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碼專利 » 楊亞社專利

楊亞社專利

發布時間: 2022-05-25 13:43:23

1、求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研究的參考文獻

<時代財貿> 是本很有用的雜志,你可以帶圖書館去借來復印
或者去www.gotoread.com 這個網站,基本上雜志上的文章都能查到,用全文搜索就行

李立志.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特點的演變 20031003.

楊蕙璇.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20031003.

鮮軍.互聯網下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研究20031103.

張輝.建立順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20040204.

朱建國.試論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20020620

艾文國,會計電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定迅,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再認識[J]。經濟經緯,2004

董付君,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J]。經濟師,2003

徐冰,王華民,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溫凱婷,周寧,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下的內部控制[J]。內蒙古財會2002

龔小君,計算機引入後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2

史迎春,會計電算化及其對財會業務內部控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

黎克雙,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板

李紅,賈英,試論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其對策[J],商業研究,2001

2、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夥)怎麼樣?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夥)是2008-02-18注冊成立的普通合夥企業,注冊地址位於鄭州市金水區紅專路63號華榮商務大廈4層4D。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0105671681310F,企業法人楊妙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夥)的經營范圍是:商務信息咨詢;專利轉讓與代理服務。(以上范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項目及應經審批方可經營的項目除外)(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3、北京鴻悅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鴻悅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是2016-10-24在北京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盛北街1號院19號樓3層1單元301-03。

北京鴻悅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15MA0090QJ7L,企業法人楊海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鴻悅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知識產權代理(專利技術除外);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產品設計;企業形象策劃;承辦展覽展示;翻譯服務;會議服務(不含食宿);企業管理咨詢;設計、製作廣告;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銷售五金、建築材料、裝飾材料、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及一類易制毒化學品)、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家庭用品、體育用品、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北京鴻悅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的補充

附:1948年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正式候選人分組名單(55人)
哲學:吳敬恆、陳垣、金岳霖、湯用彤、馮友蘭、陳康。中國文學:余嘉錫、胡適、張元濟、楊樹達、劉文典、唐蘭。史學:陳寅恪、傅斯年、顧頡剛、徐炳昶、徐中舒、陳受頤、李劍農、柳詒徵、蔣廷黻。語言學:趙元任、李方桂、羅常培、王力。考古學及藝術史:郭沫若、李濟、董作賓、梁思成、梁思永、徐鴻寶。法律學:王寵惠、王世傑、燕樹棠、郭雲觀、李浩培、吳經熊。政治學:周鯁生、蕭公權、錢端升、張奚若,張忠紱。經濟學:馬寅初、劉大鈞、何康、楊端六、陳岱孫、方顯廷、巫寶三、楊西孟。社會學:陳達、陶孟和、潘光旦、凌純聲、吳景超。
生物組院士正式候選人分組名單(46)
動物學:王家楫、伍獻文、朱冼、貝時璋、秉志、陳楨、童第周。
植物學:胡先驌、段宏章、張景鉞、劉慎諤、錢崇澍、戴芳瀾、羅宗洛。
醫學:李宗恩、胡正詳、袁貽瑾、馬文昭、張孝騫、湯飛凡。、
葯理學:陳克恢。
人類學:吳定良。
心理學:汪敬熙、陸志偉。
生理學:林可勝、湯佩松、馮德培、蔡翹。
農學:李先聞、俞大紱、馮澤芳、趙連芳、鄧叔群。
胡經甫、劉崇樂、洪式閭、馮蘭洲、劉士豪、徐豐彥、陳世驤、饒欽止、藏玉淦、秦仁昌、黃鳴龍、劉承釗、裴鑒。
數理組院士正式候選人分組名單(49)
姜立夫、許寶蘅、陳省身、華羅庚、蘇步青、吳大猷、吳有訓、李書華、葉企孫、趙忠堯、嚴濟慈、饒毓泰、吳憲、吳學周、庄長恭、曾昭掄、朱家驊、李四光、翁文灝、楊鍾建、謝家榮、竺可楨、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鴻勛、薩本棟、江澤菡、陳建功、熊慶來、周培源、桂質廷、朱汝華、紀育灃、孫學悟、黃子卿、尹贊勛、王竹泉、李善邦、孟憲民、俞建章、孫雲鑄、王寵佑、汪胡楨、施嘉煬、程孝剛、蔡方蔭、羅忠枕。

5、唐山知文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唐山知文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是2018-04-28在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遷安市楊店子鎮王莊子村。

唐山知文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0283MA0A31FM0E,企業法人秦亞欣,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唐山知文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專利服務;商標服務;版權服務;軟體服務;科技信息咨詢服務;科技成果鑒定服務;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唐山知文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6、短裙在世界上是不是女性的專利?

炎炎夏日,正是女士們穿著各種裙裝閃亮登場的時候。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男性穿裙子的歷史也非常悠長。在人類漫長發展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男性的夏裝主體是裙子而非褲子,而且男性穿裙的歷史從未真正中斷。不過,女人憑借著對美的執著追求,將這種服裝演繹出更多風情。


1 男人穿裙歷史悠久

裙子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在遠古時代,我們先祖為禦寒冷,將樹葉或者獸皮連在一起,便成了裙子的雛形。據東漢末年劉熙撰寫的《釋名·釋衣服》上說:「裙」,「群」也,即把許多小片樹葉和獸皮連接起來。西方遺存的岩洞壁畫顯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男性已經開始穿著草裙,並且廣泛流行。此後,史上有記載的法國克魯瑪農人、北京山頂洞人等原始人類的服飾中也都有裙的存在。因此,裙子也是從原始社會起影響范圍最廣的服飾。

根據記載,商朝時期,中原華夏族男子的服飾是上衣下裳。上衣衣領開向右邊,衣長到膝蓋;下身穿裳,裳長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腹前加了一條上窄下寬、像斧子形狀的裝飾物「齻」(音:diān),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蔽膝」。最初,下裳是兩片布,後來逐漸合成了一個圓筒,類似於現在的裙。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

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普遍著深衣,上衣與下裳相連,變成了上下一體,看起來頗有點兒連衣裙的味道。

從漢代開始,裙子的樣式逐漸接近現在的樣式,當時比較流行由素絹拼制而成的無緣裙。普通男子中也有穿著短襦裙的。穿襦裙的人在勞動時將裙撩起來塞在腰間,以便於勞動。

束裙著屐是六朝時富貴子弟盛行的裝束。《北史·邢巒傳》載:「蕭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務」。後來,裙屐少年被泛指大家子弟。

明朝成化年間,京城時興一種「馬尾裙」。馬尾裙又叫做發裙,是一種襯裙。當時,人們上著大襟短襖,下穿馬尾裙,穿著方法是把它系在腰間,外面再穿襯衣及外袍。馬尾裙硬撅撅的,就像一把撐張開來的傘。於是,穿衣人的外袍長襟自腰部以下都被傘形的馬尾裙托起來。這種裙子據說是從朝鮮國傳到京城的。剛開始穿馬尾裙的,只有富商、貴公子、歌妓等人,之後武臣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北京才開始有織賣者,服者日盛。弘治初,一給事中建言:「京中士人好著馬尾襯裙,因此官馬被人偷拔鬃尾,有誤軍國大計。乞要禁革。」由此可見當時馬尾裙之流行。

