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访谈报告
1、毛邓三调查报告
号召大学生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举措,也是我国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为个案,在通过调查获得实证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目前条件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新情况,以及创业的实施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并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思路和建议.意在提出适合大学生创业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本次调研:
1,调查目的:着重调查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及在自主创业遇到的困难.
2.调查内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想法的比重及对风险问题的考虑,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困难及愿意从事的行业.
3.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分两个部分进行. 问卷部分: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5份问卷.回收5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3%,主要选取三,四年级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问卷涉及大学生对的创业动机,创业困难,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访谈部分:结合对问卷的分析,本次调查共选取四个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座谈,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学生对学校在当前情况下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和要求等多个问题.
一,当前农科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去向
(一),择业的地域倾向.从园艺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看,毕业生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占1.5%;考取研究生,双学位继续升学的占20%,到中小城市国有,民营,三资等省内外企业的占69.56%.派回地市二次就业的约占9%.可以看出学生在择业的地区倾向方面,趋向于城市的多,回家乡的少.本次调查问卷也显示出毕业生明显的择业地域倾向: 38%的同学选择到发达城市,49%的同学选择到中小城市,只有 1.8%的同学选择到乡镇,在 "您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的问项分析中,认为国家的政策与待遇不完善的,个人发展空间不大的所占比例较多.
(二),下基层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不高.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共识,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创业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但从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看,农科类毕业生通往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就业渠道不太通畅.近年来,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通过选调生,选聘生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下基层锻炼,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但人数有限.通过进一步访谈,了解到农科学生下不去的原因如下:一是受传统观念约束,父母反对,朋友不理解,本人又无法彻底摆脱他们的"精英情结",因而表现出极为矛盾的就业价值观,一方面他们既表现出实际化的就业去向,又有理想化的特征.因此在择业的地区倾向方面,趋向大中小城市;在择业岗位上,趋向事业单位及大中企业.在" 您是否愿意到基层,农村工作"的问项中,选择实在找不到工作时才去的占7%.二是低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从根本上限制了对农科毕业生的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集约经营程度低,农副产品商品率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低,毕业生去了容易被闲置起来.学生既然不愿意到基层就业,那么愿意到基层创业吗 调查结果如下.
二,农科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一) 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7.8%的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开办一个企业(公司),75%的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可以叫创业.可见狭义的创业就是办一个公司,广义的创业则是获取一定的资源来实现一种创新的想法,最后使它成为一种服务.在调查大学生愿意从事的创业领域时,20%的同学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领域,45%的同学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只有2%的同学选择往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在调查大学生创业的地域选择时,选择自己家乡的比例占45%,选择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占18%.在"调查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时,您创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问项中,选择赚更多的钱的比例占41%,选择想自己当老板的比例占29%,选择解决就业的比例占18%,少数同学选择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要解决生存生活需要.
(二)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自2008年,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2009年,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条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时起,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很少.调查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在学院和基层企业共创平台的基础上,只有10多人到基层参与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4%),1人回乡自办农业企业.在"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选项中,选择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的比例占41%;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的比例占53%,选择反对的只有 2%. 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参与者为少数,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一个过程. 那么大学生对创业为什么有热情没有行动呢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障碍.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困难
在"您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问项中,选择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的比例占29%,选择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比例占25%,选择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的比例占14%, 少数同学选择要考虑继续深造和其他.在"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的选项中,选择没有指导帮助的比例占63%,选择准备还不充分的比例占39%,少数同学选择没找到合适的创业平台.可见大学生创业存在以下困难.
(一)经验困难.受年龄和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多人只会"纸上谈兵",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误区.创业过程中,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知识,也就无法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资金困难.本次调查显示,有三成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因此,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要翻越的一座山,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三)项目选择困难.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因此,打算在技术领域创业的大学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具特色的产品,打开市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处于迷茫状态,信心不足.在"您认为在创业过程的时候,您的困惑是什么 " 选择找不到方向的比例占49%,选择没到合适的时候的比例占27%.
(四)能力困难.大学生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技术上出类拔萃,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获得成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在"您认为您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的要求吗 "选择不满足的比例占61%,选择说不清的比例占27%,选择基本满足的比例占10%.
(五)心理困难. 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和失败的必要准备.而创业是需要激情和信心的.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因种种困难缺乏创业勇气,满足于找一份工作先就业再说.
四,对策和建议
(一) 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
1,倡导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树立典型,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因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内容和形式.大学生们表示,走自主创业之路希望得到学校和专业教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问卷显示有82%的同学希望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因此把创业指导纳入就业指导势在必行,也可以将创业指导纳入必修科目,贯穿四年,学校可在创业课程设置上动点脑子.那么创业指导的内容如何安排呢 在"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您希望课程内容更注重哪一方面 "的问项中,选择市场营销的比例占20%,选择财务税收的比例占18%,选择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的比例占50%,选择与自己创业方向相同的实践活动的比例占47%.可见学生期望得到专业教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建议专业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针对不同群体的创业意向进行个性化辅导.在"你期望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形式有哪些 "问项中,40%的同学选择授课形式,60%的同学选择建立创业孵化基地,45%的同学选择举办企业家讲座.可见学生盼望学校对其加强创业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和实践,从而提高创业技能.访谈中,部分同学谈到:比如如何把握商机,如何筹资,如何写创业计划,如何承受压力等等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建议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模拟创业的运作活动.
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业做准备.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彰显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对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因此高校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让他们在社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创业经验.目前高校举办的创业大赛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升自主创业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参与面小,导致这些创业大赛没有太大影响,和一般学生活动无差别.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可以把第二课堂延伸到企业等场所,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也可以举办创业培训,让学生接受专业指导,积累创业知识,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4,构建不同形式的创业模式,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共建创业基地,把产学研基地拓展为产学研创具有四项功能的基地,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二是院企合作模式.创业需要依托学院专业教师的技术力量,园艺学院在院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园)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学院与农业企业合作共同孵化学生,从而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已经有10多人在基地创业,收到良好的效果,努力实现三赢.三是个人加企业模式.企业利用现代化资源和先进管理模式, 积极地吸纳有创业热情的同学走上创业之路.四是自主创业模式.由个人或几个人组成创业团队白手起家,在管理上主要是采取自我雇佣的业主组织形式,产权关系上以个人独资或合伙投资经营为主.
