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標百科 » 中農協商標

中農協商標

發布時間: 2022-11-17 13:02:02

1、有誰知道一個叫高橋的人?

高橋,又名翁家橋,跨黃潼港(始建年不詳,同治年間重建),橋不高而名頗著,鎮以橋得名。鎮東北一公里處有清浦鎮,清初清浦港淤積,集市南移,遂興高橋鎮。鎮處黃浦江下游,位於縣境的西北隅,距縣城西北20.5公里,為縣直屬鎮之一。鎮呈「凸」字形。東西長1.1公里,南北縱深1.4公里。南與高南鄉的鎮南村毗連,東、北、西三面均和高橋鄉接壤;鎮西所屬中興鎮距鎮3公里,全鎮面積1.198平方公里。中共高橋鎮黨委、鎮人民政府設在小浜路。轄東街、南街、西街、北街、石油新村、中興鎮、高橋一村、高橋二村、上煉一村、上煉二村、白洋灘等11個居民委員會,159個居民小組,5403戶,18408人。
高橋地區,原屬崑山縣臨江鄉,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改屬嘉定縣。元、明隸屬不變。清初高橋鎮屬依仁鄉,仍隸嘉定縣,雍正三年改隸寶山縣,乾隆二十四年曾設寶山分縣縣署,宣統二年屬高橋鄉。民國17年屬高橋區隸上海特別市。建國初,仍屬高橋區隸上海市。1956年屬東郊區,1958年屬浦東縣,1961年並入川沙縣。鎮區水運以界浜為主,西接高橋港通黃浦江,東接浦東運河,橫貫鎮區。陸上客運以大同路東站為樞紐;81路公共汽車通宵行駛於滬高之間,高川線通往川沙縣城,高高線抵達高行,高中線西連中興鎮,高三線北通凌橋及三岔港等地。
高橋鎮的西南地區為石化工業基地。市、縣屬工廠和鎮辦工業都分布在鎮區。1985年底鎮辦工業企業5個,職工617人,年產值973萬元。網花、絨綉是該鎮傳統手工工藝品,高橋松餅為傳統的名特產。國營商業49個、集體商業56個、個體戶338個。市場繁榮,文教衛生設施有:高橋、育民2所完全中學,小學2所,幼兒園4所及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體育場、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等。高橋鎮文物古跡有:明永樂帝御碑,現存高橋中學校園內,並建亭為護;雙井,古高橋拆除後,舊址北堍建雙口井得名。民國17年《遷橋築路記》石碑1塊,現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
[編輯本段]湖北咸寧高橋
高橋鎮 位於大幕山北麓,鎮內村級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二級公路東臨大幕黃沙,西接107國道,架起了內聯千家萬戶,外接五湖四海的橋梁。高橋全鎮國土面積96平方公里,轄10個村,16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1萬畝;山林總面積8.1萬畝,森林覆蓋率42%,楠竹3萬畝;林場2萬畝;水面面積2.2萬畝,大型水庫3座,1萬方以上塘堰47座,精養魚場6個。
2004年,工農業生產總值9030萬元,其中工業6498萬元,農業2532萬元,實現財政收入45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2478元。全鎮糧食作物總量13643噸,油料1424噸。近年來,高橋鎮共投入資金260萬元,實現了高橋街道的硬化、綠化、亮化;15萬伏輸變電站和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已經完工;建起了5座聯通、移動手機通訊基站;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2000門;四通八達的有線電視傳輸網給高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為高橋經濟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平台。
作為農業大鎮,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板塊式開發,集約化經營,規模式種養的發展思路,實行產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培育了一批基地,扶持了一批專業戶,培訓了一批經濟能人,構建了一批產業,興起了一股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熱潮。2004年,高橋鎮先後建起了以劉英香菇基地、禮興養殖廠、堰頭綠化苗木基地、白水畈蘿卜基地為代表的龍頭產業,涌現出了一大批種養專業大戶。在鎮黨委、鎮政府富民政策的鼓勵下,在專業戶的帶動下,目前全鎮有500餘人加入到辦基地和生產專業產品的隊伍中來,成為高橋鎮農業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注重農業特色化、產業化發展格局的同時,該鎮還注重深化產品的加工,實施農業產品品牌發展戰略。2004年初,政府出資,鎮農業技術服務公司負責開發高橋鎮干蘿卜、干蘑菇、干豆角等山鮮菜特產,成功注冊了高橋「碧水青山」干鮮菜的商標品牌,使高橋鄉土產品在國內市場從此擁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高橋白水畈的蘿卜、劉英香菇、肉兔品牌運作計劃已付諸實施,高橋鎮的農業正向產業化、集約化道路穩步邁進。
在工業發展上,黨委、政府始終遵循區委、區政府「化風險、打基礎、求發展」的九字方針,依託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和改革搭建的良好平台,緊緊咬住招商引資發展工業不放鬆,牢固樹立「興工強鎮,引資富民」招商觀念,大打「鄉情」牌,巧念「回歸」經,從而使該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工業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4年,該鎮共引進項目7個,協議總投資4900萬元,到位資金1120萬元。該鎮立足資源優勢,揚長避短,打好資源招商牌。引進了武漢江夏區老闆投資300萬元,成立高坪礦產開發公司,開發石灰石、白雲石,區供銷社下崗職工自籌資金280萬元,成立興隆采礦廠,開發石灰石,使高橋成為武鋼集團最大的煉鋼輔助材料基地。高塘村風化石資源豐富,利用這一優勢,引進重慶市老闆,投資興辦新型強力頁岩磚廠,做到物盡其用。2004年,光礦石開發一塊,全鎮年產值突破3000萬元,利稅30萬元。立足資產優勢,盤活存量資產,引水活源。不但注重開發新項目,也注重盤活原有的閑置資產。高橋紙廠,因經營管理不善,三年多已沒有生產,該鎮從福建引來老闆投資80萬元,改造設備和工藝流程,及時轉產,使老廠重新煥發生機。鎮機械廠破產後,廠房閑置多年,他們聯系當地美籍華僑劉平炎支助家鄉創業,投資1200萬美元創辦雙佳竹木(咸寧)有限公司,從事生產出口仿古傢具,為高橋工業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立足生態優勢,大力抓好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鎮黨委、鎮政府以著名的軍事工程「131
[編輯本段]廣東湛江高橋
高橋鎮(Gaoqiao Town)位於廣東省西部,瀕臨北部灣,為兩廣三市的交界處(兩廣:廣東&廣西,三市:廣東湛江市、廣西北海市、廣西玉林市)。轄區面積7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25公里,8個村委1個居委會,108條自然村,總人口3.1萬人。
高橋鎮靠山面海,屬南亞熱帶氣候,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盛產廉江紅橙、荔枝、龍眼等名優水果。尤以紅橙最為盛名,紅橙以其果大型靚、皮薄肉紅、汁多化渣,甜酸適中而著稱,1984年被列為國宴佳果。高橋鎮是"廉江紅橙"原產地之一。
高橋紅樹林為全國面積最大紅樹林生長基地,現已設為廣東湛江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之核心區,其連片面積達4萬畝,有紅樹林種類24種、多種海洋動物373種、鳥類170多種,風景迷人,有海上森林公園之譽稱,大文豪蘇東坡在往合浦任職時曾在此留下足跡,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環境保護教育基地。2001年,中荷合作廣東雷州半島紅樹林綜合管理和沿海保護重要項目在高橋實施。
更多高橋紅樹林資料:高橋紅樹林
國道325線自東至西貫穿高橋鎮全境,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骨幹——渝湛高速與國道325線在高橋境內交匯。高橋距湛江市區、北海市區約一小半時車程。近年來,高橋鎮充分發揮地緣資源優勢,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現有紅橙面積1.5萬畝,形成了盛豐千畝紅橙基地,席草陂、牛皮河紅橙專業村,沿325國道3公里紅橙產業帶的生產格局。海洋產業發展快速,建立了德耀、紅寨5000畝海水對蝦、膏蟹養殖基地。高橋紅樹林被列為廉江八景之一,沿325國道以通達、廣茂等龍頭的非公經濟蓬勃發展。
[編輯本段]廣東清遠高橋

