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研
1、專利分析法的分析指標
多年來, 人們通過不斷摸索專利分析的方法並找尋更好的分析指標, 使分析方法及指標體系已日趨完善。國外進行專利分析的方法和指標已能夠較好地客觀評價專利數據, 充分挖掘其中的戰略競爭情報, 為企業戰略決策帶來有價值的參考。
專利分析方法分為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兩種。 定量分析又稱統計分析,主要是通過專利文獻的外表特徵進行統計分析,也就是通過專利文獻上所固有的標引項目來識別有關文獻,然後對有關指標進行統計,最後用不同方法對有關數據的變化進行解釋,以取得動態發展趨勢方面的情報。
(1)統計的對象與角度
①統計對象一般是以專利件數為單位。
②統計可按專利分類、專利權人、年度、國別等從不同角度進行。
當按分類對專利信息進行統計時,根據各個領域內專利數量的多寡,可得知哪些科技領域的發明行為景為活躍,哪一種技術將得到突破,哪些是即將被淘汰的技術。
如果對專利信息按國別進行統計,就可以發現被統計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及其在各個領域所處的地位。這種統計結果有助於人們了解某一時期各國科研和開發的重點。
如果對專利按專利權人進行統計,可以發現某個領域重要的技術擁有者,或者哪個公司在該領域的具有重要地位。
(2)統計的主要指標
①專利數量。某一技術類別的專利數量可以用於衡量這一技術領域技術活動的水平;而某一公司或某專利權人歷年申請的專利數量反映了其技術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及發展趨勢等。利用專利數量可以進行各國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技術活動產出和謀求工業產權保護意向的比較。
②同族專利數量。某一發明的同族專利數反映了這個公司專利申請地域的廣度,也反映了此發明的潛在價值——由於需要翻譯和專門的法律幫助等費用,在國外申請專利比在自己國家要昂貴得多,只有那些被公司認識到最有商業價值的發明才會在多國申請專利,以便保護今後的投資和產品輸出的獨占權。
③專利被引次數。某一專利被後續專利引用的次數可以反映此專利的重要程度,因為一項重要的專利出現以後,會伴隨出現大量的改進專利產生,這項重要專利會被改進專利重復引用。引用情況揭示了專利之間的聯系,可用於跟蹤對應於不同技術的專利網路,發現處於不同技術交叉點上的專利。可惜的是我國的專利資料庫不能提供專利的被引次數,這不能不說是個缺憾。
④專利成長率。專利成長率測算的是專利數量成長隨時間變化的百分率,可顯現技術創新隨時間的變化是增加還是遲緩。例如專利季成長率是將一企業於某季所獲得的專利數量與前一季所獲得的專利數量相比較,計算出該季所獲專利較前一季增減幅度的百分比率。專利年成長率測算的是和上一年相比專利增長變化的百分比,用來衡量技術活動發展的變化狀況。
⑤科學關聯性。科學關聯性測算的是專利(標的專利)所引證的科研學術論文或研究報告數量,該指標衡量的是專利技術和前沿科學研究關系。科學關聯性的數值具有產業依存性:機械行業的科學關聯性平均數值將近為零,而高科技生化產業可能高達15。
⑥技術生命周期。技術生命周期測算的是企業的專利在其申請文件扉頁中所引證專利技術年齡的平均數。因此技術生命周期可以這樣理解:是最新專利和最早專利之間的一段時間。如果技術生命周期較短,意味著正在著力研發一門相對較新的技術,而且這門技術發展創新的非常快。技術生命周期具產業依存性,相對熱門的產業技術周期較短,如電子類的約3~4年,而制葯類的約為8~9年,造船類的可能長達15年。
⑦專利效率。專利效率測算的是一定的研發經費支出所創造的專利數量產出,此項指標用來評估企業在預定時間內專利數量產出的科研能力和成本效率。專利數量產出的越多,專利效率越高,則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越強。
⑧專利實施率。專利實施率能否被有益地實施、能否帶來科技創新對於那些還未實施的專利技術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一般的發明專利的實施都還要經過一個開發過程,而開發不是都能成功的,有不少發明專利技術在開發過程中因技術難點解決不了或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達不到預期效果,不得不半途而廢或最終放棄。可以通過技術性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市場因素、產業化開發和生產能力、宏觀環境以及產業化風險等多個角度對發明專利的實施進行衡量。專利實施率越高,則專利對於技術發展、技術創新做出的貢獻越大,和技術發展結合得越緊密。我國的專利實施率僅僅維持於30%左右,遠遠低於歐美日各國的水平。
