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動化專利
1、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世界第1,人工智慧帶來了哪些東西?
最近幾年人工智慧可謂是一個新的風口浪尖。任何一個領域似乎都在積極地向人工智慧靠攏。想要人工智慧帶領本行業實現新的突破。這無疑標志著人工智慧是一次新的工業革命。各行各業的企業也紛紛想搭上人工智慧的快車,帶領本行業進行一次新的工業革命。
雖然人工智慧被炒作的如此火熱,但人工智慧的含義卻很少有人知道。人工智慧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也就是通過普通計算機程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人工智慧定義為系統正確解釋外部數據,從這些數據中學習,並利用這些知識通過靈活適應實現特定目標和任務的能力。這種學習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人工智慧也可以很好的和各行各業進行深度的融合,這也就造成了人工智慧的高度技術性和專業的,涉及范圍極廣。
人工智慧這個概念自從1956年被提出後就成為了科學的前沿陣地。吸引著大批的科學家投身於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的研究中來。時間過去了這么久,如今人工智慧才發展到了中期,正在從智能認知向智能感知過渡。
人工智慧發展到如今也誕生了很多的人工智慧產品。幫助我們人類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比如現在的人工智慧汽車就應用到了人工智慧技術。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就完全依靠汽車晶元高速計算復雜的駕駛場景,然後幫助我們進行駕駛。雖然現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還是有一定的問題,但是我們要相信科學是不斷進步和發展的。我們要相信人工智慧的成長性。除了人工智慧汽車以外,還有我們的智慧城市系統。這些都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2、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世界第1,中國智能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經歷了這么幾個階段:
1、 迷霧中質疑重重;
2、 基礎性步伐邁出;
3、 慢慢看到曙光;
4、 現代的蓬勃發展;
5、 當下的國家傾向。
2021年1月5日,媒體報道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這著實是令所有中國人驕傲的好消息。值此大家倍感興奮欣慰之際,我在此也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智能的發展歷程:
一、 西方發展迅速,國內質疑四起20世紀50-60年代,正是人工智慧出現,並逐步引起歐美國家重視並得以逐步發展的重要年份。而當時此項科技卻在蘇聯被批判為“資產階級的反動偽科學”。受到蘇聯的影響,我國國內對於人工智慧的評價也不高,並這種狀況在蘇聯解除對於人工智慧的研究的限制後也並沒有得到改善。知道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國內的技術才能說畫出了起點。
二、 艱難起步在此階段中國經歷了以下幾個步驟:1)派遣留學生出國;2)成立相關學會聚集相關人才;3)著手人工智慧相關項目的研究,並納入國家科研計劃;
三、 發展中曙光逐現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國家的充分重視,中國的人工智慧的發展逐步走上正軌。相關的研討會年年舉辦,各大高校也開始著手出版相關著作如清華大學分別就在1987年出版《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相關雜志如《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也開始創刊。國家也慢慢開始各種計劃如智能控制與智能自動化等。
四、 步入現代,智能蓬勃發展時間走到了21世紀,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系統的相關研究課題獲得了國家的項目支持和資金支持。並且研究項目也越來越細化,越來越貼近人的生活。比如智能化農業專家系統,各種虹膜識別語音識別,人工心理與人工情感等項目層出不窮。這些項目代表了新時代人工智慧在中國的新發展:逐步開始服務人類。
五、 國家政策導向中人工智慧的發展早已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對於此項技術的發展,我國多位重要領導人都發表過多次重要講話,指示人工智慧的發展。
六、 結語縱觀我國的人工智慧發展歷史,是在令人感慨:從最初的備受質疑甚至是被限制被禁止,經過多年的摸索,中國終於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中國道路”。最後在國際上取得如此大的成果,要感謝國家的支持,更要感謝眾多科研人員的付出。
3、如何申請世界專利呢?
