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機食品認證示範縣
1、武義特色資源介紹
以下內容來源於:武義溫泉旅遊網 http://www.330723.com/ 武義素有「溫泉之城、螢石之鄉」美譽,自然山水和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歷經八百年風雨橫跨母親河的熟溪橋;譽為「浙江第一、華東一流」的武義溫泉,日出水量6000噸左右,水溫42℃至45℃。清水灣溫泉浴場、溫泉山莊是度假休閑的好去處。境內有堪稱中華一絕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神秘村落俞源太極星象村;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水村」的省級文保單位郭洞古生態村;以及壽仙谷、劉秀壟、清風寨等10多處省市級景區。武川風情多姿多彩,鬥牛、道情、龍燈、抬閣等民俗風情各具特色,引人入勝。 武義是傳統的農業縣,田園肥美,物產豐饒,是浙江省商品糧、商品豬、出口茶、桑蠶、杉木、毛竹、油茶林基地縣之一。近年來,武義以 農村奔小康和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農業,推動了農 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茶葉、優質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和畜牧業等特色產業優勢初步形成,農產品美好譽度不斷提高,全縣農產品中 有全縣已經有有機食品4隻、國家綠色食品1隻、省級綠色農產品10隻、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7隻。全縣已建成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1個,面積8萬畝,有17家企業獲得有機食品生產經營認證。擁有浙江省著名商標2隻,市級知名商標5隻,近年來武義農產品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地 舉辦的各種博覽會、農交會中獲得金獎45個。2004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9.4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4.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18元,比上 年增加了11.4%。武義是「中國有機茶之鄉」,茶葉是武義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縣現有茶園11萬畝,2004年茶葉總產量6800噸,總產值2.05億元。 其中名優茶產量2100噸,產值1.68億元。茶樹良種化率已達28.6%,為浙江省茶樹良種化先進縣。2004年頒證有機茶總面積達到了1.88萬畝, 居全國首位,產量600噸,產值4800萬元。武義山區地理環境條件優越,所產茶葉的自然品質「色、香、味、型」獨特,白毫顯露,色澤翠綠, 具有蘭花的清香和鮮醇可口的特點,歷史上就享有一定聲譽,早在1932年,在省農產品展覽會上,武義鴻源協的茶葉獲乙等獎。優良的茶葉內 質為名茶生產開發提供了現實基礎,武陽春雨是我縣創制的一隻名茶,產於海拔近千米的牛頭山麓一帶。茶葉受雲霧滋潤,集天地之精華,得 自然之靈氣,秉承千百年傳統制茶工藝,加之現代科技精心培育製作,所得品質卓爾不群,其形似松針絲雨,色澤綠嫩稍黃,香氣清高幽遠, 滋味甘醇鮮爽,獲得了品茶大師和消費者的者的一致認可。武陽春雨自1994年開發成功以來,在各類名茶評比中屢獲殊榮,當年獲首屆「中茶 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1995年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9年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第三屆「中茶杯」名優 茶評比中獲特等獎、中國國際茶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2001年獲浙江省精品名茶金獎,同時被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2004年武陽春雨茶被評為 浙江省十大名茶。武義是浙西南重點產糧縣之一,是全國雜交早稻示範縣,「武義大米」享有盛名。近幾年,我縣以優質、高產、高效為目標,以中國雜交水稻 研究中心、省農科院等科技單位為技術依託,聘請袁隆平院士為顧問,有力推動了優質大米的生產開發和普及推廣。1997年,從南湖雜優中心 引進香兩68等組合進行試種。2001年累示範推廣面積達34353畝,建立了100-1000畝高產示範方29個;2001年又大面積示範推廣部頒二級優質 米的晚稻超級稻組合面積達3.5萬畝,占晚稻面積的21.2%。