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時代版權被萬石
1、姓"石"的人的祖籍?
分類: 社會民生
解析:
一、石姓源流
1、起源
石姓有多個源頭。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是衛康叔毀橋的後代,即康叔六世孫靖伯的孫子石碏。
石碏,叫公孫碏。字石,人們稱他為石碏。他是衛國十一世君庄公的大夫,為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深受國人崇敬。衛庄公有一個愛妾生了個兒子州吁,生性暴戾,善於談兵深受庄公喜愛,任其所為。石碏對此十分不滿,就諍言諫庄公說:「臣聞愛子,教以義方,弗納於邪。......夫寵過必驕,驕必生亂,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少矣!」並以「六逆」、「六順」陳之。所謂六逆,即卑賤的妨害高貴的,年幼的欺凌年長的,疏遠的離間親近的,新人離間故人,權勢小的超越權勢大的,淫邪破壞道義。「六順」,即國君行事合乎道義,臣子奉命執行,父親慈愛,兒子孝順,哥哥友愛,弟弟恭敬。(《左傳.隱公三年》)。但雹敗庄公一點也聽不進去,卻給衛國留下禍根。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吁的關系甚密。二人時常並肩出獵,騷擾百姓。石碏鞭責教訓,鎖進空房,不許出入。石厚越牆逃出,住進州吁府中,一飯必同競不回家。
庄公去世後,其長子完繼立,即衛桓公。石碏見他生性懦弱無為,便告老辭官,不參加朝政。此時,州吁更加橫行霸道。公元前719年,州吁聽計石厚,借桓公赴周吊賀之機,在朝歌西門外設餞弒殺桓公,而自立為衛君。
州吁為脅制國人,立威鄰國,在石厚的慫恿下,大力搜刮民脂民膏,征青壯年入伍,去攻打鄭國,只勝一陣,便高唱凱歌,班師回國。結果是勞民傷財,百姓怨聲載道,到處傳唱這樣的歌謠:「一雄斃,一雄興,歌舞變刀兵,何時見太平」。
州吁因弒兄而立,又窮兵黷武,所以衛國朝野都不擁戴他,十分擔憂,便命石厚去向父親石碏請教定君位之策。石碏看到好端端的國家被糟蹋的不象樣子,十分氣憤,早想除掉禍賊,重整社稷。於是就將計就計,讓石厚和州吁去陳國請求陳桓公,讓他引薦去覲見周天子,君位便可穩固。他們聽了石碏的話十分高興,備了玉帛禮物赴陳國去了。
孰不知他們二人正上了石碏的圈套。石碏早已割破手指寫下 *** 送到陳國,請求陳國協助衛國除掉二逆。陳國大夫子針與石碏是多年故交,接到石碏的書信,奏報陳桓公。州吁石厚到陳之後,遂將二人拘留,衛國使臣右宰把州吁誅於濮。眾臣認為,石厚是石碏的親骨肉,又是從犯,要求從輕發落。石蠟大怒道:「我那不孝兒子助紂為虐,壞事做盡,你們要求從輕發落,難道要我徇私情而不顧大義嗎?我如何向朝歌父老交代!」於是他派家宰獳羊肩到陳國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
石碏為國為民,不徇私情,大義滅親,千古流傳美名,左丘明在《左傳》中贊嘆曰:「石碏純臣也......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這就是「大義滅親」的由來。
石碏後人以石碏的字為氏,遂為石氏。
衛國自公元前1042年康叔在朝歌建國,到公元前200年君角在野王(今沁陽)敗國,歷三十世四十三位國君,計842年,其間四次遷都。公元前1042年--前659年都朝歌383年;公元前659年--前657年都漕邑(今滑縣東)2年;公元前657年--前629年都楚丘28年;公元前629年--前239年都帝丘390年;公元前239年--前200年都野王39年。在衛懿公之前,衛國一直以朝歌為都城,石碏大義滅親發生在公元前715年的朝歌大地上,因此,朝歌應是石姓的發祥地。
關於衛國石姓的淵源,在諸多典籍中皆有記載。漢代王符《潛夫論·志氏姓》雲:「衛之公族,石氏、世叔氏、孫氏、寧氏......皆衛姬姓也。」唐代林寶《元和姓纂》「石」姓載:「衛大夫石碏之後。」石碏及其子石厚見於《左傳·隱公三年、四年》。晉人杜預《春秋釋例·世族譜》解釋說:「石碏,靖伯孫」。宋代鄭樵《通志·以字為氏》亦雲:「石氏,姬姓,靖伯之孫石碏,有大功於衛,世為衛大夫。」宋代鄧名世纖肆猛《古今姓氏書辨證》中說得更清楚:「石,出自衛大夫石碏,其先以王父字為氏。」這些古代姓氏書籍的說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衛國石氏為衛康叔(姬姓)之後,出自衛大夫石碏。
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個兒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姬發克商後,封其於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稱康叔封。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商原來統治的部分地區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給他,在 公元前1042年在黃河和淇水之間的商朝故都朝歌(今淇縣)建立衛國,他便是衛國開國之君。
衛國位於河南北部,還擁有河北南端和山東西部部分地區。衛康叔赴任之時,遵循周公旦的《康誥》、《酒誥》和《梓材》的淳淳告誡,以文王「明德慎罰」的政策治理國家,釋放奴隸,分給耕地,鼓勵開辟私田,畜牧、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改變同姓通婚,取消了活人殉葬等惡習。衛國出現了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大好局面。成為西周最大的候邑之國。成王舉拔康叔為周之司冠,並賜給寶貴的祭器,以彰其德。同時也深得衛人敬仰,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707年),邑人在縣城閣南街創建康叔祠,春秋祭祀。
康叔生子康伯,康叔死後,繼位,成為衛國第二代國君;康伯生子考伯,嗣繼康伯之位,為第三代國君;考伯生子嗣伯,繼考伯之位,為第四代國君;嗣伯生子疌伯,繼嗣伯之位,為第五代國君,疌伯生子靖伯。
靖伯是康叔的六世孫,其父疌伯死後,繼位成為衛國六代國君。靖伯有孫名碏。據胡堯《中國姓氏尋根》一書記載,石碏字石,又稱石碏,為衛上卿。據周的宗法制度,諸侯國國君兒子稱公子,孫子稱公孫。公孫的子孫離其嫡長大宗之血緣已略疏遠,而可以其祖父(王父)的字為氏,而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脈。這樣,石碏的孫子石駘仲便以他的字「石」為氏,衛國石氏就如此從姬姓中分離出來。
淇縣石氏是地道的石碏後裔,現分居淇縣城鄉十多個村落之中,雖沒有正式家乘記載,輩輩傳流都是淇縣的老戶,其先人是石碏。生齒比較集中的有朝歌鎮付庄村、閣南村;高村鎮泥河村、思德村;北陽鎮卧羊灣村、武庄村;橋盟鄉的古煙村、新莊等。
除出自衛國姬姓外,鄭國、晉國的姬姓也產生了兩支石姓 鄭國公孫段,字子石,其後裔就以他的字為氏,是為石氏;晉國楊食我,字伯石,又稱楊石,其後裔以其字為氏,亦為石氏。宋國的子姓也出了一支石姓,宋國(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後代也都以石為氏。
少數民族中出自河南的石姓較早的是由鮮卑族烏石蘭氏所改石姓 北魏孝文帝將都城遷往洛陽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其中有一項就是改鮮卑姓為漢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姓烏石蘭氏改為石姓。鮮卑族改姓後皆以洛陽為家,所以洛陽是石姓在河南的又一個重要起源地。這件事在別的書中也有記載,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韓愈曾為唐代一個名叫石洪的人作墓誌,墓誌中說:君諱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烏石蘭,九代祖是石猛,跟隨拓拔氏進入中原,住在河南,於是將姓中的「烏」與「蘭」去掉,改為單姓石。《新唐書》中石洪傳也記載他的祖先姓烏石蘭,後來改為單姓石。
, 另一支出自河南的石姓是宋朝時賜一部分定居中國的猶太人石姓 猶太人從唐朝開始經海路、陸路來中國經商,陸路經波斯、印度沿絲綢之路一直進入中原,海路從浙江、福建逐步進入內地,其人數越來越多,到宋朝時達到頂峰,並向宋王朝進貢,在他們有一次向宋廷進貢西洋布之後,宋朝皇帝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遺留汴梁。」於是,大批猶太人留在了中國,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市)的猶太人最多。猶太人留在中國後,漸漸地不再僅僅從事商業活動,開始參加軍隊、擔任官職、行醫,漫漫滲入中華民族生活的各個角落,與中華民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他們的姓都由皇帝所賜,在眾多的賜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1498)河南猶太人的碑記中記載宋朝時的猶太人共有17個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統計開封猶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這一支石姓的起源地應是河南的開封。
除源自河南的石姓外,其他一些地域的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許多支石姓 唐朝時,石國人來到中國居住,以石為姓。據《新唐書》記載,隋唐時,在現在的中亞阿姆、錫爾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九個政權,九國自康以下的八國都是康姓的支庶,康開始時居住在祁連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肅臨澤境內),因此九國均以昭武為氏,史稱昭武九姓。石國也叫柘支、柘折、赭時,在今獨聯體烏滋別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帶,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昭武九姓自願歸附唐朝,石國中的一些人就以石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員,他們歸附唐帝國以後,將西域的歌舞也帶了進來,對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響,這從樂工中有許多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就可以看出,在當時著名的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有一個叫石寶山的,就是石國人進入大唐境內後的石國後裔。據《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漢化後的姓,來源於原居住地嵩山地區的大石(室)、小石(室)兩座山;關於彝族中石姓的來源,有一些學者進行了考證。