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管灸器專利
1、多功能艾灸儀的技術參數
1、電源輸入電壓和頻率
a)電源電壓:AC220V±10%
b)電源頻率:50Hz±2%
c)輸出額定電壓:12V±10%
d)輸入額定功率:30w±10%
2、環境條件
a)環境溫度:16℃~28℃
b)相對濕度:≯90%
c)電源為AC220V±10%、50Hz±2%。
d)熔斷絲容量:2A
3、使用性能 項目指標 單 位 指標 連續工作時間 h ≥8 施灸半徑 mm 0—1500 溫度控制范圍 ℃ 30—70 最大定時時間 vf 30±1分鍾 隔熱墊 mm Ф44~46 艾灸頭表面磁
通量密度 T 0.023~0.12
2、常用灸法的種類有哪些
主要有艾炷灸,艾條灸和溫灸三種。
● 艾炷灸
艾炷灸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點燃施灸的方法。又稱為「艾團」、「艾丸」、「艾圓」等名稱。古代以艾炷灸最盛行。一般艾柱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標准艾炷,其艾的直徑為0.8厘米,柱高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約為0.1克,可燃燒3—5分鍾。
艾炷灸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
直接灸,又稱明灸、著膚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面施灸的一種方法。古代稱為「著肉灸」,如《千金要方》記載:「炷令平正著肉,或勢乃至病所也。」因直接灸對皮膚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
間接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又稱「隔物灸」「間隔灸」。古代的間接灸法種類很多,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的疾病。
● 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艾卷灸。是將艾條一端燃著後進行灸療的一種方法。最早見於明代朱權著《壽域神方》雲:「用紙實卷艾,一紙隔之點穴,與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出即差。」艾條灸可分為懸起灸、實按灸、隔物灸三種。
(1).懸起灸 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種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厘米,灸5—10分鍾,可是皮膚又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操作方法,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實按灸 施用葯物艾條點然後,墊上紙或布,乘熱按到穴位上,使熱氣透達深部組織的一種施灸方法。
(3).隔物灸 是在穴位或部位上覆蓋某些物品後,將艾條點燃後懸灸隔物的一種灸法,常用的有隔核桃皮殼灸和隔蟾處皮灸。
● 溫灸
溫灸因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為溫灸器灸,蒸氣灸及鋪灸等。
(1).溫灸器灸,又叫灸療器,使用金屬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最古老的灸器是以某種物器來取而代之的。如《肘後備急方》記載的用瓦甑代替灸器,《千金要方》中用葦管代替灸器等。
(2).蒸氣灸,將艾葉或艾絨放入容器內煎煮,用蒸氣熏灸。
(3).鋪灸,是將艾絨鋪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種灸法。
3、怎樣應用葦管器灸治面癱?
葦管器灸是古代灸法的一種,主要用於治療面神經炎。早在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就有記載:「卒中風口,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氣,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差。」明代楊繼州《針灸大成》及清代廖潤鴻《針灸集成》也有記載。
(1)葦管器製作。取一段長6~7cm,管口直徑0.5~0.7cm的蘆葦,將葦管的一端切成斜面,另一端管口平滑,以便插入耳內施灸。
另取長5cm,寬3.5~4cm薄金屬片,將其一端平行插入葦管斜面端的下方,深約1.5cm,管口暴露,使金屬片與葦管連接。金屬片的另一端剪成半圓形,並將金屬片兩邊向上彎曲,形似鴨嘴,以便施灸時放置艾絨。
(2)施灸方法。先將葦管平滑端插入耳內,取大艾絨炷放入鴨嘴形金屬片上,點燃,數分鍾後,耳內則有溫熱感。如果沒有溫熱感,可調整葦管的角度,使艾煙傳入耳內。
(3)施灸量。一般患病2~3周內為急性期,3周後為恢復期。
急性期的治療以祛風寒為主,針灸並用,重用灸法。葦管器灸治面癱主要用於本期,每日灸一次,每次3~5個艾炷,約30~40分鍾,連灸2~3周。恢復期以疏通面部經絡為主,多用針刺,配合拔罐,亦可用葦管器灸,每次1~2個艾炷,約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
4、艾煙排到水裡可以凈化嗎
艾煙排到水裡不可以凈化。
艾灸時產生的煙霧既有利,又有害。如何趨利避害,使艾煙的治療作用發揮到最大,同時又使艾煙的有害作用降至最低,這是從古至今困擾艾灸界的一個大難題。傳統的除煙方法只是簡單地通過機械通風設施,將艾煙排出室外,以致室外空氣再次被污染。
即便是添加了部分煙霧過濾設施,過濾效果也不理想;還有的是利用電熱能直接作用於艾材料的艾灸治療儀,雖說是無煙、無明火,但是其治療功效卻大打折扣,因為艾煙,也具有相當好的治療功效。
最近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4月)最新授權的發明專利:無煙熱磁艾灸器(專利號:ZL2013102814315)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可謂是艾灸領域內的一顆奇葩。
它科學地利用艾條燃燒時艾煙升騰原理,直接刺激身體腧穴。由於艾煙被密閉在磁艾灸器內,艾煙會無數次地向上撞擊、刺激身體腧穴,最終向下尋找出路,此時正好被凈煙系統的吸氣口吸走,經過水煙分離器、除塵過濾器、乾燥過濾器、液體凈化瓶、固體凈化池,最終從凈化氣體排出口排出。
由此可見此時排出的氣體再也不存在艾煙的熏染問題。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無煙熱磁艾灸器,是將失去治療作用的艾煙吸走凈化的,是使艾煙的治療功效最大化了。
5、艾灸的種類有哪些?
