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產品認證體系存在的問題
1、綠色農產品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
目前官方認定的是: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一定是官方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可以是官方中綠華夏認證,也可以是其它公司認證。但官方認證的比較有權威。綠色農產品認證以及有機農產品認證都是屬於上面的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是說法不一樣。
2、如何看待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我國農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產品外觀品質、內在營養、安全衛生質量以及加工包裝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農產品因農葯殘留、獸葯殘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造成的餐桌污染和由此引發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發生,由於農葯、獸葯殘留及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國際通行的食品質量安全標准,被拒收、扣留、退貨、銷毀、索賠和中止合同的現象時有發生,許多傳統大宗出口創匯農產品被迫退出國際市場,結我國外貿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影響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個方面:
1、產地環境污染 是指農產品產地環境中的污染物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的危害。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不合理地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農田、水源和大氣。由於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農業生態環境惡化,重金屬及有害物質在水、土、氣中超標,進而在食物中殘留、聚積,影響農產品質量,最終影響人體健康。
2、物理性污染 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危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農產品收獲或加工過程中操作不規范,不慎在農產品中混入有害物質,導致農產品受到污染。
3、生物性污染 是指自然界中各類生物因子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細菌、病毒、毒素污染以及收獲、屠宰、捕撈後的加工、貯藏、銷售過程中的病原生物污染。
4、化學性污染 是指生產、加工過程中農業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危害。食品加工中濫加化學添加劑,為了爭取瓜果、蔬菜早上市,不恰當地使用激素,濫施化學葯劑,不但造成農產品口感不好,還可能夾雜有毒有害成份。
5、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完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環境保護法規、技術標准、質量認證以及對綠色包裝、標志、標簽使用和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生產者缺乏標准意識,「無標准生產」、「無標准上市」現象普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適應「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要求。
3、針對我國農產品競爭力存在的主要問題,應採取哪些對策進行解決?
進一步整合農村一、二、三產業。推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不能簡單地增加,而要把現代產業發展理念和組織方式引入農業,建立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現代產業體系。簡單的產業整合不會自動增加農民收入。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和保障機制,讓農民分享發展紅利。
強化綠色生態導向,創新完善政策工具,完善支持和保護新型農業的政策體系。一是完善農產品定價機制和市場化收購補貼機制,「搶佔先機」,提前將農副產品推向市場,始終遵循「稀即貴」的經營理念。同時,我們應該為高質量的原則打下基礎,這樣我們才能獲得高額利潤。在控制合理產量和健康作物的基礎上,通過精心管理和科學使用醫用肥料,可以實現優質高產。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起步較晚,農業多功能特徵明顯,承載著糧食保障、社會保障、環境保護、農村發展等多種非商品功能。在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具有比較優勢,通過適度規模經營、社會服務、科技進步等措施提升農業競爭力仍有一定范圍,但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特別是在農產品行業,與世界領先的出口國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基於競爭力的差距,難以改變。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的增加,這一差距將進一步擴大,中國農業基礎競爭力不足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整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農業是關繫到民生穩定的基礎產業,但同時也面臨著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雙重風險。單純依靠市場調節不利於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護。