他們認為,「羅」在彝語中的意思是石,彝族人名中有「羅」的現象在彝族現實生活中還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將「羅」譯成漢語的「石」,如雲南玉溪專區峨山縣美覺鄉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戶,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戶最多;羯族的石姓,羯族人原來沒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於,父親叫乞翼加,據《晉書》記載,是一個名叫汲桑的人命他以石為姓,以勒為名。對此蒲立本先生曾經指出,「羯」字在古漢語中的發音近似[Kiat],在匈奴語中,Kiat的意思正是「石」,因此石勒的石姓極有可能由此而來; *** 石姓, *** 中的石姓人較早見於史書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官員石處溫。據說河北泊鎮的 *** 石姓是元朝丞相脫脫的後代;女真族的石姓,女真族中有一個姓叫石盞,後來譯為漢姓時就取復姓中的石字作漢姓,元代的劇作家石君寶的姓就是由此而來;滿族的石姓,有一支由瓜爾佳氏一支改姓而來。明朝時瓜爾佳氏的布哈被明朝 *** 任命為建州左衛指揮,他的兒子和孫子阿爾松阿和石翰相繼繼任建州左衛指揮,石翰後來與人結仇,棄官遷居廣寧,因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為「石」。滿族的「石穆魯氏」、「石爾佳氏」、「候勒氏」、「扎賀塔氏」、「扎庫塔氏」、「石佳氏」改為石姓;台灣原住民中的石姓,邵人是台灣原住民中的一個族群,主要的大姓有七個,其中有石姓,為族中領袖階層,其來源難考。
此外,歷史上有人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如婁姓改為石姓。《北齊書》中記載北齊的一位賢明的皇後——神武明皇後婁氏於太寧二年(562)春天忽然發現自己的衣服飄了起來,婁皇後(當時已經是太後了)很驚奇,就去問巫婆,並聽從了巫婆的建議,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冉姓改為石姓。據史料記載冉閔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縣西北)人,原為後趙太祖石虎的養孫,改姓石。晉武帝永和五年(349),廢石遵,立石鑒,第二年廢殺石鑒,自立為帝,又改姓冉。張姓改為石姓。據《後趙錄》記載,曾有一個張姓人改名叫石會。
2、播遷
北方石姓是先在河南境內傳播開來的,之後播遷於北方各地。自石碏大義滅親得姓之後,他的家族世代在衛國作高官,衛國後來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先後幾次遷都,石姓人隨著衛國都城的遷移而播遷。起初建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後來又遷往楚丘(今河南滑縣),之後又遷都於帝丘(今河南濮陽),野王(今河南沁陽)。隨著衛國都城的不斷變遷,石姓也不斷傳播開來。到西漢時,西北地區已有了許多石姓人,西漢的萬石君石奮,本來家在河南溫縣,後來跟隨劉邦到了西漢首都長安,石奮一家在西漢時有多人居高官之位,家族聲勢顯赫。此外,《姓氏考略》中稱石氏「望出武威、渤海」,「望」指郡望,郡望是世居某郡而為當地所仰望的意思,由此可知石姓家族在武威郡與渤海郡是一個顯赫家族。武威郡於西漢元授二年(前121)設置,治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首府在姑臧縣(今甘肅武威縣),隋朝開皇三年(583)廢棄,大業三年(607)重新設置武威郡,唐朝武德初年改為涼州,天寶元年(742)又改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仍改為涼州。渤海郡也是漢代設置的,地域約包括今河北省河間縣以東至滄縣,北至安次縣,南至山東無棣縣以內的地方,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縣境內)。唐朝人林寶在《元和姓纂》中記載,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屬山東)、上黨、河南(河南洛陽)四處。可見,石姓在唐朝時就已經是一個大姓了,而且分布地區很廣。根據《台灣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記載,唐朝初年,有石姓族人從河南固始跟隨陳政、陳元光父子進入福建開辟漳州,到五代的時候已發展成為閩南望族。根據石氏族譜載,後唐天成四年(929),石琚從安徽壽縣遷徙到福建同安,他的後裔不僅散處福建各地,其中一部分人遷入廣東。
唐朝時,西域石國人歸附唐朝,石國人歸附後都以石為姓,當時歸附唐朝的西域少數民族很多,為安置他們,唐朝在關內道的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慶州(治今甘肅省慶陽)、銀州(治今陝西橫山東北)、夏州(治今陝西靖邊白城子)境內設置僑州府102個,安置包括昭武九姓(石姓為昭武九姓之一)在內的西域各族。唐開元八年(720)石神奴等率眾攻陷六州,第二年被唐軍平定,開元十一年(723),唐朝將六州廢去,將昭武九姓人遷至河南、江淮一帶。開元二十六年(738),唐朝設宥州(治所在今內蒙鄂托克旗南)安置昭武九姓人,貞元二年(786),吐蕃進攻唐朝,唐朝又將昭武九姓人遷往雲(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縣)二州,昭武九姓人一直從事農業生產,進入中原後很快融入了唐朝的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的石姓也在不斷的遷徙中發展壯大起來,宋朝編寫的《高僧傳》中記載了一個名叫神會的僧人就是石國人的後裔。
宋朝和元朝石姓開始大批南遷,之後在南方各地之間遷徙頻繁,據石姓家譜載,浙江分水的石姓始祖名叫石智,從新昌遷居金華。南宋末年,他的後裔為躲避戰亂展轉遷移至分水二管孫嶺下,以後漸漸發展成為浙江大族;江蘇如臯石氏的始遷祖叫石柱,字季邦,元朝初年從丹徒遷至如臯;江蘇金壇的石姓是北宋文學家石延年的後裔,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涿縣),家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後來又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做光祿大理寺丞和太子中允等官,晚年居住在丹陽花園里,他的十四世後裔中有一個叫石斌伍的從花園遷至金壇魯庄,成為魯庄石氏始遷祖。江蘇無錫的石姓始祖名叫石邦彥,始遷叫祖石璉,明代從江陰遷至無錫井亭,這一支石姓的後裔中有一個叫石源清的在近代到上海開辦了源昌機器廠,福源、源昌兩帽廠及上海市私立進賢小學校;江蘇溧水的石氏始遷祖是石思賢,宋高宗南渡後,為避戰亂隱居在建康的丹陽湖,傳了四世,石良慶從丹陽湖遷至溧水黃鶴山,又傳了八世,石允通徙居奉安鄉梅莊裡。
石姓進入海南的始祖是石秉貴、石秉選,其原籍在福建莆田縣坎頭村,宋朝時進入海南,石秉貴落籍在瓊山,石秉選入籍文昌。
明朝洪武年間,有個叫石玉全的在福建南靖永豐里開基,他的後裔子孫中有許多去了台灣,之後又遠播海外。因明朝開國初期,中原等地因久經戰亂,明朝 *** 從山西等地遷移了大量人口來中原墾荒,一大批石姓人因此又進入中原地區。
客家人一般都有宗祠祠堂,客家人的祠堂內有堂聯,客家堂聯一般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內的紅柱上,與其他民族的姓氏堂聯相比較,客家堂聯有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辭海》對客家的解釋是漢族的支系,相傳從西晉末年開始,黃河流域的一部分 *** 因為戰亂而被迫遷至江南,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在江西、福建以及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定居,這部分人被稱為客家人,以與當地居民相區別,後來逐漸成為這一部分漢族人的專稱,客家人長途遷徙,一路上歷盡勞苦,來到南方後由於肥沃的土地早已被人耕種,被迫進入荒山野嶺尋求生路,南遷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中原地區的士族,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教深,因此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人中流傳下來,由於這種割不斷的文化聯系,客家人祖根意識較強,對故土有強烈的思念,這往往反映在他們的堂聯中,也有人因此將他們的堂聯稱做尋根聯,如興寧石氏「萬石流衍」家祠堂聯的上聯是「肇基河南遷基江南建基閩南擴基嶺南年近三千歷史」;下聯是「始祖厝公遠祖奮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萬石流衍」,從聯中不難看出石姓播遷的基本脈絡,從河南到江南,再從江南到福建南部,再由福建南部播遷至嶺南。
明清以後,大批石姓人遷居海外。到1920年,在美國的許多州已經有石姓人居住,據ancestry網上關於石、師、施和時姓的頁面介紹,到1920年美國關於這四姓人的報紙新聞已達23826條。
心民間疾苦外,將大部分精力在了做學問上,他在家鄉建了一座凌波閣,閣中藏書達四萬余卷。石韞玉博覽群書,治學嚴謹,他的著述貫通古今,他的詩破除唐宋以來門戶,自成一家,受到當時人們的稱頌。石韞玉的詩文著作有《獨學廬詩文集》、《花韻庵詩余》、《讀左卮言》和《多識錄》等。石韞玉還是一個出色的劇作家,他創作的雜劇集《花間九奏》,包括《伏生授經》、《羅敷採桑》、《桃葉渡江》、《桃源漁夫》、《梅妃作賦》、《樂天開閣》、《賈島祭詩》、《琴操參禪》和《對山救友》九種單折短劇,也深受當時人的喜愛。道光十八年,石韞玉去世,享年82歲。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1831~1863)廣西貴縣人。早年加入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與洪秀全、馮雲山等共同謀劃准備起義。1851年金田起義後,石達開被封為左軍主將,不久又被封為翼王。在太平軍從廣西向南京進軍的途中,擔任開路先鋒,一路打了不少仗,屢建戰功。1853年春天,太平天國在南京建都,改稱天京,石達開留在天京處理軍政要務。1854年,太平天國派出的西征軍在湖南湘潭被曾國藩組織的湘軍打敗,西征軍節節後撤,不久武漢失守,九江告急。在危機關頭,石達開奉命率軍馳援湖口,並指揮九江等地守軍頑強抗擊湘軍,設計大敗湘軍水師,一舉扭轉不利戰局。1856年春,石達開奉命率軍回援天京,協同燕王秦日綱等部,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打破了清軍對天京的圍困。同年秋天,太平天國爆發內訌,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北王韋昌輝殺楊秀清,洪秀全又率軍民誅殺韋昌輝,太平天國實力受到極大損害,在這種情況下洪秀全將石達開詔回天京輔政,但洪秀全經天京之變後,對任何人都起了疑心。1857年夏天,石達開因到受洪秀全的猜疑,一怒之下率領10餘萬太平軍,離開安徽、江西,經浙江、福建,進入湖南,打算在四川立足,但與湘軍作戰失利,被迫撤入廣西。之後,他又重振隊伍,在四川南部、貴州北部轉戰,但屢戰受挫。1863夏天,石達開被阻於大渡河畔的安順場,並遭到清軍包圍,陷於絕境。石達開希望能以自己的犧牲保全部屬,就投入清營,但不久他的部屬就在大渡河畔慘遭屠殺,不久,石達開也在成都遇害。
