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创新
1、“创新工程”实施包含哪些内容?
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为主攻方向,以应用型为重点,与企业科技发展规划相配套、相协调、相同步。其内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应坚持五个面向。一是面向科研。要根据企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重点研究和推广的项目,抓好对职工的相关教育、培训;发动群众围绕有关科研项目提合理化建议;配合企业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做好相关领域群众性基础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二是面向技术。主要是应用性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等等.三是面向管理。包括管理思想、理念、理论、体制、方法、模式、手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四是面向新产品开发.包括建筑业、工业、服务业等产品、服务的开发创新。五是面向纪录(指标)创新。主要包括对各类任务指标、生产进度纪录、安全纪录、效益指标、质量指标、技术指标和各项定额等的创新。
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班组职工是主体,基层生产一线是主阵地,要下移组织管理重心来取适当形式,通过有效载体去实施。
(1)与群众性的读书活动紧密结合。联系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入世后市场竞争形势和企业工作需要,教育班组职工抓紧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立足岗位,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业余自学和非学历的专业技术自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2)与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活动紧密结合。要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骨干的作用,把解决生产技术上的困难和紧迫问题作为技术攻关选题立项的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和群众性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等活动,使之与经济技术创新相互融合,不断提高水平,取得更多优秀成果。
(3)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紧密结合,结合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考工定级,广泛开展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和名师带徒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形成爱岗敬业、自觉钻研业务技术、学绝技、练绝活、人人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与建功立业活动紧密结合,及时论功行赏,做到创新有功,有功必录,同时,注意保护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知识产权。
(5)与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要大力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以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使劳动竞赛成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
2、工程质量管理创新点
(1)解决了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
系统通过Internet及中央服务器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承包人、监理单位、业主或总监办、质监站等单位的质量管理数据共享;通过预留接口,实现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系列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
(2)规范、统一了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资料的管理。
虽然交通部颁布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规范,但长期以来,项目建设单位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按自己习惯的一套方法进行管理,使得施工中和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经常由于内业资料不规范统一出现返工,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管理系统通过工程质量体系和各质量标准、范本的建立规范和统一了工程质量管理程序和业务流程,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解决了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资料滞后工程建设,质量查询不及时、不方便的问题。
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多、地点分散,工程施工点多、线路长,交通不便,管理资料数据量大等特点使得工程建设中,质量资料经常滞后于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单位对质量资料的查询也不能够做到方便和及时。出现事后编资料、补资料的现象,影响到工程质量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不能反映工程的实际质量状况。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实现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资料的实时查询和动态管理;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程序和业务流程的控制,如开工报告没有申报或经过审批,该工程项目的质量资料就不能填报,如果承包人进行了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查出该承包人违反了质量管理查询。从而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有效监督工程质量,达到对工程质量全面、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目标。
(4)数据的自动储存、传递、统计、汇总。
质量管理资料数据量大,简单重复的计算繁多,制作报表任务非常繁重,并且用手工统计报表精确度与灵活性差,不能满足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系统中,通过工程质量体系实现各项质量业务的关联。在质量表格中,用户只需填写原始的基础数据,系统自动计算表格中其他的数据,并可自动生成其他有数据关联的表格,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大大节省了业务数据处理所需的时间、人力、物力,避免了简单、繁杂的统计工作。它的各个功能模块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某一个子系统采集、生成的数据会自动地储存、统计、汇总,并根据业务流程设置自动地传递到其他相关子系统,该子系统对此数据又进行新一轮的储存、传递、统计、汇总。如此循环,系统便完成了某一项业务数据在整个系统中的运算,真正体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
(5)为工程质量管理者提供辅助分析手段。
本系统能对工程质量管理数据进行各类统计和辅助分析,生成有关数据报表和分析图表,使管理者能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薄弱环节和工程质量隐患,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工程质量薄弱处的质量管理,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和缺陷的发生。
3、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各高等学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实验教学过程中需大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目前的实验教学仅局限于辅助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不够。 一、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从实验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两大层次。前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后者的综合性实验是介于两层次之间的,设计性实验才是培养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而创新性实验则体现了实验效果的最高境界。 何为设计性实验?其主要特征是老师只给出实验的对象、目标、要求、技术指标、完成期限和验收方式,至于实验的实现方案、技术路线、元器件的选择、具体制作和调试方法、指标测试等则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各类电子大赛就是设计性实验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大赛规则中包含了基本要求和自主发挥的要求。自主发挥实际上融合了创新性实验的内涵。所以说,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和效果: 1.由于设计性实验的全过程是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实验的主动权在学生方,不可能存在等待、依赖思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前提基础。 2.设计性实验的要求不是通常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简单综合,而是更多地贴近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含有创新因素,因此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有压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动力源泉。 3.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中的任务分析、方案制定、电路构思、硬件设计、软件编写、分步试验、制作实施、系统调试、指标测试、性能改进和报告撰写等全过程的实践和攻关,既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又能把研究视野扩展到相关的知识领域,接触一些先进的元器件并加以运用。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创新素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升。 4.