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法第三次修訂
1、專利法第三次修改及其意義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專利法的有關決定,修改後的專利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專利制度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根據該決定,第三次專利法修改新增了7條,修改了23條,主要內容有:明確了專利法的立法宗旨是「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提高專利質量,適度調整了專利授權標准。例如將相對新穎性調整為絕對新穎性,排除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在外觀設計授權客體之外,等等。
如果仔細分析此次專利法修改的內容,可以看出,第三次修改與專利法的前兩次修改有著很大的不同:前兩次專利法修改的主要目的在於履行國際承諾,使專利制度與國際接軌,尤其2000年的那次修改,要符合TRIPS協議的有關規定。而本次修改是在專利法已經完全符合TRIPS協議的情況下啟動的,完全是從我國自身的需求出發,為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建設而修訂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第三次修改是主動修改,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也更加符合我國的發展現狀。新專利法的施行,必將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更大的推動作用。
2、專利法第三次修改當中關於不授予專利權對象新增加的兩項是什麼
是指這兩處新增加的內容么:
(1)第五條 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2)第二十五條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3、2008年我國對《專利法》修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針對第一條
修改前:第一條 為了保護發明創造專利權,鼓勵發明創造,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製定本法。
修改後:第一條 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分析:立法目的細微變化,提出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針對第二條
修改前: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修改後: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分析:新增加三款,作為第二、三、四款,分別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進行了定義。
三、針對第五條
修改前:第五條 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修改後:第五條 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分析:擴大了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遺傳資源是指
四、針對第九條
修改前:第九條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修改後: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分析:新增條款明確規定,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同一申請人同時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以申請發明專利,如果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在符合發明權利權的情況下,申請人要想獲得發明專利權,必須先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
五、針對第十條第二款
修改前:第十條 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修改後:第十條 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
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分析:對第二款作了修改,相對此前的規定表述更加清楚、准確、嚴密。
六、針對第十一條
修改前: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修改後: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分析:對第二款作了修改,增加了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而許諾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行為。
七、針對第十二條
修改前: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書面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
修改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
分析:原專利法條文規定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僅限於「書面形式」,修改後,還可以採用其他形式。
八、針對第十四條
修改前:第十四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決定在批準的范圍內推廣應用,允許指定的單位實施,由實施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中國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的發明專利,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需要推廣應用的,參照前款規定辦理。
修改後:第十四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決定在批準的范圍內推廣應用,允許指定的單位實施,由實施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分析:第十四條第二款被刪除。本條是關於公益發明的相關規定,體現了對除國有企業事實單位外的發明專利的私權保護。
九、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
第十五條 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分析:明確規定關於專利申請人或者專利權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問題,具體行使原則為:1、有約定的按約定;2、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單獨決定行使的,包括單獨實施或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共有專利,但許可他人實施共有專利收取的費用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3、除了前兩種情形外的行使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十、將第十五條和第十七條合並作為第十七條
修改前:第十五條 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
第十七條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
修改後:第十七條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識。
4、專利法一共修改了幾次最近一次是什麼?
專利法一共修改了三次,最近一次修改是2008年。
公元1950年8月11日,政務院頒布《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1950年10月9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布了上述條例的實施細則。1985年3月19日,中國正式加入《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一九六七年斯德哥爾摩文本)。1985年4月1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於2008年12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4)專利法第三次修訂擴展資料專利審批
①登記制
專利局對專利申請案只進行形式審查,如果手續、文件齊備即給予登記,授予專利權,而不進行實質審查。採用登記制的,其專利往往質量不高。我國現行專利法對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設計專利就採取的是這種方式,這在減輕審批壓力的同時,也在實踐中引發了專利數量泛濫質量卻普遍低下的問題。
②實質審查制
即不僅進行形式審查,還要審查發明的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實質審查能夠保證專利的質量,但需有大批高水平的審查人員,且容易造成大量積壓。
③延期審查制
對形式審查合格的申請案,自提出申請之日起滿一定期限(如18個月)即予以公布,給予臨時保護;在公布後一定年限內經申請人要求專利局進行實質審查,逾期未要求實質審查的,則視為撤回申請。採用延期審查制可減輕審查工作的負擔。中國對專利的審批採用延期審查制。
5、專利法第三次修改當中關於不授予專利權對象新增加的兩項是什麼,試分析其原因
新增加的一項是 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本條的修改實在第一款中增加一項,作為第(六)項,規定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不授予專利權。
我國每年受理的外觀設計申請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受理的外觀設計申請和授予的外觀設計專利中,有相當數量涉及的是瓶貼、平麵包裝袋等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平面圖案設計。這既不利於提高我國對產品本身外觀的創新能力,促進我國品牌產品的形成,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會增大外觀設計專利權與商標專用權、著作權之間的交叉和沖突。為了鼓勵設計人將其創新能力更多地集中到產品本身外觀的創新上,本次修改將「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排除在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客體之外。
「平面印刷品」主要指平麵包裝袋、瓶貼、標貼等用於裝入被銷售的商品或者用於附著於其他產品之上、不單獨向消費者出售的二維印刷品;「主要起標識作用」是指二維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主要是用於讓消費者識別被裝入的商品或者被附著的產品的來源或者生產者,而不是用於使被裝入的商品外觀或者被附著的產品外觀本身「富有美感」而吸引消費者。應當注意的是,能夠產生識別產品來源或者生產者作用的標識並不限於商標標識或者廠家名稱,只要二維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主要用於產生標識作用,就屬於被排除的范圍。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床單、窗簾、布匹等紡織品也是二維產品,但不屬於「平面印刷品」;紡織品的花色或者圖案通常也不是「主要起標識作用」,因此對這些紡織品的外觀設計不在被排除的范圍之外。
國家知識產權局條發法司 編 《專利法》第三次修改導讀
6、第三次修訂後的《專利法》中對同樣的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有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修正)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7、我國現行專利法已經過幾次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從1984年5月1日在我國正式頒布實施以來已經修改了三次。
第三次修改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從2005年4月起開始的,在歷時一年反復討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政府網站,就專利法的修改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方式,起早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並與2006年8月2日發出《關於徵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公開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新的專利法於2008年12月27日頒布,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正的時間是
2008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9、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專利制度沿革歷史是什麼?
我國專利法律制度的歷史沿革白碩 孫俊
【摘要】:歷史研究是法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國近現代的專利法律制度橫向學習西方較多,縱向追根溯源較少。我國法律意義上的專利出現在清朝末期,歷經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並在新中國成立後不斷發展完善。本文通過探究我國專利法律制度的起源和發展,希望對建設創新型國家背景下的專利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有所助益。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專利 法律制度 法學研究
【分類號】:D923.42
【正文快照】:
我國的專利很早前就已經出現了,「專利」一詞最高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國語》。在《國語》卷一周語上中,芮良夫曰「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此話的背景即周厲王任用榮夷公為卿士,實行「專利」,對社會財富及資源進行壟斷,招致了貴族和平民的不滿。在漢代,對鹽、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