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專利
1、秦兵馬俑為什麼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文化遺產價值: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個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
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藝術價值:
這批兵馬俑的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都不一樣。光是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里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身披杴甲,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
陶俑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徵。這批兵馬頌是雕塑藝術的寶庫,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
歷史文化價值: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修陵園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運至臨撞,工程十分艱難。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觀眾們驚嘆不已。古城西安由於有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很快就成了我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國內外遊人紛紛慕名而來。來我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和其他貴賓,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秦兵馬俑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獨具魅力的。它打開了觀察它所產生的那個時代的窗口,大大地改變了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看法。
秦兵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幾千件魁偉英武的大型陶塑藝術作品,以整體形象排列在將近兩萬平方米的空間里,其磅礴的氣勢幾乎使所有不同膚色的參觀者都從心靈深處產生強烈震顫,體現出藝術家駕馭宏大藝術題材、追求整體氣韻和藝術創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則從形體把握、神韻處理、色彩運用、細部刻畫等方面表現出作者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成就。作品寫實主義的風格不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高超的古代藝術範本,同時也留下了許多關於那個時代的極富價值的歷史記錄。嚴肅劃一的軍旅題材能夠處理得如此生動,產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使人們不得不換一副眼光來審視中國古代藝術發展歷程中的特殊規律,重新探索和構架中國古代造型藝術發展的歷史。
秦兵馬俑坑文物的出土也較大幅度地改寫了人們對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認識,以大量的實證材料形象地展現了秦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就科技史而言,秦俑坑發現的許多資料都是令世人震驚的。譬如:1、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現的秦代冶金和金屬加工技術比我們以往的估計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銅塗鉻防銹技術的大量應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當時已是一種很成熟的技術,秦俑出土的絕大多數兵器表面都塗有這種保護層。這種絕技似乎從漢代以後就失傳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千多年後的1937年,現代鍍鉻技術才在德國產生,並以專利發明載入了史冊。2、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確印證了秦簡中關於「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是一種標准化概念,秦人在標准化實踐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這種標准化既是秦人管理藝術發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標志。秦人加工的青銅弩機器件精密、形體標准,相同規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換。許多特殊的加工工藝,如青銅鈹脊上的紋飾生成,纖如毫發的金屬小孔鑽刻技藝,也都令人嘆為觀止,一些工藝至今還是不解之謎。由於古代統治者們有重政治、重倫理、崇人事而輕科技的傾向,史書關於科技的記載往往簡略殘缺,秦代科技資料更是鳳毛麟角。正因為如此,秦俑考古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就更加重要。
請採納~
2、兵馬俑是建築上的奇跡,它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地位?
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形狀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2)兵馬俑專利擴展資料:
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
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
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
3、秦兵馬俑的介紹
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東30公里處。1974年2月,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秦兵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碼俑坑組成。展出的陶質陪葬武士俑和兵馬俑共計8000個,排列成陣,氣勢壯觀。俑分將軍俑、鎧甲俑、跪射俑等。坑內還出土有數萬件實戰兵器,館內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也是長安何已會成為絲路起點的一個寫照。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佣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在三個佣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裡的兵馬俑也最多。共有6000個左右。一號坑上面,現在已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金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站在隊伍前列,像是在指揮身後的軍吏和士兵行進。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肩負重任的高級將領。
武士俑高1.8米左右,體格健壯,體態勻稱,身上穿著戰袍,套著鎧甲,腳上蹬著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頭發大多挽成了偏向右側的發髻。它們有的握著銅戈,有的擎著利劍,有的拿著盾牌。個個目光炯炯,雙唇緊閉,神態嚴峻,好像一場大戰就在眼前。
1974年春,當地農民在打井時,從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頭的碎片,一時議論紛紛。這一偶然發現,引起了考古部門極大的重視,從此揭開了塵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寶庫。在發現一號坑和三號坑以後,又於1976年發現二號坑。一號坑局部挖掘,以於1979年開放;三號坑全部發掘,於1989年開放;二號坑從1994年3月開始挖掘,觀眾可觀看發掘過程。
秦俑坑坐西向東,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計有陶俑陶馬8000餘件。自從一號坑開放以來,秦俑博物館以接待國內外觀眾近3000萬,數十個國家的元首親臨參觀,無不贊不絕口。法國前總理希拉克1979年來這里參觀,稱贊秦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跡,認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中國。
一號坑為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為62米,平均深度為5米,面積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為土木結構,東西兩側各有斜坡門道5個,南北兩側各有便門兩個,立木封堵門洞,坑上以棚木、蘆席、泥土覆蓋。坑內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牆,牆間空當處陳列兵馬俑,底部鋪以青磚。一號坑計有陶俑陶馬6000餘件,形同真人真馬,以挖出1000餘件。坑內是由步兵俑和騎兵俑組成的長方形軍陣。東端是3列面向東的步兵俑橫隊,每列70件,共計210件,為軍陣的前鋒。其後是騎兵和駟馬戰車,前後共38列縱隊,每路長180米,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這是軍陣的主體。軍陣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別面向南北橫隊,每隊均有武士俑180餘件,為軍陣的側翼衛隊。西端有3列橫隊,兩列面東,一列面西,是軍陣的後衛。整個軍陣布局嚴密,酷似整裝待發之勢。武士俑分別執有不同的青銅兵器,近戰的有刀、矛、劍、戟,射擊兵器有弓弩和箭鏃。其中箭長97厘米,八棱面。荊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這種利劍砍傷刺客的。雖經兩千多年的剝蝕,劍仍保持堅固鋒利的本色。
為了保護文物和便於參觀。一號坑建有拱形陳列大廳,總面積為1.6萬平方米,採光良好,觀眾可從檢閱台一睹坑內兵馬俑的雄姿。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
走進博物館的大廳,只見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銅色,高1.8至1.97米,一個個威武雄壯,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還有如真馬大小的陶馬32匹。陶馬4匹一組,拖著木質戰車。
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共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面緊接著是步兵與戰車是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雖為面南和面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是軍陣的兩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為軍陣的後衛。武士俑朋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裡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組織嚴密,隊伍整肅。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處於整裝待發之勢。
威武雄壯的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
這批兵馬俑的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都不一樣。光是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里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身披杴甲,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
總之,陶俑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徵。這批兵馬頌是雕塑藝術的寶庫,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兵馬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矛、戟、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箭頭等。據化驗數據表明,這些銅錫合金兵器經過鉻化處理,雖然埋在埋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可以視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看了兵馬俑,人們不禁要問:修築兵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們大致有四種說法:「守衛京城的宿衛軍」、「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送葬的俑群」、「為表彰軍功所樹立的紀念碑」。據秦陵考古發掘表明,秦始皇陵園的整體布局是模擬他生前的宮城圖。3座坑位於陵外城東東門大道北側,似是駐扎在京城外守衛京師的宿衛軍。
秦兵馬俑身上隱蔽處多有刻畫或戳印的文字,據一些專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馬俑採用的是分體製作,然後安裝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後,再入室烘烤。原來的兵馬俑著有顏色,因年久剝蝕,現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從中可以看出秦兵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盡相同。陶馬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都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過去不少人認為:中國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隨佛教傳入形成的,秦兵馬俑的發現否定了這種觀點,有力證實秦代我國雕塑已成熟,並在我國雕塑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從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銅為主,兼含錫、鉛等稀有金屬,硬度為HR106度,表面鍍鉻,反映了我國秦代冶金技術已達到相當高度,大大超過同時代的域外國家。
秦兵馬俑為研究秦代軍事、文化和經濟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它的發掘被譽為「二十世紀考古史上偉大的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據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計劃投資1.1億元進行秦俑博物館二期擴建工程
秦始皇兵馬俑挖掘始末
袁仲一:這個沒有鬍子,這個你看看,這個低頭的。
主持人:就這個,對,全坑就這個。
袁仲一:就惟一的一個沒鬍子的,這是全坑惟一一個沒有鬍子的。
主持人:是嗎,就在這個位置。
袁仲一:就它,就這個,那個低頭的這個。
主持人:這是什麼原因知道嗎?
