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與華為手機專利侵權案件
1、華為在英國敗訴!原告曾起訴蘋果三星,2500專利年入2.5億
<
2、聽說蘋果手機要禁賣是不是呢
12月10日,高通宣布,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了高通針對蘋果公司4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項訴中臨時禁令,要求他們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產品的侵權行為。相關產品涉及iPhone
X在內的7款iPhone主力機型。
但是,蘋果相關人員隨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而目前國內的一些大型網購平台以及蘋果官網,都仍在售賣禁售機型。
蘋果方面還表示,已於周一向法院申請復議,這是對初步禁令提出上訴的第一步。對此,也有多位律師表示,訴中禁令一經做出立即生效,蘋果可以申請復議,但復議期間不能停止執行。如果蘋果繼續在中國境內賣上述7款iPhone的話就屬於違法行為。
那這些還在售的蘋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被禁機型仍可購買
12月11日下午,記者獲得的一份福州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顯示,高通起訴的蘋果4家子公司分別為: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蘋果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福州泰禾分公司。
該案早已於2017年11月15日立案,高通在今年7月10日向福州中院申請責令各被告先行停止「侵犯專利權的行為」,請求對蘋果4家子公司的「侵權產品」停止銷售。
而高通12月10日提供的聲明顯示,相關產品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所涉兩項專利之前已經在專利無效程序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有效。
據了解,該案所涉專利,使消費者能夠調整和重設照片的大小與外觀,能在手機上瀏覽、尋找和退出應用時通過觸摸屏對應用進行管理。
雖然包括iPhone X都被列入其中,但並不包括今年9月蘋果發布的最新款手機。
12月10日晚間,蘋果相關人員就上述訴訟對記者回應稱:「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高通公司正在就他們以前從未提出過的三項專利提出主張,包括一項已經失效的專利,我們會通過法院尋求所有的法律途徑。」另外,蘋果方面還表示,已於周一向法院申請復議,這是對初步禁令提出上訴的第一步。
當前包括蘋果官網,京東、天貓商城以及蘇寧等大型電商平台上,上述被禁售的蘋果機型仍處於正常的銷售狀態。另外,12月11日上午,記者在蘋果官網試下單了幾款禁售機型訂單,也均可正常購買。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分析:涉專利糾紛的是系統
首先,在法律界人士眼中,「申請復議」並非目前「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iPhone產品」的理由。
在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看來,訴中禁令一經做出立即生效,蘋果可以在收到裁定之日起5天內向法院申請復議,但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訴中禁令可能會被復議決定所推翻,但在此之前,蘋果都應該嚴格遵守禁令內容。
趙佔領還進一步分析稱:「禁令已經生效了,如果蘋果繼續在中國境內賣(上述7款iphone)的話就屬於違法了。法院可以採取強制措施,比如罰款。嚴重的話,還可能構成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罪。」
與趙佔領持有相同意見的律師不在少數,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也表示,裁定一經作出就發生法律效力,蘋果公司不執行不等於沒有約束力,「一旦高通公司聲明中的訴中臨時禁令屬於裁定的話,那麼,該裁定一經作出即生效」。
但這些觀點,只能讓外界對蘋果仍在銷售這些機型更為不解。
對此現象,招商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方競認為:由於高通在福州中院起訴蘋果涉嫌專利侵權的時間約為2017年11月,所以本次訴訟主要針對老版本的iOS
11系統。同時2018年iPhone新發布的3款新機,也未包含在訴訟范圍內。也就是說,上述案件的專利糾紛主要針對蘋果老版本的iOS
11系統,同時,蘋果也可通過更新iOS系統來規避專利侵權。
當然,方競的觀點是可能性之一,他的這一觀點並未獲得當事雙方的回應。
3、蘋果和華為是不是鬧翻了
華為是華為,蘋果是蘋果,它們之間相互有各自優勢。
4、各家電商下架蘋果了嗎?法院判決蘋果專利侵權手機禁售
華為因為5G的問題在歐洲的業務遭受不公平對待,網友為華為的遭遇感到憤怒,想當初,蘋果進入中國地區銷售我們可沒有多加阻攔,持開放態度來對待每一個企業,但是這次華為的遭遇讓我們感覺到,是該採取一些行動的時候了。繼部分企業鼓勵購買華為產品後,今天法院又判決部分蘋果機型在中國禁售,網友也稱大快人心,那電商平台還在出售蘋果么?以後會不會下架?