(二)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
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 的问项中,选择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的比例占39%,选择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的比例占57%,选择社会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的比例占16%,可见大学生创业呼唤社会的支持.政府可从行政手段,资金手段,法律手段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政策上细化措施,落实扶持政策.目前国家以及各地方已经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光有这些好的政策还不够,还要通过各种高效,有力的渠道将这些优惠措施落实下去,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国家对于他们创业将给予极大的扶持力度.在努力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建议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
2,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项目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后盾.大学生刚步入社会,自有储蓄少,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之一,可以设立创业专项基金,让学生立项,申请,弥补为其提供小额创业贷款的不足,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适当的国家补贴.还可设立风险基金,允许大学生创业失败并把失败的损失降到最小.
3,理顺人事劳动保障关系,解除后顾之忧.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都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要提供保障,消除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在法律方面,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贷款程序.参与创业的学生并不是就业困难的学生,为什么还要失业登记后才能贷款呢
4,重视创业培训.各地政府已把建立孵化基地,开办创业园区,开展创业实训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还不够深入,许多学生觉得创业无门,建议政府开通创业指导咨询热线,为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注册登记,税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快速解决通道.一定要把大学生创业培训与下岗工人返乡农民工培训区别开,成立大学生创业的专门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贷款和创业培训提供快捷服务.
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支撑着许多大型的农资企业,大部分农业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正在走出低谷,展现朝气蓬勃的活力.广阔的农村和边远落后地区也强烈呼唤大学生去发展农业产业,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小康.作为农科类大学生,应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利用所学知识,带领广大村民齐奔小康,完成学农,爱农,奉献"三农"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必将会成为新的趋势,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生能走上创业之路,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职业人物访谈报告怎么写
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11年8月3日
访谈方式:面对面
被访谈人:黄先生,大学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现任海鸥公司旗下益成茶行市场部主任
访谈内容:
问题1:您是如何找到工作?
答:是通过熟人介绍的,经过数月实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销售一步一步干到了主管。
问题2:您认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工作来说是重要的?
答:坚持。对于经验来说,都是需要用时间来培养的。坚持一份工作,就会产生经验,从而会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踏实的性格,毕竟这种工作并不会短时间就能有一个很满意的收入,所以需要踏实。其实做这行还需要对市场的敏锐的观察力,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竞争,如果做不好,那么只能被淘汰。只有抢先抓住市场的动向,知道顾客需要什么,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问题3:这项工作所需要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在同别的工作要求的有什么不同?
答:首先是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最好是这种能力特别强,因为在卖场销售的时候,就是面对面的与顾客交流,如果沟通不好的话,首先会影响你的销售业绩,其次甚至会引发矛盾,遭到投诉,工作不保。沟通能力是一方面,还要有想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坚持、踏实和耐心,这些即是所有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我这份工作的成功因素。像我现在的工作,还需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并将其总结,把每一个店在销售中的问题,归纳汇总,制成文字材料经典案例,在日后给所有的销售讲课的时候教授给她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提到给销售讲课,我的工作还需要一些勇气,不能怯场。当然也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如果不是我也是从基层的销售干到主管,也许会与销售们有距离。所以也许有基层的锻炼。
问题4:刚参加工作时会有什么培训?
答:刚进入工作,公司会对企业文化和公司产品经行培训,而且产品推新的时候,也会有培训。
问题5: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干些什么?
答:在办公室中处理各个经销商的问题与销售业绩统计。根据最新的市场销售信息反馈,判断消费者的需求,定期组织市场调研、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确定销售策略,建立销售目标,制定销售计划。
问题6:男女工作者在这份工作上机会均等吗?
答:现在的工作基本是男女平等的了。工作嘛,都是有能者居之。只要自己有这个实力就去勇敢拼搏,你就能够争取到自己想要的。
问题7:觉得现在实现您的人生价值了么?家庭对您的工作满意么?
答:我觉得我已经实现了人生价值,我的人生价值并不多么伟大,只是想让家人温暖就好,只要满足这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了。家里对我的工作也很满意,我们公司的休假是和国家颁布的放假一致,这使我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我的家人。
问题8:您对我们大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答:在学业上,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它存在就有它的价值,所以不要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时光。在生活中,要吃苦耐劳,用于实践,要知道实践出真知。
活动感受:
社会的复杂多样,变幻莫测,是在书本、网络和学校里无法感受和洞悉的到的。没有亲身的经历,就无法清楚地了解当今就业形势的真实状况,就只能让自己继续隔绝于社会之外。
这次的假期实践以及生涯人物访谈都给了我很大的感受,对我也有很大帮助。我也就此次活动的感受进行以下几点总结:1.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2. 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3. 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人还不错,做事还行。4. 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5. 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6. 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在大学这个小社会圈里就应该为我们进入大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从现在起就要积极关注社会动态发展,学习好专业知识,积攒社会经验,扩宽自己的人脉,为自己的未来道路铺好路基。
3、人物访谈报告怎么写
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11年8月3日
访谈方式:面对面
被访谈人简介:Xx,建筑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副教授,公司总经理。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建筑学院,进行基层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后,徐某终于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实现了他职业发展的成功。徐某对于成功的座右铭是:爱拼才会赢。正是他的这种拼搏精神使他取得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
访谈内容:
1、问:您什么时候创办这家公司的?最初的创业动机是什么?
答:最初创办这家公司是在97年,那时不叫***公司(现有公司的名称),而叫***(以前公司名称),最开始想创办公司是找到了一种商业动机,那时建筑装饰行业刚兴起不久,人才需求量极大,而入门起点也比较低。
2、问:您在大学里学的也是室内设计专业吗?在校期间可有相关实习?毕业后是不是直接去的室内装饰公司呢?
答:一般来说,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只要你肯认真做事,积极完成任务也就好了。员工刚来公司时,通常不会进行专业的培训,有什么不懂得可以互相之间交流。一般会做些基本的工作,比如绘图,量房,打电话,跑下业务之类的。
3、问:据网上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下降,您认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素质?
答:多看些人文素养方面的书籍啊,学一学心理学,没事呢听一下与品性相关的讲座,然后就是要多到外面走走,多与人打交道,学会沟通技巧。
4、问:现在很多求职者选择进什么样的公司,一般会考虑进一家公司是否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我想问一下从事这份工作的人的发展前景或晋升机会如何?大概薪资怎样呢?
答:虽然目前这个行业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总得来说,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入了行的,通常薪资应该都还不错。现在大学生实习机会较多,只要专业扎实,其他各方面素养也行,未来还是相当不错滴。
5、问: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好室内设计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或者经验之类的?
