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與知識產權
近年來,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的諸多案例表明,企業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往往是由一些潛在的干擾企業和諧發展的負面因素導致,影響了企業的和諧發展。
一、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糾紛頻發的原因
(一)大多企業無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
在我國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而民營企業的比例更低;
盡管近兩年我國企業專利申請量大幅度上升,但是大多限於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而且在國際市場獲得的專利數很低,與發達國家以及與我國香港和台灣地區相比,存在著分布面不寬,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
(二)大多企業未建立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
據專項調查表明,建立了知識產權內部制度的企業有244家,佔有效樣本的近一半的企業正在建立或者根本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更沒有把行之有效的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一些企業雖然有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機構,但多為其他部門兼職,不少企業重視對職工生產技能的培訓,而忽視對職工的知識產權教育,對開發知識產權的獎勵也沒有明確的規定。許多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經營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情況。
(三)無有效的知識產權預警機制
目前,我國企業面對頻繁發生的專利被非法濫用的案件、爭端,都明顯表現出准備不足、缺乏有效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等問題,例如,一些企業認為自己開發的新成果只要通過了鑒定,就自然享有專有權利,沒有及時申請專利,也缺乏其他法律保護手段,等大量的仿冒產品出現時,才想到要追查,結果費時費力,效果不佳。
(四)對糾紛無足夠的行政和法律威懾力
一方面,在政府及司法方面對惡意侵權的企業和個人,還不具有足夠的行政和法律威懾力;另一方面,企業發生知識產權糾紛的司法利用率偏低;由於知識產權行政訴訟耗時長,法律援助成本高,導致企業對通過行政及司法途徑討回公道缺乏信心。
二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的預防策略
(一)加大研發力度,做好專利申請
海爾集團(美國)總裁邁克·詹默爾說過:「模仿不能贏得市場,一定要有受消費者青睞的獨創特色。」,可見,只有企業的獨特創新,才是別人不可能模仿的,才能夠形成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發展不僅要加大研發力度,加速核心技術創新,還要做好專利申請,進行專利布局。如果企業自身的研發成果滿足了專利的申請條件,企業應當及時申請專利保護。在專利申請中,企業應當尤其注意實用新型專利的作用。實用新型對技術方案創造性的要求較低,申請成本較少,授權快,較難被無效,一些公司對這些「小創新」的重視程度不足,僅申請一些基礎專利,為後續他人申請從屬專利留有很大的空間,企業應當申請從屬專利以擴充企業的專利籌碼,做好專利布局,在日後可能面臨的專利侵權的訴訟的幾率就會很小。
法律依據:專利侵權是指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第60條所稱的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這里的實施是指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依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專利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在專利權的有效期限內,任何他人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也沒有其他法定事由的情況下,擅自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
2、企業申請專利的好處有哪些?能具體說說嗎?
