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倡導什麼強化知識產權
1、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領域有哪些?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領域如下:
1、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
2、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3、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務。上個世紀80年代,黨中央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黨的十九大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大勢,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實現宏偉願景,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形成先進的生產力,構建雄厚的經濟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顯著提高發展質量,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1)要倡導什麼強化知識產權擴展資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措施。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既有供給問題也有需求問題,既有結構問題也有總量問題,但供給側和結構性問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供給結構失衡,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供給質量不高,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資源配置存在「脫實向虛」現象,影響了發展基礎的鞏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一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二是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
三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2、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發展成就顯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與經濟實力還不相稱,與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還不適應。
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一是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重大突破和顛覆性創新。
二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倡導創新文化,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四是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已連續十幾年獲得豐收,糧食產量連續4年超過1.2萬億斤,農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渠道。
四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4、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必須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逐步縮小差距。
一是協調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二是協調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地區開放開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保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三是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加快邊疆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四是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延長保護版權保護期限對社會利大於弊
朱一正
一辯稿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知識產權制度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知識或智力資源的佔有、配置、生產和運用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託,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現。辯或辯
延長版權保護期限是對作者權益的充分保護。保護作者權益包括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作者的辛勤創作是整個社會文學藝術和科學進步的源泉,加強對作者權益的保護,承認作者對其作品理應享有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正是為團氏了保護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增加整個社會的精神財富。
2.延長版權保護期限有利於倡導尊重版權、尊重創造的社會風氣,激發保護智慧成果的風尚,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知識產權的創新創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延長版權保護期限,減少搭便車行為,讓知識產權所有者能夠充分享受自主創新、創作帶來的收益,將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創新的積極性,從而激攜缺勵更多有價值的創新。如果由於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導致所有者的權益輕易受到損害,久而久之,社會各界的創新活力將消失殆盡。
3.延長版權保護期限也是建設智慧城市、智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環節,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次全方位的系統變革。十九大報告提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延長版權保護期限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刻改變個人、企業、政府、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深刻改變社會治理模式。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單純依靠承接、模仿和復制國外先進技術來提高生產率、促進經濟發展的時期已過去,對自主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
4.延長知識產權保護期限也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慣例。知識產權是重要的民事權利之-,其存續是有法定期限的。對技術創新過程中形成的不同知識產權的保護期,不僅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都有過不同的規定,而且就是在同一個國家或同-個地區的不同時間也都有過不同的規定。依據有關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的規定,凡是參加國際公約的國家或地區,這個國家或地區知識產權的保護時間可以超過而不能少於國際公約年限。中國是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的成員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希望你能加入到我們正常的練筆活動中
3、我國如何才能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首先,要打造充滿活力的市場需求環境。我國應多措並舉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完善讓居民安心放心消費的政策環境;建立健全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機制;適應性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養老、醫療等基本保障塌衡隨經濟發展動態調整的機制;堅決打擊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凈化消費環境。
其次,要打造不斷開放的市場准入環境。開放的市場准入環境,是良好營商環境的第一塊「金字招牌」。我國應將大幅放寬市場准入作為創造更有吸引力投資環境的重要任務,確保銀行、證券、保險、汽車等行業的開放措施盡快落地;對金融、保險等行業在設立形式、股東資質、業務范圍等方面給予外資企業更大空間;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加快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復制推團卜做廣。
再次,要打造規范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因此,應以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契機,積極指導專利商標的綜合執法,更有力地打擊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以《專利法》修訂為契機,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弊侍性賠償制度,顯著提升違法成本;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布局,加快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
此外,要繼續推進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因此,要鼓勵地方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強化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在自貿試驗區創造極簡極優的營商環境;要按照黨中央部署,逐步探索、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著眼於推動貨物、資本、技術、人才等優質生產要素自由高效流動,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同時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為全國其他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來源:經濟日報
4、你認為保護原創的重要性是什麼
<
5、如何保護大學生知識產權
