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新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中哪些新技术?
技术有跟多,举例说一下:
1、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雨水回用系统,就是将雨水收集后,按照不同的需求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而且能涵养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减少水涝,控制城市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漏斗效应与沉降,减轻水体污染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益处已成为人们普遍共识。
2、数控钢筋弯箍机
数控钢筋弯曲机是由工业计算机精确控制弯曲以替代人工弯曲的机械,主要加工棒材钢筋。数控钢筋弯曲机是由工业计算机精确控制弯曲以替代人工弯曲的机械,主要加工棒材钢筋,可弯曲50mm以内的国标钢筋。该设备可一次加工多根钢筋,具有加工形状标准,加工量大的优点。可替代人工20-30人。该设备可与数控式钢筋剪切生产线配套使用,也可单独工作,将建筑用钢筋进行自动化高量弯曲加工,可加工中铁、核电项目等专用超强钢筋。
3、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术
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术是将楼板混凝土与表面找平砂浆合二为一的施工技术。该技术要求混凝土在收平时加强对混凝土标高的控制,标高误差应达到水泥砂浆的质量要求,楼板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要用混凝土磨光机对表面进行二次压光,消除混凝土楼板的早期裂缝,使混凝土地坪达到水泥砂浆地坪的质量要求。这样成型的楼地面可达到水泥砂浆地坪的平整度和观感,因而不用进行装修找平层,从而节省了找平层的工作时间,缩短了工期,还可以节省水泥砂浆材料。
该技术特别适用于超高层钢结构外框楼板混凝土施工,如果楼板混凝土后期要镶贴地面砖,可以在混凝土表面磨光后,采用排刷拉毛,以加强地坪混凝土的粘结力,可有效预防地面砖空鼓。
4、自粘式防水卷材
自粘防水卷材是一种以SBS等合成橡胶、增粘剂及优质道路石油沥青等配制成的自粘橡胶沥青为基料,强韧的高密度聚乙烯膜或铝箔作为上表面材料,可剥离的涂硅隔离膜或涂硅隔离纸为下表面防粘隔离材料制成的防水材料。它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防水材料,具有低温柔性、自愈性、及粘结性能好的特点,可常温施工、施工速度快、符合环保要求。
自粘式防水卷材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类型大约可分为3大类: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和高分子自粘复合防水卷材。自粘式防水卷材表面有HDPE,具有较高的抗撕裂强度,满足耐穿刺等要求,能有效抵御基层开裂、变形所产生的应力对防水系统的破坏;常温下冷施工,不需要热熔,施工时只要剥开隔离纸,即可直接铺贴,施工极为方便,可有效缩短工期。
5、工地用电瓶运输车
电瓶运输车相比传统人力车具有效率高、损耗少、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电瓶运输车依靠电能发动,可以长时间持续工作,在相同条件下,1台电瓶运输车的运量约为1台传统手推斗车的3倍,解放了人力;在人工成本方面每天可以节省800元。电瓶运输车对人工的依赖低,可大大降低人工隐患和工伤风险。
6、电瓶扫地车
电动扫地车主要利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完成全自动的扫地清洁功能,由于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无二次污染,无废气排放,在环保愈加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7、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因此,我们在建筑垃圾的处理上,必须坚持综合利用。
移动式破碎站可以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其中,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具有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8、BIM应用技术
BIM技术作为一种数据化工具,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项目中各相关数据信息,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等效果。本项目应用BIM建模软件根据二维图纸建立建筑物的3D信息模型,通过3D信息模型计算工程量,根据BIM-3D模型完成设计碰撞检查,对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错误提前预测,减少返工及材料浪费。把施工现场土建模型与工程进度计划衔接,集成施工阶段资源信息,建立4D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了施工进度、人力、材料、机械、成本、质量、安全和场地布置的实时管理、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模拟。
9、喷涂式防水剂
防水QX-2000是一种独特的水性结晶材料,它是专门为混凝土和砖石结构设计的永久性防水阻湿产品。在潮湿环境中和湿气接触情况下,QX-2000高效混凝土防水防护剂的吸水作用令结晶膨胀,并填充孔洞,从而阻止湿气的延伸。施工时通过低压喷雾器把QX-2000高效混凝土防水防护剂直接喷涂在表面干净平整的混凝土面层上,涂刷后正常的渗透时间为1~2h,喷涂4~12h后,清洗干净表面的浮出物后便可进行其他装饰作业,有效地缩短了防水层施工工期。
10、塑料模板施工技术
塑料模板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复合材料,主要以聚丙烯为主,加入少量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等附加材料。塑料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周转次数达30次,拆模速度快,回收率高达95%,较传统木模施工工艺节省了工期、材料,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呈现自然质感。
2、建筑行业四大新技术是指什么技术?