2004年在王宅等地建立的浙江省唯一的國家雜優中心P88S/0293兩系超級稻示範方 116畝,平均畝產達650公斤以上,高產田塊畝產達712.07公斤。今年又建立了4800畝的超級稻新組合試種基地,進行大面積的超級稻P88S/0293 等新組合試種、示範。 武義是國家外貿部確定的為全國三大出口梨基地縣之一,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栽培蜜梨,是省內主要蜜梨產地之一,栽培品種有早熟的 翠冠、西子綠、新世紀、菊水和中熟的黃花、清香等。「桐琴牌」蜜梨入選了全省十大名梨,獲得了國家級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全縣蜜梨總 面積達到13000餘畝,年產量1萬噸,年產值近2000萬元。武義縣南部山區海拔650米以上耕地達8萬多畝,植被173萬畝,是理想的生產高山無公害蔬菜地區。目前全縣高山蔬菜面積達3萬畝,創產值4500萬元,有3萬山區農民從事高山蔬菜產、供、銷等業務。武義高山蔬菜量大質優,種類豐富,四季豆品質優、銷路好、效益高、面積大,已成為高山蔬菜的主栽品種。武義的宣蓮是中國三大名蓮,曾被選為清朝宮廷貢品,是武義縣傳統名貴特產,因產於原宣平縣得名。有近500年歷史。宣蓮顆粒碩大,圓冰潤 飽滿,酥而不爛,味美爽口,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近年來,武義縣積極採取措施進行培育,引進了新品種「太空蓮3號」和「十里荷1號」 進行種植推廣,並大力進行宣蓮品牌開發,現已注冊了「鄉雨」、「蓮童」、「湯記」等宣蓮品牌。目前,武義共有宣蓮種植面積3000餘畝, 年產量約200多噸,產值近1000萬元。武義是傳統的畜禽飼養產區縣,也是著名特產「金華火腿」的主產區之一。2004年全縣畜牧業產值達2.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62%.已成 為全縣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縣家禽飼養有389萬羽,其中以三黃雞為主的優質土雞有150萬羽。已注冊的「少妃牌」本雞供不應求。我 縣圈養麻鴨歷史悠久。浙江省著名商標「田歌牌」蛋鴨系列產品,遠銷杭州、上海、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全年生豬飼養量33.1 萬頭,山羊 飼養量1.45萬只。
2、眉縣和周至,哪個是獼猴桃之鄉
眉縣和周至被共同譽為獼猴桃之鄉。
一、眉縣獼猴桃:
截止2011年底,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到24.8萬畝,獼猴桃產量達到33.9萬噸。形成的農業總產值12億元,形成增加值6.9億元。
2017年,「眉縣獼猴桃」先後獲「2017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7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英雄」、「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獼猴桃)標准化生產基地」等榮譽稱號。
二、周至獼猴桃:
周至獼猴桃是產於陝西周至的獼猴桃,周至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味道有時被描述為草莓、香蕉、鳳梨三者的混合。
2004年,周至獼猴桃取得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
周至獼猴桃榮獲中國獼猴桃之鄉,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國家質檢總局認定周至縣為全國唯一的獼猴桃標准化管理示範縣。
(2)全國有機食品認證示範縣擴展資料
眉縣,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古稱「眉塢」,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腳下,北跨渭河。眉縣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多次出土西周青銅器、戰國編鍾等國寶重器,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銅重器,被譽為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
周至縣,隸屬陝西省西安市,地處關中西部,東依白馬河中心線與鄠邑區為鄰;南依秦嶺主脈與佛坪縣、寧陝縣交界,西有界碑與寶雞市眉縣、太白縣接壤;北憑渭河與武功縣、興平市和楊凌區、寶雞市扶風縣相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眉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周至縣
3、中國有機農業新降模式是什麼?
