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创业 » 创新方法实例

创新方法实例

发布时间: 2022-04-25 18:59:10

1、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请举一个例子并简要说明?

其是很简单的,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人工智能,你可以从生活中。就有一些例子来写一下。

2、列举列举五种创新的方法并加以举例说明

一,简化模式

在研发新产品时,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想要在产品上增加新的特色或功能。导致产品使用起来越发复杂,这样的画蛇添足对产品来说是一种负担。我们要运用简化模式,主要是将产品中多余的属性移除,再增加新功能,例如:手机从键盘按键模式变成触屏的虚拟键,让手机更加简洁美观。

二,分解模式

将现有的产品逐步摊开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综合的整体。角度的改变会让我们茅塞顿开从而预测到新产品的产生。例如:我们生活中的螺丝刀,将整体拆开后,你会发现,不同的螺丝刀头可用同一个刀身和刀柄,经过改造后可变成多功能螺丝刀。

三,扩展模式

复制并不是移除某个产品的部位,而是将产品现有的部分再多做一份的基础上,从而对这些复制品进行重要的变动,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发一定的质变。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桶,从单槽垃圾桶通过复制后变成一个连体垃圾桶可让使用者区分垃圾并进行分类。

四,改变属性依附关系

产品的属性与环境属性两者间有着紧密的附属关系,在单独一个产品的不同特色当中,我们还可以创造依附关系,属性依附模式的关系可创造出便捷的产品,可以通过不存在依附关系之处创造新的依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将单色镜片制造成变色镜片,但人们出门时就不用因太阳太大而再多买一副太阳眼镜了。

五,任务统合模式

给产品的现有元素或环境中添加一项新任务,将两个不同的功能统一在一个部件上,可让产品创新达到显著的效果。例如:将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体机。

3、创新思维的例子有哪些?

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一: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

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于是,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声音: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二:

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

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

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

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三:

有位儿童商品生产商,偶然看见一个家长一手抱孩子,一手吃力地拿着一辆小三轮车。他猜想这是因为孩子骑车骑累了要大人抱,才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位生产商想,如果设计一种多用童车,家长们就不用挨这份累了。

他首先想像出把坐式推车和三轮童车组合起来,在小三轮童车的后面加上一个推把。后来,他又想到加一个连接装置,把童车挂在自行车上作母子车用;接着他又想到,再加一个摇动部分,便可当安乐椅;而要是前面再装一个把手,还能让孩子当木马骑。

经过这些不断地组合想像,他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多用童车。根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人们通过组合想像,可以使已有的一些事物形成新的联系,可以构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形象。组合想像思考法在人们各方面的创新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创新十二法生活举例有什么

和田十二法,又叫“和田创新法则”(和田创新十二法),即指人们在观察、认识一个事物时,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在奥斯本稽核问题表基础上,借用其基本原理,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思维技法。它既是对奥斯本稽核问题表法的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比如,其中的“联一联”,“定一定”等等,就是一种新发展。同时,这些技法更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5、生活中的创新的事例都有哪些

存在性的创新
(存在层面的创新行为)

●制造(或某种程度上的获得)新的衣物、银器、器械、照明用具等
●在庭院中植树种花
●修理房屋
●为家里做(买、换)新家具
●其他——引入你的存在状态中并改变了你的存在状的新事?br/>
人们建筑(购买、交换、种植、油漆、修理)各种事物,使家居生活、办公生活——他们的存在状态——变得不同。这是存在层面的创新。虽然许多人不认为这也是创新,但这是一种创新。
交流创新
(交流范围内的任何新事物)

●交流中使用短语或新的表达法
●尝试新的音调
●使用新词
●练习新的形式的交流(如手势语)
●使用或发明新的俚语
●提出新的语言(如L.亚门霍夫发明的世界语)