袁仲一:這個東西就說不清了,有可能做的人把鬍子給忘了,有人說是女的,但顯然不是女的,因為秦朝的時候沒有女兵。它跟它是同一個人做的,就是咸陽敬(做的)。這旁邊這個有個小個,小個這個呢,這個人叫宮光,這個人做的。
解說:兵馬俑一號坑展廳中排列著形態各異的陶俑,數量多達6000多件,有些陶俑的身上刻有當初製造者的名字,目前發現參與兵馬俑製造的工匠至少有87名。而無論身上是否刻有工匠名,袁老都能准確無誤地說出它們的製造者是誰。
主持人:您看一個沒有刻過工匠名字的,您能判斷是誰做的,這個讓我特別吃驚,這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袁仲一:它一個人和一個人的做法不相同的。就跟我們現在看一些畫家一樣,某一張畫是哪一個大師做的,一看就看出來。陶俑也是這樣,摸長了以後就看出來了,這個俑是誰做的,那個俑是誰做的。
主持人:也就是練出了像鑒定書畫一樣的鑒定的本事。
袁仲一:咱就是摸常了吧,比較熟悉。我曾經發現一個宮丙,這個人做了45件。
主持人:這45件不見得都是刻過名字的?
袁老師:不見得都是刻過名字的,造型、風格相同,歸納起來是這樣的。
主持人:風格相同,這種判斷可以用語言描述嗎?
袁仲一:比如拿宮丙做的陶俑來說,身材一般比較魁梧,力氣也好像鐵塔一樣,頭發做得非常逼真,但是有點過於程式化,和其他人做的陶俑不一樣。有的人做的陶俑頭發波浪似的,有的好像糊了一把泥巴造出來以後,用手指扒拉一下子。他不行,他是用篳狀的工具,一絲一絲刮出來的,他的風格和其他人的風格有些不一樣。
主持人:我想您跟這么多兵馬俑看起來感情很深?
袁仲一:我對它非常熟悉,好像一閉上眼睛,就知道哪個陶俑在哪個位置,哪個陶俑在哪個位置,什麼樣的。
主持人:您跟他們之間是什麼樣的感情?
袁仲一:感覺非常親切。好像一個連長對他的士兵一樣,對它非常熟悉。我曾經做了一首打油詩:「20餘年痴迷間,與俑作伴情誼綿」,感覺非常親切。
解說:袁仲一第一次見到兵馬俑是在1974年,當年住在秦始皇陵附近的陝西農民,在打井的時候挖到了陶俑俑頭。42歲的袁仲一被任命為考古發掘隊的隊長,帶領幾名考古隊員繼續打井區域周圍的挖掘,越來越多的陶俑在泥土中被發現,袁仲一可以斷定這應該是一個古代的陪葬坑。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挖掘之初幾十天的工作僅僅是一個巨大考古發現的冰山一角。
袁仲一:我們考古隊發掘的時候,也沒有意識到這么重要,來的時候領導跟我們說,到了那裡,很快挖完了,寫個報告就完了。
主持人:當個普通的考古發現?
袁仲一:當個普通的考古發現。到了以後,誰知道這個兵馬俑坑這樣大,一號坑發現1萬4000多平方米。
主持人:找不到邊了。
袁仲一:發現里邊有陶俑陶馬6千件,這個東西,過去也發現了很多陪葬坑,陪葬坑一般比較小,規模這樣大,數量這樣多的,從來沒見過。
主持人:那時候您是不是就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
袁仲一:當時非常高興,非常興奮。後來我們又在附近發現了2號坑和3號坑,這3個兵馬俑坑裡發現陶俑陶馬大概8千件,浩浩盪盪像一個龐大的地下軍團一樣,一下子震驚了。
解說:在袁仲一和考古隊員面前的竟然是一支龐大的地下軍團。關於俑坑的存在,史書中沒有任何的記載,也沒有任何傳說透露過一絲線索,它們到底是誰的軍隊呢?關中平原是秦漢至唐代的帝王谷,在兵馬俑坑西邊的地平線上,可以看見一個巨大的土堆,那是秦帝國的創建者秦始皇的陵墓。如此壯觀的陪葬坑,會不會屬於始皇帝呢?考古人員從泥土中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兵器,在這只矛上刻有「寺工」字樣。史書記載,寺工正是秦始皇設立的、主管兵器生產的國家機構。在這只戈上,右邊的文字是:「五年相邦呂不韋造」。呂不韋是秦始皇的丞相,他的職責之一就是負責秦國的兵器生產。無可否認,這一列列如真人大小的兵馬俑,正是始皇帝的陪葬。令袁仲一驚訝的是,他發現在1974年之前,各個時代的人至少有30餘次都已經深入到兵馬俑坑,甚至看到了陶俑,但他們最終卻都與這個重大考古發現擦肩而過。
袁仲一:因為俑坑裡有很多墓葬,墓葬有現在墓,最早的墓是東漢時期的墓葬。我給你舉個例子。東漢有墓葬,2號坑的那個,夫婦倆的合葬墓,挖下去了,正好挖到一組陶馬,陶馬打碎了,打碎以後放到墓坑裡,因為兵馬俑坑是一個磚鋪地,把兩個棺材放到磚鋪地上了。你說看到沒有?還有一次,在2號坑裡西北角那個地方,有一個大坑,那個大坑很大,有好幾十平米,我們在清理淤泥過程里,發現有個銅錢,這個銅錢是民國初年的銅錢。也就是說,民國初年的時候,農民在那挖土,挖了幾十平方米,暴露了幾十個大陶俑,後來下雨,慢慢淤泥一點點把它蓋住了,你說多少人看到了。
解說:兩千年來兵馬俑不斷地向人們傳遞著它們存在的信息,並終於在20世紀七十年代走出了黑暗的幽宮。兵馬俑帶給世人的震驚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而觸摸著這一個個如真人大小的雕塑,袁仲一被一個帝王的氣派所震撼,始皇帝為什麼要用如此大規模的陶俑陪葬?而這個開創中國第一個帝國的皇帝,又是怎樣的人呢?
