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師國家培訓體系認證發布
1、明了人談談什麼是能力型證書?《國際中文教師培訓證書》是能力型證書嗎?
能力型證書又稱能力合格證書,意思是通過考核,達到標准,由國家或有關機構頒發的關於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能力水平的證明。《國際中文教師培訓證書》⌄是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漢語推廣工作委員會頒發的一項證書,主要考察應試者是否具備國際中文教師的專業能力,同時以此作為漢語教學機構選拔師資的參考依據,屬於能力型證書。還有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頒發的CTCSOL《國際中文教師證書》某種程度上也屬於能力型證書。
2、在國家教育部中央電教館職業技術認證的幼師資格證有法律保障嗎?
沒有法律保障。電教館的職業技術認證不具權威性。幼兒教師資格證有兩類,一類是國家統一認證的(部分省區採用),一部分是地方認證的,不知道你那個幼師資格證是哪一種——是否是當地認可的。
3、關於國家教師資格證再認證的相關文件及做法
目前,我國沒有關於國家教師資格證「再認證」的政策,只是在教師資格證的全國統考省市區逐步建立健全了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的制度。
2013年8月15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暫行辦法》,明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是對教師入職後從教資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學教師資格實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冊。定期注冊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冊的人員,不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工作只在承擔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改革試點的省(區、市)組織實施,注冊的對象僅限於公辦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和幼兒園在編在崗教師。
4、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試行)》
為了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2004年12月25日,國家教育部正式頒布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這是我國中小學教師的第一個專業能力標准。它的頒布與實施是我國教師教育領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將對我國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了加深廣大教師對《標准》的了解,本文將對制定標準的重要意義、標準的研究與制定過程、標準的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以及標準的貫徹與實施等問題作一較為全面的闡述。
一、制定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重要意義
1.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眾所周知,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尤其是促進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和國際教育界的基本共識。國際教育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共識,是因為現代教育技術的本質是利用技術手段(特別是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效益與效率的目標。
效果的體現是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改進;
效益的體現是用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取更大的產出(即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效率的體現是用較少的時間來達到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
現代教育技術所追求的這三個方面的目標,也是各級教育部門領導和校長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目標。而確保這些目標的實現,正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所在。但是技術是要靠人來掌握的,要讓現代教育技術的上述優勢得以發揮,需要靠教師去實施。這樣,就對教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師的專業技能中,提高應用教育技術的能力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的制定,就是要從制度上保證廣大教師具有合格的應用教育技術的專業技能。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青少年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與行為模式。而應用教育技術正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行為模式的最重要手段。此外,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還是新課改成功的必要條件,而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方法(即如何在各學科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整合)則是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的基本內容。所以,制定《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引導教師盡快提高應用教育技術的能力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3.教師培訓規范化的需要
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由政府主持制定一套國家級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對於規范所有培訓機構的培訓要求與培訓行為(不管這些培訓機構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以及建立准人制度和評價體系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研製過程
