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是否侵權
1、摸金校尉是干什麼的?
當前很多小說、散文都說曹操設置過「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尤其是暢銷小說《鬼吹燈》系列,其中關於盜墓門派尤其是「摸金校尉」描寫得神乎其神。那歷史上曹操是否設置過「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呢?
其實,在正史中並沒有關於曹操設置這一「官職」的記載,而是最早出自於袁紹討伐曹操的一篇著名的檄文裡面。該檄文有陳琳執筆,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其中說到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討伐徐州陶謙時沿路掘人丘墓,先人屍骨散於道路,招致天怒人怨。
後來中國古典第一通俗小說《三國演義》也說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筆者研究了這一問題,發現古代一些專家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清代歷史學家毛宗崗就評價《三國》的這一說法是「文人曲筆也」。筆者也同意這一看法。睿智如曹操,不可能設置這么一個違反中國倫理道德傳統的官職。如果說三國期間誰盜墓最厲害,那隻有董卓。把洛陽地區的帝王陵墓挖了一遍。
曹操之所以會有此惡名,是因為其父曹嵩在途徑徐州時為陶謙部將所殺,因此大舉興師問罪。曹操部隊在進軍道路上大肆殺戮、發人丘墓,曹操也予默許,即「你殺我父親,我毀你先人墳墓」。當時的好事者予以諷喻,曹操就此被人戴上了高帽。
四大盜墓門派:
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有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1.摸金校尉: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魯迅曾經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 這是根據袁紹攻伐曹操時發布的檄文中的說法:「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檄文具體譽孝指出曹操曾經親自組織和指揮盜發梁孝王陵墓:「(曹)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這篇文字成為古來檄文的名篇,起草者是大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陳琳在袁紹失敗後,歸附曹操集團。曹操曾經對陳琳此文中對於他行為的揭露表示不滿,對盜掘陵墓的批評卻似乎取默認態度。所謂「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設置,或許確是事實。《鬼吹燈》中三個主角皆是摸金校尉,但三人並不是「破壞神」,只因隨考古隊前往精絕國地下鬼洞,中了詛咒(按現代科學的說法應是鬼洞中有特殊放射物質或是某種病毒),只好尋找傳說埋於古墓中的「雮塵珠」避禍。時至宋元之時,發丘、搬山、卸嶺三門都少有弟子出現,因此往往被認為門派傳承就此斷絕,只剩下摸金一門。
摸金一門中並非是需要有師傅傳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專門的標識,切口,技術,只要懂得行規術語,皆是同門。不過在摸金門傳承中,只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號稱掘丘一行的民間正統,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於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行事講究留有後路,做事不做絕。
摸金校尉不喜歡與人合作,但獨乾有困難而對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會組成五人下的小團體。積極吸納現代社會的工具與武器 ,並能將它們與風水術法結合起來使用,但對傳統行規最為重視,極少有人違反。不是很擅長武功秘法體術
與發丘將軍互相看不順眼,摸金認為發丘與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時壞人屍骸,損人風水,對行內傳統規矩多有違背;而發丘以為摸金因循守舊,空有精悍手藝只為衣食謀,不去能將行業發揚光大。
摸金校尉行規:
摸金校尉們乾活,最擅長的是找墓,他們往往將搜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
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里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進墓前需戴口罩,入內千萬別把口罩取下來,第一裡面的空氣質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氣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對著高旅古屍呼氣,怕詐屍。
一般都是三人一組,一個挖土的,因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還有一個專門去散土,另有一個在遠處放 。
2.搬山道人:
「搬山」採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他們大都扮成道士活動,正由於他們這種裝束,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為慶念稿他們發掘古冢的「搬山分甲術」,是一種類似茅山道術的法術。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漢時就有雛形,但是興盛於於清朝中葉,機關陣法是其所長,破解墳墓中各類機關很是拿手。風水上只是粗通門道,但與其他三派相差較遠。搬山道人行事多獨來獨往,從不與他人合作。傳統武功比摸金強一些,但對付僵屍多用提前設置的陣法,以及自製的各種小型手工武器。
其前身與茅山略有淵源,但因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因為創派時間比較晚的緣故, 繼承風水法術不多,對傳統行規徹底無視,被其他門派所排斥,所以極少表露真實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遊國內各地,沒有太強烈的善惡與民族觀念。
搬山道人行規:
搬山道人掘丘,只為求財,雖通機關,但一貫以破壞為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為人身安全及銷贓渠道計,亦有自然形成而流傳下來的種種套路。細節暫時不詳.