解說:袁仲一發現,兵馬俑出土的時候,很明顯它們曾經遭受過嚴重的破壞。1974年,展現在考古人員面前的,是一具具倒塌的身體。殘破的頭顱,斷裂的手臂,在這個巨大的俑坑中到處都是。是誰對這些陶俑有如此大的仇恨,將他們毀壞至此?《史記》中曾記載,項羽入關後曾大肆燒毀秦始皇陵中的宮殿建築。如果這一記載屬實,兵馬俑坑也極有可能被毀於項羽的軍隊。
然而兩千年後陶俑的修復工作卻是極為困難的,考古隊員每挖掘、修復一個兵馬俑,平均要花上一個月至幾個月的時間不等。至今因為碎片丟失,還有很多兵馬俑殘缺不全地站立在俑坑中。而且,這些埋於地下2千多年的珍貴文物,突然暴露在空氣中,極易發生變化,如何保護它們的原貌,成為了袁仲一和考古隊員面臨的最大問題。
袁仲一:陶俑身上一些顏色的殘跡,容易發生變化,因為顏色比較特殊,先打了一層生漆層,在生漆層上繪彩,這個生漆一直埋在地下2千多年了,本身就老化了,老化就和陶制本身是光的,形成了兩張皮。
主持人:掀開了,粘不住了。
袁仲一:就形成了兩張皮。你突然打開,暴露在空氣里,水分馬上消失,消失已經慢慢就翹起來了,翹起來以後就脫落了。
主持人:翹起來的過程多長時間?
袁仲一:翹起來的過程我們做了一些實驗,一般是五分鍾。五到六分鍾,這樣快。
主持人:那我們當時該怎麼辦?
袁仲一:要立即採取措施,剝出一小塊以後要立即進行加固。
主持人:我們用什麼辦法加固。
袁仲一:用黏合劑。已經形成兩張皮了,沒有親和力了先把它粘住,外邊再用化學溶劑把它固定。
主持人:這一切要在5分鍾內完成。
袁仲一:這一小塊,大片不行。
主持人:邊挖邊得加固。
袁仲一:要這樣的。另外還要這樣,挖出來的時候要保證一定的水分,如果保持一定的濕度,追求含量比較高的話,翹邊就慢。所以還要不斷地噴灑水。
解說:一號坑挖掘的時候,出土的是一尊尊青灰色的陶俑,它們的身上有時帶有一些紅色或者紫色的殘跡,為什麼會這樣?史書記載,秦陵工程即將收尾之際,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一直打到距離秦陵10公里處,數十萬人只好遵命放棄陵園工程,前往前方作戰。難道全部兵馬俑是一個未完成的工程,因為來不及全身繪彩就被匆匆埋入地下嗎?在之後二號坑的挖掘中,袁仲一和考古隊員有了一個意外發現,泥土中赫然掩埋著6件精美的彩陶俑。此時有人開始提出質疑,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時候全部都是彩繪,只是後來因為保護不當,它們顏色盡失變成了現在看到的青灰色。
袁仲一:這個說法是不確切的。因為我是挖兵馬俑的。幾十年的。過去有這種宣傳報道,說挖兵馬俑挖出來是花花綠綠的,後來慢慢脫落,不是這樣的。應該確切的說法是這樣的,兵馬俑原來是繪彩的。
主持人:都是繪彩的?
袁仲一:原來全部是繪彩的,剛做的時候就繪彩了。挖掘以前已經脫落了,因為這個地方靠近驪山,山洪暴發以後,大水把坑灌滿了,我們在清理過程里發現,一個浸水線,水泡過的痕跡,水的深度1米2。
主持人:兵馬俑一半以上。
袁仲一:另外有的兵馬俑倒了,泡在水裡邊,大水泡當然顏色容易脫落了。這是一個。後來經過大火燒,尤其一號坑燒得非常嚴重。
解說:兵馬俑坑中的種種跡象表明,這里曾經遭遇過一場火劫。有人推測是項羽的部隊,也有人說是修陵園的工人因為仇恨放的火。
袁仲一:經過水一泡,大火燒,這樣顏色當然就脫落了,再保存不可能的。
主持人:實際上挖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脫落了。
袁仲一:顏色的殘跡這樣說,相對來說,2號坑因為是局部被火燒,顏色保護相對來說較多一點,但也不是完全。大體來說保存的比一號坑好一點,因為一號坑顏色基本上全部脫落,2號坑我們目前發現6件陶俑身上顏色基本上,大部分保存了。
主持人:我們經過技術處理保留了下來嗎?
