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翼飛行器液壓專利
1、撲翼飛行器
「撲翼飛行器」飛行不是夢
「撲翼飛行器」,獨具神奇魅力。人類最古老的夢想之一,就是能夠肩插雙翅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飛翔。
與傳統的固定翼和旋翼飛行器相比,撲翼飛行器的主要特點是,將升力、懸停、推進、控制功能全面集成於撲翼系統中,可以用很少的能量進行遠距離飛行,同時具有高效率、高機動性、低噪音、無須專用起飛著陸場地等。大自然中,所有能飛的生物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採用撲翼飛行方式。因此,人類研製撲翼飛行器有著廣泛的民用和軍事應用前景,各國對這一領域的新成就均十分關注。
小型和微型無人撲翼飛行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低噪音、飛行姿態與鳥類相似等特點,適用於低空的中低速飛行,民用方面可用於環境監測、航拍、航模等;軍用則可作為撲翼無人偵察機(撲翼飛行機器人),甚至可作為火星探測中的首選飛行器。大型和中型載人撲翼飛行器,具有高效率、高機動性、低噪音、無須專用起降場地等特點,所以國外有專家預言,它們一旦廣泛應用或許會出現一個新兵種。
空中飛人
而今,撲翼飛行器的研製日益完善,平時可將機翼像鳥一樣收縮折疊,飛行時可伸開雙翼並完成短距/垂直起降。有關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大雁、天鵝、信天翁等善作遠距離飛行的大型鳥類均是無(或短)尾翼的。
撲翼飛行器
「三棲飛行器」推動「生態進步」
美國海軍新近研製出兩架新型「三棲飛行器」,取名「伊吉普」。有關評論認為,「伊吉普」飛行器的研製成功,標志著人類將一種新的飛行科幻變成了現實。據悉,「伊吉普」不需要特別機場,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起降,即便滿載貨物時,跑道也不需要超過500米。其運輸成本很低,只是目前大型飛機的50%到67%,由於機身短粗,所以整體運輸能力更為經濟。「伊吉普」的飛行安全性能大為提高,其水陸起落速度比目前的大型飛機好得多,僅為它們的1/4到1/5。「伊吉普」還具有良好的「生態性能」,其雜訊水平很低,排放物質比現有飛機都更環保。再有,它的機艙比普通客機機艙要大很多,機艙設計更具人性化和科學化,也更為舒適。據西方專家稱:「伊吉普」不但實現了更為科學的「三棲飛行」,而且重要的是它還推動了「生態進步」。
新型直升機
新一代「飛行實驗室」放飛未來
德國聯邦教研部近來研發出了人類新一代高空遠程飛行實驗室,專門用於科學實驗室的飛機科研,具有比任何其他科研飛機都飛得更高和更遠的能力,從而給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在各方面均能達到更高要求的空中模擬實驗場所。新的「飛行實驗室」飛行高度可達1.5萬米,科學家介紹說,這將大大有助於進行臭氧層和空中有害物質交換等課題的研究。據悉,該飛行實驗室將於2008年升空,進行首次圍繞地球的科研飛行。
「重力1號」讓人體驗失重新感覺
美國零重力公司最新宣布,可為付費客戶提供另類失重體驗飛行,那些欲先嘗為快的「嘗鮮」者,在飛行合同上簽字後就可體驗軌道失重飛行新感覺。「重力1號」在飛行時按照類似波浪運行的模式,將「一個接一個的拋物線串連在一起」,在「浪峰」和「波谷」都能讓乘客體驗到失重新感覺。
「波音7E7」夢幻飛機非夢幻
為滿足未來全球航空公司的普遍要求,波音正著力將超效飛機———B7E7夢幻飛機推向未來世界航空市場。B7E7不僅是外形「夢幻」,綜合設計也獨具特色:一是卓越的性能,在三級客艙布局下,可載客217至289人,航程最大15400公里,具有前所未有的燃油效率,與同體積任何飛機相比執行同樣任務時,可節省20%的燃油,而且環保性能尤為出色。二是技術更為先進,B7E7主體結構的機身和機翼採用新型復合材料,其核心系統採用開放式體系,結構更簡化,功能更強大。三是更具人性化設計,飛行速度相當快,尤其是機艙內設計煥然一新,全部實現了機內上網,可隨時使用移動 電話。
新前掠翼「金雕」橫空出世
