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工作思路

知識產權工作思路

發布時間: 2023-06-04 02:58:19

1、企業對於知識產權應該怎麼

一、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戰略的重要構架
在現代管理中,企業戰略是企業基於未來內外部條件變化作出的預先安排。不同企業,戰略層次不同,一般分為公司戰略、競爭戰略和運營戰略三個層次。公司戰略是公司高層指導和控制公司行為的綱領,解決公司經營理念、產業范圍、資源分配和國際化等問題。競爭戰略是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競爭。運營戰略指上述兩大戰略的貫徹或流程。因此公司戰略和競爭戰略構成企業戰略的框架。
公司戰略是總戰略,可表現為:穩定性戰略,指企業持續性地向同類型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增長戰略,指提高銷售額,擴大顧主和市場份額等。收縮戰略,是減少經營規模或范圍。組合戰略,是指同時實行上述若干戰略。以上戰略由企業利用已掌握的資源,分析優劣而確立。
競爭戰略由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ichaelPorter提出,他認為,管理的成功取決於選擇正確的戰略,而正確的戰略與組織和產業的形勢相適應,也就是能建立起保持高於產業平均生產水平的競爭優勢。他總結道:管理必須選擇一種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戰略,諸如成本優先、別具一格或專一化戰略。成本優先必須是成本的領導者;別具一格戰略強調高超的質量、非凡的服務、創新的設計技術專長或不同凡響的商標形象;而專一戰略則集中在成本專一化和差別化的空間。不管採用何種戰略,要保持競爭優勢,一方面要跟上產業演變的步伐,另一方面必須阻擋來自競爭對手的侵蝕。企業建立某些障礙使仿製者難以得手,可利用專利版權減少仿製機會,或與供應商訂立專供合同來限制其向競爭對手供應渠道等。因此,競爭戰略體現了公司戰略的動態變化,也是公司戰略確立和調整的核心。知識經濟條件下,擁有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產權戰略是21世紀企業戰略的先導,是企業立足市場的利器。
二、
知識產權戰略要求企業考慮知識產權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並將其上升為戰略來設計,建立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知識產權對經濟的增長不會自然產生,它要通過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創造熱情,保持競爭力來實現。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是知識產權特有屬性在管理行為中的具體化,成為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的新形態。
通常,知識產權管理可從下列幾方面展開:制定戰略。根據不同的知識產權類型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戰略,如專利戰略要求確立專利開發、調查、申請或實施等制度;商標戰略要求商標設計、注冊、使用和保護常規化;版權戰略把握版權的使用和保護。設立管理部門。在組織構成上按不同知識產權類型進行分組,並將其歸屬相關的部門,如將其隸屬於研發部門或法務部門等。管理制度的建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可細化成幾個部分:新員工的知識產權背景調查制度;知識產權資料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獎勵制度;知識產權培訓制度;知識產權審檢制度,包括產品、合同等的審查和檢驗;保密制度,如與員工訂立保密協議,在規章制度內確立保密條款等;評估制度,主要指知識產權評估的標准和程序。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架,是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經營的要義。
三、知識產權戰略的迫切性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是用更先進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創造出更多的產品。誰掌握最新的技術、知識,誰就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集中表現為知識產權的掌握量和先進度。其特徵是創新導致價格倍增,資本追逐知識,知識對價值的貢獻比重增加。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創新的產生和成長依賴知識的滋養和孵化。企業為追逐利潤在此表現的更為突出和迫切。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世界五百強企業發展的進程是對此最好的詮釋。在國內,且看各跨國集團在我國的跑馬圈地,佔山為王,多半憑借知識產權優勢佔領市場。如,早在1994年,百事可樂與四川天府可樂合資,百事以參股60%控股,並停用「天府可樂」,使被認為民族飲料象徵的天府可樂悄然退出市場,而百事可樂行銷市場。1999年,北京亞都科技集團被微軟以侵犯軟體著作權為由起訴;繼而思科公司對我國著名軟體企業華為公司提出侵犯知識產權指控。微軟則利用其技術優勢,形成在我國軟體行業的高端市場。2004年初,德國漢高公司收購上海輕工集團「熊貓」品牌,啟用漢高牌並停用「熊貓」。這些案例凝聚了我國自有品牌痛失市場的教訓,也是跨國企業成功發展的慣用模式。這種模式的背後是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支撐。在知識產權戰略的引領下,這些企業在新興市場的開發上循序漸進,先是放水養魚,繼而步步為營,最後達到市場通吃的目的。
我國企業要立足於市場,不斷提升競爭力,必須確立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是知識經濟對企業管理的新要求,是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必然。就國內企業而言,海爾集團不斷發展之路就是很好的證明。海爾藉助自有知名品牌和不斷創新的技術,研發不同市場的產品,將市場拓展於全球不同的地區,使其成為中國知名品牌的一面旗幟。相反,急功近利的模仿與復制,除了遭受侵權之訴之外,永遠只能給別人做嫁衣,替他人打工。
此外,確立知識產權戰略,也是市場的呼喚。「入世」以來,國際知名品牌大舉進入我國。2001年,世界五百強企業對我國投資達468.8億美元,其中已有400多家進入中國。世界五百強是代表了全球先進生產力水平及企業組織管理水平和經營理念的強勢企業群體。這些企業在對我國進行投資的同時,大量申請取得知識產權,企圖建立和維持對相關領域的獨占。但是,近年
