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圈商標
1、手鐲(銀飾)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手鐲(銀飾)屬於商標分類第14類1403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手鐲(銀飾)的商標達專9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屬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項鏈(銀飾),群組號:1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2.選擇注冊(首飾盒,群組號:14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3.選擇注冊(玉雕,群組號:1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4.選擇注冊(銀飾品,群組號:1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5.選擇注冊(耳環,群組號:1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6.選擇注冊(貴重金屬合金,群組號:14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7.選擇注冊(角、骨、牙、介首飾及藝術品,群組號:1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8.選擇注冊(戒指(銀飾),群組號:1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9.選擇注冊(手錶,群組號:1404)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2、買的銀手鐲為什麼標記是AX?
假的一是查硬度: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敗纖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察豎仿大,成色則在70%...老鳳祥只是一個公纖搭司商標,而不是銀製品加工廠家 所以不會打上老鳳祥的標志。如果打了 就是欺騙消費者。 千足銀是銀器里含銀量最高的。
3、淘寶的CD是真的嗎
店主告訴你的 是因為他想你在他那買碟。
作為垃圾回收等等方法進入中國的CD肯定要便宜很多,
他所說的正版是法律意義上的正版,幾百塊一張的是國外購買的正規行貨。
幾十塊到一百多的是國外的垃圾處理,在法律意義上不是正版。
但兩者都是一條生產線下來的。
what a beautiful moment這張洋垃圾全新也要200元,原版行貨要300左右。
小於100不一定是假的 也不一定是真的,小於100這個判定標准根本不成立。
2.怎麼判斷哪些是原版的。
日版碟一般印刷比較精美...大碟的正常價格在2400-3150日圓之間...單曲一般在1000-1500日元之間...限定盤會附帶DVD特典...價格在3600日元左右(日元對人民幣大約 100:6.8)...一般會89打折...比較早的碟打折會更多
1、 CD的數據面上....最內側一圈(也就是CD空心圈的那個區域)一般也和數據面一樣塗上了反射層...也就是鋁膜...通常稱為銀圈...但也有一些沒有塗上鋁膜...另外觀察數據這面上的兩個IFPI編碼。。。兩個IFPI絕對是大寫。。內圈IFPI 印刻清晰纖腔旁。而國內的碟都是小寫。。。其次看是否有條形編碼(不一定都有)。。。再次看CD編號是否和唱片封面上及CD碟印刷面上的編號一致。。。(CD編號是唱片公司對其發行唱片的編碼。。。在CD盒的側面就可以看到。。具有唯一性。。。在網上查詢也可以找到對應CD的信息)比如:AVEX公司本部的CD編碼是AVCD-XXXX(X代表數字)。。。GIZA公司的編號是GZCA XXXX。。。。。。。。。。這個編碼要和CD數據面上的編碼一至。。。另外還可以看到有一個工廠內部編碼。。。是唱片生產工廠的編毀橡碼。。。一般看看有沒有就行了。。。強調一點94年以前生產的CD的無IFPI編碼。。。再版除外(IFPI的含義請看網路)
只要你多買幾次原版CD。。一般就能分辨出來了。。。D版做工和原版相比差的很遠。。特別是原版碟。。。根本不可能仿的一模一樣。。。差距大概有40%
引進版都印的有國內出版社的名字。。一眼就看的出是不是原版的。。。。而日版都是寫的MAND IN JAPAN
再歸納幾個日版碟的印製特點:
1、印有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的英文標圓則志「jasrac 」
2、印有MAND IN JAPAN
3、印有發行日期。。。以及版權到期時間(日期都是精確到天的)
4、部分印有該CD的計稅價格(TAX IN)。。。也有些同時印了除稅價格(TAX OUT)
5、印有唱片公司的名稱及商標。。。決不會是出版社的
6、取出CD碟,看其正面。。也就是印刷面,不會是平面的。。手摸上去在印有圖案和字的地方都是有立體感的。。。像浮雕突出的感覺。。。CD碟正面上也印有jasrac、MAND IN JAPAN、印有唱片公司的名稱及商標、及唱片編號。。。觸摸CD碟邊緣應該是順滑平整無毛刺的
那麼最終結論是 100元以下的是假的嗎?200以上的是真的嗎?