四新技术主要是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
3、建筑创新与建筑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中建政研集团作为投资建设领域综合服务运营商一直致力于为行业搭建立体性、全方位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12月6日—8日中建政研集团在北京市九华山庄举办“第五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本次论坛中,设立20多个围绕建筑业和建筑企业发展的议题,现选取第一次圆桌会议的论道内容整理成文,主题是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主持人是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副总经理张胜先生,四位对话嘉宾,他们是:
中建政研会员单位、鲲鹏建设集团董事长毛晨阳
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建筑业咨询事业部总经理赵晓宁
中建政研商学院第二届总裁班班长、江苏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卫东
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戴军
张胜: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国家地位还是国际形势,建筑业面临的环境都在变,企业自身也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对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各位专家肯定有各自的经验和建议,请分享学习一下。
印卫东:各位尊敬的领导,企业家同仁,很高兴也很荣幸到这个会场,受梁舰董事长的邀请跟在座各位同仁分享。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们企业是江苏东大建设集团,目前我们公司拥有12个一级资质、10个总承包资质,还有8个专业承包资质,100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遍布全球,响应“走出去”的战略,公司在十几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
鲲鹏建设的毛总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转型升级、走出去都需要走差异化的道路。江苏和浙江是全国建筑业特级企业最多的省份,在这种与狼为伍的形势下如何生存?2012年之前,我们就开始做房建、水利、市政等很多总承包专业的资质,通过从全国各地收购、兼并、企业升级,我们拥有了智能一级资质、机电一级资质、消防一级资质、钢结构一级资质等十几个A级资质。我们在这些领域夯实基础很全面,遵行了查漏补缺和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受益于此,这几年我们企业发展得非常快,去年做了一百多亿元,总承包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境外业务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专业化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几年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一个几百万的小标的会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建筑单位去抢,最后中标的几率是很小的。这种情况下,我考虑是不是到国外去发展,所以几年前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走出去。
民营企业要想走出去是很困难的,我们是典型的、完全的民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走访了很多的国家,上半年与菲律宾前任总统谈话,我们民营企业怎么能介入项目的建设当中,他说我们不接受民营企业,因为中国政府与菲律宾政府签约(在一带一路当中很多国家都是这种情况),只有几家央企如中建、中铁建等才能够进行合作,民企是不占份额的。所以我一开始的思路就是跟着央企走,分得利润的一杯羹。
这几年江苏建筑业的领导非常重视走出去,主动把民营企业推出去,江苏省的领导们亲自带头跑了很多国家,跟当地境外民营企业进行思想沟通。抛开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跟境外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者进行合作,在境外有做央企的分包,有做自己的总包,今年我也跟随外交部跑了很多国家,目前很多国家都开始把民营企业列入一带一路的建设领域当中。过去领导都在呼吁提高企业家的地位,要帮助民营企业,真的见到实效了。
我是中建政研商学院总裁班第二届学员,一开始也是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中建政研,我在这里有很大的收获。中建政研商学院总裁班应该说是最接地气的,而且最具有实操性的建筑总裁班,以前我跟梁舰总完全不认识,之后交了友谊谈了合作,也有机会见到各位朋友,谢谢各位。
张胜:企业要想转型和升级,无非是差异化发展和在成本上展开竞争。印总刚才讲一带一路,我也很赞同。民营企业在境外有劣势也有优势,最核心的是规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EPC与一带一路有关系,因为国外工程的模式很多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总包方式。
戴军:就目前的形势而论,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GDP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贸易。目前中美贸易战局势不明;中国老百姓已经被房地产绑架了,要靠消费单纯拉动也有压力。目前的现状下,每年全国基建有8万亿元的规模,这就是机遇,怎么拿下这8万亿元,是大的形势。
我对行业的理解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项目外延,建筑业领域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能不能提升一个档次,变成投资领域,如果觉得投资领域风险大,那就量力而行。
外延的第一个方向,大部分企业是做承包或者分包,但设计又是单独分开的,所以有了外延,就是EPC总承包模式。我做过桥梁EPC总承包、电缆EPC总承包,这些会带来更大的利润。EPC总承包一定要从设计角度考虑,既要节省成本,又能赢得利润。