中國農業產業整體缺乏基本競爭力,尤其是大宗農產品,土地規模決定了種植業的基本競爭力,近年來,隨著勞動力、土地、環保、質量和安全成本的日益明顯,我國農業基礎設施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農業負擔的生計成本高,農業成本難以降低。中國的生產成本高於美國,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和土地成本高。土地租金和勞動力成本實際上轉化為農民收入,這是支撐中國農民生計的重要來源。
4、綠色農產品的綠色農產品前景及問題
以江蘇省洪澤縣為例
綠色農產品是綠色農業的產物,是一種無污染、安全、優質食品,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融入了保護環境、崇尚自然、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目前,綠色農產品以其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有許多制約因素,如產品缺乏深加工,認證成本較高,技術人員匱乏,銷售渠道不健全,品牌力量薄弱,消費意願低等,影響了綠色農產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對此,前人已有諸多研究,例如:楊劍英(2008)、張太海(2008)分別從市場營銷組合4P策略、加強政府扶持和監管等方面探討我國農產品綠色營銷方案。Eastwood, D B;Brooker, J R;Smith, J D(2005),靳明,趙昶(2007),Heinz Welsch, Jan Kuehling(2009),分別研究銷售環境、農產品定價、群體行為、習慣做法等因素對綠色農產品消費心理的影響。以上學者的研究為後人提供了眾多借鑒,也對綠色農產品發展實踐有指導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蘇北生態縣洪澤為例,分析制約綠色農產品發展的因素,總結經驗教訓,探討對策,這些對於加快洪澤從農業大縣到農業強縣的華麗轉身,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二、洪澤縣綠色農產品發展的現狀及特點,洪澤積極挖掘本縣的特色資源,做足特色農產品品牌內涵,農產品品牌活力得到提升,努力培育了有機米、大閘蟹等一批特色產品主導產業,無論是種植規模、品質、加工能力等都走在全省前列,特色品牌效應得到顯現;充分利用獨特的自然稟賦,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經濟優勢,並已初見成效。到2010年底,洪澤縣綠色農產品數為91個,涉及企業或單位32個,綠色農產品數居全市第二位。
(一)綠色農產品認證不斷增多,品牌建設不斷加強近幾年來,洪澤縣著重發展優質稻米產業、蔬菜種植業、水產養殖業和水禽養殖業。
在水稻方面,有機、綠色和無公害優質稻米面積占水稻種植面積的80% 以上。全縣年生產有機稻米、綠色稻米、無公害稻米分別為350噸、1.8萬噸、11萬噸。據2009年3月公布的數據,全縣共有十多家企業申報了12個優質稻米品牌,其中:「九牛」、「白馬湖」獲有機食品認證,「蘇星」、「雪粘」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標志,「洪澤湖」等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九牛」、「洪澤湖」及「蘇星」等稻米品牌還在歷屆中國(淮安)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上分獲金獎或優質產品獎稱號。
在蔬菜種植方面,到2007年底,高效種植面積達8.5萬畝。洪澤縣通過國家、省有關部門認定的無公害蔬菜類產品24個,主要有「洪澤湖」牌荷藕。目前,全縣無公害荷藕種植面積達8萬畝,年產優質荷藕10萬余噸。「洪澤湖」牌荷藕在2001年(上海)農產品展銷會上,被淮安市政府評為名優產品。
在水產養殖方面,2008年,洪澤縣高效漁業面積5.3萬畝。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24個、無公害水產品30個;有機水產品養殖基地2個、有機水產品7個;農業部健康養殖示範場1個;省級現代漁業科技園1個;國家級水產良種場1個;省級特種水產良種場1個;國家級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個和1個蘇北地區最大的中國洪澤湖水產品批發大市場。其中比較著名的洪澤湖牌大閘蟹2005年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十大名蟹稱號。2009年,洪澤被授予「中國蟹都」、「中國洪澤湖大閘蟹之鄉」等榮譽稱號。2010年,洪澤湖大閘蟹入選CCTV4《走進中國》地理標志欄目。並於2010年底獲得國家工商局地理標志的授權許可。
在水禽方面,全縣重點發展以洪澤湖鵝為養殖重點的畜禽生產,全年家禽飼養量 1600萬只,其中洪澤湖鵝850萬只,跨入了全省養鵝重點縣行列。全縣已建成年保種6萬只的蔣壩灰天鵝養殖場,三河、東雙溝、黃集等8個四季鵝養殖園區,沿湖、沿河、沿堤8條養殖帶,9個養鵝80萬只以上的基地鎮,養鵝農戶已佔全縣總農戶的40%。
(二)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不斷增加產地的環境質量標準是綠色農產品標准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是選擇綠色農產品基地的根本依據。自2001年起,洪澤縣已建成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共60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地、園藝產地46個,共38.41萬畝,佔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1%;無公害水產品產地8個,佔地6.7萬畝,佔全縣水產品養殖總面積的50%以上;無公害畜禽產地6個,肉鵝、肉鴨、生豬等年出欄量佔全縣畜禽年總出欄量的55%。2007年洪澤縣有機稻米科技示範區被認定為首批「江蘇省現代農業示範區」之一。據2009年3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縣共有19個有機、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米基地通過產地認證,合計面積達33.96萬畝,佔全縣水稻總面積的95%以上,其中獲得OFDC有機頒證0.15萬畝;獲准使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標志粳米基地面積6萬畝;通過省級無公害產地認定面積27.81萬畝,全縣通過有機、綠色、無公害認定農產品達67個 。