不過,中國古代男人所穿的裙子,無論是禮服還是日常服,一般都是在長上衣基礎上圍一條裙子,而不是像女性一樣短衣加裙子的造型,所以男女的裙裝還是有區別的。

但是到了清代,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漢族「上衣下裳」制度被破壞,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過渡到了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裙子基本退出男裝領域。

而在世界范圍內,裙子在各文明發展過程中也呈現了相似的演化過程。公元前3000年,世界多地域男性的服裝就是裙子。在伊拉克博物館里有一個小雕像,顯示了公元前3000年的男性著裝,下身就是非常典型的裙子形制。

在西亞兩河流域文明和北非尼羅河文明中,裙子都在男性服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古代埃及,因為氣候炎熱,簡單又透氣的裙子就成為當地人的著裝首選。在古埃及早期,男子無論地位高低都是上身赤裸,下身穿著短腰亞麻布裙,叫做腰衣、纏腰布或者胯裙。現存的古代埃及壁畫、雕塑和一些影視作品中,還能看到這種裙子的身影,比如法老和貴族就穿著有彩色縱向條紋的亞麻布裙。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男子服飾漸漸發展為一體式裙衣。男人減少了身體的袒露,著寬松的套頭連衣裙。

後來隨著游牧民族對歐洲腹地一次次的入侵,地中海沿岸的居民們開始覺得穿裙子不適合騎馬打仗,於是服裝從寬衣逐漸向窄衣過渡,又漸漸上下分體,下身服裝不再以裙裝為主,出現了類似緊身褲和筒襪的服飾。此時,女裝收緊腰身、加長裙長,男女服裝開始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到了法國大革命的時候,戰爭使男人們完全拋棄了裙子,改穿長到腳踝的寬松褲。後來,為軍隊製作的馬甲、上衣、褲子的三件式套裝逐漸在歐洲各國流行,男人們的穿衣風格徹底改變。

2 女裝裙演繹萬種風情

女人穿裙穿出了不少經典的裙式,也留下不少典故。

中國古代就有非常著名的三種裙子。

其一為留仙裙。漢人劉歆著《西京雜記》等書中就記載了漢成帝皇後趙飛燕的故事:趙飛燕愛穿裙裝,一天她穿了一件雲英紫裙來到太液池邊,在笙歌鼓樂中翩翩起舞,突然間狂風大作,她像風箏一樣飄起來,宮女慌忙追趕,抓住了她的裙角。趙飛燕得救了,但裙子被拽出了很多褶皺。可是,起了皺的裙子卻比先前更好看了。從此,宮女們競相效仿,開始盛行穿著故意折疊出褶皺的裙子,美其名曰留仙裙。關於留仙裙的典故,常入詩詞中。例如,張炎的《疏影》:「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謾皺留仙裙折。」又如朱彝尊的《風懷二百韻》:「留仙裙易皺,墮馬鬢交鬤。」

其二為石榴裙。石榴裙上窄底寬,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女子穿上後非常搶眼。此裙南朝時期已經出現,唐朝時很盛行。很多唐詩中都可以見到石榴裙的影子。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有對石榴裙的記載,稱之為「血色羅裙」,其在《小曲新詞》中也提到了石榴裙——「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杜審言的《戲贈趙使君美人》中則是另一番情景,「紅粉青娥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相傳楊貴妃很愛「石榴裙」,還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

最後一條為「百鳥裙」。這種裙子是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所穿。「百鳥裙」又稱為「毛裙」,成本高昂,是宮廷師傅專門使用很多種鳥的羽毛製成的。為了保持羽毛的鮮活、顏色的艷麗,這些羽毛都是直接從鳥類身上活活拔下來的。據史書記載,這百鳥裙「日中影中,各為一色,百鳥之狀」。就是說,百鳥裙從正面看是一種顏色,從側面看是另一種顏色,在陽光下呈現一種顏色,在陰影中又是另一種顏色,而且裙上閃爍著百鳥圖案。當時,這條裙子製作了兩條,安樂公主把另外一條贈給了母親韋後。很快,「貴臣富家多效之,江、嶺奇禽異獸毛羽采之殆盡。」

3 最大裙撐寬5米多

在外國的女裝裙子發展歷史中,裙撐的地位不可不提。看過電影《茜茜公主》的人大多對裙撐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樣穿裙子雖然費時費力,但蜂腰配上龐大的裙撐,突出了女性的美,成為時代經典。

裙撐的雛形出現在16世紀的西班牙,被稱為「撐箍裙」,由從上到下遞增的圓箍組成,可以支撐起裙子。撐箍裙最初的支撐材料多為木質、藤條、金屬絲。據說最初發明這種裙子並不是為了美,而是為了將裙子撐開可以涼快一點,還方便干農活。這種裙子很快就風行宮廷,西班牙上層階級女性在晚會或者正式宴會上都會穿著裙撐。漸漸地,裙撐流行到了西班牙之外的地區。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就曾是這種裙撐的忠實「代言人」。

後來,法式環形裙撐出現。法式裙撐是一種輪形的支撐架,從腰部直接開始膨脹到底部。裙撐還曾發展出來雙袋式和籠式。雙袋式是掛在腰部兩側,而籠式則是整體架子。雖然現在看來,這樣挎在腰部兩側的裙撐未免有點可笑,但奈何當時的審美就是如此。

到了18世紀的洛可可時代,裙撐開始廣泛流行並且變得更為精美,裙撐的寬度也不斷加大,已經到了非常誇張的程度,出現了橢圓形裙撐和半籃式裙撐。這種龐大的橢圓結構很難找到合適的材質來製作,全金屬太沉了,其他材質又很難支撐。隨著捕鯨熱潮的掀起,女性內衣的材質已經開始廣泛使用鯨須。然而,想把鯨須用於製作裙撐卻很困難,因為鯨須也撐不起這樣龐大的結構。於是鯨魚骨登場了。為了能用上更輕便更誇張的裙撐,有錢人家的姑娘們不惜花重金定製全鯨魚骨的裙撐。

當時的裙撐到底有多寬呢?「不側著身子根本進不去門」的說法絕對不是誇張。

18世紀末,田園風格走上了時尚巔峰,之前誇張的鯨魚骨裙撐都被打入冷宮。姑娘們更喜歡由多層襯裙墊高臀部的輕便裙子,或者臀部多層褶皺的拖地長裙。

不過,到了19世紀中期,女人們認為厚厚的襯裙太熱了,而且容易引發婦科病,於是乾脆用回透氣又涼爽的裙撐。

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支撐力超強的裙撐技術出現了。1856年,一種名為克里諾林的新式裙撐取得了專利權。這種裙撐同樣用金屬材料製成,其特別之處在於它是由有多個靈活的金屬鋼圈綁在骨架上縱橫相交組成的,相對而言較為方便靈活,且價格比較便宜,一時之間大為風行。而且,有了這種新技術支撐,裙撐可以越做越大,現存記錄的最大裙撐寬5米多。這樣的裙子根本沒辦法一個人穿,需要有很多人幫忙。

