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业热潮
1、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从自然禀赋看,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质,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的禀性。从历史经验看,新中国开启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大门,改革开放更是点燃了人人创业创新的火种,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放开集体经济,发展私营经济等,都是着眼于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3、从发展阶段看,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在加剧,要素成本越来越高,必须走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之路。中国要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格局中占据主动,必须靠创新。世界上资源有限,而人的潜力无穷,这就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哲学意义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解放生产力,更是解放人自身的创造力,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从时代趋势看,中华大地正在兴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出现了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创业创新正在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5、从客观条件看,人们消费需求多层次、多样化,需要更多的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难题、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产品和服务。从制度环境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在更广范围内加快流动。
(1)激发创业热潮扩展资料:
李克强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参考资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网络
2、什么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
创新创业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政府部门要拿出实招积极推动,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推动形成活力释放、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要进一步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要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要推进投融资体制、税收、流通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鼓励各式各样的创新,直接用于创业,合作参与创业,转让促进创业。
创新创业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滋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在全社会培植创新创业土壤,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形成创新创业风尚。
创新创业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新创业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基层是创新的土壤,探索是创新的种子。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基层创新精神,激活民间创造热情,善于运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创新创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创新创业要搞好培训和服务。大众创业,教育先行;万众创新,文化先行。创新创业的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要推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3、互联网创业热潮 创业者需要明白这几点
创业者需要明白这几点:
一、创业要”趁早“
”趁早“的意思就要在新项目出现之前,就进行跟踪投资。
一个有可投资价值的创业项目,都是建立在一波趋势和红利之上。例如微信公众号运营,公众号呈现喷发性发展状态是在2015年前后,崛起了一大批大号,借助这个平台早期红利,赚个盆满钵满。但是现在公众号红利期已过,对于再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来说,成功的几率非常小。
除此之外,当前的BAT公司——百度、阿里、腾讯。为什么能成为垄断性行业,就是因为它们属于早期创业项目,随着时间积累,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致使人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记忆不断加深。虽然现在的搜狗、360搜索等,也在运营,但是用户量还是不及百度。各种电商平台的崛起,但还是不能撼动淘宝、天猫的地位。
这些公司的创立时间都是比较早的,正是流量红利刚开始的时候,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比别人早一步成功。
无论哪一个创业领域,“趁早”是最重要的。不是说晚加入的就不会成功,而是从发展程度上来讲,最先抓住先机者,最容易成功。
二、明白创业的最终目的
创业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白,创业的最终的目的是服务用户。
无论你的想法如何新潮,技术如何创新,但最终没有服务于用户,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客户群体,自然就没有盈利源头。
既然是服务于用户,就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有效的解决用户需求,才是一个创业项目持续发展并成功的秘诀。
三、选择创业项目很重要
创业项目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成功。
每年都有大批创业项目涌出,但真的能做大做成功的是少之又少。不少人因为不了解本身实力和市场具体需求,盲目进入项目风口,例如共享单车,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大批共享单车相继出现,短时间内就纷纷倒下,最终市场上只有几家存活下来。因此在选择创业投资项目时,不可盲目跟风。
4、作为当代大学生,你是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谈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
您好,万学双创中心很高兴为您解答。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去认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将我们所学到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其中解决社会需求。
创业就是创造企业,作为大学生,首先需要去了解企业,包括行业格局,行业属性,企业类型,企业的各大职能任务系统等等,再去创造企业,解决社会需求。
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5、从喜茶到泡泡玛特,你如何看待创业热潮?
我觉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每个人的机会,也是挑战;不断有新的东西诞生,给社会和该行业带来活力。
6、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当代大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是因为这个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更多的是来自大学。所以需要这一些学生不断的去努力。
7、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创业热潮,为什么要强调大学生创业,你会怎么做?
由于政策的鼓励,各个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越来越普及,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第一,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出现创业情景理论化、创业实践课堂化、创业技能灌输化、创业教育边缘化等问题,很多学子把创业教育课仅仅当成凑学分的学科;
8、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来源有哪些?
