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派商標
1、錦樂派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錦樂派商標總申請量2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2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錦樂派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2、食品類商標名稱
<
3、油漆品牌哪些比較好?
一般選擇7的時候來可以選擇自立邦的乳膠漆,它是非常環保的,立邦注重的是服務當天施工當天就可以入住了,所以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他也是非常耐用的,在使用的時候不會發生一些空鼓或者起皮的現象,它的質量是非常過關的也是我們值得選擇的品牌。
4、音樂愛好者們給我介紹一下好的鋼琴家和鋼琴曲吧
理查德.克萊德曼:
《水邊的阿狄麗娜》
《夢中的婚禮》
《午後的旅行》
《秋日的私語》
《愛的紀念》
《藍色的愛》
《星空》
<童年的回憶> 《命運》
以下是他的簡介:
理查德·克萊德曼
提起「克萊德曼」這個名字,我想大家一定不會陌生。20世紀90年代初,也是這樣一個秋天,伴隨早已在我國廣為流傳的《秋日私語》、《水邊的阿狄尼娜》等優美的旋律,被譽為「浪漫鋼琴王子」的法國著名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首次來華演出,將他那流暢華麗、讓人心曠神怡的琴音直接送到人們的眼前和耳中。匆忙中十年過去,當年的「鋼琴王子」如今雖然已經人屆中年,但他的琴音不老,依然是那麼年輕、美妙,那麼流暢、典雅和明媚如春。
理查德·克萊德曼出生於法國巴黎,他從5歲開始習琴,6歲時就登台演奏,被譽為鋼琴神童。少年時代,他進入巴黎國立音樂戲劇學院學習,曾得到學校頒發的音樂比賽優勝獎,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本來,他擅長演奏肖邦、拉威爾、德彪西等人的作品,是古典音樂界的一顆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間對通俗音樂發生興趣,於是不顧周圍人們的反對,轉而投身於通俗音樂領域。1977年克萊德曼在一部電視配樂中,以一首優美的《水邊的阿狄麗娜》脫穎而出,之後,他又相繼推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如《致艾麗絲》、《秋日私語》、《心曲》、《星空》等等,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華麗的音色、優雅的旋律和清秀儒雅的形象,確立了自己獨特的鋼琴音樂風格。多年來,他的演藝足跡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唱片總銷量逾8500萬張,並獲得了許多金唱片的佳績,從而成為風靡當今世界樂壇的一位鋼琴明星……
浪漫是一種美好的情懷,它是情意纏綿的春池盪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麗憂傷,是溫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來的期盼目光。理查德·克萊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摯感人、充滿激情與夢想的琴音,撥動著每一位聽眾的心緒。其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是讓理查德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們從音樂中就能感受到羅密歐和朱麗葉凄慘的愛情悲劇!
部分專輯:
《命運》、《水邊的阿狄尼娜》、《星空》、《魅力東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
日前,久違的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再次來到了中國,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聯手召開錄制新唱片的發布會。從名稱上看,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關系與中國傳統樂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則意味著要將中國的民樂引入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次嘗試雖然還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稱的朱哲琴,但質疑的人還是很多。大家關心的問題主要在於民樂的旋律與西方音樂結合在一起究竟會是什麼樣?主辦方對此的回答很籠統:新唱片在旋律上將尊重中國音樂的風格,以記錄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景色,樂隊和鋼琴家的演奏
為主要內容。本報今日刊登《鋼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讀者了解鋼琴王子理查德創新的故事。
作為一位出色的音樂會演奏家和擁有驚人唱片銷量的藝人,理查德-克萊德曼創建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事業。事實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國藝術家不曾做過的。
出生於1953年12月28日的菲利普-佩基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法文名字)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與鋼琴的不解之緣。他的父親,一位鋼琴教師,在他很小的時候便開始教他如何彈鋼琴,並為其子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據說,6歲的理查德-克萊德曼讀起樂譜來竟比他的母語——法語還要流利。
理查德-克萊德曼12歲就進入音樂學校學習,16歲時的他在那裡獲得了第一名。人們預言他將成為一位前途無量的古典鋼琴曲演奏家。可是在不久之後,令所有人驚奇的是,他放棄了對古典音樂的訓練,而轉向了當代音樂的演奏。
「我想做一點與眾不同的事情」,克萊德曼說,「於是,我和我的幾個朋友組建了一支搖滾組合,那一段日子過得很艱難,我們掙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於購買器材了。事實上,因為經常只用三明治來填飽肚子,結果17歲時我就因胃潰瘍不得不動了一次手術。」
那時候,他的父親已身患重病,無法從經濟上支持他的兒子。為了生存,克萊德曼找了一份做音樂伴奏或在會議期間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歡那段日子」,他說,「而且薪水也很多。這就是我如何離開古典音樂的經歷,盡管古典音樂的學習經歷為我現在的演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的天賦不會不被別人賞識,很快他成為了一位炙手可熱的伴奏者,就像邁克爾-薩度、狄爾利-拉魯侖和約翰尼-哈里德等眾多法國明星一樣。但是,當克萊德曼被問及他那時的雄心壯志時,他卻說,「我真的不想當明星,我很樂意當一名伴奏者,在樂隊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法國一個著名的唱片製作商——奧立菲爾-杜塞特和其合夥人,保羅-德-塞尼威爾,當時正在尋找一位能演奏舒緩的鋼琴版民歌的鋼琴家製作專輯,他們便打電話給克萊德曼。令23歲的菲利普-佩基斯驚喜的是,他從20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們立刻就喜歡上了他」,保羅-德-塞尼威爾說,「他那種特殊的、溫柔觸及琴鍵的方式與他含蓄的個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給我和奧立菲爾-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很快就決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為理查德-克萊德曼,單曲一上市就在38個國家賣出了驚人的2200萬張。
「當我和他簽合同的時候」,奧立菲爾-杜塞特說,「我對他說如果我們能賣出一萬張單曲,成績就相當好了,因為那時是舞曲的時代,我們只能在這張專輯上賭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接著是德國、法國、南非、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我們無法想像它能如此的成功。」
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那個著名的成功故事的開始,從那時候,理查德-克萊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風格而在世界上贏得了超級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經錄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個德國記者寫道:「(我們)有理由說,他是繼貝多芬之後為將鋼琴曲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無人能及。」通過將他原有的「商標性」的特點與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結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創造了「新浪漫」風格,並且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已超過了7000萬,據最近的統計,他不可思議地擁有了267張金唱片和70張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對他的稱呼)並不是一個專門錄制專輯的藝術家。實際上,盡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時卻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場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音樂會真稱得上是「壯觀」。