1.強化大學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應該進行知識產權教育,強化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分了解知識產權有關知識。也只有在學習、實踐中有意識地培養和提,才能增強這種意識,才能具備依法保護的能力。加強知識產權的學習,有利於我們在畢業後的工作中能正確地利用知識產權法保護智力成果。了解各種維權途徑,能在權益受到危害之後及時採取合適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2.社會輿論的導向和良好風氣的形成,媒體的正確引導和推廣
可以在廣播或電視宣傳片中普及知識產權法的相關知識,也可以發些相關
的宣傳小冊子、海報,或者出版系統化介紹知識產權的書籍,然後建立有關知
識產權的網站。
3.法律制度的健全,加大執法、監督力度
由於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與產業界聯系不夠,實用性不強,所以導致不少大學生對於知識產權不太了解的現狀,可以通過加強司法保護力度,修改現有知識產權法律,才能更加有效的來支持維權。
4.各大高校的教育與支持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的高校知識產權激勵機制;推廣教育創新,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規模、層次及結構;設立知識產權必修課,普及相關知識;增加科技、實踐、學術類的比賽和活動,樹立濃厚的學術氣氛,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幫助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學生申請專利等。
6、如何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中國直面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的應對
之策知識產權壁壘形式復雜多樣, 在國際貿易中的活動領域逐漸擴大, 涉及的商品逐步增多, 對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影響也逐步加深。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需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 也需要鼓勵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貿易的同時, 必然會遭遇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壁壘。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壁壘, 我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一) 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
場經濟的主體, 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外國公司針對我國提出的5年計劃大量申請專利, 在我國很多產業的未來發展領域設置了專利陷阱, 封殺了我國企業自主開發技術, 控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此, 我國企業及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企業及民族工業受到的危機與挑戰, 真正樹立起知識產權意識。既重視外國人的知識產權, 又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 實施專利權部署戰略。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迫切需要,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 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 [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就我國企業而言, 許多企業由於忽視技術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方面的運用, 許多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這種狀況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 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 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企業面臨
的知識產權壁壘困境,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 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認識到在世界市場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企業間, 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 以聯合開發、聯合投入、聯合保護等形式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共享。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國家也應選擇戰略性產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開發。
(三)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我國企業, 特別是外貿企業要轉變觀念, 改變以往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態度,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有不少中國企業, 自身並沒有侵權行為, 但由於害怕訴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常常放棄應訴的機會, 白白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而有過侵權行為的企業, 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消極應訴而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 同時, 我國企業界還應注重商會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一個組織有效、協調一致、參與廣泛的企業聯盟, 這樣將有利於增強尋求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四) 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規則及主要國家知識
產權法的立法及實踐。我國是WTO成員, 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時應注意WTO, TR IPS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同時對主要貿易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實踐也應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趨勢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識產權壁壘。如對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 要把握當前主要貿易國所採取的原則。如果對象國採用地域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外貿活動時, 應特別注意知識產權問題。
引進專利技術的企業, 在簽訂合同時應對專利產品平行進口問題作出明確而細致的規定, 合同中應明確許可的性質, 如是獨占許可, 應在合同中規定, 將來如有第二方擅自進口專利產品, 應由技術供方負責與侵權第三方進行交涉, 同時應注意在合同規定的地域內生產、銷售合同產品, 如需向區域外存在平行專利的第三國出口, 應經過進口國專利權人的同意, 才能將產品出口到該國。從事進口業務的外貿經營者, 應注意進口的貨物是否侵犯本國專利權人的權利。如進口產品在國內存在有效的專利權,應在取得本國專利權人的許可後, 方可從事該產品的進口。對某些外國企業運用事實標准中包含的知識產權設置壁壘, 壟斷市場的行為, 國內企業可聯合起來進行抵制, 或將其訴諸法院解決, 必要時可申請國家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機制對外國技術壁壘進行調查。對一些國家運用國內法案以知識產權為借口對外國產品進行打擊報復行為, 可採取反報復措施, 或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解決。
此外, 我國應加強對TR IPS規則的研究, 取消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出口檢查制度。TR IPS協議規定對出口貨物可以進行知識產權檢查, 而對進口貨物進行知識產權檢查是TR IPS規定的最低標准。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科技整體水平落後, 在知識產權國際保護中處於不利地位。我國只需達到TR IPS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 做到既遵循該標准, 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國家利益。為此我國應將主要精力限定在進口審查上, 出口檢查可以取消, 這樣既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 又符合TR IPS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 有利於提高海關行政效率, 防止外國不法商
人藉此阻止我國產品出口。
(五) 加快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管理。目前, 企業間甚至國家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 誰佔有的人才多, 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 中國企業將會越來越多遭遇國際企業的競爭, 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限制會更加嚴重情況下, 中國企業如果還不加強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重視, 那麼中國企業將會因為失掉「知識產權人才」而失掉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市場。
總之, 面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加強, 我們只有將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積極申請專利、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等措施, 才能讓我國企業免受切膚之痛,並讓知識產權這把雙刃劍為中國自身所用。為此, 我們必須加強教育與宣傳, 提高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以增強我國科技、經濟競爭能力, 更好地參與並在國際競爭中勝出。
同時我們要認清發達國家倡導的所謂「貿易自由化」, 透徹地認識發達國家通過非關稅壁壘中更加隱蔽, 更具有報復性和更為霸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來保護他們的國家利益。這樣, 我們才能制定相應對策措施, 運用適當政策手段同他們作合理斗爭, 以達到維護我們自身的國家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