祖居地新貌
1、淇縣
淇縣位於河南省北部,南距鄭州120公里,淇河、衛河、滄河環繞淇縣的南、北、東三面,西部是太行山,東部是沃野千里的平原。總面積591平方公里,轄四鄉三鎮,176個行政村,總人口25.3萬。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3.9℃,零度以上積溫5100℃,全年無霜期209~233天,年日照時數2348.3小時,平均降水量621毫米。
早在三千年前,朝歌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濱。淇縣古稱沫邑、又稱沫鄉,因沫水而名。殷紂時易名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衛國國都、先後作都城近500年,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現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域。
淇縣交通便達,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在縣城東西兩側越境南下,即將開挖的南水北調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東臨淇水、三山疊翠、兩水環繞、氣候溫潤,景色秀麗。古詩贊曰:「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聽鹿鳴。」《河南通志》記雲:「青岩(今雲夢山,古稱青岩山)表仙境之勝,浮山夾幽澗之奇」。《詩經·淇澳》中「瞻彼淇澳,綠竹猗猗」就是淇園美景的真實寫照。清光緒皇帝曾以淇縣碧水青山起興,撰聯贊曰:「淇水煙波半含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
淇縣優越的地理位置,溫潤幽美的自然環境,引來歷代王候競相爭雄,使其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後於公元前1250年、1143年遷都於沫;帝乙於公元前1115年定都於沫,其子帝辛(紂王)仍都焉,易名朝歌。周滅商後,西周衛國在這里建都達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封司馬昂為殷王、都朝歌。春秋時設朝歌邑;戰國時屬魏。秦代歸三川郡。漢置朝歌縣;三國魏置朝歌郡、晉改朝歌縣,北魏時析置臨淇縣;隨代改置衛縣;唐初升衛縣為州;唐長安三年又復置臨淇縣;宋熙寧六年降衛縣為鎮,並入黎陽(今浚縣);元佑年間又復置衛縣;元代改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為淇縣,清代、民國因之。新中國建立時仍為縣治。1954年9月撤淇縣並入湯陰縣。1962年8月恢復淇縣建制至今。
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兒女就在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他們春種秋收、夏網冬獵、「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多姿多彩、獨具風韻的淇河文化,鑄就了古都朝歌的歷史輝煌。
淇縣歷史悠久,境內文物古跡異常豐富。現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如花窩遺址是我國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一,位於淇縣城東北15公里的花窩村崗地上;朝歌古城曾發現龍山文化、二里崗文化和殷商文化時期的文物;城西北12公里的太行山中有朝歌寨,紂王殿(村)相傳是紂王屯兵之地;紂王墓和妲己墓位於城東7.5公里的淇河西岸;荊軻行刺秦始皇失敗後葬於淇縣城南折脛河畔墓冢保存完好;位於淇縣城西前嘴村東的前嘴石窟;是東魏作品,現存佛像1030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淇縣城西北20公里淇河之畔的青岩石窟,系宋代開鑿,現存佛像600餘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淇縣城西15公里的雲夢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軍校——戰國軍庠,縱橫家鼻祖鬼穀子創建,先後培養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茅蒙、尉繚、毛遂等名垂青史的縱橫家、軍事家、外交家和仙道家。現有名勝古跡水簾洞(鬼穀子洞)、洗塵洞(孫臏洞)、龐涓洞、南天門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30餘處,使雲蒙山成為游覽勝地,國家AAAA級風景區;2006年榮獲中國最佳旅遊景區、河南十佳魅力景區。尤其是雲夢高山大草原,更是令人嚮往。乍一到此,一派大漠風光,駿馬秋風,突發異域之感,躑躅徜徉,流連忘返。南天門、八卦城氣宇恢弘,引人入勝。千年古剎靈山寺,創建於南朝有梁普通年間,是女媧煉五彩石補天,摶泥造人的聖地。這里有女媧峰、人祖洞,是華夏兒女謁慈母之聖地。衛國古城系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長3100米,東西寬2100米,的確體現了當時衛國「邦畿千里」的大國風貌。
淇縣這塊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過許多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被 *** 稱為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殷辛王,叱吒風雲、勇於改革,鞏固了中原的統一,為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開創中華文人詩先河的箕子,留下了千古絕唱「麥秀歌」;敢於犯顏直諫為國殉難的比干雖死猶生;謙恭自儆,創建華夏第一園的衛武公為後人折服;大義滅親的石碏,被譽為純臣;中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的詩篇千古傳唱,膾炙人口;中華第一古軍校的創始人鬼穀子王禪的宏篇巨著,四海流芳;赤膽刺秦王的義士荊軻,其義行令人尊崇;綱領釋門四十年的高僧法上,釋門東敞,能扇清風。
淇縣經濟基礎較好,產業支撐有力。200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先進縣之後,2004年又被河南省 *** 確定為擴權縣,在稅權部分擴大、項目直接申報、用地直接審批、證照直接發放四個方面賦予淇縣69項與省轄市相同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體制和政策環境。
淇縣境內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優質農副產品。淇河鯽魚、纏絲鴨蛋、軟核蜜棗歷史上曾為皇帝貢品,被譽為淇縣「三珍」,冬凌草、四足蛇、雙尾蠍等珍稀動植物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
淇縣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安陽、濮陽、新鄉、焦作、開封、鄭州等豫北重要城市的中心。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以及省道大海線、浚南線穿境而過。全縣175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指瀝青路面的公路,當地人稱油漆道),村村連國道,城鄉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極為便利。改革開放以來,淇縣的各項事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工業建設如雨後春筍,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生產蓬勃發展,通過結構調整,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畜牧養殖業,已成為支柱產業,連續十多年肉蛋人均佔有量名列全省之冠。
為重振朝歌雄風,再鑄朝歌輝煌,早日實現和諧的小康社會,淇縣人民為實施「經濟強縣」、「畜牧大縣」、「旅遊名縣」三大發展戰略,正揚帆淇河,乘風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創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陽。
2、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亞歐大陸橋東段,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它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至35.05'�
2、硯的硯的別稱跟由來