⑨產業標准化指標。在跨產業橫向比較的時候,產業之間的差異給不同產業之間的專利指標數值的比較帶來了麻煩,為此需要使用產業標准化指標。產業標准化指標的數值是將一個企業的指標值除以企業所在產業該指標的平均值得出的。例如,在化學產業有30家企業,它們的科學關聯性的平均數值為3.7,那麼每一個化學企業科學關聯性的標准指標值應該是通過各企業科學關聯性的指標值除以3.7得到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消除不同產業所帶來的不同影響,進而找出每個產業內表現最好的那個企業。
(3)統計的主要內容
①專利技術按時間的分布研究。即以時間為橫軸、專利申請量(或批准量)為縱軸,統計專利量隨時間的變化規律,一般用於趨勢預測。
任何技術都有一個產生、發展、成熟及衰老的過程,歷年申請的專利數量、專利引文數量變化可以確定該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活躍時期,為科研立項、技術開發等重大決策提供依據。而對不同技術領域的專利進行時間分布的對比研究,可以確定在某一時期內,哪些技術領域比較活躍,哪些技術領域處於停滯狀態。
②專利技術按空間的分布研究。即通過不同公司、企業間的專利數量對比,來反映他們的技術水平與實力。空間分布一般用於識別競爭對手,分析其技術策略等。
將某一技術類別的專利申請按專利權人進行統計,可以得到某項技術在不同公司或企業間的分布,了解哪些公司或企業在該領域投入較多、專利活動較活躍、技術水平較領先;而對不同技術類別各公司的專利頻數進行統計,可以了解各公司最活躍的領域,即其開發的重點領域。另外,通過檢索某一專利的同族專利,可以得到這些專利申請的地理分布,從而判斷其商業價值,了解某公司技術輸出的重點領域;也可以為技術引進提供依據,為產品出口避開對方的保護區提供情報。
(4)度量技術發展不同階段的統計參數。
技術生長率 : =a/A。其中a:當年發明專利申請數(或批准數);A:追溯5年的發明專利申請累積數(或批准累積數)。連續計算數年,v值遞增,說明該技術正在萌芽或生長階段。
技術成熟系數 : =a/(a + b)。其中a同上,b為當年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數(或批准數)。連續計算數年,α值遞減,反映技術日趨成熟。
技術衰老系數β:β=(a + b)/(a + b + c)。其中a、b同上,c為當年外觀設計專利或商標申請數(或批准數)。連續計算數年,β值遞增,預示該技術日漸陳舊。
新技術特徵系數 。其中 為技術生長率, 為技術成熟系數。是反映某項技術新興或衰老的綜合指標, 值越大,新技術特徵越強,預示它越具有發展潛力。 定性分析也稱技術分析,是以專利的技術內容或專利的「質」來識別專利,並按技術特徵來歸並有關專利使其有序化。這和統計分析僅依靠專利文獻外表特徵是有很大區別的。定性分析一般用來獲得技術動向、企業動向、特定權利狀況等方面的情況。可以從發明的用途、原理、材料、結構和方法等5個方面來考慮重要專利的內容,並將重要專利按照內容的異同分類。如果專利內容以原理為主,說明這項技術尚未成熟;如果專利內容以用途的多樣性為主,則說明技術已能實用。另外,將某技術領域各主要公司的專利按專利內容列表分析可以看出各公司的技術特色及開發重點; 將有關專利按技術內容的異同分成各個專利群,對某一公司擁有的不同專利群或對不同時期專利群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可以對某項技術或產品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今後發展趨勢及應用動向、與其他技術的關系等進行分析與預測。
由於涉及到技術的具體內容,定性分析的工作比較繁重、復雜。至於用定量分析還是定性分析,應視所希望解決的問題和掌握的專利數據而定。事實上,經常需要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好的效果。比如,可先通過定量分析確定哪些公司在某一技術領域佔有技術優勢(專利申請量或批准量可以反映技術活動水平),辨別這一技術領域的重要專利(某一專利被後續專利的引用數反映專利的重要性),然後再針對這些公司的重要專利進行定性分析。