3.卸嶺力士:
「卸嶺力士」介於綠林和掘丘兩種營生之間,有墓的時候挖墳掘墓,找不著墓的時候,首領便傳下甲牌,嘯聚山林劫取財物,向來人多勢眾,只要能找到地方,縱有巨冢也敢發掘。卸嶺門據說創始人得仙人傳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嶺門門人,多是力大無窮,通曉武功之人,因此被稱為力士。當年威震九州的呂布也曾是卸嶺門傳人,為董卓籌備軍餉,曾挖掘過多位漢皇墓葬。
此派於北宋期間經過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與嶗山派兩派特色,形成了具體的流派,對風水術法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擅長於破壞法陣,熟悉各類風水地形的的弱點。
元蒙時期,因敵視元蒙政權,被大肆迫害,於是展開全面報復,以破壞成吉思汗陵的風水,敗壞元朝江山為己任。最終破壞了成吉思汗幾處附陵,恢復漢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結下世仇,蒙古占據天下時,曾發出金鷹令,召集一隻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組織追殺卸嶺門人。據說直到今日,這一隻刺客集團的後人依然遵循祖訓,追殺卸嶺門門人。也正因為如此,卸嶺力士最為隱秘自己身份,非本門之人雖夫子妻兒也不會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嶺門門人後來淡出中原,曾經多活動於苗疆外蒙西北一帶,近代也中亞北非歐洲也曾經出現過他們的蹤跡。
卸嶺力士多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對華夏一族的傳承很是重視,雖然活動范圍不在中原,但傳人只在漢人內尋找,對可能危害到漢人中原政權的國家,無所不用其極。精擅傳統武功,行跡類於俠客。輕視現代科技產品武器,但對近代科學理論頗有研究,致力於將風水陣法等理論與科學理論結合起來,並偶爾製作陰氣測量儀,針對僵屍的乾擾波發生器等產品。
卸嶺派行規:
卸嶺派這一派主要用鼻子聞,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都忌煙酒辛辣之物。用鐵釺打入地下,拔出來之後拿鼻子聞,鐵釺從地下泥土中帶上來的各種氣味,還有憑打土時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頭,磚石,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真正的大行家對洛陽鏟那些東西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地下土壤如果不夠乾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別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沒,地下的土層被沖得一塌糊塗。
卸嶺派長期被蒙人追殺,門人多朝不保夕,為圖自保,千百年來前輩的規矩多有變動。並演變出種種新的行規,比如從不對漢人甚至華人的陵墓出手等等。具體細節暫時不詳。
4.發丘將軍:
發丘將軍到了後漢才有,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靈官,其實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據說毀於明代永樂年間,已不復存於世。
與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術上稍微遜色,但比較注重眾人合作。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動於東南亞及美洲一帶,曾經在諸多大型古代陵墓發掘隊中發現過他們的身影。國內余支多以考古學者的身份混跡於政府部門。
發丘將軍行規:
發丘將軍行動多同時邀集多人,做好詳細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然後按部就班,依次進行。因此在掘丘過程中危險性最低。而麻煩多來自事後分贓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針對地產生了一系列規矩。但具體細節暫時不詳。
2、《摸金校尉》是什麼?從什麼時候有著這個稱號的?
