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创新
1、毕加索的画到底有什么价值(从历史、创新、情感、风格等等方面回答)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2、毕加索具有怎样的精神
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并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创造出了很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
用中国的比喻而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绝对适合于毕加索。对于除了创新而无其他任何成规可言的毕加索来说,任何诱人的元素都可以为我所用。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等等流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糅进了自己的作品里,游刃有余而协调尽致。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艺术形式都是殊途同归的西方流派。真正意义重大的是,对东方艺术的尊崇和吸收更是成就了他的创新。
毕加索本人固执地认为世间最有高度的国别艺术依次为中国和日本,而日本的艺术又起源于中国。他甚至认定,如果自己出身在中国的话,定会成为一个书法家!
看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他从骨子里摈弃掉了自文艺复兴起就一直沿袭而今的固点透视,他要把整个世界都支离破碎掉,在面上来表现物体的几个面。这不仅是对西画经典手法的重塑,更是一种看待世界概念的重塑和创新。
这种概念在东方有着悠远的历史,中国画也是与固点透视毫无相关,中国传统绘画通过散点透视和着重线条的运用配合色彩,来表现“气韵生动”,表现“境外之象”,表现宇宙自然的最真实状态。对于毕加索而言,这是默契,也是着意汲取。正是他纠葛的中国情结,为他的创新融合了奇妙的理想,从而使得他的创新更富魅力。
3、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4、急急急!!!为什么说毕加索一生都在创新?
&
5、毕加索著名的画作有哪些?
毕加索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6、毕加索的画为何会拍出天价,有什么艺术价值?
全世界最贵的10件艺术品里,毕加索一个人就占了4件,在201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拍出1.8亿美元的天价。为什么叫O版呢?因为这个题材的作品,他已经画了15张,如果按照顺序排到字母O了。他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贵呢?这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毕加索是这时期关注度最高,最能代表时尚前锋的艺术家,他的名气和他的财富是一体的,名气越大,价值就越高。
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
很多人觉得毕加索的画非常幼稚,甚至就是“涂鸦”,其实并不是他古典功力不够,相反他古典传承格外深厚,而是他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方式,这成为他标新立异,独特的艺术追求。
理解毕加索必须深入他那个时代,不要以为毕加索的画就是一通乱涂,毕加索的画在不同时期,风格差异是非常大的,毕加索一生的创作了7万多件作品,除了油画以外,作品类型多样,包括在餐巾纸上作画。
80岁自画像
毕加索曾经说,他是一个天才,10岁的时候他的石膏像素描比一般美术老师画得都好;14岁的作品和拉斐尔一样好,而且一天就画完了别人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16岁的时候,西班牙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告诉他,你不用参加考试了。
毕加索早期素描作品
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像一个孩子一样去绘画,他年少的时候确实临摹过很多古典大师的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可能我们现在看毕加索的画和安格尔差异非常大,但是如果你看了毕加索早期的作品,笔法的运用、光影的把握和老练的程度,都彰显出他极为成熟的古典绘画功力。
19岁的毕加索做了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决定,从西班牙来到了艺术圣地巴黎,他明白在西班牙无论他画得有多好,都不会有人知道,只有来到巴黎他才慢慢开启他的艺术创新之路。
“蓝色时期”作品《老吉他手》
和很多早期的艺术家一样,刚到巴黎的毕加索穷困潦倒,他和一位记者同租了一个小房子,房子小到只能够放下一张床,两个人白天晚上轮换用这张床。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毕加索蓝色时期,画的色调以蓝色为主,此时也是他人生当中最压抑的时刻。
接下来毕加索谈恋爱了,他的画作也迎来了玫瑰期,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阿韦尼翁的少女》。他遇到了奥尔加·科赫洛娃,俩人结婚之后并育有一子,这段时期也是毕加索比较安逸的一段时间,因为一战后整个世界都处于和平发展期。这时候毕加索的作品主要走的是古典主义路线,画面宁静并且带着梦幻色彩。
7、毕加索的画有什么特点?