新降發展中國有機農業的模式是什麼?詳看中國有機農業網cnoa60贅述的有機農業新絳模式。
新絳古稱絳州,位於山西臨汾盆地,系國家規劃的設施農業發展最佳地理范圍之內的「晉冀魯南、黃淮流域」。連續9年被認證為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被評為「全國果菜十強縣」,
「全國食品安全示範縣」。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4月,由工業和農業帶給農田的污染物,致使我國近1/5的耕地被污染,學界普遍認為,從農業角度看,近30年我國農業受到化肥、農葯、農膜影響,事實上已造成對土壤的多方面危害和面源污染。所以,用一種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式對土壤污染進行修復和改良就迫在眉睫了。山西新繹縣的科技人員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不使用尿素、磷酸二銨、除草劑、激素、農葯等化學合成物資,而是用秸稈、畜禽糞便、有益微生物、植物制劑和礦物質原料作為投入品,按作物生長十二要素五大措施平衡田間管理,不斷地給作物脅迫,最終生產出產量高、營養、耐儲存、口感好的農產品,他們的生產成本比化學種植減少1/3,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式有機農業新絳種植模式。農產品經多個相關部門鑒定,均未檢測出任何農葯殘留和重金屬。
新絳模式的有機種植技術蘊含新理論
新絳模式進一步證實了科學界對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碳、氫、氧佔全部所需養分的95%的定論,用簡單方法解決了作物對碳、氫、氧的需要,並使有機種植的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絳模式實現了100%對尿素、磷酸二銨、農葯的替代,徹底擺脫了農業生產離不開化肥、農葯、除草劑、激素的思想束縛,採用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有益微生物菌劑、植物制劑和多種礦物質元素等生產物資,用1年時間將化學農業造成的板結和貧瘠化的土地有機質含量迅速提升,成為適合有機種植,可持續高產農田。新絳模式進一步證明了非豆科微生物固氮理論在農業上廣泛應用的可行性,新絳的有機種植中使用的微生物菌劑,活性菌高達20億-
40億/克,遠遠高於國家2億/克的標准,其中芽孢桿菌的非豆科固氮菌種類佔50%以上。所以用這套技術的農民已經習慣不再使用尿素等化肥了,大棚中西紅柿、黃瓜、茄子、西葫蘆、辣椒,畝一茬產量可達2萬一3萬公斤/畝,這么高產量的氮來自微生物固氮和降解有機物。新絳模式的中國元素,按照國際慣例在有機農產品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葯、化肥、激素類物質和轉基因材料:與此不同的中國元素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農藝措施,即在栽培過程中不斷地給作物略帶傷害性的脅迫同時提供適當的營養,這事實上是促進了植物的次生代謝過程,次生代謝使作物的免疫系統功能增強,免疫功能產生的物質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維生素E、煙酸、酚類化合物、萜烯類化合物、前花青素、青蒿素、兒茶酚、類黃酮類化合物,這也是人類特別需要的營養,這當屬是現代種植業的最高境界。新絳模式的生態效益顯著,主要表現在生產過程不再帶入對農田的新的污染物,對已有的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極快,同時對重金屬污染有明顯的鈍化作用,其生態效益顯著。
新絳模式為有機農業發展食品安全確立了新希望
增加農民收入。2020年較2012年農業農民收入翻番,是中共中央的要求和廣大農民的渴望,採用新絳模式在全國各地應用實例中,增產幅度最小的是茶葉和田七,為50%~52%,但每千克售價均在1000萬~10000萬元,農民增收可算而知;增產幅度最大的中葯材半夏,是化學技術畝產200
- 300千克的4~5倍,已達2000千克左右,其他作物較過去化學技術增產幅度均在0.5~2倍。與日本比嘉照夫《農用微生物與環境保護》著作理論:
「復合益生菌能將有機質肥利用率提高到100%~200%」,中國農科院孫建光博士化驗報告: 「土壤有效礦物質提高OA
-5倍」吻合。山西新絳縣北燕村段秋明.2013年選用玉米秸稈還田,選用魯源502品種,畝播17,54克,畝基施賽眾調理肥25千克,地力旺復合益生菌2千克,植物誘導劑50克,鉀20千克.,在201
4年6月12日,經運城市農委副主任裴寶珠牽頭,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石建軍,省人大代表曹來成,市人大工委主任王宏鐸,市人大代表申建德、何德義親臨簽定畝產達700千克,到6月16日實收,畝產達785千克。產品為有機小麥,投入少,成本低,較對照畝產388千克,增產1倍。2004年吉林省梅河市周寶琦用生物集成技術草莓畝產2250千克,新疆輪台縣草莓畝產達3000千克,每千克批發價30元,畝收入12萬~