摸金校尉是古代軍官職稱,最早為三國曹操所設,通俗地說,就是國家纖譽盜墓辦公室主任。專門發掘墳墓盜取財物以充軍餉,後多指盜墓者。但迄今除野史和部分玄幻小說,如《鬼吹燈》外,並無明確證據證明有「摸金校尉」的存在,盡管盜墓現象千年來始終未能禁絕。當前很多小說、散文都說曹操設置過「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尤其是暢銷小說《鬼吹燈》系列,其中關於盜墓門派尤其是「摸金校尉」描寫得神乎其神。那歷史上曹操是否設置過「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呢? 其實,在正史中並沒有關於曹操設置這一「官職」的記載,而是最早出自於袁紹討伐曹操的一篇著名的檄文裡面。該檄文有陳琳執筆,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其中說到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討伐徐州陶謙時沿路掘人丘墓,先人屍骨散於道路,招致天怒人怨。 後來中國古典第一通俗小說《三國演義》也說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筆者研究了這一問題,發現古代一些專家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清代歷史學家毛宗崗就評價《三國》的這一說法是「文人曲筆也」。筆者也同意這一看法。睿智如曹操,不可能設置這么一個違反中國倫理道德傳統的官職。如果說三國期間誰盜墓最厲害,那隻有董卓。把洛陽地區的帝王陵墓挖了一遍。 曹操之所以會有此惡名,是因為其父曹嵩在途徑徐州時為陶謙部將所殺,因此大舉興師問罪。曹操部隊在進軍道路上大肆殺戮、發人丘墓,曹操也予默許,即「你殺我父親,我毀你先人墳墓」。當時的好事者予以諷喻,曹操就此被人戴上了高帽。 四大盜墓門派 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有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來歷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魯迅曾經說, 「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 這是根據袁紹攻伐曹操時發布的檄文中的說法:「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檄文具體指出曹操曾經親自組織和指揮盜發梁孝王陵墓:「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這篇文字成為古來檄文的名篇,起草者是大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陳琳在袁紹失敗後,歸附曹操集團。曹操曾經對陳琳此文中對於他行為的揭露表示不滿,對盜掘陵墓的批評卻似乎取默認態度。所謂「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設置,或許確是事實。《鬼吹燈》中三個主角皆是摸金校尉,但三人並不是「破壞神」,只因隨考古隊前往精絕國地下鬼洞,中了詛咒(按現代科學的說法應是鬼洞中有特殊放射物質或是某種病毒),只好尋找傳說埋於古墓中的「雮塵珠」避禍。時至宋元之時,發丘、搬山、卸嶺三門都少有弟子出現,因此往往被認為門派傳承就此斷絕,只剩下摸金一門。 摸金一門中並非是需要有師傅傳授便算弟子,他滲冊特有一整套專門的標識,切口,技術,只要懂得行叢豎宏規術語,皆是同門。不過在摸金門傳承中,只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號稱掘丘一行的民間正統,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於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行事講究留有後路,做事不做絕。 摸金校尉不喜歡與人合作,但獨乾有困難對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會組成五人下的小團體。積極吸納現代社會的工具與武器 ,並能將它們與風水術法結合起來使用,但對傳統行規最為重視,極少有人違反。不是很擅長武功秘法體術。 與發丘將軍互相看不順眼,摸金認為發丘與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時壞人屍骸,損人風水,對行內傳統規矩多有違背;而發丘以為摸金因循守舊,空有精悍手藝只為衣食謀,不去能將行業發揚光大。 摸金校尉行規: 摸金校尉們乾活,最擅長的是找墓,他們往往將搜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 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里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進墓前需戴口罩,入內千萬別把口罩取下來,第一裡面的空氣質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氣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對著古屍呼氣,怕詐屍。 一般都是三人一組,一個挖土的,因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還有一個專門去散土,另有一個在遠處放風。 摸金四絕:望、聞、問、切。 一 「望」是望氣看風水。老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故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二「聞」 即嗅氣味,用鼻子分辨土層的氣味年代。三「問」 就是踩點 遊走四方 扮成道士,注意一些景色優美的地方和將相高官之處。能說會到善於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四「切」 即是把脈之意。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是 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打洞方位,以走向,如給人把脈一樣很快切准棺槨位置,第二層含義是指敲棺啟蓋後摸取死者寶物,從頭摸到腳,摸寶如同給人看病切脈般,要細致冷靜,講究沉靜准確,沒有遺漏。第三層含義是指以手摸觸出土文物,由於其中的高手過手文物不計其數,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審視,只要把物品慢慢撫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價值幾何。他們常以此技與人賭輸贏,往往勝算。
3、「摸金校尉」是否真的一直傳承到了當今社會?
