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创新
1、现代设计中,如何找创新点
点和面的勾画以及色调搭配构成视觉冲击,这是现代设计中一直试图追求的艺术之一,也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地方~~
我复制的别处的论文
高新技术的生产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传统艺术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态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文化艺术领域内部发生了行业内的大调整、大改组,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如电视、卫星电视及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一些昔日文化艺术界的“龙头老大”风光不再,转而成为电视业、音像业的补充,而网络文化则为人类创造了数字化生存的新方式。
在世纪之交文学艺术发生的文化“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今日的视觉图像铺天盖地,无所不在,它已经“帝国主义式”地占领了文化的大片领地。不管是触目皆是的街头广告,还是热浪叠起的居室装修,不管是电视台的“欢乐总动员”,还是电影《大话西游》,不管是流行歌曲MTV,还是电视报道美国轰炸阿富汗塔利班,不管是城市白领们翻阅的时尚杂志,还是打工仔喜欢的卡通读物,我们都离不开图像,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代。
2、6.(论述题, 50 分) 如何理解设计的“创新性”?这对中国当代设计有哪些启示
现在社会存在几个大的文化走向—— “西化”和所谓的“现代化”、“全球化”问题,学生受这些东西的影响很大,当然这与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有关系。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不同国家的学生作品放在一起时,我们自己的特点在哪儿?设计最终落实在视觉语言上,视觉语言的表现要靠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和艺术的表现,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设计作品仅从创意或造型上来看很完美,我们不能说它不好,但是缺乏自己的特色,或者说缺乏具有原创性语言的表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应该与生活息息相关并引领生活。
关于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让我想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都知道铁路上铺设的枕木,它的排列方式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包括它的大小和承重能力等等,但是这个间距的设置却刚好是人迈出一步的距离,所以总有人在铁路上行走,这样就经常发生事故。后来把枕木的间距设计成一步半,人在上面走起来就不那么舒服了,这样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这就是个很巧妙的设计,设计里面除了我们常说的美观、大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实用功能
以人为本”应该是设计的最终原则,这正应验了田自秉 先生的观点:设计应该“经济、实用、美观”。实用这点对于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消费者更看重设计的实用性。比如刚刚我们在民艺博物馆看到的那把烧水用的水壶,是日照两城文化演化而来的黑陶。看似简单的一把壶,外形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当我们把水壶反过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壶底被设计为凹进去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拢火,水开的就比较快,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柴火。老百姓从来不知道何谓“节约型设计”,但民间的“设计师”们关注生活,早在没有“工业设计”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在生活中使用了自己设计的“节约型产品”。这些优秀的设计恰恰来自于我们所忽视的“民间”。而且,我们越是深入的了解民间文化,就越能体会到它的博大和深厚。我们会在民间发现许多巧妙的设计,它的巧妙之处有很多确实是现代人所想象不到的。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积淀了太多优秀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将中国传统的、民间的文化作为我们设计灵感的源泉,一定会产生更多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包含中国元素的现代设计。
日本的设计一度引领亚洲,况且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创造了许多现代东方式的风格,并一直影响周边国家的设计潮流。同时他们的设计元素特别是平面设计,从汉字和日本形式感上做文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让人们一看到这种风格就知道这是日本设计师的作品。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日本本国生产的美能达相机能卖到15万日圆,但在中国生产的只卖5万日圆,同样是美能达的相机,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多呢?就差在做工上,我们的做工不够认真、精细。所以,中国人一定要把“认真”做到位。中国人不是不能认真,唐代、宋代的工艺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现代人太浮躁。“认真”的精神要从学校里培养,不能让学生们浮躁。学校不仅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西方艺术是科学的、技术的、形象的;东方的艺术是哲学的、人文的、意象的。关于中国造物中“天然”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一直提倡的“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那些精湛的陶器、石器、玉器,都是根据它的形制、材质去雕塑的。为什么中国的民间工匠意象那么优秀呢?恰恰是体现了人们对造物的追求,追求自然造化,崇尚人与物的交流,倡导材质美、自然美和技艺美的规律。我们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东方与西方的区别,民族与民族的区别,还有地方与地方的区别。区域性的差异与联系,在民俗学研究中是个很重要的领域。