為跨國企業的有力競爭對手。跨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採用綜合戰略措施,用商標、專利、版權及商業秘密立體交叉地展開對我國市場的爭奪攻勢,使我國企業面臨諸多跨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爭訟。我國企業要在此環境下生存,必須尋求包括知識產權戰略在內的各種途徑,確保市場地位。在國內外企業雲集的我國市場,市場呼喚企業盡快建立自身的知識產權戰略,保護我國經濟良性發展,更為企業贏得一份競爭的席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定位
在紛繁復雜的知識產權紛爭面前,我國企業只有建立多方位、立體化的知識產權戰略系統,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化被動為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實現利潤最大化。為此,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著力定位於知識產權的研發、取得、合法有效的利用和保護若干方面。具體概括如下:
品牌戰略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品牌戰略要求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確立全面的品牌意識,打造自有品牌,制訂和採取保護品牌的制度與有效措施。
首先,強化商標意識,著力打造民族品牌,爭取市場;同時,落實自有品牌的合法使用和法律保障制度,建立一套商標開發設計、申請和保護機制。將品牌的開發和利用列入企業目標管理的項目之中,並由企業研發部門、法務部門等職能機構將其制度化進而監督實施。
其次,洞悉市場競爭動向,尤其是競爭對手的發展狀況,掌握跨國企業在華的商標戰略,修正自己的商標戰略。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進行跨國經營,使品牌向全球發展,以商標的國際化帶動知識產權戰略。品牌戰略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是對馳名商標的保護。在我國,長期對知識產權缺乏了解,對商標的保護往往被忽略。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數百年來歷煉了眾多的民族品牌、字型大小,成為贏得市場的金字招牌,如「五糧液」、「同仁堂」、「吳良材」等等。其中一些是未經注冊的馳名商標。一些投機取巧者在國內、外搶先注冊,使這些品牌本應有的市場受到限制,甚至被扼殺。企業對馳名商標管理,一是形成制度化的使用機制;其二在遭遇被搶注時,快速反應,熟練運用馳名商標保護制度。
技術創新戰略
創新才有發展。企業若要長遠發展,首先要培養創新能力,鼓勵開發研製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思路上,將跟蹤和模仿為主的初級模式調整為以自主創新為主的發展模式;在資源分配上,加大技術投入,提高開發費用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研發機制,突出研發與技術升級的地位。
另外,在專利已經劃地為牢條件下,企業可以通過對引進、消化、吸收及再創新,開發圍繞核心專利的應用性專利技術,形成對原核心專利的包圍,利用交叉許可,謀求自身的發展空間。企業還可以採取企業跟隨戰略,把握市場技術動向,注意新技術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分析新技術與企業產品的延伸可行性,認為有市場價值時跟隨開發。
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術,結合企業特點進行技術改造,特別是注意追蹤了解新近失效的專利技術,發現有應用價值的及時利用加以開發。總之,技術創新可以有多種途徑,但確定創新戰略是第一步。
專利、商業秘密保護戰略
「入世」以來,美、日等技術大國屢屢利用知識產權大棒對我國提起專利侵權之訴。據報道,近三年來我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圓。面對跨國企業來勢兇猛的知識產權策略,實施專利保護成為企業發展的護身符。
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知識管理機構,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網路。開通專利文獻檢索渠道,了解最新專利信息;對相似技術由專業人員進行侵權分析,避開侵權技術;了解本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確保企業技術研發的方向和合法性。
普及知識產權常識,增強員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遵守列入員工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項目,使之成為日常的工作規程。
加大專利申請力度,對專利及早申請,並在基本專利四周設置大量技術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權利要求范圍的權利,以增加專利申請的數量,擴大專利保護的權利范圍。一些企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就2003年,華為公司申請專利達1551件,中興通訊達640件,佔了我國IT行業專利申請的半數;在數字電視行業,康佳和創維也突破跨國企業的專利圍困,申請一批核心和外圍專利。
商業秘密往往不被重視,一般只在發生損失時,才倉促應對。事實上,商業秘密的分布非常廣泛,不僅指技術秘密、技術訣竅,更大范圍地存在於企業商業運作中的各種經營信息,如客戶名單、貨源渠道等;而且,在創新過程中形成的大量初級技術尚不足以專利來保護的,往往成為商業秘密保護對象。如軟體企業的源代碼等。
近年來,因企業員工流動而造成商業秘密泄露案件時有發生,顯示出企業的戰略盲區。首先,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制定嚴密的保密制度,訂立保密協議;並將商業秘密保護作為企業保衛工作的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項目之一。其次,強化對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落實泄密後的處置方案,構建企業安全防範網路。同時,在引進人才時,除了解其教育、技術等背景外,還應審查其帶有的技術或秘密的知識產權狀況,在掌握其合法性的條件下再決定是否引入,也是商業秘密戰略的內容之一。商業秘密保護戰略更大限度的構築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網。
總之,知識產權戰略成為21世紀企業的鮮明特徵,是知識經濟對企業提出的客觀要求。知識產權戰略要求企業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樹立品牌意識,洞悉發展趨勢,立足技術創新,健全保護機制,構建起立體化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2、2021年天津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要點