摸金校尉就是我們熟知的盜墓賊,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從死人的墳墓里偷竊珍貴的陪葬品,將那些金銀首飾或者玉器之類的東西倒賣發財。這個職業雖然見不得光,但是就像小偷和強盜一樣,一直到現代社會,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有關於他們的新聞。
大部分人接觸到「摸金校尉」這個名詞可能是來自天下霸唱的那一本《鬼吹燈》。其實盜墓賊這個行業從古代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早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西涼刺史董卓在進京時,因為軍費不夠,就讓手下的士兵和盜墓賊一起去 偷挖漢室的皇陵,將皇陵裡面值錢的物品充作軍費。
後來,曹操征討諸侯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因為軍費不夠,曹操就召集那些盜墓賊組建成了一支軍隊,並且還給他們封了官職,就叫做「摸金校尉」。
這是歷朝歷代的盜墓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有一個像樣的名號。但這是因為曹操為人不拘一格,再加上仿棗森那個時候的條件非常艱苦,所以曹操才會這樣做。我們可以看到,在三國時代有無數的諸侯,但是岩前除了曹操,沒有第二個人手下有這樣的一支「摸金校尉」,甚至整個中國王朝的歷史上,也沒有第二個朝代有這樣的一支建制。
因為中國人骨子裡是非常尊重祖宗的,備畝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很重,挖別人祖墳這種事情是不可饒恕的。盜墓賊為了墳墓裡面值錢的陪葬品,往往會破壞墳墓,將裡面的屍體隨意拋棄,褻瀆死者。所以盜墓不但是犯法的,也為世人所不齒。
4、現在還有摸金校尉嗎?
沒有摸金校尉,摸金校尉只是小說中的一個角色。
摸金校尉,是傳說中三國時期曹操設立的一個特殊部隊和官職,該部隊主要通過挖墳掘墓得來的財寶以充軍餉。史書上記載的確實如此,但是要注意,史書上記載的未必就是真實的歷史,很可能經過了古人的誇張或者臆想改造。
歷史上確實有以盜墓為生的人,但並沒有形成職業,更沒有「摸金校尉」這種官職,因此只是一個傳說。
中國人很注重風水,非常忌諱動先人的東西,因此中國人認為盜墓是一種非常不吉利,很邪惡的事情。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盜墓都是違法的,歷代的王朝都明文禁談早戚止盜墓,因此不可能出現「官方盜墓」的行為。
在古代,假如被發現盜墓的,盜墓者會被處以棒打,皮鞭刑,絞刑,車裂,凌遲等很殘酷的刑罰;在現代,根據中國法律,盜墓者將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盜竊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的,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註:盜墓和考古的區別。
有些人可能覺得考古就是盜墓,但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盜墓是以盈利為目的睜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古物並因此而獲利;而考古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含陵,是為了保護古墓文物,考古不僅毫無利潤,相反還要倒貼錢。
為什麼國家要進行考古?因為古墓長期埋藏地下,除了受盜墓以外,更多的是受到自然環境的侵蝕和風化,將會對古墓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因此,及時轉移文物,為文物提供一個更好的保存環境很有必要。
5、文學作品利用投票合法嗎
若是在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 用了作品的內容 就算違法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網路文學日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其不僅促進了國轎鬧內知名網路文學平台諸如掌閱科技、閱文集團等公司的上市之旅,而且漂洋過海到國外治好了毒癮少年。
但是,近年與網路文學相關的抄襲、侵權等事件也屢屢發生,如國內的熱門IP改編影視劇《大唐榮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錦綉未央》和《楚喬傳》等都被曝涉嫌「抄襲」
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關於同人作品的侵權案件,如金庸先生訴江南《此間少年》著作權侵權案,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訴《鬼吹燈》原作者張牧野(筆名:天下霸唱)擅自創作《摸金校尉》小說著作權侵權案,相比於一般的抄襲侵權,關於同人作品的侵權問題更為復雜也更具爭議。
