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行為概念
1、侵權行為的概念與特徵
法律分析:
1、全面覆蓋原則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徵全部再現,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一一對應並且相同。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1)字面侵權又稱全部技術特徵覆蓋,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徵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2)上位概念侵權當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採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徵,而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採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徵時,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3)特徵數量侵權如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此時,不考慮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效果與專利技術是否相同。(4)從屬專利侵權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對在先專利技術而言是改進的技術方案,並且獲得了專利權,則屬於從屬專利又稱依存專利。未經在先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從屬專利也覆蓋了在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2、等同原則「等同原則」的概念:是指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侵權行為發生時通過閱讀說明書、附圖和權利要求書,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等同原則的「等同」,是指具體技術特徵在功能、作用上的等同,而不是侵權產品與專利兩個技術方案的整體等同。故被控侵權產品該三個技術特徵的結合與專利權利要求必要技術特徵「彈性罩邊」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培棗同的功能,達到了基本相同的效果,應認定是等同的。適用等同原則時應當注意以下兩點:(1)對於開拓性的重大發明專利,確定等同保護的范圍可以適當放寬;對於組合性發明或者選擇發明,確定等同保護的范圍可以適當從嚴。(2)對於故意省略專利權利要求中個別必要技術特徵,使其技術方案成為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專利技術方案優越的變劣技術方案,而且這一變劣技術方案明顯是納中御由於省略該必要技術特徵造成的,應當適用等同原則,認定構成侵犯專利權。3、禁止反悔原則禁止反悔原則是對等同原則的一種限制,是指在專利申請和專利侵權審判過程中,專利權人對權利要求的解釋應該一致,專利權人不能夠為了獲得專利,在專利申請文件(包括與專利局的來往信函)中,對權利要求做出狹義的或者較窄的解釋,而在以後的專利侵權訴訟過程中,為了使被控侵權物能落入專利保護范圍,又對權利要求做出廣義的、較寬的解釋。對於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已經承諾、認可或放棄的內容,專利權人在以後的專利侵權訴訟中不能反悔。適用禁止反悔原則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當等同原則與禁止反悔原則在適用上發生沖突時,即專利權人主張適用等同原則認定侵權,被控侵權人主張適用禁止反悔原則判定自己不構成侵權時,應當優先適用禁止反悔原則。(2)禁止反悔的內容必須是已經記載在專利文檔中的內容,包括從遞交專利申請到授予專利這個過程中,專利申請人與專利局之間所有的來往文件、信函。(3)禁止反悔的內容必須是對專利權的授予或者維持產生了實洞岩質性作用的內容。(4)人民法院不應主動適用「禁止反悔原則」,因為如果當事人不主張該權利人在專利申請中放棄否則承諾了某項權利,法院不知也不應主動調查。(二)專利侵權的抗辯 1、專利無效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控侵權人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專利無效是最常見、最簡易的一種侵權抗辯,一旦專利被認定無效,侵權的基礎復存在,侵權也無從談起了。2、公知技術公知技術是指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公知技術,任何人均可以不受限制地無償使用。公知技術抗辯是指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專利技術方案等同的情況下,如果被告答辯並提供證據,證明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一項已有技術等同,則被告的行為不構成侵犯原告的專利權。在適用自由公知技術原則時應注意的問題:(1)用已有技術進行侵權抗辯時,該已有技術應當是一項在專利申請日前已有的、單獨的技術方案,或者該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認為是已有技術的顯而易見的簡單組合成的術方案。(2)法院適用自由公知技術抗辯原則只能就是否構成侵權做出判定, 不能對專利是否有效做出結論。(3)公知技術抗辯僅適用於等同專利侵權,不適用於相同專利侵權。當專利技術方案、被控侵權物與被引證的公知技術方案三者明顯相同時,被告不得依已有技術進行抗辯,而可以向專利復審委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3、重復授權侵權物具有專利權且先於原告專利權的,根據專利法規定的先申請原則,應當依法保護申請在先的專利。註:如果原告專利權先於侵權專利的,則適用上面的全面覆蓋原則判斷是否侵權。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是指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類似,包括產品類別相同或相類似和產品設計相同或相近似,兩者缺一不可。(一) 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是否屬於同類產品的界定審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是否屬於同類,應當參考外觀設計分類表,並考慮商品銷售的情況。所述的外觀設計分類表是指《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如果外觀設計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那麼二者就是同類產品。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徵,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對於主要由技術功能決定的設計特徵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產品的材料、內部結構等特徵,應當不予考慮。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2、侵權行為是什麼
法律分析:侵權行為是指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侵權行為是一種行為人實施的過錯行為。一個侵權行為由以下四部分構成:
(1)加害行為。即行為人做出的致他人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沒有加害行為,損害就無從發生。從表現形式上看,加害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以不作為構成加害行為的,一般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的義務為前提。
