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超版權
1、請教大家,中超的每場比賽的版權是誰的
體奧動力80億「天價」購買中超版權底氣何來?
2015年10月29日 09:4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體奧動力和中超簽約
「你我為了理想,歷盡了艱苦,我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但願你會記得,永遠地記著,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
9月底,80億元拿下中超聯賽5年媒體版權後,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下稱「體奧動力」)至今沒有舉辦慶功會,執行董事李義東只是給公司股東「黎叔」黎瑞剛發去了上面這首歌——羅大佑1977年發表的《閃亮的日子》。
「重新出發首先是要站在未來看今天。」10月28日,中超聯賽版權簽約後,李義東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曲終人散後,體奧動力團隊面臨的則是加班。作為內容提供商,如何提高製作水平及轉播質量、優化媒體覆蓋、豐富版權產品等都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其目標是讓中超聯賽成為世界一流聯賽。
從3億到80億
兩個月前,李義東發給「黎叔」的另一首歌是《上海灘》,因為面對中國足球、中超聯賽,這位老球迷當時的心情可謂「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歡笑悲憂」。
喜,因為中國職業足球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即便1992年啟動改革的背景是一種被「拋棄」的悲涼,但1994年開始的職業化還是造就了中國職業足球的輝煌十年。
1994年到2004年,投資一家中國足球俱樂部一年的金額,從100萬元被迅速「炒」到了2000萬元,甚至更高;俱樂部平均年廣告收益從最初的幾十萬元增長到了約3000萬元;中國足協則從曾經的清水衙門變得炙手可熱。
李義東1994年發起創立的體奧動力(前身為華奧星空)在甲A時代就是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的合作夥伴,配得上「合作時間最長夥伴」的稱號。
「我今天站在這里不容易,很幸運。」說到這里,李義東很感慨,畢竟與他打過交道的5位足協專職副主席、6位中超公司總經理中的一部分,在2009年的反腐風暴中相繼身陷囹圄。
那一年,所有人都在問,中國足球該走向何方?
於是,2009年開始,相關部門對於足球產業鏈條進行了多次調研;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出台,足球產業成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焦點」;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方案包括11個部分、50條改革措施,無論是各大俱樂部負責人呼籲多年的「足球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造血功能」還是「體制改革」都有所涉及。
投資者則最關注足球改革中的兩點:「管辦分離」和轉播權。觸及中國足球「靈魂深處」的前者在今年8月已有動作。改變中國足球盈利模式的後者在今年5月也有試水,即中國足協通過公開招標將國足未來4年電視轉播、新媒體版權等四項權益銷售給一家民營公司,當然故事的主角是體奧動力。
9月,中國足協銷售「中超聯賽」5年媒體版權的消息一出就引發業界關注,畢竟,作為「中國體育版權市場上的皇冠明珠」,誰擁有中超聯賽版權,也就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對於這一點,大家都不傻,所以競爭很激烈。到最後沖擊階段,8家企業中只剩3家,包括體奧動力、中視體育等。」一名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一家首輪被淘汰的知名企業負責人透露,版權價格最初起價在3億元左右,被淘汰是因為相關資質不符合足協要求,「大家都不差錢,主要還是資質的問題。」
本報記者了解到,參與競標的幾家企業背後,不僅有輪流坐過榜首位置的幾位中國首富的背影,也有的獲得華人文化產業基金這樣強大基金支撐的,更有實力雄厚的國有傳媒老大。
投標沖刺階段,有一家企業將競標最高價叫到了43億元,這對李義東也造成了很大壓力,最終他做出了「一桿清台」的決定——80億!沒有給投標對手們留下第二輪回手的機會,雖然另一家企業的底牌叫到60億元。
中超轉播權平均半場僅賣7萬元