(1)石君。宋代蘇東坡曾為婺源龍尾山「羅文硯」(歙硯的一個品種)寫過一篇傳記——《萬石君羅文傳》,裡面記載:「羅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隱龍尾山」,並說羅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萬石君」。「萬石君」由此而得名。例如,清代王繼香的《七星硯銘》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騰昌斯文。」不管是什麼材料製作的,也統稱石君。例如銅硯、鐵硯、竹硯、瓦硯等,都可統稱石君。(2)石友。古人特別珍惜「情」,讀書人都把書齋中的各種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硯被俗稱為石友。宋代王炎有詩曰:「剡溪束楮生,歙穴會石友。」「楮生」指紙,「石旁兄友」指硯。廣而傳之,眾皆稱硯為石友。(3)墨侯。例如,唐代文嵩以硯擬人,曾作《即墨侯石虛中傳》,稱硯姓石,名虛中,字居默,封「即墨侯」。從此以後,人們便稱硯為即墨侯,如宋代王邁中《除夜洗硯》曰:「多謝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4)墨海。硯的別稱,一般稱大的硯台,也有稱為海硯的。例如,宋代蘇易簡《文房四寶》載:「惜黃帝得玉一鈕,治為墨海焉,其上刻文曰:『帝鴻氏之硯』。」這就是傳說中制硯的開始。宋代程俱《謝人惠硯》詩:「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仔埋刊入清代高鳳翰《硯史》那方題銘「墨鄉磅礴,天空海闊。」運戚襲的大瀛海澄泥硯,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代翟灝《通俗編》曰:「今書大字用墨多,則以瓦盆磨之,謂其盆曰:『墨海』。」(5)墨池。一般稱小的硯台。即大硯稱「海」,小硯稱「池」。也有把墨盒稱為墨池的。(6)墨盤。一般是比較淺的硯台的俗稱,通常指像盤子狀的較大型硯台。(7)墨田。「墨田」是耕耘的意思,研墨如耕田。田在這里主要表示大,能「種墨」的地方,理解為硯。(8)硯山。依石頭的天然形狀鑿為硯,刻石為山,所以叫做硯山。明代高謙《遵生八箋》曰:「硯山始自米南宮,以南唐寶石為之,圖載《輟耕錄》,後即效之。」(9)硯池。有一種硯的形狀是凹形,稱作硯池。晉代傅玄《硯賦》雲:「蘆方圓已定形,鍛金鐵而為池。」說的就是這種硯。硯池,是指在硯的一端有一個蓄水池,為研墨加水方便而設的,大小不定,深淺不等,據石的形狀而定。(10)硯瓦。俗稱瓦頭硯,又叫瓦硯。秦漢時用的建築瓦當,多採用澄泥治成,後來被人們改製成硯。例如唐代吳融《古硯瓦賦》曰:「勿謂乎柔而無剛,土埏而為瓦,勿謂乎廢而不用,瓦斷而為硯。」《邵氏聞見後錄》曰:「硯瓦者,唐人語也,非謂以瓦為硯,蓋硯之中必隆起為瓦狀,以不留墨為貴。」(11)研磨器。對原始硯的俗稱。在新石器時代,研磨石墨或其他顏料的器具。例如,陝西臨潼姜寨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一套繪畫工具中就有研磨器,被稱為「始祖硯」。
3、中國古代造船的歷史發展
新石器的獨木舟和筏
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0000年--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並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據考證,筏,舟船發明以前出現的第一種水上運載工具,就是新石器時期我國東南部的百越人發明的。
秦漢時期的造船高峰
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峰。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南方的戰爭中組織過一支能運輸50萬石糧食的大船隊。據古書記載,秦始皇曾派大將率領用樓船組成的艦隊攻打楚國。統一中國後,他又幾次大規模巡行,乘船在內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漢朝樓船
到了漢朝,以樓船為主力的水師已經十分強大。據說打一次戰役,漢朝中央政府就能猜鄭出動樓船2000多艘,水軍20萬人。艦隊中配備有各種作戰艦只,有在艦隊最前列的沖鋒船先登,有用來沖擊敵船的狹長戰船蒙沖,有快如奔馬的快船赤馬,還有上下都用雙層板的重武裝船檻。當然,樓船是最重要的船艦,是水師的主力。樓船是漢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發展也是仔兆仔造船技術高超的標志。
三國造船業發達之地
秦漢造船業的發展,為後世造船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時期孫吳所據之江東,歷史上就是造船業發達的吳越之地。吳國造的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載3000名戰士。以造船業見長的吳國在滅亡時,被晉朝俘獲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見造船業之盛。到南朝時,江南已發展到能建造1000噸的大船。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齊大科學家祖沖之(公元429年-500年)又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南齊書》卷五二)。它是裝有槳輪的船舶,稱為車船。這種船利用人力以腳踏車輪的方式推動船的前進。雖然沒有風帆利用自然力那樣經濟,但是這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為後來船舶動力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造船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唐宋時期的造船高峰
唐宋時期為我國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時期。我國古代造船業的發展自此進入了成熟時期。秦漢時期出現的造船技術,如船尾舵、高效率推進工具櫓以及風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這個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和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加先進的造船技術。隋朝是這一時期的開端,雖然時間不長,但造船業很發達,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龍舟。隋朝的大龍舟採用的是榫接結合鐵釘釘聯的方法。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聯結要堅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廣泛采念汪用了這種先進方法。
到了唐宋時期,無論從船舶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體現出我國造船事業的高度發展。具體來說,這一時期造船業的特點和變化。
大龍舟
公元640年,隋煬帝楊廣為了要到揚州一游,命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十艘。楊廣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
大龍舟高數層,船體要用很多大木料。木料的長度有限,這就要求把許多較小較短的木料連結起來。同時,船體的骨架與板之間,船體與上層建築物之間的連結技術要求很高,連結不好就不堅固,所以在龍舟的結構強度中,連結是極重要的。隋代大龍舟的連結方法是採用榫接結合鐵釘釘連。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連結要堅固牢靠多了。隋代已廣泛採用了這種先進的方法。
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舶叫寶船,它採用的是中國古代適於遠洋航行優秀船型--福船型。它高大如樓,底尖面闊,首尾高昂,首尖尾方,兩側有護板,船艙為水密隔艙結構。底尖利於破浪,吃水深,穩定性好,安全舒適,是航行於南海和西洋航線最先進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4、談談歷史上南方農業問題
第一節 原始農業與粗放農業階段
一、中國農業的起源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脫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當笑首芹時尚末產生農業,原始人類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史稱舊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漁芹乎」的時代。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採集漁獵的強化,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
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創始了農業。一般認為,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中國古代有關「神農氏」的傳說就反映了原始農業發生的那個時代。
、
新石器時代我國原始種植業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為原始刀耕或火耕階段;8000年至5000年前為原始鋤耕或耜耕階段;5000年至4000年前為發達鋤耕階段。在生產工具上,這一時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種」向發達鋤耕的進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連種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輪荒耕作制的轉變,土地利用率較以前有了顯著提高。作物種類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見,南方水稻秈、粳並存,大麻、薴麻成為人們衣著的主要原料,葫蘆、白菜、芹菜、蠶豆、西瓜、甜瓜等也已開始栽培。因原始農業的發展,這一時期人們開始由以前游移和季節性的野營生活逐漸轉入定居生活,男子在農業生產中漸居主要地位,從而實現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轉變。
在原始畜牧業方面,經長期圈養馴化,家畜種類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有家豬、家犬和家雞的遺骨出土,說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區已有原始畜牧業。稍後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又有牛的遺骨出土。大汶口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還發現馬、山羊和綿羊的遺骸。至此,在我國北方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業已具雛碰畢形。在中國南方,養豬之歷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遺址還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遺骨,說明六七千年前以飼養豬、狗、水牛為內容的南方畜牧業已初步發展。
1926年我國考古學者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一個半割的、似絲的繭殼」。1958年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又發現一批絲織物,說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國已開始養蠶緞絲,紡織技術已具相當水平。