主要有
艾炷灸
,
艾條灸
和
溫灸
三種。
●
艾炷灸
艾炷灸是用
艾絨
捏成的
圓錐體
,點燃施灸的方法。又稱為「
艾團
」、「艾丸」、「艾圓」等名稱。古代以艾炷灸最盛行。一般
艾柱
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標准艾炷,其艾的直徑為0.8厘米,
柱高
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約為0.1克,可燃燒3—5分鍾。
艾炷灸分為
直接灸
和
間接灸
兩種。
直接灸,又稱明灸、著膚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面施灸的一種方法。古代稱為「著肉灸」,如《
千金要方
》記載:「炷
令平
正著肉,或勢乃至病所也。」因直接灸對皮膚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為
瘢痕灸
和
無瘢痕灸
。
間接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又稱「
隔物灸
」「間隔灸」。古代的間接
灸法
種類很多,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的疾病。
●
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
艾卷灸
。是將艾條一端燃著後進行
灸療
的一種方法。最早見於明代
朱權
著《壽域神方》雲:「用紙實卷艾,一紙隔之點穴,與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出即差。」艾條灸可分為
懸起灸
、
實按灸
、隔物灸三種。
(1).懸起灸
是將點燃的艾條懸
於施
灸部位之上的一種灸法。一般
艾火
距皮膚約3厘米,灸5—10分鍾,可是皮膚又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操作方法,分為
溫和灸
、
迴旋灸
、
雀啄灸
三種方法。
(2).實按灸
施用葯物艾條點然後,墊
上紙
或布,乘熱按到穴位上,使熱氣透達深部組織的一種施灸方法。
(3).隔物灸
是在穴位或部位上覆蓋某些物品後,將艾條點燃
後懸
灸隔物的一種灸法,常用的有隔核桃
皮殼
灸和隔蟾處皮灸。
●
溫灸
溫灸因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為
溫灸器灸
,蒸氣灸及
鋪灸
等。
(1).溫灸器灸,又叫灸療器,使用金屬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
溫筒灸
。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最古老的灸器是以某種物器來取而代之的。如《
肘後備急方
》記載的用瓦甑代替灸器,《千金要方》中用葦管代替灸器等。
(2).蒸氣灸,將艾葉或艾絨放入容器內煎煮,用蒸氣
熏灸
。
(3).鋪灸,是將艾絨鋪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種灸法。
6、溫管灸是指什麼呢?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為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因用葦管作為灸具,所以也稱葦管灸。首載於孫思邈所撰之《備急千金要方》:「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氣泄。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古代醫家主要用於中風口口咼的治療。現代不僅在灸具的製作上有較大改進,治療病證亦有所擴展。另外,近年還出現一種肛管灸法,亦屬溫管灸法。
7、zl201930081915.3是什麼專利號?
這個專利號下是一個外觀專利,名稱為艾灸器,特徵是底座有2個打孔和4個小孔,能預防受施者病氣通過手掌進入操作者體內。
8、灸法的種類與運用有哪些?
直接灸:艾炷灸,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燒,待將要燃盡而病者呼燙時取去艾炷,另燃一炷;艾條灸,是由古太乙針法演進而來,臨症時取艾條一支,點燃一端,放在距穴位1寸處熏灼,等灸處紅潤、感到灼熱為止。
間接灸:在灸處先放葯物,隔葯用艾炷燃熏,叫做間接灸,例如隔姜、隔鹽、隔蒜、隔餅等都是。
其他灸法:除了上述的灸法外,還有燒針尾的溫針灸,葯制如炮竹式的太乙針灸,雷火針灸,局部塗葯使發泡的天灸,使用灸筒的溫筒灸,以及外科所用的桑木灸法和神燈照等。
9、艾灸的方法
意見建議:也稱為艾灸療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 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艾灸分類:
1.直接灸——化膿灸、非化膿灸。
2.間接灸——也叫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3.艾卷灸——艾條灸(懸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
4.溫筒灸——銅制灸器、不銹鋼灸器、竹製灸器。
5.無瘢痕灸----溫和灸輪換灸雀啄灸迴旋灸發皰灸
6 懸灸
常用方法艾卷灸
艾灸中常用艾條
(1)艾條灸: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葯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2)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3)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
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時,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繼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取出針。
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溫管艾灸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為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因用葦管作為灸具,所以也稱葦管灸。首載於孫思邈所撰之《備急千金要方》:「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氣泄。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古代醫家主要用於中風口口咼的治療。現代不僅在灸具的製作上有較大改進,治療病證亦有所擴展。另外,還出現了一種肛管灸法,亦屬溫管灸法。
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間接灸
是用葯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1)隔姜灸: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俞腧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用純凈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4)隔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艾卷灸演示圖
溫灸器灸
是用金屬等材質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葯物
溫灸器灸演示圖
,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隔鹽灸參照圖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范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葯物(葯膏或葯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隔姜灸
隔姜灸演示圖
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葯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0.5cm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亦有針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隔蒜灸
隔蒜灸演示圖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於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 」,發展成隔蒜葯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將作專節論述);在治療范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1.隔蒜片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後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鮮大蒜適量,搗如泥膏狀,製成厚0.2~0.4cm的圓餅,大小按病灶而定。置於選定之穴區按上法灸之,但中間不必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