18萬元。貴州省德江縣復興鎮貴州優質高效水稻開發中心經理杜佳飛,2014年68畝水稻按有機肥+復合益生菌十植物誘導劑+鉀技術,品種為台灣口香品種,畝產達710干克,較化學技術增產88%,因口感好、香味濃,較化學技術產品每千克4元提高160元,取得十分好的效益。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兵團二營,用生物技術種植水稻,畝產達900~1100千克,較化學技術畝產700千克,增產200~500千克。據農科人員滿力梅2014年12月反映,安徽省合肥市包河鎮道才農場姚中存,2014年選用安徽「王者之星」薄皮微辣長形辣椒品種,6月15日下種,畝施餅肥250千克,蘑菇渣干品5000千克,共分7次施入地力旺復合肥益生菌液15千克,植物誘導劑共用原粉100克,小苗時按1200倍液葉面噴灑一次,定植時按800倍液灌根一次,共用植物修復素10粒,分三次葉面噴灑,到2015年1月30日畝施入51%硫酸鉀100千克,產辣椒1萬千克,合每株產5千克,較化學技術株產1.5千克,增產2.3倍,株植長勢健壯,果實豐滿漂亮,批發價平均每千克5元,零售價10元,收入5萬余元。到5月底續收9500萬千克,每千克平均批發價3元,續收入2,8萬元,畝總產1.95萬千克,批發價收入7.8萬余元,較化學技術畝增效4.7萬余元。
確保食品安全生產供應。食品質量安全成為我國民生一大難題,也是各級領導急於尋找防範的重心議題。在福建沼安、廣東台山、深圳新農田、貴州六盤水市、山東臨淄和山西新絳用新絳種植模式,產品經農業部、天津、侯馬進出口公司等有關部門化驗,達中綠華夏和國際有機出口標准要求,採用單位多已獲得中綠華夏、南京國環、北京五洲恆通和歐盟有機認證證書。而且只要水土不嚴重污染、重金屬不嚴重超標,在沒有轉換期的情況下,當季當茬就能達到出口有機食品要求標准。食品污染可謂從根本上、源頭上得到解決。
只有有了優質的農產品,有了規模並能跨地域產供銷,相關企業才有發展空間,才有貨源保障和銷售市場優勢。用新繹模式技術在內蒙古生產的西紅柿,經化驗番茄紅素提高75.33%;在廣西百色中葯材有效成分田七苷由5%提高到7%;山西新絳縣用生物技術種植的西紅柿耐存性由化學技術產品7天提高到生物技術的35天;山西大同甜瓜含糖度提到17%.比品種介紹高出2%~4%;山西臨猗縣蘋果含糖18%,比化學技術高出3%
-
4%。福建正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化驗報道,用生物技術較化學技術種植的蔬菜乾物質高23%,蛋白質高18%,維生素高28%,糖分高18%,蛋氨酸高13%.鐵高77%,鉀高180%.鈣高10%,磷高13%,其中草莓果可溶性糖增加1%。
提高種植者技術素質。據悉,我國靠化學農業技術,以公司和集體經營形式發展設施農業,獲利者寥寥無幾,好多企業進入困境不能自拔,而用新絳模式很快能掌握技能,自己應用或赴外當技術員者(年薪達10萬元)效益均高,逐步用生物技術替代化學技術成為主流,種植者從化學技術思維榧格一越生物技術模式,產量品質收入培增。如山西臨猗孫集鎮張躍明,用生物技術化肥用量先降半,到完全不用化肥農葯,蘋果畝產達5000千克左右,有冰糖心,口感好,含糖達18%,每千克8元發往深圳,銷往中東國家,一年便可帶領本村果農改變觀念和生產技術。
為土地順利流轉鋪路架橋。土地流轉的目的,一是便於集約耕種,標准化生產營養食品。土地流轉方向一是資金大戶。二是有賣場的農產品銷售企業。三是掌握生物有機種植模式的農場主和農戶。圍繞效益來解決今後誰來種地的問題,靠什麼技術成果保證效益的問題。出台新政策促進生物高效農業發展。1980
- 2012年前,我國食品嚴重短缺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2年修訂)中規定:
「不得強迫農民購買指定的生產資料或者按指定的渠道銷售農產品。」近年來不少農民和食品加工企業,大量出現「我產我不吃」的毒食品生產現象,農民和企業為了個人利益毫無顧及的害別人,大家都這樣做的結果就進入害人又害己的怪圈,必須強迫農民依法不準用哪些農葯、限制用哪些化肥,超標產品不準在哪裡銷售,只准如何處理。指定要修法變法,用法律來約束生產加工自由無度的行為。農業「生態環境已亮紅燈,新賬不能再欠,老賬逐步要還」,「減、退、轉、改、治、保六字把化肥、農葯,從成本污染上搞下來」。「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引導好,保護好。」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5年1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若干意見》首次提出了:「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大力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
「建立農業科技協同創新聯盟」。中央已出台《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並逐步實施,地方要出台優惠政策,規劃發展生物有機高效農業。
促進臨地產供銷新型經營模式形成。用生物集成技術生產優質產品,產品成了品牌,一個產品可附著很多相關產品,如客商在新絳拉蔬菜的同時,捎點有機麵粉、小雜糧、果品、蛋類,在縣域收購供不上的時侯,就擴大到外縣、外省采購,也就形成了產品供應網路,可謂產供銷集散地。通過鄰縣產品經新絳銷往國內外,農民增收每千克1元,公司經銷創收每千克1元,就相當於給地方經濟創收增效50%左右。
改善生態環境。工業和化學農業技術污染土壤、空氣、水源,是造成土壤板結、重金屬超標、空氣霧霾天增多增厚,質量變劣,心、腦、癌症病類增加的根源之一。
而生物技術,一是益生菌可將地面碳素雜物利用變成有機食品。二是益生菌能將土壤減肥透氣,變成有益菌佔主導地位的優良農田,作物抗逆性強,不用化肥、化學農葯,產量提高0.5~2倍,產品屬有機食品。三是益生菌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氮氣,凈化或降低大氣污染,使作物和樹草生長茂盛,環境變美,能減少種植者的溫室職業病即呼吸道疫病。