高橋鎮位於清遠市清城區東南部,東鄰從化縣,北接佛岡縣。鎮以駐地名。明代漸成圩集,因附近架設一座高大木橋跨湞江廟河,故名。1977年成立高橋公社,1986年設鎮。2003年,清城區將高橋鎮撤並入源潭鎮,原高橋鎮所在地設立高橋社區,全社區650戶、3618人,這里村民以搞種養業為多,有養母豬的,有養魚的,有養雞的,辦果園種砂糖桔的,有連片承包田地種稻穀的。2004年社區人平收入僅2700多元;2005年就漲到了3500多元,2006年增至3900元。2007年達到4300多元。高橋社區街道集市容貌煥然一新,改善了墟鎮的整個環境;辦起了醫療室,群眾小病在社區就可治療,健康有了保障;辦起了文化室,群眾學知識用知識的氛圍越來越濃。社區集體收入也從2004年的4萬元增至2007年的12萬元。他們引進的草皮種植場也在當地群眾致富中發揮了效益,農民又收租金、又拿工資,效果很好
[編輯本段]湖南長沙高橋
郵編:410145
面積:103平方公里
人口:3.1萬
長沙縣轄鎮。1949年屬沙田、石門鄉部分,1956年分屬百祿、耕慶鄉,1958年屬百祿、高橋公社(後統屬高橋公社),1983年置高橋、范林鄉,1994年建高橋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48公里,面積112平方公里,人口3.1萬。鎮政府駐高橋。長平省道過境。轄橋里、雙鳳、百祿、峽山、螺嶺、虹橋、中南、高橋、澗山嶺、白石源、鳳山、塗沖、松竹、范林、金橋、岳龍、興隆、耕慶、洞里、思公、幸福、萬金22個村委會和河塘、茜草塘2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印刷、皮革、電機、農機等。農業主產水稻、生豬、楠竹、茶葉。紅茶有近百年生產歷史,精製「高橋銀峰」、「湘波綠」列全國名茶。大革命時期農協主席、紅軍高級指揮員柳直荀,前中共中央統戰部長、中顧委副主任李維漢出生於此。紀念地有「直荀紀念館」、「維漢紀念館」。

2、調查報告範文

你需要的是哪類調查報告?