李義東表示:「其實我們有一個很顯性的參考系統,80億5年,按照14億的人口來算就是人均1.1元。英超的轉播權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180億元,英國總共6400萬人口,折算下來大概人均280多元。這是我們聯賽的經濟水平、管理水平、轉播水平、傳播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造成的,這說明中超聯賽未來會有極大的上升空間,這正是我們敢於投出80億的基礎。」
由於漲幅太大,雖然李義東的這種橫向比法理論上沒問題,但不少體育界人士在情感上卻很難接受。
2012年,中超的轉播權以730萬元出售;2014年,這個價格漲到了8000萬;2016年,這個數字就到16億元,也就是說,從2012~2016年的這4年之內,中超單賽季的轉播費用大約漲了218倍。
「誰都會被嚇到,但這個數字可以理解,因為中超聯賽的轉播權價值過去一直被低估。」著名足球評論員顏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般來說,在國際知名賽事的收入組成中,轉播權收入佔到一半以上。如英超2016~2019年三個賽季的本土轉播權銷售總價達到51.36億英鎊,這一數字比上一輪電視轉播費用增長了70%,這也是足球界目前金額最大的一個轉播合同。
雖然中超與英超差距較大,但並不意味著中超的轉播權不值錢。
一些公開信息顯示,中超聯賽的收視率經常會達到0.3、0.4、0.5,甚至到過0.6。收視率達到0.6意味著會有幾千萬人同時收看比賽直播。2013年數據顯示,當時中超聯賽就有2.79億的全年收視人次,這個數據在亞洲可以排在第一位;德甲聯賽超0.15都很難,有球迷換算一下,中超的收視率穩定在德甲的2到4倍。
不過,中超轉播權的銷售收入很「低廉」。有圈內人士估算過,轉播權收入僅佔中超總收入的9%,平均「一集」(半場比賽45分鍾)賣7萬元,而曾獲得中超轉播權的平台則獲得巨額收益。某賽季,中超聯賽電視轉播權銷售額僅730萬元,但通過直播中超,該平台單是獲得的廣告收入就有近9000萬元,網友戲稱,這比搶錢都牛,因為凈賺1000%以上。
「這種現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們今天也不予置評,但這次中超聯賽招標是讓轉播權回到一個正常的軌道上來。」中國足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桿清台」底氣何來
理想狀態下的足球市場化至少包括三點:一是中超俱樂部自身的良性循環發展——投資者是一如既往追求企業品牌傳播價值還是出於對足球本身的熱愛;二是中超聯賽本身體制機制改革——管辦分離如何落地,體育相關人才如何培養;三是青少年的培訓機制。
中國足協副主席張劍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表示,中超聯賽在《足球改革方案》推動中國足球事業穩步發展的進程中穩步前行,中超聯賽將進一步完善中超聯賽各項建設,用最短的時間將「中超品牌」引入新的發展軌道。
也只有基於中超聯賽各項改革建設與完善,中超聯賽的轉播權價值才能發揮到最大。如此,圈內人士認為,80億的「天價」轉播權在某種層面是倒逼中超聯賽整體改革要扎扎實實落地。
當然,體奧動力最終勝出,不僅是因為給出了80億的價格,更為重要的是其在版權分銷、轉播信號製作和傳播等方面,有著對手們難以企及的優勢。
體奧動力是目前國內從事足球賽事製作經驗最豐富的公司,迄今為止累計製作場次超過3500場;體奧動力還是目前國內賽事版權分銷體量最大的公司,與中央電視台、地方衛視及近20家地方電視台有超過十年以上的穩定合作關系。
傳統電視媒體短期內要實現大幅增長並不容易,可互聯網媒體、移動互聯網媒體則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而體奧動力與主要的互聯網公司也有著常年的合作關系,這也是80億「天價」能收回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義東表示:「和英超相比,我們的經營水準、聯賽包裝程度還相當落後,但只要在各個不同方面循序漸進地提升,中國市場的規模和潛力舉世無雙。前兩年10億版權,我們會要支付額外的學習和改進成本,這一切,都會是後三年成功的基礎。」
體奧動力總經理趙軍表示,下賽季開始,中超聯賽全部240場比賽都將執行全新的製作標准,每一輪的焦點比賽都將配備超高速攝像機、字幕系統、數據系統、飛貓等特種設備,而中超聯賽製作中心則生產基於中超聯賽的各類節目,通過不同平台進行版權的銷售。
「或許,再過一兩年,你們再看今天的80億,就不會覺得驚詫。」李義東說。
2、哪怕pptv拿下新媒體獨家,或也改變不了中超版權縮水的事實
從2年27億賣出獨家新媒體版權,到4-5億元分銷兩到三家新媒體遇挫,一年間,中超版權的價值正在遭受市場的嚴酷重估。
亞冠和中超2017賽季的到來,讓體奧動力和PPTV突然加快了腳步。
趁樂視體育面臨資金鏈斷裂之機,體奧動力打包搶走亞足聯全媒體版權,後將獨家新媒體權益轉包給PPTV。緊接著,雙方又將這一合作形式延續到了中超上。2017年3月3日早上,蘇寧體育傳媒宣布從體奧動力手中拿下2017賽季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版權,PPTV擁有(PC+移動+OTT)三端全場次播放權。