三、粗放農業階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原始農業進一步發展,黃河中下遊人口持續繁衍,逐漸成為中原經濟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繼在這里建立了強盛的國家。夏、商、周屬奴隸制時代,歷時1300多年。這個時期的農業按原始農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處於粗放農業階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開始解體並逐漸走向奴隸社會的時代。私有財產已經萌發,土地制度由農村公社制蛻變為奴隸主國家所有制。國王擁有全部土地,並將其分封給諸侯和臣屬,最後由「庶民」進行耕種,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由於國家統治形式的確立及分層分區管理,從而在制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夏代政府機構中設立有專門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職。有組織的奴隸勞動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規模治河導水及溝洫體系的建設,對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這一歷史的生動寫照。夏代人民還首開天文科學,並根據農耕經驗,結合農事發展,制定了指導和規范農業生產的歷書和歷法。當時穀物釀酒業已形成,成為農產品加工的先聲。陶器的發明為穀物食料的處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為金屬冶煉創造了基本條件。夏代後期,青銅器已經出現,對後來農業生產工具的變革產生了劃時代影響。
商代是奴隸制的鼎盛時期,它持續了600多年,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王朝。商代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長足發展,農業已成為社會主要生產部門,農具製作較夏代更為精細。商後期農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銅農具。商代還開創了井田制,以630畝地劃為9區。1區70畝為公田,其餘8區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納貢。這一賦稅形式,對解放奴隸生產力無疑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公元前11世紀,西周取代商朝,中國步入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大轉變時期。西周繼續實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國戶口增殖,田地擴大,富源開闊,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西周繼承夏代溝洫和商代井田體系,施行井疆溝洫制。木製農具和青銅農具均有大量增加。隨著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種類也日趨多樣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種植發展迅速。蔬菜品種有直根類、薯芋類、嫩菜類、蔥類、柔滑及香生菜類多種。果樹有落葉果樹帶和落葉常綠果樹混交帶果樹品種40餘種。
在畜牧業方面,西周已發明了馬匹去勢術,牲畜內外科病症的治療也積累了初步經驗。在林業方面,西周時注重用養結合,設有「虞人」,專司護林工作,並對樹木採伐年齡及採伐季節作了規定。
西周時代國家上層建築已相當完備。各級組織均有首長領其事,如閭師、閭胥、族師、鄉大夫、鄉師等。他們經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農民傳達政府命令並組織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第二節 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社會制度上實現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演變,在農業生產方面則開始了由粗放農業向精耕農業的轉變。由於春秋戰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主要農業區在秦嶺和淮河以北,全國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黃河流域,因此,本節著重闡述北方地區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一、精耕細作農業傳統的奠基
中國農業最顯著的特別就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制度之上,以提高土還生產率為目的的精耕細作。這一特點的發生始於春秋戰國時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東遷後,國力日趨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諸侯的力量,從而出現了大國爭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催化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嬗變。戰國時期,「七雄」不斷進行兼並戰爭。為了能在兼並戰中取得勝利,他們進行了一系列變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隸主貴族世卿世祿制度被廢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階級逐漸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長期沿襲的井田制逐漸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發展。在賦役制度上,奴隸主貴族的「貢、助、徹」被廢除,代之以按地畝征稅的賦役制度。在經營方式上,改「千耦其耘」為個體經營。所言這一切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從事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進入鐵器時代,鐵制農具的使用已較普遍。與鐵犁相配,牛馬被用於農業,從而實現了農業動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變遷。鐵犁與牛耕並舉,相輔相成,使這一時期農業生產力有了突破性發展。如《呂氏春秋•上農》所言:「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這些進步均為封建制度的最終確立創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鐵器的應用和推廣也為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應運而興。如中國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魏國修建的漳水渠、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都江堰及我國古代最長的人工灌溉渠道鄭國渠等,為保障當時農業的穩產高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時期,人們對土壤和農作物有了更多的認識。「五穀」的概念已經形成,並注意到了開展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人們認識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給莊稼施肥可增加產量;種莊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獲得好的收成。周時的起畝作壟技術至戰國時因犁耕有了發展,形成「畎畝法」、即在高燥田裡將莊稼種於壟溝以防旱,在低溫田中將莊稼種在壟青以防澇。由於積累了這些經驗,西周時那種墾種休閑交替的易田制漸被廢棄,耨地實行連種,一年一熟,部分發達地區還試行復種,兩年三熟,從而實現了耨作制度上的重大轉變。
這一時期,園藝業也有了較大發展,周以前雖然也有蔬菜和果樹栽培,但多作為農業的補充而存在。春秋戰國時,農圃已經分工。當時栽培果樹有20種以上,食用蔬菜有40餘種,其中人工栽培者十餘種。由此,獨立的園藝業初步建立。
此期畜牧業也有相當大的發展。在西部游牧區,牧業漸成規模,戰爭中俘獲的牲畜常以萬甚至10萬計。在廣大中原地區,因戰事、犁耕和積肥等多種需要,六畜被普遍飼養。以外形來鑒別家畜優劣的相畜術已具相當水平。名傳千秋的相馬專家伯樂和相牛專家寧戚就活躍在這一時代。為了保障畜牧業的發展,政府還設立了專門的牧業機構和「牛人」、「羊人」、「校人」等畜牧官員,同時還制定了各種畜牧法規。湖北雲夢出土的戰國「廄苑律」竹簡堪稱世界最早的畜牧法規。
因戰亂和連年濫伐,原始林遭到嚴重破壞,迫使政府不能不重視森林的養護和種樹。當時設有「山虞」和「林衡」等林官。嚴禁濫伐,嚴防山火,將植樹造林已作為利國利民的長久之計。
二、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
秦漢時期,我國農業在春秋戰國開始的道路上進一步發展,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逐漸形成。