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深化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從成立之日(2002年4月)起就向教育部師范司提出建議——應盡快制定我國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師范司領導極為重視,不僅充分肯定這個建議,還要求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立即對研製這一標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前期調研與論證。在充分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教育部於2003年4月正式啟動「中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研製」項目,並將該項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課題,委託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組織實施。於是以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和中央電教館等單位的有關專家為核心的標准研製組很快成立,並隨即分成幾個子課題迅速開展工作。
《標准》的研製過程前後共經歷了體系框架及內容設計、廣泛徵求意見、初稿研討與修訂、標准試驗與完善四個階段,歷時近兩年,共有40餘名專家、學者,近20個單位和機構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與開發。
為了提高標準的科學性與適用性,專家們深入地研究和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標准(特別是教育技術標准)以及國內的相關研究成果。其中國外的相關標准有:美國教師教育技術標准(NETS.T),美國學生教育技術標准(NETS.S),美國學校管理人員教育技術標准(NETS。A),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的《教育傳播和教學技術項目認證標准》(簡稱ECIT認證標准);英國教師ICT培訓標准,英國教師專業發展標准和英國中小學校長職業標准等。國內的相關研究成果則涉及:《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調查與分析》(王銦等),《中小學教師的教育信息技術績效標准研究》(張建偉等),《教育技術類專業人員的能力素質社會需求分析與專業課程框架設計》(趙為華、尹俊華),以及《教育技術人員能力素質的社會需求專題調查》(何克抗、李克東)等。
2004年6月,《標准》的初稿基本形成,《標准》研製組隨即在全國七個實驗區,共100餘所中小學內通過座談、問卷調研等方式廣泛征詢意見,並在其中選擇了部分學校進行《標准》使用的試驗。通過廣泛的意見征詢和《標准》使用的試驗,研製組獲得了大量的反饋信息,從而形成對《標准》初稿進行修改的指導思想:
(1)《標准》的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既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又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
(2)在突出教育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既要重視信息技術,又不能忽視傳統的媒體和技術;
(3)為了使《標准》能在全國范圍普遍適用,對《標准》的表述宜粗不宜細;
(4)對於適合三類不同人員(教學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教育技術能力標准,既要有共性,又要有明顯區別,以體現不同的工作特點與需求;
(5)對《標准》的所有條目要盡可能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績效指標;
(6)對《標准》的所有條目的表述既要具體並有可操作性,又不要出現某種軟體的名稱或某家公司的產品品稱。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標准研製組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幾易其稿,終於在2004年11月完成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2004版)的正式文本。
在《標准》研製過程中,除了在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方面認真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以外,對發達國家制定標准過程的有益經驗我們也注意兼收並蓄。例如美國在制定標准過程中取得的下述經驗就很值得我們借鑒:
(1)堅持一個《標准》——全國不分地區都採用同一個教育技術標准;
(2)開發兩類實施案例——圍繞每一個學科設計的單科實施案例和涉及若干個學科、面向研究性學習的綜合實施案例;
(3)注意三方面的結合——教育技術專家與學科專家相結合,教育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實施案例的開發相結合,教育技術標準的要求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結合;
(4)狠抓四個環節——在《標准》研製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彼此密切相關的四個環節,即研究標准、開發案例、進行試點、評估檢驗。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前一環節為後一環節奠定基礎、做好鋪墊,後一環節則是前一環節的鞏固、深化與拓展,所以四者缺一不可。
三、我國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
通過分析國外眾多標準的制定經驗,我們發現美國的教育技術標准有較好的理論基礎,較嚴密的邏輯關系和較完整的體系結構;英國的標准(包括英國的教師專業發展標准和中小學校長職業標准)從總體上看,系統性、條理性不太強,但有些條目的內容頗有新意而且要求具體,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所以,在研製我國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的過程中,我們著重借鑒了美國和英國的相關經驗。例如:
美國學生的教育技術標准體系結構可用「6(4)10」概括:
6——表示有6個能力素質維度。
(4)——表示有4個不同的學習階段。
10——表示有10個概要績效指標。
6個能力素質維度是:基本操作與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要求,將技術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將技術作為協作交流的工具,將技術作為研究探索的工具,將技術作為解決問題與決策的工具。
4個不同學習階段是:學前——小學2年級,小學3--5年級,初中6—8年級,高中9—12年級。
10個概要績效指標則按不同的年級段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地圍繞6個能力維度給出了具體的行為指導。
