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體系認證 » 有機認證示範區創建生態文明

有機認證示範區創建生態文明

發布時間: 2022-09-18 11:20:27

1、生態文明示範區的介紹

生態文明示範區旨在通過建設形成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格局,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節能減排和碳強度指標下降,資源產出率、單位建設用地生產總值、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城鎮(鄉)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處於前列,城鎮供水水源地全面達標,森林、草原、湖泊、濕地等面積逐步增加、質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積明顯減少,耕地質量穩步提高,物種得到有效保護,覆蓋全社會的生態文化體系基本建立,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得到有效落實,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模式。黨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下發了《關於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方案(試行)的通知》,以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為基本途徑,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明顯提升。2014年3月1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意見》,福建成為十八大以來,國務院確定的全國第一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2、為什麼要爭創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創造美好生活,這對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來說是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將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致力抓創建、抓突破、抓改革,努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3、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認證有啥要求

這個要當地部門縣級以上相關部門(質檢局、農委等)牽頭,最少有5家以上企業從事有機生產認證,然後是一系列的文件評估

4、我省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我省是指陝西省嗎?如果是那麼陝西的漢中地區、安康地區是國家南水北調的源頭區域,需要重點保護,嚴防死守,防止寶貴的生態環境惡化,造成水源破壞。
另外,陝北黃土高原,泥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土地貧瘠,經過多年築壩淤溝,封山育林,栽樹植草,有效的進行了生態治理,使黃河水中的泥沙有效減少。農民從中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所以要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5、組織開展自治區、地市、縣區、鄉鎮、村居五級聯創高標准創建什麼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組織開展自治區、地市、縣區、鄉鎮、村居五級聯創高標准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發布的第四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五級聯建聯創,高標准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6、江西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有什麼好處

生態文明是一種新型文明境界。山清水秀是江西的驕傲,生態是江西最大的優勢,綠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