專利信息的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一個是通過量的變化,一個是通過內在質的變化來反映技術的發展狀況與發展趨勢。兩者既有區別,又存在必然的聯系。量的分類需要根據質,質的體現又要通過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將兩者配合使用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專利分析的指標較多, 利用不同的指標可以從不同角度客觀評價專利數據。許多國外的專利咨詢機構都已建立了自身的一套完備的分析指標體系, 如美國摩根研究與分析協會、CHI 研究中心等, 他們在分析中結合利用多個分析指標, 綜合評價專利數據。現將部分常用的分析指標列於表2 之中。
與國外較成熟的專利分析方法及指標體系相比, 國內對專利分析的重視度仍不夠、利用較少, 分析中對專利信息資源的加工程度較低, 且專利資料庫中對專利的引用情況沒有記錄, 以至於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如專利引文分析及其相應指標都無法利用, 最終導致專利分析的價值在國內的企業戰略中沒能得以充分發揮。然而我們應該看到專利分析對企業的戰略決策確實有著很好的輔助預測作用, 因此國內開展專利分析應學習借鑒國外分析方法及指標, 加深對專利信息的加工, 建立專利引文等資料庫, 更好地發揮專利信息的價值, 為企業戰略競爭服務。
2、專利綜述與分析怎麼寫
大概需要包括以下幾點。
分析目的
分析對象
分析目標
分析內容(檢索范圍、檢索技術點、檢索出的文獻統計-如技術演變情況、申請人情況等)
產品與專利對比文獻比較(技術比較)
侵權對比
適用的法律依據
再具體一點:
如果專利分析真的要被固定為幾大板塊,幾個部分,那麼專利分析離走近死胡同的時間就不遠了。
專利分析是一項創新性的研究工作,不是用一個軟體,數據導入導出就得出來的東西。
就以上面一個同仁所說為例:
1、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專利排行;這個軟體可以做,但需要大量清洗工作。
2、核心專利,基礎專利;這個實際是很難,所謂的同族、引文這些工具還需時間檢驗。
3、主要競爭對手,標桿公司;這個不易,絕不會簡單到排序
4、專利區域分布;這個意義在哪裡?區域分布
5、技術人才等。這個但是比較直觀的。
6、重點技術發展戰略;這個好像不是靠軟體做出來的。
7、技術空白點;這個部分強烈要求對於行業進行細分,化學、醫葯可以有,電子領域真木有!
我這么說並不是要否定專利分析,而是認為專利分析本身應該是服務於研發或者戰略投資的一項工具,分析人員的工作不是簡單的擺幾個部分給決策層,而是應該圍繞決策層的疑慮,綜合各項數據提供支撐。
3、專利分析 內容是什麼?
專利分析具體因方向不同有較大差異,如情報分析、預警分析……。
主要有原文分析、簡單統計分析、以簡單統計為基礎的對比分析、動態矢量分析等;通過檢索競爭對手企業的專利說明書,對其進行仔細閱讀、認真分析來掌握競爭對手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特點,包括尋找空隙、技術改進、技術綜合和專利技術原理;按照專利發明人、專利申請人、專利分類號和專利文獻的數量分別進行統計分析;對相關情況統計分析,了解各國科技進步的現狀、技術研究興趣或熱點的轉移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摸清當前技術發明人的注意力以及該項技術領域發展的去向、觀察在某一技術領域的競爭情況,甚至可以判斷出最活躍的領域;通過對專利統計中專利分類號、專利權人、專利申請日(授權公布日) 和專利申請國進行組配統計獲得各種統計信息,然後對這些統計信息進行分析;從技術領域、產品的某些功能等角度,反映不同年度和不同企業申請專利的技術動態和特性,從而比較企業的技術開發趨勢和方向。主要形式有:企業在不同年度、不同技術領域中技術開發比較,不同科研選題的比較、不同企業不同科研選題比較,各種因素之間的回歸分析 ;專利文獻除反映科學技術的量變關系外,還隱含著科技發展的方向,對科學發展動向加以評價和預測;對專利文獻引用參考文獻的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揭示其數量特徵和內存規律,進行技術發展趨勢的評價;根據專利文獻在國際發明分類表中的分散性,在某專題文獻資料的地理分布、研究內容等進行排列組合和分析研究,從中預測世界上創造發明活動最活躍的國家以及側重研究的領域等。
4、為什麼要做專利分析?專利分析的價值有哪些?