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使用语言——组成并说出词汇和短语,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在他们所使用的新短语和句子中包含了个人的新体会、新思想、新感受和新的结论。他们把这种种的“新”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声音、电话、收音机和电视等)传送给他人,他人则对接受到的“新”进行消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关反应。
每一个交流行为都会社会带来切实的变化,虽然有的变化很小,但总是个变化。有的变化则很大(如战争或革命),而这种巨变的原因也许源于一个用错了的词汇、一句冒犯的话或是一篇措词不当的文章。彼特•范克和玛丽•范克在《强力词汇使一切变得简单》一书中,甚至提到丢在广岛的原子弹是因为翻译官曲解了日本天皇的话造成的。交流上的“新”同其他任何形式的“新”和创新行为同等重要。
如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话,我称这个层面为“创新×创新=创新的平方=创新。这里的“平方”是指物质的创新反映在语言(符号或象征)上,因此出现了物质和语言两个层面的创新。这个层面没有物体层面稳定,属于关系关联层面。
词汇或短语是创造的结果,但事实上用于交流时它已是一种创新了(创新的大小是另一回事)。

工具性创新

●提供或接受新工具(新铲子、新电脑、新汽车、新手机)
●提供新方法、新技巧、新的行动规则

人们生产(发明、建造)新工具,然后卖给他人。个人和社会需要工具产出新结果:文件处理更快捷的新电脑、交流效果更好的新电话、性能更可靠的新汽车、熨烫更简易的熨斗、更清洁的牙刷等。这些生产出并为人接受(实现了的)工具有点像“3次方”创新——它们本身是新事物,而它们又能带来创新的结果。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这个层面的创新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立方=创新”。这里的“立方”指的是工具层面的创新高于交流层面的创新——它又回到了物质上,是可触的,有形的实物。这个层面是指把新工具和新器具移交到使用者手中。

方向性创新(社会问题的解决)

●指导某一情形下运用工具的技巧
●提供任一工具、知识或数据的社会方向性

人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中发现做事的新方法。工具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必须从社会中获得使用该工具的环境、认识所需解决的问题、所需掌握的技能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
教育、训练和指导等都是将这种经验转移到社会中去的方法。上述种种方法都是移交方向性的新事物,那些产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人,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他们所进行的就是方向性的创新。他们通过个人的事例、课堂、工作间、书籍、电视等途径向其他人展示这些方法,其他人则通过学习(消化这种新事物)变得更有经验。社会也因此效率更高。
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之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四次方=创新”。这里的“4次方”指的是物质创新再次通过词语(符号、象征)、描述、图像、图表形式和对适用的情形、工具和行为的表述反映出来。现在创新又回到了意识状态,表现为关系性和关联性,但其中的关系更为复杂。这种创新是指向社会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困难等。

创新性的创新

●报告(新的物理现象,如:科学领域)
专利(新的技术,如:技术领域)
●出版(文章、书籍、杂志、期刊、因特网)
●广播(收音机、电视)
●各种艺术展(新的绘画、雕塑等)
●表演(戏剧、电影、音乐会)
总体来讲,这个层面的人是追求新事物的。他们渴望发现新的作品,实现新的转化。他们琢磨新的文章、新书籍、新的表演、新的展览和新的电视节目,并设法实现。这个领域中,生产和转化新事物的重要性昭然若揭,以至于它们干脆就被称作新闻:新闻报纸、技术新闻、政治新闻、新闻晚报。这是个发明、创造、版权、设计等的领域,发明家、科学家、作家、演员和记者是这个领域的主角。所有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诞生于这个领域。这个层面是职业创新家——新事物的创造者和转化者。
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之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五次方=创新”。这里的“5次方”是指创新又一次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专利、文章、书籍、展览、表演)反映和提供出来——每种形式的新事物报道都面对最广大的公众群体。
按照惯例,这第五个层面普遍认为是创新层面。而方向性的创新层面则较少认为是创新,工具性层面很少认为是创新。
比如,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格里哈姆•贝尔名扬四海,载入史册,而电话的“改进者”——即使是实现了从电话到无绳电话的跳跃的人——尽管这个工具已是今非昔比,也只是无名小卒而已。在这个例子中,电话还是电话,没人关心它的原理——管它有绳无绳呢。电话看起来还是同样或接近同样的工具。附加的“无绳”一词可能使电话销量更大一些,但公众并不认为发明者是个天才。天才的桂冠仍然是亚历山大•格里哈姆•贝尔的。
交流层面则更少视为创新,不过新事物是在这个层面迸发的。交流的每一分钟都在诞生新的词汇、新的短语和新的表达法。人们发出会心的微笑,记住并重复这些新话语,但极少视之为创新。只有那些第一次出现在书面语中的新词汇是个例外。当这个词出现在词典中时,就可以追溯到它诞生的年月,有时还包括创造者。比如,从事肉眼看不到的放射X光的物质研究的玛丽•居里夫人,就创造了放射性这个词。
最后,存在性层面根本不被视为创新,除非某种存在环境的改变成了一种时尚,并以样房或杂志、期刊等形式出现时才被视为创新。否则,只有作为主人的你、你的朋友和你的邻居知道你得到了一样新东西