隨著企業轉型升級的推進,民營企業的崛起和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商場的戰火早已經拓展到知識產權領域。華為、三星、蘋果三大巨頭之間的專利官司的轟動。我們明確感受到知識產權的戰火已經離民營企業越來越近。
對於剛剛從代加工轉型至研發的中國民營企業而言。知識產權是我們所陌生的,卻不得不加入的戰場。在此,從最淺顯,最基本的角度出發,教企業如何嘗試性開展知識產權布局。不求能主動進攻,至少可以做到不那麼容易被競爭對手圍剿。
一,正確認識專利,提高全體員工的知識產權意識。
專利,不一定非得是科學院院士在高端設備儀器幫助搞出來的科研成果。只要是屬於自己發明或者發現的某一不同於現有技術的知識點,都可以成為專利。
企業應鼓勵員工對產品和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並配合相應的獎勵政策。很多技術改進是一線操作工在實際生產中發明出來的。而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進的積累,很可能就帶來了技術革新。
二,現有為趨勢性技術分析
現有技術分析:1,著重分析企業產品在同質產品中的技術優勢。2,競爭對手的同質產品的技術優勢
趨勢性分析:結合現有技術發展趨勢,現有技術缺點,競爭對手專利申請技術方向等判斷產品技術創新方向和競爭對手技術研究方向。
三,防禦性局部
1,周邊布點:對企業現有先進技術申請專利進行保護,並對現有技術的周邊技術進行細化後申請專利進行保護。以保證企業在產品核心技術和周邊技術上都有專利權。防止競爭對手介入企業優勢技術。
2,垂直布點:對企業核心技術的上下游技術申請專利。最好能在企業技術方向上提前申請專利,以保護研發成果不被侵佔。
四,進攻性布局
1,設置路障:研究競爭對手的技術和發展方向,在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周邊或技術發展趨勢上申請專利。對競爭對手形成圍剿。
2,有意誤導:對看似前景很好,實際將很快被淘汰貨沒有市場潛力的技術進行布局。讓競爭對手錯誤判斷企業發展方向。
3、中國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一、以家族企業制度作為企業運作的主體
目前我國民營侍鏈念企業還主要採取家族企業制度形式,能夠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委託代理關系的民企業尚不多見。隨著企業的迅速發展家族企業制度形式主要存在有以下弊端:
1、產權單一。單一產權表現為封閉的家族持有企業股權,不願接受外界的參股,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
這種封閉的產權在發展初期具有較高的效率,它有助於節約管理成本,減少企業內耗,加速資本原始積累。但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其弊端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2、產權不清。一個有效率的產權制度應該使產權關系明晰化,如果產權不清,首先將導致沒有人真正關心企業的利潤目標及相應的資產增殖目標,而更多的只是關心如何把企業的資產分配完畢,最好是更快更多地獲得個人收入。
二、金融支持不足
有資料顯示:我國民營企業不同融資方式在企業融資中的比重,企業自我融資達90.5%,銀行貸款僅為4.0%,非金融機構為2.6%,其它渠道為2.9%。 可見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資金滾動起來的。
三、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內外部協作障礙
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和快速成長,必然會打破原有的平衡格局與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目前民營企業面臨的矛盾和沖突主要有:
1、民營企業與國家企業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我國目前現實情況來看,部分地方尚存在著對民營企業歧視性的現象與做法,包括在市場准人方面的歧視、在稅收和銀行貸款方面的歧視方面等等,這些歧視的發生與發展,必然會帶來兩類企業在資源利用機會上的不均等,則必然導致矛盾,甚至沖突。
2、民營企業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這條原則同樣適用於民營企業之間。競爭一方面可以促進民營企業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競爭所導致的民營企業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3、民營企業內部所有者與管理者間的矛盾與沖突。企業招雇管理者,目的是為了克服自身能力的局限,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企業所有者不可能對管理者的能力十分了解,而且二者追求的目標存在著差異性,這些必然導致二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3)民營企業與知識產權擴展資料
發展對策
1、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減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響
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容易導致企業戰略決策的失誤: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所產生的專制和集權化傾向,無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更高要求。
2、正視挑戰,實現政府管理體制真正轉變
充分認識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解放思想,樹立與民營企業發展趨勢相適應的新觀念.實現政府管理體制由管制向監控的真正轉變。
3、健全法律制度,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民營企業的產權需要法制來保障,經營行為需要法制來規范。加強立法.建議有關部門及時清理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法規。
4、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突破,全面老困提升企業素質
未來企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國民營企業還存在著規模小、員工素質低的現象,還不能實現以人為資源優勢來配喚旦置和優化其他資源。
5、依靠科技進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民營企業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和經濟的杠桿,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
對民營企業自身來說,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必須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增加技術裝備,成為技術創新和開發投入及推廣的主體。
6、繼續發揮政府在發展民營企業中的作用,營造有利於民營企業陝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加入WTO後民營企業也面臨著結構調整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依然是影響民營企業的最主要的環境因素。
政府應把握經濟發展的整體格局,把經濟管理職能轉為高效的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應扮演好兩個角色,即領導者和服務者;政府必須給予制度支持、技術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
4、中國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怎麼解決?