在世界航空軍事發展的行列中,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始終致力於航空武器研製的最前沿,尤其是他們研製推出的「前掠翼戰機」,更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21世紀初,「S-37」金雕驚現於世後,世界航空專家甚至曾無從為其劃分「代別」。最近,俄航空專家又獻絕技,他們在我國剛剛舉辦的第五屆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向世界披露了他們新近推出的新一代前掠翼「金雕」戰機——「S-47」。據稱,其隱身性和整體性能又產生了新飛躍。 (彌一綸 李溪)
2、撲翼飛行器的無人式撲翼飛機
實踐中的不斷應用使得撲翼飛機的發展逐漸向模擬鳥類或者模擬昆蟲兩個方向。科羅拉多的一個野生生物組織就曾經御用這類飛行器來解救陷入槍傷困境的美國松雞。一個人造的鷹爪安裝在飛行器上,研究人員遠程操控,然後利用這個來抓住松雞用於研究。 由於撲翼飛行器模仿的是鳥類昆蟲,因為他們有很高的軍用價值,可以用來在從事間諜活動而不用擔心驚擾敵人。國外一個在Paul B. MacCready 保羅麥克格雷迪領導下的研究機構,就曾經研發過一個大型昆蟲般大小的飛行器,這個成果距離實戰已經非常近了,有可能被運用於實戰中。 與此同時,麥克在80年代中期還為另一個叫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組織研發過一款飛行器,是半雷達控制的,是一個巨大的傢伙,後來被運用在IMAX電影On the Wing中。 最近的從2002年開始,Theo Van Holten霍爾頓教授正在致力於發展另外一款飛行器,這個撲翼飛行器看起來像一架直升機,他被稱作ornicopter ,不過和直升機不同的是,他的動力機構並不會有扭矩反饋。 而最新的國內見到的是在10年的珠海航展上的一架內地公司的產品,ASN21
1微型撲翼無人機。這種無人機體積非常輕小,便於單兵攜帶,撲翼推進使其產生的雜訊非常小,便於戰場隱蔽偵察。
ASN211具備自主飛行能力,可按照事先規劃的導航點進行巡航,組裝簡便,單個士兵即可攜帶,不使用螺旋槳,也沒有馬達高速旋轉時產生的噪音,在戰場上非常難以發現。結構異常簡化,最大限度減輕了重量,三大核心部件:飛控導航系統,撲翼馬達和信號傳輸系統都實現了微型化。
3、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斯坦福研究中心共同研製的 mentor 微型撲翼飛行器
撲翼飛機是多年的老話題,因其結構復雜、製作材料的限制,難於成功,
即使是成功了,其速度低,操控復雜,乘坐舒適度差勁,使用周期短等無數缺點也使得研發者的興趣不高。
本人也曾經苦心研製多年,浪費了大量時間。
4、科學家從哪些生物身上受到啟示,又發明了什麼
在生物的啟示下人類的發明
魯班根據草葉發明鋸子
根據蝙蝠,研究了雷達
根據魚,研究了潛水艇
根據鳥,研究了飛機
根據熒火蟲 研究了熒光燈
依具野豬的鼻子,發明了防毒面具
拓展資料:
1、拉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2、冰箱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4、根據海豚的定位系統發明了聲納~
5、根據鳥巢的結構建造的北京2008奧運會主場管(名字就叫鳥巢)
6、根據變色龍遇到危險變色逃生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用與不同地理環境的特種軍服
資料鏈接:網路--發明創造
5、撲翼機的介紹
撲翼機( ornithopter )是指機翼能像鳥和昆蟲翅膀那樣上下撲動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又稱振翼機。撲動的機翼不僅產生升力,還產生向前的推動力。中國春秋時期就有人試圖製造能飛的木鳥。15世紀義大利的達·芬奇繪制過撲翼機的草圖。 1930年,一架義大利的撲翼機模型進行過試飛。此後出現過多種撲翼機的設計方案,但由於控制技術、材料和結構方面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撲翼機仍停留在模型製作和設想階段。2013年,科技公司Festo的科學家研製出的一款既能夠模擬鳥類飛行也能夠極逼真地撲動翅膀的機器鳥,稱之:smartbird。研究稱撲翼形式無法讓飛機產生向上動力,但是該類鳥飛行器可以如真正的鳥兒一樣起飛降落,也算是撲翼機的終極之作。
6、「微蝙蝠」電動撲翼飛行器具有什麼優點?