第二个方向是你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做强做精做优,这需要我们秉承工匠精神,不要羡慕别人一下子赚大钱。这个行业可能利润低,但是持续做下去,做到行业垄断的地位,就有了话语权。
第三,东方园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量力而行,把原有的基础守住,不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去做新的行业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建议联合共赢。不同的企业模式是不一样的。当然如果是价值创造型企业也不一样,像我们那边有一个设计院只跟大型优秀的房地产商合作,不参与投标,只是谈判。
第二个方面是运营。不能今年有饭吃了,明年饭在哪儿还要继续找,要用运营拓展饭碗。借助本身的优势来运营,像东方园林做绿化行业,绿化的养护每年也可以带来不菲的收入,而且是长期性的。
毛晨阳:前面主持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外部环境的问题,一个是企业内部接下来该怎么做的问题,对于外部环境来说,作为企业家或者企业高层,对于环境的研究和判断是永恒的主题。对于环境的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先知先觉,一种叫后知后觉,先知先觉的人创造变化,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后知后觉的人变化了才知道,甚至害怕变化,拒绝变化,受害于变化。
目前有把设计图、施工图交由施工单位来做的趋势。这个变化导致不会做施工图的企业的功能只剩下一半了。接下来是自己去具备设计的能力还是跟人家合作?选择了就是资源的配置、资源的选择和使用问题。未来的项目在哪里?未来的利润在哪里?我们的预判就是在EPC,就是设计施工总承包。
走不了往上游的宽域化之路,那就剩下两条路,一是坚守原来的施工总承包,跟有设计能力的企业合作,二是窄域化,这个行业里面,把专业化做好的企业太少了。这给部分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张胜:赵老师是建筑业的资深专家,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或者具备新的业务能力,要做哪些改变,请赵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
赵晓宁:我做管理咨询20多年,环境都在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作为企业家的主要职能和功能就是去思考变化,思考怎么去应对、抓住未来。要看领导层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以及有没有创新思维。实际上国有企业很多领导人都是精英,也有创新的想法,但是被机制约束了。创新企业来自于国有企业和央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民营企业的创新只是小打小闹。所以对于民营企业家做创新是生死的问题,决策对了能够继续往前走,做不好可能是全军覆没,但央企和国企有很多资源,如果不去创新这个行业就会没落,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建筑行业里面要打造的中国建造。
另外一个是机制的问题,从过去的挂靠到自营,甚至抓技术工种劳动力的培训,这都是民营企业很有代表性的,也走得比较好。
现在民营企业为什么这么难?国有企业的知识结构、平均年龄还是比较优的,再看民营企业,从领导层到中层干部到一线,老龄化非常严重,代表什么?管理者的思想不开放,年轻人上不来,新的理念也很难去渗透融入。民营企业招人难,但是怎么扭转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审慎考虑的。
毛晨阳:刚才赵总说的我要补充两点,关于谁来创新的问题,确实央企跟我们比是有优势的,首先我要讲两个方面,第一它的优势是这几年整个行业的资源向它倾斜使它做大了,规模就是力量。所以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创新的责任,这是历史赋予央企的责任。
但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有管理创新、商务创新、项目管理创新等等的这些创新。民营企业要自己去做,因为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管理模式是不能照搬过来的,所以这些创新还要靠自己,所以我们的创新任务照样是很重的,中小民营施工企业、建筑企业,未来的路能不能走得好关键在创新,就从这些方面创新,这是作为企业家、高管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张胜:我从2000年开始搞基建深有体会,因为央企和国企的扩张有时代的特点,又有资源因素,但是我个人判断,实际上它的质量的进步是比不上数量扩张。现在央企在一些项目管理、工程的管理,包括企业运营方面,它的效率和水平是下降的,跟不上规模的扩张,只是时代给了一个好机会。
民营企业仍然有创新的机会和能力,但是千万不要照搬央企的形式,要根据自己的优点,在它做不了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优点。
那么建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什么?请各位发表一下见解。
毛晨阳:任何事物都有风险,不转型风险大还是转型风险大,可以判断一下。16万家民营企业,未来至少有10万家企业必须消失,这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清楚自己的能力,防控风险。选择跟自己能力匹配的道路。
印卫东:我从大学老师到民营企业,这十几年当中经历了无数个风险,一步步从三级企业资质到现在十几个亿资质的企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但是有风险就不去做吗?不可能坐以待毙。所以要评估风险到底是不是在掌控范围之内。收购也有风险,万一这个企业有债务呢?挂靠有没有风险?风险太大了。所以总结一句话,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一定要评估这个风险是不是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
戴军:风险是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就是可控性。风险是机遇,当你把风险当成机遇的时候风险是可以突破的,把风险的事情做成了收益的东西即是机遇。
张胜:戴总也点明了风险的另一面,风险和收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风险的对面管控好、利用好就是机会。