「我喜歡在舞台上進行現場演奏,」他說,「因為我和我的觀眾有直接的交流。音樂會上,我和我的10個音樂家及交響樂隊一同演奏,我喜歡將不同的拍子、節奏和風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種不同的情感。」
克萊德曼的國際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線為代價的,過去,他盡可能多地在250天內在國外舉行200場演唱會。盡管如此,他仍是個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對我來說極其重要」,他常這樣說,「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兒莫德和我的兒子彼得……他們是我前進的動力,當然,與我的音樂不同。」
在理查德-克萊德曼看來,作為一個國際藝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價就是那些與家人分離的日子——他深知這是他們共同經受的犧牲,但他把這犧牲看作是對數以百萬的樂迷的責任的一部分。
當代世界著名鋼琴家簡介
東爾尼—斯泰芬斯卡(Halina Czerny-Stefanska,1922~)波蘭女鋼琴家。以演奏肖邦作品著稱。演奏具有個性特有的細膩和柔麗,能准確而自如地表現作品的深邃內涵,對肖邦作品中細微的詩情有動人而精妙的表現。
切爾卡斯基(Shura Cherkasky,1911~)前蘇聯鋼琴家。對浪漫樂派的作品有獨特愛好,尤擅長演奏柴科夫斯基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而豪放,具有氣韻恢宏的特點。
瓦茨(Andre Watts,1948~)美國鋼琴家。演奏輝煌壯麗,富於氣勢,演奏李斯特、拉赫、尼諾夫作品時更為突出。
瓦薩里(Tamas Vasary,1933~)匈牙利鋼琴家。是最優秀的莫扎特和肖邦演奏家之一。演奏抒情優美,音色清澈華麗。
中村紱子(Nakamura Hiroko,1944~)日本女鋼琴家。演奏感情纖細而富於動感。
貝內代蒂·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Micheiangeli,1920~)義大利鋼琴家。當代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家之一。演奏曲目廣泛。演奏氣勢雄偉、音色透明,層次清晰,善於把握作品的風格和內涵,表現作品的哲理性。
巴爾薩姆(Artur Balsam,1906~)波蘭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富有詩意和感染力。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見長。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7)德國鋼琴家。以演奏德國古典作品,特別是貝多芬奏鳴曲贏得世界聲譽。演奏清澄透明而高雅,作品的結構層次表現鮮明,技巧超人,繼承了德國正統的鋼琴藝術傳統。早期以技巧高超聞名,被稱為「鍵盤上的獅王」,晚年以音樂表現具有深度、氣魄宏大著稱。
巴杜拉—斯科達(Paul Bara—skoda,1927~)奧地利鋼琴家。以演奏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著稱。演奏時音色甘甜柔美,感情細膩豐滿,富於詩意。
艾德尼(Daniel Adni,1951~)以色列鋼琴家。擅長演奏門德爾松的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小品,指觸輕巧柔美,技巧高超,充滿詩般的意境。
古爾達(Friedrich Guids,1930~)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早期以演奏巴赫、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著稱,被評論家譽為神釋,後期以演奏現代作品和爵士樂為主。演奏風格真摯純朴,自然舒展,注重聽眾的欣賞要求。
古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為現代鋼琴家中解釋巴赫作品的權威。其演奏結構嚴謹,變化豐富,處理生動。
布朗寧(John Browning,1933~)美國鋼琴家。演奏風格嚴謹朴實,技巧嫻熟高超,尤以演奏貝多芬《狄亞貝利變奏曲》著稱。
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包括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演奏注
重情感刻劃,細膩柔美,純朴雋永。
布盧門塔爾(Feiicaia Blumentai,1915~)波蘭女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明快,富有激情。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和莫扎特、肖邦、貝多芬的作品。
布蘭卡爾德(Jacpueline Blancard,.1909~)瑞士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從巴赫\莫扎特到拉威爾等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纖巧柔美,典雅工麗,具有女性特有的魅力。
布赫賓德爾(Rudolf Buchdinder,1946~)捷克鋼琴家。演奏舒曼的幻想曲和舒伯特的即興曲柔美而富有詩意,具有細膩深沉的特點。
布雷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1896~1976)前蘇聯鋼琴家。演奏細膩真摯,在演奏肖邦作品時表現的即興詩情令人感嘆。
盧普(Ra Lupu,1945~)羅馬尼亞鋼琴家。演奏風格獨特,抒情自然,富於色彩和節奏感。演奏曲目以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作品為主。
卡廷(Peter Katin,1930~)英國鋼琴家。演奏風格精緻、優雅、灑脫,富有詩的色彩和意境。以演奏肖邦的作品著稱。
卡恩(Hans Kann,1927~)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演奏音色豐富,樂曲處理細膩深沉。
卡琴(Julius Katchen,1926~1969)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並以技巧高超著稱。
卡爾斯(Jean-Rodolphe Kars,1947~)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擅長演奏現代樂曲。音色優美而富於透明感,情緒色彩變化較大。
卡尼諾(Bruno Canino,1936~)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演奏時注重規范的傳統技巧,音色變化豐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1972)法國鋼琴家。演奏瀟灑,具有現代氣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之一。
卡利克斯坦(Joseph Kalichstein,1946~)原籍以色列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以演奏肖邦、門德爾松的作品見長。演奏風格自然純朴,富有歌唱性。
蘭奇(Ranki Dezso,1951~)匈牙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以李斯特、巴爾托克、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風格舒暢明快,具有歌唱性。
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dolayeva,1924~)前蘇聯女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
皮萊斯(Maria-Joao Pires,1944~)葡萄牙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莫扎特和肖邦作品見長。演奏風格純朴自然,注重表現作品的情感內涵。
弗拉傑(Maicolm Frager,1935~)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舒曼的作品。演奏風格明晰而富於理智,給人以清新純朴的感受。
弗朗茲(Justus Franz,1944~)德國鋼琴家。演奏技巧卓越,風格嚴謹朴實,富有強烈的個性。
弗萊謝爾(Leon Fleisher,192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演奏准確而完美,強調忠實於原作的精神內涵。
綽朗索瓦(Samson Jrancois,1924~1970)法國鋼琴家,是科爾托之後法國鋼琴界最傑出的代表。演奏個性突出,感覺敏銳,尤以演奏肖邦的作品長見。
畢曉普(Stephan Bishop,1940~)美國鋼琴家。演奏自然率直,富有抒情色彩和詩意,反對刻意修飾,主張具有獨特的個性。
西頓(Robert Szidon,1941~)巴西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個性強,表現出現代人特有的激情和理性,善於對樂曲進行細致的分析。
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1925~)美國鋼琴家。演奏具有柔美的抒情性和古典特點。演奏曲目廣
泛,尤以演奏舒曼、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見長。
齊莫菲耶娃(Lyoubov Timofeyeva,1951~)前蘇聯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德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作品和前蘇聯音樂家作品。演奏不追求強烈的音響,強調真摯純朴的抒情意境。
瑪格麗特(Israela Margaln,1944~)以色列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演奏纖細柔美,處理弱音尤為出色,具有女性特有的演奏魅力。