穿著這樣誇張的裙撐,不僅在生活中非常不便,甚至有很多安全隱患。當時新聞中經常出現貴族少女因為裙子而葬身火海的事件。裙子太過龐大,不利於控制,布料是易燃物,裙撐下的空間又有利於空氣流通,所以一旦起火,非常危險。甚至,因為大裙子堵住出口,還出現過整個會堂里的人全都無法逃脫的慘劇。1858年,一位波士頓姑娘因離壁爐太近導致裙子起火,幾分鍾後就被燒死。1861年,一位芭蕾舞女演員的裙擺打翻了照明燈而引發了火災,她和八個舞伴都在火災中去世。

正是因為裙撐極不方便又具危險性,社會上反對聲越來越強,裙撐的熱度漸漸退去。到了20世紀,裙撐基本上從女性的常服中消失了,只是在禮服中還會出現。

延伸閱讀

為穿裙而戰的蘇格蘭男人

提起男人穿裙子,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蘇格蘭男人與格子裙。蘇格蘭人至今仍然穿著古老的基爾特格子裙民族服飾。蘇格蘭格子裙和蘇格蘭風笛就如同名片,向世人講述著蘇格蘭悠遠的歷史歲月。

基爾特是古斯堪的那維亞語,意思是折起來包裹身體的衣服。最初的基爾特只是一段大約有1.5米寬、6米長,未經剪裁的布料,穿的時候折疊著裹在上身,腰間用皮帶固定。這種裝束非常適合高地的氣候和地形。下半身類似於短裙,比褲子舒服,行動自如;上半身可做斗篷禦寒,打開腰帶就是毯子。

在電影《勇敢的心》里,我們看到華萊士率領一群穿著格紋連衣裙的蘇格蘭男人英勇戰斗,他們穿的正是基爾特。

現在的格子裙應該算是基爾特的改良版。1715年,英國政府開始允許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地的人們互通貿易,一個名叫湯姆·羅琳遜的英格蘭人北上淘金,在蘇格蘭北部開了一家木炭畫加工廠。連身的基爾特不方便工人砍樹,湯姆·羅琳遜便向裁縫提出將原來的服裝一剪為二,蘇格蘭短裙由此誕生。這種穿著很快流行開來。

蘇格蘭人之所以能很快接受,是因為約在100年前,他們的軍隊就已經做了相同的改良。歷史記載,1624年,蘇格蘭軍隊就開始以蘇格蘭短裙為軍隊制服了。

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並後,「基爾特」作為蘇格蘭的民族服裝被保留下來。1745年,英國漢諾威王朝鎮壓了蘇格蘭人的武裝起義後,頒布了著名的「禁裙令」,規定除了加入英國軍隊的蘇格蘭士兵之外,其他蘇格蘭人只能以英格蘭裝束為標准,禁止穿著他們的民族服裝即基爾特格子裙,違反者初犯會被處以六個月監禁,再犯將判處七年流放。「禁裙令」引發了蘇格蘭人的強烈不滿,他們為此抗爭了30多年,最後於1782年迫使漢諾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蘇格蘭男人穿裙子的傳統才得以延續。到了今天,蘇格蘭基爾特格子裙已經成了代表蘇格蘭文化的一個典型符號,每到傳統節日聚會慶典,就會出現男人們穿著格子裙的場面。

此後,英格蘭人也慢慢放下了對格子裙的偏見。現在每逢英國有什麼重要公眾活動,蘇格蘭格子裙都會隆重登場。

現在穿著蘇格蘭裙的禮儀已經非常講究。一套正式的蘇格蘭裙及配飾包括:長度及膝的方格呢裙、背心和花呢夾克、長筒針織厚襪、皮帶、帽子、毛皮帶、匕首。有時肩上還會斜披一條花格呢毯,用別針在左肩處固定。

蘇格蘭裙的格子在外人看來都差不多,但其實這些格子是十分講究的,不同的顏色、格子間寬窄粗細的搭配變化,代表著不同的家族、群落、地區、學校、社團、企業等等,彷彿是一張穿在身上的身份證。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穿的格子圖案,則被稱為「貴族格」。用不同的格子來區分不同地區,在蘇格蘭也有著十分悠久的傳統。1700年左右,在蘇格蘭行醫的一位醫生第一次寫道,蘇格蘭的格子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同一地域的人穿著相同的格子服裝。外來人可以通過蘇格蘭人身上的格子來辨別他來自於哪個地區。蘇格蘭高地部落之間的戰爭曾經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辨認敵我。

有此一說

裙子長短反映經濟形勢?

19世紀20年代,賓州大學華盛頓商學院經濟學家喬治·泰勒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經濟增長時,女人會穿短裙,因為她們要炫耀裡面的長絲襪;當經濟不景氣時,女人買不起絲襪,只好把裙邊放長,來掩飾沒有穿長絲襪的窘迫。這就是著名的「裙長理論」。

果真是女人裙子越短經濟越繁榮,裙子越長經濟越蕭條嗎?在美國,這種對應關系似乎真的存在過。在1900年,美國股市低迷,那時候女士的裙子也非常長,顯得死板而無趣。1930年的大蕭條也伴隨著長裙的流行。最神奇的事發生在1987年,本來當年的流行款式是超短裙,但是當10月來到的時候,短裙忽然不流行了,而當年秋天正是美國股市迎來巨幅下跌的時候。

但也有人認為,所謂的「裙長理論」純屬無稽之談。因為有人按照更長的時間跨度和更廣泛的范圍統計了裙子流行趨勢和經濟之間的關系,發現兩者的相關性很差,這表明經濟衰退和較長的裙子之間根本沒有必然關聯。雖然「裙長理論」有正向案例,但同樣可以舉出反向案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裙長理論」不成立,畢竟絲襪已不屬於昂貴消費品,現代人裙子的長短,不是靠經濟來衡量,而是要看個人喜好和心情。