2

3、寫一篇關於知識產權的作文的思路

一、題目:專利思路糾正
二、概述:
1.專利是高科技產業的事情,我們傳統行業,專利跟我們沒有關系
2.中國不注重專利保護,申報專利只會泄露技術機密,根本得不到保護
3.我們行業里習慣了「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相互間沒有專利保護可言,不要需要專利保護
4.現在新產品還沒有生產出成品,不能申報專利,等新產品賣的好我們再申報專利
5.我們在行業里首屈一指,不怕別人競爭,讓別人仿造去吧,沒有必要用申請專利保護
6.我們有技術機密,別人根本仿冒不了我們的產品,沒有必要申請專利保護
7.我們不要申報專利,我們設計的東西大家用好了,算是為社會做貢獻,我們更注重市場競爭

4、張伯友作者

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基本導向探析
發布時間:2015-06-25

張伯友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所謂導向就是引導的方向。要想謀劃好、運籌好、推動好一個事業和一項工作,堅持正確的導向至關重要。只有按照預先規劃、確定和引導的方向前行,才能避免南轅北轍、偏離主線,以順利到達預定目的地,實現預期目標。無論做什麼事,都應當事先想明白,都應當有正確的導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位,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戰略運籌這樣的重要工作領域尤其如此。堅持正確的導向,對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效能,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支撐和服務好健康向上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以知識產權為保障的創新成為經濟發展原動力