高通跟蘋果一直是對頭,兩家企業不斷有摩擦,高通在福州法院起訴蘋果侵犯了自己的兩項專利,所以法院判決蘋果的部分手機禁售。蘋果後來發布聲明回應稱扔可以正常購買。但是因為華為的不公平遭遇,很多企業已經表明自己支持華為支持國產的態度。
企業給出的鼓勵政策很暖心,都在用實際行動支持華為。而如今法院的判決更是讓蘋果公司雪上加霜。
蘋果自動進入中國,在年輕人的心目中還是很受歡迎的,每到新機發布,很多人甚至排隊購買。但是在如今的大是大非面前,網友們的態度也是很堅決的,以後絕不購買了。
企業已經率先做出了表率,那面對全國銷售的電商平台呢?小編查看了下目前主流的電商平台,目前都還能搜索到蘋果的手機,還沒有相關的消息說禁售下架之類的。
針對這樣的情況,有相關的律師也作出了說明,因為目前給出的是初步禁售令,蘋果公司可以復議一次,但是這並不是代表上訴,一般情況下都能很快得到回復,並且修改的可能性很小,一旦正式生效,蘋果公司將不能對禁售的機型進行發貨。網友紛紛表示支持禁售。
通過律師的解讀就更清晰了,事件還沒有完全定性,蘋果還有復議的權利,我們祖國還是很民主的。所以電商平台目前還是出售也是正常的,等到復議結果發布,屆時各大電商平台肯定會第一時間作出處理的,就像之前的DG,事件出現後,第一時間就下架了所有產品。
小編態度很果斷,國家的利益大於一切,國產已經不是當初的國產了,我們的品牌在世界也有自己的威望,以後的態度也很鮮明,支持華為,支持國產!至於電商平台以後會不會下架,我們就安心等待結果吧。
5、華為已經與蘋果達成了專利交叉授權協議,什麼意思
交叉許可是指交易各方將各自擁有的專利、專有技術的使用權相互許可使用,互為技術供方和受方。在合同期限和地域內,合同雙方對對方的許可權利享有使用權、產品生產和銷售權。各方的許可權利可以是獨占的,也可以是非獨占的。雙方權利對等,一般不需支付使用費。在國際技術貿易中,採用交叉許可方式轉讓技術的合同,通常稱為交叉許可合同或交叉許可協議。
簡單來說,你用我的專利,我用你的專利,相互利用對方的。但不能限制給別人使用。
6、蘋果專利侵權,高通要求法院全面禁售蘋果手機
高通終於讓蘋果吃到了「苦頭」。
日前,高通公司對外發布聲明稱,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其向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得到法院支持。
根據上述禁令,蘋果公司應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涉案專利的侵權行為,包括禁止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相關產品型號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等在內共計七款蘋果手機。
而對於上述臨時禁令,蘋果公司則聲明稱,當前銷售的iPhone手機都預裝iOS 12系統,該版本系統並不侵犯本案所涉及的兩項專利技術,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 iPhone 產品。
很多人對「臨時禁令何時生效以及在多大地區范圍內生效」心有疑慮,此外,對於蘋果公司聲稱預裝IOS12系統版本不受禁售令影響感到不解。
那麼,在國內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背景下,又該如何看待上述臨時禁令呢?
糾紛不斷:蘋果公司訴高通壟斷,高通訴蘋果欠費侵權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與高通公司因專利紛爭引發的沖突,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初。
2017年1月20日,蘋果公司在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起訴高通,指控高通公司壟斷無線設備晶元市場,並控告高通以不公平的專利授權行為讓該公司損失10億美元。
隨後,蘋果公司又先後在中國、英國等多地對高通提起訴訟。所涉內容多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專利許可相關。
2017年4月11日,高通開始採取反擊策略,先是在美國反訴蘋果公司,隨後,因蘋果公司代工廠停止繳納專利許可費,又將富士康、仁寶等四家為蘋果公司製造其在全球銷售的iPhone 和iPad的代工廠訴至美國法院。
在都採取了一定的訴訟手段之後,雙方之間的商業談判進展似乎並不順暢。
2017年10月,因高通公司遲遲未起訴蘋果公司侵犯其標准必要專利,蘋果公司反而將高通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請求法院確認其iPhone和iPad產品不侵害高通公司的三件通信技術標准必要專利。
2017年11月起,針對蘋果公司涉嫌專利侵權,高通公司開始在中國市場全面反擊,先後在北京、福州、青島、南京、廣州等多地法院,共計提起了不少於16件專利侵權訴訟。
涉案專利:高通僅有兩件專利被判全部無效,蘋果壓力大
針對高通起訴蘋果公司侵權的涉案專利,蘋果公司均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提起了無效宣告請求。
拒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十件高通涉案專利有了無效宣告審理結果,其中,六件被判有效,2件被判部分有效、部分無效,2件被判全部無效。
可以看到,高通涉案專利被判全部無效率僅20%,相當於近八成專利訴訟中,蘋果公司都存在敗訴的風險。
相關信息顯示,高通公司被判有效的專利包括:「用於聚合和呈現與地理位置相關聯的數據的方法和設備」、「用於無線網路混合定位的方法和設備」、「鏈接到無線裝置上的應用程序的設備及方法」、「具有高密度的局部互連結構的電路及其製造方法」、「開關電池充電系統和方法」和「用於分析數字化音頻流的低功率集成電路」。
高通發布的聲明顯示,在權利內容為「使消費者能夠調整和重設照片的大小和外觀、以及」和「手機上瀏覽、尋找和退出應用時通過觸摸屏對應用進行管理」等兩項被判有效的專利中,高通公司獲得了法院訴中臨時禁令支持。
可以說,在高通被判有效的涉案專利中,蘋果公司可能敗訴的承擔侵權責任和被判禁售部分型號手機的風險或概率非常大。
