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認證張曉林教授
1、張曉林的張曉林簡歷
<
2、找人寫論文 知識管理系統方面的 追加100分
對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探討
1管理創新的內涵和必要性
管理創新是指對企業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它是企業面對技術和市場的變化,所作出的相應的改進和調整。一般地講,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屬性,又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認為,管理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復雜的過程,它既包括管理技術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創新。成功的管理創新實質上是管理技術和管理制度兩方面創新的綜合體現和必然結果。對於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可以從對管理創新的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探討。從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國國有企業競爭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從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來看,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在70%以上,而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不到40%,管理水平高低對於全要素生產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響。據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數據,1995年與1985年比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標中,上升的佔50.9%。管理約束已經成為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其次,新的經濟格局和市場環境要求國有企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年來,隨著民營企業的崛起和三資企業的發展壯大,對國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和壓力。同時,多年來的重復建設已經導致了結構性的買方市場的形成。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和歷史包袱更使其在競爭中處境不妙。提高管理水平是國有企業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的有效途徑。從供給方面看。首先,黨的十五大精神的出台,為國有企業的管理制度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空間和多樣化的發展方向。其次,現代科技的進步既對管理創新帶來了需求上的壓力,如技術的進步使得規模經濟效應成為可能,從而增加了對管理的需求和依賴,同時也為管理創新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和工具,如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為可能,如CIMS、EBP、MIS等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對產出的貢獻率。
2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重點和基本途徑
2.1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管理思想的創新
各種管理組織、制度和管理行為都不過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現。據資料,我國現階段仍有不少企業家長期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還不熟悉甚至還不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不理解現代企業制度,有的企業家不贊成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結構,認為設董事會是使經理多了一個「婆婆」。相當一部分企業家仍不重視市場問題,不認真調查分析市場狀況。很多企業家不熟悉、不善於使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資本經營,尤其不熟悉國外市場,不善於改進營銷管理,不關心有關企業經營的法律法規。因此,要大力在國有企業內部倡導管理觀念的轉變,通過培訓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來開闊國有企業管理者的視野和思路,要廣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專業知識和能力,使管理創新有一個良好的思想認識基礎。
2.2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管理組織創新
國有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的特點和生產的要求合理設計管理組織,改變傳統的單一行政式職能型組織結構,按照精簡高效、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來構架新的內部組織結構;在傳統的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機構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產性組織(如黨工團和後勤服務部門)佔了企業相當多的編制和人員,同時,真正的生產管理和市場管理機構和人員在企業內部地位不高,編制限制也很緊;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就需要精簡不必要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加強市場管理、生產管理和技術研究開發管理機構的力量,引入如矩陣制、事業部制等新的組織設計模式。
2.3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管理技術的創新
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市場規模的擴大,一方面企業內部管理日益復雜化,同時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和競爭形勢的變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應速度。要解決這兩者問的沖突和矛盾,只有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尤其是動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過程實際上也是對管理信息的處理過程。運用現代的信息處理技術,對於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如在我國企業推行CIMS的實踐就證明了這一點。CIMS是建立在現代管理模式基礎上的企業管理系統。它帶來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業資源計劃(ERP)、製造資源計劃(MRP II)、准時生產模式(JIT)、按類個別生產模式(OKP)、優化生產技術(OPT)、精良生產方式(LP)、基於並行工程的產品開發與生產管理模式等。尤其近10年來,在我國20多個省市、10多個行業的200多家企業開展了CIMS應用示範工程,其中國有企業超過半數。CIMS應用示範工程10多年的實踐證明,它不僅給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而且改變了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和經營思想,促進了企業管理的高度集約化和信息的共享。