首先,毕加索是个天才,从小就对图形和色彩有天赋,胡涂乱抹很有一套。在别人只会尿床的时候,小毕就能画素描啦,而且水平很高,既可简单也可繁琐,随心所欲,收放自如。
其次,他生在一个特别适合画画的环境里面,老爸是个画师,能给他一定的引导。周围的亲戚们看小毕有这个才能,也帮他。值得一提的是,小毕的数学老师,竟然对他的考试作弊睁一眼闭一眼,故而每次考试,这个把“2”看成是只“鸽子”的男孩,都能混成及格。
就这么着,小毕的画参加了画展。而且很有几位画家(大概是小毕他爸的好朋友),对他狠狠地赞扬了一番。嘿嘿,到这个时候,如果按照丹纳的理论分析,小毕已经完成了的准备阶段,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创作啦。
果然,毕加索开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举个例子:比如画肩膀的那一笔,他就觉得老师教的那个弧度一笔画下去简直是粗笨,可是大家却都那么画,不知道这帮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等等,诸如此类,让他觉得西班牙简直没办法呆下去,前后左右全是些平庸乏味的人,决定去世界艺术中心——巴黎。
到了巴黎以后,毕加索如鱼得水。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穿最不搭配,颜色最浓烈,最不协调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红头黄嘴绿身子的大鹦鹉,而没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装束有什么怪异之处。他可以通宵达旦地寻花问柳狂欢作乐,而没有人对此横加指责。除了玩乐之外,他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画画,并且得到理解和赞赏。嘿嘿,毕加索这家伙命好啊!无论到哪里都有知音,欣赏他,提携他。其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便是马蒂斯。这个马蒂斯,值得多说两句。毕加索最嫉妒马蒂斯了,因为他有毕加索没有的东西:安静。而毕加索浑身上下只有躁动,只有性冲动,只有破坏一切的欲望,这些与安静截然相反的东西控制住了毕加索,令他永远不满足,永远否定自己,永远创新。
后来,理论家和批评家们把毕加索三万多幅作品整理了一番,分成什么“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还有什么“立体主义时期”(也叫“黑色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呵呵,最好玩儿的是,在“立体主义时期”里面,还要细分成什么“解构的立体主义”,“分析的立体主义”,和“综合的立体主义”。俺的娘啊,理论家和批评家的创造力总是那么旺盛。老天爷不让他们去搞创作,真是委屈他们了。
那么,毕加索的那些个所谓的“时期”到底是啥东东呢?无非是他在画了500张同一风格和题材的作品之后,腻了,烦了,进行一种新的尝试。是他不断对自己进行“否定——创新——否定——创新”的过程。
具体点说就是:比如有一天,他画人体画烦了,觉得画家们都按照现实的比例去画人体,真是愚蠢透顶,大家都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我偏要在画布上让“胳膊拧得过大腿”,我偏要把胳膊画得跟大腿一般粗;(《海边奔跑的少女》);比如有一天,他忽然琢磨:一张画,描述的客观存在是静止的,瞬间的。它咋就不能描绘出一个动态的过程呢?于是,他就决定创作这么一张前人没有画出来过的画,他要把西班牙斗牛的过程从头到尾描绘在一张画布上面(《斗牛士之死》);再比如,他总是抗拒不了女人的美貌,基本是见一个爱一个,恨自己没出息,气得他简直要给这些女人毁容,让女人的眼睛像比目鱼一样全长在脸蛋的一侧,或者索性给女人来个豁鼻子(《多拉-玛尔》);诸如此类,俺就不逐一分析啦。文化乱弹这里绘画大师多如猪毛,俺再说下去,恐怕要露馅儿。
还有重要的一点,几乎被人忽视了,那就是毕加索始终如一地保持顽童的天性,以此抵抗人世间的文明和条条框框。毕加索认为:“除音乐需要特殊的秉赋之外,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所有儿童都是天才,只不过这些天才被成人的教育扼杀掉了。”(大意啊)!呵呵,原来艺术创新的不二法门,就是像儿童那样去看世界,去描述世界。靠!幸亏这段话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广为流传。否则美术学院全都关门大吉,后果将极为严重,那就意味着,一个学习美术的人,将从此丧失成为“东易日盛装饰公司首席设计师”的机会和可能。
