余号人的脚步,坚定、沉着,带来了浙江创新创业的图景。

这次很特别,坐火车,一改往年乘飞机的习惯,代表说,大雪前段时间考验了铁路,这次选择铁路,也证明了浙江人民对铁路的感谢与信心。

还有代表说,从管理成本来说,坐铁路不仅大大节约的经济成本,时间虽然比飞机长,但代表们之间有了更充分的会前交流,形成共识,互相学习,这样的“实惠”值得提倡。

事实是,15个小时的铁轨旅程过得很充实,行走在车厢与车厢之间,看到的是多位代表们深夜交谈,清晨攀谈的身影,谈得多是各自的建议和议案,思想充分地碰撞着。

只可惜,漫长的铁路时间,断断续续的网络连接,苦了一帮发稿的老记们。快报的王兄本来托付我的无线手提,但奈何截至他们的截稿时间,登陆了网络却进不了邮箱,奇慢无比,信号线一格格地下降,最后打了电话念着稿子报回去,早报的美女摄影也是等了半天,一张N大的图片也传不了。

那那辛苦的,过硬的,灵活的,昨晚从硬卧混进了代表餐厅,抓住吃点心的人大代表俞学文就采访起来。

感谢论坛许伟的帮助接收,一篇起程的稿子终于在凌晨,在江苏境内发上了在线。

今早的列车餐车上,一场特殊的座谈吸引了部分主流媒体的老记,赵书记与12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掏心窝地话建议,议民生,列车北进,窗外阡陌纵横,窗内热情洋溢,代表们满怀豪情。陈飞代表也使出了自家招牌——菜篮子,送给了省委书记。借机又把环保好好宣传了一番。

一个细节是,当陈飞掏出手绢提倡少用餐巾纸时,赵书记也掏出了自己的手绢,两位代表会心一笑,找到了共同点。座谈终了,赵书记与代表们握手后,也走近记者队伍,与我们一一握手,甚是亲切。

真是一路阳光到北京,火车抵达北京的时间是下午14点20分,整点到达,下了火车,上了大巴。道路畅通无阻,十里长安街双向六车道,干净整洁,宽敞畅通。经过天安门时,车上的众代表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情绪一下上来了,一位代表说,一种自豪感,兴奋感油然而起。

明媚的北国阳光,湛蓝的蓝天,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已不是我4年前刚建的情景,车来车往,井然有序。曾经嫌北方气候干燥的我,居然也欢喜上了首都的天空,城市,大街。

到达驻地,军乐奏起,在总工会担任领导工作的浙江老省委副书记乔传秀、中纪委常委、副书记,浙江的老常委领导刘锡荣,也在驻地迎接,看到我们这些记者,又是亲切地招呼,又是亲切的握手。

第一次跑两会,自然也是激动地张望着各处的新鲜,但进到房间,来不及多想,赶紧着把手头的活干完。

嘿,原来北京那么美。

[补白]凌晨2点半了,前方编辑美女谢旭还在忙碌我们原创两会天天报栏目,辛苦的,期待第一份也许不成熟但用心的样报出炉。

呵呵~不错吧

8、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宣传宪法确立的我国的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深入开展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宣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结合学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实践。二、学习宣传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的法律法规。大力学习宣传我省相关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围绕一个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深入宣传有关“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环境保护、创新驱动、小微企业成长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依照法律程序,使推进重点工作的过程成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过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我省相关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大防范金融风险、电信网络诈骗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有关民生领域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引导公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坚持全民普法。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要接受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对象应当做到全覆盖,包括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在内的所有公民,加强与其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努力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四、突出重点对象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坚持全民普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发挥其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强化法治意识,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作为检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标准。坚持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行为习惯。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一步学法用法,正确认识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提高其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风险防范的观念和能力。五、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创新。要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融入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的全过程。坚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推行菜单化、订单式普法模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等活动,深入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以依法治理的生动实践体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使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在坚持巩固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发挥新媒体作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充分运用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宣传阵地,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宣传法律知识、法律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宣传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法治文化创意产业,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培育法治文化精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育作用相辅相成,使法治的理念成为公民道德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法治的方式成为公民的行动自觉。七、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全省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要求,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落实重点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强化实绩考核。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工作力量、经费等保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做好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充分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以及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本决议得到贯彻落实。

热点内容
我要开店淘宝 发布:2020-09-09 12:06:51 浏览:854
十大相机品牌 发布:2020-08-29 10:57:46 浏览: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发布:2020-08-29 01:52:31 浏览:627
开店宝支付 发布:2020-09-15 10:25:50 浏览:560
技术专利申请 发布:2020-08-27 21:42:43 浏览:545
怎么扫条形码 发布:2020-08-29 10:28:31 浏览:538
怎么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2020-08-29 01:30:26 浏览:535
济南创新谷 发布:2020-09-10 04:19:14 浏览:533
淘宝开店照片要求 发布:2020-09-09 12:08:29 浏览:532
开店美发 发布:2020-09-02 20:04:55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