秦滅六國後,結束了諸侯紛爭割據的局面,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車軌和文字,大規模移民西北和五嶺,修築堤防,疏浚河道,這一切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漢王朝繼承了春秋戰國時的農本思想,將重農思想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實行輕徭薄賦、墾荒實邊、興修水利、獎勵力田、勸業農桑等一系列重農政策,較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因漢武帝對水利事業的重視,漢代農田水利建設蓬勃發展。僅國都所在的陝西關中就興建了六輔渠、龍首渠和靈軹渠等水利工程(圖9-2)。山西引汾水和黃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東引巨定澤水和汶水,等等。井渠法傳到新疆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地下灌溉渠道—坎兒井,解決了乾旱地區開渠塌方或沙土漏水和蒸發量大的難題。此外,這一時期還創造了放淤壓鹼,成為後來治理鹽鹼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於冶鐵業的迅速發展和冶鐵工藝水平的提高,此期鐵農具的種類大為增加,質量也有較大提高,農具已完全鐵器化。犁壁的發明使犁在破土鬆土的同時增加了翻土、滅茬、壓草、開溝、作壟的功能,使得耕作更有效率。秦漢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搜粟都尉趙過在陝西關中推行「代田法」時,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鐵犁的廣泛應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廣是漢代農業發展的兩項重大措施,對我國農業精耕細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漢代我國還發明了世界最早的條播機—耬車。它改原先的撒播為條播,將開溝、下種甚至施肥等作業合而為一,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播種均勻且節省種子。《齊民要術》稱之為「省力過半,得谷加五」。耬車18世紀傳入英國,經塔爾改進後成為當時通行於歐洲的畜力條播機。
秦漢時期,在耕作技術方面,進一步改進壟作法,經濟有效地利用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漸形成了耕、耙、磨、壓、鋤相結合的防旱保墒耕作技術體系,創造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旱作農業傳統。因冬麥的推廣,漢代時輪作復種制初步發展。在施肥方面,也創造了基肥、種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技術。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已完全成形並廣泛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此期,園藝事業也有較大發展,出現了一些有相當規模的果園和菜圃,栽培和管理技術也明顯提高。
畜牧業方面,相畜術、畜禽良種的選育、牲畜雜交和雜交優勢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飼養管理均有一定進步。在中獸醫方面,脈學和症治、閹割去勢、本草學方面都有進展,並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養蠶業與蠶桑技術繼續發展,中國的絲織品和養蠶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至西亞。
此期,人工養魚和人工造林也進一步發展,漁業和林業逐漸成為農業中獨立的生產部門。
總之,秦漢時期我國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無論從經營思想、農學理論,還是技術體系均已基本形成。
三、北方傳統農業的發展
公元2世紀末,黃巾大起義使東漢王朝瀕於瓦解,各地義軍乘勢而起,中國從此進入了分分合合、混戰不已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頻、政局動盪、人口逃亡、耕地荒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但客觀上戰亂所造成的人口大遷徙也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的融合及農業文化的交流。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捲入以種植業為主的洪流中來。由於各族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傳統農業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在秦漢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漢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繼續。但此期國軍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較大發展,如曹魏時期的軍屯與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無論軍屯還是民屯,土地所有權都屬國家。屯田按軍事組織進行,屯墾工作與軍事活動相結合。
這一時期,因豪強割據,水利事業廢多興少。但南朝各代比較重視水利建設,宋、齊、梁、陳相繼修復了芍陂堤堰,溉田萬頃。
隨著鋼鐵冶煉和加工業的發展和提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鐵農具的種類大大增加,性能有較大改進。後魏《齊民要術》中記載的農具有20餘種,不少是漢代未見記載的。從出土農具看,這些農具全都通過白口鐵柔化而製成。
這一時期傳統農學理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谷田必須歲易」,連作「莠多而收薄」等記載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合理輪作的必要性。合理輪作不僅有利於消滅雜草,減輕病蟲的危害,而且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已經從野生綠肥作物的利用發展到有意識栽種綠肥作物,並且將綠肥作物納入輪作體系,開創了綠肥作物輪作制。《齊民要術》記述了谷、瓜、葵、蔥等多種作物與綠肥作物的輪作復種,稱之為「美田之法」。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良種,這一時期還創建了「種子田」,進行良種繁育。單種單收、精心管理、防止混雜,較漢代「穗選法」有了一定的進步,奠定了我國傳統選種和良種繁育的基礎。據西晉郭義恭《廣志》記載,粟的品種有11個,稻的品種有13個。《齊民要術》中粟的品種增至86個、水稻品種為24個。
在植物保護方面,農業防治增加了作物抗蟲品種的選育及輪作防病等新內容。對寄生性天敵昆蟲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並總結了利用捕食性天敵昆蟲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的經驗,開創了「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在園藝方面,北方黃河流域栽培果樹的種類與漢代相比變化不大,但南方栽培果樹有顯著增加,如柚、枇杷、頻婆子(又名鳳眼果)、韶子(又名毛荔枝)、海棗、古度樹、枸橡等,而且出現了一些大面積果園。栽培的蔬菜種類也從東漢時期的20多種增加到30多種。蔬菜栽培技術發展了留「本母子瓜』作種、大蒜「條中子」及促使蓮子早發芽等方法。窖藏鮮菜的技術較漢代進一步完善。
在畜牧獸醫方面,因征戰、驛傳及農副業生產的需求旺盛,促使養馬業蓬勃發展;家畜遠緣雜交產生了騾子;相馬術已有成套標准,相牛、相豬也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驗;家畜的閹割和獸醫內外科均有一定進步,尤其是北魏時期對豬的閹割法的改進,使出肉率顯著提高。
這一時期我國蠶絲生產在農業中仍占較大比重。敦煌為絲綢商業交易之地,南方蠶絲業發展更為迅速。這時人們認識到了孤雌生殖現象;學會了用低溫控制蠶卵化性;發明了鹽漬殺蛹儲繭法。
我國很早就認識到蜂的用途,3000多年前已開始食蜜。有關蜜蜂的人工飼養最早見於西晉文獻。張華《博物志》記載了人工養蜂蜂種的來源及收取蜂蜜的時間和方法。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漁業生產仍以捕撈為主,但已經試行人工養魚。南北朝墓葬出土有養魚的陶器涌。《齊民要術》也介紹了養魚致富的經驗,包括魚的習性、魚池規模、放養量、雌雄魚的比例及魚池蓄水的深度。
第三節 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經濟重心一向在黃河流域。長江以南廣大地區公元3世紀時依然地廣人稀、文化落後,農業生產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經營。雖經漢、晉、南朝的持續開發,經濟漸成規模,但與同時代的北方相比,仍遜色許多。這種狀況直到隋唐五代時始有改變。
一、南方傳統農業的興起
唐朝初期,社會經濟曾有過一段空前繁榮的時期。但唐中葉以後,土地兼並盛行,均田崩潰,社會矛盾日漸突出。歷時7年的安史之亂使北方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南方因未受戰亂直接侵害,社會生產相對穩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帶來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中原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南方農業迅速發展,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西漢以前我國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東漢後開始向南方推進。南北朝時北方陷於破壞停滯狀態,南方則進一步發展。中唐以前,南方灌溉工程僅23起、防洪排澇工程3起、運輸工程3起。中唐以後,灌溉工程猛增至938起、防洪排澇工程7起、運輸工程8起。水利建設極大地促進了江南農業的發展,江南日益繁榮,出現了「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農具方面,曲轅犁和筒車的發明,標志著我國南方水田耕作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它增加了犁評,可調節深淺,犁壁與犁鏵面不連續,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國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轅犁的出現和耖耙的推廣,促進了耕作技術的發展。經長期實踐,逐漸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結合的水田耕作技術體系。這一時期,隨水田冬作的發展,一年兩熟制在南方初步發展。
在園藝方面,此期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不少果樹和蔬菜品種;嫁接理論與技術有了新的發展;創造了蠟封果蒂的保鮮貯藏技術;開始了食用菌的人工培養;茶葉生產及茶葉栽培技術具有世界性的影響。
在畜牧業方面,相畜術進一步發展;創立了馬籍和馬印製度;引進了大宛馬、康居馬和波斯馬等國外優良畜種。在獸醫方面,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獸醫教育機構,僅太僕寺中就有600餘位專職獸醫。解剖、針灸、臟腑學說及獸醫外科等方面均有進展。