答:在校很多学生都局限地认为只要学好3大软件(3D,CAD,PS)就可以了,事实上,这只是这个专业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首先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虚心地学习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有良好的美术功底,要多写生,培养自己的设计灵感,积累设计素材。因为业务需要,也要懂点营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6、问:在一个设计团队中,要是都从设计的观念出发,有时可能会在见解上存在分歧,应该如何去调解这些情况呢?
答:一般都是通过协商,多加分析,最终决定哪个更合理采取哪个,互相尊重而不是抨击,不要影响团队的协作能力。
7、问:学我们这个专业的,是不是有必要懂点外语?
答:我个人的观点,如果能掌握好一门外语,比如英语啊,那固然是好的,特别是想要成为高深或首席设计师的话,那尤其重要,这样也便于以后能看懂国外的设计图纸,做到与国际化接轨。
4、j,c,n,m 我的朋友发在朋友圈,我不懂是什么意思?能给我答案?
现在是凌晨1点20,我正在上海飞往深圳的飞机上。整整2年,我每周都是这样,周初天不亮就出门去机场,周四半夜的廉价回深圳,周五凌晨到家。杏仁发布之前,我们不知道做到什么样才算“够”或“不够”,可杏仁正式发布的这4个半月,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原本的规划,也正是如此,现在这几万的用户,让我深深感知到: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前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尤其重要。以下是Ciline今天发在朋友圈的文章杏仁团队走到今天,可以说是各种侥幸,死里逃生。我们经历过的焦虑、彷徨、挣扎,付出的辛苦和正在付出的辛苦,我想只有我们这个团队自己最最清楚,外界的评价、褒贬、揣测都离我们很遥远。两年前的现在,我们只有几个人,一年前的现在,我们只有十几名员工,早期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我们,招募每个人我和马丁都要苦口婆心劝好久。 年我们小摆了不少方向,做了不少东西但是最后马丁不同意推。马丁一直说陌生医患的远程问诊根本就是不对的,互联网上随便聊聊不可能聊出靠谱的结果,治疗应 该是个不断监控和循环调整的过程……不懂医学的我们总觉得他太固执,认为是因为传统行业不相信互联网。马丁也很纠结,他什么都愿意尝试,但又觉得实在太 错。13年11月的时候,我和马丁陷入深深的焦虑。我们知道方向错了,但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对的。我们讨论了很多很多方向,都觉得不太靠谱。去年年会的时候,大家玩得很开心,但其实好几人已经打算离职,也有几人我们打算请走,我们最早的合伙人之一汪院因为癌症要动手术,手术后他就打算退出了。业务如果不往上走,员工就会没有什么成就感,没有动力也没有忠诚度。那 真是最艰难的一段。一位跟了我们很久的实习生找我谈,他快毕业了,顶尖优异的他前途大好,所有亲朋好友老师都反对他选择我们,他内心很难受,虽然我也 不知道能不能走过年中,我还是对他说:“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你,我一定会带你们走到成功。”我是个答应别人就会做到的人,那可能是我人生第一 次说那么没把握的话,然后我想:Shit!我怎么就这样承诺了,那我必须兑现我的承诺啊——带他们走到成功。所以未来的未来任何时候回过头来,我最想感激的都会是陪走过艰难的每位员工,其实他们内心经历的挣扎没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但是他们也撑过来了,他们选择了相信,相信我们的未来。有一个周五我在深圳,马丁给我打。他听起来很激动,他说他想明白了什么才是对的。我们从早晨聊到中午。马丁说我们就应该做端、连接自己的患者、产生收费和付费、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帮患者积累他的病历资料。这在医学上、商业上才是通的。马丁在这个想法上非常坚定。于是我们开始做杏仁的雏形,叫做看处方私人专科。我 们的私人专科刚做出来,bug超多,功能单调,体验极差,那时我们只有一个初级的Android,完全没有IOS,所以我们做了个极其简陋的 Android版本。找了一些帮我们试用。当然很多不感兴趣也不看好,最多敷衍一下。但也有一些他们也选择了相信我们,帮助我们不断地完善产 品,受着那么难用的东西,但还是持续去用,持续提建议。这些也是今天我们整个团队常在里提起就非常感激的们!其实,们的心地都很善良也很 纯净。我们从未想过要去动用的资源和关系去推,一心一意就把产品做好,每周快速迭代版本,不断完善不断优化。没想到后来科室主任来找我 们,院长来找我们,曾经把我们的BD轰出去的也来找我们了。我们经常在后台发现在中国某个遥远城的某个整个科室都在用。我相信只有一款真正好有 价值的产品才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定在9月3日对外发布杏仁。在那之前马丁非常忐忑,多次来找我说:“我很担心我们的产品还不够好,我 们要不要推迟一周发布?我可以接受再延一周的。”我说:“马丁,我们真的已经ready了!” 就像第一天送孩子去上小学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太小还跟不上,但是其实他早已经准备好了。9月3日,我们发布了。每天都有几百 上千位进入。因为认证的消息会发通知到我的上,我每天早晨7点就被密集震醒,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才慢慢安静下来。这么超乎意料的场表 现,让大家都很振奋,发布前那天我们搞了个竞猜,猜第二天的新增注册量,谁猜得最靠近答案谁就有个奖。结果几乎是全都输了,当然猜得最高的那位同 学得了奖品,虽然他离得也很远。发布第一天,大家在白板上公布当前新增数字,为了一个赌局。然后我发现我们并不是跳上了一台 高速火车,而是跳上了一台高速运转的跑步机。只能用身不由己来形容,我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和睡觉,每天只有空吃1餐最多2餐,也基本是在办公室里解决。杏仁 的小伙伴们也是夜晚、周末都在疯狂工作,几万在用,问题和反馈不断地涌过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从发布到现在,我们又已经迭代了 几十个版本,增加了很多新功能和版块,每一个都是在倾听之后做的——所有发给助理小杏的消息、所有bug反馈、建议都会通知到团队每个人上; 的核心员工必须每周都要和至少一位通,访谈报告累计了近百封邮件……团队能这样坚持做下来,有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倡导的杏仁的核心理念是 ——“值得应有的尊重”,这句话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讨论、、专访、感谢卡、APP、内……杏仁运营团队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等有 空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运营的经验教训),所有人几乎7x24小时应对各种问题,小杏团队从早晨7点就开始工作,直到凌晨一点,12月我们量暴涨的时 候,小杏团队几乎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们保持每个月都会推1-2个运营活动,盘活整个平台,运营团队常聚在一起讨论运营想法,我总是对大家很严 苛,经常在脑暴了几十个ideas后还拍桌子问“创意呢?你们的创意呢?”;当每次有运营的热点出现,不管那是半夜还是周末,大家都会聚集在里讨论 不断,直到快速执行出来;我们运营的每一条文字、每一张图片我们都会反反复复修改几十个版本,直到把自己逼疯……上上周请研发帮跑了一下来源数据。我们发现我们只有27%的是直接触达的,另外73%是这27%通过12度以上的传播影 响来的。作为一个互联网的孩子,这是一份值得动容的成绩,虽然和纯互联网项目比(如农场),73%真的不算什么,但在传统行业尤其是行业,实现这 样的模型非常有开创意义,因为这个模型证明了互联网可以改变传统行业的希望,证明了产品的价值而不是关系的价值,证明了口碑传播的意义,而不是搞定领导的 意义。(截止年底杏仁用户的传播模型,真实数据,第一度是27%,通过12度以上的传播,扩展了另外73%)但就这样……我们还是有很多很多问题,团队还小,精力有限,很容易顾此失彼。我每次和通,某些建议被反反复复被提起,但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做,我就十分着急……新上的版本,总发现有bug,想到审核又要等很久,那么多进来发现我们这么糟糕,我就会心塞到不行。这 几个月我沉醉于如何将产品和运营做得更好,如何帮助解决实际的问题,帮他们改善现有的工作方式和环境。我们今天做得远远不够好,但是我们愿为做好这件 事情去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我们从不遮掩隐藏我们的实际现状,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新生的我们一定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不做假、不作恶、不会停 滞前行。有时候团队同学们会因为有同行在效仿我们或者黑我们而义愤填膺,我都会说“同学们,我们是行业标杆了,要努力做得更好让他们fo 啊!”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前辈们充满敬意,也希望同行们一起加油,期待有更多、更优质的创意不断涌现,共同探索与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我想我们一起帮助医 生,推进、医学,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5、帮我做个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素质访谈调查表
内容提要:
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家呈“群聚式”出现,一方面社会需要新型创业者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社会本身也产生许多创业机会。在这一形势下,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创业的内容。然而,由于我国创业研究起步比较晚,教育者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状况了解不够,导致教育针对性不强。本文是在对广东省内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描述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但对创业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实际的创业动能并不高,而且创业精神、创新意识、资源获取能力、企业运作和市场知识等创业的核心能力不强。本文提出创业教育要注重加强针对性的观点。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能力 调查报告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型高学历企业家不断出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伴随着扩招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大学创业教育的不断开展,大学生创业热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少大学毕业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试图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然而,几年的实践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创业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