新歡PPTV
在樂視體育節節敗退時,PPTV步步為營成為體奧動力的新歡。
過去兩三年裡,樂視體育藉助出色的講故事能力、激進的戰略和高額的融資,迅速在資源、人才、聲勢等方面占據優勢。
而PPTV則在不斷出現的組織架構調整、團隊人員動盪以及與投資方企業基因沖突中掉隊。2016賽季中超,面對天價版權,PPTV並未出手。2015-16賽季英超,他們也無緣。2.5億歐元拿下2015-2020五年西甲全媒體版權,是PPTV病急亂投醫的無奈之舉。過高的成本讓蘇寧在西甲版權運營上舉步維艱。
但2016年11月,PPTV開始迎來反攻的轉機。其背後的蘇寧斥資7.21億美元拿下2019-2022賽季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英超獨家全媒體版權。如今,藉助亞足聯和中超版權,PPTV連下兩城,重新改寫了與樂視體育的競爭格局。
PPTV能將中超運營得如何,是關鍵的問題
相比至今仍然欠著2016賽季1億多元版權尾款的樂視體育和「永遠都缺錢」的樂視系,PPTV和蘇寧無疑能夠給體奧動力更大的「安全感」。
畢竟PPTV背後站著的蘇寧,橫跨零售、地產、投資、金融、文化、體育六大板塊,是個更大的塊頭。2016年,蘇寧也以足球為中心,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體育產業版圖,業務遍布包括俱樂部、版權媒體內容平台、數據等體育產業鏈眾多環節。
但從PPTV的角度看,拿下版權只是開展業務、形成現金流的開始,想盈利任重而道遠。不管是以現金、股權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的形式拿到中超版權,一個西甲壓得夠嗆,如今,又接連吃下亞足聯和中超權益,PPTV在拿下資源的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在2017賽季揭幕之前,確定PPTV拿下2017賽季中超獨家新媒體版權,看起來,體奧動力又打了一場漂亮的版權分銷戰役,但表面風光的背後,或許隱藏著大片陰影。
一年前,樂視體育以27億元人民幣的對價買下中超2年獨家新媒體版權,不光給體奧動力對於「80億」更高的信心,同時也刺激了整個中國版權市場,一度營造出無比繁榮的盛世場景。但隨後發生的一切潑來了一盆盆冷水。
付出高昂獨家拿下中超新媒體獨家版權後,樂視體育並沒有實現預期的回報。這當然與其自身的節目製作、運營管理不夠精細有關,也離不開過多電視播出平台的現實。但更需要回答的是,中超獨家新媒體版權是否真的值一年13.5億。
從2016年樂視體育出現資金危機開始,體奧動力就走上了尋找替代者的道路,但這條道路困難重重。與PPTV接觸還算順利,在其確定拿下2017賽季全部場次非獨家新媒體版權時,5億元是業內廣為接受的價格。
但必須考慮到蘇寧(PPTV)與體奧動力極有可能存在股權合作這一背景,因此不管是5億元的非獨家新媒體價,還是所謂13.5億元的獨家新媒體價,或許都難逃「做局」的嫌疑。
騰訊的態度可能更能反映市場的呼聲,也更具參考價值。騰訊一度非常接近於拿下中超版權,但在新賽季揭幕前臨陣退出。這意味著這家穩健、冷靜的互聯網公司,並不認可4-5億元的非獨家新媒體版權價值。
最初的2017中超版權分銷計劃,體奧動力希望將新媒體版權分銷到樂視體育、PPTV、騰訊三家,卻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樂視體育因為資金問題自身難保,不僅無力支付2017賽季中超版權費,連2016賽季1億多元尾款都未結清。騰訊在基本確定入局的情況下選擇暫時放棄。
樂視體育指望不上、騰訊臨陣退出,體奧動力需要保住80億中超顏面。在如此短時間內達成新媒體獨家合作,並向外放出所謂13.5億元版權價格的風聲,體奧動力與PPTV合作的背後,顯然沒那麼簡單,必然涉及資本以及其他層面的合作。
從2年27億賣出獨家新媒體版權,到4-5億元分銷兩到三家新媒體遇挫,一年間,中超版權的價值正在遭受市場的嚴酷重估。
另外,在中超公司的版權招標文件中,版權商必須保證兩家新媒體平台播出全部場次的比賽。2016賽季,樂視體育攜章魚TV成功繞過這一設置。
蘇寧旗下體育內容平台,有PPTV、龍珠直播、懂球帝。如今,蘇寧體育確定獲得獨家新媒體版權,PPTV轉播全場次比賽。但龍珠直播是純游戲直播平台,懂球帝並沒有在PC端戰略布局,都不見得是好的新媒體播出渠道,而且他們是否接受都得打問號。
暴風、今日頭條等雖然貴為新媒體渠道,但只擁有極個別場次直播、集錦或者短視頻權益,恐怕並不符合播出全部比賽這一規定。
如何確保不違反中超公司的約定,需要體奧動力和蘇寧體育,給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解決方案。
舊愛樂視體育
體奧動力與PPTV親密無間,也意味著他們和樂視體育蜜月期徹底結束。
體奧動力和樂視體育,原本是過去兩年中國體育媒體產業中最奪盡眼球的兩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各自的發展以及互相間競爭合作,影響著這段時期中國體育媒體產業的格局與走勢。
