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和犯罪的區別
1、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有什麼聯系與區別?
一、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的聯系
侵權行為可能是犯罪行為,《刑法》和《民法》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具有聯系的。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機關非法侵犯。違法侵犯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刑事處分。」
二、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的區別
1、兩者本質不同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而犯罪行為作為罪體構成要素的行為,是指行為主體基於其意志自由而實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體舉止。對社會有危害性、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且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稱作犯罪行為。
2、行為侵害客體的范圍不同
犯罪行為侵犯的客體要比侵權行為侵害的客體更廣泛,不僅包括後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還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
3、行為後果不同
侵權行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的是相應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形式包括損害賠償、停止侵害、消除危險等;而犯罪行為是依據刑法規定承擔相應的刑罰的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刑罰,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1)侵權和犯罪的區別擴展資料:
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是行為性質不同,行為侵害客體的范圍不同,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 行為必須具有社會危害性,這是構成犯罪的實質要件。而侵權行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於個體或集體,一般不會強烈到波及社會。
構成侵權責任必須具備的條件,即行為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條件。侵權行為有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之分。就一般侵權責任而言,必須具備以下四個要件才能構成: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即必須在客觀上造成財產損害或精神損害;
2、行為具有違法性,如因合法行為造成損害,則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不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如行為人主觀上無過錯,則不承擔責任。特殊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不須完全具備上述要件,基於法律的特別規定或具備一定的特殊條件即可成立。
侵權行為在現實生活當中時常發生,比如說侵犯人身或者是財產權利,都是屬於侵權行為,但是它和犯罪行為存在著本質上面的區別,從性質上來說,一個是民事糾紛,一個是刑事案件,並且侵犯的客體的范圍也是存在著差異的,犯罪行為固然要廣泛一點。
犯罪行為的主體,絕大部分是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公民。個別犯罪,是特殊主體,如刑訊逼供罪,只能由國家工作人員構成。本罪的主觀方面,大多數犯罪只能由故意構成,個別犯罪可以由過失構成。
2、刑法中共同犯罪與民法中共同侵權的區別?
共同侵權與共同犯罪分別屬於侵權法與刑法中的兩項不同的制度。由於法律規定專的模糊性屬、個案的復雜性、個人主觀認識的差異性以及共同侵權與共同犯罪各自領域內理論學說的紛爭,導致兩者間的界限模糊。應從立法目的、本質、構成要件、法律責任等方面界分共同侵權與共同犯罪。
3、知識產權侵權違法和知識產權犯罪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知識產權的,並且中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制度也是比較健全的,所以如果你生產了一項專利就可以去申請專利保護,這樣就擁有了知識產權。那知識產權侵權違法和知識產權犯罪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呢?
兩者的區別
知識產權侵權違法是指你未經他人的允許,擅自使用了他人申請的專利,這就叫做知識產權侵權違法。知識產權犯罪則更加嚴重是指你肆意使用他人的專利並且獲得了很多的利益,這就在法律上構成了犯罪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總的來說,知識產權侵權違法和知識產權犯罪他們是同一種罪行,不過一種較輕,一種叫重。所以這兩種做法都是在違反相關的法律規定,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你有這樣的行為,應該趕快停止。知識產權侵權違法屬於民事犯罪,而知識產權犯罪屬於刑事犯罪,更為嚴重。
兩者的聯系
雖然兩者之間的區別很大,但是兩者也是有聯系的,比如它們都和知識產權有關系。如果你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罪行比較輕就叫做知識產權侵權違法,罪行比較嚴重就叫做知識產權犯罪。所以他人的知識產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要沒有經過他人的允許,就去使用這個專利進行銷售。知識產權侵權犯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侵犯知識產權罪,這都是在犯罪。
總結
所以中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是非常嚴格的,如果你發明了一項專利,一定要去申請知識產權,這樣你就會獲得國家法律的保護。並且之後如果別人想使用你的專利就必須要徵求你的同意,還要支付一筆費用,不然就是在侵犯你的知識產權,你是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
4、知識產權侵權、違法和知識產權犯罪的聯系與區別?
1.行為性質不同。侵權行為具有民事違法性,而犯罪行為具 有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懲罰性。
2.行為侵害客體的范圍不同。犯罪行為侵犯的客體要比侵 權行為侵害的客體更廣泛,不僅包括後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 還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
3.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 行為必須具有社會危害性,這是構成犯罪的實質要件。而侵權行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於個體或集體,一般不會強烈到波及社會。
4.行為人的主觀要件不同。犯罪行為要求行為人的主觀惡 性達到一定程度,即必須要具備故意或者過失。一般侵權行為的 主觀要件是過失。如果是故意,則需要考慮危害程度,如果危害達 到刑法規定程度則有可能認定為犯罪行為。
5.行為後果不同。侵權行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 應當承擔的是相應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形式包括損害賠償、停 止侵害、消除危險等。犯罪行為是依據刑法規定承擔相應的刑罰 的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刑罰,包括拘役、管制、有 期徒刑直至死刑。
5、違法行為和侵權行為的區別?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6、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
【法律分析】
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有以下幾點:1、侵權行為具有民事違法性,而犯罪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懲罰性;2、侵犯的客體要比侵權行為侵害的客體更廣泛;3、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行為必須具有社會危害性;4、犯罪行為要求行為人的主觀惡性達到一定程度,即必須要具備故意或者過失;5、侵權行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的是相應的民事責任,犯罪行為是依據刑法規定承擔相應的刑罰的刑事責任。總之,侵權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7、民法中叫侵權行為,刑法中叫犯罪行為?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確的。侵權行為是指鏈卜差侵害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名譽權等民事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與民事責任有棚皮關,而不是與刑事責任有弊李關。民事責任是指個人或組織因違反民事法律規定,致使他人遭受損失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刑事責任是指個人或組織因犯罪行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侵權行為不一定構成犯罪,而侵權權益的保護是民事法律的范疇,因此,侵權責任歸到民法典當中。刑法中也有關於侵權行為的相關規定,但是重點是明確哪些行為是犯罪,應當受到刑事責任的追究。
8、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構成要件有什麼區別
您好,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
(1)行為的違法性。即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和強制性規定,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但執行職務的行為,正當防衛的行為,緊急避險的行為雖然造成了損害,因其不具有違法性,故不為侵權行為。
(2)損害事實。既包括對財產權利的損害,也包括對非財產權利的損害。對財產的損害可分為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直接損害是指現有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害是指可得利益的減。
(3)因果關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
(4)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
我國刑法規定諸多犯罪,從構成要件上進行分析,傳統刑法理論認為每一種犯罪都具備四個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體。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9、如何辨別侵權責任和刑事責任?
這樣認識侵權責任和刑事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刑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