2.4要重視企業主要經營者在管理創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進我國國有企業經營者的選拔方式
在某種意義上講,國有企業主要經營者可以說是企業的靈魂和核心。主要經營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關繫到整個企業的管理風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具有創新精神的熊彼特意義上的國企經營者,對於管理創新的推進,是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的。但反之,就會阻礙管理創新活動的開展。由於國有企業的特殊屬性,我國現階段不少國有企業經營者仍是通過行政任命或行政選拔的,不但缺少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訓練,也缺少管理實踐,因此,這不能不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有企業經營者隊伍管理素質的高低不一。面對國有企業全面走向競爭的新形勢,必須逐步改革國企主要經營者的選拔方式和選拔機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經營管理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經驗、政治素質好的人才走上國企的管理崗位,把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上新的高度,促進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
2.5還要大力夯實國有企業內部基礎管理,為管理技術和方法工具創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基礎管理包括企業內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規定、基本信息資料的儲備傳送以及管理隊伍的建立等等。只有搞好了基礎管理,理順了內部基本的生產協作關系,才可能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層次和效率,否則,管理創新只會適得其反,使得企業更為混亂無序。比如在實行信息化管理上,就需要很高的基礎管理水平。據一份調查顯示,我國企業實施企業管理軟體的條件參差不齊,大多數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還較低,處於國外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我國大多數企業完整實施ERP的條件並不成熟。此外,企業信息化管理是動態管理,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抓基礎管理,才能保證企業在發展中創造適應自身的管理模式,使企業的效益穩步上升。
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研究
內容摘要:協同商務是一種基於信息和知識共享,在價值鏈上具有共同商業利益的企業合作夥伴間的商業戰略。本文針對當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協同商務系統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支持作用,提出了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構建原則,並探討了系統實施的手段。
關鍵詞:協同商務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系統
美國IBM公司曾就電子商務提出了著名的「3C」理論,其中第三個「C」—Collaboration,即「協同」,意謂不同地區的人們可以利用網路條件在一起工作。現代商業環境中客戶需求的多變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從大規模生產模式轉向以客戶為中心,關注客戶真實需求的大規模定製模式。企業間的合作要求相互了解,需要相關的知識共享。由於知識管理系統僅僅局限在企業單個組織內部,缺乏與外界的有效對接,無法滿足協同商務環境下的動態的、跨組織的、跨地區的、跨國界的知識共享需求。
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基礎階段、功能階段、集成階段和協同階段。在基礎階段是藉助簡單的網站來發布產品信息;在功能階段則通過建立相對完善的網上交易系統和物流系統來實現基本的電子商務功能;在集成階段則將電子商務的各個因素有效地集成起來,大力提高電子商務的運作效率;而在協同階段,應使企業進一步完善各種應用系統的集成,實現業務流程的重組和優化,並且通過全面的知識管理,實現與供應商、客戶和合作夥伴很好地協同工作。因此,協同商務不僅代表了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流方向,並且還將大大推動企業知識管理的向前發展。
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及其面臨的問題
知識管理簡單地說就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是指通過對各種知識連續管理的過程,以滿足現有和未來創新的需要,確定和利用已有以及將獲取的知識資產,開拓新的機會。知識型企業能夠對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應,明智地運用內部資源並預測外部市場的發展方向及其變化。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領導方式,以獲取潛在的巨大效益。
知識管理系統(KMS,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是實施知識管理的依託平台,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KMS是指支持企業對知識鏈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的軟體系統,是企業進行知識管理的工具,亦是企業進行知識沉澱和處理的平台,可看作是廣義KMS的技術子系統;廣義的KMS是一個「社會—技術」系統,是從企業整體的各方面、各層次因素來考慮對知識管理的支持,是由知識管理主體、客體(知識)、知識過程、軟體工具(狹義的KMS)和企業內部環境(組織結構、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和激勵機制等)組成的有機系統。
目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知識量的急劇膨脹。大多數企業所處理的知識處於迅速膨脹的狀態,幾乎呈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使得企業管理人員難以消化和無所適從;「知識孤島」問題。由於企業使用各種不同的網路系統和應用系統,系統間的相互獨立性加大了企業進行整體知識管理的難度這些知識缺乏相互連接的傳遞渠道,成為知識孤島;知識的「隱性」問題。對企業而言,能夠使用某種形式編碼而實際存儲在知識庫中的知識,如科學技術、專利發明等能形成文檔的知識只佔10%左右,而其它的90%都是難以用編碼形式存取的非結構化的「隱性」知識,需要員工之間的直接交流和共享;知識的個性化問題。董事會、企業管理者、企業員工、合作夥伴等都是企業中知識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但他們的知識角度和關注重點是不一樣的。要求從知識的內容、頻率、結構、安全、存取、集成等各個方面都能滿足不同類型人員對知識的個性化需求,這對於現行的知識管理系統來講,將是難以適應的。
協同商務系統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支持
Gartner Group公司於1999年提出了協同商務的概念,在闡述其基本思想時指出,協同商務是一種激勵具有共同商業利益的價值鏈上合作夥伴的商業戰略,它主要是通過對於商業周期所有階段的信息共享來實現,其目標是在滿足不斷增長的顧客需求的同時來增強其獲利能力。價值利益的所有成員通過將他們的核心的競爭優勢組合起來創造新的產品或者服務來獲取利潤,這些新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將比各個組成部分的簡單集合大得多。