申請專利分為國內專利申請和國外專利申請,如何申請世界專利呢?其實世界專利就是指國際專利申請,國際申請有兩種方式,首先是巴黎公約途徑,是指依據巴黎公約所規定的優先權,利用在一個國家所提交的專利申請為優先權,在12/6個月內,直接向有意在其獲得專利授權的國家提交專利申請的途徑。關聯文章《國際專利申請》如何申請世界專利第二種方式是PCT國際申請相比巴黎公約途徑,到具體國家辦理專利申請相關手續的時間要長的多,給申請人的申請決策提供了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內,申請人可以利用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對該專利申請獲得專利授權的可能性進行初步評估,並結合技術發展情況和市場前景等因素確定是否要到具體國家去申請。PCT國際申請途徑相比巴黎公約途徑而言,需要多付出PCT國際申請國際階段的費用。PCT國際申請的提交即相當於在所有PCT成員國提交了專利申請,為製造抵觸申請提供了機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他人就該技術在這些國家獲得專利權。而巴黎公約途徑則難以具備該效果。申請人以一種語言,提交一份滿足PCT形式要求的國際申請,並繳納一組費用。由國際檢索單位(ISA)(世界主要專利局之一)通過檢索可補充國際檢索經申請人要求,國際公布後,由一國際檢索單位進行附加的專利性分析。PCT程序完成之後,申請人開始直接向希望獲得專利的國家(或地區)專利局尋求專利授予。
4、中國人工智慧的專利申請量達到世界第一,這背後有哪些意義?
近日,據最新報道稱,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已位居世界第一,領先於美歐同行,擴大了自身影響力,使得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在世界這個大舞台上屹立不倒。
在近幾年間,該榜單上的中國企業明顯增加,從最初的8家增加到近20家。與此同時,美國企業仍牢牢占據前三的位置,在前50的排名中僅有12家存在,較以往有所減少。同時,中國每年申請人工智慧公開專利近幾萬項,每天都有很大增幅,且增速十分明顯,比美國要高出近2.5倍。今年,中國在人工智慧專利數量的申請上已遠超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最新公布的專利排名中,西門子居首,華為緊隨其後。中國企業的亮點十分突出,表現十分驚艷,再次向世人證明了我國人工智慧研發的水平高和專利申請的能力很強。曾經被美日等國家占據主導的人工智慧行業,現在已經被中國取代,並且還在迅速增加。
人工智慧專利
與生物技術相比,人工智慧的專利比較容易獲得批准。在全部領域,批准率能達到7成,在個別領域可以超過9成。如果能抓緊時間,較早申請,還能獲得更高的批准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在積極申請專利方面的決心和積極推動人工發展的信心。
我國出台多項政策措施鼓勵申請專利
在政策出台方面,我國一直加大力度,為申請專利提供良好保障。最明顯的是人工智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事人工智慧方面的企業數量和規模也屢創新高,增幅明顯。目前,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已成為世界第二,在國際上有很強的影響力,也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和潛力。
專利申請量的數據統計
中國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方面,主要增長來自電子商務、數據搜索和語言處理、圖片處理等人臉識別領域。未來中國在人工智慧方面還有很高的上升空間,不但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而且能加速生產、生活效率。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能達到頂峰,為人們出行等提供方便。
背後的意義
中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擁有5000年文明。能清醒的意識到未來是科技的天下,未來是人工智慧的天下,因此才會如此注重科技、人工智慧領域。人工智慧代表著最高科技,也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科技意義、生存意義和創新意義。
5、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對此你有何想說的?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我有這些想說的:
1、中國科技的發展確實是很迅速的,並且有很多方面已經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要先進了;
2、在人工智慧的領域中國投入研究的力量還是很大的,現在取得這么多的成果,也是必然的。我們國家在人工智慧的領取已經細分為了非常多的板塊,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專利;
3、也許未來最先進的人工智慧科技是在中國誕生的,把人工智慧跟很多傳統的行業相結合以後可以大大方便各行各業。
人工智慧很多人還不是那麼的了解的情況下我們的專利申請已經是世界第一了。我們國家對於想要研究的東西還是很值得投入的,畢竟人工智慧這樣的科技肯定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東西,早點研究明白了以後才不至於就被人牽著鼻子走。中國的科技生產力確實很出色。
一、對於人工智慧的重視才讓人工智慧發展迅速。可以從這里看到我們國家對科技的重視,以後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這些突破都是研究人員辛苦的付出。不知道到時候的人工智慧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的驚喜。
二、建議的人工智慧的運用也是很豐富的。人工智慧現在在我們生活裡面已經得到了很多廣泛的運用,只是並不是那麼的智能,但是初步的智能已經達到了。像小度,天貓精靈,也算是人工智慧的應用。人工智慧再繼續突破下去,他會變成什麼樣呢?更自動化,更智能化?