(三)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行業協會不斷發展壯大,產品認證不斷增多截至2009年,全縣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37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個,市級龍頭企業11個。較好地發揮了外連市場、內連農戶的作用,全縣農副產品加工的比率達30%以上。「白馬湖」牌大米、「老子山」牌荷藕、「西順河」牌洄魚等共計91個農產品(水產品)已經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其中有機產品8個。同時,新建了岔河大米批發市場、朱壩木材交易市場、黃集四季鵝批發市場等。按照市場化原則分別組建了縣大米加工協會、洪澤湖農產品協會、蔬菜協會、食用菌協會,吸納會員800餘人。
三、洪澤縣綠色農產品發展存在的問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洪澤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綠色農業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與日本、德國、瑞典等發達國家的綠色農業相比,洪澤縣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市場化程度不高;綠色農業的發展還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政府的制度安排、組織管理和支持政策體系對綠色農業的影響力亟待加強;民間組織的作用還有待挖掘。
(一)綠色農產品品種相對較少,產品附加值少,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有限洪澤縣綠色農產品品種相對於生物品種總量所佔的比例極少。在漁業生產中,洪澤縣擁有魚、蟹、蝦、鱉、蚌、蜆等水產品90多種,然而綠色產品的認證僅限於螃蟹、青蝦等少數幾個品種;在水禽的生產上,野生水禽有獐雞、野雞、野鴨等近20種,年產量150萬只,但綠色產品的認證只局限在四季鵝;在農作物種植方面,則集中在稻米等少數幾個品種。
(二)綠色產品認證程序復雜,標准繁多,增加了農民負擔在發展綠色農產品的初期,綠色產品認證程序復雜,標准繁多,將產生巨大的前期投入。以綠色食品為例,綠色食品的標准涉及產地標准、生產技術標准、產品標准、包裝儲運標准和其他相關標准,農民如果缺乏專業的指導將會難以應對。在申報綠色食品的過程中,單是環境檢測就需要5萬-6萬元,再加上生產過程中的檢測,一個農產品申請綠色食品認證花費至少需十多萬元。而且即使申報成功,該標志的使用期限也只有3年,新標准雖然大幅度下調綠色食品的收費標准,但對年人均純收入六七千的農民來講仍是不小的負擔。
(三)農業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偏低,農業技術人員較少根據舒爾茨的人力資本收益理論,人力資源是最有價值的資源,對人的投資所帶來的收益率是最高的。當前我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35%,而發達國家約為75%。與發達國家相比,洪澤縣農業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偏低。依據2008年頒布的淮安市第二次農業普查公報(第二號):洪澤縣高、中、初級農業技術人員分別為48人、183人、331人,是淮安市技術培訓工作相對較好的縣。
(四)營銷方面,品牌發展有待進一步整合洪澤縣的一些綠色農產品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注冊商標,但除了稻米類品牌,其他綠色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還不高。不少申報主體企業規模偏小,技術含量較低,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帶動能力還不高,影響了產品的銷售及利潤的實現。例如,洪澤湖區的大閘蟹生產,湖區兩市六縣區基本上都是各自規劃,獨立發展,每個縣區都有各自的自主品牌。洪澤縣的「洪澤湖」、「老子山」牌大閘蟹;泗洪縣的「金水」、「綠康」牌大閘蟹等。雖然有些品牌經各地政府的宣傳,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因品牌雜亂,推廣局限性大。
四、洪澤縣綠色農產品發展的對策建議(一)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扶持,推動農業科技和管理體系的創新龍頭企業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主力軍,技術創新是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竭源泉。政府要對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決不動搖,並努力提高龍頭企業扶持的政策效率。鼓勵科技實力強的龍頭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有針對性地研究綠色農產品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不斷培育新的品種;通過在示範園內試驗、總結,逐步把農業科學技術向基地推廣,推進洪澤綠色農產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提高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激勵水平科學的激勵機制設計是提高農技推廣體系運轉效率的關鍵。建立科學的薪酬體制,將推廣人員的勞動績效與利益分配掛鉤。以政府為主導,因地制宜地推行聯產定額的綜合技術承包、聯質聯效的單項技術承包以及指導性技術承包等多種形式的技術承包制;引入民主機制,強化對基層推廣機構工作的監督。在農技推廣機構的工作考評價中,更多地吸收和採納農戶的意見。推廣項目的制訂也應當採取需求導向制,加強對推廣項目經濟可行性的研究 。
(三)強化對生產者,主要是農民的科技教育根據「分級負責、分層管理、分級教學、明確責任、互相協作」原則,構建一個由政府主導、面向市場、開放運行,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相互協調、功能齊全的科教體系,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將科技培訓落到實處。形式上可以是舉辦培訓班、發放技術資料、在電台或電視台製作專題節目等。同時要積極總結推廣其他地區的有益做法和先進經驗,在農村基礎教育階段,增設職業教育培訓課,對完成文化課的初、高中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未來合格農民。