隋唐時期,我國蠶桑業相當發達,生產中心也從黃河流域移至南方。
二、南方傳統農業的發展
宋元時期,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東南太湖地區已成為國家經濟命脈,農業生產水平遠遠超過北方。唐代後期,南糧北濟最高年額不過300萬石,北宋則超過700萬石。
南方農田水利建設持續發展。宋代人口高峰時全國人口約1億。因耕地不足,出現與山爭地、與水爭田的現象,導致梯田、圩田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蕪湖萬春圩田40萬畝,江東絡官圩80萬畝。
宋元時期農具的發展在歷史上是空前的。這主要表現在新農具的大量涌現和農具所具備的各種特點上。可以說,傳統農具到這時已基本完備且趨於定型。
宋元時代,多熟制迅速發展,雙季稻種植面積擴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三季稻。農業內部生產結構也有了新的變化,主要作物種植范圍擴大。麥在南方長足發展,有不減「淮北」之勢,成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種植日漸普遍,以至王禎《農書》稱之為「濟世之谷」。棉花的發展突出。北宋時期中棉栽培僅限於兩廣和閩滇地區,非洲棉也多在新疆和陝西栽培。但宋末元初,中棉已擴展至江淮流域。因植棉比之蠶桑,「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比之種麻,「免績緝之功,得禦寒之益」,倍受人們喜愛,種植范圍不斷擴大。
此期土壤肥料的理論與技術也有一定突破,創立了「地力常新」論。肥源進一步擴大,肥料積制方法不斷改進,施肥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
園藝方面,原來主要在嶺南種植的橙、橘、香蕉、荔枝、龍眼等,在宋元時分別向閩、浙、贛、川、蘇等地推移,擴大了種植區域。
畜牧業在宋代北方漢族地區遠不如漢唐,但元代有一定發展。南方畜牧多養牛、羊、豬、雞,並以豬、雞最多。此期,優良品種「湖羊」培育成功,淡水養魚業也有較快發展。
。。。。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542861&page=1樓主看吧,應有盡有~~
樓主想要的答案實在太難了,找了很多網址網頁都沒搜到合適的答案,哎~~要有資料就行咯~~
至於還要中英文對照,太難咧~~(百度人也不是機器人啊)
參考資料: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542861&page=1
5、中國古代手工業取得了哪些成就
對於中國古代經濟史的學習,我們可以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去認識。其中,每個方面的最重要的知識應該是反映其本質特徵方面的知識。中國古代手工業(以下簡稱工業)發展的特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映出來。
一、工業部門的不斷增加。在中國工業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工業部門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會,工業種類很少,只有石器製造、骨角製造、陶器製造、紡織品製造、釀酒、編織等部門。奴隸社會增加了冶銅業(即青銅業),封建社會又增加了冶鐵、製糖、棉紡織業等部門。工業部門的不斷增加,有的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新的行業,有的則是由某個行業演變分化成的新的部門。例如在紡織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先有絲織業,後有棉紡織業;其後棉紡織業日益發展,又分為軋花、紡紗、織布、印染等部門。同樣,在礦冶鑄造業方面,也日益分化成為采礦、冶煉、鑄造等工業部門。另外,某個工業部門的創立或發展,往往會帶動其他有關部門的創立或發展。例如中國冶鐵業的興起,使農具製造和兵器製造成為獨立的工業部門。
二、工業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勞動分工的不斷發展。任何一個工業部門,不論早晚,一旦創立,它的生產技術都是在不斷進步的。以冶鐵技術的發展為例:春秋時期以木炭為燃料,用皮囊鼓風煉鐵;西漢時期開始用煤炭做燃料;東漢時期發明了水力鼓風機(水排),提高了爐溫;北宋以後,以焦炭為燃料,進一步提高了爐溫。同時,坩堝煉鐵法的創造和土高爐煉鐵技術的進步,昌缺使中國古代冶鐵生產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中國手工業發展史上,不論採取何種經營方式(如作坊、手工業工場),其生產單位內部的勞動分工,都是漸趨細密的。促成工業生產力提高的各種因素,往往是互相影響的。例如工業生產規模的大小,對於勞動分工粗細的程度是有直接影響的,生產規模擴大,往往促成勞動分工細密。在明清時代的某些工業部門,如制瓷、製糖、礦冶、井鹽等行業的部分手工業工場中,都已具有相當細密的勞動分工。這時的手工業工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有機生產體系了。
三、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與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從工業經營的方式來說,其發展的一般趨勢,是由家庭手工業到作坊工業,再到工場手工業。原始社會只能實行簡單的協作,進行簡單的生產。奴隸社會的工業生產規模較前有所擴大,在製作工業產品時,已經有了初步的勞動分工,生產效率較前提高。到了封建社會,工業生產的規模又有了擴大,勞動分工也漸趨細密;尤其在明代中葉以後,城市工業生產中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工場手工業的經營方式。在這種手工業工場中,一般僱傭較多的工匠,在細致的勞動分工之下來擴大生產,使產品的製造進一步發展。如礦冶、紡織、制瓷等部門,在江南地區的某些手工業工場具有比較復雜的生產設備,吸收了大量的僱傭勞動者。他們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很大。例如清代前期的礦冶業中,由於鑄錢需要大量的銅,促使銅礦開採得到較大發展。
四、官府工業與民間工業的同時並存。中國的官府工業,歷史悠久,自從奴隸制國家建立後,就有官府工業的存在。從西周到西漢,主要的工業部門,官府都設有作坊。統治者把手工業者集中到官府,以強制的手段迫使他們在官府作坊里進行製造。從春秋末期起,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社會分工的擴大,不少手工業者脫離農業而獨立。這時社會上除了官府工業作坊外,還出現了一批民間工業作坊。其時以冶鐵業發展最快,因為它與人民生活有密切關系,其產品具有極大的市場。
從東漢開始,社會分工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民間手工業者不斷從農村中分化出來,向城市集中,成為獨立的手工業者。這一時期,一方面是民間手工業者脫離農業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業在中國工業經濟中仍佔有主導地位,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間手工業者的發展。到明清兩代,官府工業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間工業則不斷發展。這時候官府工業與民間工業的關系,不僅表現在官府工業須有民間工業來支持,而且表現在官府工業在中國工業經濟中所佔的主導地位讓給民間工業了。在這一時期,民間工業經營方面有一個特色,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開始產生。簡散一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破壞;二是某些手工業作坊擴大成為手工業工場,亦即工場手工業開始興起。中國民間工業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是從明代中葉以後開始的,至清代前期有所發展。它所涉及的生產范圍,以礦冶、制瓷、紡織業為主。明代中葉以後,某些工業部門的民間作坊朝著手耐咐辯工業工場方向擴展。
五、經濟重心南移與工業分布的相應變化。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後逐步移至南方。大約到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從南方到北方的變遷。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有不少工業生產部門、工業製品的主要產地,也從北方逐漸移到南方。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絲織業地區分布的變化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遠古時代,中國的絲織生產,以北方的黃河流域為繁盛之地,尤以河北地區為盛。其後逐漸演變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國的絲織生產重心已經移到江南地區,尤以蘇州、杭州、南京和廣州等地為盛,不論官府絲織業還是民間絲織業都是如此。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國一些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官府織染局,長江流域的南直隸(今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處皆有設置,而以浙江為最多。
6、石器時代1.82薩伊那斯是什麼任務
鞋子,腰帶 你就職後就有了 龍骨皮卜宏甲手套 薩伊那斯:405 466 艾爾斯 需要材早念料:5萬石幣,點不燃的皮,龍骨的化石,強的繩,蒸餾水的水滴,柔軟的黏土 獲得物品:龍骨皮甲手陸弊困套(攻+8 防+17 敏-2) 水藍皮甲手套 加魯卡 :109 1020 艾爾登 需要材料。
7、千古名石譜新篇
——話說江蘇觀賞石
New page in the eternal well-known stones
—The tales on the visual stones of Jiang Su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江蘇,地處長江下游,山清水秀,風景如畫。觀賞石名石薈萃,石文化源遠流長。
「天賜國寶」雨花石