最后请我们各位专家每人讲一句话。
毛晨阳:十几万家民营企业几年以后只剩六万家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在座的都还在。
赵晓宁:创新发展,持续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印卫东:我希望在座的永远跟中建政研保持在一条战线上,紧密联系,实现共赢。
戴军:共享不惧。
张胜:我也说一句,希望我们每年参加这个论坛都会有收获,每次来参加论坛的都会带来新一年的成果。谢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注:本文根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4、建筑四新技术是什么
建筑四新技术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四新”应用主要有:
(1)快拆支撑体系;
(2)大块竹面模板应用技术;
(3)混凝土中综合使用外加剂技术;
(4)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5)墙体粉刷综合防裂技术;
(6)滚动网络计划技术;
(7)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8)钢筋连接技术
(9)混凝土的双渗技术、高强混凝土技术、粉煤灰利用技术
(10)新型防水材料与塑料管应用技术
(11)外墙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
(12)混凝土表面处理工艺
(13)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建议等。
建筑污染防治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
第一,材料选用。工程材料的选用是否得当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部分,环保材料、低水平放射性材料的选用,要有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检验证明和环境保护标志,否则,无论后期采用何种手段或方法都难以消除有害物质。
第二,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选择一般是由所选材料决定的,但每种材料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用的辅助材料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贴壁纸就分别有用自粘胶、白乳胶、有机胶等,各种施工方法也与建筑的基层状况有关,当然,价格也有差别,如果对环境要求高的话应选用有机胶粘贴。
第三,施工时间。一般工程对建筑的室内装饰时间上要求的并不严格,其实,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装饰施工的不同季节、干湿度对装饰成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些常温下施工的工艺会因为低温或高温而采取措施,如添加辅助材料才能满足施工质量,无形中就会增加非环保材料的使用。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从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或是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要对民用建筑工程加强管理,必须要从技术达标,经济合理为基础,从而确保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来进行强化落实。
5、厦门市建筑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程度如何?
厦门市高度重视建筑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鼓励建筑企业自主创新,提出可从工程结算收入中提取0.5%-2%,纳入企业技术进步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提取适当比例用于奖励,因技术创新而节约投资或提高效益的,由建设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
同时,厦门市鼓励建筑业企业申请进入“三高”企业培育库,对新认定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由市财政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资助,资助程序、标准按照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在政策的鼓励及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厦门市建筑业企业中的80家建筑业企业代表中,在2019-2020年成功获得1项国家级科学技术奖、9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发布了2部国家标准、2部行业标准、8部地方标准、3部团体标准以及13部企业标准;申请了4项国家级工法、45项省级工法、107项企业级工法、50个发明专利以及263个新型实用专利。
在2019及2020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控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一等奖;地铁建设“厦门模式”下的BIM精细化管理创新及系统研发、典型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绿色建筑全过程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应用荣获二等奖;应对台风、洪涝灾害的滨海高密度城市生态韧性与智慧海绵关键技术、复杂环境下的厦门BRT设施工程病害成因分析及测控关键技术荣获三等奖。
截至2020年,厦门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有29家(包含新申报的11家企业,包括: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磊鑫(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恒晟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厦门城健建设有限公司、厦门桌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筑兆建设有限公司、福建省百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2017-2019年间,其科技类研发项目达到634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达到197项,企业研发人员达到1557人,其有效专利达到422项,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1项,有效工法达到229项,国家级工法达到7项。