在全新的開放式思維模式、新一輪高技術密集陣式的突破以及產業巨頭跨界重組浪潮的推動下,全球經濟發展態勢和國際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以新思維、新轎蔽迅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為核心支撐力,以知識資產及其支配權為強有力保障的知識經濟發展形態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以高技術多層級掘進式疊合創新、知識資產優化組合配置、戰略資源集成統合運籌,勢必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初創、成長與衍生發展的有力依託和長效手段,關鍵領域的基礎科學理論里程碑式的演進必然帶來一系列應用技術的重大突破,這就越發需要居於核心支配地位的一系列基礎專利的集群組合布局和國際化的戰略運作,正是這些智慧要素主導著全球經濟結構的全新構架和產業層級的設定,牽引著全球經濟競爭新格局的形成。
在這樣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下,全球關鍵產業領域的高技術競爭日益加劇,而且越來越體現在對相應的核心專利組群的獲取、支配與戰略運籌上,以此來實現對關鍵產業領域技術制高點的占據和掌控。由此可見,關鍵產業領域高技術的創新與技術制高點的鞏固越加重要,對專利等知識產權核心資產的國際化全盤戰略布局與高效能運籌就越加顯示出超乎尋常的重要,知識產權制度成為激發創新活力、實現創新驅動成效不可替代的制度保障,以知識產權為保障的自主創新、協同創新或聯合創新,則將成為塑造以集約發展、協調發展、精細發展、優質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為主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新形態的原動力。以激活創新動力、集聚創新資源、保護創新成果、實現創新價值為目的的知識產權制度,將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由低端製造向高端創造轉變,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粗放經濟向智慧經濟轉變,由低效產業向高能產業轉變的進程中,發揮著牽動發展全局的戰略性支撐和保障作用。堅持正閉此確的導向,將專利等知識產權資源整體布局、知識產權綜合價值有效轉化、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攻防策略合理運用等直接嵌入、融入創新驅動和產業提質增效升級全過程,融入國家和區域經濟深化發展的主戰場和最前沿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知識產權戰略性跟進的新階段,我們必須善於在全球視野下思考問題,具有在基底層面解決源頭問題、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必須更加註重將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挖掘布局、協同保護及戰略運用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使創新和知識產權效能得以充分釋放,以保持創新驅動更加持續有力,更加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實際要求和客觀規律。

二、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籌應發揮更大作用

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是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必然需要。隨著政府部門、社會組織、服務機構和經濟實體的共同努力,創新主體、市場競爭主體的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與並滾創新和知識產權相關的舉措逐步實施,新一輪的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成為企業市場運營的重要選項和大趨勢。與創新不同的是,對於知識產權這樣一個素來被人們稱之為新生事物的概念和競爭工具,企業和產業界正在從缺乏了解到逐漸了解,從無所作為到開始投入,從不受重視到逐步重視,有些先知先行的國際化運營企業已在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與運作上做出了鮮有的深入實踐。但不容樂觀的是,國內不少企業在開創性的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籌上准備仍顯不足,仍然不知做什麼和怎麼做。相當一部分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仍然停留在具體的點上或戰術層面,缺乏戰略設計和總體謀劃,做短線而缺乏長線考量,缺少綜合性的較為明確的分層運籌和戰略導向。具體表現在創新主體貫穿創新與市場競爭全過程的知識產權資源管理及戰略運作的整體設計還很欠缺;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指向、意圖及發展路徑不夠明確清晰;全球視野下的知識產權超前布局理念缺失,整體實力相對羸弱;知識產權獲權、維權、用權以及風險防範等工作流程的精細化程度尚且不夠等。在產業層面,專利等知識產權嵌入經濟領域的廣度、深度、力度和頻度還不夠,一些工作的推動尚停滯在淺表層面,專利等知識產權核心戰略在創新驅動和產業提質增效升級中的運用相對離散,系統性、全局性、綜合性、專業性的集成化運籌顯得不足。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勢下,就要求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籌發揮出更大作用,實現創新和知識產權潛存的隱性價值的外在化和最大化,為經濟轉型升級挖掘出更多的智慧源泉,激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打造出我國支柱型產業國際化、高端化發展的新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有著眼於長遠發展和全球競爭格局的知識產權戰略思維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需要有應對各種挑戰尤其是外來知識產權挑戰的必要准備,就需要有一整套進可攻、退可守的市場運行和知識產權攻防策略。歸根結底,就需要有適應國際競爭新環境、新規律、新情況的戰略導向。