2011年11月15日,對江西景德鎮、樂平、弋陽進行項目前期市場調研工作,下面就各方面調研情況,通過匯總、分析,作如下匯報。

城市概況及發展規劃

一、景德鎮概況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東北部,坐落於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是典型的江南紅壤丘陵區。市區內平均海拔32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和西北部多山,市區處於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 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的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名城。上饒市北部偏西。景德鎮由於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的稱號。該市總人口為156.5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67萬人。各行政區人口數據:珠山區(景德鎮市城區)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28萬;昌江區面積380平方千米,人口16.3萬;景德鎮是江西省環鄱陽湖經濟圈(指南昌-九江-景德鎮)的重要城市,也是贛東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是中國唯一的直升飛機生產基地。是江西省東北部地區的工業重鎮,歷史上以瓷器產業為主,且名氣很大;現今瓷器產業之產值佔全市經濟之比重較計劃經濟時代之前有很大下降。景德鎮雖是「中國瓷都」,但現在陶瓷產業並不構成景德鎮財稅的主要來源,而是陶瓷之外的其他工業部門構成了景德鎮工業的主導力量,包括機械、電子、家用電器製造、飛機、汽車、能源、食品加工、茶葉加工、制葯等。 景德鎮的農業主要是水稻種植,是江西省環鄱陽湖水稻種植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全國商品糧基地之一,也是全國優良種豬繁殖基地、江西省重點產棉區、茶葉生產加工基地。區域內的水稻是一年兩熟的雙季稻,春播為早稻,夏種為晚稻。南部的樂平市是贛東北的重要蔬菜生產基地,其蔬菜產銷量在江西省的農業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7年蔬菜種植面積1.7萬公頃,總產量達62萬噸,還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授予「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市,中國農產品採集中心之一,有「江南菜鄉」之稱。。
二、樂平概況
樂平市為江西省計劃單列市,1992年9月21日撤縣設樂平市,由景德鎮市代管,地處於贛東北,樂平素有「魚米之鄉」 「江南菜鄉」的美譽。總面積約1973平方千米(城區約20平方千米),總人口約87.5萬人。城區約19.1萬人,下轄14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2個鄉。洎陽街道、塔山街道、鎮橋鎮、樂港鎮、涌山鎮、眾埠鎮、接渡鎮、洪岩鎮、禮林鎮、後港鎮、塔前鎮、雙田鎮、臨港鎮、高家鎮、名口鎮、浯口鎮、鸕鶿鄉、十里崗鄉。共有50個居委會、265個村委會。是贛東北區域中心,區位優勢凸顯。境內樂安河四季通航,可直達鄱陽湖、長江;皖贛鐵路、樂德鐵路、206國道和3條省道通江達海;景鷹高速、(南)昌德(興)加密高速穿境而過,與杭瑞、滬昆高速全線貫通。一個半小時車程內有景德鎮機場、九江港口、鐵路樞紐鷹潭,2小時車程內有南昌機場;3小時經濟圈內有金華、義烏、黃山等城市。「是南昌——九江——景德鎮」金三角區域,人口眾多,市場發達,商貿繁榮,物流便捷,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境內現有206國道和樂上、樂弋、田樂線3條省道與外界相連,南與鷹潭相距只有幾十公里,西距南昌150公里,北離景德鎮機場只有40公里,
城市發展規劃
景德鎮:
昌南大道在景德鎮的西部,是在原來的山中開辟出了新的城市,作為景德鎮的中央商務區。中城商業區匯集了珠山中路,浙江路,等重點商業區,也有著,江西第一街——古街,群英街,十八橋,等景德鎮人耳熟能詳的零售業名街,是景德鎮的購物天堂。而完整的老城區建築,也是景德鎮的重要旅遊地區。 以景德鎮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浮梁、鄱陽、萬年縣城和樂平市區,形成以景德鎮為中心的贛東北城鎮群。
樂平:
樂平生機勃勃、蓄勢待發。樂平人民風質朴,尚文崇武,勤勞智慧,千百年來,樂平人以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創造了一方文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在歷屆班子的扎實工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樂平發展很快,變化也很大,從一個農業大市躋身到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縣(市)(第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撤縣設市以來,樂平大力實施「一優三化」戰略,即全面優化「有利於投資者創業、有利於樂平發展」的經濟環境;圍繞化工、醫葯、食品、建材四大產業,推進工業化進程;圍繞建設全國有名氣、文化有內涵、旅遊有特色、城市有品位的花園式中等城市,推進城市化進程;圍繞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和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大跨越,綜合實力躋身全省十強縣(市)。
樂平是江西老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計劃經濟時代,擁有21家部省屬企業和80家市屬國有集體企業。江西東風制葯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醫葯產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江西化纖化工有限公司是國家確定的全國512家重點國有企業之一。擁有一個面積達4平方公里的江西精細化工特色園區,工業形成了化工、醫葯、建材、能源、食品及蔬菜加工五大支柱產業,總量佔全部工業的八成,其中化工醫葯產業佔五成。
樂平是江南菜鄉,農業特色明顯。盛產優質糧食、蔬菜、棉花、蠶桑、油料、生豬、農禽和水產。是商品糧生產基地,江西重點產棉區,優良豬種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僵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縣。是江南地區蔬菜生產集散中心、價格中心、住處傳播中心,2007年被中國園藝協會命名為「江南菜鄉」。
景德鎮市:
近年來,景德鎮市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優質稻比重的同時,進一步做大做強蔬菜、茶葉和養殖三大主導產業。目前,農業產業化區域模式是樂平市以蔬菜為重點,浮梁縣以茶葉為重點,昌江區以發展養殖業為重點。據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樂平市蔬菜播種面積17565公頃,產值超10億元,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基地縣」;浮梁縣茶葉面積6674公頃,產值2.4億元,是「全國無公害茶葉示範基地縣」;昌江區養殖業產值達4.14億元,佔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7%,高於全市養殖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24.2個百分點。為了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朝著又好又快方向發展,景德鎮市把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採取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扶持龍頭企業成長壯大,龍頭企業實力得到提升。龍頭企業如德宇集團、樂平市的中遠公司、浮梁縣的浮瑤仙芝茶業有限公司等現代農業市場主體不斷涌現和快速發展,已成為標准化農業的「孵化器」和「輻射源」,在拉動當地農民增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據農業部門統計,2010年末全市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8家,市級龍頭企業66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81家,分別與2005年持平、增加7家、增加55家、增加25家。目前,景德鎮市浮瑤仙芝茶葉有限公司、江西贛森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景德鎮桃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3家省級龍頭企業聯合組建江西贛森實業有限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資源共享,為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奠定了基礎。農業產業化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發展農業科技事業,歷來是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關心、關注和支持的重點。2010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55.45萬千瓦,比2005年增加84.09萬千瓦,增長1.18倍;小型拖拉機15738台,比2005年增加7149台,增長83.23%;耕整機8309台,比2005年增加2859台,增長52.46%;農用水泵12844台,比2005年增加5576台,增長76.72%;噴灌機械620套,比2005年增加534套,增長6.21倍。2010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銷售收入40.4億元,比2005年增長68.3%,帶動農戶18.9萬戶,農民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增收22680萬元,戶均增收1200元。
盡管隨著國家、省、市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不斷改善提高,但從總體來看,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遠遠低於其他建設方面的投入,從而使農業抗災避災能力減弱,農業生產條件還不夠完善,糧食等農作物生產能力得不到提高,增產增收難度大,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難以加快。景德鎮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創新的龍頭企業、科技企業以及專業合作社、農協等中介組織普遍存在規模小、科技力量薄弱和實力不強等問題,導致抗風險能力差,科技創新開發能力較低,難以取得最佳規模效益。農產品流通渠道不暢通。隨著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農產品流通渠道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國有商業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小,諸多形式的民間流通組織應運而生,運銷量占整個農產品運銷比重越來越大。但是,與農產品流通需求相比,流通組織發展無論在規模上、組織化程度上還是在服務功能上都不相適應。目前,景德鎮市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尚處於初級階段,多元化市場體系框架也只是一個雛形。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服務設施不配套、不完善,交易方式原始,手段落後,市場主體組織程度低,代理商、批發商等中介組織不發達,交易秩序,比較混亂,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法律規范,現代物流的理念和方式還沒有建立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發育程度低,基本上處於粗放型發展狀態,主要功能集中在物流方面,而在結算功能、價格形成功能及包裝、儲藏、運輸、加工等功能方面很薄弱。所以農業經濟服務體系建設的滯後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的一大障礙。