都說了這個說發不成立,而且5塊的洋垃圾全新原盤也多了去了,雖然是一些冷門,但確實是5塊的原盤
4、求助:購買CD知識
1、你看到的上述分類一定是賣打口碟的TAOBAO商家,正規賣日版行貨的商家不會這樣寫了。
這些商家的進貨渠道是這樣的:
這些CD實際上是洋垃圾...也就是國外滯銷的CD已廢舊塑料名義進口到國內...再進行回收利用。。。海關不作為文化產品扣稅,而是作為塑料垃圾進行扣稅。。。一般頂層進貨商都是發的集裝箱,裡麵包含的不止是CD,還摻雜了很多其他垃圾,這樣也好蒙海關,貨到了國內後,開始分類,把可以買的CD 、完全破損的CD和其他垃圾分開,其中的CD就分給那些賣打口碟的。。一般都是已經封裝好了的,不能選,按噸批發,這些都是大進貨商,然後在一層層賣到下一級。到了我們消費者手裡已經倒了很多到手了,有些尖貨價格也會翻倍。
還有幾個名詞解釋下:
sample(見本盤):屬於店頭陳列展示,及試聽。和正式發行的盤沒有區別,一般就是在封面和CD盤上印有SAMPLE字樣。見本盤和正規發行的盤一樣有初回和通常的版本。。正規盤有幾種版本見本就有幾種版本。
宣傳盤:電台,網站播放宣傳用,一般和正式發行的盤有很大區別。。一般包裝簡陋。
rental(出租盤):是CD出租店用來出租CD的,就和國內出租VCD一樣。但都是正版,而且在CD封面和CD盤上貼有rental標志。
以上三種版本都是不能在市場上銷售的,使用完畢後唱片公司會收回並銷毀,怎樣銷毀呢,為了節省成本就直接賣往海外當垃圾處理掉,由於這些碟在日本是不能銷售的,而且都有特殊標志,所以 不需要打口。。。而最先我說的打了口的碟屬於滯銷,也就是唱片公司生產過量,無法賣完,庫存積壓後,不得不處理掉,但如果直接當垃圾賣掉,肯定會有人會低價收購後當正規行貨盤賣,那就只有打上口,使其報廢。但並不是所有的碟都會被打到,有些放在下面的,就倖免遇難了,最上面的就粉身碎骨。有些碟也只是CD盒碰到點甚至一點都沒打到,國內的商家就充當行貨盤買了。
相關解釋:
全新行貨:上面解釋了,倖免遇難沒被打到的就是全新行貨
全新見本/見本拆封:全新未拆封的見本盤,一般都是唱片公司庫存的,並沒有發給商店使用過,或者是商店陳列之用,如果發給唱片商店使用試聽的見本盤,一部分就會拆掉,該商店會在CD封面蓋上自己章(一般是註明唱片店的地址,但不是所有拆了的碟都會蓋,一般蓋了章的少見,也有可能賣到國內後那些進貨商拆了的),已表示該張CD是在那家店使用的,方便唱片公司管理。當然你也有可能買到這樣的盤。國外一般唱片店都可以試聽的,使用的都是見本盤。
全新打口/打口拆封/全新拆封 :拆封的含義:大多數CD都是一次性封裝,把外面的塑料封套拆了就算開封了, 但也有些CD的塑料袋只是側邊開了個口,並不是一次性的,用完了還可以裝回去。打口、行貨都有已經被拆了的可能。
宣傳盤:一般都賣的非常便宜,但我不建議你買這種碟,包裝很簡陋,什麼都沒有。
rental(出租盤):我也不建議你買,本來就是用來出租的,使用的人就會非常多。品相很難保證。這個很好辨認,CD盒封面就貼的有 rental 標志(圓的)。
另外傷到碟的打口也不要買。一般傷到碟了,賣家會說的,但TAOBAO上很少有賣傷到碟的。這個可以放心。要是不確信直接問賣家,問他有沒有傷到碟。
2、排序
全新行貨 全新見本 全新打口 全新拆封 見本拆封 打口拆封
你的排序不錯,就是這樣從左到右全新行貨最好 打口拆封最差,宣傳、和出租版就不說了,不要買。
3.再教教我怎麼CD識別真假,正版和盜版,
日版碟一般印刷比較精美...大碟的正常價格在2400-3150日圓之間...單曲一般在1000-1500日元之間...限定盤會附帶DVD特典...價格在3600日元左右(日元對人民幣大約 100:6.8)...一般會89打折...比較早的碟打折會更多