第一大来源:学生自发
来自学生自发创意,自主创新、商机发现。
特点:
1、充分体现90后大学生的特色项目,如华中科技大学的“粉丝网”项目。
2、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如上海交通大学的59store项目,北京大学的“ofo”共享单车项目,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圈新媒体”项目,山东师范大学的“大川乒乓”。
第二大来源:科技成果转化
越来越多的院校重视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形成了大学生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国家于2015年颁布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文件,2016年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相关的细则。
特点:
1、教学、科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合一,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进行科研成果产业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2、第二届“互联网+”大赛金奖项目中,此类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
3、如:西北工业大学和“微小卫星”项目、福州大学的“北斗”技术民用项目、华中科技大学的“慧淬”铁轨延寿项目等。
第三大来源: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发力点。
特点:
学校和当地的产业紧密结合,快速地获得产业需求信息,并实现资源对接。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当地产业与企业实现“互联网+”。
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无水保活”项目、沈阳农业大学的“大果榛子”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犇牛”项目、贺州学院的“瑶蓝之旅行”等。
第四大来源:特色专业+优势学科
如何将一流学科与创新创业结合,是学校未来规划的重点方向,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
特点:
紧密结合本校专业与学科特色,互相促进。
通过创新创业,促进学校特色打造,促进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如:西北农林大学的“侍酒师”项目、四川大学的“云病理共享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与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河北师范大学的“子衿教育”项目、云南大学的“律品”项目等。
第五大来源:“互联网+”新技术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将大大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大大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
特点:
1、“互联网”是人类在技术领域的巨大进步,将重新建构世界的连接方式,重新配置社会资源。
2、“互联网+”大赛中,出现了很多与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深入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3、如:Insta360全景相机、浙江大学云象“区块链”项目、北京大学的“OFO”共享单车项目、华中科技大学的“诸葛IO”项目等。
第六大来源:师生同创+大手拉小手
二十年以上大学丰富的校友及社会资源,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重要条件。
特点:
1、已毕业校友已经在社会各个行业走上重要的岗位,且与母校有着很深的情感,通过校友“大手拉小手”,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校外导师来源。
2、同时大学老师也有很多好的想法,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也会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
3、武汉工程大学的“秋叶PPT”项目,最初来自老师创业的想法与实践,通过师生同创,成为了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第七大来源:电子商务创新创业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创业,创业门槛相对较低,可以发挥大学生熟悉互联网的优势,帮助线下传统企业电商运营,实现线下商品资源的电子商务。第三届大赛中将设置“就业型创业组”,引导学生通过创业带来就业。
特点:
1、众多电子商务平台,资源丰富。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包括“淘宝与天猫”、“京东商城”、“微信微店”等。
2、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创业,适合小微创业,成就更多“小而美”的企业,并能够较好实现“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3、如南开大学的“农梦成真”项目、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圣地天堂”项目。
第八大来源:家族产业与产权
基于家族产业与产权传承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会成为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来源之一。
特点:
1、中国越来越多的家族产业与拥有的知识产权面临传承接班问题,需要创二代们更好发展家族事业。
2、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企业的新生代——“创二代”,实现家庭产业对“互联网”对接,实现升级跨越发展。
3、第二届“互联网+”大赛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减速机”等项目就是很好的代表。
第九大来源:政府公共采购与社会公益服务
随着中国政府的简政放权,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将通过面向社会采购服务的方式进行,存在巨大的创新创业空间。
特点: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追求更高生活品质成为人民广泛需求。此类市场受众群体范围广,市场空间大,且极易得到快速普及。通过创新与创意极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实现双赢。
第二届“互联网+”大赛中,陕西理工大学的“含氟水净化”项目,浙江大学的“空气洗手”项目,山东师范大学的“雨点公益”项目等,都是这方面很好的代表。
第十大来源: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在立足中国同时,一定要面向世界。中国倡导的“一路一带”会带来巨大的商机,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会带来更多的全球整合资源创新创业的机会。
特点:
越来越火的跨界电商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一些具有语音与区域优势的学校可以把握这个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的“一路一带”留学生项目,多所大学的“跨境电商”项目已经有所体现;新疆大学的“语言+”项目,采用大数据技术与手机智能交互,实现信息检索,完成语音转换,搭建语言的“一带一路”。
第三届“互联网+”大赛将在古都西安举行,将会进一步促进此类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