樂平:
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盛產優質糧食、蔬菜、棉花、蠶桑、油料、生豬、家禽和水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商品糧基地,江西省的重點產棉區、中國優良豬種繁育基地。樂平的蔬菜種植比較發達,規模也相當大,是江西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和第一個蔬菜產值高於糧食產值的縣(市),是中國有名的「江南菜鄉」和無公害蔬菜示範縣(市)。2004年,樂平市的蔬菜種植總面積達25萬畝,總產6億公斤,總產值5.38億元。樂平有6個無公害蔬菜基地通過省級認定,面積達12萬畝,並申報了11個省級無公害產品標識並被評為江西省農業發展先進縣(市)。
在農業生產布局規劃中,樂平市重點突出蔬菜產業所佔比重。目前,蔬菜已成為我樂平農業最具特色、帶給農民最大實惠、市域經濟增長最具潛力的主導產業之一,是遐爾聞名的江南菜鄉。近年來,我市舉全市之力,認真實施「興菜富民」戰略,努力做大做強蔬菜產業,蔬菜產銷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了長足的發展,規模由小到大,品質逐步轉優,銷售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2007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7萬公頃,總產量62.01萬噸。全市蔬菜現有十大類100多個品種,遠銷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10多個省(市)120多個縣(市),已成為江西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長江流域重要的蔬菜集散地,被農業部確定為農產品採集中心之一,並被長江蔬菜協會授予「江南菜鄉」之美譽。樂平蔬菜集團成為全省10家銷售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政府正著手於抓「龍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繼續落實國家糧食生產補貼的政策,充分調動糧農的生產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91萬畝總產38.058萬噸。不斷做強做大龍頭企業。重點圍繞糧食、蔬菜、農產品加工、畜牧業、林特產業等五大主導產業培育一批基礎實、活力強、潛力大、成長性好的中小龍頭企業,使之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預備隊和後備軍。重點扶大扶強樂平蔬菜集團、江西彩雲食品、江西樂康中葯飲片有限公司等3家省級龍頭企業;中遠現代農業、匯德蔬菜、金園牧業、嘉龍米業等17家市級龍頭企業發展。三是積極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引導和鼓勵3家省級龍頭企業和17家市級龍頭企業以品牌為紐帶,推進品牌整合,加強品牌培育、推介,力爭在創中國名牌產品、名牌農產品和著名商標和企業質量認證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抓「引進」,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以蔬菜、食品加工、林果業發展為重點,篩選一批重點產業和成長性企業,選准產業化經營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瞄準省外、境外的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專業招商,通過招商,引進省外、境外企業與我市企業對接,在我市建立生產和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內聯基地、外聯市場的外向型龍頭企業。抓「創新」,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手段。一是構建營銷平台。藉助政府資源、公共平台優勢,帶領企業找市場。重點通過政府搭建網路幫助企業建立蔬菜、生豬、大米、水產品等營銷平台,開展電子商務交易信息服務,減少交易成本。二是拓寬營銷渠道。引導和扶持企業參與省、市會展,進行展會營銷,拓展省外、境外新興市場,覆蓋農村市場,進行多元化營銷;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優勢品牌,進行品牌化營銷。三是強化營銷手段。加強與大型銷售企業的聯合,發展電子商務、連鎖、專賣、配送等現代流通形式,加強產銷銜接,擴大產品銷售。四是完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市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機制,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保護價、設立風險資金、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的利益關系機制,提高農業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專業化生產水平。繼續做大做強龍頭企業。要圍繞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抓緊建立一批龍頭企業集群示範基地,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省級龍頭企業要率先採用國際國內先進標准,實施品牌戰略,以標准創品牌,靠品牌拓市場,向品牌要效益,創立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佔有率高的名牌產品。大力發展中介服務組織。著力解決中介服務組織發育滯後的突出問題,引導農民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辦民管民受益。鼓勵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跨區域經營,壯大自身實力,增強服務功能。支持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村能人以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創辦或領辦各類中介服務組織,培育扶持專業大戶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快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制訂具體的發展規劃,打造優勢產業,集聚優勢產業形成經濟優勢。引導龍頭企業加大基地建設力度,使基地建設與加工能力相匹配,避免盲目發展。要按照標准化的要求建設生產基地。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設施、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引導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部門、專業大戶、農民經紀人等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加生產基地建設。處理好企業與農民的關系是基地建設成敗的關鍵,雙方都要有長遠眼光,互助互信,加強合作,企業要捨得投資,農民要按合同經營,努力實現雙贏。
項目分析與建議
景德鎮:
景德鎮主要以陶瓷產業為主,其中有一家豪德建材市場創建於2003年,投資1.2億建成。佔地面積300多畝,是集建材、家居、裝飾材料、家電、通訊器材、傢具、燈飾於一體的貿易市場。內有1000多間店面,其中建築衛生陶瓷約佔1/4。2006年開始,該市場慢慢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二期工程於2010年投入使用,佔地500畝。一樓層高4米,進深7米。二樓層高3米;一間門面約35㎡。中間月租金40元/㎡、端頭月租金60元/ ㎡。前兩年一套連體商鋪均價2500元/㎡,現在的均價至少5500元/㎡況且很難買到。該區域主要以經營陶瓷、建材、傢具為主。通過走訪調查二期的新市場人流量貨物支出顯明不如老市場,經營戶也紛紛談到生意非常不好做;還有很多轉租現象。主要原因還是消費群體還是集中在老市場,消費習慣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改變。
景德鎮近幾年來發展的速度是獨目可見的,目前正處於商業地產快速發展時期,商業地產的現狀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起步晚、發展快、問題多、前景遠,加上商業地產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由於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激烈的競爭之後,商業地產項目將呈現兩極化的趨勢較多,一些好的商業物業可能會成為商家爭搶的「蛋糕」,不好的商業物業卻會出現爛尾惡果。給眾多的商家造成看不到前景,投資商鋪理念不強。結合景德鎮陶瓷發展情況,商業的市場容量已基本飽和。未來幾年內,消費習慣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改變。
樂平:
樂平縣是在縣級市中發展最快的,開發的住宅樓項目眾多。在樂平,西門街、珠海路是城市的繁華商業中心,一直以來都是商家的爭搶之地,也成就了其現在的高價格、高租金。數十年來難有超越。目前已建的贛東北商貿城、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江南汽車城---贛東北最大汽車交易市場也是樂平縣重點項目。樂平市著力引進大型專業市場、大型購物中心、大型物流企業。今年,樂平市集中精力打造了總投資4億元的贛東北綜合商貿城、總投資3.5億元的中遠蔬菜(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總投資2.8億元的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和總投資逾3億元的汽車交易市場等四大專業市場。建成後,贛東北商貿城將成為集五金、建材、家居、服裝、輕紡、日用百貨等商品交易、倉儲、物流、文化娛樂、星級酒店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商城;中遠蔬菜批發大市場將成為年交易總額達15億元的江南最大蔬菜批發大市場,蔬菜出口加工能力將達到5萬噸,可實現產值7500萬美元;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投入運行後年交易額將達10億元以上;汽車交易市場將發展成至少擁有10個4s店和集汽車展示交易、二手車交易、汽車裝飾等一站式服務為一體的交易中心。樂平是「江南菜鄉」,可見糧食遠不如蔬菜,雖然毗鄰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三大沿海經濟圈,可以能覆蓋到東部沿海市場,也可以向潛力豐富的中西部地區發展。但是在樂平開拓市場,只能是以小型的專業農機市場,做大對我們的收益可能要延長很多時間。目前已經跟當地招商局對接,他們表示非常歡迎我們來投資農機方面的項目,考慮到在建的汽車城或許也會涉及到農機方面。招商局副局長表示先去和相關部門領導溝通,然後在跟我們洽談溝通。
調查報告人: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給你參考。