1、 CD的數據面上....最內側一圈(也就是CD空心圈的那個區域)一般也和數據面一樣塗上了反射層...也就是鋁膜...通常稱為銀圈...但也有一些沒有塗上鋁膜...另外觀察數據這面上的IFPI編碼。。。IFPI絕對是大寫。。。而國內的碟都是小寫。。。其次看是否有條形編碼。。。再次看CD編號是否和唱片封面上及CD碟印刷面上的編號一致。。。(CD編號是唱片公司對其發行唱片的編碼。。。在CD盒的側面就可以看到。。具有唯一性。。。在網上查詢也可以找到對應CD的信息)比如:AVEX公司本部的CD編碼是AVCD-XXXX(X代表數字)。。。GIZA公司的編號是GZCA XXXX。。。。。。。。。。這個編碼要和CD數據面上的編碼一至。。。另外還可以看到有一個工廠內部編碼。。。是唱片生產工廠的編碼。。。一般看看有沒有就行了。。。強調一點94年以前生產的CD的無IFPI編碼。。。再版除外(IFPI的含義請看網路)
只要你多買幾次原版CD。。一般就能分辨出來了。。。D版做工和原版相比差的很遠。。特別是原版碟。。。根本不可能仿的一模一樣。。。差距大概有40%
引進版都印的有國內出版社的名字。。一眼就看的出是不是引進版的。。。。而日版都是寫的MAND IN JAPAN
再歸納幾個日版碟的印製特點:
1、印有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的英文標志「jasrac 」
2、印有MAND IN JAPAN
3、印有發行日期。。。以及過期時間(日期都是精確到天的)
4、大多數印有該CD的計稅價格(TAX IN)。。。也有些同時印了除稅價格(TAX OUT)
5、印有唱片公司的名稱及商標。。。決不會是出版社的
6、取出CD碟,看其正面。。也就是印刷面,不會是平面的。。手摸上去在印有圖案和字的地方都是有立體感的。。。像浮雕突出的感覺。。。CD碟正面上也印有jasrac、MAND IN JAPAN、印有唱片公司的名稱及商標、及唱片編號。。。觸摸CD碟邊緣應該是順滑平整無毛刺的
以上是我回答另一個帖子的答案。你可以作查考
補充下:TAOBAO上面賣日版碟的。。。廣州、上海大賣家都是原盤,放心購買就是了。見本絕對沒D版和高仿,D版商不會沒事仿見本玩的。要是你覺得哪家賣碟的拿不準是否賣的是原盤,你可以發消息給我,我幫你看。
4.還有如果在網上怎麼識別有信譽的店主?
一般早廣州、上海大賣家,廣州是貨源地,貨多,更新也快。一般他們在TAOBAO上都有5000張以上的貨。另外CD最好有實物照片。如果賣家的碟價格都差不多,而且全都是二三十塊一張的,實物照片和其他賣家不太一樣,那就小心了。見本 打口這類碟價格相差都比較大, 貴的一兩百,便宜的5塊一張。
你要靠得住的賣家,需要的話發信息給我,我發給你。
5.誰能解釋一下CD.DVD.專輯的區別, 一次買了個歌手的DVD,我問老闆要歌手的專輯,新歌只是CD,能聽不能看
有的專輯會發行通常盤和初回盤
通常盤就只有CD
初回盤就有初回特典:增加DVD甚至是寫真集。有的還分初回A 初回B 兩個版本。正規行貨售價要比通常盤貴幾百日元。
二者的CD內容沒區別,但有少數初回特典里的CD和通常盤的CD 附送歌(BOUNS TRACK)會不同
至於DVD里是什麼內容:有幾種情況1、PV(也就是MTV)2、演唱會片段 3、PV花絮 4、對歌手的采訪
看來你是買的初回特典版
另一種情況:
歌手單獨發行的DVD 有演唱會,或者是PV合集(也就是MTV)兩種, 這個一般賣家都寫清楚了的。
界上的所有歌手發行歌曲都是以CD光碟為媒介的 CD音頻格式..當然只有歌沒圖象了.......... 而PV合集,可能會單獨發行也可能不發行,又或者是初回特典里附送。
6.雜區分這DVD是MTV還是演唱會呀什麼的,
歌手都會單獨發行演唱會DVD ,你買的那個只是片段
MTV合集(國外叫PV,宣傳視頻)的發行比較少見, 大多都是初回特典附送。
區分的話你就直接問賣家吧。
你買某個歌手的碟 最好的辦法是到其官方網站上查詢,發行了哪些碟,這樣買起來會比較順手。
另外說下日本唱片市場的運作模式:
日本歌手發行作品與其他國家不同,一般都是先發行單曲(SINGAL)[單曲:會有2-4首歌不等...大多數有一首主打歌...有些是兩首主打...其他為副歌(日本稱為C/W),並且同一首歌會收錄不同編曲的版本,也作為C/W]
當單曲發行了2-4張就會出一張大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專輯....專輯會收錄單曲的主打歌..但副歌部分不一定收錄...專輯另外剩下的就是新歌了.....