6、求生活中的创新事例

存在性的创新
(存在层面的创新行为)

●制造(或某种程度上的获得)新的衣物、银器、器械、照明用具等
●在庭院中植树种花
●修理房屋
●为家里做(买、换)新家具
●其他——引入你的存在状态中并改变了你的存在状的新事?br/>
人们建筑(购买、交换、种植、油漆、修理)各种事物,使家居生活、办公生活——他们的存在状态——变得不同。这是存在层面的创新。虽然许多人不认为这也是创新,但这是一种创新。
交流创新
(交流范围内的任何新事物)

●交流中使用短语或新的表达法
●尝试新的音调
●使用新词
●练习新的形式的交流(如手势语)
●使用或发明新的俚语
●提出新的语言(如L.亚门霍夫发明的世界语)

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使用语言——组成并说出词汇和短语,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在他们所使用的新短语和句子中包含了个人的新体会、新思想、新感受和新的结论。他们把这种种的“新”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声音、电话、收音机和电视等)传送给他人,他人则对接受到的“新”进行消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关反应。
每一个交流行为都会社会带来切实的变化,虽然有的变化很小,但总是个变化。有的变化则很大(如战争或革命),而这种巨变的原因也许源于一个用错了的词汇、一句冒犯的话或是一篇措词不当的文章。彼特•范克和玛丽•范克在《强力词汇使一切变得简单》一书中,甚至提到丢在广岛的原子弹是因为翻译官曲解了日本天皇的话造成的。交流上的“新”同其他任何形式的“新”和创新行为同等重要。
如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话,我称这个层面为“创新×创新=创新的平方=创新。这里的“平方”是指物质的创新反映在语言(符号或象征)上,因此出现了物质和语言两个层面的创新。这个层面没有物体层面稳定,属于关系关联层面。
词汇或短语是创造的结果,但事实上用于交流时它已是一种创新了(创新的大小是另一回事)。

工具性创新

●提供或接受新工具(新铲子、新电脑、新汽车、新手机)
●提供新方法、新技巧、新的行动规则

人们生产(发明、建造)新工具,然后卖给他人。个人和社会需要工具产出新结果:文件处理更快捷的新电脑、交流效果更好的新电话、性能更可靠的新汽车、熨烫更简易的熨斗、更清洁的牙刷等。这些生产出并为人接受(实现了的)工具有点像“3次方”创新——它们本身是新事物,而它们又能带来创新的结果。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这个层面的创新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立方=创新”。这里的“立方”指的是工具层面的创新高于交流层面的创新——它又回到了物质上,是可触的,有形的实物。这个层面是指把新工具和新器具移交到使用者手中。

方向性创新(社会问题的解决)