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器物设计,怎样才能体现地区文化,怎样才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是现代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应当关注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的设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观点。也是《考工记》所提出的四项造物原则: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跟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自然环境有关。做这样的选择是为了后代能在特定地区世代生息繁衍下去,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说,“美”不仅仅指所谓的“纯艺术”,它是文化概念上的“美”,渗透在一切事物和行为当中。我觉得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一个观点。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强调地方标志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做设计时,要了解更多地方特色的东西,以便更好地为地方服务。设计需要“全球化”,但是不能都去搞“全球化”,我们需要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更多民艺、民俗方面的知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知道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是教给他们怎样看待地方文化,如何从中吸取养分。现在有很多设计作品都求新出怪,认为那才是有个性,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美”应该是和谐中的“美”,那些怪异的所谓“设计”是没有文化的“根”的,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祖先是怎样创造的,是怎样设计的。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文化”,从我们的传统艺术中寻找自己创作的营养。
当今社会的一些“垃圾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太大,这也是学生作品没有自己原创特色的原因之一。刘铁梁先生提到的“建设地方标志性文化”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我们国内的城市建设来说,有自己特色的城市不多。我认为城市应该是生长出来的,是文化哺育出来的。但是我看到欧洲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作为公共设施的垃圾箱,在这个城市的是这样的,跟它相邻的城市就一定不会跟它相似,从生活中的设计就能区别城市的不同风格。我觉得“地方标志性文化”的提法有必要在设计界深入展开讨论。
3、时装设计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唐三彩?并且与此同时进行一些创新呢?
1.设计师们加强对唐三彩艺术的了解
对唐三彩的了解是设计师们对唐三彩艺术元素进行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设计师们对唐三彩艺术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于唐三彩艺术元素的运用水平,因此,设计师们在从唐三彩身上寻找灵感之前先通过看书、查资料等方式加强自身对唐三彩的了解。
2.对唐三彩色彩元素的创新
对于唐三彩色彩元素运用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服装设计的三大元素之一就包括色彩,色彩的搭配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所有颜色都是美的,关键是要看怎么进行搭配,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不仅如此,不同的颜色搭配还会让人从心底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对于颜色的运用十分重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唐三彩可以为设计师们提供色彩运用的灵感,设计师们在从唐三彩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时候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从而不断推陈出新,免于落入俗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借助唐三彩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
色彩调研从服装设计的初期延续到成品制作的末尾,一个成熟完整的主题表达需要形成逻辑闭环,也就是前后要有呼应,色彩作为连接创作要点之间的重要视觉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色彩提取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在唐三彩中寻找灵感,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多找一些资料,唐三彩虽然被称之为唐三彩,但是除了黄、绿、白三个主色外还有其他的颜色,所以对于唐三彩颜色的借鉴可以选择主色之外的颜色进行借鉴。在进行设计之前,还应该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颜色进行借鉴,舍弃不适合的颜色,从而保证作品整体的协调性。设计师们还可以反其道而行,先确定颜色,再进行主题的确定,必将色彩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故事表现力,在确定了颜色之后,还应该尝试用同样的色彩和不同的面料之间进行搭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色彩心理学的运用,将色彩所代表的模样传达出来,之后再结合面料与廓形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唐三彩艺术元素进行运用。
在对唐三彩的色彩元素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不要纠结于唐三彩色彩的代表性,可以将借鉴的重点放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将唐三彩的色彩原封不动地拷贝到时装上,而是注重对同一色系不同色号的运用,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材质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样是唐三彩中常用的黄色、绿色和白色,在瓷器上的表现和在布料上的表现会是不同的感觉,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面料上表现出来也是不同的感觉,比如同样是红色,Max Mara2017 年秋冬秀场,正红色配上丝绒质感的面料,给人奢华的感觉。而Fendi2018 年的秀场款式,正红色配上了毛呢质感的面料,则给人沉着稳重的服装感受。
3.对唐三彩造型元素的应用创新
一方面可以从唐三彩的造型中提取出一些图案元素进行运用,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唐三彩中唐代人物造型进行时装设计。服装中的图案与装饰同样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很好的体现设计者的创作主题与文化引导,因此在对唐三彩原色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元素作为服装的图案和装饰,比如当设计者从丝绸之路上的唐三彩上寻找设计灵感时,可以将唐三彩上的器皿、动物模具中具有特色的纹样进行提取,包括马、牛的一系列静态与动态模具、以及器皿中的宝相花纹,他们的形态进行勾勒之后,用涂鸦的方式把模具的生动以及肃严的神态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服装上。这些传统的纹路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将会呈现相当好的艺术效果,同时可以很好的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
4、设计的创新性对中国当代设计有哪些启示?