7、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的供水簡史

北京歷史上在沒有建成城市自來水設施之前,主要通過打井用淺層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記載,東周時期就有大量瓦井,多分布在城西南廣安外至和平門一帶;至漢、唐、遼、金又建有磚井,與瓦井交錯;元大都時期,十萬戶居民、軍隊、宮廷用水主要靠井水;清代北京各街巷水井普及,光緒十一年(1885年),北京內外城有土井1245眼,但水質多數咸苦且不符合衛生標准。
進入二十世紀,我國一些受維新思想和洋務運動影響的人士,以及部分商人多次向清政府農工商部建議,在京師興建自來水廠。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3月,由於當時火災迭起,無水撲救,清農工商部大臣溥頲、熙彥、楊士琦上書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建議興建自來水設施,並迅即獲得批准,同時任命周學熙為總理組織籌建。同年4月,經「招商集股」、委託德商天津瑞記洋行承包工程設計施工,歷時22個月,全部工程完工,於1910年3月20日正式向北京城區供水。自此,北京自來水近百年的供水歷程撩開了其神秘的面紗。 1908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籌建京城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1910年1月水廠工程全部完工,同年3月正式投入生產,日供水能力1.87萬立方米,供水管線147公里,供水范圍「內以禁城為止,外以關廂為限」。在此後的四十年裡,雖然經歷了晚清、北洋、日偽統治、國民政府等時期,但北京的供水事業卻一直發展緩慢,至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京供水設施僅東直門1座水廠、29口補壓井、364公里供水管線,日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供水范圍僅市區繁華地區,用水人口60餘萬,城區供水普及率29.5%,大都居民則是通過自挖土井或用壓水機取用淺層地下水,少部分赤貧之家則是取用住地附近池塘、河流等地表水。
一、首座水廠施工頗費周折
創辦自來水行業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當時清政府愚昧落後,一切均需依賴進口,負責器材供應的瑞記洋行除不按時供貨外,還常常以次充好,提供大量德國製造的不合格器材。1909年11月3日,東直門水廠試車送水上水塔時,剛一開車,水塔旁邊的鑄鐵水管突然爆裂一尺有餘,原來這根水管是早有裂紋的殘品。像水龍頭的橡皮墊用紙墊代替、提供生銹的自來水管等現象,更是不勝枚舉。可當時中國無力生產,供貨方又無理抵賴,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購買德國製造的供水器材設備,這不僅給施工帶來困難,而且也給日後運營帶來許多麻煩。
供水管道鋪設也屢有意外發生。安裝自來水管道肯定要刨溝,由於當時風氣不開化,封建迷信思想盛行,有不少人認為刨溝會破壞當地主人家的風水,給他們帶來不祥的災難,因此就橫加阻攔,特別是一些有權勢的人家表現尤為突出。如當初供水管道安裝到清攝政王府(今宋慶齡故居)北後牆時,王府的家人出來制止刨溝,這家在當時是炙手可熱的豪門,工人們只好停工,並向上級報告。不一會兒,負責的司事人員便駕著馬車,手捧聖旨,一路緊行來到工地,並高呼聖旨到,只見阻擋施工的家人們一下跪倒在地,此時司事人員手捧聖旨念了一遍,大致意思是此工程系奉聖旨施工,有利民生,途經之地所有官員不得阻攔等。此後王府家人對刨溝不再阻攔,工程得以繼續幹下去。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
二、初期賣水困難重重
在自來水公司正式營業時,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和反對,甚至造謠中傷,說自來水是「洋胰子水」,不能使用,造成了初期自來水銷售十分困難。為了消除許多人顧慮,京師自來水公司頗費苦心的在《白話報》上,用文言文和白話文分別刊登廣告,詳細聲明,請報社指導輿論,開導社會,使人人皆知自來水的好處,同時,還以科學說理的方式啟蒙市民並駁斥那些謠言,廣告中說到「……但有一宗須向大家聲明的,就是這龍頭乍放出的水,帶一點白色兒,這個白色,並不算什麼毛病,拿著顯微鏡細細的瞧,全是極小的白水泡兒……不過一分鍾的時候,那水泡就化得乾乾凈凈,這個水就全變清了。有不知道的,以為是管子洗不凈,又說跟洋胰子水一樣,殊不知這個道理,一說就明白了,大家就不致誤會啦。」
為了廣招顧客,自來水公司刊登廣告時說到「……往後拿一個銅子兒,就可買兩張票,拿一張票就可取一挑水,實在很便宜了。二月初十至五月初十,三個月呢,本公司更是價格優待,把水價減去一半。列位拿著一個銅子兒,更可以買四張票,取四挑水了……」雖經大力宣傳,但營業狀況仍然不佳,靠著四百二十個街市龍頭賣水和極少量的專管用戶用水,1910年平均每天的供水量僅1613立方米。
三、過去喝自來水是富人們的專利
在20世紀初期,除皇宮內苑用水,御茶房專設水車從玉泉山取用泉水外,一般居民主要依靠簡陋淺井取水供生活使用。至今,市區之內尚有不少街巷以井的所有者、以井的水質好壞、以井的所在地點或以井的數量命名。如王府井、姚家井、大甜水井、小甜水井、苦水井、二眼井、三眼井、七井胡同等等。據1945年的記載,北京尚存淺井4500眼。
東直門水廠的建成,當時主要考慮的是皇宮大內和市區內的豪門巨賈、達官顯貴。可當初宮內並不喝自來水,他們喝的是玉泉山的水,至於自來水管安入皇宮主要是為了消防,不過當時只從東華門引入一段DN200mm的管道,安裝到文昌閣就止住了,全長不過300米,在上面安裝了幾個消火栓,但純屬象徵性的。不光皇宮,初期許多達官顯宦也不喝自來水,原因是他們害怕水中被洋鬼子下毒。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滿清政府被推翻,民國成立,一些達官顯宦由於風氣的逐漸開化,才敢飲用自來水。而普通百姓由於生活貧困,根本就喝不起自來水,雖然水廠近在咫尺,卻只能「望梅止渴」。當時有一位老者感慨地說:這個水樓子(水塔),我看了40多年了,直到今天(解放後)才吃上它裝的水。
四、興建新水廠困難重重
1942年,原日偽北京特別市公用管理總局自來水管理局為了擴充水源,增加供水能力,減少東直門水廠的負荷,准備在安定門外黃寺兵營南部建設安定門水廠。水廠建設因經濟困窘,工程進展緩慢,至1947年底只完成水源井9口,配水機房1座,變電室1座,配水管道1條,吸揚井1座,容積1000立方米。由於工程質量低劣,在1948年底試運轉中存在許多問題,不具備供水條件,尚需修建,修建費用需當時金圓券1000億元。由於國民黨政府已危在旦夕,最終修建化為泡影。
北平和平解放後,自來水公司第一件大事就是迅速恢復修建第二水廠(安定門水廠),為京城200萬人解決用水問題。當時自來水公司任命陶倬、徐慨民、胡熙峰為指揮,組成了30餘人的修建隊,對初建的所有供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修復了被炮擊的9口水源井動力線路,對送、配水機泵進行了大修,並沖洗了輸配水管道等,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修建工程。1949年5月1日正式投產供水,向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奉獻了一份大禮。
五、首座水塔立「戰功」
京城首座自來水水塔是東直門水廠水塔,它由德國設計師設計,建成於1910年,塔高54米,容積750立方米。該水塔屬鋼結構水塔,塔身下面有一個非常堅固,內嵌三合土,外包粉紅色花崗石,邊緣處磨成圓形線腳的高台;塔身分為六層,每層均為六角形,六面共鑲有裝飾龍12條(每面2條,意為二龍戲珠);每層外廊平台上備有可折疊座椅,登塔至此可籍以小憩,不但可以乘涼,還可以觀賞風景;水塔每層裝飾了12個銅鈴,每個塔角掛有2個,一層至五層為小鈴鐺,六層為大鈴鐺,每值微風吹來,懸鈴叮當做響,不但十分動聽,還可驚動雀鳥,使其不敢在此做巢,免除鳥糞污染塔身之弊,用意非常周到;儲水部分直徑約14米,高約5米,下面由8根支柱承托,塔身自重加上水重超過千噸以上,但支座處只有64條Φ1.5″的螺栓,就把整個塔身固定在埋在地下的鋼板上,屹立50餘年巋然不動,其設計和施工技術令人嘆服!
該水塔在1942年已停止使用,但在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解放軍北平航空司令部在此駐扎了半年,利用水塔的高度觀測計算國民黨航空投彈數量,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2003年,一位曾在北平航空司令部戰斗過的老同志專程來到水塔舊址,想重憶當年戰斗時的情景,只可惜這座水塔早在1957年就被拆除了。值得慶幸的是,在2003年9月,該水塔設計圖紙由德國大使館贈給自來水集團,總算是彌補了水塔被拆除的缺憾。
關於水塔的拆留,解放後有關部門曾組織過多次討論,主要意見有三種:其一是如果作為文物保留,因其鋼鐵結構建築要進行維修養護,每隔5-8年就要維修一次,光油漆粉刷當時就需3萬元,對一座已經停用的水塔,僅供人觀看或引人懷古幽思之憑吊是否值得;其二是水塔本身能否夠上文物檔次;其三是水塔應該作為文物保留。最後因考慮維修費用過高,國家鋼材供應緊張,該塔還是被拆除了,拆下229噸鋼材,作為鋼材指標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北京自來水事業徘徊了四十年也等待了四十年,帶著戰爭的創傷,北京自來水事業迎來了新中國的發展曙光。在1949年「五一」節,葉劍英市長還親自參加了華北電力、北京市自來水公司慶祝「五一」節大會。