美國教師教育技術標準的體系結構則可用「6(4)23N」表示:
6——表示有6個能力素質維度。
(4)——表示有4個不同的了作階段。
23——表示有23個一級指標。
N——表示有N個概要績效指標。
6個能力素質維度是:基本操作與概念,規劃、設計學習環境並體驗,教學、學習與課程,運用技術促進評價,運/口技術促進績效和專業實踐,社會、道德、法律—與人文要求。
4個不同工作階段是:一般性准備階段,年業性准備階段,教學實習階段,職後執教一年的階段。
N個概要績效指標則按不同的工作階段由低到高、巾淺入深地圍繞6個能力維度給川了具體的行為指導,而且不同階段的績效指標個數並不相同(一般性准備階段17個,專業性准備階段24個,教學實習階段15個,職後執教一年21個)。
我們根據中國的國情和對中小學的實際調研情況並借鑒美、英的經驗,最終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4(14)N」教育技術能力標准體系結構:
4——表示有4個能力素質維度。
(14)——表示有14個一級指標。
N——表示有N個概要績效指標(對於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這三類子標准,N依次為41、46、44)。
4個能力素質維度是:
應用教育技術的意識與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識、信息應用與創新意識、對信息的敏感性與洞察力以及對信息的興趣與態度等);教育技術的知識與技能(包括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檢索加工與表達、信息安全與評價等);教育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實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等);應用教育技術的社會責任(包括信息利用及傳播有關的道德、法律、人丈關懷等)。
以教學人員的教育技術能力子標准為例,其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如圖1所示。
整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的總體框架則如圖2所示。由圖可見,其中包含三個子標准。每一個子標準的體系結構都與圖1相同,但其基本內容則有差異(以反映不同人員的工作特點與需求)。
四、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貫徹與實施
為了有效地貫徹實施《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國家教育部決定盡快啟動一個稱之為「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重大項目(以下簡稱「931工程項目」)。為了說明這一項目對貫徹實施上述標準的意義.與作用,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項目作一簡要介紹。
1、項目的基本目標
(1)總體目標
從現在起到2007年,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制定和完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包括「培訓、考核和認證」在內的完整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機制,並依託教師網路聯盟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實施,從而為盡快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與素質提供有力的支持。
(2)具體目標
①制定《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准》,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培養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機構與制度。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組織專家制定《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通過若乾地區的試點,不斷修訂和完善這一標准,然後在全國范圍進行大面積實施,最終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包括培訓、考核和認證在內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機構與制度。
②依託教師網聯和省市教育部門組織三級培訓。
依託教師網聯和省市教育部門深厚的學術背景、豐富的培訓資源和培訓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幾個國家級培訓基地,在各省本著嚴格篩選原則建立31個省級培訓中心(除港澳台地區外每省各設一個),每省根據實際情況再建立若干個地市級培訓中心,以形成完整的培訓網路體系。
③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並將這種能力作為任職資格條件。
通過上述三級培訓和大力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在全國范圍內培育一批具有較高應用教育技術能力的骨幹教師(其中國家級骨幹教師1萬名,省級骨幹教師10萬名);與此同時,對1000多萬中小學教師進行一輪教育技術全員培訓;實施教師資格考試,並將應用教育技術能力作為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必備條件之一。
④建立全國性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考試體系。
針對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考核,建立全國性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考試體系。該體系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實施,設立省級、地市級等各級考點,形成規范的考試組織模式;建立豐富的、可動態更新的試題庫;考試方式包括傳統筆試、上機操作和教學案例設計與實施等內容。力求通過這種考試,不僅在形式上有突破,更希望能真實地反映出教師應用教育技術的能力。
2.項目的主要內容
(1)完成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特徵描述(這種能力特徵描述既完全遵循《標准》,又是對《標准》的進一步細化,因而對培訓大綱的編寫和考試大綱的制定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2)培訓大綱編寫與培訓教材開發;
(3)考試大綱制定與試題庫建設;
(4)培訓機構認證標準的制定。
3.實施項目的組織機構
為了保證「931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需要有若干組織機構(見圖3所示),各組織機構的職能如下:
(1)教育部"931工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負責項目的宏觀管理與調控;