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创业者创业能力的高低,同样的环境下,创业能力越强的人抓住机遇、成功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即潜在的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①。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虽然创业能力难以量化,但可以分解,可以比较,本课题试图以广东省大学生为典型,着重分析处在经济发展前沿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分解状况。大学阶段是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精神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创业能力训练方面需要提高针对性。
一、相关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大量的新兴企业进行研究,通过对创业者的群体进行研究,在创业经验和创业者素质方面得出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有借鉴意义的至少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业动机
有研究者明确指出:“大多数新企业的创立都出于个人寻求自营职业的动机,而不是处于发展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等企业家式的冲动”。②另外一项研究则表明,进入自雇行业或自我创业的人,往往都是在支薪工作岗位中表现不如人意、收入偏低的人。
2、创业要素
成功创业因素既包括外在的环境因素、资源因素,又包括企业家内在的素质,如观念和事先经验、资本束缚、自主性、创新性、风险承担、超前认知与行动、竞争积极性、自信等等。而成功创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机遇与企业家的创业品质。霍茨依金(D. Holtz-Eakin)的研究认为,资金是最重要的,年轻人自己的资金又比不上父母的资金重要,而父母的创业经验则更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有创业经验的父母能向儿女提供资金,那么儿女创业的机率是最高的。而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分析认为,“对于大多数想创业的人来说,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筹集资金,而是在没有资金之时,具备创业的智慧和动力。” ③他还进一步分析,不论是经验、家庭背景还是受教育程度与创办有前途企业的可能性之间都存在“倒U型函数“关系,太少的人力资本或极为贫困的家庭背景会减少创办有前途的企业的几率,而巨额财产的继承人通常不会费神从小生意做起,他们对创业是有兴趣的,不过他们更愿意尝试一些规模足够大的机会。④
3、创业者品质与能力
早期的研究者利用问卷调查、大量的访谈和接触归纳出企业家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涵盖范围广,更有学者从创业失败者的身上找出创业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也有三十多种,涉及范围也很广。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在《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中通过对现有的发展前景的企业分析推论,得出企业家创建有前途的新企业需要一些特殊的品质,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品质有:(1)受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和经验所影响的创业倾向;(2)适应性调整能力,如果断、开明、控制内心冲突的能力、发现因果关系的能力等;(3)获取资源的能力,如应变能力、自制力、洞察力和销售技巧等;相比较而言,如承担风险、创造性活动、愿望与远见、雄心壮志、领袖气质、运用权力、管理才能等是次要的品质。
国内也有学者根据对中国创业者的调查,得出成功企业的领导人应具有以下品质:(1)诚实、谦虚以赢得别人的信任;(2)克制、忍耐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3)热情、富有责任感以保持克服困难的决心,并感染别人;(4)积极性的心态和创造精神使创业者充分发挥潜能,不被束缚,开创新局面等等。此外,公道正派和自信心也是创业者的重要品质。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以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创业者的能力是决定创业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一旦机遇来临,具备创业能力的人更能顺利地创办企业并使企业发展。几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引导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研究资料表明,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很多,但成功创业者寥寥,85%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大学生创业倾向、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自我管理与资源获取能力、了解并把握市场的能力等方面。
本研究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通过观察法和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倾向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对创业者的能力进行了认知和自我评价调查。本次调查在广州市内5所高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同时,笔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并长期与本校创业社团的学生交流和接触,这些对本文观点的形成都有直接作用。
(一)大学生的创业倾向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热情比较高。问卷中针对“如果有机会,我非常希望去自主创业”这一观点大多数人持赞成态度,持反对观点选择“比较不认可””和“非常不认可”的仅有9.7%;同样,对“我渴望拥有自己的业务”这一广义的创业意愿仅有6.8%的人持反对意见,选择“比较不认可””和“非常不认可”。
成功创业者——不论是媒体宣传的知名人物,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对大学生创业有导向作用,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企业家是李嘉诚和比尔.盖茨,选这两者的比例就达72.5%。
良好的创业机会和近几年的创业教育,使许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理想,但是否真正开展创业活动则受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
1、资金和经验
大学生们尽管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种种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急于实现创业愿望。在关于毕业后的打算的问题上,有59.80%的人选择“先就业”,有16.00%的人选择“先深造或进修”,另外还有23.10%“看情况”,仅有1.10%的人选择“先创业”。显然,大学生的选择是理性的,他(她)们认识到了自身条件不足所带来的创业风险。进一步被问及“对您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时,34%的人认为是“资金不足”,约33%的人认为自身“经验不足”和“对市场了解不够”。(见表一)大学生对自身的条件较明确的认识,使其更加理性地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
表一:对您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是:
对您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是: 合计
市场风险大 税务负担过重 专业技术知识不足 资金不足 对市场了解不够 缺乏经验 缺乏社会关系 缺乏创新的天赋能力 创业动力/愿望不足 其它
% 8.30 1.20 5.10 34.00 9.90 22.90 7.90 4.30 5.10 1.20 100.00
2、创业动能
创业的动能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创业的预期收益有:获得高收入,取得较高社会地位,甚至是实现自我价值等等;创业成本需要考虑: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成本、所需付出的额外努力以及必须放弃可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的工作岗位的机会成本等。与现实相比,理想常常显得遥远。调查中尽管有大多数人“渴望拥有自己的业务”,并表示“如果有机会,非常希望去自主创业”,但对“我愿意失去一些经济收入,以换取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的认可程度就大大不如前两者(参见表二)。另外问卷中对创业目的的理解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短期内不会选择创业,有45.6%的学生认为创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只有22.3%和9.7%的人将创业理解为“改善经济处境”和“避免就业压力”的手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只有先谋生,然后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已经做了非常清楚的表述。
3、创业信心
大学生的创业信心来自于对风险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创业能力的判断,创业信心是决定创业选择的关键因素。调查中有一问题反映出大学生的自信心状况,“我能在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下都取得成功”,对这一陈述表示的认可程度结果为,表示非常认可和比较认可的分别占11.70%和25.20%,表示“一般”、“比较不认可”、“和非常不认可”的各占47.40%、12.50%和3.30%。