從新中國建立以後的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的20年,北京供水事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供水能力五十年增長了六十倍。先後新建了第三、四、五、六、七、八水廠、長辛店水廠、城子水廠、南口水廠、田村山凈水廠、豐台水廠,特別是第九水廠的建成投產,標志著首都的供水事業在工藝、技術、管理、水質檢測等諸多方面達到了國際現代化水平。截止到1999年8月,北京已有水廠14座,市區日供水能力300萬立方米,年供水量達7億多立方米,供水管線總長度達6042公里,供水服務面積54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800多萬,市區用水市普及率達100%。
一、公用水站進院
老北京可能還記得,在解放初期,北京的胡同里不時能看到吱扭作響的獨輪水車。推車人肩挎繩絆,兩個水槽分搭在車輪的左右,上面架著兩個木水筲。這就是「水車子」送水的情景。水車子里的水是從「井窩子」里打上來的,那是一種簡陋的用壓水機取水的淺土井。
1949年,北京南城龍須溝地區作為第一批實驗地區安裝了公用水站,拉開了全市普及供水的序幕。到1967年,北京城區就安裝了大大小小的水站2677處,城區用水普及率達到99.96%。水站建成了,百姓吃水還是用肩挑手提,有的甚至到百米之外的街巷站去接水,冬季取水更為困難。
1973年,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自來水公司陸續將公用水站分期分批改裝接入到各戶院內。到了1984年,三環路以內的公用水站全部進入院內,京城百姓從此不出院就可以喝上甘甜的自來水。現如今,自來水管道已經接入千家萬戶,居民足不出戶,擰開龍頭就能流出自來水,年輕人肯定很難想像當初使用自來水時的艱難情景了。
二、七、八十年代鬧「水荒」
在七、八十年代,北京的水資源面臨了極為尷尬的局面,市民用水出現危機。由於超量開采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淺井乾涸、深井出水量減少,加之未經處理的工業、生活污水排放,使得永定河沖積扇上的井不少都因受到污染而報廢。70年代,市區內已形成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區;到1981年夏季,市區降壓供水面積高達212平方公里,占市區供水面積的55.5%。
盡管市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日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的第八水廠和日供水能力為17萬立方米田村山凈水廠,但仍滿足不了需求,以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市區內出現了較為嚴重「水荒」。當時,市區內一半以上的地區降壓供水或限時限量供水,竣工的樓房30%因沒水而無法使用;居住在清河、半壁店、十里堡、龍爪樹等地的居民都半夜起來接水。用水危機一直持續到1990年第九水廠一期工程通水後,自來水的供需矛盾才得以緩解,安全穩定的供水才有了保證。
三、亞洲最大的地表水廠第九水廠
為解決北京用水難的問題,1984年北京市政府決定建設日供水能力百萬立方米的第九水廠。1986年5月工程正式動工,總投資約60億元,工程分三期建設,每期設計日供水能力均為50萬立方米,到1999年6月三期工程全部完成,日供水能力達150萬立方米,佔北京市區供水能力的「半壁江山」。它的建成通水從根本上緩解了北京缺水的緊張狀況,目前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水質最優良的現代化大型飲用水水廠之一,在首都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九水廠以密雲水庫為水源,分別在密雲水庫和懷柔水庫建取水廠。通過一條DN2600mm×33Km的球墨鑄鐵管和三條DN2200mm×42Km的鋼管相連接,將原水送至第九水廠凈配水廠。在自來水的處理工藝上,第九水廠除採用了加葯-混凝—澄清—過濾常規水處理工藝處理,還採用了活性炭吸附,再經氯化消毒的深度凈化工藝,進一步將水中的澀、嗅、味以及各種有機質去除掉,最後將生產出來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清水送入城市配水管網。
四、樹狀管網變環狀
自新中國成立後,自來水公司在增加市區供水能力的同時,還加大城市供水管線的鋪設力度,不斷地增大供水管網密度。從解放前夕364公里,迅速上升到1999年的6042公里,平均每年增長110多公里,相當於新中國建立前40年每年平均鋪設的12倍;供水范圍從新中國建立前僅限於城區的中心地帶,發展到城近郊區500餘平方公里的范圍。
解放前,北京自來水管網呈樹枝狀布局,自來水管網東密西疏、水壓東高西低、流向由東向南和向西單向供水、服務壓力極不均衡。隨著第三、第四水廠的興建和主要供水干管的鋪設,1958年,市區三環路以內的環狀供水管網已大體形成;到1989年,直徑1米以上的環狀管網已經基本完善;到現在,四環路供水管線已全線貫通,市區內所有供水管網都已連成蜘蛛狀的環狀管網。環環相通的供水管網,不僅均衡了地區服務壓力,而且使市區的所有水廠縮小了供水半徑,可以有效的實施對置互補供水,提高了安全供水的可靠性。
五、水表生產國產化
初時水表以管理和維修為主。京師自來水有限公司從1910年開始供水,但售水無表計量,採取向用戶預售水票,日後憑票售水的辦法。此後取消水票改為用戶包月計算水費,每月每戶1.2銀圓。1940年,北平特別市自來水管理局開始實行租水表售水計量,故1942年成立了水表課,負責水表的試驗和管理工作,當時使用的水表為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八個國家的30餘種水表。1949年成立水表股開始修理水表,當時只有21名職工,修表設備簡陋,僅有機床、落表機、驗表機各一台。1953年成立用戶課水表工段,月修水表數量達到700塊。直到1958年,隨著修表工藝改為流水作業,修表數量大大提高。
1958年,水表工段派李文成等有關人員赴上海、廣州自來水公司參觀學習製造水表技術。同年5月,自來水公司黨委書記高深作關於總路線大躍進的動員報告後,全段職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苦幹巧幹,終於在1958年6月11日生產出第一塊國產口徑為15毫米東風牌水表,該水表為濕式表,最高累計計量為1000立方米,最低刻度為1公升,水表質量超過國內同類產品水平。水表研製成功後,就小批量生產了10塊,作為向1958年7月1日黨的生日獻禮,並且當年就完成了1000塊水表的生產。
從70年代京水牌水表研製並注冊成功以來,京城國產水表得以迅猛發展,已研製開發了15~200mm全系列冷、熱民用及工業用水表、自動記錄壓力表、IC卡水表、遠傳水表等20多個品種、上百種規格的京水牌水表,年產量60多萬塊,在北京水表市場佔有70%左右的份額,並遠銷全國28個省市及出口南美國家及地區。 1999年8月26日,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組建掛牌,開始了機制和體制的徹底變革,由過去計劃經濟靠政府補貼向市場經濟自負盈虧轉變。改革給首都供水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市自來水集團提出了「確保首都供水,爭創服務一流」的口號,一方面加快供水基礎設施的建設。五年多來,共完成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投資近50億元,新增供水管線1000餘公里;另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斷提高對外服務水平,在讓市民喝上放心水的同時,享受到更高標準的服務。截止到2004年,市自來水集團擁有水廠18座,日供水能力268萬立方米(受水資源緊缺的影響,供水能力有所下降),管網總長度7065公里,供水服務面積600多平方公里,市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100%。
一、水質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10年,水質檢測只設化驗員1名,其職責只是「每日分早、中、晚三次化驗其成份清濁,巡視水池,預防污穢」;1935年,添購了化驗細菌儀器,開始了細菌檢驗;1937年,開始聘請化驗技師,但檢測項目只有6項,且全部是手工操作,檢測手段和設施水平極為落後;50年代,北京自來水公司提出了「水質是靈魂」的口號,同時設立了水質科,各水廠設立了化驗室,在供水水質、水質檢驗、水源防護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和發展。