一、以家族企業制度侍鏈念作為企業運作的主體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還主要採取家族企業制度形式,能夠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委託代理關系的民企業尚不多見。隨著企業的迅速發展家族企業制度形式主要存在有以下弊端:
1、產權單一。單一產權表現為封閉的家族持有企業股權,不願接受外界的參股,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
這種封閉的產權在發展初期具有較高的效率,它有助於節約管理成本,減少企業內耗,加速資本原始積累。但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其弊端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2、產權不清。一個有效率的產權制度應該使產權關系明晰化,如果產權不清,首先將導致沒有人真正關心企業的利潤目標及相應的資產增殖目標,而更多的只是關心如何把企業的資產分配完畢,最好是更快更多地獲得個人收入。
二、金融支持不足
有資料顯示:我國民營企業不同融資方式在企業融資中的比重,企業自我融資達90.5%,銀行貸款僅為4.0%,非金融機構為2.6%,其它渠道為2.9%。 可見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資金滾動起來的。
三、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內外部協作障礙
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和快速成長,必然會打破原有的平衡格局與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目前民營企業面臨的矛盾和沖突喚旦主要有:
1、民營企業與國家企業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我國目前現實情況來看,部分地方尚存在著對民營企業歧視性的現象與做法,包括在市場准人方面的歧視、在稅收和銀行貸款方面的歧視方面等等,這些歧視的發生與發展,必然會帶來兩類企業在資源利用機會上的不均等,則必然導致矛盾,甚至沖突。
2、民營企業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這條原則同樣適用於民營企業之間。競爭一方面可以促進民營企業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競爭所導致的民營企業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3、民營企業內部所有者與管理者間的矛盾與沖突。企業招雇管理者,目的是為了克服自身能力的局限,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企業所有者不可能對管理者的能力十分了解,而且二者追求的目標存在著差異性,這些必然導致二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4)民營企業與知識產權擴展資料
發展對策
1、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減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響
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容易導致企業戰略決策的失誤: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所產生的專制和集權化傾向,無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更高要求。
2、正視挑戰,實現政府管理體制真正轉變
充分認識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解放思想,樹立與民營企業發展趨勢相老困適應的新觀念.實現政府管理體制由管制向監控的真正轉變。
3、健全法律制度,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民營企業的產權需要法制來保障,經營行為需要法制來規范。加強立法.建議有關部門及時清理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法規。
4、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突破,全面提升企業素質
未來企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國民營企業還存在著規模小、員工素質低的現象,還不能實現以人為資源優勢來配置和優化其他資源。
5、依靠科技進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民營企業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和經濟的杠桿,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
對民營企業自身來說,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必須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增加技術裝備,成為技術創新和開發投入及推廣的主體。
6、繼續發揮政府在發展民營企業中的作用,營造有利於民營企業陝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加入WTO後民營企業也面臨著結構調整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依然是影響民營企業的最主要的環境因素。
政府應把握經濟發展的整體格局,把經濟管理職能轉為高效的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應扮演好兩個角色,即領導者和服務者;政府必須給予制度支持、技術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
5、關於民營企業的政策有哪些
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在我國佔大多數,包括合夥企業、獨資企業和公司。民營企業數量很多,並且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也大力扶持。那麼,關於民營企業的政策有哪些呢?今天,我為您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明確限制的投資領域,都允許民營經濟進入;凡是承諾向外資開放的領域,都向民營經濟開放;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作明文規定的,不得另行設置注冊登記的前置條件。鼓勵民間資本在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城建、環保和科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旅遊、社會福利、社區服務等領域投資發展。選擇一批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政府投資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