李·諾埃爾(Noel Lee,192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浪漫樂派至近代多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演奏節奏處理精確而明快,注重樂曲整體塑造和表現。
克萊本(Van Cliburn,1934~)美國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音色豐富多變,表現幅度大。
克列涅夫(Vadimir KIeineff,1944,~)前蘇聯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高超,表現力強,演奏生動而富有魅力
里居托(Bruno Rigutto,1945~)法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以舒曼、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卓越,為法國音樂界所矚目。
希夫拉(Cziffra Gyorgy,1921~)匈牙利鋼琴家,歐洲音樂評論界稱之為「當代李斯特」。演奏節奏自由,風格豪放而富有個性,被視為解釋李斯特作品的權威。
阿勞(Ciaudio Arrau,1903~1991)智利鋼琴家。自幼以神童聞名,是20世紀貝多芬、舒曼、肖邦、勃拉姆斯音樂的最重要的演奏家之一。演奏忠實於原作,風格明晰,音色動人。
阿丘卡羅(Joaquin Achucarro,1932~)西班牙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西班牙作品為主,兼及浪漫樂派和法國印象派作品。
阿赫里奇(Martha Argerich,1941~)阿根廷女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的鋼琴作品。演奏風格豐麗,熱情奔放。
阿斯克納奇(Vadimir Ashdenazy,1937一)前蘇聯鋼琴家、指揮家。演奏繼承莫斯科學派的傳統技法,技巧高超,節奏感敏銳。善於表現戲劇性內容。
拉雷多,魯特(Ruth Laredo,1937~)美國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包括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不同風格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節奏感較強,處理明快而富於變化。
昂特勒芒(Phillipe Entremont,1934~)法國鋼琴家。演奏熱情奔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力度變化較大,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較廣泛,特別以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音樂最為傳神,被認為是解釋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演奏嚴謹含蓄,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羅熱(Pascal Roge,1951~)法國鋼琴家。演奏音色透明,指觸細膩,充滿動力性和濃郁的詩情。
法爾納迪(Farnadi Edith,1911~)匈牙利女鋼琴家。以演奏李斯特、巴爾托克的作品著稱。演奏技巧精湛高超,注重對作品內在精神和情感的挖掘和表現,是歐洲最優秀的女鋼琴家之一。
波利尼(Maurizio Poilini,1942~)義大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善於以堅定的理性和精湛的技巧進行再創造,對作品的分析和解釋細致入微。
柯曾(Clifford Curzon,1907~)英國鋼琴家。以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英國現代作品著稱。演奏強弱分明,富有層次。
威森伯格(Alexis Weissenourg,1929~)保加利亞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速度處理明快,善於演奏高難度的作品,為現代鋼琴演奏藝術的代表人物。
哈斯(Werner Hass,193l~1976)德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法國近代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演奏技巧純熟精湛。早期演奏風格熱情奔放,富於朝氣,注重結構造型的完整性;後期演奏風格細膩穩健,富於浪漫氣息,注重抒情和內在情感的塑造。
施密特(Annerose Schmidt,1936~)德國女鋼琴家。演奏沉穩而豪放,帶有濃郁的古典浪漫主義色彩。
萊爾(Johnill,1944~)英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富於對比和變化,氣勢宏大而充滿生氣。
基列勒斯(Emil Gilels,1916~1985)前蘇聯鋼琴家。能得心應手地駕馭鋼琴音響,被認為是現代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
魯賓斯坦·阿圖爾(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國鋼琴家,為本世紀最傑出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之一,被認為是當代鋼琴泰斗。擅長於演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以線條異常清晰、充滿睿智和熱情著稱,風格絢爛,氣勢壯麗。
奧爾森(Garrick Ohlsson,194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和李斯特作品,尤以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著稱。演奏技巧精湛輝煌,音色純凈透明。演奏風格抒情而朴實
奧格登(John Ogdon,1937~)英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的作品。演奏奔放而有力,同時又注重指觸的細膩、音色的純凈、結構的完整、力度的層次,感情處理高雅而富於浪漫色彩。
奧洛斯科(Rafael Orozco,1946~)西班牙鋼琴家。演奏精湛輝煌、嫻熟准確,富於個性。
瑟金·魯道夫(Rudolf Serkin,1903~)捷克鋼琴家,是當代最優秀的古典音樂,特別是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的演釋者。演奏強調樂曲的整體造型,節奏鮮明,發音乾脆利落。
鮑德溫(Daiton Baldwin,1931~)美國鋼琴家。常為第一流演奏家伴奏,被譽為鋼琴伴奏巨匠。
德維茲(Vasso Devetzi,1927~)希臘女鋼琴家。演奏瀟灑自如,音色透明華麗,注重感情,具有女性特有的纖巧柔美的特點。
德穆斯(Jorg Demus,1928~)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以演奏舒曼作品見長。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風格質朴抒情。
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本國作品見長,為格拉那多斯、阿爾貝尼斯、法雅等西班牙作曲家作品的權威解釋者之一。演奏風格質朴而華美,具有生動的節奏感和真摯感人的歌唱性。
霍坎森(Leonard Hokanson,1931~)美國鋼琴家。演奏准確流暢,伴奏時能恰如其分地襯托演唱者獨特的風格。
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十分廣泛,其中包括貝多芬、肖邦、斯卡拉蒂、舒曼、李斯特和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演奏技巧輝煌瀟灑,富有氣勢,被譽為「旋風」。表現手段豐富,具有深刻完美的特點。
戴維斯·伊凡(Ivan Davis,1932~)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純熟,熱情奔放,能准確表現作品的內涵。
5、骨樂派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骨樂派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1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骨樂派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6、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關系
在我們大談歐洲古典音樂是一種世界文化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的是在其中卻也包含著許多民族因
素,無論是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作曲家都難以割捨他們與各自民族文化間的聯系,因此,其創作首先應該是
民族的,其次才能看作是世界的。在創作中融入民族特性,可說是人類藝術創造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關鍵詞 歐洲古典音樂 民族特徵 古典樂派 浪漫樂派 民族樂派
一、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特徵集中體現在民族民間音樂之中
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特徵,是音樂歷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樂
,都具有其民族特徵。實質上,音樂的民族特徵是由不同民族和國家客觀存在的文化特徵決定的。因為各民族
都有其不同的語言音調、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質和不同特徵的民間音樂文化積累。所以音樂的民族
特徵比較持久、比較集中地反映在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之中。
在專業音樂創作中,民族特徵的表現不僅限於音樂語言和表現手法上,還表現在題材內容和體裁形式上。
在音樂語言上,主要反映在民族民間音調的廣泛運用或以民族民間音調為基礎進行加工改編和再創造。在表現