被譽為「天賜國寶」、「東方明珠」的雨花石,久負盛名,千古流芳。早在五六千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居住在南京鼓樓岡的原始先民們,就把自然界的雨花石當作審美物了,考古工作者曾猛段在鼓樓岡北陰陽營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現70多枚雨花石。進入文明社會後,雨花石作為文化載體和審美對象,春秋時孔子的《尚書》、宋代杜綰的《雲林石譜》、明代林有麟的《素園石譜》、清代孔尚任的《六合石子》,以及民國時王猩酋的《雨花石子記》、張輪遠的《萬石齋靈岩大理石譜》等,古往今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雨花石文化。特別是明萬曆年間,以米萬鍾為首的一批文人雅士,為雨花石著文、立譜、詠詩、繪畫、收藏、辦展,形成了歷史上第一次雨花石文化熱。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京又掀起了第二次雨花石熱,成立了雨花石協會和雨花石文化研究所,建立起了雨花石博物館,出版了《雨花石珍品集》、《雨花石鑒賞》、《雨花石譜》等書,發行了《雨花石》電影和多媒體光碟、《雨花石》電話磁卡,舉辦了「雨花石藝術節」、第十一屆亞運會「中國雨花石展」和雨花石學術研討會等。「雨花文化」、「雨花藝術」、「雨花六美」、「雨花三勝」、「雨花十德」、「雨花精神」已深入人心。其中《雨花石珍品集》和《雨花石》電影,已由文化部發往駐外使領館,雨化石巳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向各國人民展示雨花石之美。
【名稱】足球
【名稱】大將軍
「天下第一」靈璧石
《雲林石譜》收入116種觀賞石,靈璧石名列第一。清代乾隆皇帝御題「天下第一石」,靈璧石享譽中外。靈璧石主產地在安徽省靈璧縣,但在歷史上靈璧曾屬江蘇省徐州市轄區,如今與靈璧縣接壤的徐州市銅山縣也產有靈璧石。靈喊知卜璧石不僅是安徽省、也是江蘇省的名石之一。在江蘇省徐州市等地,收藏和研究靈璧石巳成風氣,徐州市建有靈璧石館、靈璧石市場;徐州市石文化研究會,編輯並出版了大型資料性書籍《中國靈璧石譜》,將靈璧石分成52類,為靈璧石建立了「檔案」;張訓彩將軍的《中國靈璧石》,論述了靈璧石的地質成因、文化歷史和審美特徵。
「瘦皺漏透」太湖石
太湖石產於江蘇省太湖地區,久負盛名。唐代白居易的《太湖石記》記述了丞相牛奇章收藏的太湖石,驚嘆「富哉石乎」。描述了太湖石的各種形態之美。宋代賞石大家米芾總結出太湖石「瘦、皺、漏、透」審美特徵,賞石四字訣亦成為當今賞石審美的標准之一。北宋末年的「花石綱」事件,使太湖石散落蘇南、南京、北京等地,如蘇州留園的「冠雲峰」、蘇州十中校園的「瑞雲峰」、南京瞻園的「倚雲峰」、南京玄武湖公園的「童子拜觀音」、北京中山公園的「青蓮朵」,等等。太湖石是庭院陳設和園苑布景的主要觀賞石種。如今,南京地區也發現太湖石,而且有黃色、紫色和白色多種,並已享譽石界。
「鍾靈毓秀」棲霞石
棲霞石是產於南京地區古老而又新興的石種,明代《素園石譜·棲霞石》雲:「至正間,錢惟善先生游江左獲奇石,峰巒秀潤,上有古篆文曰『棲霞』,心異之,作供幾上,每神遊其間,便有世外之想。」至正,元順帝年號,始於公元1341年,也就是說,距今655年前棲霞石就聞名於世了。棲霞石以造型石為主,石質堅硬黝黑,古樸典雅。有的峰巒疊嶂,嶙峋俏麗;有的凌空倒掛,峰迴路轉;有的清潤秀麗,扣之如磬,正如古詩所雲:「九華煙霞,五老冰,縹緲飛來,幻形峨」。一經問世,就受到愛石者青睞。棲霞石中還有太湖石、鍾乳石、錦紋石、生物化石等石種。在觀賞石界聞名遐邇的「春蠶」,就是棲霞石。
「白璧無瑕」崑山石
崑山石又名昆石,產於江蘇省崑山市,也是我國名石之一。《雲林石譜》記有「崑山石」詞條。自宋以來,幾乎歷代文人雅士都有詩文頌之,宋代詩人曾幾的《乞昆石》、陸游的《崑山石》,元代張雨的《得崑山石》,清代歸庄的《崑山石歌》等。如今,在崑山市亭林公園里,還保留有明代的崑山石珍品,一為「春雲出岫」,一為「秋水橫波」,均1米多高,竅孔遍布,玲瓏剔透。
崑山石約有十多個品種,如雞骨峰、胡桃峰、楊梅峰、鄭穗雪花峰、石膏峰等。雞骨峰薄如雞骨而又堅韌交錯;楊梅峰如粒粒楊梅,晶瑩欲滴;雪花峰如雪花一樣,纖細靈巧;海蜇峰如海蜇一樣,層層疊疊,宛如天書。崑山石以「峰」相區別,這個「峰」不同於山形石的「山峰」,而是以像什麼為特徵的。於細微處見奇妙,這也許是崑山石獨具魅力的「個性美」吧。
【名稱】阿詩瑪
雨石
【名稱】煙雨樓台
【名稱】奧運聖火
【名稱】通靈翡翠
【名稱】舞動的北京
【名稱】神馬渡江
【名稱】雨花魂
【名稱】虎跑泉
【名稱】生命
【名稱】古梅
【名稱】蓬萊仙境
【名稱】猴子觀海
【名稱】石上「石」
【名稱】撒切爾夫人
【名稱】NBA公牛隊隊徽
【名稱】外婆
【名稱】福娃慶奧運
【名稱】天池吟春
【名稱】天降花雨
雨石
【名稱】荷塘月色
【名稱】伊麗莎白
【名稱】奧運火炬
【名稱】玉蘭盛開
【名稱】頑綠
【名稱】辟邪
【名稱】佛
【名稱】校長
【名稱】卧虎
【名稱】東方維納斯
【名稱】雙鱷嬉戲
【名稱】雁歸來
【名稱】風骨
【名稱】無題
【名稱】風雨玲瓏
【名稱】仰天長嘯
8、求日本歷史,不要網上搜的
公元4世紀中葉,日本出現統一的國家——大和國。5世紀初,大和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勢力曾擴大到朝鮮半島南部。公元645年發生大化改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公元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1853年7月8日,剛剛躋身於強國之列的美國,派出東印度艦隊司令佩理率領四艘全副武裝的黑色大船,闖入了橫須賀港。19世紀中葉,英、美、俄等國家迫使日本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實行封建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動搖,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實力派薩摩和長州兩藩,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倒幕。1867年,27歲的澀澤榮一作為日本代表團的成員到了法國,參加巴黎萬國博覽會。1868年4月15日,明治天皇頒布了《五條誓文》,這是一個推動國家變革,開啟變法圖強大幕的總綱領。從此,日本進入了一個被稱為明治維新的時代。1868年,革新派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游宏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肢猜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侵吞朝鮮。1914年8月8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軍向中國滿洲發動進攻,1932年1月2日完全佔領滿洲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30多萬南京人民被侵華日軍集體大屠殺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5年8月 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 天皇向日本國民宣布日本戰敗(原聲)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簽署投降書
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進入昭和時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歷磨型降。戰後初期,美軍對日本實行單獨佔領。1947年5月實施新憲法,由絕對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20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增長速度為22.8%,60年代為11.1%,70年代為5.3%,80年代為4.5%,1951—1977年間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0%.
9、《石器時代M》考古攻略丨考古大全—卡魯它那村
考古大全之卡魯它那村,每張地圖考古是兩個格子增加1%探索度(共40%,探索後的區域會打上✔只要挖沒挖過的區域就能湊齊),剩下的15個線索搜集每個線索增加4%探索度(共60%)。可能每一副地圖最後那條線索會花一些體力來挖,不過還是看臉啦~
10%探索:10萬石幣、200寵物幣、大的騎術果實X1
30%探索:15萬石幣、400寵物幣、大的騎術果實X2
60%探索:20萬石幣、600寵物幣、大的騎術果實X3、寵物果實X1
85%探索:25萬石幣、800寵物幣、大的騎術果實X4、寵物果實X2
100%探索:30萬石幣、1000寵物幣、大的騎術果實X5、寵物果實X3
漁村生命果實、薩村防禦果實、加加攻擊果實、卡魯敏捷果實,剩下的平原地圖獎勵不變,薩伊那斯平原果實換成翅膀進階的道具,加魯卡平原果實換成神奇的騎術果實。
每張地圖達到100%探索度會有稱號獎勵
漁村稱號:生命+3.5%
薩村稱號:防禦+3.5%
加加稱號:攻擊+3.5%
卡村稱號:敏捷+3.5%
薩伊那斯平原:狀態命中+35
加魯卡平原:狀態抗性+35
(這里大家可搏凱核以孫宏參照自己人物屬性優先選擇哪副地圖考古)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卡魯它那村吧!
線索:牧場往南的海邊
得到:仙人的龜殼
線索:村子北部的湖邊
得到:湖中仙女的項鏈
線索:村長小屋的附近
得到:人魚之淚
線索:某個特別害怕海怪的村民附近
得到:魔鏡
線索:村子的最南部
得到:傳奇珍珠
線索:村子的某個火鍋附近
得到:金拱門烤肉
線索:村中某個脾氣不好的寵物附近
得到:“精緻”玩偶
線索:村子東側的橋邊
得到:水之印記
線索:春心萌動的烏力附近
得到:愛心之石
線索:出生點的小島上
得到:神秘猛獸的化石
線索:牧場主人附近
得到:大的肉
線索:通往郊外的出口處
得到:威威系寵物蛋
線索:村子的守衛隊長附近
得到:符文改造石
線索:村中最近的2個屋子之間
得到:裝備改造石
線索:村子的最基掘東部
得到:寵物改造石
10、石器時代M開服氪金禮包內容怎麼樣
石器時代M開服氪金禮包有什麼?有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那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帶來開服氪金禮包扮鎮內容介紹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服氪金禮包內容介紹
活動時間:
2019年7月10號6:00到2019年7月15號6:00
禮包內容:
寵物大禮包1:5個普通技能罐頭、5個被動技能罐頭、5個必殺技能罐頭
寵物大禮包2:20萬石幣、5個普通靈魂禮盒、10個巨大的忠誠罐廳纖粗頭
寵物大禮包3:500寵物幣、25個寵物改造石、1個隨機寵物成長果實
注意事項:
1.禮包只能通過非綁定鑽石購買。
2.每個禮包每天限購1次。
3.購買次數每天06:00重置。
總的來說,對玩家最有用的就是第二個和第三個禮包,當然,這兩個禮包的價格也是有些小貴的,但是要沖級沖榜的玩家還是忍痛購買一下吧,以上就是小編總金結的石器時代M的開服氪金禮包的全部內容,希望能豎飢對大家有所幫助。
石器時代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