同人作品,主要是指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凳衫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小說,因此,同人作品在棗帆腔創作過程中利用了原作品的某些元素特別是人物角色名稱。關於同人作品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主要通過《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兩方面來規制。
在同人作品本身具有獨創性、且消費市場區別於原作品的情況下,也應當給予此類同人作品一定程度的消極保護。
6、買了版權就能任性改編嗎
這個具體還是要看版權的出售方和購買方是如何協議的,若出售方將版權永久出售給購買方,那麼購買方可享受對該版權內容的所有權;若只是一段時間內出售,則會涉及到許多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鬼吹燈》在這方面的處理方式:
因認為電影《九層妖塔》對原著《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進行歪曲、篡改,超出了法律允許的必要改動范圍,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保護作品完整權。《鬼吹燈》作者張牧野向法院起訴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九層妖塔》導演陸川,索賠100萬元人民幣。1月7日,據報道,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已立案受理該案,目前正在審理之中。
原告張牧野在起訴書中稱,張牧野筆名為天下霸唱,創作了《鬼吹燈》系列文字作品。小說以盜墓為題材,講述的是幾名「摸金校尉」利用祖傳的風水方術知識到處探險尋寶的故事。小說內容考究,運用了大量的文學史詩、豐富的民間傳說,包含了對地理、風水、異域風情的介紹等,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引發了「盜墓文學」熱。《鬼吹燈》系列小說自2006年2月發表以來吸引了數千萬的讀者,多次印刷,銷量過千萬冊。基於《鬼吹燈》系列小說的好評和龐大的讀者基礎,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陸川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改編拍攝成電影,並於2015年9月23日以《九層妖塔》之名在全國各大院線放映。
然而,電影播出後,張牧野認為《九層妖塔》的故事情節、人物設置、故事背景均與原著相差甚遠,超出了法律允許的必要的改動范圍,社會評價極低,構成對原著的歪曲和篡改,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傷害,在人物設置、故事情節等方面與原告著作差別巨大,對原著進行了歪曲、篡改,侵犯了原告的保護作品完整權。為此,張牧野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及陸川訴至西城法院,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向張牧野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張牧野損失100萬元人民幣。
為了版權費或者署名權,小說作者、編劇起訴片方的事倒是經常發生,不過像這次因為改編太離譜而把片方和導演告上法庭,還算是改編影視劇的第一次。真金白銀買了小說版權,卻被告改得太多。這說法成立嗎?
律師:即使沒違約也侵犯保護作品完整權
針對這起案件,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法律並未明確規定原著和改編方的責任歸屬,就看合同中是否註明原著作者保有審查權,如果有這一點,那《九層妖塔》的片方就很被動。成都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姍在看過媒體報道的案情後說,天下霸唱保護作品完整權的理由,足夠支撐其提起訴訟。「如果說合同中註明作者有最終的審查權,那這起違約事實是成立的。而且電影方是違約又侵權,侵犯了作者的人身權,因為保護作品完整權就是屬於人身權之一。」同時,吳姍稱,即使合同不註明擁有最終劇本審查,天下霸唱同樣可以以侵權來告。
如果侵權告成功,天下霸唱有權利解除小說版權,也就是說續集有可能拍不了。吳姍說:「因為具體案情不知道,不過如果侵權告贏,理論上來說,就是超出了合同范圍,侵害了作者的權益。這個比較復雜,要看他們合同是否分開簽,簽了多少,但天下霸唱的確有權利要求解除合同的效力。」
(據《法制日報》、《華西都市報》)
7、歷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嗎?