3、南京雨花茶的分布

雨花茶因產南京雨花台而得名。 雨花茶創制於1958年,算不上是歷史名茶。此茶以其優良的品質曾先後數次榮獲省優、部優產品稱號,被列為全國名茶之一。

雨花茶的採摘精細,要求嫩度均勻,長度一致,具體標準是採摘半開展的一芽一葉為原料。

緊、直、綠、勻是雨花茶品質特色。表現為:形似松針,條索緊直、渾圓,兩端略尖,鋒苗挺秀,茸毫隱露,色呈墨綠,香氣濃郁高雅,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清澈,葉底嫩勻明亮。沸水沖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猶如翡翠,清香四溢。品飲一杯,沁人肺腑,齒頰留芳。
產地:南京市郊
特點:雨花茶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茶葉外形圓綠,如松針,帶白毫,緊直。
製作:雨花茶必須在穀雨前採摘,採摘下來的嫩葉要長有一芽一葉,長2.5至3公分,製作過程中全部為手工完成。
特點:雨花茶沖泡後茶色碧綠、清澈,香氣清幽,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南京雨花茶是綠茶炒青中的珍品,也是中國三針之一,即:安化松針(半烘半炒),南京雨花(炒青),恩施玉露(蒸青),是優質細嫩針狀春茶,產於南京中山陵,雨花台園林風景區,以梅山附近出產的茶為上品,這藝茶樹與梅樹間種,茶芽於三,四月盡吸含有梅花之清香朝露與夜霧,當茶芽萌生至一芽三葉時,於清明前約十天開采直至清明,只選一芽一葉芽葉,採下長度為2--3厘來的茶芽,殺青(高溫殺青,嫩葉老殺,老葉嫩殺),揉捻,整形乾燥,塗烏柏油手炒,每鍋只可炒250克茶,一市斤茶須4.5萬個芽葉才是正宗雨花茶。
雨花茶,以緊,直,綠,勻為其特色,即:形似松針,條索緊直,兩端略尖,色呈墨綠,茸亳微顯,綠透銀光。頗受新加坡,台灣和江浙人垂青,北方,西南知此茶者不多!故價格沒真的龍井,碧螺春哪么昂貴,珍品千元即可得,造假還未形成風氣!
南京特產,也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它外形圓綠,條索緊直,鋒苗挺秀,帶有白毫,猶如松針,象徵著革命先烈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為雨花茶。

雨花茶主要生長在南京市郊,在原料選擇和工藝操作上都有嚴格的要求,在穀雨前,采2.5至3公分長一芽一葉的嫩葉,經過殺青、揉捻、整形、烘炒四道工序,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沖泡後,茶色碧綠而清澈,香氣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除煩去膩等功效。

1966年起暢銷海外,在日本、東南亞一帶,人們將雨花茶當作珍貴禮品贈送親朋好友。
「雨花茶」因產於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台而得名。

「雨花茶」在我國茶名中實為罕見,但「雨花茶」的生產歷史卻十分悠久。約在公元四世紀的東晉時代,南京百姓就有飲早茶的習俗。陸羽在《茶經》中記述了「廣陵耆老傳」的故事。說的是晉元帝時,有一個老婦人,每天早晨提著一壺茶沿街叫賣,百姓都爭先恐後地買她的「雨花茶」湯來喝,奇怪的是,這老婦人自一清早叫賣到晚上。老婦人把賣茶所得的錢全部分給孤苦貧窮的人,貧窮的人都很感激她。這個消息被當時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婦人抓了起來,關進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婦人不見了。