制定相關政策;
對培訓與考試的結果進行評估;
檢查督促與項目有關的各項工作。
(2)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
負責《標准》的制定、解讀與完善;
審核培訓資源;
編寫培訓大綱與審核考試大綱;
組織編寫或推薦優秀的培訓教材。
(3)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
負責對全國上千萬的中小學教師具體實施培訓。
(4)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級培訓基地直接由教育部確定)
負責對省市級培訓中心的培訓者進行培訓。
(5)國家級培訓機構認證中心(中央電教館)負責制定國家級培訓基地和各級培訓中心的資質認證標准;
對省、市、縣三級培訓中心的資質進行認證。
(6)教育部考試中心
負責組建教育技術應用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
制定考試大綱,擬定考試題型並建設考試題庫;
考務組織與管理,頒發合格證書:
制定與自學考試接軌的相關政策。
4.與項目有關的政策支持
在實施「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建設」項目的同時,教育部將制定有關政策,以便盡快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1)使《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成為中小學教師資格認證的組成部分;
(2)使「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成為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長期確立下來。
5、項目的預期成果
(1)培訓
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依託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為目標,在三年內培訓具有較高應用教育技術能力的國家級骨幹教師1萬名,省級骨幹教師10萬名,並分批對1000多萬中小學教師進行一輪教育技術全員培訓。為廣大中小學教師創造更多的教育技術培訓機會,以不斷增強教師應用教育技術的能力。
(2)考試
通過全國性教育技術能力考試,使一大批中小學教師獲得教育部簽發的應用教育技術能力資格證書。
(3)培訓資源建設
建立一系列相關的教學資源庫,為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提供豐富的優質資源;建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門戶網站和一批教師教育虛擬社區及網上學校。
(4)認證
通過認證,建設幾個國家級培訓基地、31個省級培訓中心、上千個地市級培訓中心;建立一套科學合理且具有權威性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和相應的考試及認證體系,並將應用教育技術能力作為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必備條件之一。
5、什麼是科創教育?
科創教育即STEAM教育,就是將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知識整合為統一整體的一種教育方式。
我國的科創教育就是要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 STEAM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STEM教育就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課程及評價體系,從而引領我國課程改革,豐富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探索我國學校育人模式的創新之路。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認為,STEAM教育不僅僅是某一學段的教育,應該是貫通的系統性教育。它也不是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將這五種學科整合到一種教育範式中,把零碎知識變成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體系和能力架構,是一種趨於能力和知識疊加的行動式學習。
(5)創客教師國家培訓體系認證發布擴展資料:
科創教育發展史: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了「從做中學「和皮亞傑提出了」建構主義」,「情境學習」,即與真實生活有所關聯,為項目制教學做了鋪墊。
美國車庫文化成就了蘋果公司等科技巨人,MIT Fab lab數製造物課程的開設、Maker Fair活動以及以scratch、arino等為代表的開源軟體、開源硬體的蓬勃發展,為創客、創客教育、創客文化的興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6年美國率先提出STEM教育,2007年正式將STEM教育予以立法,為未來美國核心競爭力——人才的培養鋪設好了孕育環境。
2015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考察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創客」一詞迅速火爆,隨著而來便是創客教育;同年,中國教育部發布《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探索編程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2017年中國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發文:人工智慧、編程教育,中小學生都得學!
6、國家允許在編教師進行互聯網資格認證嗎?
不允許的,根據校外培訓機構的相關規定,明確規定在編或者在職教師不得在校外培訓機構任職,包括互聯網的也不行
7、中小學人工智慧創客指導師是幹嘛的,有什麼用?在線等!!!
《中小學人工智慧創客指導師》課程是專為公立校和機器人機構一線教師設計的中小學階段人工智慧創客技術、教學課程,通過學習和考試可以獲得由中央電教館發放的《中小學人工智慧創客指導師》證。公立校和機構一線教師通過學習本課程可以規范日常教學流程,提升自身教學品質,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減少日常管理壓力。
學員通過中國職業技能在線學習平台進行線上視頻課程學習、模擬題庫互動學習、在線考試。考試合格由中央電化教育館頒證。(每個視頻時長十分鍾以上)
2019年11月21馹中國職業技能在線學習中心(簡稱"COSE項目中心」)聯合創智匯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中小學人工智慧創客指導師在線學習項目,提升中小學和培訓機構人工智慧創客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慧課程。
目前能查到的只有四川有一家省級代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
8、創客機器人編程教育與少兒編程教育之間的區別是啥?