由于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必须独立经历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过程,每个人的方案和实施方式各异,从学生的整体来看,充分发挥了各人的原创能力、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由此也萌发出来不少对工程和社会有实际贡献的创作思路。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和技术指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在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问题的探讨、相互启发和取长补短,这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氛围和条件是实验指导老师的能力所无法提供和满足得了的。 设计性实验是学校提倡的实验教学的方向,需要积极建设和实现,但目前存在一些有待理顺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是职能部门对课程的性质在认识观念上有疏忽,对于理论加实验的课程即使是简单的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也存在元器件的损耗和补充的问题,需要考虑实验经费的支持,设计性实验就更是如此。但往往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没有被纳入预算,而被当作纯理论课对待,没有教学经费的支持,开展设计性实验就成了一种美好的空想。 其二是设计性实验的建设之所以未能广泛开展,是受到电子元器件种类和数量供应的制约。因为,修课的学生多,为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达到各具特色的实验设计效果,就必须提供足够多的不同题目的设计要求和任务。这一方面需要老师挑起技术支持的重担;而另一方面学校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各种元器件,这是设计性实验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 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 组织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而且也从学生中获得了新的思想和动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自主选择实验项目,预约实验时间,训练自己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和经费,指导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处理实验数据,不断扩展知识面。 针对一些自选实验课题型,可以鼓励学生多做市场调查,结合市场需求,将自己的课题按产品要求设计,在论文中还要附带详细的使用说明书,以便于进行市场推广。从而使开放性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实验,而是将其转变为产品设计开发,这样可以大大开拓学生思路, 提高实践能力。 三、丰富大学生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电子竞赛 建立学生创新中心,设立不同的产品设计和研究课题,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发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定期进行学术专题讲座,使学生普遍获得较大的信息量,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子信息技术。 另外,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
4、反求工程与技术创新有什么关系?
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和反求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新产品,并且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率,是创新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学习和掌握反求工程技术尤为重要
5、实施“创新工程”要做好什么工作?
实施“创新工程”要抓好的工作
(1)把劳动竞赛作为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载体。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对劳动竞赛的内容、形式、重点、考核、奖励等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劳动竞赛作为工会传统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拳头产品”,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载体。发挥劳动竞赛的载体作用,就是要使劳动竞赛走向高科技领域,把加强科研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技术开发能力作为追求目标,把工人、科技人员、管理者全方位吸引到劳动竞赛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把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和全员技术练兵等活动作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活动是发掘职工群众智慧和创造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应当抓住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这一契机,拓展空间,提升档次,充实内容,优化政策,扭转这一活动发动不深入、流于表面形式、激励政策不配套、效果不明显的被动局面。全员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是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推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式。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过程中,要不断扩大职工的参与面,提高比武的科技含量,为培养一大批知识型劳动者创造条件。达到体能、技能、职能的有机结合;知识性、时代性、效益性的有机结合;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岗位致富的有机结合;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和推广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技术比武、技术传授和名师带徒的有机结合;技术培训、下岗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其实效性。
(3)把评先进、劳模作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激励手段。评先选模是学赶先进等活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传统优势和有效手段。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评先选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忽视了它的激励作用。在评先选模的过程中,应重新制定标准,增强张力;加大考核力度,增强说服力;实行全员评选,增强凝聚力;力求少而精,增强辐射力;实行严评重奖,增强影响力。真正把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为企业创造显著效益的职工推荐出来,以工人阶级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4)把班组建设作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基础。抓好这一环节,创新工程将更具全员性、灵活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在这一方面,许多企业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6、工业工程与创新论文
I
7、如何理解工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如何理解工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在工程建设中,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与经验还要有所创新,作为一个工程师就应有这样的素质。多查阅以前的资料,注重工程中已经形成的现有经验,防止已有的问题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身上,在继承中不断总结,从而实现自己的创新。正确理解工程中的继承与创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辩证的观点把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为在继承中创新定好位。
在工程实践中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工程的历史和现状,在长期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经营特色等赋予时代内涵,持续传承、丰富、创新、发展,从而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
1、要坚持批判性继承
继承前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优良传统,并将这些优良传统与当今的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先进装备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用批判的眼光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在继承中创新奠好基。 继承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历史沉淀与现实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宝贵经验得以光大,好的做法得以应用。要坚持动态性继承。 3、要坚持择优性继承。
就必须充分挖掘工程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的传统优势,形成自身特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而全面提升工程的综合竞争力。我们在工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就是在充分挖掘工程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具有工程特色的工程文化架构,并在推进中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
用权变的思维求新,以新图变,变中图强,为在继承中创新导好航。 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求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求变图强的过程,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思维僵化,创新意识不强,就很难做到切合实际,灵活变通,攻坚克难,主动突破。我们要创新发展,解放思想的过程就必须永无止境的延伸,思维方式的调整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