如今雨花台辟有一千多畝,蔥郁碧綠的茶園。

「雨花茶」在我國茶名中實為罕見,但「雨花茶」的生產歷史卻十分悠久。約在公元四世紀的東晉時代,南京百姓就有飲早茶的習俗。陸羽在《茶經》中記述了「廣陵耆老傳」的故事。說的是晉元帝時,有一個老婦人,每天早晨提著一壺茶沿街叫賣,百姓都爭先恐後地買她的「雨花茶」湯來喝,奇怪的是,這老婦人自一清早叫賣到晚上。老婦人把賣茶所得的錢全部分給孤苦貧窮的人,貧窮的人都很感激她。這個消息被當時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婦人抓了起來,關進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婦人不見了。

如今雨花台辟有一千多畝,蔥郁碧綠的茶園。

茶葉生產由於其突出的比較效益、穩定的經濟效益和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良好發展機遇,已成為我市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首選的重要產業之一,也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從調查南京市茶業發展的現狀入手,認真分析了南京市茶業產業化發展的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初步提出了南京市茶業產業化經營的總體思路與發展對策。
一、現狀與優勢
茶葉是南京園藝業發展速度最快、經濟效益較好的專業之一。截止2002年10月,全市茶園面積8.77萬畝,其中投產茶園面積5.61萬畝,年產干茶170萬公斤左右,產值1.42億元,投產茶園畝均產值2535元,全市茶葉畝產值最高達到9500元,產值、效益均居全國前列。作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南京雨花茶,目前年產量已達20噸,年產值6000萬元以上,自1986年雨花茶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以來,已先後制定了雨花茶的產品標准(DB32/T142-1996,2001)、加工技術規程(DB32/T432-2001)、栽培技術規程(DB3201/T003-2002)系列標准,這套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實施,對穩定雨花茶的產品質量、提高雨花茶的市場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推動雨花茶的產業化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建成了南京雨花茶集團、南京中山陵茶廠、溧水縣茶葉實驗場等一批茶業龍頭企業;初步創建了"雪松"、"溧峰"、"鍾山"等雨花茶品牌,研製開發了"金陵春"、"平山翠茗"、"七仙銀芽"、"浦橋玉劍"、"溧峰翠眉"、"方山紫霧"等一批南京地方名優茶產品;同時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銷售中心→專賣店→超市、賓館、旅遊景點等三位一體的營銷網路。
2002年10月中旬我們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市相關區縣關於發展經濟林果意向的100份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表明,首選種植茶葉的農戶占被調查農戶的61.5%。同時通過問卷調查,初步摸清了全市茶葉個體經營的生產規模、效益情況和產業化經營模式選擇的意向。通過對南京市茶業產業化發展現狀的分析,我們認為南京市茶業產業化建設具有以下獨特的優勢,必須加以充分發揮:
一是市場優勢。我國雖然是茶葉生產大國,與國外有關國家相比,人均消費量並不高。,南京市人均茶葉消費量為500g左右。目前南京市茶葉市場年消費量在3000噸左右,地產茶葉總量在1700噸左右,在本地市場銷售的僅有1000噸左右,還有700噸左右的產品銷往外地,作為地產名優茶的雨花茶,年生產量在200噸左右,僅占本地雨花茶市場銷售總量的20%左右,因此目前南京市茶葉生產還遠遠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如果人均消費量達到1公斤,市場消費量將達到6000噸左右,茶葉還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南京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具有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等特點,也是全國各類名優茶的集散地,具有較強的向周邊地區輻射的功能,有利於南京茶葉走向全國。
其次是資源優勢。其中最突出的資源優勢是土地資源的優勢,南京市現有130萬畝左右的丘陵山區崗坡地適宜種植茶葉,目前大部分是種植山芋、芝麻、黃豆等經濟價值較低的經濟作物,再加上南京地區雨水充沛、氣候適宜,因此大力發展茶葉生產是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的最佳選擇之一。
三是基礎優勢。南京市發展茶葉具有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地產名茶的代表--雨花茶也有50多年的歷史,長期的生產實踐,在茶葉品種的選擇、茶園的田間管理、茶葉新品的研製和茶葉市場營銷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並且茶葉的經濟效益和比較效益也逐漸被廣大農民所認識和接受,我市茶葉與糧食的經濟效益比達10:1以上,茶葉與其它經濟作物效益比也達到2:1以上,此外,長期的生產實踐也培養和造就了一支精通茶葉生產管理和茶葉加工、善於開拓市場的技術和營銷隊伍,這是南京茶業產業化經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礎。
四是環境優勢。建設"綠色南京"又為南京市茶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首先是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對茶葉的發展給予連續三年的資金補貼;其次是市政府正在積極開展雨花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申請工作,這項工作對於保護地產名優茶品牌的發展、規范和凈化南京茶葉市場、保護廣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提高我市茶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從而為南京茶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問題與制約
1.科技含量不高,制約著茶葉產品質量的提升
我市茶業科技含量不高,這是我市茶葉產業化發展的"瓶頸"之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茶葉良種特別是無性系良種推廣應用的比例相當低,95%以上的現有茶園為種子直播,與無性系良種茶相比,開采遲、芽頭不整齊、鮮葉質量低,從而嚴重影響了茶葉產品的質量;
二是茶園田間管理技術相對落後,特別是茶園的機械化修剪和機械化採摘技術、茶葉的無公害栽培技術、無性系良種的繁育技術和茶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等普及應用率較低,導致茶葉生產成本相對上升、茶葉畝產量不高,嚴重阻礙了茶葉商品性、茶園效益和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參見圖8,單位:公斤),根據浙江省農業廳2001年的調查結果表明,推廣應用機械化採茶技術,每公斤鮮葉成本僅為0.21元,比手采成本0.61元接生65%以上,機采台時產量為243公斤,比手采提高工效10.5倍;
三是茶葉綜合加工技術落後,產品附加值較低,主要表現在茶葉多為初級產品,結構單一,茶葉深加工產品如速溶茶、茶飲料、袋泡茶和茶葉天然產物的提取等幾乎是空白,嚴重影響著地產茶葉產品檔次、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2.產銷銜接脫節,制約著茶業整體效益的提高
產銷銜接脫節,這是我市茶葉產業化建設的"瓶頸"之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目前我市茶葉生產和經營仍然建立在生產者的小農經濟思想和經營者的最原始的買賣關繫上(鮮葉和半成品),存在著生產的盲目性和經營者對生產(原料)的依賴性,產加銷一體化程度很低,茶葉銷售仍然是"提籃小賣",千家萬戶奔市場,市場風險大;二是生產者和經營者之間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和聯接機制,缺乏溝通生產與市場的載體,中介組織發展相對滯後,茶葉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低,導致我市茶葉發展總體上水平低、規模小、市場流通無序;三是市場體系不健全,全市現有近400家茶場,卻沒有一個專業性的茶葉批發市場,經營分散帶來市場秩序的混亂,而相鄰的浙江省全省建有各類茶葉市場105家,年銷售量22017噸,經營額達到11.421億元。
3.投入嚴重不足,制約著茶業發展後勁的增強
對茶業有效投入的不足,這是我市茶葉產業化發展的"瓶頸"之三。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茶業建設資金的投入不足,我市新發展的茶園一般每畝投入包括種子、肥料、農葯、人工開溝等在500-1000元,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的投入也一般在1500 -2000元左右,導致田間管理跟不上、基礎設施不配套、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而全省茶葉經濟效益較高的常熟市虞山茶場(每畝茶園產值達到8000-10000元)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每畝投入高達1萬元,實現了高投入、高產出的目的;二是對茶園管理的投入不足,特別是茶園有機肥料、田間管理用工和茶園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茶園園象差、茶園退化、單產低、效益下降;三是茶葉加工環節投入不足,特別是對名茶生產機械、茶房建設、環境衛生建設等投入不足,導致茶葉產品加工水平較低、產品質量受影響、產品趨同缺乏特色等。
4.運行機制落後,制約著茶業規模的擴張
目前全市一些大的國有茶場仍然存在著"吃大鍋飯"的現象,經營體制僵化,運行機制明顯落後,還沒有真正建立起產權清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不少國有茶場安於現狀,產品銷售仍然主要依靠集團消費,還沒有真正走出茶場走向大市場,缺乏開拓市場和做大做強企業的意識和動力,導致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停滯不前,到目前為止,全市茶葉企業經營規模最大的也不過700萬元左右。
三、思路與對策
南京市茶葉產業化建設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茶葉增效和茶農增收為目標,以科技為依託,以創新為動力,以實施名牌和產業化經營為戰略,實行區域化布局、企業化運作、標准化生產、系列化加工、超市化經營和品牌化開發,通過產業化建設,使我市茶葉產業逐步達到品種良種化、產品優質化、生產機械化、服務社會化和效益最大化。
(一).認真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
圍繞建設"綠色南京"的總體目標,要做大做強南京茶葉,首先必須要在充分調研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認真制定好南京市茶業的總體發展規劃。立足現有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揚長避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行區域化和規模化種植,逐步形成區域特色和區域優勢,形成規模效益。在茶葉品種上優先發展良種茶,在產品開發上重點發展名優茶,在產品質量上重點發展無公害茶葉,既要秉承傳統優勢,又要不斷開拓創新。
(二).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南京茶業的科技水平
要以科技為依託,不斷提高南京茶業的科技含量。重點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引進和示範推廣茶樹優良品種特別是無性系良種,力爭到2010年全市無性系良種茶園佔全市茶園總面積的20%,盡快提高全市茶葉原料的質量;二是大力引進和示範推廣先進的茶園生產管理技術,特別是茶園的機械化修剪和機械化採摘技術、茶葉的無公害栽培技術、無性系良種的繁育技術和茶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等;三是大力引進和示範推廣名優茶加工技術和茶葉深加工技術,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雨花茶作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和江蘇省名牌農產品,具有較大的品牌優勢和較高的市場知名度,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日趨個性化,雨花茶的加工工藝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創新,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此必須積極實施雨花茶振興工程,重點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要積極進行雨花茶機制工藝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實施雨花茶生產的協作攻關計劃;二是大力開展雨花茶原產地域保護的申報工作,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雨花茶原產地域保護的申請工作;三是盡快創建雨花茶質量保證體系,促進雨花茶早日成為無公害農產品。
(三).實施產業化經營,穩步提高南京茶業的整體效益
南京市茶業發展實施產業化經營戰略,應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重點培育茶葉市場競爭主體
南京茶葉的發展要再上新台階,實現持續、高效的發展目標,就必須花大力氣重點培育茶葉市場的競爭主體,包括茶葉的龍頭企業、產品專業市場、行業協會、業合作組織等,花大力氣示範推廣各種產業化經營的高效運行模式,例如"龍頭企業帶動型"、"農業合作社連接型"、"專業農協服務型"、"批發市場輻射型"等。特別是加大對茶葉龍頭企業的扶持,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力爭在近幾年內實現五個統一,即統一標識、統一質量、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包裝、統一對外營銷。以全國名茶雨花茶為拳頭產品,打響地產名優茶的品牌,拓寬我市地產茶銷售渠道,佔領國內外茶葉市場,特別是北方茶葉市場,提高我市茶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市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做出新貢獻。
2.積極實施名牌發展戰略
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是茶葉產業化經營的迫切需要,也是應對茶葉入世的重要舉措。首先樹立名牌觀念,增強創名牌意識是茶葉創名牌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其次制定有利於創名牌的政策措施,積極扶植茶葉產品創名牌;此外,還必須建立和完善茶葉創名牌的管理體系,才能確保茶葉產品品牌的長盛不衰,
另外,注冊集體商標也是茶葉創名牌的一個有效途徑。由於目前我市農副產品注冊商標的申請人多為單個農戶或單個企業,經常出現"一片自然地區,一種特色產品,多個注冊商標"的分散局面(例如雨花茶的多商標現象)。顯而易見,單個申請人生產規模小,無力進行商標宣傳,無力進行相應的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再加上同一產品不同注冊人之間可能產生的惡性競爭,造成商標知名度提高緩慢,或者根本就沒有知名度,好不容易注冊到手的商標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因此申請注冊集體商標最大好處是:在不改變單個成員身份的條件下,可以通過共同使用統一的商標把所有單個成員的生產經營能力有效地組合起來,形成數量優勢,顯現規模效應。
3.進一步示範推廣標准化技術
沒有標准化就不能實現茶業發展的規模化和產業化,沒有標准化也就不能創造真正的茶葉名牌,沒有標准化茶業也就不能真正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因此,我們應在大力示範推廣現有雨花茶系列標準的基礎上,加快其它地產名優茶生產、加工和產品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應用,讓標准化貫穿茶業產業化經營的全過程。從茶園生態建設、良種選擇、鮮葉生產和加工包裝以及銷售的全過程均要執行無公害質量標准,確保茶葉質量的穩步提高,創立綠色品牌,樹立綠色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加大茶業投入,不斷增強南京茶業的發展後勁
首先是要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大力鼓勵和吸引"三資"資本開發茶業,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加強茶園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特別是茶園生態環境的建設;其次是要加強對茶園管理的投入,推廣應用無公害茶葉生產技術,努力提高整體生產水平;三是要加大對茶葉加工體系建設的投入,重點配置先進的名茶生產機械和建設安全衛生的加工配套設施,從而進一步增強南京茶業的發展後勁。
(五).創新運行機制,迅速擴大南京茶業的發展規模
一是加強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組織創新的核心是茶葉基地建設的企業化,機制創新的核心是企業的民營化,要逐步推進全市國有茶場的改制工作,力爭早日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二是積極鼓勵引進外資和採取合資、合股、合作、合營等多種形式聯合共同開發南京茶業,逐步建立國家、企業、集體、農民、個體以及外資等多途徑、多元化的投資結構和投資機制;三是加快農地使用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積極為規模化發展茶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市場價格(特級):100元以上/斤
市場價格(一級):60元以上/斤
市場價格(二級):40-60元/斤
市場價格(三級):20-40元/斤

