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侵權
1、阿里雲知識產權侵權舉報,有沒有人有這個書面投訴文件模板?
一般來講商標侵權分為了三個類型,商標使用侵權,商標銷售侵權,和商標標識侵權。
您這邊,建議您補充問題呢。
但是一般情況下,維權可以分為幾個步驟:
1.發送律師函。
一封,簡單,准確,事實性強,邏輯正確的律師函,可以向對方描述清楚對方侵權的事實,以及您這邊的要求,這封律師函具有法律上的證明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現實中的警示作用。
2.向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商標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侵犯商標注冊專用權的行為,是法律賦予其的一項重要職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行這項法定職責,這一點在法律中需要進一步明確。
您這邊可以到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請求其依法查處該侵權行為,並責令其停止侵權,如果被告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3.向人民法院提出商標侵權訴訟
民事訴訟是商標權人在商標遭受侵權後,最後的一項維權救濟措施。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侵權人停止侵權並解決權利人被侵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的補償問題。
這三項是基本的措施,當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些投訴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這一點,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阿里雲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泄露信息給第三方,此舉是否違法?
如果說阿里雲未進用戶的同意,就將用戶的個人信息泄露給第三方,並且以此謀利的話,那麼像他的這種做法確實是違法的。因為個人信息對於消費者或者是對於商家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首先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的個人信息它其實是關乎著我們的個人權益的,大家會發現很多時候你可能會莫名其妙的收到一些簡訊或者是電話。
那麼這些電話或者是簡訊,不僅對你生活造成了一種打擾,其實更多的也是對於你個人隱私以及信息的一種侵犯。你會發現其他的人可能會獲取到你個人的信息,你的相關的需求,或者是你的一些比較隱私的數據,可能都會被他人獲取。那麼我們選擇阿里旗下的軟體去進行使用之前會需要授權給他們一些許可權。
那麼這些許可權就是讓他們去獲取到我們在使用過程之中的一些數據信息,他們通過對我們數據信息的收集,然後形成一個大數據之後,再將這個大數據綜合之下的一些類別商品,按我們的需求准確的推送給我們增加商品的曝光度。所以說對於消費者來講這些信息的暴露,就意味著我們的個人日常機制是完全的展現在他人的面前的。
那麼對於商家來說,他們在掌握到我們的這些個人信息之後,可以准確的去根據我們的這些個人信息為我們制定需求。很多時候那些我們並不想要被他人知道自己的隱私,也有可能會通過這種信息數據的泄露而被他人知曉,這樣的行為對於我們個人的權益來講是一種極大的侵犯。那麼商家的這種獲利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違反了和用戶之間達成的這種保密的協議,它畢竟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3、買百度雲,阿里雲香港伺服器不備案會被封嗎?
當然啦,如果說不備案的話,肯定會被封現在管理備案非常的嚴格如果說大家都是不備案的話,那麼就非常麻煩。
4、阿里雲敗訴賠償樂動卓越26萬
近日互聯網界出了一樁奇案:《我叫MT》游戲所有者樂動卓越因某游戲公司在雲伺服器上運營侵權游戲而控告雲服務商阿里雲侵權,法院一審判決阿里雲敗緩渣咐訴,賠償樂動卓越26萬元。阿里雲不服,已上訴。
事情是這樣的,在上訴之前,樂動卓越曾致函要求阿里雲刪除涉嫌侵權的內容,但阿里雲堅持梁拿認為法律並未賦予其擅自讀取伺服器租用人存儲於伺服器數據信息的權利。
也就是說,未經用戶或法擾純律授權,阿里雲無法確認用戶在雲伺服器上運行的內容是什麼。同時,當時樂動卓越也未提供具有法律意義的公函。
雖然阿里雲輸了官司,但道德層面卻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指出阿里雲的這個行為恰恰保護了用戶的數據隱私,贏得了用戶的信任。
大家應該記得,大洋彼岸的美國發生過一起類似的事件,主角是兩大「巨頭」:蘋果和FBI。2015年底,美國加州發生一起槍擊案,警方找到一部兇手的手機iPhone 5c,由於手機設了密碼無法破解,於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就找到蘋果總部,要求解鎖手機,並要求蘋果為FBI開發政府專用的「政府系統」。
當下就被庫克懟回去了,蘋果不僅不解鎖,還拒絕當地法院的判決,堅決捍衛了用戶的隱私。最終,FBI花了100多萬美元,藉助一家以色列廠商的技術破解了密碼,並放棄通過法律程序強迫蘋果提供協助。
早在2015年7月,阿里雲就發起過《數據保護倡議書》,明確:運行在雲計算平台上的開發者、公司、政府、社會機構的數據,所有權絕對屬於客戶;雲計算平台不得將這些數據移作它用。平台方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客戶保障其數據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只是不清楚阿里和順豐又是怎樣一個曖昧關系(滑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