起初,兩家公司各自為戰、彼此競爭。當體奧動力天價拿下中超,試圖尋找買家,門戶和其他視頻平台反應冷淡時,只有樂視體育「勇敢」地站出來接盤。
雙方在2016年2月23日公布合作方案:樂視體育以2年27億元的對價獲得全部場次的中超新媒體獨家版權,互相戰略入股。體奧動力在樂視體育B輪融資中進場成為股東,獲得後者0.9268%股權。按照樂視體育當時215億估值,這部分股權對價2億元。不過,時至今日,在體奧動力的股東名單里,並未見樂視體育的身影。
樂視體育和體奧動力親密時刻
這次合作,對於兩家公司都有著決定性的意義。體奧動力不僅保住了中超80億的顏面,也收獲了不俗的合同。而樂視體育藉助著拿下最具影響力本土賽事的所謂獨家新媒體版權,進而搞定B輪融資。
雙方互相成就,完成救贖
Sportel Monaco將2016年度TV SportsAwards 「最佳電視版權交易」、「最佳足球版權交易」兩項提名送給這筆買賣,或許也是考慮到前述背景。
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次交易都是兩家公司引以為傲的PR題材。
被戲稱為「發布會公司」的樂視體育,為了那場名為「Big Bang超級大爆炸」的合作,也動用了堪稱罕見宣傳陣勢。從2016年2月16日起,他們連續3天發布預告海報。
「從晚上八點到凌晨三點,一次雙方鎖門談不攏不許走的對話,一場可以值得終身回味的談判,從產業大格局到合同小細節,該聊的都聊了。再有三個小時出發去機場,感謝時代可以讓人蒙眼狂奔。」攜手體奧動力時,樂視體育CEO雷振劍曾在朋友圈豪情萬丈地寫到。
信心滿滿的還有體奧動力董事長李義東。後來在接受懶熊體育專訪時,他說,在談判開始前就對合作心裡有底。因為中國體育產業眾多新媒體公司中,對中超版權有強烈企圖心,也夠膽放手一搏的,「非樂視體育莫屬。我已經確定我拋出去這個球,樂視(體育)一定會接的。」
但當時誰都無法預料到,就在2016年四季度,樂視體育陷入嚴重的資金和管理危機當中,接連曝出版權欠款危機。
中超之於樂視體育的意義,已超出了單純版權資源的范疇。
一方面,正是因為有了中超獨家新媒體版權與體奧動力合作的加持,樂視體育才得以順利搞定B輪融資。另外一方面,中超也是樂視體育極力推行的付費模式最核心的資源。按照原先的規劃,樂視體育會從2016賽季後半程開始,將中超個別場次納入付費體系,2018賽季起的中超全部比賽收費。
但是,現實給了樂視體育潑了一盆冷水。央視、眾多地方台等平台分流了用戶,再加上自身在內容運營、再生產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問題頻出,樂視體育未來如願實現對中超的收費。反過來,2年對價27億的中超又成為了樂視體育沉重的負擔,以至於樂視體育聯席總裁劉建宏罕見地開炮,指責地方台免費播中超嚴重損害了其商業利益。
相比亞足聯版權,中超對平台的塑造力無疑更強。付費體系是整個樂視集團內容業務在未來最依仗的盈利方式。如今,樂視體育將中超版權拱手讓出,也失去了未來付費體系最期待的一塊基石,無異於遭到致命一擊。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尤其是蘇寧(PPTV)拿到中超,進一步豐富彈葯庫。此消彼長間,樂視體育幾乎丟掉了翻盤的王牌和信心,別說沖擊資本市場,恐怕連日常管理運營都會受到嚴重拖累。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將是大規模的人員變動。
而體奧動力同樣已經沒有退路,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今年10億,後三年分別15億、20億、25億的版權成本。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李義東和趙軍面臨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尋找資金流穩定和公司經營治理穩定的合作夥伴,已是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3、CBA聯賽還需要多久,才能追趕上NBA聯賽觀賞程度呢?
頂著「莫雷事件」的巨大輿論聲浪,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在中國賽的第二場,依然如期在深圳開球。
盡管沒有任何賽前宣傳,也沒有出現任何一家中國贊助商的信息標識,但洛杉磯湖人隊當家球星詹姆斯、濃眉等人的強大號召力,能容納1.8萬人的體育館還是被熱情的球迷填滿,球迷們還不時大聲呼喚著球星的名字。
嘴上喊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與外冷內熱的NBA中國市場相比,本土的籃球聯賽CBA卻鉛彎做在短暫掀起一陣資本熱浪後,迅速冷卻下去。
隨著中國籃球日益職業化,商業化,全世界商業運營最成功的NBA是繞不開的學習對象和競爭對手。
當NBA面臨失去中國市場的危險時,中國本土職業籃球,該怎樣抓住機會,接管空出的市場份額?
經過30年商業進化的NBA,一個大洋彼岸的籃球公司,如何霸佔中國球迷的視線?
如今NBA在中國的受挫,又能為中國的體育產業,帶來哪些借鑒與啟示?