6、“建筑业10项新技术”指的是什么
建筑业的10项新技术,分别为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7、有谁知道建筑四新技术有哪些
建筑四新技术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四新”应用主要有:
(1)快拆支撑体系;
(2)大块竹面模板应用技术;
(3)混凝土中综合使用外加剂技术;
(4)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5)墙体粉刷综合防裂技术;
(6)滚动网络计划技术;
(7)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8)钢筋连接技术
(9)混凝土的双渗技术、高强混凝土技术、粉煤灰利用技术
(10)新型防水材料与塑料管应用技术
(11)外墙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
(12)混凝土表面处理工艺
(13)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建议等。网页链接
8、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新技术有哪些
1、滑模工艺
根据结构形状,利用定型骨圈将模板约束定位成结构形状,操作架随模板设置,模板在新浇混凝土终凝前不脱模滑升。
该工艺适用与结构形状比较规则的结构,比如烟囱、筒仓等,由于不脱模滑升,混凝土的表面质量难以控制,同时连续不间断作业,现场劳动强度太大,此工艺目前已较少采用。
2、爬模工艺
爬模工艺由最早的模板与模板互爬、模板与架体互爬,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模架、导轨整体互爬的新型爬模体系,是目前市场上最成熟的工艺。
其工作原理为利用设置在新浇混凝土墙面的爬锥和爬靴,实现模架整体与导轨交替爬升。
由于利用新浇混凝土墙面设置支撑与爬升机构,单点承载能力低,需设置很多数量的支撑点,爬升过程中容易产生偏扭,且无法应对结构比较大的变化,可应用于竖向结构比较规则,变化不大的结构。
3、提模工艺
提模工艺对爬模工艺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增加了大钢平台,采用丝杆提升机代替爬模小油缸作为提升动力,这样可以根据结构形状选择支撑点位置,避免了爬模支撑点位选择的限制,和新浇混凝土墙面荷载的限制;
模扳、操作架挂设在钢平台下,增强了结构变化的适应性。该工艺在澳门电视塔和上海环球项目已经成功应用。
4、顶模工艺
顶模工艺是我们在施工西塔项目时,自主研发设计的新型模架自爬升体系,针对西塔特点,上述三种体系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我们利用爬模和提模的工作原理,针对西塔的特殊要求研制了顶模系统。
引进大吨位、长行程双作用油缸,代替提升机,减少了支撑点数量,大大加强了对结构变化的适应;
设置平面刚度较大的桁架式大钢平台,使得模板可随架体整体顶升;操作架设计成可滑、可转、可翻转、可伸缩,实现高空操作架任意形状的调整。
5、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它一端与支护桩、格构梁等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采用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将边缘土体的侧压力传至土体深处。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隧道、煤巷等领域,西塔基坑支护也辅助采用了此项技术。
9、建筑工程十大新工艺和十大新材料是什么?
一、建筑工程十大新工艺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混凝土技术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5、钢结构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
8、防水技术
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10、信息化应用技术
二、建筑工程十大新材料
1、硅酸盐保温材料(泡沫玻璃)
2、陶瓷保温材料
3、胶粉聚苯颗粒
4、钢丝网采水泥泡沫板(舒乐板)
5、挤塑板XPS
6、硬泡聚氨酯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板
7、自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
8、陶瓷保温板
9、钢构材料:聚苯乙烯、挤塑板、聚氨酯板,玻璃棉卷毡
10、发泡水泥
(9)建筑创新技术扩展资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科技创新的成功之一,其选用了高性能及的原材料组成复合料,以保持正常的施工流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筑行业坚持“环保绿化”创新,新型建筑材料与行业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1、降低能耗。热能是建筑工程建设需注意的重点,不同季节条件下的热能耗损情况不一,传统材料在热能损耗控制方面的作用较低。采用新型环保材料,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内的热能损失,创造了优越的室内环境。
2、减小污染。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了室内居住质量,也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新型建筑材料显著减小了空气污染,使空气的质量系数处于标准状态。
3、美化环境。创造优越的居住环境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最终目的,环境优化需把园林景观与建筑结构相结合。社会经济快递发展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环保型材料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