截止到目前,自來水集團對供水水質檢測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格的管理制度,全面、系統地對制水工藝提出嚴格的要求,建立了由水質監測中心、水廠化驗室和運轉班組三級水質化驗保證體系,擁有1000人水處理技術專業人員隊伍,100多名水質化驗專業人員。他們晝夜三班運轉,認真、仔細、嚴格地監控水質情況,以確保出廠水水質的合格。在檢測手段方面,水質監測中心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包括氣相色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離子色譜、液相色譜、放射性測定儀、電子顯微鏡等各種現代化儀器。1999年水質監測中心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的認可,取得了國家級實驗室的資格。目前,自來水集團水質檢測項目已經增至117項,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35項檢測標准,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二、高新技術解決戶內供水管線二次污染
北京城市從水廠的出廠水到供水主幹管的自來水都能達到國家飲用水標准,而一些建築時間較長的樓內供水管線由於老化銹蝕,使自來水受到了二次污染。改造戶內自來水管線以解決自來水二次污染,是困擾國內同行業的一個難點問題。自來水集團本著為民辦實事的精神,為了能盡快找到解決辦法,2002年,自來水集團開始研製開發戶內供水管線改造技術。
2003年,自來水集團經過多方市場調研、論證和反復試驗的基礎上,決定採用「旋風」技術,對城市建築中現有的戶內管線進行除銹和噴塗內襯工藝改造,避免了自來水在輸送過程中的二次污染。該技術在不破壞牆面、路面和建築裝潢情況下,就能清除管道內壁的水垢、水銹,對於難以尋找到的「針眼」滲漏也有自行修復功能,不僅保證了自來水的水質,而且也解決了一些用戶因供水管道堵塞、內徑變小出現的無水或水微現象。此外,為了保證改造後的管線符合國家飲用水發生標准,自來水集團所採用的塗料,經國家衛生部審核,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達到了國家食品級標准。
2003年底,左家莊西街6號樓72戶居民成為全市第一家受益者;2004年,市自來水集團繼續大力推進戶內供水管線改造的進程,相繼完成了草橋小區、洋橋福海小區、玉泉路兆豐園、慧谷陽光住宅小區、和義西區、垡頭等48個小區275棟居民樓的戶內管線改造工程,4萬余戶居民飲用水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三、「查表不出戶,繳費不出門」
過去,每家每戶用水交費由住戶輪流查表收費,不少居民對此頗有微詞。為了提高服務水平,北京自來水集團從2000年8月開始,至2001年6月,全市實現了130萬戶樓房居民的「查表入戶」工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現代人對居住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查表入戶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入戶擾民、不安全問題等,而且人工查表難免出現「錯抄、漏抄、少抄、估抄」的情況。
2003年,市自來水集團開始使用有線遠傳水表、無線遠傳水表、電力載波遠傳水表和IC卡水表取代傳統水表,用高科技手段取代傳統的查表方式,逐步實現 「查表不入戶」。到2004年底,全年已安裝IC卡水表5萬余支,遠傳水表2萬余支。
為了方便居民交水費,2003年,市自來水集團相繼與9家金融機構簽訂委託代收水費協議,至此,北京共有11家銀行、1家企業(北京郵政局)的2664個網點代收水費,極大的方便了用戶。2004年2月,市自來水集團與光大銀行在三里河一區小區實現了POS機自助繳水費,500戶居民不用到銀行因交水費而排長隊;到2004年年底,已有80個小區安裝了POS機。此外,市自來水集團還將完成營銷繳費賬務處理系統升級改造,與銀行搭建信息平台,通過網上劃撥、電話交費,逐步實現用戶「交費不出門」。目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縉陽水業公司(延慶)已經率先實現了居民「繳水費不出門」。
四、供水服務一線通
為了不斷提高首都供水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2002年9月28日,在原報修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北京自來水集團正式組建成立了為「供水服務熱線」,其職能由過去單一報修搶修業務拓展為自來水報修、搶修調度指揮中心、供水業務咨詢中心、用戶投訴中心和用戶舉報中心,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對各維修所、閘門班進行遠程管理、時限控制和動態追蹤,為社會提供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供水服務,是自來水集團與廣大用戶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只要撥通供水服務熱線電話,你所反映自來水供水方面的問題,在這都能得到滿意地答復。供水服務熱線成立兩年多時間里,供水服務熱線共接到各種信息28萬多條,其中報修8萬多條、咨詢17萬多條、投訴4000餘條、舉報800多條、其它信息2萬多條,所接到的信息超過了過去三年的一倍;報修搶修、用戶咨詢、投訴和舉報信息處理及時率達到100%,實現了北京自來水集團「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的社會承諾。
為了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報漏和舉報違章用水行為,自來水集團還設立了供水服務熱線百萬元獎勵專項基金,對提供管網漏水信息、私自改變用水性質、轉供水、竊水信息經核實屬實的第一人,予以一定比例的獎勵。到目前為止已有1900多人得到了獎勵,獎勵金額達到10多萬元。一市民舉報某單位竊水,經查屬實,追繳水費50多萬元,該居民獲獎11449元;一市民舉報某工地偷水,獲獎金1840元……通過廣大市民舉報,兩年來為集團挽回經濟損失約120多萬元。
五、管網搶修用上GPS
查找漏點是否快速准確,是減少管網漏水損失的重要因素。1988年,北京自來水集團開始著手研製「城市自來水配水管網管理系統」;1991年,此套系統通過北京市科委的技術鑒定,並正式投入運行;1995年,管網的基礎數據全部輸入微機。這套系統的應用,使繪制管線圖、統計各種數據由過去的人工變為微機管理,其工效分別提高8倍和200倍以上,並能代替人工制訂事故關閘方案,使關閘更加及時,每年減少漏水損失達68萬立方米。
2004年,北京自來水集團在「城市自來水配水管網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對此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研製開發出「城市給水管網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即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它的研製成功,實現供水管網信息資料與其它系統資源共享。同時,為配合此系統,還建立一套GPS衛星測量和定位系統,為快速進行閘門定位,查找被掩埋或無明顯參照物的管網設備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快速及時搶修贏得寶貴時間。
「清泉悠悠鑒古今」,書寫了歷史的滄桑。首都供水事業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它經歷了舊中國的榮辱興衰,也沐浴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的燦爛陽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了歷史的見證。如今,首都自來水集團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有關政策,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在做強供水主業的同時,積極涉足污水處理和中水生產領域,使集團的產業范圍得到進一步延伸。集團先後投入巨資收購了延慶、懷柔、密雲、房山自來水公司,現有自來水廠18座,日供水能力268萬立方米;收購了延慶、密雲污水處理廠,投資建成了門城污水處理廠,污水日處理總能力已達11.5萬立方米;組建成立了北京最大的中水公司,日供中水能力17萬立方米。與此同時,集團發揮專業咨詢機構的作用,聘請專門人員,幫助集團公司進行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的系統策劃,為集團公司勾劃更為清晰明確的發展藍圖,提出了要「實現主輔分離,精幹主業,放開搞活輔業,依靠核心技術,延伸相關產品和服務,面向市場,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的工作思路,這樣就使集團公司的改革重點更加明確,發展目標更加清晰,為集團將來可持續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世界一流水廠、高科技的管網管理、優質的供水服務,在給京城人民送去優質、清純自來水的同時,也為北京城市建設帶來新的勃勃生機。