(2)損害事實,即不利影響。損害事實可分為財產損害、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三種。其中,財產損害主要是指經濟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害,如機器設備被盜,也包括間接損害,如因機器設備被盜導致營業收人的減少。人身傷害是指人身體上的損.害,具體包括生命的損害、身體的損害、健康的損害。精神損害主要是指因人格受損或人身傷害而導致的精神痛苦。
(3)損害事實是由加害行為所引起的,二者存在因果關系,即沒有加害行為就不會導致損害事實的發生。
(4)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錯。這里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其中,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民事權利的結果,並且希望或放任該結果發生。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侵權行為會產生一定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什麼叫侵權
侵權是指侵害他人權利或利益的行為。侵權包括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前者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後者指行為人雖無過錯,但應承擔責任的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生活實踐證明存在兩種侵權,一種是主觀無過失侵權,包括無行為能力人侵權和好心辦壞事的侵權;另一種是過錯侵權,即有故意或過失的侵權。這兩種侵權對受害人所造成的侵害後果,從性質上並沒有區別。侵權行為屬於事實行為,認定侵權行為應當將侵權行為與侵權責任的具體承擔區分開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侵權行為怎麼分類
侵權行為的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特殊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雖無過錯,但依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單獨侵權行為是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共同侵權行為是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4、什麼叫侵權行為
法律主觀: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一、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1、行為的違法性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前提要件。2、損害事實的存在損害事實,既包括對公共財產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性權利的損害。則迅櫻3、因果關系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反映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二、特殊侵權行為需要依照法律特別規定的具體要件,通常不需要行為人主觀具有過錯,適用無過錯責任。其行為是一種間接侵權行為,往往與責任人有關的其他行為或事件構成,在責任承擔上需要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
法律客觀:(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竊他人作品的;(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孫叢眾傳播其作品的昌搜,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14)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16)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1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18)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19)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以上第(1)至第(11)項行為,侵權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第(12)項至第(19)項行為,侵權人除了承擔上述民事責任外,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在著作權許可使用或轉讓等合同中,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承擔民事責任。
5、什麼叫侵權行為
法律分析:侵權行為應界定為:行為人侵害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這一概念之下所包含的種概念有:有過錯的侵權行為與無過錯的侵權行為;違法行為造成的侵權行為與合法行為造成的侵權行為;侵害人身權的侵權行為與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有損害事實的侵權行為與無損害事實的侵權行為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6、什麼叫侵權行為
一、什麼叫侵權行為1、行為人侵害人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行為。2、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二、侵權行為的特徵有哪些1、侵權行為是一種單方實施的事實行為侵權行為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發生的,且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後果並不是當事人所預期的,因 此,侵權行為屬於事實行為。2、侵權行為是一種民事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的違法性及時違反法律的規定,為法律所不許,其實質就是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這里所謂的法定義務。《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對於物權、人格權等絕對權而言,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一般義務。這種一般義務是侵權行為所依據的法定義務的主要來源。另外,債權也可以成為侵權行為所侵犯的對象,但在構成腰間上,需要更高的門檻。3、侵權行為是加害於他人的行為侵權行為的對象包括民事權利和民事利益。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物權,繼承權,知 識產權等絕對權,一般不包括債權。除民事權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屬於侵權行為法保護的范圍。4、侵權行為是應承擔侵權責任的根據侵權行為是一種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這種法律後果 就是侵害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行為特徵從上面小編整理出來的內容可以知道侵權是一種違法行為,是會要接受法律的懲罰,然後進行賠償的。我們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華律網還有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