因此,iPhone 6S、iPhone 6S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等在內共計七款涉案蘋果手機型號,被判立即停止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也就可以理解了。
禁令效力:蘋果公司相關涉案型號手機應立即停止銷售
針對高通公司聲明中的「訴中臨時禁令」,可能是「行為保全」裁定,也可能是「先行判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如果是屬於行為保全性質的裁定的話,蘋果公司不服可以提起復議,但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簡單說,一旦高通公司聲明中的「訴中臨時禁令」屬於裁定的話,那麼,該裁定一經作出即生效,蘋果公司應先行停止侵權行為,包括立即禁止進口、銷售或許諾銷售七款涉案型號手機。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如果是「先行判決」的話,因為屬於一審判決,那麼,蘋果公司還可以提起上訴,待二審終審會才會正式生效。
蘋果的官方聲明中表示,中國消費者仍然可以在中國境內購買到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並強調正在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但按照我國法律,「訴中禁令」一經作出立即生效,當事人如對裁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並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這意味著對於被列入禁售范圍的iPhone相關型號產品,該禁售令已經生效,在此期間蘋果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侵權產品都屬違法。
至於蘋果聲稱「iOS12」的軟體版本不涉及侵犯高通專利的說法,需要指出的是,福州中院裁定針對的是產品型號,跟iOS版本無關。即便蘋果之後可以繞開高通的專利,也需要首先向法院證明這一點,在此之前依舊必須立即停止銷售。
實際上在該案的庭審過程中蘋果就提出了這個意見,但是法院沒有採納而是依舊發布了禁令,說明法院是不支持蘋果的「iOS12版本不侵犯高通專利」這個說法的。
可以說,當前國內正成為各類知識產權紛爭解決的「優選地」,不僅是國內公司,包括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等在內眾多國外公司也越來越多將它們的知識產權紛爭放在中國解決。
一方面,這表明國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客觀性、中立性和專業性得到越來越多公司的認可,另一方面,國內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也受到越來越多公司的信賴和追捧。
因此,在國內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背景下,蘋果公司因涉嫌侵犯高通專利權,被判「臨時禁售」,勢必成為國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進程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
當然,對於橫亘在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紛爭,或許也有望加速得以解決。
7、蘋果手機外觀專利真的侵權了嗎 誰贏了蘋果外觀專利侵權案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網站5月19日聲明,裁定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侵犯了深圳佰利的外觀專利,並沒有引發媒體注意。六月初蘋果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出行政復議,終於將蘋果再次推向了風頭浪尖。這起訴訟應當始於 2015年初,因為深圳伯利於2014年1月申請100C智能手機外觀設計專利,當年7月被授予該專利。蘋果於2015年3月向該局申請撤銷該專利,但該 局於2015年12月維持了這項專利。 提起深圳伯利知道的可能不多,提到深圳百分之百手機可能會有很多人知道,因為2013年11月互聯網手機風起雲涌之際這家公司曾經獲得百度的投資,不過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處於破產邊緣。 說深圳伯利因為經營不利起訴蘋果並不成立,運營不善是過去一年的事,前段時間因為與上海與德的糾紛鬧得業界紛紛揚揚,而起訴蘋果公司始於2015年初。 有些人可能覺得深圳伯利在敲詐蘋果,其實對比2014年九月發布的iPhone 6與2014年初伯利申報的外觀專利,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蘋果侵權並不奇怪,畢竟伯利的專利申請要早於iPhone 6發布半年之久,而且期間也經歷了蘋果申請專利無效的審查,相信北京知識產權局有足夠的法律依據。 在經歷了專利無效和一審判決之後,蘋果想翻盤可謂難上加難,因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做出如此大膽判罰之前肯定考慮到了可能的後果,不可能給蘋果翻盤的機會。 猜得不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和解,因為蘋果不會容忍iPhone 6在北京禁售,更不會容忍在全國禁售,一旦蘋果行政復議無法成功,和解是唯一的渠道。 如果往更深層次考究,不能不讓人與這幾年中美貿易糾紛結合在一起,今年上半年美國以向伊朗等國家出售違禁產品為由對中興進行出口限制(目前已經暫時解 除),前不久又開始對華為進行審查,中國利用法律武器對蘋果進行潛在的合法制裁也並非沒有可能,真如此,蘋果即使想與深圳伯利和解估計也不會那麼容易。 一切還早,也不會短期內有結果,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