三、技術是我們國家發展中很關鍵的一點。相關的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證明了,一個我們又技術,並且在以後如果其他的國家需要採用我們的技術,這是要收費的。我們要把自己做成一個行業的大牛,在世界上面擁有話語權,這樣才能夠讓世界看到中國已經變了。我們研究科技,我們研究人工智慧,我們研究未來有發展前景的一切高科技。
四、結語沒有想到我們國家的人工智慧居然投入了這么多去研究,並且取得的成功十分的豐富。我們國家人工智慧的相關專利,占據了世界上的七成,有七成的相關科技都是在我們國家的受傷。如果未來把人工智慧運用到了行業發展裡面,有需要的國家或者公司是需要對我們國家進行支付的。想要不害怕別的國家的科技制裁,我們就必須要自己研究出來想過的科技。
6、中國建築自動化有什麼專利技術?
在智能建築中,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是智能建築各項功能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體。根據當前的技術水平和已運行的大多數智能建築來看,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主要包括供配電自動化系統、照明自動化系統、給排水自動化系統、暖通空調自動化系統及交通運輸自動化系統等。
7、當今全球自動化創新技術列舉
這個題太大了,下面有個網址,供您參考
http://www.beckhoff.com.cn/cn/Document/interview/interview_beckhoff_200703.pdf
前言:也許有很多業內權威會對自動化工業創新的現狀感到擔憂。和以往一樣,行業領袖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推動先進自動化技術向前發展,現實的發展步伐應支持和維持利潤和生產力的優勢。這篇文章將顯示,工業自動化行業內的創新和技術進步正有序進行。
PC驅動
James Truchard是得克薩斯州Austin市自動化供應商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他的評論直中要點。"過去10年來,自動化的最重大創新來自個人計算機(PC)技術與工業設備的結合。現在的工業控制產品中經常可以看到工業版的浮點處理器,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固態存儲設備如CompactFlash (CF)卡,快速乙太網晶元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Truchard說。"這使得供應商和終端用戶能夠開發更加強大的軟體,這些具有PC控制系統的靈活性和可用性的軟體能可靠地在實時操作系統上運行。ARC咨詢集團的分析師命名這些設備為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 PAC。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相比,PACs提供相同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但往往更快,更靈活。"
開放系統這個主旋律得到Peter ZorNIo的共鳴,他是另一家位於得克薩斯州Austin市的自動化供應商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的首席戰略官,他反思了在過程式控制制業多年的經歷。"從大約1993年到2002年左右,每個供應商都花費了大量的金錢開發開放系統,"Zornio指出。"我們從為特定目的建造具有專用網路和硬體的自動化系統發展到今天的開放自動化系統。不算實際控制器和設備,今天的自動化系統已經與信息技術(IT)領域使用相同的基礎技術。
"客戶想從PC市場得到容易的整和以及低成本硬體,"Zornio補充說,"但是他們並沒有獲益於更多的技術和安全支持。現在他們正卷土重來,這將加速下一個領域的創新。"
Zornio的公司已在無線通訊技術上投入巨資,他還指出,"當然,我會說無線通訊技術是一重大進步。"據他分析,無線通訊技術可能尚未象過去的一些技術進步那樣對現今的自動化系統產生變革性的影響。但是Zornio預計,無線通訊技術的持續創新將對未來的自動化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Milwaukee市的Rockwel自動化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Sujeet Chand將信息和通信聯系起來。"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對設計、操作和工業自動化系統維護的生命周期具有變革性的影響,"他說。
網路的影響