袁仲一:現在全部保留下來。
主持人:也就是說這個彩漆脫落,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挖掘造成的。
袁仲一:不是這個問題。
解說:兵馬俑的挖掘工作進行得緩慢但很順利,至今在兵馬俑坑中還有很多陶俑沒有出土,完成這些挖掘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見證全部兵馬俑出土面世的袁仲一先生,如今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最熟悉兵馬俑的人,他也被尊為「秦俑之父」。(央視國際)
秦始皇兵馬俑大型國寶文物珍品展,展出了秦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劍、銅矛、銅弩等青銅兵器,令人稱奇的是這些兵器埋於地下2000多年,出土時竟然光亮如新沒有一點銹跡,這引起了眾多參觀者的驚嘆和好奇。據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陳列部的彭文介紹,經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地質科學院利用電子探針分析及激光分析,發現秦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劍的表面有一層緻密的鉻鹽氧化層,厚度10至15微米,此外,北京鋼鐵學院冶金史編寫組用電子探針和X光螢光分析秦俑坑出土的青銅鏃,發現其表面也有一層緻密的鉻鹽氧化層,其厚度為10微米。彭文說:「這說明秦俑坑的青銅兵器在製作過程中曾有意識地用鉻酸鹽和重鉻酸鹽處理過,使兵器表面生成一層淺灰色或深灰色的保護層來增加兵器的防腐抗銹能力,從而使兵器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鉻鹽氧化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科學工藝,世界上鍍鉻的方法分電子鍍鉻和化學鍍鉻兩種。電子鍍鉻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而產生的,德國1937年、美國1950年才先後在國際上申請了專利。而化學鍍鉻技術,卻是我國勞動人民在2000多年前創造的,這不能不說是冶金史上的奇跡。
4、有關秦始皇兵馬俑的資料
秦始皇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始於始皇帝嬴政,終於子嬰,共3帝。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制帝國,雖然時間不長,但其地位極其重要。
戰國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已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為兼並六國創造了物質條件。秦王政從即位(前247)到稱始皇帝的二十六年間,相繼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秦始皇實行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大臣只有參政議事權,無決策權;中央主要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稱為三公,分掌行政、監察、軍事;地方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全國修建馳道、直道,興建水利,築靈渠;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在戰國諸國所建長城的基礎上修建萬里長城,以防匈奴入侵。與此同時,秦始皇又施行殘暴統治,大量征發勞役,大建宮室園林和陵墓,坑殺儒生,燒毀書籍。始皇末年,全國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滿聲中。
始皇死後,二世昏庸,在趙高的操縱下,其暴政比始皇時有過之無不及。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終於爆發了以戍卒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起義烽火迅速蔓延。反秦斗爭遂由六國舊貴族之後項羽與原秦下級官吏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攻秦。這時趙高已殺丞相李斯,又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一戰,秦軍被殲殆盡。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亡。歷史進入了以項羽為首的「楚王」和以劉邦為首的「漢王」的「楚漢戰爭」階段。前202年,項羽敗死,劉邦即漢朝皇帝位。
秦朝在歷史上雖然為時很短,但它對後世的影響卻極其深遠。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大陸,除西部、西南部和東北部的邊疆地區尚未開發外,其版圖基本沿用至今;始皇時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權制度,也基本上為後世歷代王朝所繼承;秦代修建的萬里長城,至今仍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但秦始皇的統治卻是歷史上少見的殘暴統治,因此它很快又被人民起來推翻,成為短命王朝。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有人說他是呂不偉的私生子),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政,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皇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兩字,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義,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統一六國後確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兒時歷難 少年成帝王。
勵精圖治 十年滅六國。
政治改革 建立大秦國。
焚書坑儒 苛政猛於虎。
向東求仙 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於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與呂不韋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說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出生後,姓趙。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時年13歲。相國呂不韋掌握實權。
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政加冕親政。這年,宦官嫪毒發動宮廷政變,秦始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圍剿長信侯嫪毒,並懸賞說:「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史記·秦始皇本紀》)。將把叛亂者一網打盡。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去「仲父」呂不韋的相國職務,把朝政大權收回到自己手中。又聽從李斯之議,繼續重用客卿,定下金帛利誘與武力打擊相結合的方略,加快兼並六國的戰爭步伐。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乘趙攻燕之機,遣軍由南北兩路攻趙,奪占趙國大片地區。十三年,桓齮攻趙國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十四年,再攻平陽,取宜安,破趙軍,殺趙將。桓齮定平陽、武城。十七年,派內史騰滅韓,俘韓王安。將韓國設為三川郡。