發行4張左右的大碟就會發行精選輯...一般都是收錄SINGAL的主打歌...也可能加入一兩首新歌...另外也可能發行B面精選(也就是C/W的精選),不過很少會發行這樣的精選輯...[一般把A面歌稱為主打歌...B面就是副歌...這種叫法是從黑膠(LP)唱片延續下來的....黑膠唱片時期...歌會錄在唱片的兩面...一般A面就是主打歌...而另一面也就是B面是副歌部分....
這種運作模式可以使歌手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歌發行...歌手的人氣也會比較好...唱片公司的收入也會相對提高...也適應了像日本這樣生活節奏較快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當然這種運作模式應該說是建立在成熟的唱片市場上的...沒有正規的唱片市場很難運作成功...
5、如何識別正版CD唱片??
識別正版CD唱片
1. 從外形上觀察:
國內壓片較晚, 基本上94年前進口壓片為主,國內銷售。一般早期片子,壓片公司不多。比較好分辨,歐美版主要為德國銀圈,瑞士銀圈 ,深飛銀圈,SF,
2. 從片子上的重量:
早期片子比較重,大體為15克以上,多的16.5克為主,盜版片基輕,印刷模糊,特別CD內圈的字體,沒辦法跟原版CD的內圈比較,原版片子字體清晰,油漆一般是UV膠為主,不像現在片子的油漆,很細的字也能印的很清。盒子也厚,拿在手上感覺會比較重。
3. 從發行公司觀察:
早期CD版本主要分為日本三洋版、日本SONY版、日本天龍版、日本東芝(TO)版、日本三菱版、西德版、法國版、美國版、澳洲版、韓國版、香港本地版幾個版。
4. 從專輯的封面上觀察:
每一張專輯都是有固定的專輯名稱和封面的,如果專輯名稱和封面不一樣,那肯定就是盜版。比如專輯《紅》,他就只能叫《紅》,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張專輯叫做《怪你過分美麗》,那即使他的曲目和《紅》一模一樣,那樣也是盜版的。
5. 從防偽標志上觀察:
凡沒有同時加貼音像製品防偽標識和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防偽標識的進口音像製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製品,目前,進口音像製成品一律加貼A-III號段的防偽標識。進口的錄像製成品標明是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進口的
6、安踏鞋子上的銀標是什麼
答案:安踏鞋子上的銀標是安踏公司的商標標志,標志中央是一個「a」字母,代表安踏公司的英文名稱Anta,周圍則是一圈銀色的線條。
解釋:安踏公司是一家中國運動品牌,成立於1991年,總部位於中國福建省。安踏的產品線包括運動鞋、服裝、配件等。銀標是安踏公司辯寬的重要商標標志之一,代表了品牌的形象和價值。
拓展:除了銀標,安踏公司還有其他的商標標志,比如紅標、藍標等。這些標志都代表了安踏公司的不同產品系列和特點。在中國市場,頃灶兆安踏是一家頗具影響力的運動品牌,擁有眾多忠實雀租粉絲和消費者群體。
7、日本銀器科普:日本銀器的標志如何分辨?