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微型飛行器」,是20世紀90年代源於軍事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遙控飛行器。與常規無人駕駛飛機相比,微型飛行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的優勢,而且操縱方便,機動靈活,噪音小,隱蔽性好,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民用領域,都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軍事上,微型飛行器可用於敵情偵察、目標追蹤、生化取樣、部署感測器等。它可以從50m甚至更近的距離對目標實施偵察監視,尤其是對衛星和軍用偵察機觸及不到的盲區或人員無法涉足的地區進行偵察,能夠在城市建築物群中以緩慢的速度飛行,可飛抵甚至停留在建築物內,探測和查找敵方人員或恐怖分子,同時實時傳送偵察到的信息。如果攜帶高效能炸葯,還可用於對地攻擊,炸死恐怖分子,破壞敵方雷達系統和通信中樞等。
在民用方面,微型飛行器可用於環境監測、災情調查、道路交通監控、邊境巡邏、毒品禁運、搜救、農業勘察、城區監視和航空攝影等。
微型飛行器不是普通飛機或直升機的簡單縮小,其氣動力、結構設計、動力配置、飛行動力學和導航控制技術等皆有不同於常規飛行器的特點。由於它的尺寸很小,氣動效率很低,通常採用仿生學方法,借鑒鳥類和飛蟲的外形和飛行方式。
微型飛行器採用的能源動力裝置主要是微型電動機或內燃機,此外,科學家們還在研究電致伸縮人造肌肉、彈性動力、熱電動力和太陽能等新技術。另外,微型飛行器還必須配備高度自動化的飛行控制系統,以及基於GPS和地形匹配等綜合性自主導航系統。另外,還需要搭載各種偵察感測器,如微型攝像機、聲音探測器、紅外探測器、生化探測器,以及實時傳輸圖像或其他情報的微型通信系統。
目前,美、德、日、俄等國家都在競相研製開發微型飛行器。其中,日本的愛普生公司研製的一種據稱世界最小的旋翼式飛行器,高8.5cm、質量12.3g,以超聲波馬達為動力,裝有兩列微型槳葉,飛行時可向各個方向旋轉,採用質心位移控制技術,能夠垂直起降和長時間懸停。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製的「微蝙蝠」是一種仿生型電動撲翼飛行器,質量11.5g,最大翼展20.32cm,將舉升、懸停和推進功能集成於一體,可以用很小的能量進行長距離飛行。機體骨架和機翼採用新型超強復合材料,模仿蝙蝠的翅膀動作,以鋰電池為動力,通過傳動機構將微電機的轉動轉變為機翼的撲動。該飛行器可攜帶一台微型攝像機或音響感測器,具有接收遙控指令和實時傳輸信息的功能。
7、撲翼飛行器的撲翼飛行器簡介:
人類的飛行夢就是從撲翼飛行器開始的,從固定翼初步實現的。目前固定翼飛行器已經可以將人類送上藍天,但撲翼夢還在進行中。
撲翼飛行器有諸多優點:1.撲翼飛行器無需跑道垂直起落。2.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合為一體。3.機械效率高於固定翼飛機。其局限為:1.難於高速化、大型化。2.對材料有特殊要求(材料要求質量輕,強度大)。
撲翼飛行器的幾大難點:1.撲翼空氣動力學還未成熟,無法指導飛行器設計。2.材料要求過高。3.結構難。