10月10日、12日的NBA中國賽上,寸土寸金的廣告位已經是一片荒蕪。
NBA中國賽上海站現場
自「莫雷事件」爆發後,淘寶、京東槐衡、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平台下架了火箭隊相關系列周邊商品。
包括李寧、浦發銀行、你我貸、匹克、美菱、水性科天、瑞幸咖啡、vivo、安踏等在內的中國企業均已發布聲明,表示暫停或終止和火箭隊與NBA的合作鬧圓。NBA中國公布的20多家官方合作夥伴中,已經有至少14個公開聲明終止合作。像美菱冰箱甚至聲明下架並召回所有NBA聯名款火箭隊球迷冰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體育頻道、騰訊體育、虎撲、直播吧、《灌籃》雜志等多家媒體或平台也發表聲明,將暫停或終止轉播、報道火箭隊與NBA聯盟的賽事,以及各項交流事宜。
NBA官方合作夥伴中,中國企業佔比越來越大
短短72小時之內,整個NBA的商業價值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斷崖式的下跌,NBA聯盟在中國約12億美元的巨大市場空間,瞬間真空。
近百億的廣告、轉播、商品資本,急需新的標的填補,上億籃球迷的視線,更在渴望新的賽事跟進。這樣的背景下,直接在中國對標NBA的CBA,彷彿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樣,瞬間成為下一片熱土。
如李寧的股價,連續5日錄得上漲。自今年以來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逾200%,市值也來到了最新的618億港元,創9年來新高。雖然這主要是李寧自身復興發力,但NBA中國的受挫,也為市值上漲,添了一把旺火。
只是,帥不過三秒。隨著兩場NBA中國賽如期舉行,場外冷清場內繁榮的反差顯現,驟然被推上焦點的CBA顯然無法填補NBA空出的巨大市場,更無法支撐陡然涌來的資本熱情,到上周末,CBA概念板塊已經偃旗息鼓,跌回原形。
僅僅從普通球迷的角度來看,CBA和NBA的輿論影響力遠遠不在一個量級。
NBA與CBA的百度指數
本周,CBA聯盟最大的新聞,是去年CBA總冠軍遼寧隊功勛外援哈德森轉投山東男籃,而眾多媒體在報道這一聯盟重要人事變動時,還需要加上「CBA宋小寶」的解釋,才放心讓讀者知道,哈德森是誰。
被稱為宋小寶plus的哈德森,雖然威震CBA,還是要蹭明星熱度,才能獲得大眾認知
而NBA聯盟,別說當家球星,球隊經理這樣的直接從業者,就連報道NBA的記者Adrian Wojnarowski,在中國球迷中都擁有不亞於明星的知名度。
NBA商業帝國的六大密碼如今說到NBA,眾多媒體都將視線回溯到30年前的1989年,時任NBA總裁的大衛·斯特恩,冒著嚴寒等候在中央電視台門口,謙卑地懇求能在這個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最大的宣傳機構能將播放NBA比賽集錦的錄像帶。
現在看,正是這卷不起眼的錄像帶讓NBA第一次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成為NBA在中國百億市場的起點。但很少有媒體想起來,能用一卷錄像帶撬動中國億萬球迷的追隨,以商業而不是競技為首要目標的NBA,已經為此努力了80年,更是從中修煉出六大商業密碼。
除了門票和球隊商品等收入,NBA球隊超過一半的收入,都來自聯盟的商業運作
NBA的商業運作涉及到各個方面,有很多都是NBA獨創的經營方式,並推廣成為全世界籃球聯賽,乃至各種體育聯賽效仿的成功典範。在50多年歷史中,NBA用前30年作聯賽水平的培養和商業運作的內部基礎;後20多年將其推向市場,推向世界,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世界上最富有、最知名、最有發展前途的職業聯賽之一。
NBA第四任總裁大衛·斯特恩,創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經營推廣方式,但這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個優秀聯賽。斯特恩上台時正值洛杉磯湖人隊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爭霸天下,兩支球隊各有一個巨星——湖人隊的「魔術師」約翰遜和凱爾特人隊的「大鳥」拉里·伯德。斯特恩將這一黑一白巨星作為整個NBA聯賽的形象向市場推廣,使球迷在喜歡球星的同時喜歡上NBA。NBA正是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美國人體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
在體育競技的基礎上,NBA形成了六大商業武器:
球星IP
成功地包裝了像「大鳥」伯德、「魔術師」約翰遜、「飛人」喬丹、「飛俠」科比、「小皇帝」詹姆斯等籃球明星,使NBA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幅提升。
飛人喬丹
周邊產品
出售NBA注冊商品,如球星卡。在1981~1982年賽季的NBA商品總值1000萬美元,遠遠落後於全美美式足球聯賽和棒球聯賽;10年後,1991~1992年賽季的零售總值超過了21億美元。
電視轉播授權
從只在美國播出,發展到現在用42種語言在全世界212個國家和地區轉播。像今年,騰訊體育和NBA續約了一份5年15億美元的轉播合同,相當於1年20多億人民幣。此外,央視體育每年的轉播費用也高達7千萬美元(約5億人民幣),但相比ESPN/TNT簽署的9年240億美元的合同,中國的電視轉播費還是小巫見大巫。
傳播流量矩陣
除了對外授權內容轉播權,NBA聯盟還建立了NBA有線電視、NBA網站、NBA城、NBA商店、NBA流動大巴等內容傳播渠道和項目。
第一場NBA中國賽,火箭隊姚明和國王隊劉煒成為焦點
拓展海外市場
進入新世紀,NBA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在日本、墨西哥、歐洲等多地舉行常規賽的比賽、在中國開始舉行季前賽。讓海外球迷近距離接觸NBA球星和比賽。
熱衷公益活動
每逢重大公共事件,NBA都會發動聯盟球星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慈善活動、公益募捐。在NBA球星們廣撒人間關愛和親情的同時,聯盟形象無形中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I Love This Game」,NBA的廣告詞幾乎全世界的籃球迷都能脫口而出。長期以來,憑借著成功的品牌策略,NBA成為體育賽事營銷的先驅者和改革者。
中國籃球價值幾何?