我这么说,也许有人会跳出来反对,指责我亵渎经典。呵呵,如果大家觉得以上的说法不够拽,那咱们就换个说法:
按照古希腊的创作理论,创作的最高境界,是“神”的境界。意思是说,画家只能画出一张具体的桌子(铁的,或者木头的;方的,或者圆的;);而只有“神”才能画出来不具体的桌子(概念,或者叫做本质)。“神”画出来的桌子是任何人都没有见过的,然而它的的确确是桌子。
毕加索,正是一个达到“神”的创作境界的画家。咱们还拿画桌子为例。毕加索领悟到:
1, 桌子在一般人眼里各式各样(形状、材质),然而用画笔在画布上表现出来,无非只是一些几何图形的组合罢了;
2, 桌子在一般人眼里是个整体,然而在画家的眼里却是一些零碎的个体。画一张桌子,其实是将现实的客观存在的桌子拆分为零件,再重新组装的过程。
呵呵,一般的画家都按现实存在的桌子的形态在画布上重新组装桌子。而毕加索,则喜欢以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想法,去重新组装桌子。
毕加索在画布上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按照他的方式重新组装的世界,奇特、混乱、怪异、晦涩、骚动不安,颠覆传统,冲击着我们的视觉。通过毕加索,我们体验了别样的欢乐与幸福,迷茫与痛苦,冲动与挣扎。这是个我们从未见过的世界,它也不会真实地降临到我们身边。这个世界,只属于毕加索。我们则是一些受邀访问的好朋友,或者贸然闯入的不速之客。
以上两种说法,说的是同一件事:经典在毕加索的手里,诞生了50%。那么,另外50%呢?
它是靠毕加索的那些个情妇,靠他四季如一的海魂衫,靠他那个大鼻子……还有,靠其他各色人等,包括:赞赏者;崇拜者;抨击者;漫骂者;政客;商人;掮客;等等……当然少不了理论家和批评家,成年累月地,连篇累牍地,不知疲倦地,共同制造出来的。
最后,关于毕加索创作的各种说法,如果你去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看过他用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做的“牛头”,你就会相信:毕加索确实是个顽童。那些个所谓的“时期”和“主义”,跟他本人,还有他的作品,都没什么关系。
8、毕加索的画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艺术的极致可能是一种作家的偏执,作家在某些特定的观念下,进行了一场极致精妙的创作。没有亲身经历、或者被动的强行使自己经历艺术家们的那种境界,可能都看不到这件艺术品的美妙之处……
或者说,艺术品可能是在某种观察角度下的极致的体现,离开了这个角度,我们看不到什么,但如果观察者也能进入这个角度来观察艺术家的作品,那就会得到艺术家带来的非凡的体验。
又或者说,艺术的极致,是艺术家们在经过无数创作后,寻找到美的某些内在规律,就像物理学家发现力学定理,艺术家也能发现美的定律。而毕加索的作品则是这些定律展现到极致的产物。要欣赏它,首先要理解这些美的定律,然后带着这些观念,就能领略到毕加索那美妙的创作世界。
当然。说了这么多,我还是屁都没看懂。。。
哎,人生,还是简简单单,平淡是真哦。
不过毕加索,我们肯定是否定不了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观测到“美”的本事,只有自己达到这个关键点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评判人家,因为你只是能欣赏,和创作完全不是一码事。但如果自己真达到这个水准,我估计到时候肯定还是会为毕加索的天才感叹。因为他的东西毕竟在那,他的地位名声可以从侧面告诉我们他是理解了画画真谛的人。
关键不在毕加索的画是否好坏,而是在于你能否理解绘画的那种真意。
9、毕加索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推动了美术的发展,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开创了一个流派,有许多经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