2、民營企業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其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可以從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符合《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的國內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包括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除《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市場佔有率高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可爭取國家、省、市項目貼息。
3、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投資創辦科技型企業,或以其技術成果、專利參與投資入股以及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對其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3年內由同級財政部門給予全額獎勵。
4、對處於創業階段不具備查帳徵收條件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實行核定徵收,年度終了後進行清算。除國家另有規定外,3年內免收行嫌者政事業性收費。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徵收有關稅費。對個體工商戶月銷售貨物5000元以下的、應征增值稅勞務3000元以下的,免徵增值稅;月銷售應稅勞務5000元以下的,免徵營業稅。
5、民營企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費用,以及科技成果引進、轉化、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技術開發費用,按實計入管理費用,不受比例限制。民營企業研製開發的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和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自認定之日起2年內,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兆塵由同級財政給予補助。
6、民營企業申請國家專利和PCT國際專利,給予適當資助。已產業化的專利技術,經市有關部門確認,可直接參加市級科技成果評審。對新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50萬元;新獲國家級免檢產品的企業,獎勵20萬元;新獲江蘇省名牌產品或江蘇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獎勵10萬元。對新獲得自主知識產權或出資受讓他人知識產權,其實施的專利技術被授予中國專利金獎的企業,獎勵30萬元;被新授予中國專利優秀獎的企業,獎勵20萬元。
7、民間投資新建、擴建各類專業市場,免收基本建設過程中的相關政府性基金。
8、對民營企業生產性重大項目,由市統一調劑、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凡允許協議出讓的新增民營企業工業用地,出讓金可以按照協議出讓的最低標准執行,也可以採用國有土地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逐年繳納租金。民營企業依法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折價入股。
9、鼓勵市內外民間資本投資創立擔保公司,民營擔保公司自成立之日起,3年內免徵營業稅,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規費。
10、政府出資培訓人才的計劃指標向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開放,民營企業用於員工培訓的經費,可按實列入成本。民營企業與其它所有制企業在職稱評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民營企業人員出國從事與本企業有關的經貿活動,可循因公渠道辦理出國(境)手續。
11、大力扶持初始創業。本市以自主創業方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殘疾人和被征地農民等人員,從事初始創業的,每戶可提供10萬元以下小額貼息創業擔保貸款。下崗失業人員、軍轉幹部、城鎮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明確限制的行業外,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以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並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期限為3年。對處於創業階段不具備查帳徵收條件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族者禪行核定征稅,稅負從優,征稅額度一年一定,並自創辦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農民創業,發展特色高效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非農業生產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或有關主管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審查批准減征、免徵所得稅外,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給予適當補貼。
12、鼓勵科技人員創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在我市投資創辦科技型企業,或以其技術成果、專利參與投資入股以及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對其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3年內由同級財政給予全額獎勵。市屬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可以與所在單位保留聘用合同關系2年,期滿後不回所在單位的,與單位辦理辭聘手續,解除聘用合同關系。
13、鼓勵機關幹部離崗創業。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辭職在本地領辦、創辦企業的,由同級財政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補貼。工作年限滿30年,或滿20年並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公務員,若有志創業,經本人申請、任免機關批准,可辦理提前退休手續。
14、鼓勵鎮江籍人士返鄉創業。鎮江籍知名人士、成功人士、海歸人才返鄉創業的,在用地、融資、建設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提供小額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對從事規模種植、養殖的,提供無償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