為什麼要做專利分析?專利分析的價值有哪些?近些年,我們看到專利信息分析、專利信息利用、專利分析評議或專利信息導航等詞彙的頻頻出現,這些詞彙的背後都需要對一定數量的專利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由此獲得結論。由於這項工作對分析人員的專業性及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收費往往不菲,那麼對於企業而言這項工作的價值何在?最終結果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的訴求?高昂的付費是否能夠得到相應回報?為什麼要做專利分析?專利分析的價值有哪些?企業要的從來不是一份專利分析報告盡管這些年國家不斷倡導推廣專利分析,但是不得不承認大部分的企業對於專利分析了解的並不深入,由於對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知識的欠缺,無法將報告結論結合到公司實際生產經營之中加以運用。當下的專利分析多是用來解釋現象的而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說白了就是馬後炮,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做不到這9個字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那麼,如何打通知識產權和企業經營兩個專業領域,使得專利分析由虛無到務實,解決這個問題是對專利分析工作進一步的要求。專利分析工作主要可以分為專利檢索、信息分析以及報告撰寫幾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數據不斷發生變化,數據從零散到統一,再通過不同數據的組合形成趨勢、分布等結果。很多分析報告將這個結果作為報告的最終結論,筆者認為並不妥當。企業營運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盈利可以通過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特別對於科技創新型企業而言,提升實體創新能力則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知識產權是支撐實體創新必不可少的要件,因此,通過專利分析獲得的趨勢、分布等結果需要轉化為支撐實體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這才應當是專利分析報告的結論。這也正是專利分析的價值所在。專利分析是服務於企業戰略核心的底層單元眾所周知,知識產權是支撐實體創新必不可少的要件,譬如通過預警分析明確研發起點、避免潛在的專利侵權風險,通過完善的專利布局對創新成果進行保護。同時通過知識產權提升企業競爭力,比如通過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促進商業競爭、打擊競爭對手,通過專利資產的合理配置和運營創造盈利。而這些背後都離不開專利分析的支撐,專利分析為其提供方向策略,並支持策略的實施和運行。可以說,在理想的狀態下,專利分析應當貫穿企業大部分專利戰略當中,成為支撐專利業務的底層單元,為後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分析結論需要核實校對最後,對分析結論進行校對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按照工作流進行整體校對,更需要從研發、市場、營銷等多個角度對分析結論進行校對,出現沖突時要思考問題出現的原因,以提高分析結論的可靠性。總之,專利分析的價值在於進行專利分析時,要充分結合企業研發、市場與營銷的現狀,再通過專利分析獲得的趨勢、分布等結果轉化為支撐實體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在保護企業創新成果的基礎上,提升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力。
5、專利分析普及推廣怎麼寫
專利預警: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識產權的普及,企業或者國家在自身競爭發展時,會遇到可能出現的專利糾紛,比如華為、蘋果之戰,美的、格力之戰,所以為了減少專利糾紛以及可能會對自己帶來的影響,就要提前搜索相關專利信息,做出預判,調整產品發展規劃等等,相當於預警機的作用。
專利導航:現在中國專利數量很多,質量不行,所以要進行成果轉化,不能把大量申請的專利空置下來,這是資源浪費,提出專利和企業結合,專利和高校結合等等,讓專利成為產業進步的先鋒機,排頭兵。
專利分析評議:政府部門把搜集到的專利信息做出預判,從而調整產業方向,產業布局等等。
6、專利信息分析如何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一、 專利信息分析簡介
1.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大背景下,專利信息作為集技術信息、法律信息、經濟信息為一體的重要信息源,正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通過對專利信息的分析,可以跟蹤最新技術動態,考察行業的技術走向和競爭對手的重要技術等。
2. 專利信息分析的概念 所謂專利信息分析,是指通過對專利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分析形成專利競爭情報,並針對其中的著錄項、技術信息和權利信息進行組合統計分析,整理出直觀易懂的結果,並以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 企業通過專利信息分析可以對其行業領域內的各種發展趨勢、競爭態勢有一個綜合的了解,為企業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依據。