十八年,用計離間趙國君臣,除去曾兩次大敗秦軍的趙國良將李牧。十九年三月,王翦軍乘勢猛攻,一舉擊敗趙軍,殺趙蔥,占東陽(太行山以東)。顏聚懼逃。十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四北),自立為王。但此時趙國已名存實亡,秦於趙地設邯鄲郡。代地趙軍與燕軍聯合駐上谷易水(今河北懷來西北),企圖阻止秦軍繼續北進。二十一年(前227年)又為秦軍擊敗。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余勢力後,破代,俘代王嘉,趙徹底滅亡。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被秦王發現,將荊軻體解。秦王派王翦、辛勝攻燕。燕、代出兵攻秦軍,秦軍在易水之西破燕軍。二十一年,王賁攻薊(今北京西南),破燕太子軍,奪取薊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太子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鑒於燕、趙的殘余勢力已不足為患,為集中兵力攻魏、楚,故暫停進攻。
二十二年,秦王遣王賁攻魏,魏軍依託城防工事,拚死防守。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同年,秦將李信和蒙武在楚地被楚將項燕打敗,遭到重創。二十三年,秦王親自登名將王翦之門謝過,請其出征。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楚將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佔領楚國全部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同年,在滅楚、魏之後,秦王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二十六年,秦王以齊國拒絕秦國使者訪齊為由,避開了齊國西部主力,命王賁率領秦軍由原燕國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進攻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齊軍士氣本不旺盛,對秦軍突然從北攻來,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軍一舉攻佔臨淄,俘齊王建,齊亡。秦王在齊設置齊郡和琅邪郡。
秦王政掃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諸侯長期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王自稱皇帝,追庄襄王為太上皇。
秦始皇稱帝後,頻繁用兵,開疆拓地。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調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佔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又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軍隊北擊匈奴,收復被匈奴占據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迫匈奴退往陰山以北。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他把昔日秦、趙、燕所築的長城加以修繕,連接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又南征百越,設置了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傍)陰山至遼東」。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秦始皇採取了中央集權的政體,否定了丞相王綰提出的恢復分封制的主張,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縣置縣令,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協助皇帝處理政治、軍事、經濟等事務。這一政治體制加強了皇帝對政權的控制,開創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為後來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
為鞏固中央統治,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並將六國貴族和豪富12萬戶遷到咸陽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同時以咸陽為中心,修築了兩條馳道:一條東通海邊;一條南入吳楚,以便一旦發生叛亂,迅速調動軍隊鎮壓。秦始皇還多次到各地巡遊,以「威服海內」。
在經濟上,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發布命令,「使黔首自實田」,確認土地私有制度,又下令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以加強各地區的經濟交流。
在思想領域,秦始皇為了打擊儒生淳於越等反對郡縣制的言論,穩定民心,維護皇帝的權威,他採納了李斯的主張,下令除了醫葯、卜筮、種植(指農業)之書、秦國史書和博士官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等外,其它書籍一律燒毀。次年,又因為方士侯生、盧生違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結果活埋400多名儒生,製造了歷史上第一個「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陵墓。僅阿房宮和驪山墓兩項工程,就動用了70餘萬人力,給勞動人民帶來繁賦重役和飢寒交迫,激起人民起來反抗,為秦朝的迅速滅亡種下禍根。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患病,七月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東北)。死後不入,即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
點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只有數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評論的:「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但秦僅二世而亡,其中的歷史教訓足以警世後人,引以為鑒。秦始皇稱帝後,主張「事皆決於法」,[1]從而高揚起「法治主義」的大旗,以理天下。直到今天,法治主義也是個十分誘人的主張,而法制社會更是今人努力在追求的一種理想社會境界。難道在幾千年前,這位極權皇帝就已經實行了法治主義嗎?到底什麼是法治主義?秦始皇搞的「事皆決於法」是否是法治主義?這對於了解中國傳統的法治思想將不無益處。
一
要想搞清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從中國法律的起源談起,否則就很難正確理解秦始皇的「法治主義」的特定內涵。
說到「法」的起源,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情況。就中華法系而言,它是中國倫理文化的特殊產物,所以,我們的「法」的概念和內容無處不打上這種文化的印記。
在戰國以前,中國社會本無「法」的概念。追溯到原始社會,確切地說在「五帝」時代,規范人們社會行為的是「德」。古書上說:「五帝用德化」[2];「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3],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原始社會結束後,到了原生態的國家夏、商、周時代,「禮」代替了「德」,並且逐漸形成了「以禮治國」的重要原則。「禮」為什麼在此時能夠代替「德」來規范社會成員的社會行為呢?古人對此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叫做「大人世及以為禮」[4]。從這句話所透露出來的消息看,它無疑在暗示「禮」起源於國家出現之後、為了保證權力私有的世襲制。我們覺得這種解釋是非常符合歷史實際情況的。
從此,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具體地說是從夏代到春秋時代),「禮」作為國家出現後的規范社會成員行為的特殊工具,似乎起到了法律的作用。但是我們說,「禮」與「法」卻有本質的不同,對這點古人區別得極為清楚。古人就此闡釋說:「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5]表面看去,雖然二者都是對社會成員行為的規范,但「禮」更強調對人的行為動機的限制;而「法」則更強調對人的行為結果的限制。所以,前者講究教化的作用和行為主體的自律,而後者則是國家對行為主體所施行的社會性強制措施。因此,「禮」與其說它近似於「法」,還不如說它更近似於「德」這種倫理范疇。歷史證明,「禮」確實源於原始的「德」,但它在揚棄了原始的「德」的某些內容之後,又注入了前所未有的階級內容,並且將其置於國家意識形態的地位上。夏、商、周三代所以被稱為「禮治社會「的原因就在這里。