创业的信心还受大学生对创业者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理解影响。针对问卷所列举11种具体因素,大学生理解的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创业者的领导能力”,65.4%和25.2%的人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认为“非常不重要”、“不是很重要”和“一般”的总共不足10%。尽管了解他人需求的能力和委婉说服他人的能力对大多数新企业成功来说很重要,但事实上,许多创业初期的企业家并不具备领袖气质或领导能力⑤。除了创业者的领导能力外,还有资金、管理经验等被夸大了重要性,是令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缺乏信心的原因之一。
此外,42.40%的人做过兼职,57.50%的人家族或好朋友中有人创办企业,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大学生的创业倾向。
(二)创业能力的相关测试与自我测评
为了测试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在创业意愿与创业精神、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自我管理与资源获得的能力、对企业运作与市场知识的了解等方面共设计了20个相关问题,通过被调查者的自我评估,比较大学生上述能力的高低。对有关能力的测试问题给出:非常认可、比较认可、一般、比较不认可和非常不认可五个选项,统计人员依次按5、4、3、2、1记分,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被调查者在每个问题上的分值,平均分值越接近5,表明大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越突出,或在该方面越有自信。总的来看,被调查者在20个问题上的简单平均分值为3.635。其中,创业意愿和学习意愿最强,分值为4.046和4.035,最低的是市场知识和产品推广能力,分值为3.132。
1、创业意愿与创业精神
正如前面所分析,理想和行动的差异,总会在很多人身上体现出来,表二显示,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业精神并没有其创业意愿强烈。在笔者指导创业社团的过程中也发现,同学们满腔热情参加创业社团,对创业充满憧憬,可一旦需要自主造机会学习和锻炼,则很少有人愿意付出努力。
表二:对有关创业意愿与创业精神方面表述的认可程度分布和分值
创业意愿与创业精神 非常不认可 比较不认可 一般 比较认可 非常认可 分值
我渴望拥有自己的业务 2.40% 7.30% 15.30% 33.30% 41.70% 4.024
如果有机会,我非常希望到外面去创业 1.30% 5.50% 21.30% 33.30% 38.60% 4.046
我愿意失去一些经济收入,以换取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 2.40% 9.40% 29.90% 37.00% 21.30% 3.654
2、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表现出了在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习能力并不一定转化为创新,仅仅是出于危机感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而学习,则与创新不一定相关,只有研究式的学习,带着好奇、探究和怀疑的学习,才会取得创新的成果。创新除了继承和学习之外,其活力在于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批判地继承才是创新的实质。从表三看出,问题(1)反映出大学生在学习意愿的分值最高,问题(2)(3)(4)反映出其知识更新意识和过程学习以及知识转化能力分值其次,问题(5)至(8)反映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较薄弱,各项分值均低于平均值,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表三:对有关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表述的认可程度分布和分值
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非常不认可 比较不认可 一般 比较认可 非常认可 分值
(1)我有强烈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愿望 1.30% 3.50% 19.40% 41.80% 34.00% 4.035
(2)我喜欢及时地抛弃过时的知识,更新自己的观念 1.30% 4.00% 29.40% 38.30% 27.00% 3.854
(3)我能够耐心从错误、失败中学习,而且收获很多 0.80% 4.70% 27.10% 44.20% 23.20% 3.842
(4)我善于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 0.80% 3.20% 43.00% 35.10% 17.80% 3.659
(5)我喜欢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10% 5.00% 42.50% 35.40% 16.10% 3.604
(6)我善于突破常规,大胆实施自己的设想并取得成功 0.80% 11.40% 47.00% 27.60% 13.20% 3.411
(7)我经常怀疑现有思想、技术、方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1.00% 13.10% 45.90% 27.00% 12.90% 3.375
(8)我很少循规蹈矩,喜欢发挥想象力去做事 2.40% 13.10% 47.80% 24.40% 12.30% 3.312
3、自我管理与资源获取能力
所谓自我管理能力是指自我发展规划、自身的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在工作中的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四中的问题(1)(2)(3)显示,被调查者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较有信心,分值较高。问题(4)(5)(6)显示大学生在资源获取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已有的研究表明,企业家获取资源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表四:对有关自我管理与资源获取能力表述的认可程度分布和分值
自我管理与资源获取能力 非常不认可 比较不认可 一般 比较认可 非常认可 分值
(1)我为人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1.60% 2.70% 10.80% 37.30% 47.60% 4.265
(2)为了把事情做好,我有能力争取到别人的帮助 0.80% 3.00% 28.60% 43.40% 24.30% 3.873
(3)为了把事情做好,我能争取足够的时间,以按应有的方法进行 1.10% 4.90% 31.70% 38.80% 23.60% 3.789
(4)为了把事情做好,我能争取足够的资本,以使方案顺利进行 0.80% 8.90% 39.00% 34.10% 17.20% 3.581
(5)我能凭现有信息准确估计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 1.80% 13.90% 44.60% 28.90% 10.80% 3.328
(6)我能在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下都取得成功 3.30% 12.50% 47.40% 25.20% 11.70% 3.295
4、对企业运作、市场知识的了解
从表五看出,大学生在企业运作知识和市场知识方面缺乏自信,在各项测评中分值最低。这正是创业教育的难点所在。
表五:对有关企业运作知识和市场知识了解程度的分布和分值
对企业运作与市场知识的了解 非常不认可 比较不认可 一般 比较认可 非常认可 分值
我对公司的运作知识与运作程序有着较深的认识 5.40% 15.30% 39.00% 26.90% 13.40% 3.277
我有着丰富的市场知识,使我能较好地推广公司产品/服务 9.40% 15.60% 41.10% 20.20% 13.70% 3.132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广东省大学生抽样调查,了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状况,目的是为制定创业教育政策提供信息。尽管研究手段还存在不足,创业能力测评的指标体系还不尽完善,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首先,大学生创业教育非常重要。教育目标有两个层次,一是在于引导和鼓励一小部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大部分人的作用则主要是使其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更有保持活力,更好地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次,我们的创业教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不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也存在差距,主要因为目前的创业教育还缺乏针对性。调查结果显示,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在创业能力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其一,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创业导向上,应从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开始。加强主动性,使其在学期间脱离对家庭的依赖、对学校的依赖,形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和能力。其二,要加强市场知识的教育和营销能力的训练。满足需求,面向市场,推广产品或服务是所有学科都将遇到的,建议大学设置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其三,注重实践环节,加强技能训练。行业知识和市场意识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学习的,增加相应的技能训练比理论灌输更重要。(问卷统计:陈萍)
参考文献:
①郁义鸿、李志能、罗博特.D.希斯瑞克(Robert D.Hisrich)编著《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美] 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魏如山、马志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阿玛尔.毕海德等著《创业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④[美] 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魏如山、马志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105页;