上周,國際籃聯發布了《2019年籃球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上賽季一共輸出了104名籃球人才,排名世界第十九,歷史性進入世界前20。CBA聯賽以20支參賽隊伍並列世界第一。而全年460場比賽,在比賽數量上排名世界第二。參賽隊伍和比賽數量,CBA均處於世界前列
在聯賽球隊、比賽數量和每場得分上,CBA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籃球聯賽
但即使是除NBA聯盟之外的世界第二聯賽,CBA的商業價值,甚至還不如成績更差的中國男足。2015年,中超聯賽的版權售價達到了10年110億,這讓它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職業聯賽。
當然,中超賣出天價的2015年,正是中國體育產業爆發之際,體育受到資本市場熱捧,產生了樂視體育這樣的泡沫公司,正好趕上「紅利」的中超,得以在最高點賣出高價。
而CBA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當CBA來到新的版權周期,版權價格回落,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最低谷時電視轉播權僅價值千萬。直到2018年姚明出任籃協主席,CBA的電視轉播收入才提升到每年4.5億元,贊助收入過8億元,進入「10億」時代。
從目前CBA的收入結構看,贊助收入依然是大頭。CBA的贊助體系除了「主贊助商」、中國人壽、「官方戰略合作夥伴」李寧公司之外,分為三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官方合作夥伴」、「官方贊助商」、「官方供應商」,其中攜程、TCL、美孚速霸都是其官方合作夥伴。
中國廣視索福瑞體育研究(CSM)提供的媒體價值數據核算,CBA聯賽場邊廣告全賽季平均每分鍾媒體評估價值為1.1億元。
但剛剛有所抬頭的CBA商業之路,隨著男籃國家隊在家門口舉行的男籃世界盃上折戟沉沙,前景再次黯淡,球員的糟糕表現,社交媒體上公眾的不滿,讓品牌主如何相信同一批球員可以值得這樣的贊助?
中國體育需要向NBA學習什麼?其實,拋開所謂的商業模式分析,NBA的商業運作可以概括一個詞,那就是:影響力。
這個詞語在去中心化、人人都是媒體中心的當今時代,更有商業意義。
商業操作中,從品牌的角度,有著清晰的進階關系:標識—品牌—影響力。
而NBA的商業進階之路,是從建立之初的上世紀40年代形成標識,經過30年的發展,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關注度,成為「品牌」。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NBA開始形成全球影響力,達到了品牌運作的最高境界。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CBA籃球聯賽,包括中超足球聯賽,該如何抓住NBA在中國受挫的機會,搶占市場,擴大商業影響力呢?
CBA與中超有良好的傳播基礎
雖然中國男子籃球和足球的成績,實在難說優秀,但從轉播的角度講,CBA與中超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兩大職業聯賽,甚至超過國球乒乓球。
每年全國1000家以上的報紙、3000家雜志、300多家電視台,以及上萬個網站、自媒體,都在通過各種形式報道和傳播中超、CBA,每天關於中超和CBA的稿件總和超過100萬。
從收視率的角度講,中超球隊的亞冠聯賽以及CBA冠軍總決賽的所有場次,收視率都遠超NBA、英超等國外頂級賽事。像2014-2015賽季的CBA總決賽,共吸引1.9億觀眾觀看比賽,單場收視率最高為1.5。2015年1月22日,國足VS澳大利亞的1/4決賽,收視率更是達到了4.16。
有這些建構影響力的基礎,CBA與中超應該考慮在如下方向上加強。
打造球星和偶像
在NBA高度商業化的過程中,圍繞著喬丹、加內特、鄧肯、科比、詹姆斯等巨星做了大量的文章,讓NBA聯盟以及俱樂部和個人的商業價值做到了最大化。
飛人喬丹一個人為全球創造的價值就超過了130億美元。對於喬丹個人來說,單次使用他的名字和商標就超過了1000萬美元。在所有明星偶像面前,NBA聯盟、俱樂部以及球員個人實現了「多贏」。而加入NBA的休斯頓火箭隊,也讓姚明名揚五湖四海,成為中國籃球第一人。
但目前的中超和CBA還沒有真正媲美NBA那些偶像的巨星,像馬布里這樣的過氣球星,都能在中國如魚得水,前述提到的CBA目前第一外援哈德森,還要靠宋小寶蹭流量。
如果CBA能夠培養並挖掘、包裝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氣質偶像,在商業運營方面必定會有驚喜。
創造更多流量
NBA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讓籃球娛樂化,讓球迷更加快樂,NBA聯盟發現,當自己為球迷創造更多快樂且為他們提供更好服務的時候,每年都會因此帶來超過10%的收入。
於是,NBA聯盟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取悅球迷,甚至還會按照球迷的要求,把NBA拖沓的換人制度進行變更,減少最後時刻的暫停次數,讓球迷看比賽更加流暢。
而這種快樂,就是當前互聯網時代商業經濟所推崇的與用戶互動,沉浸式體驗。
CBA北京首鋼隊球迷
反觀國內的中超和CBA,關注點還在於奪冠或保級,沒有過多想過俱樂部的長遠建設,更沒有想過球迷的快樂,良好的球迷文化沒有形成,CBA賽場很難創造更多的快樂,看台上很少能形成歡樂的海洋。
尾 聲
最後回到體育產業,NBA其實就是一個披著販賣體育元素的商業聯盟,體育和商業相輔相成,構成了現在的NBA,但體育和商業本質上並不兼容,如何平衡體育和商業這兩大元素,是考驗每一個比賽聯盟參與者和管理者的主要課題。
NBA聯盟在中國犯的錯誤誰都能看得到,但NBA的成功,中國體育產業能否學到,需要多久學會,依然是一個需要長期追趕的過程。
4、哪家衛視直播2015中超聯賽
甘肅衛視
2015新賽季,擁閉首有中超獨家衛視直播權的雲傳媒和甘肅衛視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直播每一輪中超聯賽。從直播計劃表來看,每輪都將直播4-5場聯賽,整個賽季直播場次將超過100場。
雲傳媒在總結上賽季的經驗教訓後,將對在甘肅衛視播出的中超賽事進行喊尺有計劃的包裝,除了中超賽事直播之外,相關的錄播、花絮、集錦轎滲數、回顧等節目也正在籌劃之中。
5、2018中超聯賽轉播權是哪個單位?