"在設計階段,機電一體化與模擬技術的發展使我們能夠在建造之前模擬並驗證機器和製造系統的性能。由於雙向的信息流,從'CAD到部件'的生命周期現在可以是連續的。這使得製造企業能夠在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質量和產量方面推動持續的改進。"Chand指出,"在生命周期的運作和維護階段,標准乙太網在工業自動化中的快速採用以及網路互操作標準的應用正在使IT系統及業務與工廠的整合成為可能,並幫助生產企業推廣全廠范圍和供應鏈的優化。"
許多人總體上把網路作為一項重大的創新技術。喬治亞州Alpharetta市的西門子工業公司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裁Raj Batra說,"基於公用匯流排結構的安全控制一直是現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創新技術之一。可編程安全控製成為了一個範式轉變。生產力成本的節省以及網路技術的發展,讓這個市場非常迅速。"
Dave Skelton 是位於賓夕法尼亞州Middletown 的供應商Phoenix Contact USA的自動化主管,他說,"我很象托馬斯·愛迪生那樣看待創新理念,'賣不掉的東西,我不想去發明',"至於舊發明促進今天的自動化進步,他也提到了網路。"商業通信技術的產業化,特別是乙太網基礎設施和無線通信技術,算得上是過去數年裡影響現今自動化的最重要創新。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銷售的成功。這使得IT界有機會與製造業以直截了當的方式接觸。"
"當然,作為可行工業通信標準的乙太網和互聯網協議(IP)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是過去10年來自動化最重要的創新,"Ben Orchard說。Orchard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Temecula的自動化供應商Opto 22的應用工程師,他對商業網路技術的重要性具有一致的觀察。"沒有乙太網和IP將會大大減少自動化設備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在決定什麼物理介面或應用協議最適合某一特定應用程序時,這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選擇。"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Long Beach的軟體供應商Apriso公司的首席技術官Chris Will關注軟體上的發展。"當然,首先將XML(可擴展標記語言)及其繼任者——Web服務,面向服務架構(SOAs)和業務流程管理套件引入自動化領域的組織應得創新的稱號。如今所有主導的軟體基礎設施供應商都在推動這三項技術。"
整合能力
伊利諾伊州Vernon Hills的供應商三菱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Sloan Zupan持不同的思路。"最重要的創新與把不同的控制規則巧妙地集成到一個控制平台上有關。這包括像PLC,機器人,計算機數值控制器(CNCs),人機界面(HMIs)和視覺系統這樣的東西。結合這些技術可以讓用戶為每一個應用恰到好處地選擇搭配控制規則。"
位於瑞士蘇黎世的自動化供應商ABB有限公司的首席技術官Peter Terwiesch補充說:"在集成能力上的進步,遠程訪問,設備和資產自身的智能化,加上以往相互競爭的通信協議的統一,促使用戶有能力來優化他們的資產。過去十年來雖然設備已經變得更加聰明,在此期間微處理器已經深入滲透到現場設備的領域,並提供了豐富的診斷和操作信息,然而這個信息的真正價值只有當客戶能夠訪問使用它時才能實現,"Terwiesch說。
"此外,從難以到達或危險位置上的設備獲得信息然後加以使用,這些遠程訪問技術的進步幫助客戶獲得所有需要的數據用以准確評估生產情況或防止潛在的問題,"他補充說。"無線通信的實現使得從智能設備獲取診斷信息成為可能,而此前的通訊連接方式決定它們只能傳遞過程數據。"
通過對一個加工廠的觀察,過程系統供應商Honeywell Process Solutions的技術副總裁Jason Urso列出了幾項對自動化和工廠經營具有影響力的技術創新。"操作者效率工具和異常狀態管理的最佳實踐(得益於現代圖像和可視化技術以及報警管理工具的創新),加上減少報警泛濫的管理工具,是過去最重要的創新。開放系統的出現讓使用傳統系統的工廠能夠在遷移HMI(人機界面)時保留其控制和輸入/輸出(I/O)的基礎設施。工業無線通訊正使得效率和成本顯著改善。最後,從使用HART或基金會現場匯流排(Foundation Fieldbus)的現場儀器得到的診斷信息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正在讓工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儀器維護。"