與沒有強制鑒定要求的其他的狀況相近,日本銀器上通常只有責任者和成色兩種標記,即便有可取下的部件(如壺蓋、盒蓋),一般也僅在主體上打一組標。但在有些製品上我們還是能發現產地信息、造幣局品位證明記號,以及特殊的美佔時期標志等。
但明治中早期製品、皇室儀典贈品中有相當數量完全無標,出品人和材質說明最多隻能在原包裝上找到。一些金工師,如中川凈益、一鶴齋等的作品大多隻有作者名款,不標材質。而各類商店、百貨店卻正好相反,許多商品上只帶材質或純度標記,其他信息則寫在盒上或印在標簽和內附宣傳資料上。
1.責任者標志
在日本金銀製品上,責任者的款識(「刻印」)又能分為出品人標志和工匠名款兩類。出品人是洋商的話,會直接用英文名,日商則有時用日文名,有時用對應的日語拉丁化表示法。比如サムライ商會多用「SAMURAI SHOKAI」,也有少數打「サムライ」款。
一般而言,只帶由假名和漢字組成的標記的器物多為內銷或下賜品,而由西文和數字組成的標志則主要用在外來器型上。不過也不乏一些例外,比如橫濱外銷商的產品也有隻打諸如「武蔵屋 純銀」款而無任何英文標識的。
而不少美術品店、鍾錶店、百貨公司等出品的西式銀器,其客戶中本土和歐美人士皆有之,標志也是土洋會雜,時西時漢,時而兩者共存。
實際上除了サムライ商會特意在名稱中用片假名不寫成「侍商會」外,其他日本內資商家的名稱幾乎全由漢文構成。在「二戰」前,漢文名款多為豎排,橫排較少而且幾乎全部自右向左書寫,20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從左至右橫向排列的逐漸增多。
出品人標志還可以是印章型的,以篆刻式為主,也有楷書體的。商行名稱末尾有時還會帶「造」「制」或「謹制」字樣,即便其僅為經銷商而非實際的生產者,例如「鴻池造」「大関制」「玉屋謹制」等。使用「謹制」這一措辭有時暗示該物件為皇族、貴族定製品。
用商標或圖案標記的也有不少,多數是大正以後的產物,例如服部時計店的飛鳥、三越百貨店的圓圈中的越字,山崎商店的五角星中的大寫字母「S」等,有些標志上甚至只有商標,不帶店名。
日本金屬工藝品上常能見到金工師的簽名,通常以豎排行書體直接刻在作品上且置於主體裝飾圖案的左下角——這是因為圖案大都從右側開始,反之則會出現在右下方。這種簽名一般僅為名字部分,較少使用全名。
單刻姓氏的就更少了,或許實際上是出品商標志的一種特殊形式。若作者為雕金師,其最常見的刻銘格式為名字另加一「刻」「刀」或「鐫」字,如「光山刻」 「光春刀」(桂光春)。
以琺琅、貼焊、捶鏨為主要表面裝飾工藝沒什麼刻工的器物,則一般會加「造」或「作」字,如「忠久造」(松尾忠久)「一信作」。也有不帶任何修飾文字的署名,如單單的一個「正秀」。
鑄金師的名款往往在製造模具時就已設計進去,會與作品一同鑄造出來,不過也有另行刻加的。對於使用鋼印打款的金工匠人,比如一些釜師,如果某件作品不是由他們自行售賣,而是通過某個商店經銷的,可能會同時帶兩者的印記。
有些匠師還在名字下加花押和篆章,主要流行於幕末至大正時期。這種花押的形式起源於我國古代,在近代日本仍有沿用。在美術作品上通常緊接名款出現,有一定的防偽作用。有些用鋼印打款的工坊也有類似做法,比如平田重光家就常用「重光」加花押構成的標識。
以「口打出」工藝聞名的釜師北村靜香及其弟子木村節三、松本治三等人的標志則乾脆就是單單的一個花押字。工藝師的篆章在銀器上較為罕見,其他金屬製品中用得更多些,有直接刻上的、有用鋼印打的,也有通過局部鍍金或錯鑲技法添加的。
章上的文字內容可以是姓名,也可以是字型大小甚至閑章。比如海野勝珉號芳洲(常在作品上刻 「芳洲迂士勝珉」,晚年有時會署「芳洲叟勝珉」),曾用「芳洲生」印。迦納夏雄70歲以後的幾件作品上所加的「古稀叟」印則是閑章例子。
「二戰」後的進駐軍向製品,尤其是小銀器上,大多不帶出品人標志,這種情況在批量製品(如調料盒、紀念勺)上最為普遍,相關信息一般在包裝物上,沒有了盒子,便無從判別。但在有刻鑲工藝的產品,特別是煙盒、雪茄箱、酒盞、花瓶等有較大施展空間的器具上,即便不打經銷商款,一般也會刻有雕金師的簽名。