三、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籌的基本導向

在多年的知識產權工作實踐中,筆者基於系統性地解決創新實體遇到的實際問題,致力於對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基本導向的思考,並以知識產權在創新驅動和市場競爭全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應發揮的不同作用為切入點,深入探析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導向這一關鍵性和超前性問題,提出了基於解決創新和市場競爭中的實際問題,堅持「前沿導向、安全導向、科學導向和價值導向」的工作構想、基本導向和具體思路,並且有選擇地、分層次地、漸次付諸實踐。下面筆者就對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的上述四個基本導向進行簡要詮釋和解析,以供從事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的企業界、產業界、知識產權界或其他領域的一線實踐者參考。
所謂前沿導向,就是要實時關注、跟蹤、了解、掌握、解析世界各國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作方面的最前沿、最領先的做法和動向,以此為重要參照和方向引導,推動自身基於知識產權制度有效運用的技術創新、產業變革與演化、新業態的初創與成長以及國際競爭優勢的形成等。更具體地說,就是要時刻跟蹤世界前沿技術最新研究動向和產業更迭與最新發展動向,知道最先進者所處方位、領先位置及其下一步可能採取的戰略性舉動,由此引導自己的跟隨方向以及努力超越的方向和目標;就是要跟蹤、掌握全球范圍內主要競爭對手的關鍵技術產品最前沿的專利布局動態,由此了解其國際市場主要走向、產品或產業上下游專利分布的密集度,做到知己知彼,為自己規避相應的專利風險以及進行自身的專利部署做好必要准備;就是要全面深入了解國際、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最新發展趨勢,以順應新形勢,做好新准備,破解新問題,尋求新發展;就是要解析跨國公司知識產權戰略運作的最新理念、最新模式、最新方法和最新成效,並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加以借鑒,為提升自身的創新及知識產權戰略運作層級和水平打好基礎,真正實現借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對於世界最前沿的高技術領域創新和專利等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只有進行實時性的前沿跟蹤,才能看準最先進者的位置,給自己以准確定位,才能實現由跟隨式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向超越式創新思維和知識產權戰略運作轉變,才能在國際化、前沿性的創新、產業變革和知識產權超前布局的進程中,把准關鍵技術、重點產業和國際市場瞬息萬變的脈動,跟上其變遷的步伐,而不被全球創新發展大浪淘沙的大勢所淘汰。
所謂安全導向,是指在創新和市場運營的全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安全創新與安全發展問題。確保安全運行,是企業等市場主體生存與發展的第一要務,失去了安全意識和安全保障就難以安身立命,一旦失去了立足之地,實現後續發展便如空中樓閣而無從談起。因此,在創新和知識產權領域,注意防範、控制和規避各種各樣的外來風險和內生風險不是企業要不要做的工作,而是不容迴避、必須直面的緊要事項。縱觀創新驅動與市場運營的全過程,筆者認為,作為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的企業等經濟體,首先要注重創新產品或項目的立項安全性,確保創新項目立項決策的穩妥合理,防止低起點重復研發和投入,避免與在先專利等知識產權的沖突導致的侵權行為發生,以免創新投入付諸東流;再者要特別注意國際市場擴展的安全性,在產品投放市場特別是走向海外市場之前,要對市場目標國家的相關專利等知識產權的布局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精確的分析,做好高關聯性專利及其他知識產權的風險排查與預警,制定必要的風險防範與應對預案,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此外,應當注意技術合作中的安全性問題,加強對其中知識產權隱患的預前發現和合作規則的把控,避免在後續的技術合作中出現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權屬糾紛或其他對己方制約性的不利局面出現。同時,企業等市場主體還要注意海外企業並購的安全性問題,以知識產權戰略視角綜合分析問題,看看處於核心或重點層面的知識產權是否完全掌控得住,或者完全可以自由使用而不附加任何不合理的約束條件等。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技術引進、技術轉移、技術入股、投融資、創意創業、海外參展、海外投資等其他創新與經濟活動中的知識產權安全性問題,在此筆者就不一一論述了。
所謂科學導向,就是指運用科學的思想、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方法推動產業和企業依靠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制度、資源、政策、環境、戰略的運用實現科學化、持續化、國際化穩健、有序發展。首先要以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為依託,進行科學化的技術創新、產品品質提升和產業升級的路徑設計,藉助專利文獻中載入的眾多人類最新創新成果,以最優化的創新路線和創新方法,以最少的時間和最小的投入實現預期創新目標;其次要科學化地進行知識產權的權利空間布局,具體地說就是要注重知識產權的多權種、多地域、多時段、多層級、多區位、多用向、多成員、多形式等協同布局。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和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多權種布局可以使關聯度較高的專利權、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不同種類知識產權之間實現相互協同和交叉保護,以此形成協同布防較為嚴密的立體保護體系;知識產權多地域布局可以形成以市場目標國家為重點范圍的多地域覆蓋防護體系,為後續海外市場拓展進行專利等知識產權布局先行准備,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知識產權多時段布局是指根據專利等知識產權的保護期限進行分時間段的梯次布局,達到依時間需要的知識產權長線逐次跟進、效能分段釋放的持續性效果,以此延長對產品或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時間;知識產權多區位布局是指根據實際需求,在產業上下游的不同區位進行知識產權合理布局,以此實現對整個產業鏈的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多用向是指知識產權具有多種不同用途或者多種不同使用方向,其主要使用方向包括以下幾種情形,即最為關鍵的核心知識產權一定要自行掌控,可用於自身產業化應用,進行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與營銷;有些知識產權則用於轉讓或許可他人使用,直接獲取經濟收益;有的知識產權專門用作抑制或牽制競爭對手,將競爭對手拒止於市場大門之外,確保自己的市場份額和戰略利益最大化;有的知識產權就是要用來迷惑競爭對手,起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作用,為自己的市場突破贏得時間和空間;而有些專利等知識產權則可用於與他人進行利益交換,如以權利換市場,或權利換權利等。知識產權多用向布局是指以知識產權的不同使用方向為基點,進行的多種用途的差別化布局,實現知識產權「各盡所能,各盡其用」;知識產權多成員布局是指就特定產業知識產權聯盟而言,聯盟成員之間知識產權布局相互協同,以此形成多成員各盡其力,合力構建利益共享的知識產權組合集群,以擴大知識產權集成效應,實現利益最大化;知識產權多形式協同布局,是指根據各方協商意見和約定,以一方、兩方、甚至多方名義進行知識產權布局,形成基於利益分配意見認同的知識產權權利獨有、共有等形式,以此形成力量集聚、利益依約有序共享的知識產權集合保護形態。再則是構架企業科學化的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推動程序清晰、方法合理、制度完善、管理有序、把控嚴格的企業內外部知識產權管理規程,建立職責明確、分工精細、協同運作、專業高效、保障有力的知識產權管理隊伍,實現知識產權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和專業化,著力將知識產權科學化管理貫穿於企業創新和市場運營的全過程,融入到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之中,使企業在創新和市場運營中,少出紕漏,不受或少受損失,成為知識產權創造活躍、管理規范、保護有力、運用有效、抵禦知識產權風險等綜合能力較強的高水準企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等創新主體需要特別注重科學化地利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政策環境,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結合實際,超前謀劃,科學化地制定和施行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國際化的知識產權戰略與規劃,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摒棄一切障礙因素,使企業自身乃至整個產業在全球視野下真正走上一條依靠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資源及國際規則的有效運用,實現國際化、高端化、科學化、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之路。此外,堅持科學導向的內容還包括科學化地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科學化地配置創新資源、科學化地進行海外參展、科學化地應對知識產權紛爭、科學化地整合利用各種知識產權資源促進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等,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所謂價值導向就是要以多元化的途徑挖掘、聚集、擴大和釋放知識產權能量,以實現知識產權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為指針,充分體現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制度在現代經濟運行體系中的支撐保障作用。建立和推行知識產權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保護智力勞動成果,促進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而只有將專利等知識產權真正利用和運轉起來,才能展現其應有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只有堅持創新和知識產權的價值導向,最大限度地顯現其應有價值,建立和施行知識產權制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具有實際意義。筆者認為,知識產權是一種基於新的知識或智力成果的財產權,它以知識為內容,以法律為保障,以利益為目的。堅持價值導向,就要求我們既注重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使用等形式獲得經濟收益這樣的直接價值,也要注重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產業化、投資入股、證券化等形式獲得經濟收益的間接價值,既要善於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專利等知識產權轉讓形式獲得轉讓費,或者通過標准化、產業化、市場化、銷售產品而獲得利潤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價值,又要長於通過專利等知識產權全球合理布局、攻防策略運用、權利體系重組與轉換、知識產權拒止戰略運用、風險預先排查與警示、障礙定向排除等方式,有力地確保自身產品及相應產業的市場主導地位,實現市場份額和戰略空間最大化這樣的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價值;既要著力於知識產權當前價值的取得,更要有瞄準未來發展的長遠眼光和戰略意識,善於發現和挖掘知識產權的未來價值,儲備和積聚能量,以此在國際市場競爭格局和全球視野下,將知識產權轉換為自身所需要的實際價值,激發出創新和知識產權的強大驅動力,實現企業和戰略性產業國際化、高端化、持續化發展,為注重質量效益、強化內生動力、健康協調持續的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四、結束語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格局下,在國家經濟更加註重質量效益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已經成為企業和產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和有效保障。基於解決實際問題,堅持「前沿導向,安全導向,科學導向,價值導向」這樣的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基本導向,更加有利於促使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運用在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中取得更大實效。只有緊盯關鍵產業領域世界前沿技術的最新發展動向和新興業態展露的端倪,實時跟蹤全球市場的前沿性專利布局新趨向、新態勢、新形式、新格局,准確把握引領型跨國企業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運作的最新模式和最新變化,引領企業緊跟其發展步伐,築基固本,尋求超越;只有時刻注意創新發展中的知識產權等風險的防範和規避,實現企業和產業安全創新、安全運行;只有加快推進創新全過程的知識產權科學化管理,科學構建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戰略攻防體系,做到攻防有序,進退有據;只有從國際市場需求和自身發展實際出發,有效運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策略,多元化地促進和聚焦知識產權價值轉化,實現創新驅動和知識產權收益的最大化,才能更好地發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的作用,更好地順應、融入和支撐經濟發展新常態。