離散設備製造商Bosch Rexroth Corp的技術副總裁斯Scott Hibbar指出了三個驅動當前自動化技術的創新。"首先是產業界的接受度以及工廠自動化中精密運動控制的整合。十年前還是一個主要用於精密金屬切削設備領域的偏門技術現已被幾乎每一個自動化領域主流所接受",這位供應商執行官說。"接下來是運動和邏輯的整合。最後,基於乙太網的現場匯流排正在達到自動化應用的需求,同時也在製造業環境中與其他信息技術共同發揮作用。"
Rockwell的Chand說:"未來,通過先進的感測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擴散,持續地利用乙太網,更大范圍地利用先進控制技術,以及可持續和安全的生產方法,我們將繼續看到今天的製造工廠轉變為優化的工廠和供應網路。"
來自Emerson Process的Zornio已經確認無線通訊既是一個驅動現今自動化的昔日發明,而且也是未來自動化創新的驅動技術。"另一件大事---一個巨大的轉變---就是減少復雜性,"他補充道。他稱之為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過去在80和90年代,如果一項新技術出現且你認為將會帶來一些益處,客戶會說不錯,但'我得雇我需要的人。'讓我們面對現實吧。PC不是給膽小鬼准備的。技術太難用再也不是一個借口了。看看iPhone吧。自動化領域也是如此。"
西門子的Batra認為未來創新的關鍵是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從設計到製造策略的緊密結合。"現實工廠車間與虛擬世界的結合,這將導致公司經營方式的巨大模式轉變---數字化的工廠。"
Russ Agrusa是一家位於馬薩諸塞州Foxborough的製造軟體供應商Iconics公司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他表示軟體巨頭微軟公司的最新操作系統,Windows 7,是一個"游戲規則顛覆者。"他繼續說,"新Windows 7的多觸控技術、易於使用的功能使得與製造商運營的交流更自然。"
Rashesh Mody是位於得克薩斯州Plano的自動化供應商Invensys Operations Management (IOM)的投資組合和策略副總裁,他認為,"雲計算可能是一個驚人的變化。其次是虛擬化和模擬線程。這項技術主要針對的是降低擁有IT資源的成本。業務流程也將受到創新的關注,如何與我們的客戶和集成商互動,如何管理工作流程。所有這些都是如何管理信息這個共同點的延伸。"
這個在"雲計算"技術領域正贏得廣泛關注的新趨勢也稱為"軟體即服務(SaaS)"。這項技術需要將應用程序和數據保存在遠程主伺服器("雲")里,客戶可以從任何地方在任何與互聯網連接的且具有充分顯示功能的設備上訪問,以查看結果。
來自軟體供應商myDial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Wayne Morris預見,信息業和公司的視角通過SaaS 組件和為一體。他預測,"在整個價值鏈上,新興技術將推動過程自動化控制及企業製造智能技術與廣泛、整體、持續的過程技術進步相結合。"這些措施包括在整個價值鏈上結合、關聯性能指標,由連續指標處理而不是基於批處理的OLAP(在線分析處理)cube信息處理所促成的近乎實時的指標更新,由Web 2.0技術驅動的直觀、互動式的指標可視化和分析,以及啟動了SaaS且跨越多個企業的整個供應鏈,需求鏈和分銷渠道的管理。"
另一個設在加利福尼亞州Pleasanton的軟體供應商Transpara公司首席執行主任Michael Saucier期望以開放的資料庫與無線網路及設備聯接性相結合的信息革命為杠桿來創新未來信息傳遞到人們的方式。
"展望未來,"Saucier說,"我想說爆炸性地採用智能設備將會是驅動自動化和生產運營的最重大因素。我認為我們剛剛開始利用開發移動商業智能應用的潛力。人們逐漸認識到,手機除了用於電子郵件和更新棒球比分以外還能另有用途。只要在計劃部署時考慮到規格因素,你可以把任何類型的業務、運營或製造數據存儲在手機上。移動商務智能是個人數字助理在製造領域的強大應用。"
顯示技術
機動且聯通的工人的到來不能僅是瞬時幻想。位於加州Mountain View的自動化供應商Apprion的首席執行官兼工程副總裁Doug Donzelli指出,無線通信技術是轉變成為"實時、機動、高生產率工人"的基礎。企業可以使用無線通信將數據傳入工人手中。"第二個驅動技術將會是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屏幕。想像一下,工人能在工作現場展開一幅4 × 8英尺的視頻屏幕---而不是一個僅有2 × 3英寸的屏幕。此外OLED固有的安全標定是Class 1 Div 2。因此,結合實時信息,無線通信,更大的數據通道,更好的顯示效果,機動的工人將隨身帶著控制室出來嗎?"