人們也許會問,難道在夏、商、周那樣的國家中就沒有類似法律的強制手段嗎?那倒並非如此,相反,在以階級壓迫為內容的國家中,沒有法律這種強制手段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我們知道,中國國家的形成走的是一條一個血緣族團征服另一些血緣族團的道路,它與希臘那種由原始氏族內部貴族與平民相互斗爭,最後由氏族平民取得勝利而形成的民主國家是不同的。希臘人強調的是「憲法」及其「憲法」下人的權利,而我們最初的國家法律主要是由征服者強加給被征服者頭上的種種極其殘酷的懲罰手段,我們對這種懲罰手段有一個特殊的稱謂——「刑」。所謂「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撲。」[6]不過,在夏、商、周時代由於大致堅持「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7]的原則,所以「法」,或者更正確地說「刑」,從理論上講並未成為規范人們社會行為的主要工具。然而,一個慣於壓迫其他民族的民族,遲早會將壓迫他人的手段強加在自己人的頭上。按之史實,僅在西周時代,統治者就大肆宣揚「明德慎罰」[8],忙於拋出「九刑」、「呂刑」來「威民」,這不是很說明問題嗎?在這里,我們要著重指出的是,從歷史上看,中華法系從它出現之日起,就不是以保障人的權利不受侵? 肝�康牡模��黿鍪且恢侄勻說某頭J侄巍?nbsp;
到了春秋時代,社會發生了「禮壞樂崩」的巨變。在這場巨變中,傳統的「禮」再也無力用來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了,於是社會陷入空前未有的失序狀態。在血與火的熬煉中,人們不約而同地在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重建社會的有序性?為此,在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中,各個學派競相拋出這方面的主張。其中法家學派所提供的一套有關這方面的理論引起了秦國的專制君王,諸如秦孝公以及後來的秦始皇的特別興趣。法家理論的出發點是「暴力萬能論」和「君權絕對論」。在這個大前提之下,這一學派力倡將過去作為「禮」的輔助手段的「刑」提升到規范社會成員行為的主導地位,用以代替漸趨失靈的「禮」。法家人物把經過他們改造過的「刑」稱之為「法」。這種「法」雖然也不遺餘力地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9],但它決不是憲法、私法,而是適應戰國時代那種戰爭狀態的軍法和刑法,一句話,是專制君王使用暴力手段實現國家意志的唯一工具,可見,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滲透著令人畏懼的血腥氣。
二
我們說過,秦始皇極力主張「事皆決於法」。然而卻又「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10]難道秦始皇的思維發生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悖謬?否,對於秦始皇及其追隨者來說,這二者之間不僅不是矛盾的,而且簡直就是統一的。因為秦始皇自認為他就是「法」的化身。他既是立法者,也是司法者,還是執政者,總之,他代表三位一體的國家意志。所以,「事皆決於法」還是「事皆決於上」,在秦始皇及其追隨者看來完全是一回事,根本沒有任何區別。對他來講,「法治」也就是「人治」,而「人治」也就是「法治」,兩者毫無對立可言。我們只有從這里出發,才能真正地理解秦始皇的「法治主義」。
秦始皇所以能夠走上「法治主義」的道路,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對戰國時代的特殊情況考察後,我們得知,雖然當時諸子百家提出形形色色的政治學說,但到了戰國晚期,「七雄」之間白熱化的廝殺清楚地告訴人們:只有「法治主義」可以救亂世。因此在這時,「法治主義」幾乎成為一股壓倒一切的強勁的社會思潮,即使是以宏揚「仁義」為己任的儒家思想大師荀況也公然將「法治主義」塞進自己的學說中,以此來迎合時代的需要。至於他的高足弟子韓非和李斯的棄儒投法,就更能說明這個時代的風氣了。秦始皇沐浴在這樣的時代氣氛中,自然要受到這種時代風氣的熏陶。
此外,在戰國「七雄」之間長期的力量角逐中,秦國最終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地位,特別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這種優勢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定局。而這種優勢地位則明顯地標志著秦國自秦孝公以來的「法治主義」的勝利。史冊有證,秦自孝公以後的歷代君主,幾乎都是「法治主義」者。這種傳統的形成並非因為秦國的君主代代都是天生的「法治主義」者,其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商鞅變法使「法治主義」在秦國紮下了深深的根,在社會領域的各個方面形
成了系統的、牢固穩定的、有可操作性的一整套制度。這套制度制約了、支配了秦國歷代君主的意志和行為,使他們無法偏離秦國既定的「法治主義」的軌道。
不過,在這里我們也決不能忽視人的個性,特別是握有絕對權力的專制君王的個性對歷史進程的重要影響。如果歷史的進程可以假設的話,我們設想秦始皇的生父呂不韋當了秦國的國君(完全有這種可能),統一後的天下能否出現像秦始皇治下的那種暗無天日的情況?我們說,肯定不能。我們從反映呂不韋政治思想的《呂氏春秋》中了解到,呂不韋積極倡導、實行開明君主專制,反對嚴刑酷法,允許思想的自由化和多元化,試圖實行分權制……這些主張基本上是與秦始皇的政治思維針鋒相對的。問題是在公元前221年,並不是呂不韋成了大秦帝國的皇帝,而是他的私生子秦始皇。
驗之史實,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秦始皇與呂不韋的人格形成過程是有所不同的,秦始皇從年輕時代起就被秦國的特殊的文化環境熏陶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家人物,從而表現出極強的「法治主義」精神,他如飢似渴地閱讀法家理論,對法家大師韓非欽佩得五體投地,四處網羅各國的法家人物,堅決按照法家的「君主極權論」和「暴力萬能論」來建構新國家的模型,堅決推行武力統一中國的鐵血政策。這些表現除了到秦國的「法治」傳統中尋找根據之外,我們也決不能忽視秦始皇本人的人格力量。中國特色的「法治」往往需要一個鐵碗人物,一個政治、軍事強人!在國人看來,一個平易近人、感情豐富,或者一個慈悲為懷、懦弱無能的君王,根本無從承擔起推行「法治」的重任。秦始皇恰恰不是這類君王!少年時代苦難的經歷,扭曲的家庭生活,父親、母親給他的尊嚴蒙上的恥辱,過早地對宮廷深處爾虞我詐的內幕的了解和把握,……凡此種種,都必然促使他不再相信人的善良和人的誠實。這樣,也就使他很自然地向荀子、韓非的「人性惡」的說教靠攏,使他眼中的人際關系除了「利」、「害」二字之外,別無他物。父親為了活命可棄他而不顧,母親為了尋歡作樂可讓他蒙羞受辱,更何況他人了!他的心態在自卑中嚴重失衡,他的理智在磨難中逐漸成熟。失衡的心態渴望平衡,理智就給他指出一條唯一可行之路,那就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絕對權力,那就是要冷酷無情地奴役他人。他認為只有如此,才能補償自己精神上的慘痛損失。所以,他從很早的青年時代起,就迫使自己感情的琴弦停止顫動,就與「嚴而少恩」[11]的法家理論一拍既合。於是,秦始皇冷血冰心般的個性與時代的需求終於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進一步講,對秦始皇來說,他所以無限鍾情於「法治主義」,那是他在很大程度上把「法治主義」看成是他的強力意志、優勢意志、佔有欲、權勢欲的最充分的表現。而這種「法治主義」在他後來盪平群雄的統一戰爭中,也確實十分奏效,況且這次曠古未有的「奇功」又給予他以極大的心理滿足。從而使他更加深信,「法治主義」是萬能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既然強大的宿敵都能在他的強力意志、優勢意志下摧眉折腰、俯首稱臣,那麼,千百萬手無寸鐵的黎民百姓又何足道哉!所以秦帝國建立之後,秦始皇決心把他的「法治主義」在天下全面鋪開,以便用這個冷酷無情的武器,隨心所欲地驅使天下人為滿足他的個人意志服務。
問題是,在秦始皇的眼中,「法治主義」何以會有如此令人懾服的威力呢?