手法上,運用本民族喜聞樂見的創作技巧、表現手法。在題材內容方面,反映本民族的現實生活,贊揚人民及
其英雄主義業績。還反映對祖國光榮歷史的緬懷,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不但體現民族的願望和性格,還表現
民族傳統風格和藝術愛好。在體裁形式方面,同樣自覺地繼承民族的傳統,滿足各民族的審美習慣和特殊興趣
。
在歐洲古典音樂專業作曲家作品中,由於歷史背景和表現上所追求的審美理想的差異,各個時代、各個樂
派、各個作曲家音樂作品所體現的民族特徵情況是有所不同的。
二、古典樂派民族特徵是啟蒙意識的自然流露
歐洲古典主義作曲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均廣泛地把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素材運用到創作之中。
「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1732——1809)的音樂創作與德國、奧地利民間音
樂音調、句式、結構、風格聯系密切。如《G大調第94(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F大調弦樂四重
奏》第二樂章《小夜曲》,方整的樂句、簡朴的和聲賦予他風格簡潔、清新的特徵。其交響曲第三樂章小步舞
曲、第四樂章明快的舞曲風格也帶有德、奧鄉土音樂的特點。
「音樂神童」莫扎特(1756——1791)是歌劇和交響樂作曲家。在歌劇《魔笛》中採用德奧民間
風格的通俗歌曲和新教聖詠式音調,獲得很大的成功。他是旋律大師,善於把德奧民間音調和義大利抒情風格
融匯在一起,創造莫扎特式的、富歌唱性、洋溢詩意的美妙的旋律。
樂聖貝多芬(1770——1827)集古典大成、開浪漫先河。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進社會思想,成為他
創作的思想核心,貝多芬是第一位把音樂藝術和人類命運結合在一起的音樂家。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喜
歡聽農村樂師們奏樂,並將此體現在創作之中,在《F大調第六(田園)交響曲》、《F大調第八交響曲》中
都出現德奧鄉村樂隊演奏民間舞曲的淳樸形象。《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的《歡樂頌》洋溢著德國民
間歌謠中特有的懇切、質朴、熱情的情感。據羅曼·羅蘭研究貝多芬表達群眾共同感情時,如愛情、友誼、婚
禮等,常引用民歌旋律。
歐洲古典主義作曲家音樂中的民族民間因素,是他們的啟蒙意識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自然流露。是他們接近
現實生活「到民間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學思想的具體表現。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時代精神:反抗
封建束縛,堅定樂觀、勇於奮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義精神,高度完美和諧。因此可以說古典主義音樂
中的民族民間特徵是一般性的,並沒有其他別的意義,是啟蒙意識和民主精神的自然流露與反映。
三、浪漫樂派音樂深深植根於各自民族音樂傳統基礎之上
浪漫樂派作曲家舒伯特、韋伯、肖邦、勃拉姆斯、威爾第等人的音樂創作深深植根於本民族音樂傳統基礎
之上,音樂藝術強調民族特徵。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1797—1828)從小熟悉奧地利民間音樂,其作品廣泛利用民間歌曲、
風俗舞曲、進行曲和生活中的流行歌曲音調。分節歌這一源於民間的歌曲形式,也成為舒伯特歌曲的基本「骨
架」,正因為如此,他的許多名曲後來成為廣為流傳的創作民歌,如《野玫瑰》、《鱒魚》、《菩提樹》等。
這種通俗淳樸的歌曲,又成為舒伯特器樂作品的主要構成因素。錢仁康教授說:「歌曲化的旋律,歌曲式的織
體,歌曲性的音樂思維,在舒伯特的交響曲、室內樂創作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並成為舒伯特以後浪漫主義音
樂創作的重要特徵。」(《音樂藝術》1979年第一期)。德沃夏克在評價舒伯特的音樂創作時說:「他的
《未完成交響曲》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最有特色的也許是俯拾皆是的歌曲式的旋律,他把歌曲用進了
交響曲,並移植的如此巧妙,舒曼不僅要說這些樂隊聲部類似人聲了。」(《音樂譯文》1981年第六期)
因此,通俗性和民族性普遍存在於他的創作之中,成為他鮮明的創作特徵。
德國浪漫主義民族歌劇創立者韋伯(1786——1825)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821年6月在柏林
首演的民族歌劇《自由射手》(又譯作《魔彈射手》),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其曲調成為家喻戶曉的流
行歌曲,市場出售商品也以劇名為商標,如「魔彈射手牌啤酒」、「魔彈射手式女裝」。該劇取材於德、捷廣
為流傳的「黑獵人」民間傳說,舞台上展示了一幅幅地道的北德森林鄉民風俗畫。莫扎特、貝多芬都為德國民
族歌劇的發展作出過貢獻,不過他們的《魔笛》、《費德里奧》中的「民族性」尚不完備,雖用了德語歌詞,
音樂也具德國特色,但描繪的卻是東方的神話或西班牙的故事,而《自由射手》以濃郁的民間氣質的音樂素材
(獵人的合唱、姑娘的歌謠、鄉民們的阿勒曼德舞)和德語說白的「歌唱劇」的傳統樣式,致力於德國偏僻村
庄、森林景色的描繪和德國民族思想感情的表達是十分成功的
7、高樂派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高樂派商標總申請量5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1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2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高樂派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8、關於挑選古典音樂CD的問題 謝謝
如果你愛上了古典音樂,想較為系統地購買一批CD收藏及欣賞,如何入手才是捷徑呢?如今是商品空前豐富、供大於求的時代,跑進唱片行,只見各種牌號、各種價格的古典音樂CD琳琅滿目,令人有無所適從之感。如果瞎買一氣,很可能將來後悔。筆者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向剛開始收集古典音樂的朋友們做如下建議:
第一步,著手建立基礎曲目CD庫
不要單憑雜志書刊的零碎推薦無系統地亂買一氣。所謂基礎曲目,也就是歷來最受歡迎、音樂廳演出次數最多、灌錄CD次數也最多的那些經典曲目,如貝多芬、勃拉姆斯、老柴的交響曲、4大小提琴協奏曲、10大鋼琴協奏曲、歌劇「茶花女」、「卡門」,等等等等。這些最經典的曲目還是喜歡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必備的,即使你現在覺得不喜歡某位作曲家,但他最偉大的作品還是應該收藏的。即使您覺得沒必要收藏,很有可能,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心智的成熟,你終究還是會愛上他!
在這里需要補充的是,不要盲目的輕易購買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作品,尤其是在你並不熟悉這個作品的作者,指揮及演奏的情況下,因為這樣很有可能你買來就會發現其實它根本就不適合你,而且更慘的是它絲毫沒有收藏的價值。
建立基礎曲目庫時,我的建議歸納成一句話就是:買大牌唱片公司的「廉價雙片系列」或者拿索斯的CD,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覆蓋面。曲目最好全面地覆蓋巴洛克、文藝復興,古典過渡時期、晚期浪漫派時期、民族樂派,經典歌劇等等古典音樂的各個發展時期的各種風格。
所謂「廉價雙片系列」,是指大牌唱片公司推出的廉價系列CD,如德國唱片(DG)的雙子星系列、荷蘭菲利浦公司的DUO系列、小天使系列等。這些系列的CD都是一套兩張,只賣一張正版CD的價錢,它們之所以便宜,一是因為裡面的錄音都是已出版過的老版本,版權費相對較低,所以廠商的利潤比較容易滿足;二是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大家知道,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不同,往往老是錄音反而比新近的更精彩。特別是一些經過時間考驗被證明是優秀的經典版本,出現在「廉價雙片系列」中時,尤其值得購買收藏,比化大錢買新近的錄音合算得多。
前面提到的各個大牌唱片公司的「廉價雙片系列」大致來說水準都是很高的,指揮家、演奏家和樂隊也大多為名家,保險系數很高,說得再詳細一些的話,DG的特色是德、奧作曲家的曲目,而且它的演繹幾乎都是德、奧學派的演奏家、指揮家和樂隊,但總的來說DG的錄音素質不算超群。荷蘭菲利浦的DUO系列錄音水準超卓,音色精美、氣氛親密,最精彩的要算小編制的室內樂,幾乎張張都夠得上精品。室內樂愛好者應該多關注DUO系列。DECCA的特長是大場面的音樂以及歌劇,其60年代的錄音有音效傑出而聞名,喜歡大型交響樂和歌劇的朋友可以把注意力多放在Double Decca上。EMI的錄音效果比較中庸,多半是溫暖厚實的風格,Forte系列裡寶貝很多,演繹、曲目都比較經典,雖然價格比其他公司的「廉價雙片系列」貴一些,但還是物有所值。
最廉價的拿索斯CD要專門說說
許多樂迷、特別是部分資深樂迷對拿索斯CD一向存在某種偏見,認為演奏家和樂團都沒有什麼名氣,錄音也參差不齊,還不如買大牌公司的廉價雙片。我也同意這些顧慮不無道理,但總的來說,拿索斯近年來的錄音地素質是越來越好了,凡是1992年後製作的較新的錄音,水準許基本可以放心,很少敗數,尤其是小編制的作品,精品不少,大編制的大型交響音樂相對來說稍差一些,但也有不少成功之作,可以參考英國權威性的《企鵝唱片指南》里的評價,凡被評為三星級的,一般都不會失望。
至於演奏家,大家要知道,拿索斯CD之所以便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依靠尚未出名,但水準優良的演奏家和樂團。他們的要價比大牌明星低得多,但很多時候藝術水準並不在大腕之下。很多崇拜大腕明星的樂迷只聽大腕的表演,還沒有聽,明星效應已經先入為主地對他做了「大師的演奏一定精彩」的心理暗示,結果即使大師發揮得不好,他也會肓目叫好。如果撇開心理暗示,不帶任何偏見地去聽一些拿索斯CD的精彩演繹,我們應當承認,拿索斯里確實有不少好東西!