⑤[美] 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魏如山、马志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126页。
本课题获准共青团中央2004——2005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立项,主持人:李丹仪、王义明,参加者:林佩銮、王广文、张敏、陈志涛等。
6、关于创业的论文3000字?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为缓解就业压力,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国家开始提倡创业教育。十多年来,创业教育在国内愈来愈多的高校广泛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三期叠加"的阶段。要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充满活力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二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中国目前每千人企业数约13个,发达国家水平为约40~50个[1].大众的创业激情被点燃了,但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导致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不高。由此看来,要贯彻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从微经济视角提升大众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微创业能力,是研究者和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和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微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
关于创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本世纪初起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早期部分学者主要通过理论研究定性分析了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但随着创业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逐渐丰富,内容更为广泛深入,研究对象也细化扩展至高职学生、大学生、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工等[2].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与革新教育"研讨会,会议报告将创业能力界定为从事产生收入的活动并获得成功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激发行动的能力、能够行动的能力、继续行动的能力和操作行动的能力[3].肖红伟、晏红洁(2008)认为,创业能力是目标人口为了能从事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在各行各业创立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实践活动应具备的能力[4].唐靖、姜彦福(2008)在Chen、DeNoble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学、心理学角度,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创业能力包含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的两阶六维度概念,即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可细分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等两个二阶维度,运营管理能力可细分为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等4个二阶维度[5].Sarwoko和Surach-man(2013)等认为创业能力是使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两方面的特征[6].由于来源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和所持视角差异,迄今为止,学界对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
当然,要对创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界定和内涵构建,首先需基于对"创业"的准确把握,并同时结合特定研究对象和国家及区域实际。传统观点认为,创业即创立基业,指从零开始创建新事业,或者是在一个有问题的企业中创立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狭隘,无形中将某些个体工商户、开办工作室、创意自由职业等具备创业特征的自我雇佣者排斥到了研究领域之外。这些微创业活动看似无足轻重,却是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的萌芽,是新企业诞生和成长、推动社会创新的发动机。因此,创业应该是创立、创设、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即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包括利用微少资金创业和在细微领域创业的微创业活动。
基于微创业与传统创业活动的区别,笔者将微创业能力定义为:个人或团队利用微少资金或在细微领域进行创业的动机和能力。结合文献分析,以及笔者问卷调查数据和对M学校29名微创业者的访谈,具体从4个维度表征微创业能力:创业动机、自我效能与风险承担、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创业学习与实践能力。其中创业动机是个人对创业所持的一种主观态度,是激发、维持、调节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并引导创业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与个人价值观、创业认知等密切相关。自我效能与风险承担包括自我评估、完成创业任务的自信程度、风险评估和承受能力。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就是创业者发现亟待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并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创新、强力执行,满足市场需求。创业学习和实践能力包括学习方式、内容和水平。之所以没有将网络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要素纳入微创业能力表征的核心维度,是因为微创业规模、风险一般相对较小,这些能力要素可以允许在微创业活动中学习和进一步获得。
二、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本文从个体因素(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外部因素)两个方面阐述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内部因素
(1)创业者的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经过长期积累,受外界环境、教育等长期影响而潜移默化形成的性格特征,比如成就感与进取心、自信与独立性、警觉敏锐性、毅力与责任感等。这些心理层面的正向含义对于创业者进行创业选择,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以积极心态面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和支撑作用,但是具备正向特质创业者并非百分百都能获得创业成功。
在特质论上,管理学派秉持可学习训练的观点,而认知学派则认为警觉天赋不可训练[7].这种矛盾似乎给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设置了理论上的障碍,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格特质也是受环境和后天习得影响的。张玉利和王晓文实证检验了创业者先前经验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创业者学习风格的调节作用[8].孙烨也认为个人特质是个体经过长久积累,受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而养成的,个体的主观努力同样也可以改变个人特质[9].因此,我们应该将创业者的优秀特质作为可以学习和培养的因素应用到创业教育中。
(2)创业者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是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将自己的创业意向付诸于具体行动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创业动机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创业者偏向创新型机会开发,被动型创业者偏向均衡型创业机会的开发和利用[10].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其创业动机不同,机会型创业者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自主性、自我实现等非物质回报,而被动型创业者多受生存压力所迫而创业,首要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但无论是哪种动机,其意愿越强烈,越有助于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和加深对创业的认知。巫程成(2014)等通过归因分析得出创业动机对创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创业动机越强,创业者越倾向将创业动机归因于能力与努力,从而提升创业能力。
(3)创业者先前经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工作经验对创业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工作经验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认识水平,相比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其他人,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良好教育背景的创业者能更好地识别机会。买忆媛、辜雪娜(2011)研究表明,创业者先前的工作经验除了对创业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消极作用[11].