註:作者張伯友,系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產業促進處處長;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5、有關中小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論文怎麼寫,大綱思路該怎麼縷?

基於知識產權保護的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模式研究
[摘 要]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微觀主體。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自主創新以集成創新和引進基礎上的再創新為主要實現形式。即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思想融合機制、風險投資機制、行業戰略聯盟,開創自主品牌的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創新之路。
[關鍵詞] 知識產權 中小企業 自主創新 跨越式發展

一、自主創新的主體及其自我定位
1.企業是自主創新的微觀主體
企業創新伴隨著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創新是每一個企業對自己內部和外部資源的整合過程,企業創新過程是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組織過程與不斷調動社會資源的社會過程的有機結合,完全可以認為,企業創新就是將貨幣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有機整合的過程。在其中知識和資本得以對接,既為企業也為社會創造出新的價值。
作為微觀主體,企業的自主創新主要可以分為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相對而言,管理創新比技術創新成本低、風險小,為企業家所常用。技術創新因其成功的不確定性、風險的不可控性多為企業家望而卻步。但正是這種機遇與風險、超額利潤和市場競爭的鐵律誘發著企業執著於技術創新的競技舞台。
2.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定位
我國中小企業應該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主要創新實現形式。原始創新成本高、成功概率低,對於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來說可以適度嘗試原始創新,但不宜把發展機會主要寄託於原始創新。事實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引進先進技術,可以在較高起點上實現科技與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它既縮短了創新時間又相對降低了創新風險。戰後的日本依靠消化吸收創新為主的技術政策,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僅用30年就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韓國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同樣走的是消化吸收創新的技術進步路線,目前其科技創新能力已躍居世界第五位。日本和韓國都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創新縮短與發達國家技術及產業上的差距,使得本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迅速提升。我國的IT、家電、通訊技術等領域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和集成創新效果明顯。涌現了聯想、TCL、康佳、美的、華為、中興等一大批典型。常州黑牡丹集團也是通過做好消化吸收創新和集成創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和競爭優勢。該公司20世紀90年代從德國引進的紡織設備,經由鄧建軍科研小組的集體攻關,先後攻克了牛仔布染色自動控制、縮水率穩定等多項技術難題,並獲國家專利,引起了國際牛仔布生產行業的廣泛關注,該公司已經成為美國牛仔布市場的三大品牌之一。
二、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具體模式
日韓企業發揮技術後發優勢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成功經驗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可以建立在引進別人知識產權基礎之上進行消化吸收後的二次創新,引進也不僅是硬體設備,同時包括軟體在內全方位的引進,尤其注重對他人技術的消化吸收,提高自己核心技術,引進和創新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在引進先進技術時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果也要善於使用知識產權機制進行有效有力的保護。
1.引進、消化、吸收
根據宏觀經濟理論,生產能力取決於生產要素投人量,以及技術水平,要素投人量增加,以及技術進步都可以使生產能力提高。其中技術進步有兩個來源:技術模仿和技術創新。先進國家的技術進步只能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後進國家除了技術創新,還可以利用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異,通過技術模仿和技術引進實現。與自主創新相比,技術模仿和引進的成本要低得多,購買專利的成本只相當於新技術發明費用的三分之一。而且超過專利保護期的技術引進根本不需要購買,後進國家可以利用這一優勢,通過模仿和引進技術,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術模仿這一後發優勢。技術引進的目的是引進後的借鑒與再創新,使引進的技術經過創新後轉化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產品和品牌。
2.再創新
技術引進中自主創新的重點應突出核心技術的創新。戰後的日本和20世紀80年代後的韓國,他們消化吸收和創新國外先進技術取得成就的經驗,告訴我們今天必須依靠自主創新,突出核心技術的創新。由於核心技術蘊含著獨占的知識產權及國內外市場,我們只有在核心技術上取得創新突破,才能打破跨國公司的技術封鎖,使創新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為達次目的,一方面要就建立政府、社會、企業多方的投入保障和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對技術引進中的再創新成果要及時有效地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從法律上劃分我國企業獲得的創新成果與引進技術之間權屬的界限,這樣既免除了跨國公司出於技術封鎖引發的惡意侵權起訴;也有利於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果迅速實現產業化,佔領國際市場制高點。
三、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路徑選擇
企業創新是在思想、資本以及產品和服務這三重市場聯動下的一個開放的社會化過程。企業通過利用來自外部的思想資源和風險資本資源實現其在企業內部的延伸和對接,最終產生出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成果,這樣的創新在產品和服務市場中就贏得了超額利潤和競爭優勢。為此,企業要想實現自主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市場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思想融合之路
企業是創新「生態環境」的塑造者和創新人文理念的倡導者。為了造就思想獨立、善於反思、理性批判、懂得寬容的超越所在人文傳統的創新者及創新團隊,企業要營造一種讓創新思想不斷涌流、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即不預設權威的平等環境,給思想以獨立空間的自由環境,允許新思想充分交流的開放環境,寬容失敗的試錯環境。
2.通過風險投資機制,解決創新投融資難題
風險投資是指向主要屬於科技型的高成長性創業企業提供股權資本,並為其提供經營管理和咨詢服務,以期在被投資企業發展成熟後,通過股權轉讓獲取中長期資本增值收益的投資行為。投融資問題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因其發展的不確定和信息不對稱性,與銀行的集中資金管理模式和審慎經營原則不相符合,這使它們很難直接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支持。而科技開發周期長、投資較大、風險較大、政府也不能承受財政巨額投入之重。根據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軌跡看,創業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在每一次大規模的技術創新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依託和支撐作用,中小企業在關鍵項目的研發創新時要善於並勇於藉助風險資本市場融集資本,以彌補企業內部資金不足的缺陷。
3.建立行業戰略聯盟,化解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風險
市場機制本身具有化解風險的內在優勢,針對將要推出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可以建立產業戰略聯盟,共擔風險共享受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中小企業要獨立完成一項復雜的技術創新,無論從開發周期還是投入成本看,都將面臨很大的市場風險。中小企業要想縮短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分散創新風險,建立技術創新策略聯盟是一個重要方面。聯盟既可以是產業領域內的縱向一體化,跨行業的同盟,也可以是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聯合與合作,以及與大企業的協作。尤其是在一些產業相對集中的地區同行業中小企業間可以針對彼此共同的研究開發需要,共同出資組建研究開發同盟或聯合開發中心,集聚技術資源,進行聯合攻關,共享研究成果;或者共同組建人才培訓中心和技術信息中心,實現資源共享。中小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專業化和經營靈活的特點,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尋找細分市場的空白點,建立自己在細分市場上的品牌優勢,從而掌握該細分市場上的定價權。中小企業之間的聯合,爭取定價權。不僅可以在與大型企業的競爭中處於同等地位,同時也能夠在價格競爭中取得相當的定價權,有助於其在直接層面上與大型企業展開競爭。因此,加入產業鏈,形成產業群,為之配套,這樣才能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從而形成集群優勢,這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要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確立起企業作為技術投資、研究、開發的中心和利益分配的主體地位。中小企業實行改制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有形資產的評估和管理,更要重視知識資本在企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承認企業經營者和科技人員的超額貢獻,允許其知識及其創新產品與項目在企業資本中擁有相應的股權收益。二要大膽嘗試共生營銷。共生營銷是以契約為紐帶通過兩家或更多家相互獨立的企業在資源與項目上進行合作。第一種方式是競爭企業的聯合,第二種方式是互補企業之間的聯合。三要推動產業集群。通過對中小企業狀況研究發現,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大多集中於兩種類型:一類是分散型產業,其基本存在包括服務業、零售業、批發業、木料加工和金屬組裝業、農產品、風險型企業等。另一類是新興產業,包括IT、NT、新材料、新能源企業。通過企業內部分工外部化,大量的中小企業聚集在某個地區,在某一產品的上下生產鏈條上進行分工,形成企業集群的形式。在集群中企業之間共享資源,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高了集群整體和單個企業的競爭力。四要加強信用互助。中小企業在進行優勢互補,建立起相互信任、長期合作的機制,相互之間可以聯盟整合信用資源,形成信用互動,聯手治理失信,規范信用行為,塑造信用形象。
4.加大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力度,開創自己的品牌
自主創新不僅包括觀念創新和技術創新,它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在企業的基本價值活動中,包括材料供應、產品開發、生產運行、成品儲運、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公司內部如果對價值鏈各環節進行有效管理,提高效率,同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沃爾瑪就是典型的案例,它的成功不是靠創造了核心技術,靠的是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在1969年租用了IBM360型計算機進行貨物配送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又花費2400萬美元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專門用於自己企業信息系統的管理,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和出色的管理為沃爾瑪帶來了巨大的回報。我國的出口企業應盡快摒棄慣用的價格競爭策略,學會運用管理、品牌、包裝、公關、廣告等各種非價格競爭的手段,通過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
綜上所述,企業是自主創新的微觀主體。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自主創新以集成創新和引進基礎上的再創新為主要實現形式。在借鑒已有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借鑒的同時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形成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再引進—再創新的良性循環,從而使自主創新成為一個系統、持續和動態的過程。最終實現企業對行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核心技術的開發和掌控,對產品和服務的自主定價權,以及市場價值分配過程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在路徑選擇上,企業將貨幣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實現思想和資本在企業內部的延伸和對接,最終產生出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成果。即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思想融合機制、風險投資機制、行業戰略聯盟,開創擁有自主品牌的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李敏華 張 曉.出口企業應向創新驅動型轉變[J].對外經貿實務,2007(3)
[2]董敏傑:從後發優勢到後發劣勢:戰後日本的經歷[J].日本問題研究,2007(1)
[3]黃金漢:對技術引進中自主創新的思考[J].中國檢驗檢疫,2006(10)
[4]葛良驥 張慶洪:寡頭壟斷市場下中小企業價格競爭策略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7(6)
[5]王士恆:從市場主體角度談創意創造創新[J].當代經濟,2008(10)