把产品的核心从装饰拉回到功能性上,从浮而华转向廉而易,提高产品普及性,减少浪费,让人认识了人,机,环境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完美关系。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
现代主义设计的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推崇功能主义,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
现代主义设计以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为舞台背景,以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的技术革命作支持,融汇各门类艺术于基础训练之中,加强实践性,推崇既有理论素养,又具备动手能力,强调创新设计,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5、不同的图案在服装设计中应该如何进行创新和运用呢?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吗?
图案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对服装设计成果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强化服装设计效果,设计师应积极探索图案设计的技法创新。
一、重组原有图案
重新组合原始图案,是服装设计常用的一种图案设计方法,主要指通过拆分原有图案,保留其中有重组价值的元素,经过美术工艺加工形成一种新的图案。在服装创意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在创新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把握原始图案的设计规律,提取原始图案设计中的优秀元素,将自身的创新思路和想象融入服装图案设计,全方位构思服装图案大体图样。
值得注意的是,服装图案重组并不是简单地将图案拆分、整合,组成新的图案,而是要求设计师本着创新的目的,分析原始图案中的可用元素,把握服装图案设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展现图案设计中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对原始图案加以改造,在保留原始图案设计特点的同时,不断注入新时代的元素,丰富服装图案设计内容,尽可能地丰富服装图案设计的文化底蕴,体现服装图案设计的包容性,进而达到创新图案设计的目的。
二、从自然中汲取图案设计灵感
服装图案设计创新需要设计师从多方面寻找设计灵感,增强创新意识,不断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突出服装图案设计的创意性。自然界能够为服装图案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设计师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设计灵感,围绕自然界的景象和事物发散思维,提高服装图案设计的质量。如,设计师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云、雨、雪等气象变化,参考花卉、树木等景物,通过观察楼台等工程构造获得灵感,将自然景物以图案设计的方式呈现在服装上,提高服装产品设计品位,为服装图案设计带来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三、增强服装图案色彩搭配
服装图案的色彩搭配与绘画艺术的色彩调和有异曲同工之处。设计师在用图案进行服装设计创新工作时,应注重服装图案色彩比例调和与色彩搭配设计。现阶段服装图案色彩设计中存在色彩搭配不合理、色彩设计脱离服装图案设计特征等问题,导致部分服装图案设计缺少艺术性和审美性,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师要不断完善设计工艺,了解服装图案设计的发展走向,借鉴他人的优秀设计成果,并结合自身的设计经验,基于美术彩色系颜色的基本特征,合理调和、搭配服装图案的色彩。
6、1、如何理解工业设计中的创新( )
创新一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世界各个行业对其都有了不同的解释,但其目的始终没有变化,其核心仍旧是人类本身。形式的变化始终不能代替其本质的意义,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于人类的需求,实现其产品的人性化,使人与物、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