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业者工作内嵌入越高,早期创业活动的集中性就越低,积累的技术和技能也越单一,而创业者需要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不是某项单一的工作技能。
(4)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不仅包含受教育年限,以及接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受教育表现。比如除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创业者在工厂、门店等接受的学徒教育对其未来创业的帮助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创业技能相关性因年龄阶层、年限、内容和形式等因素存在显着差异。Stuart和Abetti(1990)经实证研究发现,本科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和创业绩效负相关,即创业者在本科以上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绩效反而越差[12].究其原因,低学历创业者理论知识储备较少,思维禁锢就少,在机会识别和把握上反而更开放、更大胆,在创业实践方面更积极,更具创业经验。尤其对于微创业活动,多数属于均衡型创业,创业者是否具备前期的科技创新或者模式创新能力并不是最迫切的。而且,随着国家支持创业的各项政策逐步出台,大众创业环境得以改善,在市场引导下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并共享,创业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降低,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二)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外部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微创业有重大影响,而且其对创业者的影响高于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因素[13],这与笔者的调查结果一致。家庭是否有创业或经商背景、经济状况、成员受教育程度等都是影响其创业动机形成、机会识别能力的因素。笔者调查显示,家庭成员有经商或开办企业背景的学生创业率显着高于其他家庭。有经商或开办企业家庭背景的人,其创业可能性和成功率显着提高,这是家庭文化氛围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所起的巨大作用,生活其间的人从小就有了接触创业知识、技能的机会,父辈中的成功创业者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创业失败则给青年以鞭策和反思。调查还显示,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创业动机显着高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但同时也存在这种现象: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微创业,成功率反而高于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府支持、融资环境、政策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微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社会舆论主要指民众对创业的支持度和对创业失败容忍度。政府支持主要是政府激励创业的政策,如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加大对新办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提供更多创业资讯服务等。社会环境与创业能力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区域创业氛围越浓厚,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越多,在政策方面税收政策、咨询服务等越完善,就越有利于微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业能力提升[14].
(3)学校环境。学校层面对学生微创业能力的影响主要来自创业教育、创业竞赛、创业氛围等方面。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效应虽然低于家庭创业支持和社会创业氛围,但是却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等[13],这给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一,创业教育使部分学生潜在的创业意识变为显现的创业动机,这几年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学生创业率明显提升。第二,高校建立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创业论坛等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一些在课堂难以学到的机会识别能力、领袖能力等得到提高,学生微创业成功率得以提升。第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创业的校友不仅能激发和强化在校学生创业动机,而且他们积累了大量创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第四,学校浓厚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创业,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微创业能力。
三、提升微创业能力的策略
改革开放掀起了一次创业大潮,催生了一大批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微创业群体。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孕育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创业高潮,大众创业激情被点燃,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并持续至今[15].但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的局面,当前政策环境和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创业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如何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创新创业,核心是提升微创业者创业能力。大量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影响创业者创业动力,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具备创业潜质的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因此,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有利于微创业者创业能力提升,会为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一)社会创业环境是催生微创业的土壤
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微创业舆论环境。创业者创业动机取决于个体特质,但也受后天环境影响,特别是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和创业行为的实施来源于内外两方面因素影响,但是从地区整体创业活跃度评价,外在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显性[16].
社会舆论环境首先表现在对创业的认可和支持上。创业不仅包括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角度创办新企业,也包括为弥补市场需求空缺,在细微领域的微创业。虽然教育界已经开始审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职业教育,还应有创业教育,但是创业教育目的和定位还是很狭隘,使得创业者的群众基础依然薄弱。2000年,北大才子陆步轩在西安开了"眼镜肉店",开始微创业---操刀卖猪肉,并与同门师弟陈生一度将全国连锁的"壹号土猪"店铺和"屠夫学校"经营得风生水起,但经不起媒体的一再深度"解剖"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创业十余年后黯然回到了体制内。社会舆论环境其次是表现在对创业失败的容忍度上。高风险是创业活动的本质特征,即使微创业也是存在风险的。
良好的创业环境应是对创业者持认同和尊重的态度,即使创业失败也应该是同情而不是嘲讽,这样才有利于创业者吸取教训,重新步上创业的康庄大道。因此,政府、媒体和全社会需重新审视创业的真内涵,大力宣传,冰释广大家庭和民众对于创业的误解,大力支持微创业,为微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政府层面完善微创业相关激励政策。当前,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和青年创业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是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上往往紧盯高新技术创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等领域,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微创业却被遗忘。微创业虽然规模小、雇员少,但是创业成本低、见效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层面应针对微创业专门制定相应政策,对创业者微创业提供政策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收优惠、提供融资担保等,并确保能执行到位。
同时政府还应强化创业培训,联合高校、社区、企业等对高校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中具备创业潜质的人员进行微创业培训,提升其创业技能,降低创业风险。
(二)学校创业教育是提升微创业能力的加速剂
1.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分层培养。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对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作出了宏观指导,但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和学生,其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显然是应该有所差别的。研究型高校可以加强技术创新型创业教育,提升科研转化率,而新建本科院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着力于微创业教育则更为可行。