15、鼓勵二次創業。實施中小企業發展「335」工程,每年新創辦小企業3000戶以上,培育300戶小企業進入規模以上企業行列,培育50戶成長型企業進入億元民營企業行列。推動個體工商戶升級創辦私營企業,在不具備查帳徵收條件下實行核定征稅,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激勵私營企業進入規模以上行列,優先安排財政資金扶持、優先安排公益服務、優先列入融資服務重點。引導本地成長性強的規模企業,加快創新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名牌帶動戰略,鼓勵其技術創新,規模擴張,外向開拓,做大做強。
16、規劃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各轄市區在今年底前應在省級開發區和各鄉鎮工業集中區,根據產業特色規劃建設至少1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參與興建創業基地標准廠房,並逐步完善政務代理、融資擔保、信息咨詢、創業指導、項目推介、技術支持、人員培訓、法律援助等專業化、規范化的服務。對達到省、市級創業示範基地標準的,享受省、市級相關的扶持政策。政府主辦和享受政府資金扶持興辦的各類創業基地標准廠房,可採取減免租金1-3年的辦法,吸引創業者入園。
17、建設培育創業專業市場。結合大批發、大物流、大旅遊市場的開發建設,各地要加強資源整合,開辟或擴大適合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聚集創業的專業化市場,通過市場攤位優惠出租、免收2年市場管理費等政策引導創業者進場交易,強化集聚輻射功能,提升市場影響力,努力做到建一個市場、帶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
18、鼓勵家庭創業。各地要引導工藝簡單的勞動密集型項目進入家庭經營,鼓勵園區企業將簡單工藝工序剝離後外包給家庭加工,鼓勵廣告創意、設計、軟體開發等創意產業、網路營銷進入家庭經營。
19、開發社區服務項目。要依據各自資源條件,注重樓宇經濟建設,合理規劃建設小型創業基地及設施。社區要充分利用現有存量土地和出租房進行改造、再利用,打造社區創業孵化基地,以減免租金1-3年等辦法,引導創業者投資經營社區衛生醫療、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等行業。對市區自建創業孵化基地、安排本市下崗失業等人員進場創業實驗的街道、社區,凡安排1人穩定創業在6個月以上的,從市全民創業資金中給予2000元補貼。
20、推進高效農業項目。各地要大力發展高效農業項目,依法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每年培育並重點扶持一批特色農業經營大戶和種養加企業。
21、加大政府性資金扶持。市財政設立全民創業資金專項,首期2000萬元,今後逐年增加,重點用於扶持初始創業者的小額貸款擔保、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創業獎勵及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各轄市區相應增加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創業者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
22、加大信貸支持。繼續推進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合作,完善銀企對接平台,採取洽談會、交流會等形式推動銀企合作。商業銀行要降低對創業主體的貸款門檻,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創業主體的信貸需求,開辟綠色通道,簡化貸款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建設一批小額貸款公司,拓寬創業主體融資渠道。23、加強融資擔保扶持。著力培育一批資本金過億元、管理規范、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各級政府根據擔保機構為初創企業和微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情況,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由工商機關辦理股權出質和動產抵押登記,為初創企業和微小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
24、完善創業咨詢服務體系。市民發辦要利用互聯網完善全民創業信息服務平台。各轄市區要依託現有的就業訓練中心成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在人力資源市場大廳設立創業服務窗口,免費提供創業 「一條龍」服務。實施創業培訓工程,把城鎮新增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失地農民、失水漁民、復轉軍人等人員納入免費創業培訓范圍。鼓勵發展為創業服務的中介組織。
25、完善技術與人才服務體系。引進、聯辦、新建5-6家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國家級技術服務平台。引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大企業的研發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組織各級人才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尋求專業人才、引進高校畢業生搭建服務平台。開展中小企業獵頭、派遣和引進國外智力服務。
26、進一步優化收費??每年由物價部門及時公示涉企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及其依據,未公示項目一律不得收費。除政府統一組織的社會慈善、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捐贈活動外,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企業拉贊助、拉捐贈。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將中介服務列為項目審批中的前置條件。依法確需中介服務的,一律由企業自主選擇中介組織。
27、進一步規范執法檢查行為。嚴格執行每月1-25日為「無例行檢查日」制度和涉企檢查申報審批制度。簡化和改進涉企監督檢查方式,在強化監督管理的過程中,以教育引導為主,嚴禁以罰代管。對企業首次違規,屬於非主觀故意且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嚴格執行「初犯警告不罰」辦法。對違反規定的行為,嚴肅追究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6、名營企業產權是否包括公共資源使用權?
名營企業產權包巧宏括公共資源早纖使用權。
民營企業產權保護的內容.本意見中「民營企業產權」指對一切具有財產價值的權利,不僅包括物權、知識產權、股權等權利,同時還包括具有財產性質的公共資源使用權等權利。
對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進行動態化公平競爭審查.堅決消除地方性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中對民營企業的各孝睜冊種隱性壁壘。
7、知識產權對於公司的發展有何作用和意義?