撲翼飛行器的前景:正因為沒有成熟就沒有條條框框,於是出現了政府、民間、專業、業餘一起上呈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各自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只要幾大難點的破解工作完成,那麼撲翼飛行器的上天之日就屈指可數了。
8、世界上首架撲翼飛機是由哪國研製的?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夢想有一天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翱翔。而隨著首架根據500年前的設計製造的有人駕駛撲翼機在明年初試飛,人類的夢想有可能變成現實。 15世紀70年代,義大利天才萊昂納多?達芬奇畫出了一種由飛行員自己提供動力的飛行器,並稱這種飛行器為「撲翼飛機」。它模仿鳥兒、蝙蝠和恐龍時代的翼龍,具有多個膜狀翅膀。達芬奇認為只有撲翼機才能既具備推力,又具備提升力。後來,有許多人開始模仿達芬奇設計製造飛機,然而結果都逃不過失敗的命運,理想情況下能上下蹦跳幾下,最壞的結果則是摔成碎片。 自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歷史性的升空飛行12秒以來,撲翼機就被普遍看作是徒勞的試驗。然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飛行研究所主任詹姆士?德拉里爾教授與科學家、工程師和歷史學家合作,設計出了革命性的鋁制撲翼機樣機。撲翼機樣機發動機動力為24馬力,與滑翔機使用的發動機動力相似,能夠令由凱夫拉爾(一種質地牢固重量輕的合成纖維)、碳纖維和環氧樹脂製成的機翼上下拍打。40英尺的翼展能夠讓飛機具有一定的推力和飛行升空幾乎全部的提升力。 由於人類飛行員還不足夠強壯,因此德拉里爾教授設計的樣型機有一個引擎。他說:「科學家永遠都不可能成功設計出與原物大小一樣的載人撲翼機。」德拉里爾教授是從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開始其職業生涯的,他將自己的夢想比做是與萊特兄弟和早期宇航員一樣的夢想。他從1996年開始便一直從事撲翼機樣型機的研究工作,1991年製造出一架無線電控制的翼展為10英尺的無人駕駛撲翼機,並成功飛行。 而計劃於明年初試飛的有人駕駛撲翼機重710磅,被一名作家比做是「一隻拂曉時啼鳴的大公雞」。德拉里爾教授的開發小組自信這只「大公雞」能良好運行。到目前為止,這架有人駕駛撲翼機還只能跳幾次,而且每次只能跳很短的距離,但能以每小時超過50英里的速度在跑道上前行。由於機翼每秒大約只能拍動一次,因此飛機飛行一點兒都不平穩。 然而,飛行實驗飛行員傑克?桑德森表示,這不會令他感到煩惱,因為他將繫上安全帶。一旦有人駕駛撲翼機起飛,開發小組將需要籌集600萬美元的資金。在2006年2月義大利都靈冬奧會的飛行展揭幕前,屆時德拉里爾教授的開發小組將製造出兩架新的有人駕駛撲翼機,並進行試飛。德拉里爾教授對有人駕駛撲翼機最終用於商業飛行的前景充滿信心。而如果撲翼機能夠快速起降,在空中盤旋,那麼就有可能用於軍事。 達芬奇的家鄉、義大利托斯卡地區芬奇鎮「理想」博物館館長艾勒桑德羅?維澤希表示,雖然德拉里爾教授設計的撲翼機由發動機提供動力,但它仍舊接近於達芬奇最初的設計。但是,達芬奇早已意識到人類不可能強壯到揮動機翼的地步,因此留下了一段筆記,上面說單憑人力無法實現飛上天空的夢想,因此奉勸後人放棄這種思想
9、撲翼無人機的優缺點
撲翼無人機優勢:其輕巧靈活,起飛降落影響因素小,便於攜帶等。
撲翼無人機缺陷:力臂長度限制。
