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公示
1、中國專利金獎發布,有哪些企業獲獎?
我知道獲獎的企業有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智家,中國專利獎是中國專利領域最高榮譽⌄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授予,在國內外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該獎項旨在鼓勵和表彰專利權人和發明人(設計人)對技術(設計)創新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此次中國專利獎評選結果顯示,海爾集團旗下海爾智家是家電業唯一獲金獎的品牌,斬獲中國外觀設計金獎。如今,海爾集團旗下海爾智家已累計獲中國專利金獎(發明)4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7項,居行業第一。
2、十八屆中國專利獎結果為什麼遲遲不公布?
已經公示了~可以去國知局官網上查看
3、河北省11項專利喜獲中國專利獎,長城汽車獲外觀設計金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河北省11項專利喜獲中國專利獎。其中,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利「一種液晶玻璃基板的生產方法(ZL201610390360.6)」和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利「汽車(ZL201630066993.2)」分別獲發明專利金獎和外觀設計金獎;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員、河北省電力建設調整試驗所的專利「一種火電廠反滲透濃水與城市污水交互處理的利用方法(ZL20118155.2)」獲發明專利銀獎;河北大賓美術用品有限公司的專利「一種自動版畫機(ZL201510540370.9)」等8項專利獲發明專利優秀獎。
據悉,中國專利獎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組織評選的專利界最高獎,旨在引導和推進知識產權工作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鼓勵和表彰專利權人和發明人(設計人)對技術(設計)創新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我省在本屆國家專利獎評選中獲得1項發明專利金獎、1項外觀設計專利金獎和1項發明專利銀獎,實現了我省2016年以來零的突破;獲得獎項總數較2018年增長22%。2020年上半年,全省專利申請量54914件,授權量40183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09件;馳名商標357件,地理標志商標192 件。在2019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績效考核中,我省在全國排名第7位。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省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市場監管部門推進知識產權培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措施。
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積極推行知識產權強企計劃,打造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組織企業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貫徹推行工作,截止到2019年年底,累計近300家企業通過第三方貫標認證。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優勢示範企業培育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我省培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和優勢企業77家、省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30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52家。為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一批省級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目前也在加快構建,石家莊市成功獲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3年內中央支持資金1.5億元。崇禮蠶豆列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在近期工作中,省市場監管局特別注重發揮知識產權在推動復工復產中的作用,扶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廣泛開展「暖企」行動,及時為企業提供公益性、專業化的在線咨詢服務,推動知識產權業務辦理「零跑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羊胎盤提取技術發明專利在中國分布給誰了?
羊胎盤提取技術發明專利在中國分布給誰了?這個分布給一個名人了,這個人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兒,我可以上網上搜索一下。
5、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中國專利金獎是哪家?
中石化一種重質油及渣油加氫轉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該專利首創以不同類型的催化反應中心,構造出適宜的微觀空間位阻結構,解決了同類技術催化劑壽命短的技術難題。
6、最近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名單,聽說中國石化在其中,是什麼專利?
你好,是的呢,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公布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名單。其中,股份公司和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一種重質油及渣油加氫轉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7、天津大學是211院校嗎?
天津大學是211工程高校,也是985工程高校,還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天津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中國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之一,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建築老八校之一,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歷史
清末北洋學堂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堂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後。甲午戰敗,舉國圖強,洋務運動實業派代表人物盛宣懷意識到:「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
1892年,盛宣懷就任天津海關道,他看到天津優越的經濟和交通條件,決心在此辦一所新式學堂。
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大營門外梁家園博文書院。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1903年4月,學堂在天津西沽武庫(今河北工業大學紅橋校區東院)正式復課;同年,北洋大學堂第一批畢業生留學美國。
專辦工科時期
1912年1月北洋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中華民國教育部,1913年又奉令改稱國立北洋大學。
1915年,校長趙天麟頒布校訓:「實事求是」。
1928年,北洋大學改稱「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1941年10月,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
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
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並增設了理學院,進入理工結合時期。
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學在原校址正式開學復課。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學隸屬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後,天津大學全面撥亂反正、整頓教學科研秩序,並於1978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
向綜合性大學發展時期
1995年5月,天津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
2000年,入選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4960人,其中院士1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雙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學家有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25人,具有正高以上職稱的教職工762人,教授887人。有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8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
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設有27個學院(部)、開設74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天津市重點學科27個,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個,國家級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特色專業2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建築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管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制葯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應用化學、信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力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通信工程、軟體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環境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學、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動力機械及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結構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技術經濟及管理
天津市重點學科:教育學、數學、化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學術科研
截止2018年12月,學校建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30個,天津市工程中心23個,天津市國際合作基地31個。
自「2011計劃」實施以來,天津大學把握機遇、統籌規劃,以學校優勢創新資源為依託,在建設好首批「2011計劃」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的同時,又相繼牽頭組建了中國傳統村落與建築遺產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測量科學與高端儀器協同創新中心、高效環保內燃動力協同創新中心等協同創新中心。
2001年-2013年,學校有3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415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2006-2010年,有14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2年,學校簽訂千萬以上大項目達到30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19項,授權專利622項(其中發明540項)。2011年-2013年,學校取得千萬級大項目74項,其中上億級項目3項;獲批「973」計劃項目10項;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4項;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6.4%,2013年達到1716項,2項發明專利獲2013年度天津市專利金獎,1項發明專利獲得第十五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015年,新立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8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12項,獲批直授權專利916項,其中5項發明專利獲得第十七屆中國專利優秀獎。5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成果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7項成果獲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其中7項一等獎,1項成果榮獲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合作交流
截止2015年12月,天津大學有各類留學生2423人,來自122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上35個國家和地區的152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和法國尼斯大學孔子學院。學校為「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秘書處所在單位,「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
天津大學牽頭籌建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並受中國國家能源局委託負責中心管理。APSEC於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寫入《北京綱領》,是亞太地區能源可持續合作與發展的機制與平台。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
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雙一流的全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8、華南理工大學是c9嗎
華南理工大學不是c9。
C9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
學校科研
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華南理工大學三項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分別是「中央空調末端環境溫度與冷源負荷遠程調控方法及系統」、「一種低雜訊窄線寬高功率的單縱模光纖激光器」和「一種微細溝槽管多級拉拔製造方法」。
2012年專利申請量為1722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954件(排名全國高校第七);2009-2013年共獲13項中國專利獎(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被授予「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單位」、「全國專利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知識產權示範事業單位」等榮譽稱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南理工大學
9、華南理工大學代碼是多少?