轉播權是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28日,體奧動力以8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未來5年中超聯賽全媒體版權,將中超聯賽推廣至96個國家和地區,來自中國的職業足球聯賽首次成功登陸了標准極為苛刻的Sky Sports、FOX等國外知名轉播平台。
體奧動力囊括了中超聯賽、中國之隊系列比賽、亞足聯旗下賽事、中國足協杯以及超級杯等全媒體版權,實現了中國足球頂級賽事版權史無前例的大滿貫。
(5)2015中超版權擴展資料
體奧動力很早就開始進行中國足球電視轉播及版權運營,早在2007年,體奧動力就成為中超合作夥伴。2009年,與亞足聯合作,成為亞冠、世預賽信號製作、版權分銷合作夥伴;2012年涉足足協杯、超級杯信號製作和版權分銷;2013年恆大打進世俱杯,體奧動力還與國際足聯合作。
體奧動力負責中國足球賽事信號製作,同時為亞足聯提供跨國信號製作服務,並在VR製作和專業數據生產方面占據國內領先地位。基於強大的版權資源與高水平的信號製作,體奧動力為賽事贊助商定製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方案,促成10餘家贊助商與賽事的合作,進一步推動了賽事版權的價值。
參考資料
網路-體奧動力
6、樂視體育賽事版權全球「買買買」是什麼情況?
早在去年11月份,樂視就已經深陷資金鏈困境,但近期樂視系再度爆發的資金鏈危機,讓外界再度關注,樂視成百上千億的資金都燒到了哪裡?
體育賽事版權全球「買買買」高達近300項全球頂級賽事版權曾經是樂視體育引以為傲的一件事,在體育版權的購買上,樂視也從不吝惜投入。
2014年-2015年,樂視體育陸續以0.12億美元獲得F1賽車2014至2017賽季新媒體獨家版權;以0.18億美元獲得英超2015與2016賽季內地新媒體非獨家版權,意甲2015至2018賽季內地新媒體獨家版權;以2億美元獲得英超2016至2019賽季中古香港地區獨家版權;以1.1億美元拿到亞足聯2017至2020年全媒體獨家版權;以1億美元獲得ATP網球巡迴賽2016至2020年獨家新媒體版權。2016年2月,樂視體育還以3.9億美元的價格,從體奧動力手中獲得中超2016至2017賽季新媒體獨家版權。當年,樂視體育在版權方面繼續緊急。
其中,樂視體育斥巨資拿下中超版權的交易備受爭議。
不完全統計顯示,樂視體育所持有的賽事版權最多時共有20個大項,超過250個小項,其中73%為獨家持有,一年賽事直播超過12000場。不過,由於資金問題,樂視體育已經陸續喪失包括亞冠、中超、英超以及F1賽事等多個熱門賽事的轉播權。
此外,樂視體育還曾拿出1000萬美金參與競彩服務運營商章魚彩票的B輪融資。樂視體育曾希望以此為平台聯合開發中超競彩產品,以實現全新的產業模式。不過,工商登記資料顯示。章魚彩票的股東名單中並未出現樂視體育的身影,而在該消息發布後也未有任何股權變更記錄。
7、中超賣80億16隊怎麼分
2015年9月25日下午,中超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體奧動力公司成為「2016-2020年中超電視公共信號製作及版權合作夥伴」。為了獲得中超聯賽版權,體奧動力公司5年要支付80億元。
80億元的天價讓人震驚,而實際每個球隊能拿到多少分紅也引起了足球圈的熱烈討論。中超版權5年80億,1年16億,相當於每支球隊一年值一個億,每場比賽值667萬。
按照規定,中超每個俱樂部將得到版權費用4%的分紅。這樣算來,如果一支球隊未來5年都能征戰中超,那麼平均每年能分到6400萬人民幣。如果有球隊降級的話損失將非常巨大了,特別是後三年的分紅將高達每年8000萬,夠現在很多球隊一年的支出了。
這樣的話中超的保級大戰將更為激烈,中甲的升級大戰也將變得更加精彩。整個中國足球聯賽的競爭水平都會得到提高,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投資足球。現在的中超競爭就已經非常激烈了,投入1億只是保級的最基本需求,能否達到保級目標,尚未可知。每支球隊的投入都非常大,但是收入卻不多。
之前中超的版權費用並不高,雖然像恆大、上港和魯能等球隊經常會有大手筆引援,但是很多中小俱樂部在財政方面卻經常顯得有一些捉襟見肘。如果他們能夠得到大筆的資金,相信這些中小俱樂部也能夠進行大手筆引援了,那麼中超聯賽將能夠迎來更多的世界級球星。
8、中超球隊年分紅6000萬 CBA球隊年分紅有多少
2016賽季的中超聯賽剛剛落下帷幕,而2016賽季中超分紅方案基本確定,扣除成本和中國足協的10%費用之後,剩餘全部轉播收入的90%由16家中超俱樂部均分;剩餘的10%轉播收入按照2016賽季的聯賽排名進行分配,最高與最低,差距將不會過百萬。