8、怎样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管理模式:
创新一、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实现成本优势
传统的成本管理仅是一种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注重于短期内部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为使企业产品在价格上能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企业成本管理必须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能做到:第一全局性。成本管理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以期知彼知己,洞察全局。第二长期性。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应注重于长远的降低成本,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长期的生存、发展以至获利,因此对于近期投资较大但以后获利更大的项目,应舍得投资,不要追求短期效益。第三竞争性。要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创新二、实行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建筑业属高度竞争的服务行业,积极推行以“国退民进”优化产权为核心的国企第二轮改革,将公有资产逐步从建筑企业中退出,引入民营资产或其他优良资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存量资本,扩大增量资本,是进一步焕发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内部股金比例,提高经营者和经营层的持股比重和责任意识,实行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入股,鼓励经营、管理、技术骨干持大股,把其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改进员工持股计划,打破人人持股格局,大力培育内部股权交易市场,通过股权交易,使员工股向经营骨干集聚;改变目前职工持股会的持股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取消职工持股会,真正体现出资人到位,形成股权流动机制,并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吸收外资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资本,引进其先进的理念、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方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建立一系列议事规则及监督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协调运转。股东会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应充分行使其权力来决定重大问题,选举产生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等。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枢纽地位,制定《董事会决策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发挥董事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资本经营、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借助外脑,吸收专家的意见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档次;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评估,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功能。监事会是股东会领导下的公司监督机构,建全监督制度,强化监事会的功能,依法对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行使监督职权,保障股东权益和公司利益不受侵犯。
(二)创新组织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组织机制创新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调整组织机构和整合优势为主线,着力在经营管理体制上改革创新,从而建立与市场化经营完全对接,并同施工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承包方式,本着加大激励与加大风险相结合,放开经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界定责权利关系,实行利益与风险对等,权力与义务并存的经营权租赁承包,在各单位承包班子足额交纳风险抵押金,并对其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明确承包基数和承包时间,实行独立核算、确保上交、超额归己、亏损自负、调动各方经营的积极性。实行经济责任追究制,凡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严肃追究承包者的经济责任直至法律责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出售、租赁、兼并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第三层面的归并、重组、剥离等改革工作。分别按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员增效、激活机制的不同要求,对现有专业分公司采取不同的思路、途径与方式进行改革,理顺其产权关系,明晰市场主体,整合企业资源,组建“专、精、尖、特”,适应性强、机制灵活的各类专业公司。对涉及企业产业布局及发展全局的,实行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经营者和技术业务骨干持大股放开搞活,减人增效。
创新三、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壮大企业经济实力 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夯实发展根基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针对企业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财务、资金、质量、安全、文明、设备等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疏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的企业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职责分清、赏罚分明,营造以制度管人,以规章管事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突出资金管理。强调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效益。在企业内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运作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所有资金进出均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实行资金计划调度使用,规范内部资金市场,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制定严格的用款制度,大额资金使用采取报批制,重点掌握工程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积极推广网上银行系统,对企业内部资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与规范化的资金流程管理接轨,从而优化资金投向结构,提高资金宏观调控和整体运作能力。
(二)深化成本管理。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企业内部成立成本管理中心,制定成本管理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系统。加强项目成本的监管工作,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实行材料采购和劳务队伍公开市场竞争制;对项目部实行分段考核,定期开展经济分析,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控制和降低各项费用开支;加强监管审计,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以目标成本为依据,从预算收入、主要实物量、价格、分项成本和资金等方面入手,开展对项目成本的稽查工作;严格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竣工审计,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项目亏损。
(三)落实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也是企业一切管理的落脚点。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心应转移到项目管理上,实行项目经理授权经营,建立起科学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工程项目强制性标准和项目经理考核奖惩办法;强调过程控制,加强检查监督,加大对项目部的运作控制及服务监督力度。总之,项目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龙头,以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营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9、工程化的概念是什么?如何提升工程化创新水平?
工程化是什么
据说波音飞机有数十万个零配件,有很多都是跨州际的组装、外协工作,想想在软件开发中,几十个功能、几百个功能,可能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疲于应对了,这个差别不仅仅是反映的造飞机和做软件的区别,更直接的是工程管理技术成熟度的差别。如果拿出做飞机的架势来做软件产品,又有什么软件做不好、做不出来呢。如何协作、如何计划、如何控制进度、如何分解任务、如何规范化,达到流程化、可重复的,这些都是软件行业需要向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学习的:要工程化管理。
IBM的网站开发规范有数百页,一架飞机的各种文档有几十顿,把工作做细,把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才能在有限时间做出尽量好的产品。
工程化和创新矛盾吗?原来自己也认为是的。其实,只有工程化了,少了排脑袋,少了不切实际,从而不依赖经验,不依赖具体的某个人的能力,才能少浪费时间,少走弯路,少打无准备的仗,开发人员也才能有更多时间去创新,否则开发人员总是被拙劣的管理搞的狼狈不堪,心灰意冷:他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学习,如何进步呢?
对于一个产品的研发,整体上是一定需要工程化的,但对于其中的具体执行细节,这都是创新的空间,工程化的目的并不是封锁创新,应该是为了给创新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规范、流程、工程化就是把经验技巧、常识、个人的知识固化、理论化、规范化,建立一个可重复创造优秀产品的最优开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