加強國際技術產品交流。新絳模式2013年被歐洲及美國專利局以「一種開發有機農作物的栽培的集成辦法」,向全世界公布後,美國華人何可可,引入美國,先後被外國人、我國華僑和赴外打工者引入俄羅斯、澳大利亞、以色列、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澳門、台灣、香港人應用後均取得好效果和認定。從技術交流到物資和產品交流,可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聲譽逐步雀起,能為祖國爭光添彩,擴大產銷量,獲得更大的生產利益和世界影響,從而贏得政治上的地位。
樹立我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典範。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構建新型農業經濟體系和生態農業經營體系,新絳種植模式就是這個體系發展的核心軸,由村片到鄉域,由全市到全省擴展。可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希望,將成為我國農業夢想成真的現實。農業科技創新為新絳模式注入活力。
總之,新絳模式能激活現代農業生產,能變成政府行為,能使土豪和企業主參與,能調動起廣大群眾務農的積極性,能增加農民收入,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生產安全問題,可謂一箭多雕技術的模式。
4、什麼是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
就是以縣一級或者地級市為主體,在轄區內開展本地區有特色的有機產品認證工作,當認證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後(30-50家左右)就可以申請國家級示範區了,國家會有相應的農業財政補貼的,要是認證示範區總體費用會在80萬左右。
5、江蘇省有哪些縣?
截止2017年底,江蘇省有19個縣:東縣、寶應縣、建湖縣、阜寧縣、射陽縣、濱海縣、響水縣、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睢寧縣、沛縣、豐縣。
22個縣級市:江陰市、宜興市、邳州市、新沂市、溧陽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東台市、高郵市、儀征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靖江市、興化市、泰興市、海安市。
1、如東縣,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黃橋戰役後因「如皋縣一分為二,河東為如皋東鄉」而得名。 地處南黃海之濱、長江三角洲北翼、是「揚子江城市群」中的一員,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洋口港和南黃海風情的小洋口度假區。
2、寶應縣,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里下河平原西北部,揚州市北緣。寶應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地,國家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示範縣 、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3、建湖縣,隸屬鹽城市,地處黃海之濱,背倚蘇北平原,素有「水鄉明珠」之美稱。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18年10月,建湖縣入選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4、阜寧縣,屬江蘇省鹽城市所轄縣之一,地處江淮平原中部和江蘇省沿海中。阜寧縣是全國百強縣、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中國建築之鄉、長壽之鄉和江蘇省文明城市等稱號,素有「江淮樂地」之稱。
5、射陽縣,是江蘇省鹽城市下轄縣。位於江蘇鹽阜平原東部。射陽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園林縣城。射陽大米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馳譽上海、蘇南等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蘇省行政區劃
6、廣元茶女那裡有
旺蒼。
人間最美是春天,旺蒼姑娘採茶忙。
自古以來,旺蒼都是產茶的聖地。旺蒼是全國最大的黃茶生產基地,被評為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材料標准化生產基地。旺蒼作為四川省重點產茶縣之一,有悠久產茶歷史和優良生態環境。米倉山茶和廣元黃茶因其品質優異而享譽全國。
7、周至獼猴桃的介紹
周至獼猴桃,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周至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鳳梨三者的混合。