●指导某一情形下运用工具的技巧
●提供任一工具、知识或数据的社会方向性

人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中发现做事的新方法。工具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必须从社会中获得使用该工具的环境、认识所需解决的问题、所需掌握的技能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
教育、训练和指导等都是将这种经验转移到社会中去的方法。上述种种方法都是移交方向性的新事物,那些产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人,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他们所进行的就是方向性的创新。他们通过个人的事例、课堂、工作间、书籍、电视等途径向其他人展示这些方法,其他人则通过学习(消化这种新事物)变得更有经验。社会也因此效率更高。
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之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四次方=创新”。这里的“4次方”指的是物质创新再次通过词语(符号、象征)、描述、图像、图表形式和对适用的情形、工具和行为的表述反映出来。现在创新又回到了意识状态,表现为关系性和关联性,但其中的关系更为复杂。这种创新是指向社会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困难等。

创新性的创新

●报告(新的物理现象,如:科学领域)
●专利(新的技术,如:技术领域)
●出版(文章、书籍、杂志、期刊、因特网)
●广播(收音机、电视)
●各种艺术展(新的绘画、雕塑等)
●表演(戏剧、电影、音乐会)
总体来讲,这个层面的人是追求新事物的。他们渴望发现新的作品,实现新的转化。他们琢磨新的文章、新书籍、新的表演、新的展览和新的电视节目,并设法实现。这个领域中,生产和转化新事物的重要性昭然若揭,以至于它们干脆就被称作新闻:新闻报纸、技术新闻、政治新闻、新闻晚报。这是个发明、创造、版权、设计等的领域,发明家、科学家、作家、演员和记者是这个领域的主角。所有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诞生于这个领域。这个层面是职业创新家——新事物的创造者和转化者。
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之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五次方=创新”。这里的“5次方”是指创新又一次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专利、文章、书籍、展览、表演)反映和提供出来——每种形式的新事物报道都面对最广大的公众群体。
按照惯例,这第五个层面普遍认为是创新层面。而方向性的创新层面则较少认为是创新,工具性层面很少认为是创新。
比如,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格里哈姆•贝尔名扬四海,载入史册,而电话的“改进者”——即使是实现了从电话到无绳电话的跳跃的人——尽管这个工具已是今非昔比,也只是无名小卒而已。在这个例子中,电话还是电话,没人关心它的原理——管它有绳无绳呢。电话看起来还是同样或接近同样的工具。附加的“无绳”一词可能使电话销量更大一些,但公众并不认为发明者是个天才。天才的桂冠仍然是亚历山大•格里哈姆•贝尔的。
交流层面则更少视为创新,不过新事物是在这个层面迸发的。交流的每一分钟都在诞生新的词汇、新的短语和新的表达法。人们发出会心的微笑,记住并重复这些新话语,但极少视之为创新。只有那些第一次出现在书面语中的新词汇是个例外。当这个词出现在词典中时,就可以追溯到它诞生的年月,有时还包括创造者。比如,从事肉眼看不到的放射X光的物质研究的玛丽•居里夫人,就创造了放射性这个词。
最后,存在性层面根本不被视为创新,除非某种存在环境的改变成了一种时尚,并以样房或杂志、期刊等形式出现时才被视为创新。否则,只有作为主人的你、你的朋友和你的邻居知道你得到了一样新东西。

7、有哪些体现创新精神的例子?

创新意味着另辟蹊径,与众不同……

在当今社会,人们格外推崇一种精神——创新精神。所谓创新我认为就是在有一定的理论科学根基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大众的路。

这样的不同需要极大的勇气。

周红玲在面对究竟是“拆与不拆”火箭的两难问题上,选择了后者。这意味着一次极大的挑战,不拆火箭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周红玲选择从未有人尝试过的答案,她的勇气让人钦佩,这是一次极富挑战意义的创新。