買拿索斯CD系列前一定要搞一本拿索斯的CD目錄,因為裡面很詳細地註明了每張CD獲得的評價和獎項。這些信息是選擇購片的重要指南和參考。畢竟在精品為主的群體范圍之內也會存在著一些不為人所爽之處。
建立基本曲目庫時,還要特別當心那些包裝很花哨歷數萬千精品於一身的所謂「精選集」 (Best of XXXX)。不是說這種「精選集」不能買,而是要注意鑒別。很多精選集CD里的曲子確實很經典,但它是把每部作品裡抽取一小段,如一個樂章,有的甚至一個樂章也不全,拼揍成一張曲目似乎很多、似乎內容很豐富的大雜燴。這種斷章取義式的「精選集」我不建議買,因為幾乎可以肯定你將來會後悔、會把它丟在一邊。即使有自己很喜歡的曲子,為了那一倆首曲子來花一大筆資金也是投資過大,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得不償失。
古典音樂的欣賞是講究完整性的,把每部作品裡抽出一段(往往是最好聽的一段)拼湊在一起,初看好像很濃縮,很適合「初聽者」,但初聽者肯定是要成長的,肯定是要成熟起來的,不會永遠停留在對古典音樂不求甚解的初級階段上。一旦初聽者成熟起來,他就必然要知道作品的完整全貌,必然要聽整部作品。那時,這些七拼八湊的「精選集」就失去了價值,只能被打入冷宮了,豈不浪費很得?倒不如一開始就買比較完整的「精選集」,這樣,這張CD將來還是有價值,還是有欣賞的機會。
所以我推薦大家購買的,是那些收集完整曲目的「精選集」。菲利浦DUO系列這點做得很好,裡面有很多Best of XXXX的CD收的都是完整的作品,而且選曲非常精密,反映出唱片製作人的水準,值得稱許。
第二步,也歸納成一句話就是:縮小范圍。
在古典音樂的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大家知道,在建立基本曲目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接觸到古典音樂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很多作曲家的東西,同時也會對很多一流的樂隊、指揮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有所了解。只要做個有心人,聽的同時作些心得記錄,並參考一些介紹音樂家和音樂史的輔助書籍讀物,不必是很艱深的專業讀物,只要淺顯的入門書籍即可,就會在建立基本曲目庫的過程中逐漸熟悉各位作曲家作品的特色,以及表演藝術家們的演奏特色,以便從中選擇你所喜歡的作品及演繹,避免你所不喜愛的。一本筆者十分推薦的經典讀物是已故的楊民望編著的《世界名曲欣賞》 (上海音樂出牌社)。
慢慢地,你就會把古典音樂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發展線條串起來:從洋溢著勃勃生機的復調風格佔主導地位的巴洛克時期(巴赫、亨德爾),到淳樸典雅的早期古典時期(海頓、莫扎特),到開辟出一個新天地的樂聖貝多芬,再到優美清新的早期浪漫派全盛時期(舒曼、李斯特),發展到19世紀末的鋪張絢麗的晚期浪漫派(瓦格納、布魯克納和馬勒)與回復古典風格的勃拉姆斯之間的兩大陣營的對峙……你不可能喜歡所有這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盡快從中找到最合乎自己性格的那一部分。這樣,以後的購片和欣賞就可以大大縮小范圍。
慢慢地,你還會知道,樂團的風格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德國樂團的風格是厚重、沉穩、大氣,善於表現德、奧經典曲目,法國樂團和義大利樂團風格比較散漫自由一些,或者說「浪漫」一些,美國樂團豪放粗獷,偏向熱烈外向,不如歐洲頂尖樂團細膩、講究音色(但也有例外如波士頓交響樂團)。慢慢地,你還會分辨海菲茨、斯特恩、格魯米歐等小提琴大師音色和演繹差別,魚賓斯擔、里赫特、塞爾金、肯普夫、布倫德爾們的鋼琴藝術的不同……。
雖說欣賞古典音樂是欣賞作品本身,從道理上講演奏家應該是次要的,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演奏家的魅力歷來一直是吸引樂迷的重要因素。很多時候,樂迷們、特別是有經驗的資深樂迷們,不僅要聽作品,還對演奏家特別地講究。近年來,一些世界知名的演奏家紛紛來國內演出,特別是北京和上海兩地的音樂廳,已留下了帕爾曼、朱克曼、斯特恩、穆特、鄭京和、夏利、迪圖瓦等指揮名家的足跡。當這些大牌演奏明星來訪舉辦音樂會時,你說是沖著演奏曲目而去聽的樂迷多,還是沖著演奏家而去的樂迷多呢?