2.材質與成色標志
明治初期及更早以前的日本內銷金銀器多不標材質,最多在包裝箱上書寫品名時提及。世代襲名(即家元制)的金工師作品、銀底鑲嵌其他合金材質的器皿,以及銀胎的芝山螺細鑲嵌物,也大多如此。
橫濱各出口商行從一開始就普遍使用英文材質款,昭和時代進一步擴展到鍾表首飾店和百貨公司的產品上,有「SILVER」「STERLING」「STERLING SILVER」「PURE SILVER」等。
漢文的材質標記在明治時期也已有之,大正以後逐步普及。主要是「純銀」和「銀制」兩種,偶爾還能看到三字的「純銀制」,以及更少見的「銀」「純」單字款。大致從昭和年間開始,純銀器、鍍銀器漸而統稱銀製品,因此也有人將「銀制」款用於鍍銀器件,戰後初期尤多,以作為銀器的代用品。
但若為知名商號所售,則通常可認定是實銀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新產品中帶「銀制」款的則基本全為純銀製造,畢竟此時日本人已較為富裕,玩文字游戲來誆些小錢實無必要。漢文成色有時還會與出品商名合並在一起作為一個標,例如「純銀服部制」等。
日本銀器中表示純銀的常用詞還有「南鐐」和「精銀」,它們通常出現在傳統製品的包裝箱上,以款識形式打在器具上的很少見。南鐐一詞可能源於我國古時一處白銀產地(南挺),在日本,它起初代指從海外輸入的品質精良的白銀,至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逐漸演變為對所有成色足質量好的白銀的雅稱。
德川幕府自明和9年(1772)起曾數次發行的一種銀制輔幣與之同名,每枚背後均注有文字「以南鐐八片換小判一兩」。一兩等於十六朱,因此這實際是一種二朱銀幣。江戶晚期新造的同類貨幣已經直接改稱「二朱銀」,但因南鐐一詞古雅,至今不少金工師在為茶道具、日本酒器及祝儀用具等傳統類型作品命名時,都偏愛以之代替「純銀」之類過於直白的字眼。
「精銀」的語源也在我國。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之《癸辛雜識》中稱:「銀之品,有紋如羅甲者,有松紋者,有中窪而郭高者,皆為精銀,其絕品則色青。」該詞在元曲中亦時有所見,同樣表示純度高的白銀。
1920年以後數值型純度標記愈發流行,「二戰」後的外銷器則十之八九都帶千分比成色值。最常見的是950,也有925、970、980、990、995、997、998、999,甚至1000—日本可能是極為罕見的一個長期使用1000和24K之類實際無法達到的理論純度數值的。
在真空鑄和離心鑄這類現代工藝未登場之前,高純度白銀由於其材質特性,並不適合鑄造,鑄銀製品因此會使用成色略低的原料。比如內島市平(青鳳)所做香爐、擺件上的標記通常為「銀900」或「銀925」。除千分比外,百分比及小數形式的純度也偶爾可見。
一些長崎產的攪拌勺、掛墜等打84標,比較奇怪。長崎作為從幕末閉關鎖國時代就保持有限開放的通商口岸,有外銷銀器出產實屬正常。此類製品皆為一體鑄造成型,再局部刻花裝飾,因此成色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為何選用「84」這一數值,想來應與俄國的影響有關,具體情況尚不明確。帶84款的鑄銀器件並不多見,很可能為當地個別廠商的產品。
英文材質常與純度數值相連,形成諸如「SILVER 950」「STERLING 950」一類的標記。這些大多是「二戰」後製品,以煙盒最為常見,多不帶責任者信息。根據尚存的包裝、宣傳卡來看,出品人以那幾家大百貨公司和鍾表、美術品、貴金屬商店為主。
西文和數字款通常用陰文,而漢文材質標記的情況則比較復雜,「二戰」前以陽文為多見,字形上以篆書和較粗壯的楷書為主,不少是手寫體風格的,文字基本上都為豎排或從右至左的橫排。
「二戰」後使用陰文細線體的逐漸增加,且以至左向右橫排為多。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後的新作,所用「純銀」「銀制」款不少為規整的印刷字型,非常近似電腦用字(明朝體),這反應出打款方式和鋼印製作工藝的變化。不過襲名金工師常沿用本家系歷史上的刻銘、印戳的風格與形式,也有一些新出道的釜師、銀器工藝師仿用傳統形制的「純銀」標。