3.專利信息分析的本質 通過對專利信息得內容、專利數量以及數量的變化或不同范圍內各種量的比值(如百分比、增長率等)的研究,對專利文獻中包含的各種信息進行定向選擇和科學抽象的研究,是情報工作和科技工作結合的產物,是一種科學勞動的集合。
4. 專利分析的方法 對專利信息進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擬定量分析和圖表分析方法。以下主要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進行簡要概述。 定性分析是指通過對文獻的內在特徵,即對專利技術內容進行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況等,,了解和分析某一技術發展狀況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本質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 定量分析是在大量的專利信息加工整理的基礎上,對專利信息中的專利分類、申請人、發明人、專利引文等某些特徵進行科學計量,從中提取有用的、有意義的信息,並將個別零碎的信息轉換成系統的、完整的有價值的信息。 在實際工作中,分析人員常常將兩者配合起來使用,由數理統計入手,然後全面、系統的技術分類和比較研究,在進行有針對性的量化分析,最後進行高度科學抽象的定性分析描述,使整個分析過程由宏觀變微觀,逐步深入進行。
5. 專利信息分析流程 專利信息分析流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准備期、分析期和應用期: (1) 數據採集階段:數據採集階段主要完成針對分析目標的原始數據的採集,即確定分析目標群,其過程包括確定專業領域、擬定專利檢索方案、進行專利檢索、確定分析樣本資料庫。 (2) 數據分析階段:數據分析階段主要任務在於對分析樣本資料庫進行技術處理和分析解讀,其過程包括數據清洗、按專利指標聚集數據、生成工作圖表和深度分析目標群、分析與解讀專利情報及撰寫分析報告等。 (3) 應用期:應用期的主要工作包括對分析報告進行評估、制定相應的專利戰略以及專利戰略的實施等。從理論上講,應用期的工作是專利信息分析工作的延伸。專利信息分析的最終目的在於將專利情報應用於實際工作中,因而,以積極的行動將這些情報用於配合制訂企業、國家的發展戰略,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或國家政策的貫徹實施十分重要,並有利於企業或國家相關產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有利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應用期的主要工作通常由專利信息分析報告的委託方組織實施。
二、 專利信息分析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應用
1.企業技術創新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專利技術創新的集中體現,從專利視角出發,利用專利信息分析工具,對其所涉及領域進行深入的技術挖掘。在企業研發投資決策或技術開發活動中,專利信息分析能幫助企業充分了解相關技術領域中專利技術的現狀、重點技術、技術生命周期,檢測本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核心專利分布等。
2.首先,在產品研發選題、立項或投資前,進行專利信息採集與分析,可全面了解特定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水平,確定正確的研究方向,提高研發起點,避免重復開發,節省時間及科研經費。
3.科研選題、立項是科學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研工作的出發點。實踐證明,課題選擇得好,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科研成果;課題選擇不當,往往使科研工作受到影響,甚至半途而廢,造成人、財、物和時間上的浪費。所以能否選出有創建的、合適的科研課題,是科研工作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4.專利信息具有延續性、系統性,是進行科學調研的最佳信息源之一。通過對相關專利信息的系統檢索,了解相關技術領域中的空白點和存在的問題,然後在此基礎上確定研究方向、尋找研究起點或最高點,並判斷其可行性,為科研選題提供決策依據。從而使選定的科研課題起步於先進水平,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避免重復,使投入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其次,在研發中進行專利分析,了解已取得的成果及各種解決方案,有助於科研人員開拓思路,啟發創造性思維,同時及時避開已有專利的技術陷阱,及時發覺並盡早作專利迴避和創新設計。 在專利文獻中,每一件專利說明書都有較為詳細的文字說明,並附有圖表,詳細記載了解決技術課題的最新技術方案。這些技術信息出現在專利說明書的現有技術描述、技術方案詳述、權利要求、摘要或附圖中,其中許多構思可以啟發思維、開拓視野,有助於技術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吸取裡面的技術精華,用於自己的技術創新。 另外,由於絕大多數專利說明書是公開出版的,而且技術信息充分公開,因此相同技術領域中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從而大大壓縮了創新成本。