隨著對音樂演奏家熟悉程度的漸漸提高,你還會懂得一個道理;沒有一樂團、一個指揮家、一個小提琴家是全能的,能完善地表現所有的古典音樂。每個音樂家、每支樂團都有自己的特長——魯賓斯擔彈奏的肖邦遠比他的貝多芬有魅力、海菲茨拉浪漫派時期的作品好於他拉古典樂派、欣賞傅聰的鋼琴藝術基本上只能聽莫扎特和肖邦、美國作曲家的作品最好還是聽美國樂隊演奏……等等。知道了這些,你在挑選同一曲目的不同演繹版本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找出演繹較好的版本。當然,諸如《企鵝CD指南》之類的讀物在這個方面也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第三步,也就是在第二步的基礎上,有目的性地選購「由你所喜愛的演奏家表演的你所喜愛的作曲家的作品」。
到了這時,購買CD應該已經成為一種方向性很明確的行為,不再像第一步「建立基本曲目庫」時那麼盲目。因為你對古典音樂作品、古典音樂演奏家都已經有所了解,知道什麼合乎自己口味、什麼不合自己胃口,也知道誰適合演奏誰的作品。就以我自己為例,小提琴家中,我特別喜歡海菲茨、米爾斯坦、格魯米歐等幾位早已作古的前輩大師,所以就有選擇性地買他們各自最擅長的曲目——如海菲茨演繹的勃拉姆斯、維尼亞夫斯基、格拉祖諾夫、格魯米歐拉的莫扎特、巴赫、貝多芬、米爾斯擔表演的古典樂派作品等等。
注意一點,我不推薦買某位演奏家的「海菲茨全集」、菲利浦出品的「格魯米歐全集」等,除非你錢多得用不掉,或者對某位演奏家的已達到狂熱的程度。原因很簡單:沒有一位演奏家是全能的,全集錄音中必然只有一部分精彩的演繹,必然包括一些「雞肋」。
最後希望初入古典音樂殿堂大門的朋友們能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在購買唱片的時候能夠少走彎路,祝大家永浴在古典音樂的長河中!
9、歐洲民間音樂的分類及特點。舉幾個具體的例子。
希望滿意哦!!!!!!
一般而言,「民間音樂」的概念相當廣泛。試用下面的定義加以限定:民間音樂是受城市文化影響最少的那一階層人民的音樂,是或多或少有著時間和空間限度的音樂,這種音樂是受到音樂的沖動而即興創作的。 根據這個定義,農民受城市文化的影響最少,他們是民間音樂的傳播者和宣傳者。由於不受城市文化的影響,農民用他們自己的傳統方式創造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財富。這種原始的情況今天仍可在未開化的人群中間看到。
東歐的農民經過若干階段發展到現在,他們或多或少地受了城市的影響,(至少在文化產物上)特別是受到西歐的影響,有的時間長些,有的短些。經過一定的時期,這種外來影響的成分被吸收了,使藝術與原來的不同了。這樣,民間藝術,或者說,民間音樂就形成了它自己的風格。這種看法,正包含著上述的時間和空間的延續。由於外來成分的吸收不能靠某一個人來完成,而要靠眾多人群世代相傳。所以在這段傳播時期,外來成分經歷了一定的變化,而且還摻雜了其他成分。 至於民間音樂的起源問題,是題外話,在定義中沒有考慮到。 可以推測,現在所有著名的歐洲民間音樂,究其淵源,都受到其他藝術或流行藝術音樂的影響。
1)
分節歌。分節的,分節歌就是一個曲調配上多段的詩句組成的歌詞,並且歌詞常常押韻,這個叫分節歌結構,現在我們都很常見的。
2) 音階多樣化的。他們兒童歌曲常常就用兩三個音,五聲音階也不少,但主要是七聲音階。五聲音階不是中國獨有的,中國當然五聲音階是它的很主要的特點,但是愛爾蘭也是五聲音階,蘇格蘭也是五聲音階,匈牙利也是五聲音階,有很多。但是大多數來說,歐洲人還是以七聲音階為主。
3) 大多採用均分節拍。就是平均的3/4、2/4、4/4,每一小節都是平均的。東歐的節拍比西歐要復雜,常常有一種奇數的節拍:3/8、7/8、9/8。
4) 歌唱風格有兩種。一種古老的歐洲風格,比較放鬆的,音色比較清晰,曲調比較簡單,很少用裝飾音,很平的吧,合唱當中多聲部用得很多,這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風格;另一種歐亞風格唱法,叫歐亞風格,唱法比較緊。
5) 主要的歌曲體裁有史詩和敘事歌,愛情歌曲,節慶歌曲,包括宗教的,還有世俗的慶典,還有舞曲。這是它的歌曲體裁。
6) 游吟歌手的旋律。它在中世紀有一大批游吟歌手,到處漂泊流浪,到處唱歌彈琴啊,這些人呢是起了很大作用,他實際上把歐洲的文化,起了個統一的作用,特別是歐洲的音樂,特別是西歐。流浪藝人不叫流浪藝人,叫游吟歌手。他們的這些表演呢,他原來有的是宮廷里的,有的是民間的,然後在全歐洲,特別是西歐到處表演,最後這些旋律、這些歌曲全部傳到,各個地方都有,弄不清哪兒是哪兒的,這個對整個歐洲的文化統一是起了一定作用。
在我們大談歐洲古典音樂是一種世界文化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的是在其中卻也包含著許多民族因素,無論是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作曲家都難以割捨他們與各自民族文化間的聯系,因此,其創作首先應該是民族的,其次才能看作是世界的。在創作中融入民族特性,可說是人類藝術創造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一、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特徵集中體現在民族民間音樂之中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特徵,是音樂歷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樂,都具有其民族特徵。實質上,音樂的民族特徵是由不同民族和國家客觀存在的文化特徵決定的。因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語言音調、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質和不同特徵的民間音樂文化積累。所以音樂的民族特徵比較持久、比較集中地反映在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之中。
在專業音樂創作中,民族特徵的表現不僅限於音樂語言和表現手法上,還表現在題材內容和體裁形式上。
在音樂語言上,主要反映在民族民間音調的廣泛運用或以民族民間音調為基礎進行加工改編和再創造。在表現手法上,運用本民族喜聞樂見的創作技巧、表現手法。在題材內容方面,反映本民族的現實生活,贊揚人民及其英雄主義業績。還反映對祖國光榮歷史的緬懷,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不但體現民族的願望和性格,還表現民族傳統風格和藝術愛好。在體裁形式方面,同樣自覺地繼承民族的傳統,滿足各民族的審美習慣和特殊興趣 。
在歐洲古典音樂專業作曲家作品中,由於歷史背景和表現上所追求的審美理想的差異,各個時代、各個樂派、各個作曲家音樂作品所體現的民族特徵情況是有所不同的。
二、古典樂派民族特徵是啟蒙意識的自然流露歐洲古典主義作曲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均廣泛地把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素材運用到創作之中。
「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1732——1809)的音樂創作與德國、奧地利民間音樂音調、句式、結構、風格聯系密切。如《G大調第94(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F大調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小夜曲》,方整的樂句、簡朴的和聲賦予他風格簡潔、清新的特徵。其交響曲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第四樂章明快的舞曲風格也帶有德、奧鄉土音樂的特點。