6、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結合什麼的知識產權交易運營體系

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國發〔2015〕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根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為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構建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推動資金鏈引導創業創新鏈、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意義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要素的規模驅動力逐步減弱,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結構性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各種制度束縛和桎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興產業,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動力。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擴大就業、實現富民之道的根本舉措。我國有13億多人口、9億多勞動力,每年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數量較大,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潛力巨大,但就業總量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凸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公平競爭的創業環境,使有夢想、有意願、有能力的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失業人員等各類市場創業主體「如魚得水」,通過創業增加收入,讓更多的人富起來,促進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創業創新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創業教育培訓體系還不健全,善於創造、勇於創業的能力不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尚未形成。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加強全社會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教育,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創新、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厚植創新文化,不斷增強創業創新意識,使創業創新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

二、總體思路

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改革推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放活主體,形成有利於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讓千千萬萬創業者活躍起來,匯聚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能。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構建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營造創業環境。通過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增強創業創新制度供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營造均等普惠環境,推動社會縱向流動。

――堅持需求導向,釋放創業活力。尊重創業創新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創業者面臨的資金需求、市場信息、政策扶持、技術支撐、公共服務等瓶頸問題,最大限度釋放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開辟就業新空間,拓展發展新天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堅持政策協同,實現落地生根。加強創業、創新、就業等各類政策統籌,部門與地方政策聯動,確保創業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業創新經驗。

――堅持開放共享,推動模式創新。加強創業創新公共服務資源開放共享,整合利用全球創業創新資源,實現人才等創業創新要素跨地區、跨行業自由流動。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等,推動各行業創新商業模式,建立和完善線上與線下、境內與境外、政府與市場開放合作等創業創新機制。

三、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創業便利化

(一)完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為創業者提供更多機會。逐步清理並廢除妨礙創業發展的制度和規定,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加快出台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立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依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項目,完善收費目錄管理制度,制定事中事後監管辦法。建立和規范企業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制定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管理辦法,把創業主體信用與市場准入、享受優惠政策掛鉤,完善以信用管理為基礎的創業創新監管模式。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落實「先照後證」改革,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放寬新注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改革,為創業創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記服務。建立市場准入等負面清單,破除不合理的行業准入限制。開展企業簡易注銷試點,建立便捷的市場退出機制。依託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小微企業名錄,增強創業企業信息透明度。

(三)加強創業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商業模式等新形態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辦法。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交易,加快建立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與維權援助機制,縮短確權審查、侵權處理周期。集中查處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的大案要案,加大對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為的處罰力度,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權利人維權機制,合理劃分權利人舉證責任,完善行政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途徑。

(四)健全創業人才培養與流動機制。把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全社會創業教育和培訓制度化、體系化。加快完善創業課程設置,加強創業實訓體系建設。加強創業創新知識普及教育,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人心。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動制度障礙,實現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方面人才順暢流動。加快建立創業創新績效評價機制,讓一批富有創業精神、勇於承擔風險的人才脫穎而出。

四、優化財稅政策,強化創業扶持

(五)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和統籌力度。各級財政要根據創業創新需要,統籌安排各類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的資金,加大對創業創新支持力度,強化資金預算執行和監管,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創業基金,扶持創業創新發展。在確保公平競爭前提下,鼓勵對眾創空間等孵化機構的辦公用房、用水、用能、網路等軟硬體設施給予適當優惠,減輕創業者負擔。

(六)完善普惠性稅收措施。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政策。按照稅制改革方向和要求,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統籌研究相關稅收支持政策。修訂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完善創業投資企業享受70%應納稅所得額稅收抵免政策。抓緊推廣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稅收試點政策,將企業轉增股本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至全國范圍。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殘疾人、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等創業就業稅收政策。

(七)發揮政府采購支持作用。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強對采購單位的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督促采購單位改進采購計劃編制和項目預留管理,增強政策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效果。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采購力度,把政府采購與支持創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五、搞活金融市場,實現便捷融資

(八)優化資本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上市或發行票據融資,並鼓勵創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研究解決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性障礙,完善資本市場規則。規范發展服務於中小微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動建立工商登記部門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股權登記對接機制,支持股權質押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發行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等企業債券創新品種。

(九)創新銀行支持方式。鼓勵銀行提高針對創業創新企業的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不斷創新組織架構、管理方式和金融產品。推動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對創業創新活動給予有針對性的股權和債權融資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創業企業提供結算、融資、理財、咨詢等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

(十)豐富創業融資新模式。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引導和鼓勵眾籌融資平台規范發展,開展公開、小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加強風險控制和規范管理。豐富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保險資金參與創業創新,發展相互保險等新業務。完善知識產權估值、質押和流轉體系,依法合規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許可費收益權證券化、專利保險等服務常態化、規模化發展,支持知識產權金融發展。

六、擴大創業投資,支持創業起步成長

(十一)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機制。不斷擴大社會資本參與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基金規模,做大直接融資平台,引導創業投資更多向創業企業起步成長的前端延伸。不斷完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政策體系、制度體系、融資體系、監管和預警體系,加快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加快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逐步建立支持創業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化長效運行機制。發展聯合投資等新模式,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鼓勵各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強創業投資立法,完善促進天使投資的政策法規。促進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協同聯動。推進創業投資行業協會建設,加強行業自律。

(十二)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供給渠道。加快實施新興產業「雙創」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一批新興產業「雙創」示範基地,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大眾創業。推動商業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隔離的前提下,與創業投資機構建立市場化長期性合作。進一步降低商業保險資金進入創業投資的門檻。推動發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新模式,不斷加大對創業創新企業的融資支持。