未來將是一個人工智慧時代,和互聯網一樣,人工智慧將會對所有行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而編程作為人工智慧實現的基礎技能,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開始讓孩子接觸學習編程。但是,目前很多家長都在疑惑,孩子學習編程的兩種課程:機器人編程和少兒編程,究竟有什麼區別,又如何選擇呢?請看這里......
1、課程側重點不同
機器人編程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製作的零件,進行組裝,搭建,然後通過編寫程序,實現對機器人的控制。通過創作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結合所學的各科知識,重新認識世界,通過編程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而最新的機器人編程課程也會結合一些智能硬體,讓孩子在系統學習機器人編程的同時也一樣鍛煉了動手能力。
少兒編程課程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通過系統的學習編程,課程會涉及硬體和軟體相關知識,而更偏重於硬體知識。編程知識往往受限於本身,因此,開展的編程教學都是以讓孩子學會編程而已。
機器人編程和少兒編程有什麼區別?
2、課程適合年齡段和深度
機器人編程課程一般都採用圖形化的編程方式為主,從低齡的階段的圖形化編程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和編程思維,到小學高年級階段代碼式語言,到初高中年級數據結構與演算法的學習,知識深度都是按照孩子的認知能力設計的,因此適合各個年齡層次,也同時保證了各個年齡層次學習的深度。因為現實中的機器人設備,均採用代碼化編程,而製作搭建其實還需要具備很強的電子學和機械學知識,
3、課程的系統程度不同
機器人編程課程的目的其實主要還是讓機器人包含的各種功能模塊動起來,應用生活中,而編程課程其實是為了滿足機器人功能的前提而設計的,因此編程知識連貫性和系統性會更全面。
不管是少兒編程還是機器人編程,它們都有自己的優點,而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選擇即可,沒有必要糾結於到底該選哪個,因為二者是互補的,兩者相結合來學習才能達到學習效果最大化的結果。望採納~
9、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有什麼區別跟聯系呢?
從教學方式上看,創客教育與STEAM教育對激發學生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大有裨益。首先創客教育注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在做中學、在創造中學,通過搭建創客空間,開展各類創客活動,讓每個孩子成為動手能力強的小創客。相比於傳統的基於知識的教育,創客教育是以能力和應用為導向的教育,能夠為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落地搭建平台。
而STEAM教育是倡導跨學科知識整合的一種教育理念。眾所周知,創新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往往需要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相比於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STEAM教育基於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綜合知識素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創客教育和STEAM教育正是在原有教育的基礎上,為學生量身打造的兩種創新教育實現方式。
10、國家教育部中央電教館頒發的幼師資格證是真嗎
是真的。
中央電化教育館簡介(中國職業技能在線學習項目):1978年,經黨和國家版領導人同意、國務院權批准,中央電化教育館正式成立,成為教育部直屬的事業單位,中央電化教育館重點為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服務,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認證頒發的各類行業認證證書,可在國家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網上查詢。
(10)創客教師國家培訓體系認證發布擴展資料:
中央電化教育館重點為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服務,其主要職責:
1、開發多種媒體教材,開展多種媒體教材的研究、交流和服務工作;
2、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教育教學信息資源;
3、承擔國家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的人員培訓,資源的整合、集成、發送,科研支撐與應用指導,技術支持與服務等工作;
4、組織開展學校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教育理論與應用的研究與實驗,開發、轉化和推廣相關的研究成果;
5、開展各種教育技術的培訓工作;主辦《中國電化教育》期刊;
6、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承辦教育部委託的國際合作項目;
7、承擔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項目辦公室、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秘書處及中小學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期刊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