「音樂神童」莫扎特(1756——1791)是歌劇和交響樂作曲家。在歌劇《魔笛》中採用德奧民間風格的通俗歌曲和新教聖詠式音調,獲得很大的成功。他是旋律大師,善於把德奧民間音調和義大利抒情風格融匯在一起,創造莫扎特式的、富歌唱性、洋溢詩意的美妙的旋律。
樂聖貝多芬(1770——1827)集古典大成、開浪漫先河。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進社會思想,成為他創作的思想核心,貝多芬是第一位把音樂藝術和人類命運結合在一起的音樂家。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喜歡聽農村樂師們奏樂,並將此體現在創作之中,在《F大調第六(田園)交響曲》、《F大調第八交響曲》中都出現德奧鄉村樂隊演奏民間舞曲的淳樸形象。《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的《歡樂頌》洋溢著德國民間歌謠中特有的懇切、質朴、熱情的情感。據羅曼?羅蘭研究貝多芬表達群眾共同感情時,如愛情、友誼、婚禮等,常引用民歌旋律。
歐洲古典主義作曲家音樂中的民族民間因素,是他們的啟蒙意識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自然流露。是他們接近
現實生活「到民間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學思想的具體表現。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時代精神:反抗封建束縛,堅定樂觀、勇於奮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義精神,高度完美和諧。因此可以說古典主義音樂中的民族民間特徵是一般性的,並沒有其他別的意義,是啟蒙意識和民主精神的自然流露與反映。
三、浪漫樂派音樂深深植根於各自民族音樂傳統基礎之上浪漫樂派作曲家舒伯特、韋伯、肖邦、勃拉姆斯、威爾第等人的音樂創作深深植根於本民族音樂傳統基礎之上,音樂藝術強調民族特徵。
「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1797—1828)從小熟悉奧地利民間音樂,其作品廣泛利用民間歌曲、風俗舞曲、進行曲和生活中的流行歌曲音調。分節歌這一源於民間的歌曲形式,也成為舒伯特歌曲的基本「骨架」,正因為如此,他的許多名曲後來成為廣為流傳的創作民歌,如《野玫瑰》、《鱒魚》、《菩提樹》等。
這種通俗淳樸的歌曲,又成為舒伯特器樂作品的主要構成因素。錢仁康教授說:「歌曲化的旋律,歌曲式的織體,歌曲性的音樂思維,在舒伯特的交響曲、室內樂創作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並成為舒伯特以後浪漫主義音樂創作的重要特徵。」(《音樂藝術》1979年第一期)。德沃夏克在評價舒伯特的音樂創作時說:「他的《未完成交響曲》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最有特色的也許是俯拾皆是的歌曲式的旋律,他把歌曲用進了交響曲,並移植的如此巧妙,舒曼不僅要說這些樂隊聲部類似人聲了。」(《音樂譯文》1981年第六期)
因此,通俗性和民族性普遍存在於他的創作之中,成為他鮮明的創作特徵。
德國浪漫主義民族歌劇創立者韋伯(1786——1825)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821年6月在柏林首演的民族歌劇《自由射手》(又譯作《魔彈射手》),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其曲調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市場出售商品也以劇名為商標,如「魔彈射手牌啤酒」、「魔彈射手式女裝」。該劇取材於德、捷廣 為流傳的「黑獵人」民間傳說,舞台上展示了一幅幅地道的北德森林鄉民風俗畫。歌劇的發展作出過貢獻,不過他們的《魔笛》、《費德里奧》中的「民族性」尚不完備,雖用了德語歌詞,音樂也具德國特色,但描繪的卻是東方的神話或西班牙的故事,而《自由射手》以濃郁的民間氣質的音樂素材(獵人的合唱、姑娘的歌謠、鄉民們的阿勒曼德舞)和德語說白的「歌唱劇」的傳統樣式,致力於德國偏僻村莊、森林景色的描繪和德國民族思想感情的表達是十分成功的。
浪漫樂派鋼琴詩人肖邦(1810—1849)是波蘭愛國主義鋼琴家、作曲家、中歐民族樂派先驅,其作品極富獨創性和民族性。瑪祖卡、波羅奈茲貫穿其一生的創作生涯,他把這兩種波蘭民間舞曲體裁提高到音樂會樂曲體裁水準。他作有57首瑪祖卡舞曲,創造性地運用其特性節奏與民間調式和聲,使其更具有鮮明的民間色彩和波蘭民族氣質,成為充滿詩意的器樂小品。作品中有對民間風笛的模仿(《C大調瑪祖卡》,Op .24之二),有的採用主屬和弦交替演奏,刻畫民間樂手演奏的聲響(《D大調瑪祖卡》OP.33之二)。他作有15首波羅奈茲舞曲,完全脫離了舞蹈,不再是炫技式的外在效果,注入嚴肅的思想內容,成為風格獨特,剛毅、豪放進行曲式的戲劇性音詩。肖邦把波奈茲舞曲同戰場、軍隊、古波蘭的榮耀連在一起。這兩種舞曲體裁都體現了同波蘭祖國精神的聯系。
浪漫主義音樂全盛時期德國最後一位古典主義者勃拉姆斯(1833—1897),對民族民間音樂抱有深厚感情,他是德奧藝術歌曲的又一名大師。其200多首獨唱藝術歌曲,絕大部分屬於民歌性質的抒情歌曲。歌詞充滿民間生活氣息,音調與節奏都與民間音樂緊密相聯,曲式簡潔凝煉,多採用起源於民間歌曲形式的分節歌。如《搖籃曲》(OP.49之四)是從一本《德意志兒童繪畫讀本》里選取童謠編成歌詞,分節歌形式,圓舞曲基調,輕輕盪漾的伴奏音型。再如《徒勞小夜曲》(OP.84之四)是從下萊茵地區的一首民歌中選出編為四段歌詞,旋律接近德國民間舞蹈歌曲的質朴風格。《永恆的愛》(OP.43之一)是用斯拉夫民歌譜成的。勃拉姆斯1869年和1880年創作發表的4卷21首《匈牙利舞曲》,吸收了斯拉夫和匈牙利民間音樂的曲調和韻律特點,生動地表現了匈牙利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性格。
歌劇之王威爾第(1813—1901)是歐洲樂壇享譽最高的歌劇作曲家,他的信念是「人人都應保存其民族所專有的特點。」(列維克《外國音樂名作》第三冊325頁)其歌劇旋律極富形象性、抒情性和戲劇性,這些旋律多以民間曲調為基礎,樸素、通俗、鮮明、易記,新歌劇一旦上演,其中許多曲調不脛而走廣為 傳唱。如《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弄臣》中的《女人愛變卦》(後被人重新填詞改名為《夏日泛舟海上》成為創作民歌)就燴炙人口,而《游吟詩人》中的《火焰上升》幾乎已成為民間歌曲了。
浪漫主義樂派的形成正處於19世紀歐洲各國民族意識覺醒的時期,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在音樂史上出現了第一個這樣的時期,即強調民族差異和民族價值,在音樂藝術發展過程中,民族特徵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時期。浪漫樂派就其本質來說,無論旋律音調、表現方式,均受民間音樂的影響,並深深植根於各自民族音樂傳統的基礎之上,強調民族特徵和繼承民族傳統。
四、民族樂派普遍追求並刻意表現民族特徵藉以激發民族意識、 提高民族覺悟.