據說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曹操因為財政緊張,為了緩解財政危機,於是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專門盜掘墳墓,以搜刮陪葬的金銀財寶貼補軍費。這一說法最早的出處,是袁紹部下陳琳所寫的《為袁紹討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據說曹操發掘的最大的一個墳墓是梁孝王劉武的芒碭山王墓。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之子,漢景帝的弟弟,生活時代正是西漢文景之治的繁榮時期,墓葬自然也是非常的豐厚。
後世考古發現芒碭山王墓佔地有5000平方米,規模宏大。《水經註疏》中也記載灶早: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據說光這一次的收獲,就讓曹操三年不為財政擔憂,這足見曹操所獲之豐厚。不過也有人懷疑陳琳所寫不過是為了攻擊曹操而編造的,畢竟即使真的要盜掘墓葬,應該也是秘密進行,不會這么大張旗鼓任命專門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去做,曹操也更不可能親臨現場來指揮。
而且到80年代對芒碭山王墓進行保護性發掘時,墓葬里還是發現了金縷玉衣、玉璧等很多珍貴物品,如果曹操真的是有組織的帶軍隊去盜墓,而且「破棺裸屍」,勢必搜刮的乾乾凈凈,那麼又怎麼可能留下這么多的東西呢。不過持肯定態度的人也表示,可疑的是曹操無論是在《為袁紹討豫州》剛發出來時,還是在擊敗袁紹以後,都未對盜墓之事隱桐雀加以反駁。
而且曹操自己也是身體力行的提倡薄葬,是不是盜墓盜多了,怕自己也遭遇摸金校尉呢,這個也是有可能的。另外也有說法漢墓留存的比較少,這個是不是和曹操有關。這個可能有一定的聯系,不過考慮到漢代距今時間比較遠,當中歷經多個朝代,損壞的幾率本身就大,有破壞也未必是曹操乾的。
而且按照陳琳所記載,曹操設置摸金校尉的時候還在官渡之戰前,此時他占據的不過是袞州、徐州等地,河北、關中等地的漢墓應該不是他破壞的。總的來說,曹操設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一事確實有史料記載,至於是否肯定屬實,目前還有一定的爭論,也有待更多的資料加以證明。另外曹操的墓地在近幾年還是被考古發現了,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的話,會作何感想。
現在的芒碭山王墓,可見規模之大,可以想見當年西漢之輪喊繁榮。
8、摸金校尉一詞從何而來,有這個稱謂的人後來怎樣了?
摸金校尉一詞最早正式出現是在東漢末年陳琳所寫的《為袁紹檄豫》中,繳文中有一句為「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正史中記載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時曾設立過摸金校尉一職,但並未記錄具體是誰擔任的這個職務。
東漢末年,袁紹討伐曹操,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為此撰寫了繳文,繳文內容中就明確地寫出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稱曹操為了籌集軍餉而派遣軍士去盜掘古墓,為了掩人耳目,曹操特意將自己的培圓「盜墓集團告中碧」取名為摸金校尉,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群暗地裡摸取金銀財物的校尉。
然而這一說法至今爭議很大,很多專家都對陳琳的這表繳文表示懷疑,後來也有很多專家證實了,陳琳的這片繳文其實是為了幫袁紹討伐曹操師出襪舉有名而杜撰的,因為在同期的其他史料中並未查詢到有關類似的記載,也就是說除了陳琳的這篇繳文,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關於曹操和摸金校尉的記載,所以曹操的軍營當中是否真的有摸金校尉的存在還是個未知數。
雖然在後來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時曾設立過摸金校尉一職,但是在史料中並未找到這個擔任過這個官職的人員名單。所以無論是曹操時期的摸金校尉,還是劉子業時期的,都沒有擔任過這個稱謂的人,也就更沒有關於這些人後來的任何記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