三、 專利信息分析在企業專利工作中的作用和意義專利信息分析在企業工作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中: (1) 在確定企業發展戰略環節:利用專利文獻跟蹤某項技術的發展動向並進行技術預測,為領導決策服務,要進行大量的文獻收集、分析工作,要有一定的客觀條件的保證,包括人員、設備、資金等。企業專利工作部門,以專利信息分析為企業做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謀求最大效益而發揮參謀作用,這也是企業制定專利戰略的基礎;
(2) 在進行研究開發活動環節:充分利用專利的實踐性和地域性,是小的專利可以無常利用,有效的專利可以借鑒;
(3) 在技術革新、技術改造環節: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利用專利信息分析可啟發、擴大思路,藉助他人的技術構思和技術方案,解決本企業在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中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促進新發明的產生、有利於採用新技術和避免侵權;
(4) 在對外合作和技術貿易環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新形勢下,國際上公認「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體現了專利在國際經濟、科技貿易中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5) 在與同行對手進行市場競爭的環節:企業在將新產品推向市場之前,進行充分的專利檢索至關重要,否則,產品進入市場之後,一旦遭遇同行之中關於專利侵權的訴訟,蒙受損失的是企業自己;
(6) 在技術人才引進環節:技術人才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核心,作為發明創造專利權的發明人或設計人,其本身酒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因而運用專利文獻是企業發現和發覺創新人才資源的最佳途徑;
(7) 失效專利的利用價值:專利制度保護具有地域性和時效性,由此產生的失效專利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有極大的可利用價值,若企業對這些失效專利加以開發利用,既是對資源的再利用,又是最大限度地節省開發時間和經費,同時還可為企業節約巨大專利轉讓費。
四、專利信息分析在企業專利工作的意義: 專利權作為一種商品化的權力,一種市場競爭手段,如果得到妥善有效地利用,將會給企業帶來極大地經濟效益,因此對於企業而言,科學的進行企業專利工作,對於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能力,更好地佔領和開拓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開拓市場並取得市場競爭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內企業採用的低價競爭策略佔領市場是國際市場的方法不再適應新的發展趨勢,產品革新、研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已經成為企業謀求發展的根本。在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有計劃地針對市場和競爭對手制定實施戰略性的專利部署,專利信息分析無疑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得市場的重要措施; (2) 有效的保護企業的無形資產:專利作為無形財產已經成為企業競爭中的重要籌碼,企業許多科技成果通過申請專利進行保護,以防止無形資產流失; (3) 激勵企業技術創新活力。
五、總結
我國專利制度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我國的專利制度建設, 於1985年4月12日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專利實施至今,我國專利技術的實施取得了顯著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對於企業而言,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專利工作的客觀需要來看,我們的企業專利工作差距甚大。所以我們的企業在以後的專利工作中應該更加重視專利信息分析這一環節,我們必須認識到專利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管理和專利競爭情報的准確運用是其開展自主創新的基礎,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成敗,乃至企業的盛衰,對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科技進步、提升競爭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專利分析 專利戰略是什麼呀?
專利分析是通過對專利文件中的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競爭情報, 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專利戰略是企業主動地利用專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護及其種種方便條件有效地保護自己,並充分利用專利情報信息,研究分析競爭對手狀況,推進專利技術開發、控制獨占市場;為取得專利競爭優勢,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總體性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