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品種多樣,其鮮果及加工品屢獲國際國內多項大獎,並遠銷26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周至獼猴桃取得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從而開辟了周至獼猴桃走向世界的新紀元。
周至獼猴桃榮獲中國獼猴桃之鄉,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中國60%獼猴桃鮮果產自周至,80%的獼猴桃果乾產自周至。2007年03月05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周至獼猴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7)全國有機食品認證示範縣擴展資料
周至縣的獼猴桃產業發了30多年,現在耕種面積已達42.3萬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種植基地。周至縣副縣長周訓良介紹說,周至縣的獼猴桃不僅耕種面積大,而且品種獨特。
經過30年的培育,現在已經選育出秦美、亞特、翠香、拔優等一批周至獨有的優秀品種。此外,周至縣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培育技術和管理規范。目前,周至獼猴桃產品已遠銷到26個國家和地區。
8、為什麼說周至是中國獼猴桃之鄉
因為全國60%獼猴桃鮮果產自周至,在全國80%的獼猴桃果乾產自周至,2013年陝西周至獼猴桃獲「中國航天事業支持商」冠名權,並藉助航空技術優勢,開展獼猴桃太空育種實驗。
周至獼猴桃是產於陝西周至的獼猴桃,周至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味道有時被描述為草莓、香蕉、鳳梨三者的混合。
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品種多樣,其鮮果及加工品獲得國際國內多項大獎,遠銷26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周至獼猴桃取得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
(8)全國有機食品認證示範縣擴展資料
周至縣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西安,西結寶雞,南連漢中,北通楊凌。310國道橫貫東西,穿境而過,與近在咫尺的隴海鐵路並駕齊驅;108國道縱貫南北,將西寶南線、隴海鐵路與西寶高速公路緊密相連;北通咸陽國際機場,僅50千米之遙。
截至2018年末,周至縣境內公路里程2323.51千米,其中國道155.64千米、省道59.68千米、縣道182.6千米、鄉道301.2千米、村道1624.39千米。
周至縣蘊藏著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已發現約40餘處16個礦種。金屬礦產有鐵礦、銅礦、鋅礦、鈷礦、金礦、銀礦、鎘礦等,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白雲岩礦、花崗石、大理石、建築用沙、礫石、粘土、蛇紋岩、硫礦等。
周至縣境內分布著秦嶺山前斷裂帶、渭河斷陷盆地中的近東西向斷裂帶及北西向的啞柏——馬召斷裂帶,這三大斷裂帶控制著地層地熱的分布,並起主要的導熱的儲熱作用,區域地熱水儲存量相當大,且補給來源充足。
9、南縣屬於湖南哪個市
南縣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地處湘北邊陲、洞庭腹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0′53″至112°49′06″、北緯29°03′03″至29°31′37″。南北最長處約53千米,東西最寬處約63千米,總面積1075.62平方千米,與湘鄂兩省五縣(市)交界。
南縣素有「魚米之鄉」美譽,先後獲「中國掛面之都」「全國生態農業示範縣」「糧食生產先進縣」「基本農田保護示範縣」「生豬調出大縣」等稱號。
南縣發展概況
南縣盛產糧、棉、油、菜、果、湘蓮等大宗農產品和豬、牛、羊、蝦、龜、鱉等優質畜牧水產品。目前,全縣有機食品認證4個,地理標志產品2個,綠色食品認證47個。
已發展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約300家,擁有上市公司1個(克明面業)、中國馳名商標3個(克明、順祥、森藝)、地理標志商標6件(南縣小龍蝦、南洲稻蝦米、南縣大米、南縣草龜、南縣中華鱉、南洲洞庭蟹)、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件(南縣小龍蝦)、馬德里國際商標4件(金信達、克明、順祥、凱維布朗「KE」and kevebron)。
南縣大力發展稻蝦、蔬菜、龜鱉等特色優勢產業,2020年南縣稻蝦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躋身全國三強,蔬菜復種面積達32萬畝,建成全省最大的菜苔(6000公頃)、榨菜(3000公頃)生產基地,成為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湖南省「蔬菜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