National Instruments的Truchard在他大多數研究中關注自動化的晶元和編程層面。他指出,"雖然PACs代表最新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AC的未來取決於嵌入技術的納入。一個例子是能使用軟體來定義硬體。"
考慮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是電子元件製造商用以創建自定義晶元而普遍使用的電子設備,它能將智能置於新的器件中。這些設備包括三大主要部件:可以執行各種功能的可配置邏輯模塊,作為開關連接功能模塊的可編程互連介面,以及將晶元數據傳遞進、出的I / O模塊。通過定義可配置邏輯模塊的功能和它們彼此及與I / O連接的方式,電子設計人員可以創建自定義集成晶元而無需交付生產定製ASIC(應用專用集成電路晶元)的費用。FPGA就相當於一個能重新連接其內部電路以運行你的具體應用程序的計算機,"Truchard解釋說。
ABB公司的Terwiesch預測三個領域的創新。他說:"在查看進程和可獲得的實時信息量方面,可視化技術一定會有重大的進展。能夠實時地聚焦在某一特定數據集、或過程狀態的能力將會提高操作者和工廠管理人員的生產力。對採取一個特定行動將可能導致的情況進行真實的實時模擬,或不將操作者置於危險環境或崗位,這種能力將在過程效率及安全方面產生巨大的成果。我們還將會看到更廣泛地使用自動化網路虛擬化技術,這使得所需的物理硬體設備只相當於運行一個進程的一小部分(例如,一個需要14個伺服器的進程可能只需2個了。)——持續統一的標准。"
Honeywell的Urso的補充說,"首要的是,無線通訊將繼續對自動化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其次,我們將會看到工廠里增加的感測技術。我們將會看到創新性的新型感測技術的涌現,這包括納米感測器以及具有相關分析演算法的視頻技術。第三,遠程服務和支持將在提高工廠效率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最後,通過操作控制台上操作員與業務應用的集成,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工廠將過程數據轉換成可操作的知識。操作者將更多地成為業務優化者而不是過程操作者。"
明尼蘇達州Burnsville的供應商Beckhoff自動化有限責任公司總裁Graham Harris說:"我看到的不僅是新乙太網和基於PC的技術引領製造業和自動化的創新,而且還有融合了更先進工程解決方案的高能力、集中化設備。可以認為這將為自動化控制器帶來更強的多任務處理功能。這通常是由一個配備了現代多核處理器的單一工業PC來完成,這不只是在一塊控制器上涵蓋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自動化,運動控制和HMI(人機界面的控制器),而且還跨越到包括各種形式的高精密測量,狀態監控甚至是機器人學/運動學。"
降低能耗
芝加哥獨立包裝自動化顧問John Kowal認為,包含板載多媒體的新技術部分地簡化了培訓和實際經歷。他預計會看到類似於"能源之星"的基於機器整體設備效率(OEE)的評定標准。而且,從文化而不是技術的角度來看,他預見跨國合作的發展。
三菱的Zupan認為嵌入式IT技術,例如進入自動化平台的面向服務框架,將會產生最大的影響。"客戶期望自動化設備與IT更高水平的整合,以便更好地經營資產管理,庫存管理,生產進度,關鍵性能指標報告和遠程管理。"
Bosch Rexroth的Hibbar認為,開放的通訊標准以及採用網路的自動化市場將刺激未來的創新。他補充說,"能源消耗,不論是從環境影響或是從傳統能源資源耗盡來看,社會將受到能源消耗的影響。由於製造業消費所生產能源的三分之一,自動化技術如何更好地管理生產環境中的能源消耗將會引來很多的關注。"
對將用這些新技術來發明創造的未來工程師,Truchard加入了一些忠告。"隨著對綠色工程的關注以及嵌入式技術在自動化系統多方面整合的趨勢,對於一個工程師來說,只專注一項工程形式也許很快就不夠用了。在未來的5到10年裡,標准開發平台和高水平抽象工具將革命化工程師設計嵌入式自動化系統的方式。通過數字原型工具,工程師們已將測量和控制演算法納入他們的機械模型。他們還通過高層次圖形化編程語言對嵌入式系統進行編程以及對FPGA進行重新配置。由於增加的測量數據,更高層次的軟體工具和更強大的嵌入式自動化控制器,工程師們能裝備精良地設計新一代高性能和高效率的生產設備。"