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对象也不能仅局限于在校学生,还应辐射到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中具备微创业潜质的人员,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优势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2.构建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一,在教学内容上,紧贴微创业活动特点,与学校、学生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注重实用创新的原则。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微创业课程体系可以作为创新型创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第三,在教学方式上遵从"务实、高效、灵活"的原则,比如可借鉴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多提供微创业实践或模拟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课堂学习和交流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然后返回到实践中解决问题。第四,在课程开发上,可以联合创业教育教师、微创业者、小微企业创办者和政府部门从事创业政策制定和政策咨询服务的相关人员,共同开发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务实高效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相长,才能给微创业者实质性的建议和有意义的帮助。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微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者微创业能力的保障。第一,做好创业教育教师遴选,打造知识型、企业型、创业管理型多元化师资队伍。第二,做好创业教师专项培训,针对微创业教育,不仅要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需多派遣教师到小微企业和政府部门交流或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微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师师资队伍普遍不强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可以走"专兼结合"的思路,在兼职教师方面发挥好本校专业教师的优势,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之路,提升科技转化率,同时,引进小微企业和政府部门热心和善于创业教育教学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校外指导;另一方面,同一地域或相似类别高校创业教师之间可探索协同教学教研之路,实现创业教育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创业教育水平。
4.加强微创业教育辅导组织建设。首先,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例如可充分发挥校友会、电子商务创新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组织的作用,将校友会中成功创业的校友、各创新实验中心教师纳入微创业教育课外辅导团队,实战式为学生讲解微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专业学习与将来创业的关系、如何将科技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等,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群体的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创立创业社、工作室、淘宝协会等创业类协会组织,通过学生间的创业交流,培养其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三)创业实践平台是微创业成功的保障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核心环节,是学生创业能力获得和提升的重要途径。创业实践平台包括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
1.建立完备的微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微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要与学校、区域实际结合,重视学生的参与面和体验感,在实践中提升和检验学生创业能力。比如构建创业模拟实训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环境中,进行企业创建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创业活动的学习与演练,在真实体验中了解并掌握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帮助其树立稳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或者让学生以助手或职员的身份参与到教师的工作室中来,在工作中发现微企业运行现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创业实践对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增强微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和企业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平台。微创业和创业教育不能一直局限于校园,终将走向社会,而创业孵化器则是具备潜质的微创业者起飞的平台,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目前创业孵化平台有公益性和盈利性两种,主要为初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融资帮助等,起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对小微企业实现健康运行有重要意义。一般政府和高校自建创业(孵化)园属于公益性平台,具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资金不足的缺陷。
由风投资本等建立的盈利性孵化企业,弥补了公益平台的不足,但其盈利本质决定了他对创业者考核要求相对要高很多,覆盖面也会变窄。因此,从微创业扶持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将三者联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建立类似淘宝创业村、艺术创业园等的孵化器,扬长避短,实现微创业孵化平台的良性运作。
综上,微创业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激活市场,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生力军,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着力提升创业者微创业能力,发挥好这批优质人力资源的作用,不仅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文金,向松阳。珠海每千人商事主体数居全国前列[N].南方日报,2014-10-23.
[2]尹苗苗,费宇鹏。创业能力实证研究现状评述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0):22-30.
[3]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情报研究室。国际教育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提高儿童、青年的创业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2(1):6-8.
[4]肖红伟,晏红洁。对创业能力本质特征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2008(7):66-68.
[5]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52-57.
[6]SarwokoE.-[J].,2013,7(3):31-38.
[7]池军。重新审视特质论、认知论及有效导向理性工具对创业者及创业过程的作用[J].现代财经,2010(10):69-75.
[8]张玉利,王晓文。先前经验、学习风格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1(3):1-12.
[9]孙烨。青年人格特质与创业倾向探析[J].学术交流,2014(7):221-224.
[10]王旭,朱秀梅。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9):54-60.
[11]买忆媛,辜雪娜。工作经验一定有助于创业过程吗:基于工作内嵌入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2):144-149.
7、采访一位成功人士的报告
人物
杨 吉:浙大城市学院法学01级毕业生。浙江大学法学博士、律师、专栏作者和文化产业投资顾问。创业体会:成为文化产业的民间力量。
杨吉把自己的创业项目钉在了文化产业这根柱子上。
“我做的就是文化产业的观察和评论,同时做投资咨询项目。文化产业很宽泛,我们先 做小,像财经图书出版策划、艺术设计、给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做文化产业投资咨询顾问等,是我们的主要经营范围。”杨吉谈起文化产业,很有看法,“我另外创 立网站,不是为了盈利,是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产业新闻资讯的评点,从商业的角度、产业的高度给读者一个启发,让读者知道生意是这么做的。”
由此,杨吉的工作室就定位在打造顾问和专家的角色,“就是要区别于一般的团队,让自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有生的民间力量,成为文化产业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成为文化产业的Morgan Stanley。”杨吉说得异常坚定。
人物
许欣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1级毕业生,现为杭州澜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创业体会:找准空子钻。
互联网最能创造暴富神话,“我们就是看准了互联网的门槛较低,投入资金不大等特色,”许欣儿说,不过,单纯的网站,再怎么创新,第二天难免会被强大的对手复制,消灭。所以,要“找准空子钻。”
2006年与合作八年的伙伴共同建立杭州澜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UniCache已经成为中国CDN(分布式网络)服务领域三大名牌之一。现公司已受到国内外著名风险投资者青睐。
他说:“除了传统业务,我们最主要是建立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为国内大型网游、播客、门户网站提供内容加速服务,使信息更快地到达用户手中,这才是空子。”
“找到个好的方向,进入一个好的领域。”这是许欣儿的建议,这也是他现在能够为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运营商服务的原因。
人物
余家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电专业02级毕业生。创业体会:做最前沿的项目。
“希望要创业的同学不要学我。”余家汉说,但是他坚持自己不愿意放弃喜欢的造型。
由于原本当过主持人,所以,他坚持要在娱乐业上搞创业。大四时候与同学一起创办了电视购物公司,在公交移动电视上首创购物栏目。之后创办了GUESS CLUB益智推理游戏有限公司。
今天两个公司都已经卖了,有人认为他潦倒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记得大三的时候,看到报纸上经常有团购的活动,读者参与度很高,似乎很受欢迎,于是就联合同学,投入一定的资金与公交电视公司合作推出电视购物,”余家汉回忆,“之后,又发现全国各地都非常流行一款电脑游戏,于是就成立了一家益智推理游戏公司。”
做最前沿的项目,这是余家汉的创业思路。“我是希望做娱乐方面的推广工作,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推广益智游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带动文化发展。”余家汉沉思了一会儿,“当然,这有些难,因为中国人都很传统,接受新事物还需要过程。”
人物
杨 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专业03级毕业生。创业体会:给房交会增加技术含量。
近些年,房地产在中国逐渐升温,楼价上升异常迅猛,这让杨杰受了些启发,“当初就看重中国这火爆的楼市了。”
“当初想,杭州每年有两次实地房交会,非常火爆,但成本很高,时间又短,成效不一 定显著,消费者想买房也非常辛苦。那能不能把实地的房交会搬到网上来呢?我就这样开始我的创业路,”杨杰有些得意,“之后我们就通过摸索与技术创新,建立 了网上的房地产交易平台,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电脑前看房买房,这样就可以使房交会永不落幕了。”
他在2007年1月创办杭州中地网博广告有限公司,与众不同的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举办网上房地产博览会成为可能。目前,已开设四个省市分站,与百余家企业达成服务协议,并与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