知識產權對企業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版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企業,權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大多處於科技創新的前沿,通過科技研發,生產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使企業獨享知識產權帶來的市場利益,免於知識產權的流失,規避侵權風險,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
加強知識產權工作能夠保證企業研發投入的安全。企業在進行科研立項和自主研發時,通過對知識產權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時了解所屬領域的知識產權狀況,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權利,造成「無效」研發,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提高產品市場附加值。企業通過生產、銷售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能夠提升企業形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甚至取得市場定價話語權。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提升企業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企業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可實現增資擴股、質押融資、許可使用、建立產業聯盟等,提高企業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
8、我市發布「民營經濟25條」為民企解難題
打好打贏營商環境翻身仗
近日,針對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日益突出的成本高、融資難、融資貴等瓶頸問題,我市出台《汕頭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精簡優化政務服務、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健全民營企業公共服務、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培養引進人才、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共十個方面提出25項措施,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營造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1、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
●不得以任何形式增設民營企業准入條件。
●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企業,不得設置與業務能力無關的企業規模門檻和明顯超過招標項目要求的業績門檻等。
2、放開相關行業和領域准入
●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城鎮供水、燃氣、污水和垃圾處理、停車設施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和交通、水利、教育、衛生、養老等社會事業領域項目建設。
●在重大規劃、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動中積極吸引民營企業參與。
3、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推動實行「一網通辦、一窗辦理」,確保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至1個工作日,全力做好企業辦事「三免」(免快遞費、刻章費、停車費)服務。
●推行「互聯網 不動產登記」,一般登記、抵押登記分別壓縮至3個、1個工作日以內。
●鼓勵各區(縣)建設工業廠房,工業物業產權可按幢、層等固定界限為基本單元分割登記和轉讓。
4、優化項目審批服務
●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告知承諾制,依託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項目審批「不見面」在線辦理。
●試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和建設項目環評豁免。
5、進一步降低稅費負擔
●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
●繼續按不高於2017年徵收標准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落實分檔減繳和暫免徵收優惠政策。
●對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實行全額返還;對有困難的中型企業工會,縣級以上工會安排專項資金予以回撥補助。
6、進一步降低要素成本
●鼓勵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組織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推動電力外線接入工程建設項目並聯審批辦理壓縮至5個工作日。持續優化電力接入報裝流程,為小微企業低壓用電提供電力接入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
●推廣電商新模式,舉辦「電商 直播」線上活動。
●推行「工業標准地」供地模式,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 的前提下,允許提高容積率,超過原批准部分不增收土地價款。
●鼓勵和支持促進標准廠房建設和使用,對符合條件的標准廠房建設項目,給予第二層以上部分每平方米100元的一次性獎補。
7、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對已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貸款貼息補助,單個企業的補助比例最高不超過利息的50%,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加強對政府性擔保機構的支持,推動支小支農擔保業務達到有關標准。
8、完善信用評價及信息共享機制
●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可得性,加快「中小融」「粵信融」「信易貸」、中征應收賬款融 資服務平台等平台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9、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研究和出台「政銀保」等融資合作項目,建立重點企業名單制度。
●進一步完善「汕金惠企通」小程序,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對接率。
●建立汕頭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支持擁有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中小微企業。
●擴大「銀稅互動」受惠面,將納稅信用M 級企業納入「銀稅互動」范圍。
●加大再貼現對小微民營企業票據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綠色票據。
10、提升公共平台服務水平
●依託「粵企政策通」平台和企業信息服務系統,為民營企業提供政策推送、解讀、咨詢、兌現等涉企政策信息服務。
●實施「政產研·智助強企」工程,免費為企業把脈問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11、保障服務資源供給