创新需要坚定的意志。

南存辉的故事让人感动,从一个小小的擦鞋匠,从忍受锥钉刺手开始,他的那种执著精神就深深叩击着我的心灵。这种执著也化作了他的坚定,他的创新。如果说从一个当时社会的大众的角度来看,无疑他给自己的企业的定位是有别于其他乡镇企业的,或者说是一种南辕北辙,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一股全新的力量。可是他无视这样的突兀,他坚持着继续自己的创新,坚持着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且追求工艺上更进一步的求精,最终改变了他自己一生的命运,甚至就凭借着他自身的力量,为中国在世界上留下了一笔灿烂。这是一次对于信念考验的创新。

创新需要科学先锋意识。

任何的创新走的都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这也才使之成为“创新”。而先进的科学知识又始终代表着人类思想的先锋,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才能为每一次的独特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曹雪涛为免疫学填补空白”还是“白廷辉屡破世纪级难题”,这其中都融会着他们的科学先锋意识,融会着一个先锋者的科学思维。

创新需要细微的观察。

前一阶段,我作为学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成员之一,参加了上海市的创新大赛,赛会上各位参赛选手所带来的各种与众不同的作品让我感触很深。其中有一个作品是“用洋葱汁喷洒蔬果表面以求蔬果的保鲜”,参赛选手坦言灵感就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洋葱汁的怪味让人觉得恶心,正是对于这一生活细节的重视,他设计了这一课题。

创新精神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的永远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敢于创新才可能带给我们更广大的思想领域,才可能有所突破。尤其是现在,我们都是有着活跃思维的年轻一族。年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愿意受拘束。那就让我们的思想随着我们身心一同放飞。我们不会愿意一辈子走的都是前人留下的路,这会使失去它原有的精彩。我们要另辟蹊径,创造出我们的与众不同。

8、创新思维的例子有哪些?

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一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

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于是,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声音: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二

怀炳和尚捞铁牛

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

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

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

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三

多用童车的产生

有位儿童商品生产商,偶然看见一个家长一手抱孩子,一手吃力地拿着一辆小三轮车。他猜想这是因为孩子骑车骑累了要大人抱,才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位生产商想,如果设计一种多用童车,家长们就不用挨这份累了。

他首先想像出把坐式推车和三轮童车组合起来,在小三轮童车的后面加上一个推把。后来,他又想到加一个连接装置,把童车挂在自行车上作母子车用;接着他又想到,再加一个摇动部分,便可当安乐椅;而要是前面再装一个把手,还能让孩子当木马骑。

经过这些不断地组合想像,他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多用童车。根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人们通过组合想像,可以使已有的一些事物形成新的联系,可以构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形象。组合想像思考法在人们各方面的创新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9、triz创新方法案例有哪些?

技术演进模式。技术演进模式是TRIZ方法的基础。它们可以用于估计一个产品经历了什么样的演进阶段,并将经历什么样的阶段。这些模式包括:理想性增长趋势,系统完善性趋势,能量迂回趋势等。

triz原因:

1、降低尝试次数和错误迭代。

2、降低对共同的资源的需要。

3、使用演化的趋势打开历史,为新产品想法证明方向。

4、利用专利规避,突破竞争对手的防御。

TRIZ是基于知识的方法:

(1)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启发式方法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从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中抽象出来的,TRIZ仅采用为数不多的基于产品进化趋势的客观启发式方法;

(2)TRIZ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

(3)TRIZ利用出现问题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技术本身、相似或相反的技术或过程、环境、发展及进化;

(4)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不是面向机器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triz

热点内容
我要开店淘宝 发布:2020-09-09 12:06:51 浏览:854
十大相机品牌 发布:2020-08-29 10:57:46 浏览: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发布:2020-08-29 01:52:31 浏览:627
开店宝支付 发布:2020-09-15 10:25:50 浏览:560
技术专利申请 发布:2020-08-27 21:42:43 浏览:545
怎么扫条形码 发布:2020-08-29 10:28:31 浏览:538
怎么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2020-08-29 01:30:26 浏览:535
济南创新谷 发布:2020-09-10 04:19:14 浏览:533
淘宝开店照片要求 发布:2020-09-09 12:08:29 浏览:532
开店美发 发布:2020-09-02 20:04:55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