8、上海微創軟體的管理團隊

微創的管理團隊具有深厚的國際化教育背景與豐富的跨國公司工作經驗,其中多數成員擁有美國或日本學位,並在頂級IT公司工作十年以上。
微創的管理者們悉心聽取客戶需求,調配各方面資源,提供客戶所需的優質服務,並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憑借在各種外包環境中積累的多年開拓經驗,公司管理團隊具有總覽全球的視野,對客戶的戰略業務需求有著全面透徹的理解。與微創其他所有員工一樣,公司管理團隊的每名成員都將自己視為客戶取得長久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員。
張河濤總裁 張河濤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有限公司總裁,全面負責微創公司日常運營工作。張先生擁有CAD/CAM、軟體開發、質量管理、項目管理和培訓領域近15年的專業經驗,擅長軟體公司內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及測試隊伍的管理。
張先生於 1998年加入Microsoft後,擔任微軟中國研發中心移動設備部經理,主要負責微軟移動產品的質量控制、本地化與軟體測試等,同時負責微軟移動軟體的外包測試,並在信息產業部與微軟公司合辦的軟體高級研討班中主講軟體質量及測試。
離開工作7年的微軟後,張先生歷任北京衡准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和晶世科技有限公司COO等職,於2008年加入微創。
張先生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得CAD/CAM專業碩士學位,並在清華大學獲得EMBA學位。
劉越首席運營官 劉越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公司首席運營官,是公司高級決策層與執行管理團隊的成員,負責公司外包業務的運營以及全球信息服務事業部的業務拓展與交付。
加入微創之前,劉先生在微軟工作了近十年,先後擔任MSN Internet Access事業部軟體設計工程師與項目經理,Windows Security事業部項目經理,Live Search事業部主管項目經理,以及微軟中國戰略合作夥伴事業部部門經理。他在微軟美國總部全程參與了MSN 2.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Vista、Live Academic/Book Search 1.0等大項目的研發工作,在微軟中國管理超過一億美元的微軟對華外包項目,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
劉先生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擁有12項美國專利申請,包括數字版權管理、搜索引擎等尖端技術。
周京平資深副總裁 - 行業解決方案與IT基礎設施服務 周京平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公司資深副總裁,是公司高級決策層與執行管理團隊的成員,負責解決方案事業部以及IT基礎設施服務事業部的業務拓展與交付。周先生目前還擔任中國傳媒經濟和管理學會的常務理事和重慶工商大學的客座教授,研究信息與文化產業價值鏈構成與優化管理。
周先生加入微創軟體之前,曾就職於多家研究機構、媒體和跨國公司;早年就職於國家技術監督局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任測量標准儀器的軟硬體開發和計量檢定工程師8年,後考入成都市廣播電視局擔任編輯、記者7年。1996年前往美國深造,期間學習了價值鏈的構成與優化。回國後曾出任多家IT公司的市場營銷管理職務,其中在著名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美國i2科技公司中國區任聯盟總監、TOP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化工集團電子公司副總經理、華商報業集團信息技術部副部長和重慶時報、重慶網通、天柏集團總裁特別助理。多次參與中國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的平台規劃和建設,在中國特色的高端軟體分銷渠道開拓與管理、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聯盟與業務拓展、電子商務結構設計和現代企業管理、營銷管理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
周先生2000年畢業於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班主修管理科學與工程方向。
蔡錇 資深副總裁 - 收購兼並業務 蔡錇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有限公司資深副總裁,負責公司的收購兼並業務,以及海外Staffing業務。蔡先生倡導通過全球資源整合和創新振興軟體服務業,強調業務模式差異化。
蔡先生曾先後任職於Lotus Development、Microsoft等公司。1995年加入Microsoft後,他參與了Excel 97,Word 2000的開發工作,並領導MSN Communities開發團隊。
2002年微創公司創始之初,蔡先生負責組建軟體開發事業部,開拓企業應用市場,隨後基於IT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轉型進行軟體開發外包。在他的帶領下,2004年啟動的軟體開發外包業務抓住了離岸外包的市場機遇,兩年半時間里事業部迅速達到300人規模,積累了一批優質客戶,並實現合理盈利,成為公司業務主要增長點之一。同時內部流程建設不斷完善,並於2007年獲得CMMI-4級認證。他曾為公司建立了一套挑選與培養技術人員的模式,成為業務持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蔡先生於1990年從清華大學赴美留學,並在Hobart & William Smith Colleges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雙學位,後於Boston University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羅驊 副總裁 - 業務流程外包運營 羅驊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是公司高級決策層和執行管理團隊的一員,全面負責公司業務流程外包(BPO)事業部的工作。
在加入微創軟體前,羅先生先後任職於世界領先的商用軟體解決方案公司Remedy,BMC近10年。在美國多年從事BSM解決方案的技術支持和培訓工作,於2004年授公司委派在中國籌建全球第六個技術支持中心,從而完成了公司覆蓋全球不同時區產品技術支持的戰略布局。憑借其在工作中積累的豐富IT領域市場開拓和渠道管理經驗,深厚的技術功底以及扎實的團隊領導能力,在公司中歷任ITSM技術支持經理,大中國區渠道及合作夥伴管理總監,華東區分公司總經理等職,承擔了大量的業務拓展和戰略決策工作。
羅先生1999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MBA學位,並取得包括COPC注冊協調員在內的多項IT領域的專業證書。
劉律興 副總裁 - 歐洲業務運營 劉律興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是公司高級決策層與執行管理團隊的成員,負責歐洲業務拓展。
劉先生在加入微創之前,在瑞典卡諾爾計算機公司工作了十多年,負責歐洲區的計算機軟體開發管理以及IT外包業務。期間,劉先生領導開發的TID2000報刊管理軟體成為了瑞典市場上的主導系統。劉先生於1997年在瑞典哥德堡創立了LLPS有限公司,全面進入北歐商務及IT咨詢領域。從1999年起劉先生與國內多家IT外包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承接大量歐洲軟體外包工程,領導開發的Creditsafe系統成為了歐洲最大的信用及商業信息平台之一。劉先生於2005年進入中國企業信用平台開發領域,隨後投資杭州賽孚,成為浙江省政府指定招投標徵信公司之一,並在2009年投資上海慧眾網路有限公司,開發中國第一個專線物流網路平台。
劉先生畢業於天津大學,獲得計算機系應用專業,管理系工業企業管理專業雙學位。
李恆副總裁 - 人才招聘/培訓 以及國內業務開拓 李恆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是公司高級決策層與執行管理團隊的成員,負責人員招聘、人才培訓和國內業務開拓。
李先生加入微創之前,在浙大網新工作了7年,擔任網新國際副總經理、網新培訓總經理,負責軟體外包業務開拓、管理,以及人才培訓工作,對於軟體外包領域中的業務開拓、團隊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人員招聘和培訓等關鍵領域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李先生還在浙大網新負責過軟體產品研發、行業解決方案等方面工作。
在浙大網新之前,李先生先後就職於國家研究機構和Arcsoft。在這十一年期間,李先生先後從事前沿通信技術研究、軟體架構設計工作,以及OEM軟體產品的設計、開發團隊的組建和管理工作。
李先生1992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計算機應用學士學位。
黃弘總經理 - 日本業務運營 黃弘先生現任上海微創軟體公司對日外包事業部總經理並兼任日本微創社長,是公司高級決策層與執行管理團隊的成員,負責對日外包業務的運營管理與交付。
加入微創之前,黃先生一直在日本從事日本軟體外包業務。並在2002年回國後,開始致力於日企進駐中國的咨詢業務,在對日企業運營和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黃先生於2004年加入上海微創軟體,全面接管上海微創的對日外包事業部運營工作,並一舉拿下如日立情報、NTTDATA等日本重量級客戶。2008年黃先生出任日本微創社長,進行微創軟體在日本的本土化運營和交付,在黃先生的努力下,微創軟體贏得了眾多大型日企的青睞和信任,並保持著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黃先生畢業於東京工業學院並獲得情報系統學位。
楊雲遐 副總裁 - 戰略及業務拓展 楊雲遐女士現任上海微創軟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是公司高級決策與管理團隊的成員,負責公司的商業戰略及重大客戶客戶開發。楊雲遐女士在美國、亞太及中國IT領域從事戰略發展合作與項目管理擁有超過13年的資深經驗。楊雲遐女士自2008年加入微創以來,將公司的服務領域拓展到電信、移動通信、互聯網、以及銀行服務等行業,為公司贏得多家全球財富500強的大型客戶。
楊女士曾是微軟美國總部及中國公司的資深管理人員。楊女士先後加入微軟MSN/Expedia和Windows Server Group,負責產品設計與推廣。2002年,楊女士從微軟美國總部回到中國,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中國及亞太區戰略合作與學術投資,管理包括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及大中華區的政府及學術合作夥伴,並參與創立了投資總額超過一億美金,覆蓋網路、圖形、互聯網和移動等領域80多個的合作項目。她與領先的研究機構、政府部門以及行業合作夥伴一直保有緊密的聯系。
楊女士曾就讀於北京大學,並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學位。