撲翼飛行器(英文學名:ornithopter),是指像鳥—樣通過機翼主動運動產生升力和前行力的飛行器,又稱振翼機。人類的飛行夢就是從撲翼飛行器開始的,從固定翼初步實現的。目前固定翼飛行器已經可以將人類送上藍天,但撲翼夢還在進行中。
其特徵是小、巧、靈、高。小指得是飛行動物相比其它動物來講體型小,最大的現存鳥能飛起來的體重最多四十公斤。巧指得是飛行動物通過自然進化生成了千奇百怪的飛行器宮、感覺控制系統。
靈指的是飛行動物撲翼飛行靈活多變,可實現垂直起落、懸停、前飛、後飛、府沖、急轉等特技。高指的撲翼飛行效率極高尤其是飛行動動物體能與升力及長途飛行能力上更是高效低耗。這就是人類研究撲翼飛行的原動力。
10、撲翼飛行器的原理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們試圖用非定常氣流理論來解釋,卻做得不是很理想。
昆蟲和鳥類靠拍動翅膀來飛行。翅膀近似在一個平面內拍動,該平面稱為拍動平面。這與直升機槳葉的旋轉平面是相似的。直升機的槳葉是繞固定方向旋轉,而昆蟲是作往復式旋轉。動物翅膀的拍動范圍是用拍動角來衡量的,大多數動物的翅膀拍動角約為120度。
當懸停飛行時,拍動平面幾乎是水平的。當翅膀向前拍動時,翼弦與拍動平面有一定的夾角(即攻角),從而產生升力;當翅膀向後拍動時,翅膀翻轉過來,原來向前拍動時的下翼面變成了向後拍動時的上翼面,同樣具有一定的攻角並產生升力。一個拍動周期中的平均氣動力是垂直向上的。當前飛或後飛時,昆蟲的拍動平面是向前或向後傾斜的,這與直升機的情況相似。
懸停飛行時的拍動平面是水平的,平均氣動力是垂直向上的。前飛時的拍動平面是向前傾斜的。由於拍動平面向前傾斜,懸停時的向前拍動變成了前飛時的向前下方拍動,懸停時的向後拍動變成了前飛時的向後上方拍動。習慣上,各種飛行姿態的向前的拍動統一稱為下拍,反之向後的拍動稱為上拍(或上揮);拍動平面內的運動稱為「平動」(事實上是沿周向的往復運動),前後拍之間的翻轉稱為「轉動」。
拍動中的「平動」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起始階段的加速運動、中間階段的等速運動和結束階段的減速運動。拍動中的「轉動」可以分為二個部分:下拍結束階段與上揮起始階段翅膀的向前轉動,上揮結束階段與下拍起始階段翅膀的向後轉動。拍動中的「轉動」模式可以有三種:對稱模式、超前模式和滯後模式。若轉動的一半在上一個拍動的結束階段完成,而另一半在下一個拍動的起始階段完成,則稱為「對稱模式」;若將轉動提前,轉動的大部分在上一個拍動的結束階段完成,而剩餘的小部分在下一個拍動的起始階段完成,則稱為「超前模式」;若將轉動推後,轉動的小部分在上一個拍動的結束階段完成,而其中的大部分在下一個拍動的起始階段完成,則稱為「滯後模式」。
昆蟲和鳥類撲翼飛行的高升力機理研究與分析是基於某些昆蟲和鳥類翅膀拍動的實驗和理論計算得到的。不同的昆蟲和鳥類,它們翼的形狀、運動的雷諾數和拍動的頻率可能不盡相同。只要撲翼運動的方式大致相同,則可以認為利用上述的機制和分析結果來解釋其升力機理。
在上述的分析過程中,均假設動物翅膀是一副剛性板,不考慮翅膀變形。這對某些小昆蟲的情況是較為合理的,但對其它一些昆蟲和鳥類的情況則有偏差。因為後者的翅膀在拍動過程中的變形是顯著的,其影響程度有待進一步研究。某些昆蟲有兩對翅膀,對其升力的機理和對兩對翅膀相互作用的研究,需要更多顯示實驗和更為細致的觀測,才能給出更准確的運動規律和特性。
昆蟲和鳥類撲翼飛行機理的研究,對於生物學、仿生工程學的研究和微型飛行器的研製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和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