8、自動化印刷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谷騰堡在15世紀中葉發明鉛活字印刷術,適得其時。這時,德國已能大量造紙;這時,德國人還發明了易乾的油墨,用它來印刷十分稱心;這時,德國人正好發明了榨葡萄汁釀酒的壓力機,用他的原理谷騰堡製成了活版印刷機。這樣,活版印刷很快發展為一種成熟的技術。
然而,這種技術一直延續了近200年,卻幾乎沒有進步。
進入17世紀以後,荷蘭的布芬,對谷騰堡的壓力式活版印刷機進行了各種研究。在1620年進行了一些改進,雖然每小時只能印刷70張左右,但速度較前提高了好多。
18世紀後期英國掀起了產業革命,捲起了新機器的發明浪潮。
1800年,英國人斯坦霍普發明了新式印刷機。這機器雖然仍是手動的,但整個機器用鐵製成,比較大,印刷的壓力也大,速度大有提高。1820年,美國人特里德維爾發明了一種腳踏式印刷機。
這種機器通過腳踏的踏桿,向活版塗油墨並將壓板壓向活版,同時用手向活版送紙。右手將白紙送入,右腳隨即踏下,壓板將紙貼緊活版;抬起右腳,壓板復回原位,同時滾筒在活版上滾過,刷上一層油墨;在松腳的同時,左手將印成品從壓板上取走。這樣,手腳可以同時動作,使它的印刷速度比斯坦霍普的機器更快,每小時能印到1000多張紙。直到現在,在一些小型印刷廠里,人們仍用這種腳踏印刷機來印刷小批量的印刷品。
1878年,美國人加利改進了特里德維爾的機器,將送紙改成自動的,從而將印刷速度提高到每小時3000張左右。加利印刷機是這類以腳踏為動力的印刷機發明的頂峰。這類印刷機之所以未能繼續發展下去,是因為它無論如何也適應不了產業革命後書刊的出版和報紙的發行雨後春筍般發達的狀況。
從谷騰堡到加利,以往的印刷機都是平壓式的,紙向活版的進給和印完後取下的動作是其主要運動,由於要利用壓板的往復運動,使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無法採用蒸汽機等新型機械動力。
「只有利用旋轉運動,才能實現連續的自動化生產。」
「只有利用旋轉運動,才能使用蒸汽機進行動力驅動。」
很多人都想到了這一點,但要讓活字排成的活版進行旋轉運動,卻不是輕而易舉的——活版一滾,那活字還不都得散了架,一個個掉下來!
「試試看,把壓版變成圓筒,使它在固定的活版上不斷旋轉滾壓!」1790年,英國的尼科爾森想到了這一點,他從紡織品印花機得到啟示,很想發明一種旋轉式紙張印刷機。這個設想非常可貴,比他的同胞斯坦霍普的發明還要早。
遺憾的是,尼科爾森很窮,他借了錢好不容易製作了一台旋轉運動式印刷機模型,卻再也無錢製造樣機了。甚至,他連以前借的錢也無法歸還。可憐的尼科爾森,由於無力還債而成為被告入了監獄。
19世紀初,德國印刷商柯尼希來到倫敦,看到尼科爾森的專利非常佩服。「啊,太妙了!這樣報紙就能從機器中一張張滾出來了。」他立即根據尼科爾森的設想投入研究。1812年,柯尼希成功地制出了樣機。可惜尼科爾森已見不到這台機器了,他已在前一年困死獄中。
柯尼希遠比尼科爾森幸運。他的研究得到了當時世界最大的報社倫敦《泰晤士報》社社長沃爾特的經濟支持,1814年,《泰晤士報》第一次用柯尼希印刷機印出了報紙。這台機器用蒸汽機帶動,可達到每小時印刷1500張的速度。
不過,柯尼希印刷機的速度還比不上當時最快的平板印刷機。
「為進一步提高速度,只有將活版也做成圓筒形的!」
一個名叫豪的美國人決心攻克這一難題。1847年,豪製成了一台具有圓筒形活版的印刷機——輪轉機。可要把鉛活字固定在圓筒的周圍,確實比較困難,這台機器頗為笨重復雜,有二三層樓房那麼高,要十幾個工人同時操作才行。
1863年,美國人布洛克發明了一種方法:在活版上打上紙型,用它作為鑄型,澆注熔化的鉛字合金,鑄成一塊整體的圓形版。布洛克的發明為印刷的完全自動化開辟了一條坦途。
到1868年,歐洲和美國的各大報社幾乎都安裝了布洛克的快速輪轉機,它每小時能印刷10000~12000張報紙。從此,印刷機不斷向大型和高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初,已能達到每小時印30萬張報紙的高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