那是他認為,「法治主義」的最大威力就在於它的「重刑主義」。在統一天下之後,他之所以刻不容緩地把「專任刑罰」定為秦帝國處理國家事物的指導思想,其根本原因就在這里。不過,「重刑主義」並非是秦始皇的專利,它實際上早就是構成法家學說的一根重要的理論支柱。商鞅很早就倡導過「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12]的政治主張。所謂「重刑主義」,就是輕罪重罰,就是用恐怖手段製造一種威懾力量,驅使民眾就統治階級之范。但我們也必須指出,第一,商鞅在主張「重刑」之外,還補之以「厚賞」。第二,商鞅在主張「重刑」的同時,還沒有忘記「重刑」的道義的基礎,即「去刑」。不過,商鞅的「重刑主義」在秦國後來的政治實踐中很快就發生了形變,他的「重罰厚賞」逐漸演變成「重罰輕賞」。到了秦國統一中國前夕,秦始皇的思想導師韓非已經在極力鼓吹「重罰少賞」了。他說:「重罰少賞,上愛民,民死賞;多賞輕刑,上不愛民,民不死賞。」[13]他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在這里,韓非無非是在堅持恩威並施的「賞罰論」的前提下,把法家學說的重點有意轉移到突出「罰」的作用上。可韓非畢竟是個理性主義者,為此,他也曾警告說:「用賞過者失民,用刑過者民不畏。」[14]也就是說,無論賞罰都要有個合理的限度,超出這個限度,賞罰就會失去它的作用。可惜的是,在韓非建構的君主極權理論中,這種合理的聲音非常微弱,以至於完全被秦始皇忽略了。「重刑主義」到了秦始皇手中,它的道義基礎,它的合理限度,完全被拋到九霄雲外。秦始皇既不主張「以刑去刑」,也不主張「重刑厚賞」或「重刑少賞」,而是主張「專任刑罰」的「重刑不賞」!這種極端思想被秦始皇的政治設計師李斯表達得淋漓盡致,他說:「名主聖王之所以能久處尊位,長執重勢,而獨擅天下之利者,非有異道也,能獨斷而審督責,必深罰,故天下不敢犯也。」[15]我們從「法治主義」在秦國異化的軌跡中不難看到,「法治主義」到了秦始皇手中,已經完全偏離了它「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16]的初衷,而成為獨裁者秦始皇「舉錯暴眾」,與民為敵的殘忍而野蠻的統治工具了。
「法治主義」所以發生了如此可悲的質變,我們還需要到法家思想體系的內在悖論中去尋找。法家的政治理想是尋找一個具有「法治」思想的鐵血君王,讓他去收拾天下的殘局,這位鐵血君王應是這樣的英雄:他能夠用最野蠻、最殘暴、最虛偽、最陰險的手段去奴役民眾,然後使民眾獲得解放。據法家說,寰區要想「大定」,海縣要想「清一」,蒼生要想「獲救」,天下人就得先忍受這位「救世主」的奴役!正是法家學派這種荒謬的悖論,才創造出秦始皇這樣一位前無古人的極權主義者。法家學派為了製造這類英雄,拚命鼓吹「明君獨斷」、君主極權,指望這類英雄挽狂瀾於既倒,還世界一個清涼。他們哪裡知道,一旦凌駕於社會之上的無法限制的絕對權力落到
5、世界未解之謎的秦始皇兵馬俑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這是本世紀以來巨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在二號俑坑內已出土有銅矛、銅弩機、銅鏃、殘劍等,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厘米,劍身上共有八個棱面。考古學家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棱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跡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實上,關於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絕不是秦始皇時代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歷史的長卷里,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用劍」躍入人們眼簾。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但是,更加轟動的消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銹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1857℃。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秘密,誰能想像,本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問題是在發現以後,我們用什麼態度來解釋這種超常規的科技早熟現象?我們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來解釋,它應該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說明 假如以上的事實是真實的話(至少鉻鹽氧化處理不是假的),那麼我們就會問:他們的技術源淵是什麼呢?
6、美國專利在兵馬俑中出現,並且遙遙領先,這是什麼原因?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一直流傳到現在,讓不少後人受益終身。蔡倫造紙、魯班鎖、諸葛亮的諸葛連弩等等,無不都給後世的人帶來諸多便利。秦王的墓可為非常的宏偉,在挖開後一時震驚了全世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秦兵馬俑。每一個兵馬俑都有著其獨特的臉部特徵,讓人不禁感慨古時人民的偉大。
正是因為這項重要的決定,才導致了我國不管經歷了怎樣的磨難,文明從來都沒有出現過斷層。可以說,秦始皇的出現,是中華文明傳承至今的關鍵人物,秦始皇絕對是一位「千古一帝」。
秦始皇雖然已經逝去多年,但是關於他的話題從未斷絕過,因為至今為止,人們對於他以及秦朝的了解依然少之又少,甚至是有很多以如今科技看來依然都會嘆為觀止的秦朝先進技術。就比如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講述的這個秦兵馬俑中的重大發現,這個寶物才是兵馬俑中最珍貴的東西!
1994年,考古學家在兵馬俑2號坑中發現一批青銅劍,即便已經2200多年過去了,這批劍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秦青銅劍的長度為86公分,劍身修長,兩面起脊,四縱四鍔,平均長度要比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寶劍長30厘米,之所以如此長是為了強化刺殺、穿甲方面選擇性的減少了劈砍功能。
7、兵馬俑人形是否有專利
不可能有,老祖宗的東西,沒有經過改進,不會有專利。即使申請專利,也可以提出無效。
8、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成就~急~
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為世人展示了秦始皇的一支陣容龐大、組織嚴整的禁衛軍,象徵了秦朝威武的軍隊。盡管在咸陽、徐州、武威也先後有漢代兵馬俑群的出土,但是無論是規模還是製作工藝上,是無法與秦始皇兵馬俑相提並論的。《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從中可見,古代的軍隊在國家中佔有的重要地位,也可窺見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奧秘。
暫且不論它規模的宏大、編排的精細,就從藝術角度看,它體現出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堪稱藝術精品。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點首先是它的高度寫實性。秦始皇兵馬俑坑所展現的軍隊陣容是完全按照當時秦軍的實況設計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馬、車也是按實物大小製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裝飾性為主,而秦俑採用了寫實的刻畫方式,帶有明顯的肖像性和寫生性的特徵。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達2米,均為彪形大漢。陶馬一般身長2米,通高1.7米,與真馬大小相等,形體比例准確,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規模的陶馬群在中國雕塑史上也是一個突破。其次是它的傳神。
秦兵馬俑的寫實並不只是簡單地按照現實摹刻下來,而是經過了藝術的處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階,不同的性格特徵,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這些都體現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見它的造型刻畫不僅實現「形似」而且還達到「神似」。秦俑以頭部的刻畫最為精緻,有的眉宇凝聚,端莊肅穆;有的面龐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帶有皺紋,一臉老成……通過對面部的精心刻畫將秦軍的各種人物表現得生動萬分。秦俑的傳神特徵還通過藝術的誇張和提煉表現,它的刻畫不是追求細枝末節,而是抓住了關鍵的部位進行藝術處理。比如說,將眉毛加粗加厚使臉部更有體積感,鬍子處理成飛動或翻卷狀,雖然與現實不符,但是卻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對陶馬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煉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將一匹匹戰馬刻畫得形象和生動。除了馬頭的塑造較為細膩多變化以外,四肢與胸部都用大寫意的誇張手法,稜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渾圓,腰部微凹,顯得強健有力。沒有過多復雜的線條,流暢並富有韻律感,讓人感覺到如真馬一般,但卻似無法在現實中找到的神馬。靈活多樣的藝術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點之一。
秦俑的刻畫並不是單一的,而是運用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技巧。對比就是其中之一,如刻畫細微的鎧甲和簡潔的下身衣紋,精緻的武官、發式和簡單的軀體。這些對比處理出於整體效果的統一,使形象既簡潔又豐富,在樸拙中見精緻,局部精細但不失整體的氣勢。另外秦俑也是圓雕、浮雕、線雕的統一體,運用塑、堆、捏、貼、刻、畫等民間常用的傳統技法,成功地塑造出生動的勇士形象。每一個陶俑和陶馬都是完整的統一體,可謂多種的刻畫手段集於一身。