由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隨之而來的19世紀20—30年代的革命風暴席捲了歐洲大地,歐洲各國——尤其俄國和北歐各國民族意識、民族感情日益增強,反對民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斗爭風起雲涌。同時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浪漫主義思潮的掀起,歐洲各地區進入了民族文化興起的時期。民族樂派的誕生,顯示了民族文化開始走向了繁榮。
民族樂派是浪漫樂派的一個分支,無論美學觀點和創作方法,都和浪漫樂派一脈相承。他們把浪漫樂派所強調的「個性」擴大為「民族性」,把「個性化」發展為每一個民族都具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表現特徵。其結果,浪漫樂派所強調的民族民間特徵,在民族樂派手中就更加突出而全面了。
俄羅斯民族音樂之父、民族樂派的奠基人格林卡(1804—1857),1836年創作上演的古典民族歌劇《伊凡?蘇薩寧》是一部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歷史題材的「祖國英雄悲劇」。作曲家採用了豐富的俄羅斯民謠,借用世界歌劇藝術的形式,汲取德國、義大利浪漫樂派技巧而創作的獨具民族風格的第一部俄國民族歌劇。1884年創作的《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採用了兩支俄羅斯民間廣為流傳的歌曲和舞曲——婚禮歌《從山後,從高高的山後》、舞曲《卡瑪林斯卡雅》作為主題,用交響音樂的形式進行變奏展開,鮮明地刻畫了俄羅斯農村生活風俗圖景和俄羅斯民族性格。它成為俄羅斯交響音樂基石,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說:「所有的俄羅斯交響音樂,都是從《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中孕育出來的。」格林卡十分重視從俄羅斯的民族詩歌中,從俄羅斯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正如他的座右銘所示:「創作音樂的是人民,而我們藝術家只不過把它編成曲子而已。」古老的農民歌曲、俄羅斯教會音調、城市生活歌曲和舞曲等,都是他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在和聲上盡量避免濃重的縱向和弦性四聲部和聲法,而採用俄羅斯特有的復音、復曲調技法。他的創作實踐為俄羅斯民族樂派進入世界音樂先進之林鋪平了道路。
浪漫時期鮮有的全才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位極富個性的作曲家。他的音樂語言,在技巧上受德、法影響,是具有世界性特點。他的作品中,歐洲式華麗優雅的風格,勝於俄國式樸素的鄉土色彩。事實上他的音樂仍是根生於民族、民間的現實土壤之中,有些作品直接採用和發展了俄羅斯民間歌曲、舞曲和城市人民歌曲。如《如歌的行板》取材於烏克蘭民歌《萬尼亞坐在沙發上》,《第四交響曲》終曲樂章是以俄羅斯民歌《田野上一棵白樺樹》的旋律為基礎創作的。《[b]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主題來自另一首烏克蘭民歌《來吧,伊凡卡》。俄羅斯的民族題材、民族性格始終貫徹在他的音樂創作之中,因此他的音樂仍主要是獨具個性的俄羅斯式的。
19世紀下葉捷克民族樂派最重要的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1904)七十年代末出版了二冊16 首《斯拉夫舞曲》,這些包含有波爾卡、斯科契娜、孚利安特、奧特茲美克、波羅奈茲、杜姆卡等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烏克蘭等眾多民族舞曲體裁而舉世聞名,得到國際音樂社會的廣泛贊譽。九十年代初他就任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期間,創作了e小調第九《新世界交響曲》,作品中既採用了含有印第安民歌曲調的音調核心(但反對直接引用原始民歌旋律),又巧妙地織入了波希米亞音樂所特有的氣質;既表達了對美國印第安人的深情,又懷有對捷克故國的鄉愁,抒發了遠離家鄉的波希米亞人的愛國赤子之心。這部作品結構嚴謹、旋律優美、民族風格濃郁,是一部思想深刻、通俗易懂的經典作品。德沃夏克在美國藝術音樂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是位國際性的捷克民族作曲家。
匈牙利新民族樂派的代表、民族音樂學家、作曲家、教育家巴托克(1881—1945),一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搜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間音樂,成績卓著。他與同窗好友音樂教育家柯達伊(1882—1967)提出「對匈牙利民族音樂再認識」的論點震動全歐音樂界。巴托克為了進行民族民間音樂的比較與研究,從中找出匈牙利民間音樂的「音樂母語」,把民歌的搜集活動,擴展到匈牙利本土以外的地區: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南斯拉夫、土耳其以及北非地區。搜集、記錄了6000多首民歌,出版了近2000首。摸索出一套系統科學的搜集分析方法,對民俗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利用土生土長的匈牙利民間音樂素材,花了10年的時間創作編寫了《獻給孩子們》、《小宇宙》等鋼琴曲集,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
從以上論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民族樂派普遍追求並刻意表現其自身的民族特徵,他們藝術目標明確,行為自覺,欲使音樂文化成為激發民族意識和提高民族覺悟的手段。這是在新的思想和民族解放斗爭背景下,由作曲家的民族意識和對自己國家民族的特殊感情所決定的。
五、從歐洲古典音樂民族特性的分析研究中可得到幾點啟示。
1.大凡有成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音樂家,可以說都是民族音樂家。他們的作品都具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趙fēng@①教授語)重要特徵。世界各國專業音樂創作,盡管其音樂中心特徵有所不同,但在音樂創作中,將民族性作為共同追求的藝術目標這一點毫無例外。正如里姆斯基?柯薩科夫所說:「沒有民族性的音樂是不存在的。實際上一般認為是全人類的音樂都是具有民族性的。」
2.加強歐洲音樂文化及世界音樂文化的學習,重視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全球意義,為中國民族音樂走向世界鋪路墊石作出貢獻。「歐洲音樂中心論」在我國音樂界,尤其在專業音樂教育圈內影響較深,應花大力氣進行批判、轉變觀念,正確處理好中西音樂關系。在師范音樂教育中,筆者認為在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同時,還應加強歐洲及世界音樂文化的學習與研究。最近一位美國音樂教育專家來信問到:「聽說中國教育工作者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的觀念,現在是否有學好世界音樂文化為走向世界做准備?是否認為這是未來的必定趨勢? 」(《音樂研究》93年第一期29頁)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重視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全球意義,應該看到幾十年來西方音樂理論、技法、教育體系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所起的全面而積極的影響。要防止在批判「歐洲音樂中心論」,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同時,一種矛盾掩蓋另一種矛盾,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學習研究歐洲及世界各國音樂理論、表現手法技能技巧、創作中的經驗教訓,目的在於發展我們的民族音樂,為使中國民族音樂進一步走向世界打好基礎。
3.改革外國音樂史教學,在忠實於史實的前提下,從教材到講授應突出愛國主義、人民性、民主性、民族特徵主旋律。目前外國音樂史教學問題不少,使用教材多為進口教材,內容繁瑣,面面俱到,重點不夠突出;觀點有些陳舊,甚至有不少唯心主義觀點,宣揚資產階級天才觀、英雄造時勢、個人奮斗;在評價音樂家及作品時有的缺乏馬列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及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一分為二,只看到音樂家的歷史貢獻,看不到歷史的局限性。當務之急,應組織國人編寫觀點新穎、重點突出的西方音樂史教材。教材中應弘揚外國音樂家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反對外族侵略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音樂家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民間藝術、繼承傳統、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創造精神。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歷史貢獻的同時,也要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的思想、美學觀點和作品的歷史局限性。
鑒往而知來,歷史是一面鏡子。「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立足於現代,面向未來。吸收各國優秀音樂傳統,發展我們的民族音樂,讓中國民族音樂進一步走向世界,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出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