5.造幣局品位證明記號
日本是少數設立過鑒定製度的亞洲,它的官方貴金屬檢驗機構為造幣局,因此相關標記被稱為「造幣局品位證明記號」,目前由代表出產國的日章旗和菱形外框中的千分比純度值這兩個符號組成。
自1928年以「大藏省令第十二號」的形式公布以來,制度細節曾多次修改。最後一次修訂是在2012年4月,為合乎國際標准,將所有的1000純度值改為了999。
自鑒定體系在日本建立以來,在大多數時期內送檢打標都是自願的,而非產品能上市交易的先決條件。因此這個標志在造幣局自製的器皿和紀念章上用的最多,比如為政府機關加工的用於贈送給就職滿一定年限的公務員、警察、消防員的銀質酒杯,以及造幣系統內部和相關組織(如泉友會)所需的紀念品等。
其他商家也有一些打過此標識的產品,其中不少可能也是有背景的定製品。
6.外國鑒定標志
日本銀器上的外國鑒定所標記難得一見,遠少於帶此類記號的中國銀器。打有英國進口標的佔了其中的大多數,也看到過瑞典進口標。還有少量關節可以活動的銀制動物擺件(「自在置物」)和容器帶西班牙標,它們基本上都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
8、怎麼鑒別雲煙真假
一、看拉線工藝:真品卷煙的拉帶頭呈半橢圓形,上下對稱,拉線上有點狀膠痕,俗稱「麻點」;假煙拉帶頭半橢圓形不規則,拉線上無「麻點」。
二、看商標紙背面「雲煙」敗納圖案:真品卷煙採用凹印印刷,圖案背景呈「梅花狀」游離點;假煙採用膠印印刷,圖案背景無游離點。
三、看封簽膠痕:真品卷煙封簽背面為兩條平行膠痕跡;假煙封簽背面膠痕為不規則塊狀。
四、看煙支:真品煙支濾棒察野沒水松紙上的脊枝銀圈處呈網格狀花紋;假煙濾棒水松紙上的銀圈處無花紋。
9、銀飾商標注冊屬於哪一類?
銀飾屬於第14類商標
1403-珠寶,首飾,寶石及貴重金屬制紀念品:
140001: 瑪瑙
140004: 黃琥珀色寶石
140005: 人造琥珀制珍珠(壓制的琥珀)
140006: 護身符(首飾)
140008: 細銀絲(銀線)
140009: 銀線
140010: 銀飾品
140015: 手鐲(首飾)
140018: 小飾物(首飾)
140019: 胸針(首飾)
140024: 鏈(首飾)
140031: 項鏈(首飾)
140033: 領帶夾
140034: 硬幣
140035: 金剛石
140040: 貴重金屬線(珠寶)
14004: 貴重金屬絲線(珠寶)
140046: 象牙製品(首飾)
140047: 黑色大理石飾品
140047: 黑色大理石制飾品
140048: 未加工或半加工墨玉
140049: 銅制紀念品
14009: 銅幣
140050: 珠寶(首飾)
140051: 紀念章(寶石)
140052: 獎章
140062: 橄欖石(寶石)
140064: 金線(珠寶)
14468: 裝飾品(珠寶)
140069: 貴重金屬飾針
140069: 裝飾別針
14000: 珍珠(珠寶)
140073: 次寶石
140074: 寶石
140095: 尖晶石(寶石)
140096: 貴重金屬塑像
140097: 人造寶石
140097: 人造寶石(服裝用珠寶)
140097: 人造珠寶(服裝用珠寶)
140107: 戒指(珠寶)
140109: 貴重金屬藝術品
140117: 帽飾品(貴金屬)
140117: 帽子裝飾品(貴重金屬)
140118: 耳環
140119: 鞋飾品(貴重金屬)
140122: 襯衫袖口鏈扣
140122: 袖口鏈扣
140123: 貴重金屬半身雕像
140146: 貴重金屬小雕像
140150: 別針(首飾)
140151: 領帶夾(領帶飾針)
140152: 貴重金屬徽章
140162: 鑰匙圈/鑰匙鏈(小飾物或短鏈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