●認定一批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培育本地優秀工業互聯網服務商,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保障。
●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為民營企業提供政策宣傳、需求調研、跟蹤反饋和服務對接等。
12、強化對外交流合作
●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展會等貿易平台開拓國外市場。
●對出口小微企業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保費予以全額補貼。
13、支持民營企業研發機構建設
●對首次認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建設經費補助。
●校企合作共建科技創新實踐基地,科研成果並經專家評審後,按照該項目研發投入費用10%的比例予以一次性經費補助,基地依託單位每年最高補助不超過20萬元。
14、加強民營中小企業梯度培育
●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培育行動,打造一批占據產業鏈核心的「隱形冠軍」。
●完善「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對新升規工業企業落實直接獎勵、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獎勵機制。
●「區(縣)級」「市級」的創業孵化基地的,分別給予10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補助;省級示範性創業孵化基地的每個給予60萬元獎補,此後每次復評達到優秀等次的每個給予 10萬元獎補;被評為國家級示範性創業孵化基地的,再給予60萬元獎補。
15、鼓勵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鼓勵民營工業企業實施提質增效、智能化改造、設備更新和綠色發展為重點的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支持工業強基工程「四基」領域、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中的5G模塊、智能感測器、網路設備等關鍵設備器件更新改造和數字化改造項目,支持先進製造業集群及其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關鍵技術改造項目。
●對獲得「馳名商標」認定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100萬元;對獲得授予「中國商標金獎」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100萬元;對首次申請農副產品注冊商標並獲準的,其費用政府補貼一半;對核准注冊的地理標志和經核準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每件獎勵5萬元。
16、加強民營企業家培訓
●實施企業家培養計劃,組織一批民營企業家到國內外知名院校或科研機構學習培訓。
17、強化企業用工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院校產教聯盟,大力推廣企業新型學徒制,加大技工培養力度,培養一支「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隊伍。
●鼓勵支持企業在技工院校以「冠名班」等形式共同培養具有現代知識、高超技能、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院校與園區、企業開展定製化職工技能培訓活動。
●支持民營企業申請設立博士工作站,對獲批的博士工作站給予建站補貼50萬元。
●實施技能人才培育成長行動,大力培育一批「創新能手」;鼓勵發展「共享員工」等靈活就業新模式。
18、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
●對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發放「人才金鳳卡」,憑卡享受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提供便利。
19、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依法審慎採取查封、扣押、 凍結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和處置涉案財物時,依法嚴格區分違法所得與合法財產、企業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涉案人員個人財產與家庭成員財產。
●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制度規定,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建立知識產權案件快審機制,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
●嚴肅查處公職人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在服務民營企業中「吃拿卡要」等問題,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
20、健全民營企業司法保護機制
●修訂《汕頭市專利保護和促進條例》,盡快出台《汕頭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持續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組織引導法律服務資源為企業提供服務。
21、加強民營企業典型宣傳
●大力弘揚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精神,選樹一批優秀企業家進行表彰或通報表揚。
●推薦「三強一好」(思想政治強、行業代表性強、參政議政能力強、社會信譽好)的民營經濟人士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22、引導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
●面向民營企業開展普法宣講,組織民營企業家旁聽公開庭審、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推進民營企業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民營企業守法合規經營。
●將「紅黑名單」等信用信息嵌入行政審批、事中事後監管和公共資源交易等業務流程,推動聯合獎懲措施落到實處。
23、暢通政企溝通渠道
●依託市領導聯系企業直通車制度、「粵商通」企業訴求響應平台和12345服務熱線等平台載體,建立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及時回應中小企業合理訴求。
●建立民營企業家智庫,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24、加強政府政務誠信建設
●將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相關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
●各區(縣)政府要依法履行與民營企業簽訂的協議和合同,杜絕「新官不理舊賬」現象發生,將政務履約、守諾服務等納入政府機關績效考核內容。
●實施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建立政務服務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
25、規范行政執法檢查
●實現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常態化全覆蓋,完善跨部門跨領域聯合抽查機制,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
(文章來源:汕頭橄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