(十三)發展國有資本創業投資。研究制定鼓勵國有資本參與創業投資的系統性政策措施,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激勵約束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引導和鼓勵中央企業和其他國有企業參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設立國有資本創業投資基金等,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創業創新中的作用。研究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國有股轉持豁免政策。

(十四)推動創業投資「引進來」與「走出去」。抓緊修訂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相關管理規定,按照內外資一致的管理原則,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完善外資創業投資機構管理制度,簡化管理流程,鼓勵外資開展創業投資業務。放寬對外資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限制,鼓勵中外合資創業投資機構發展。引導和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境外高端研發項目的投資,積極分享境外高端技術成果。按投資領域、用途、募集資金規模,完善創業投資境外投資管理。

七、發展創業服務,構建創業生態

(十五)加快發展創業孵化服務。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創空間,完善創業孵化服務。引導和鼓勵各類創業孵化器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引導和推動創業孵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成果轉移相結合,完善技術支撐服務。引導和鼓勵國內資本與境外合作設立新型創業孵化平台,引進境外先進創業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

(十六)大力發展第三方專業服務。加快發展企業管理、財務咨詢、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法律顧問、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等第三方專業化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服務。

(十七)發展「互聯網+」創業服務。加快發展「互聯網+」創業網路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降低全社會創業門檻和成本。加強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大型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向創業者開放計算、存儲和數據資源。積極推廣眾包、用戶參與設計、雲設計等新型研發組織模式和創業創新模式。

(十八)研究探索創業券、創新券等公共服務新模式。有條件的地方繼續探索通過創業券、創新券等方式對創業者和創新企業提供社會培訓、管理咨詢、檢驗檢測、軟體開發、研發設計等服務,建立和規范相關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八、建設創業創新平台,增強支撐作用

(十九)打造創業創新公共平台。加強創業創新信息資源整合,建立創業政策集中發布平台,完善專業化、網路化服務體系,增強創業創新信息透明度。鼓勵開展各類公益講壇、創業論壇、創業培訓等活動,豐富創業平台形式和內容。支持各類創業創新大賽,定期辦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新挑戰大賽等賽事。加強和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建設。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發展創業平台、投資並購小微企業等,支持企業內外部創業者創業,增強企業創業創新活力。為創業失敗者再創業建立必要的指導和援助機制,不斷增強創業信心和創業能力。加快建立創業企業、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統計指標體系,規范統計口徑和調查方法,加強監測和分析。

(二十)用好創業創新技術平台。建立科技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信息資源向全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台(基地)向社會開放機制,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力支撐。鼓勵企業建立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技術轉移平台。鼓勵依託三維(3D)列印、網路製造等先進技術和發展模式,開展面向創業者的社會化服務。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創建特色服務平台,面向企業內部和外部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和服務支撐。加快建立軍民兩用技術項目實施、信息交互和標准化協調機制,促進軍民創新資源融合。

(二十一)發展創業創新區域平台。支持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省(區、市)、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依託改革試驗平台在創業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為創業創新制度體系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等創業創新資源密集區域,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業創新中心。引導和鼓勵創業創新型城市完善環境,推動區域集聚發展。推動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城市示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台各具特色的支持政策,積極盤活閑置的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物流設施和家庭住所、租賃房等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和居住條件。

九、激發創造活力,發展創新型創業

(二十二)支持科研人員創業。加快落實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政策,對經同意離崗的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制度規則。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支持鼓勵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為科技人員和創業企業提供咨詢服務。

(二十三)支持大學生創業。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引導和鼓勵高校統籌資源,抓緊落實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等。引導和鼓勵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提供包括創業方案、創業渠道等創業輔導。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支持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二十四)支持境外人才來華創業。發揮留學回國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高端人才的創業引領帶動作用。繼續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對外開放,建立和完善境外高端創業創新人才引進機制。進一步放寬外籍高端人才來華創業辦理簽證、永久居留證等條件,簡化開辦企業審批流程,探索由事前審批調整為事後備案。引導和鼓勵地方對回國創業高端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來華創辦高科技企業給予一次性創業啟動資金,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完善相關措施。加強海外科技人才離岸創業基地建設,把更多的國外創業創新資源引入國內。

十、拓展城鄉創業渠道,實現創業帶動就業

(二十五)支持電子商務向基層延伸。引導和鼓勵集辦公服務、投融資支持、創業輔導、渠道開拓於一體的市場化網商創業平台發展。鼓勵龍頭企業結合鄉村特點建立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推動農村依託互聯網創業。鼓勵電子商務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帶動城鄉基層創業人員依託其平台和經營網路開展創業。完善有利於中小網商發展的相關措施,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支持發展面向中小網商的融資貸款業務。

(二十六)支持返鄉創業集聚發展。結合城鄉區域特點,建立有市場競爭力的協作創業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返鄉人員創業聯盟。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融入特色專業市場,打造具有區域特點的創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集群。深入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富民行動,支持返鄉創業人員因地制宜圍繞休閑農業、農產品深加工、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等開展創業,完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環境。

(二十七)完善基層創業支撐服務。加強城鄉基層創業人員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跨區域創業轉移接續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加強遠程公益創業培訓,提升基層創業人員創業能力。引導和鼓勵中小金融機構開展面向基層創業創新的金融產品創新,發揮社區地理和軟環境優勢,支持社區創業者創業。引導和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大型物流企業發揮優勢,拓展鄉村信息資源、物流倉儲等技術和服務網路,為基層創業提供支撐。

十一、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協同機制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的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立足改革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從根本上解決創業創新中面臨的各種體制機制問題,共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重大事項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二十九)加強政策協調聯動。建立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政策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強大合力。各地區、各部門要系統梳理已發布的有關支持創業創新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抓緊推進「立、改、廢」工作,將對初創企業的扶持方式從選拔式、分配式向普惠式、引領式轉變。建立健全創業創新政策協調審查制度,增強政策普惠性、連貫性和協同性。

(三十)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督查。加快建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關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督導機制,建立和完善政策執行評估體系和通報制度,全力打通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本意見的各項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積極研究解決新問題,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輿論引導,推動本意見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不斷拓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空間,匯聚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促進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