華南理工大學的代碼是10561,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工」,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為建築老八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員,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歷史
華南理工大學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乃至清末時期。作為組建基礎的中山大學工學院源於1931年成立的國立中山大學理工學院。
1934年8月建立,9月隨中山大學整體遷入廣州石牌現華南理工大學校址辦學;
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由1930年成立的廣東國民大學工學院和1940年成立的廣州大學理工學院合並而成。
嶺南大學理工學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嶺南大學工學院;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簡稱「工專」)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史稱「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創辦的教育機構——廣東工藝局,「工專」幾經變遷,歷經勷勤工學院(1933年)、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1934年)、並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1938年),於1943年夏復建廣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1950年改稱廣東工業專科學校。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籌建華南工學院。
1952年,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正式組建,由當時的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方面的系科、廣東工業專科學校4院校為基礎,會同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後並入武漢大學)、武昌中華大學(現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等六個院校中與工科相關的專業組建而成
1962年,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合並為華南工學院。
學校在文革期間教學科研工作受到重大影響,1970年被拆分成華南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
1978年2月,學校(當時為華南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俗稱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同年,華南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合並成立華南工學院。
1988年,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
1995年,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首批進入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行列。
2005年,教育部、廣東省政府決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設中共建華南理工大學。
2022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7月,華南理工大學有教職工4503人,其中專任教師242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含雙聘院士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6人(含雙聘院士10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2人。研究生導師193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80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7月,華南理工大學有28個學院,82個本科專業;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18個國家特色專業,9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試點專業、2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通信與信息工程、化學工程、食品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國家級特色專業:網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輕化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建築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城市規劃、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工商管理、核工程與核技術(核電站方向)、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輕化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生物工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遊管理、知識產權、運動訓練、商務英語、傳播學、生物技術、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工業工程、環境設計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網路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制葯工程、電子商務、車輛工程、資源環境科學、廣告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安全、智能科學與技術、能源化學工程、交通運輸、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工程、會展經濟與管理、產品設計
學術科研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華南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文科國家級平台、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9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69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9個廣東省教育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2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機構等27個國家級科研平台、185個部省級科研平台,數量位居廣東高校首位。
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華南理工大學三項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分別是「中央空調末端環境溫度與冷源負荷遠程調控方法及系統」、「一種低雜訊窄線寬高功率的單縱模光纖激光器」和「一種微細溝槽管多級拉拔製造方法」。
2012年專利申請量為1722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954件;2009-2013年共獲13項中國專利獎;被授予「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單位」、「全國專利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知識產權示範事業單位」等榮譽稱號。
2016年,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榮獲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這是學校獲得的第3個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使得學校成為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最多的單位。此外,華南理工大學還有17項成果榮獲2016年度廣東省科技獎,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獲一等獎數量創歷史新高,成為獲201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最多的單位。
合作交流
據2020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華南理工大學先後與國外200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是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33%畢業生前往海外知名大學深造;有20個國際合作研究中心;每年800+海外學者來到華園進行講座、授課和科研,每年100+學分課程由國際學者合授。華南理工大學是中歐工程教育聯盟(SEEEP)、中俄工科大學聯盟(ASRTU)、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ACNET-EngTech)、中英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UCEER)等國際高校聯盟成員。2017年,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由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簽約共建,校區採用「中方為主、國際協同」的方式,與牛津大學、密歇根大學等不少於20所世界一流高校聯合。
學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建築老八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主要成員。
2019年3月,教育部批准華南理工大學與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建築學專業(城市設計方向)碩士教育項目。
10、元征公司是怎樣獲得國家級專利大獎的?
你好 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進行了公示,由我公司整理遞交的「光學四輪定位」技喜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成為汽保行業內唯一獲得此榮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