9、杭州中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中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授權的專業代理機構,專業從事國內外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公司擁有資深律師、知識產權專業人士組成的優秀團隊,他們均在知識產權領域工作多年,部分代理人2003年即開始從事商標代理工作,他們代理過大量復雜、疑難案件,積累了豐富經驗,並與國家相關部門保持了良好、融洽的工作關系,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高效的商標代理服務。杭州中橋知識產權公司已為省內外大批知名企業擔任商標顧問、代理商標事務並贏得客戶的廣泛贊譽。真誠期待合作,服務見證品質!專業承辦: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案件;商標注冊、變更、轉讓、續展;商標異議、異議答辯、異議復審、駁回復審;歐美亞、港澳台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注冊、商標注冊;商標爭議、許可合同備案;省、市著名商標及中國馳名商標評定;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等專利咨詢申請 商標保護找中橋中國橋通天下!中橋---中國品牌走向海外的橋梁!
法定代表人:楊富丹
成立時間:2008-06-26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980000083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江干區瑞晶國際商務中心1402室

10、《陽光下的法庭》楊振華結局如何?

寧佳怡關心鹿鳴父親案子的進展,鹿鳴告訴她當年審判的法官已經移民國外,王主任建議自己向佳怡父親了解當年的情況,但他認為這不可行。寧佳怡主動提出幫忙做父親的思想工作,這也是為了他們將來的美好生活而努力。鹿鳴打算下午就去當年的案發現場看看,佳怡要求同往,二人來到當年的案發現場,發現經過十七年時間此地早已滄桑巨變,真相也早已被時間湮沒。
曲曉曼提著禮物來到東方大學再次試圖說服楊振華,讓他把關鍵證據交給寧致遠向最高法申請再審,曲曉曼稱自己真的是輸不起,楊振華內心的痛苦並不亞於曲曉曼,自從此事發生後他就幾乎沒有閉眼過,學校也沒臉來,總覺得抬不起頭。

鹿鳴帶著寧佳怡來到當年的受害人許敏家,佳怡奇怪鹿鳴怎麼會認識許家,鹿鳴痛苦地告訴她這里曾經是自己的家,看著熟悉的小區環境,鹿鳴又回憶起兒時的一切。寧佳怡以省電視台記者的身份敲開了許敏的家門,卻從許敏母親口中得知許敏已在三個月前去世了。許敏母親回憶起當年的情形悲痛欲絕,寧佳怡和鹿鳴都十分難過和內疚。老人的敘述中多次提起案發當天有跟女兒通電話的細節,這引起了鹿鳴的注意,他回去翻閱卷宗,但卷宗里卻沒有任何關於手機的記載,這讓鹿鳴心中生疑,這有可能是許敏媽媽描述錯誤,另一種可能就是卷宗材料記錄疏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案發現場根本沒有出現過手機。佳怡提議去問寧致遠,也許他會知道手機的事,鹿鳴覺得寧致遠根本就不願意跟自己談這件事。
陽光平台馬上就要上線了,白雪梅建議舉辦一個上線儀式,向全社會做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它。
寧佳怡在父親那兒軟磨硬泡終於成功為鹿鳴爭取到一次能向當年案件的公訴人了解案情的機會。

叢海天狀告省政府的行政案即將開庭,白雪梅動員李省長,希望他出庭應訴,以提高行政部門一把手對依法行政的重視程度。
楊振華意識到案子二審敗訴責任在自己,主動找到寧致遠表示真誠的道歉並提供一切OW項目的核心機密,他告訴告訴寧致遠自己之前把這些機密看得比命還重,但現在明白了,如果官司輸了,這些機密保護得再好,所有的這一切就好比竹籃打水,他表示一定要向最高法申請再審。
寧佳怡邀請鹿鳴晚上去自己家裡找父親討論張大年的案情,鹿鳴生怕太唐突,但佳怡不以為忤,在她看來鹿鳴可以藉此機會也算是正式見家長了。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