這樣的分紅方式,在中超歷史上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而這也是基於英超轉播費分紅模式的一種效仿。英超的轉播費用分紅模式是:1、海外轉播費用由20家英超俱樂部均分;2、國內轉播費用的50%由20家英超俱樂部均分;3、剩餘50%的一半用來按照名次進行分紅,比如說英超最後一名的分紅是119萬英鎊,則排名每高一位就可以增加119萬英鎊,冠軍可以拿到2380萬英鎊;4、剩餘50%的另一半由轉播場次決定。
在英超的模式當中,畝嘩世四種分配方法並行,並且相輔相成,最大程度保證了公平的原則。而在均分的基礎上,又對於那些表現出色、市場影響力更好的球隊進行更大的獎勵,可以說是一套較為先進和成熟的分紅模式。而發展水平和職業化程度遠不及英超的中超,則在之前完全平均分配的基礎上,稍稍加入了一些激勵機制。中超公司則希望這種分配製度能夠在首次嘗試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最終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
2015年,16家中超俱樂部的分紅是1540萬元。起初每傢俱樂部分到了1200萬,後來中超公司又把商務罰款和相關結余加在一起,共4000萬左右,每傢俱樂部又多分340萬左右,2015賽季的分紅達到了1540萬元。2016賽季,在新的分紅體系下,每傢俱樂部平均分紅應該在6000萬左右。
一年前賣出了天價版權的中超,平均每支球隊的分紅大約在6000萬左右。這也不禁讓人想到明年即將重新售賣版權的「中國體育行業最後一塊蛋糕」——CBA聯賽。而事實上,CBA每傢俱樂部的分紅,卻僅僅只有中超聯賽的四分之一左右。
中國籃協目前每年從CBA推廣公司盈方拿到約4個億,而根據統計目前CBA共有25家贊助商,全年贊助金額在7個億左右,拋出運營成本,盈方每年在CBA項目上有2個億左右的盈利。而在籃協拿到的4個億當中,有一部分需要投入女籃及青年隊的推廣、運營和發展當蘆肢中,加上籃協自身的一些運營成本,分給俱樂部的則大約在3億人民幣左右。CBA的分紅方式採取平均分配,每支球隊1500萬左右。這筆錢對於CBA當中很多俱樂部來說,都是不菲的一個數字迅肢,但卻依然無法改變CBA俱樂部常年以來,沒有一家可以盈利的局面。
從數額上來看,1500萬與6000萬相比,有著成倍的差距,而這也是CBA市場價值與中超差距的一種體現。但隨著中超在去年賣出天價版權合同,可以想見的是CBA明年的版權價格也會水漲船高。籃球領域的多位專家都曾經預測,明年CBA新版權合同的總價格至少不會低於50億。
巨額資金的湧入,對於CBA分紅制度也是一種新的機遇和挑戰,不過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將CBA整體的蛋糕做大,讓各傢俱樂部分到更多的錢。在如今CBA很多的俱樂部當中,場館軟硬體設施有待完善、運營管理水平滯後、甚至一傢俱樂部從上到下只有幾名正式員工等等,都是並不少見的問題,而這些也有望隨著分紅和收入的增加,而得到緩解和改善。
更重要的是,只有不斷提升CBA聯賽的市場價值,讓俱樂部和投資人賺到錢,得到更多的回報,才能真正堅定他們繼續和加大投入的決心和信心,CBA聯賽的發展才會有更加長遠的源動力。不久前易建聯球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是由當下CBA聯賽市場價值偏低,聯賽生存處境不易決定的。又一次矛盾的尖銳和暴露,也意味著CBA聯賽已經到了亟待改變的關口。
就在幾天前,CBA聯賽公司副董事長姚明在參加某體育財經論壇時,也談到了CBA聯賽當中利益分配的問題。姚明說:「很重要的一點,整體賽事不管是俱樂部也好還是單體運動員也好,利益分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裡面如果沒有合理的二次分配,從常理來說,缺乏了參賽的運動員整個賽事也會垮台。不管世界盃、歐洲杯還是NBA。據我了解他們做的是合理的,我們這方面也應該加大研究,使整個大家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使這個賽事可以持續發展。如果說,聯盟賺錢但是俱樂部賠錢絕對不是長遠之計。」
姚明一直在努力推動CBA聯賽管辦分離的改革,今年年初他牽頭成立中職聯公司,自下而上對籃協施加倒逼的壓力,為CBA俱樂部爭取更多的自主權益。可以想見的是,未來他擔任副董事長的CBA聯賽公司,也會隨著更大版權合同的到來,與固有的行政力量進行更加艱難持久的博弈。
看到中超俱樂部一年下來的大筆分紅,CBA投資人難免不會眼紅,而真正能夠盈利的那一天,還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