另外,兵馬俑的本來面目其實是彩繪的。很難想像坑中灰頭土臉的秦俑其實是彩色的,由於經過火燒和自然的破壞,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它色彩絢麗的樣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馬身上有殘存顏色的痕跡,這些顏色的種類有紅、綠、藍、白、黑、黃等多種,可以想像俑坑初建成時,絢麗多彩的陶俑整齊的站立軍姿,那個場面是何等燦爛和壯觀。更令人稱道的是秦兵馬俑身上所繪的顏色並不是簡單的千篇一律,而是經過嚴格的色彩配置,體現出整體的色彩效果。一般來說,兵俑大多是紅色上衣配綠色或藍色下衣,手和臉多用粉紅,衣袖衣領多用綠色或赭石色,鎧甲的甲釘多用黑色,連接甲片的線多用紅色,這些都是有一定規律和樣式。這種繪塑結合的藝術技巧,成為雕塑技法的補充手段,是秦俑豐富的藝術表現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筆。
秦俑藝術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前代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又深刻影響著後世雕塑藝術的產生和發展。首先,它將我國寫實主義的藝術傳統發揚光大,為後代的雕塑藝術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其次,秦俑的洗煉概括為後世漢唐所繼承和發揚,成為中國造型藝術中重要的藝術特點。再者,繪塑結合的技法為中國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拓寬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道路。
秦俑藝術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個典範,它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技巧為後世所繼承和發展,使其藝術傳統源遠流長。今天,來自全世界的人民懷著無比驚奇和稱贊之情來觀賞這一世界奇跡。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9、兵馬俑這一古代文化遺產為什麼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結構復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文化遺產價值: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個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
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藝術價值:
這批兵馬俑的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都不一樣。光是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里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身披杴甲,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
陶俑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徵。這批兵馬頌是雕塑藝術的寶庫,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
歷史文化價值: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修陵園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運至臨撞,工程十分艱難。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觀眾們驚嘆不已。古城西安由於有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很快就成了我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國內外遊人紛紛慕名而來。來我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和其他貴賓,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秦兵馬俑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獨具魅力的。它打開了觀察它所產生的那個時代的窗口,大大地改變了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看法。
秦兵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幾千件魁偉英武的大型陶塑藝術作品,以整體形象排列在將近兩萬平方米的空間里,其磅礴的氣勢幾乎使所有不同膚色的參觀者都從心靈深處產生強烈震顫,體現出藝術家駕馭宏大藝術題材、追求整體氣韻和藝術創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則從形體把握、神韻處理、色彩運用、細部刻畫等方面表現出作者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成就。作品寫實主義的風格不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高超的古代藝術範本,同時也留下了許多關於那個時代的極富價值的歷史記錄。嚴肅劃一的軍旅題材能夠處理得如此生動,產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使人們不得不換一副眼光來審視中國古代藝術發展歷程中的特殊規律,重新探索和構架中國古代造型藝術發展的歷史。
秦兵馬俑坑文物的出土也較大幅度地改寫了人們對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認識,以大量的實證材料形象地展現了秦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就科技史而言,秦俑坑發現的許多資料都是令世人震驚的。譬如:1、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現的秦代冶金和金屬加工技術比我們以往的估計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銅塗鉻防銹技術的大量應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當時已是一種很成熟的技術,秦俑出土的絕大多數兵器表面都塗有這種保護層。這種絕技似乎從漢代以後就失傳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千多年後的1937年,現代鍍鉻技術才在德國產生,並以專利發明載入了史冊。2、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確印證了秦簡中關於「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是一種標准化概念,秦人在標准化實踐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這種標准化既是秦人管理藝術發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標志。秦人加工的青銅弩機器件精密、形體標准,相同規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換。許多特殊的加工工藝,如青銅鈹脊上的紋飾生成,纖如毫發的金屬小孔鑽刻技藝,也都令人嘆為觀止,一些工藝至今還是不解之謎。由於古代統治者們有重政治、重倫理、崇人事而輕科技的傾向,史書關於科技的記載往往簡略殘缺,秦代科技資料更是鳳毛麟角。正因為如此,秦俑考古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就更加重要。
俑坑數千兵馬俑所展示的軍事內容無疑是軍事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形象的資料之一,許多資料使人們對古代軍事領域的認識更進一步。譬如,關於當時的兵種構成、組合搭配和結陣形式,兵器、兵器配置形式以及甲具防護裝備,軍伍組織結構和指揮系統,甚至軍伍士卒的來源等,都有珍貴的資料價值。二號坑弩兵的單獨結陣,騎兵、輕車兵的編隊和配合,是以前有所不知或知之不詳的重要資料,以之對照《孫臏兵法》中關於車、步、騎配合原則的論述,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古代軍事著述中關於兵器配置中長短相雜、相救的原則在秦俑坑兵器配置中也有直觀表現,同樣有其軍事科學上的研究價值。難怪有人將秦俑三坑稱為一座內容豐厚的秦代軍事博物館。
歷史本身賦予了秦俑多種歷史文化價值。秦俑所折射的歷史層面既多又廣,在建築史、服飾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認識價值。即使秦俑的身高、體魄、服飾發髻、刻記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產工具和勞作痕跡,都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秦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質,反映出秦興亡的歷史真諦。
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豐富,是文物所代表的那個時代物質成就的直接見證。它讓人們重新認識和評價那個時代,也提出了許多值得探討的歷史課題,譬如關於帝王權力的重新認識、秦代文化的特質、秦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等。與之相聯系的是,秦始皇的歷史評價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反映的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始皇所起的某種積極作用,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證實史書中提到的秦代好大喜功、橫征暴斂的統治問題。秦俑考古還在繼續,相信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將會隨著考古的進展而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