4、舊中國農協運動是哪年?

那我覺得就中國農險運動應該是在1967年的2月15號那天所有的農民都起來反抗。

5、東台特產有哪些?

1、東台發綉

發綉又稱墨綉,起源於唐代佛教盛行時期,民間信女們將自己的秀發剪下,在綢或絹上綉成如來佛或觀音菩薩。焚香膜拜,以示虔誠。用人發代替絲線,是我國勞動婦女的智慧和創造。因發綉不褪色和變形,但技術要求極高,流傳甚少。

南宋時發綉《東方塑像》和明代韓希孟所作發綉《彌勒佛》,分別在英國倫敦博物館和日本正倉院作為珍寶收藏。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唯一發綉《停琴佇月圖》,也是韓希孟所綉。到清代發綉已瀕臨絕跡。東台工藝美術廠的刺綉藝人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運用了滾、纏、接、套和虛實等針法,採用黃、灰、赭、白等多種人發,並利用深淺濃淡之發作為色線,按圖賦色,畫綉結合,創造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彩綉。

2、東台西瓜

特定產於江蘇省東台市境內的西瓜,謂之「東台西瓜」東台西瓜(1張)東台於2008年通過中國園藝學會西瓜專業委員會組織的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個「中國西瓜之鄉」。「東台西瓜」商標已經獲准國家商標局注冊,是第一個突破了農產品產地證明商標空白,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准具有地理標志的國家注冊的瓜類產品。

「東台西瓜」已有800多年的種植歷史,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壤條件、豐富的種植經驗形成了自有的風味特色。特小鳳、早春紅玉等品種,從果型大小、色澤到內在品質均適應市場需求,產品十分暢銷,甜透大江南北。

「東台西瓜」是真正的無公害西瓜、綠色西瓜、有機西瓜。「東台西瓜」目前供應市場的絕大部分為小果型西瓜,一般單重為1.5~2.0KG,有晶黃果肉和鮮紅瓜瓤兩種類型,種子特小,外皮淡綠青色條紋。

3、東台蠶繭

地域范圍 東台現有桑園面積16萬畝,年產鮮繭2萬噸,生產白廠絲2900多噸。今年,東台春蠶發種量19.3萬張,佔全省的四分之一。特定品質東台市桑園面積16萬畝,年產蠶繭41.6萬擔,規模和繭絲質量江蘇第一,東台市富安鎮蠶繭產量連續22年蟬聯全國鎮(鄉)冠軍。

東台市先後被評為「中國繭絲綢基地」、「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集體、「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全國百強農技協」、「國家級蠶桑標准化示範區」、「全國蠶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文化典故江蘇省東台市富安鎮位於蘇中平原,黃海之濱,位於鹽城,南通市交界處,是上海經濟區的輻射區域。

4、東台魚湯面

東台傳統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白湯面製作,手藝不凡,馳名遠近。原來這位廚師是選用鮮活鯽魚、鱔骨為主要原料,輔以熟豬油、姜蔥、蝦子等佐料,精心製作成於湯。用這種湯做的白湯面,湯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來到東台者不吃餐魚湯面,則是一件遺憾的事。1924年東台魚湯面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

列名《中國小吃譜》。江蘇特產—魚湯面,為東台名點,魚湯面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面湯。面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面色香味俱全。

5、灶蠶豆

灶蠶豆東台市安豐鎮下灶村獨有的特產。明清時被列為「貢品」。這種蠶豆,粒形扁圓,大如拇指,豆身中間略呈凹陷,形似牛腳,俗名「牛腳扁」。奇異的是,若把「牛腳扁」換一個地方種植,就是與下灶村一埂之隔,長出來卻面目全非,不是顆粒較小,就是味道不佳。

里的寺廟庵堂都競相選用「牛腳扁」豆瓣做湯下面,湯白如乳,其味鮮美。興化學士李春芳來安豐求學於王艮門下,每逢青豆上市時,師生兩人最喜採食品賞。後來,李春芳當上宰相,就把「牛腳扁」大蠶豆進貢給皇帝,得到贊賞。

從此「下灶蠶豆」年年進貢,並還指派購運青豆和干豆,作御膳之用。明清兩朝,皆沿用此豆。那時的下灶村,成了「御豆園」。

6、冠生園蜂蜜和南方陽光蜂蜜哪個好

我認為冠生園品牌蜂蜜更勝一籌。通過比較,兩種蜂蜜波美度相差無幾,但冠生園味道更純正一些。這也是南北氣候差異所致。

7、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會名稱為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簡稱中國農技協),英文譯名為China Rural Special Technique Association,英文縮寫為CRSTA。
第二條 本會是由基層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及全國從事農業、農村專業技術研究、科學普及、技術推廣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帶頭人自願組成,依法登記成立的非營利性科普社團,是黨和政府聯系農業、農村專業技術研究、科學普及、技術推廣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帶頭人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村科普事業,推進農村科技進步,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社會組織。
第三條 本會宗旨是:團結、組織和動員各地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及科研教育機構、科技企業、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帶頭人,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民主辦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廣泛開展農村科普活動,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現代農業;推進基層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為會員和農民依靠科技致富做好服務,為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服務,發揮社會組織在農村管理和穩定中的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服務。
第四條 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國家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 本會住所:北京市朝陽區民族園路2號豐寶恆大廈4047室。郵政編碼 100029 。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 本會的業務范圍是:
(一)普及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知識,推廣農村實用技術,引導會員和農民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二)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提高會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新型農民,營造講文明、講誠信、講道德的良好氛圍。
(三)推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農技協以及會員之間的科技合作,組織專家對農技協的技術指導,增進會員、農技協之間的交流合作。
(四)開展社會化服務,舉辦各類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展覽和營銷活動。
(五)指導基層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開展工作交流、理論研討、表彰獎勵工作,推動各級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民主管理、規范行為提高自律性。
(六)發展同港、澳、台地區及國外有關團體的友好聯系。開展民間國際交流,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
(七)編輯出版有關刊物、書籍和資料,建設相關網站,組織製作音像作品,加強科技成果的宣傳和科技信息的交流。
(八)興辦符合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九)開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工作。
(十)承擔政府職能部門和主管部門交辦的任務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凡擁護本會章程並符合會員條件者,自願申請並履行批准手續,可成為本會會員。本會的會員分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一)團體會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具備一定條件的地方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專業技術經濟合作組織可被接納為本會會員;從事農業、農村專業技術研究和科普工作的科研、教育、生產、經營及管理的企事業單位,也可被接納為本會會員。
(二)個人會員:與本會開展業務工作有關部門、單位的代表;從事與農技協工作相關的有社會影響的代表人物;從事農業和農村專業技術研究和科學普及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帶頭人、農業企業家;熱心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村產業化工作的領導幹部。
第八條 申請加入本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擁護本會的章程;
(二) 有加入本會的意願;
(三) 在本會的業務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
第九條 會員的入會程序是:
(一) 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 經本會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 理事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授權的機構討論通過;
(四) 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本會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 參加本會的活動;
(三) 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 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和監督權;
(五) 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 執行本會決議;
(二) 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三) 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參加本會的活動;
(四) 按規定繳納會費;
(五) 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不按規定繳納會費或長期不參加本會活動的,經本會提示,在下一年內仍不繳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活動者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 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 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 審議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 決定終止事宜;
(五) 決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 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原則上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 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五年。因特殊情況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一年。
第十七條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 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 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 決定授予名譽理事長和榮譽理事等榮譽稱號;
(四) 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五) 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六) 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七) 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籌集協會活動經費;
(八) 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九)領導本會所屬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 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 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 理事會原則上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
第二十一條 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三分之一。常務理事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常務理事會行使第十八條一、三、四、六、七、八、九、十項的職權。
第二十二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
第二十四條 本會的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 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 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最高任職年齡原則上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任職年齡不超過65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 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六)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五條 本會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六條 本會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任期五年。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會員代表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 本會常務副理事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 本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 召集和主持全國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
(二) 檢查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 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二十九條 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 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 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 決定常設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 辦理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委派或授權的事宜;
(六) 處理其它日常事務。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條 本會經費來源:
(一) 會費;
(二) 捐贈;
(三) 政府部門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中國科協撥款;
(七)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條 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會員會費管理辦法》並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二條 本會經費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用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三條 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四條 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五條 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六條 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七條 本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條 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條 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條 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通過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一條 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二條 本會終止動議須經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三條 本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四條 本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五條 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六條 本會章程經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七條 本會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四十八條 本會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8、農資合作社的農資合作社的作用