協同商務的含義十分寬泛,它包括企業內部門與部門之間、企業與外部企業之間如供應商、合作夥伴、分銷商、服務提供商、客戶等的業務往來。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協同,都可視為協同商務的一部分。可將協同商務分為設計協同商務、促銷與銷售(Market/Selling)協同商務、采購(Buying)協同商務、規劃與預測(Planning/Forecasting)協同商務等四大領域。因此,協同商務不只是銷售鏈和供應鏈的廠商的內外電子化與流程整合,更包括設計與規劃等不同層面的活動。
協同商務系統要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提供有效支持,必須解決以下三個問題:如何把企業中不同部門和各級員工所擁有的大量信息和知識,按不同信息源與知識源的特點,尋找合適的匹配對象,將恰當的知識在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恰當的需要者,實現信息流與知識流的有序化;如何使員工根據其商務活動環節的需要,能夠迅速有效地從形形色色的知識資源中尋找到其所需的知識;如何把企業的客戶與合作夥伴集成到企業的網路資源中來,以最簡單的方式向內部和外部提供信息和知識,實現企業員工之間、企業與合作夥伴之間基於商務目的,提供多種形式的信息交流與知識交流。
根據以上分析,協同商務系統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支持,要求將企業的所有應用軟體和數據集成在一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之上,並以統一的用戶界面提供給用戶,使企業可以快速地建立企業對企業和企業對內部員工的知識平台,使企業可以站在比「系統集成」、「應用集成」更高的「知識集成」的層次上,為企業的知識管理系統建設提供方向和思路。如果把企業力量的源泉用「信息→情報→知識→智慧」這個公式來喻示,那麼協同商務系統則為企業的知識積累和知識創新開辟了新的舞台,並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構建原則
知識管理和協同商務為企業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提供了基本的方向。企業要想提高創新能力,其管理的中心就應轉移到對知識資源的最優配置上。而協同商務的精華——集成的知識、開放的門戶正是知識管理所需要的。而且協同商務的鏈式管理思想也為知識的最佳配置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可將產品從其誕生直至銷售的過程看成是知識傳遞和協同的過程,意味著不斷的知識創造。可將知識傳遞和協同的過程與產品的傳遞過程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為完整的鏈條——協同商務鏈,並以協同商務鏈為基礎,建立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應立足於以下協同知識管理需求:知識的獲取主要從協同商務鏈內與鏈外獲取協同商務鏈整體的成員所需的知識;強調知識的共享與傳播。由於鏈上各成員間在業務上的互補性,使得知識的共享與傳播有利於知識在整個協同商務鏈中運用效率的提高,有利於知識創新效率的提高,以及協同商務鏈整體競爭優勢的提高;在知識運用方面強調協同商務成員間知識水平的協調,包括知識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的協調,以保證最終產品能在知識上得到保證,實現其功能的協調和優化;支持基於協同商務的知識管理的基礎性活動,包括戰略性協同商務鏈成員間的合作夥伴關系管理、支持知識在協同商務鏈成員間交流與共享的聯盟文化管理、基於Internet技術的知識庫的管理、在成員之間的知識教育與培訓系統管理等。
根據以上分析,系統應能利用先進的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術,將不同地區的信息與知識集成起來。系統在功能架構上應包括知識文檔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資產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作流管理等管理模塊。在技術方面應側重實現:與現有商業過程的無縫集成;基於角色的內容組織;對於最終用戶的個性化信息和知識傳遞。
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實施
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基於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網路技術建立的一套企業管理軟體系統。該系統把企業的產品設計、分析、采購、製造、銷售、市場、現場服務和顧客等連成一個全球性的知識網路,使得在產品的商業化過程中承擔不同角色,使用不同工具,在地理上或供應網路上分布的人員,能夠協同地完成產品的開發、製造以及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在知識的共享、保密、協調、開放等原則的指導下,系統實施應主要採取以下手段:
(一)建立基於協同商務鏈的知識庫
從知識來源看,協同商務鏈的知識庫內容應包括鏈內知識和鏈外知識兩大類。其中鏈內知識為知識庫的主要部分,由供應商、中間商、製造商及分銷商企業內部知識庫中的部分內容構成。而此部分內容的選擇應依據保密—公開—共享的關系原則,保留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相關的知識。因此在知識識別上應根據成員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知識分級標准,對知識分級歸類,以知識的機密級別來控制知識的可共享范圍。而鏈外的知識主要是指從Internet中補充一些與市場相關的知識和其他公共知識。
從知識類型看,協同商務鏈的知識庫由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部分構成。顯性知識是其主要內容,而隱性知識雖不便於進行文檔化處理,但由於其涉及到協同商務鏈成員的核心能力,應通過BBS論壇、討論區、視頻會議等方式來實現交流。
為了便於知識庫的使用,需設計相應的知識地圖,充分發揮知識地圖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應用的導航作用。
(二)分步進行系統實施
基於協同商務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可分三個步驟實施:以知識管理為核心,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內容的實施;以工作流管理為核心,將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的內容集成在一起,實現管理流水線;以系統的整體應用為核心,將企業內部的所有系統集成在一起,實現有效的績效管理。
在系統的開發應用過程中,應設立知識主管來具體負責知識管理工作,組織進行商務鏈上的各種知識的搜集與分析,並監督知識的利用效率;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來鼓勵員工的知識交流、共享和創新;將客戶、合作夥伴融合到內部的業務運作和知識管理中來。
(三)實現知識管理系統與協同商務管理系統功能的集成應用
為了方便在不同的業務和知識領域內切換、查找和共享知識,系統應通過超鏈接的形式,將分類的共享文檔管理、BBS和討論組、工作流管理、網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客戶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功能集成在一起,實現用一個平台來集成企業知識管理系統與協同商務管理系統的應用。在統一的管理平台上實現充分的知識共享,使員工、合作夥伴和客戶都能通過協同商務系統聯系在一起,在知識管理的層次上,實現充分、有效地協同工作。
參考文獻:
1.朱立偉等.企業電子商務之協同商務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2006
2.李春清等.支持知識管理的協同商務解決方案[J].管理信息系統,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