7、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有什麼用

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力抓手,是實踐環保為民惠民的生動體現。

8、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享綠色健康生活

(一)實現指導思想的轉變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目標,必須實現指導思想上的轉變。要實現從數字減排到以質量改善為綱的轉變,從濃度控制到總量控制的轉變,從末端治理到全過程管理和風險防控的轉變,從單純考慮生態環境治理到與節能減排、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產業結構調整等結合起來轉變。 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基本要求。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保護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兩者同等重要。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理念。把人類活動控制在自然能夠承載的限度之內,給自然留下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的空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生態文明建設千頭萬緒,要分清輕重緩急,確定解決問題的路線圖。要一手抓當前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大氣、水和土壤等污染問題以及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爭取早見成效;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全面系統地統籌推進。要設定不可逾越的底線,防止出現生態環境不可逆惡化和人民群眾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資源和能源消耗要設定上限,污染物排放要設定上限,生態環境質量要設定紅線。 (二)加強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對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不斷發展,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問題越來越多,如何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源頭上化解積弊,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在戰略層面上必須要有「頂層設計」。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和五位一體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要對政府和市場做更加准確的定位,要避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要減少政府行為的盲目性,降低生態文明建設的風險與成本。 近期,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應加強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的結合,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創建等活動。 當然,「頂層設計」也需要有自下而上的動力,要通過社會各個利益群體的互動,讓地方、社會及各個利益相關方都參與進來,使頂層設計更能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三)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提高城鎮化的集約智能綠色低碳水平 我國人口眾多而平原較少,要根據我國國土空間多樣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徵,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合理控制開發強度,調整優化空間結構,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逐步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主體功能區為依據,實行差別化的產業准入、環保標准等,加快形成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通過採取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以及績效評價制度等,擴大生態綠色空間。 城鎮是消耗能源資源、排放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主體,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全過程,從編制規劃到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各方面,都要融入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功能定位明晰、產業布局合理、體現區位優勢特色、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城鎮化格局。 (四)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 資源環境問題是與經濟發展方式相伴隨的,傳統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必然結果是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只有實現生產方式的變革,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減少資源消耗過度和污染排放問題。 要推行綠色循環低碳的生產方式,推動各行各業按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要求實現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工業生產要徹底拋棄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長模式,持續推動節能減排。農業生產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降低水、土地、農葯、化肥的投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優化產業結構是現階段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措施之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要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節能環保產業可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物質技術基礎和產業支撐,也可提供綠色就業機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空間很大。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准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環保投資需求高達3.4萬億元。 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要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圍繞提高資源產出率,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堅持政府推動、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相結合,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推動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促進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 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上加強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除工業企業外,還應實施全方位的清潔生產,包括農業以及服務業。 (五)實現生活方式的變革 實現生活方式的變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人的消費方式不但會對資源環境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會通過消費需求間接影響生產方式。因此,實現生活方式的變革意義十分重大。 要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和社會氛圍,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使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成為主流價值觀。落實黨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加快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講排場、擺闊氣等行為。運用價格等多種手段鼓勵購買綠色低碳產品,使用環保可循環利用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過度包裝。 (六)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實行最嚴格的制度,實施最嚴密的法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修改完善現有法律法規,清理與生態文明建設相沖突或不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法規或條文,加快完善生態環境、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方面保護和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等法律法規。解決法律之間相互沖突、脫節、重復、罰則偏軟等問題,增強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 在完善法律法規時,要側重解決幾個關鍵問題:(1)明確執法機關的責任,在出現問題時,知道由哪些部門和哪些人負責,該怎麼做,做不好的後果是什麼;(2)強化、細化程序性規定,減小地方自由裁量權;(3)完善行政執法與司法的銜接;(4)出現問題時,除了懲罰相關單位,還要追究其法人和責任人的責任;(5)要強化對服務業和消費領域環境問題的規范,增加相應的條款,特別是要把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入環保法律。 (七)推行以績效考核改革為核心的體制改革,加強政策支持 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制度,是確保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和制度保障。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將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納入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考核體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堅決追究其責任。 為使得這一新的績效考核體系發揮其作用,需要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三定方案中給出詳細的規范,使之成為一個可操作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一體系包括績效考核指標、監測監督辦法、實施程序、獎懲措施等內容。要根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不同部門的責任定位,實行差別化的評價考核制度。 近年來,結合節能減排工作,我國已經形成了一些目標責任要求。應認真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為建立更完整的生態文明績效考核制度提供幫助。 要針對資源與環境問題的新特點,提出全面的體制改革方案,強化節能減排綜合協調機制的作用,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作用,強化政策合力。要加快推進區域聯防聯控,建立健全區域總量控制、重大項目區域會商、區域聯合執法或異地交叉執法、區域環境信息共享及公開等制度。 要健全市場機制和經濟政策。加強稅收體制的綠色改革,除傳統的收入籌集性稅外,增加具有資源、環境調節作用的稅收的比例,以實現稅收中性條件下的稅收綠色化,形成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稅收體系。改革消費稅,將目前尚未納入消費稅徵收范圍,不符合節能、低碳、環保要求的產品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抑制其消費。改革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增加對利用節能、低碳、環保類原料的優惠。改革資源稅,提高稀缺性、高污染和高能耗礦產的資源稅稅負,並適當增加資源稅目,增強其對資源環境的調節作用。 要鼓勵綠色信貸,發展環保產業創投基金,完善市政公共事業債券。增加基本環境公共服務,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 在價格政策方面,要研究提出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措施,包括差別化電價、水價等政策措施及具體的推進方案。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體制,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八)確定合理的投入水平,提高投入效率 由於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底子不厚,財力不強,技術水平不高,地區發展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確定合理的投入水平,提高投入效率。 環保投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投入通常是指用於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投入,一個重要指標是該項投入占當年GDP的百分比。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這些國家由於已經基本完成了現代化過程,其環保投入大體佔GDP的1.5-2.5%左右。但在這些國家快速發展時期,環保投入佔GDP的百分比曾經比較高,例如日本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曾達到4%的高點。而許多發展中國家,雖然環境問題十分突出,但由於財力有限,目前環保投入佔GDP的百分比一般都在1%以下。 就中國的情況來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和財力的增長,環保投入增長較快。據統計,我國環保投入佔GDP的比重,從「七五」期間的0.7%上升到「八五」期間的0.8%,「九五」期間首次突破1%,2005年達到1.3%,2008年又上升到1.49%,「十一五」期間平均為1.45%左右。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環保投入要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污染,達到3.0%才能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考慮到我國目前生態文明建設欠賬較多,我國環保投入在「十二五」期間應達到2.5%左右,「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應再有所提高,「十五五」期間再回落至2.5%左右。在這種投入力度下,我國有望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內取得生態文明建設的較大突破,使生態環境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除了直接的環保投入,生態文明建設還包括節能、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發展綠色產業等領域的其他活動。這些方面的資金投入邊界比較模糊,不易界定,但這些活動可同時取得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果,是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重要手段,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較小。因此,應根據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的要求,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多投入。 除加大投入力度之外,還要提高投入效率,通過集中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以及強化監測和運行管理,集中解決情況嚴重、影響面廣、影響持久的問題。 為了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除了以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外,還需要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思考,在後續的研究中進行深入探索。例如:如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其他四個建設的深度融合;生態文明程度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有哪些,程度有多大;如何確定和實施生態紅線以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如何建立和實施生態責任追究制度;生態文明建設不同階段的標志是什麼,實現生態文明的標志是什麼;工業文明之後的生態文明時代,如何讓中國走在世界的前列,等等。

9、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推進水循環利用。

(三)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

(四)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

(9)有機認證示範區創建生態文明擴展資料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特徵,十八大報告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由此,生態文明建設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就意味著生態文明建設既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並列從而形成五大建設,又要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過程中融入生態文明理念、觀點、方法。

熱點內容
我要開店淘寶 發布:2020-09-09 12:06:51 瀏覽:854
十大相機品牌 發布:2020-08-29 10:57:46 瀏覽:788
淋浴器十大品牌 發布:2020-08-29 01:52:31 瀏覽:627
開店寶支付 發布:2020-09-15 10:25:50 瀏覽:560
技術專利申請 發布:2020-08-27 21:42:43 瀏覽:545
怎麼掃條形碼 發布:2020-08-29 10:28:31 瀏覽:538
怎麼保護知識產權 發布:2020-08-29 01:30:26 瀏覽:535
濟南創新谷 發布:2020-09-10 04:19:14 瀏覽:533
淘寶開店照片要求 發布:2020-09-09 12:08:29 瀏覽:532
開店美發 發布:2020-09-02 20:04:55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