1.1 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以家庭為承包單位的分散弱小的經營主體,迫切需要得到某一個組織對他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包括種什麼的信息服務、怎麼種的技術服務、如何賣的銷售服務等等。這種服務政府包辦不了,也替代不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農民通過合作把自己組織起來。農民合作起來最主要的作用體現在改變分散弱小主體的市場交易地位。無論農戶的經營規模有多大,相對於他的交易對象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農民合作起來以後,可以形成一種抗衡力量,改變單個農戶在市場談判中的弱勢地位,保護農民的利益,以獲取商品的平均利潤,並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提高了市場的運行效率。農民合作起來的另一作用就是帶來產品的規模經營。規模一旦形成就出現社會化分工、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這樣反過來又帶動了農業的發展。
1.2 促進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連接
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需要基地作後盾。基地的建立一般有三條途徑:一是向農民承租土地;二是通過產地市場收購,即以產地市場為紐帶建立自己的「名譽基地」;三是以農民的合作組織為紐帶,進行產品訂購從而建立契約基地。企業承租土地成本高且規模有限,市場收購形成的「名譽基地」價格不穩定、產量不穩定、質量也不穩定,唯一的選擇是建立契約基地,向農民的組織———農業合作社訂購產品,並逐步與合作社建立較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這就是為什麼企業迫切需要農業合作社的直接原因。
1.3 為農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有效途徑
農業合作社是國際上任何經營主體都認可的農業經營單位。世界上最早的合作社於1844年8月誕生於英國,名為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是一個消費合作社。之後,各國紛紛效仿,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義大利、丹麥等國相繼出現了合作社運動,從而形成了世界性的合作社運動。國際合作社聯盟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中已擁有200多個會員組織,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非政府性國際組織之一。美國是以農場為基本生產單位的國家, 1997年所有農產品的銷售總額中,合作社比重佔到38%,在所有農業投入品銷售總收入中,合作社的比重佔到28%;日本有系統龐大而功能齊全的農協;台灣有農會,並把農民組織網路建設作為應對加入WTO帶來的挑戰的戰略措施來實施。我國加入WTO以後,應加快農業合作社建設,形成農民自己的組織網路,才能為農業參與國際競爭找出一條有效的道路。
1.4 在政府對農民的扶持中起到銜接作用 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存在著諸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民得不到實惠。政府對農業的扶持途徑無非是三種:一是上級政府通過下級政府進行;二是政府通過部門;三是通過龍頭企業。前兩種途徑由於體制的原因,基層政府和部門本身的經費不足,往往農民得到很少或者沒有。第三種途徑由於企業與農戶之間有斷層,農民也很少得到好處。有人把這三種現象稱之為「海棉效應」,政府的補貼通過「海棉」後再給農民,那隻有等海棉吸足了才有可能。有了農業合作社以後,政府的補貼就有了第四種途徑,就是通過農業合作社補貼給農民。
2 農業合作社發展的主要特點
2.1 立足當地特色主導產業組建農業合作社 農業合作社都以當地特色主導產業為依託,以生產運銷大戶為主體,連接廣大農戶,實行合作社的技術、信息、資金、銷售等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產生示範效應,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產業發展。
2.2 在經營上引進現代企業經營理念 農業合作社可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以經濟法人資格參與市場競爭。在生產上實行標准化作業,合作社制定農產品質量標准,積極申報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在營銷上實施品牌策略,合作社在工商部門注冊產品商標,進行品牌銷售,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2.3 在內部運作上按照合作制原則 按照「自願互利」和「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規范農業合作社的運行,重大事項由成員(代表)大會作出決定;在股本設置上,可突破一人一股的限制,規定其成員的股金比例原則上與交貨配額比例相一致,社員之間可以自願聯合認購股金;在民主管理上,可突破「一人一票」的原則,可以按股金額與交貨額結合實行一人多票等方式進行;在經營范圍上,突破農業合作社成員的界限,允許農業合作社銷售非成員產品。
3 推進農業合作社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實行多元化培育 要始終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圍繞當地主導農產品或骨幹產業,積極組建各類農業合作社,做到邊發展、邊引導、邊規范,強調因地制宜,不硬套模式。在合作形式上採取多類型,縣以上以組建農產品行業協會為主,縣以下培育農資專業合作社為主。在合作機制上採取多形式,鼓勵引進股份合作制、合夥制或其他形式的合作機制。在合作內容上採取多領域,在堅持生產經營者勞動合作的基礎上,可以實行資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技術等多個要素的合作,也可以在技術、農資、信息、購銷、加工等一個或多個環節開展合作。在牽頭興辦上實行多元化,支持農村專業大戶、經營能人牽頭興辦,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參與興辦,引導農技部門、基層供銷社和村級組織聯合興辦。在營銷方式上實行多渠道,可以是專業合作組織直接銷售,可以與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對接銷售,也可以由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成員分頭銷售。
3.2 建立有效的內部運行機制 隨著傳統國際合作制理論的不斷創新和完善,農業合作社只有努力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農業合作社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運行,是否照搬國際合作制原則等都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和重視。例如,與國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相比,浙江省台州市農業合作社具有自治的性質,管理人員很少,運行成本低,因此不能把農業合作社看成為企業或者其他社會組織,也不能把農業合作社看成簡單的勞動聯合體,要根據農業合作社的特點與作用,設計一套新的、合理的運行模式。為此,可以在公共管理體制框架內設立「社員———組———農業合作社」管理體制[1],即從理事會分出一部分指揮決策權由社員選舉產生的組長分級行使,改變理事長直接面對千家萬戶的低效管理模式,提高農業合作社的決策效率和市場反應能力。
3.3 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農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立法保障,還離不開政府的有力扶持。農業合作社對政府的政策設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農業合作社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個單獨主體,離不開市場各要素綜合參與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政府要出台相關政策繼續改善農產品流通環境,積極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努力為農業合作社創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環境。其次要積極實施農民培訓計劃,提高農民的合作素質,增強農民的合作意識、市場意識、風險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等。再次是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的多種實現途徑,促使閑置土地向合作經營組織集中,促進農業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
3.4 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 農業合作社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有它自身演進的客規規律,不能無視規律,以行政的強制性命令干預和人為加速,更不能一哄而起。農業合作社產生的基本條件是社會分工和市場經濟的一定發展,以及來自農民的內在經濟需求的客觀存在,只有當條件成熟時,合作經濟組織才能產生和壯大。因此,出於農民自願和自身經濟利益的合作組織是一個逐步發育發展的深化過程,政府必須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尊重農民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反對操之過急,更不能以政治需要代替經濟需要。要堅持「引導不領導,推動不強迫,扶持不幹預」的原則,政府的角色不是去當農業合作社的領導,去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決策和經營管理,而主要是為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制度和政策環境。

9、柚子茶什麼牌子好

在現在柚子茶品牌最出名,最好的有四個品種:上海農協,香港浩豐,廈門世界連通還有就是高島。浩豐的是在香港生產的,加入果糖的比例有點高,所以喝起來有點偏甜——包括農協的也有這個問題,世界連通和高島都是韓國同一家工廠生產的,只不過是兩個不同的公司注冊的商標,所以味道都是一樣的。但世界連通的在北京這邊現在很難買到。高島是唯一一個在柚子茶裡面贈送百分之十的品種,而且絕對是在韓國原裝過來的。至於超市裡面的品種比較雜多,但大部分都是在國內灌裝的,口感上和原裝進口的沒有辦法比較。而且普遍認為:國內灌裝的都多少加入一些香精在裡面來彌補柚子的清香不足.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