(四)彰顯品牌特色,推進地理標志在農產品品牌推廣中的應用地理標志效應的存在是一種客觀現象,而綠色農產品的地理標志效應更加明顯,對農產品消費者的產品品質評價和購買行為的影響很大。因此,挖掘、弘揚綠色農產品地理標志,對於特定區域內產業和企業的市場開拓和營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洪澤縣綠色農產品地理標志建設應繼續明確政府、工商主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主體地位,促進產業集群並完善集群內部的市場服務體系,引導集群內部企業之間依據價值鏈形成有效的分工協作,扶持綠色農產品龍頭企業。此外,必須在綠色農產品地理標志建設中,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和品牌的使用管理。
5、農業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內容 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太陽能,努力實現農業生產的物質轉化。也就是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提高太陽能的轉化率,加速物流和能流在生態系統中的運動過程,以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力。
第二,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廢物的循環轉化。這里所說的廢物主要是指作物秸稈、人畜糞便、雜草、菜屑等。對於這些廢物,傳統的處理方法是直接燒掉或作為肥料直接肥田,這實際上是一種浪費。如果把作物秸稈等用來發展畜牧業,用牲畜糞便制沼氣,就既為農村提供了飼料和能源,又為農業生產增加了肥源。
第三,開發農村能源。解決農村能源問題應當因地制宜,採取多種途徑,除採用供電、供煤等途徑外,還可以興建沼氣池,推廣節柴灶,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改變靠砍樹來解決燒飯燃料問題的做法。
第四,保護、合理利用和增殖自然資源。要保護森林,控制水土流失,保護土壤,保護各種生物種群。
第五,防治污染,使農業生產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第六,建立農業環境自凈體系,主要措施有擴大綠色植被覆蓋面積,修建大型氧化塘,保護天敵等有益野生生物,推廣生物防治。
生態農業建設的設計方式 進行生態農業的設計和布局時可以從生態農業的平面設計、垂直設計、時間設計、食物鏈設計等方面著手。
生態農業的平面設計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確定各種作物的種類和各種農業產業所佔比例及分布區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農業區劃或農業規劃布局。
生態農業的垂直設計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將各種不同的生物種群組合成合理的復合生產系統,達到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的目的。垂直結構包括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復合群體莖、葉的層次分布以及不同生物種群在不同層次空間上的配置,目的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熱、水、氣等。地下部分是指復合群體根系在土壤中不同層次的分布,合理的地下垂直設計能夠有效地利用不同層次土壤中的水分和礦質元素。
生態農業的時間設計就是根據各種農業資源的時間節律,設計出有效利用農業資源的生產格局,使資源轉化率達到最高。生態農業的時間設計包括種群嵌合設計(如套種)、育苗移栽的設計、改變作物生長期的調控型設計等。
生態農業的食物鏈設計是指根據當地實際和生態學原理,合理設計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結構,以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多層次利用,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食物鏈設計的重點之一是在原有的食物鏈中引入或增加新的環節。例如,引進捕食性動物控制有害昆蟲的數量,增加新的生產環節將人們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機物轉化為可以直接利用的農副產品,等等。
以蟲治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敵防治有害生物的國家,早在公元300年左右,我國就開展了生物防治工作。在我國晉代和唐代典籍中,就記載了在廣州附近利用「黃蟻」防治柑橘害蟲的事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利用天敵防治害蟲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迅猛發展,產生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滅蟲模式。
我國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的做法有許多種,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用七星瓢蟲防治棉蚜,用紅螞蟻防治甘蔗螟等。
自1951年起,我國廣東省進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的研究,經過試驗後,於1958年在順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赤眼蜂站,在湛江、順德等地近7 000 hm2甘蔗田防治甘蔗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接著在廣西、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區相繼推廣了這一技術。1972年,廣東省大面積釋放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廣東省四會縣大沙區應用擬澳洲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放蜂面積從1973年的8 hm2增加到1976年的396 hm2,稻縱卷葉螟卵有67%~83%被寄生。在東北、華北地區利用松毛蟲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也獲得成功,基本上代替了化學防治,從而有效地防止了農葯污染。
以菌治蟲 以菌治蟲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內容。我國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細菌制劑主要是蘇雲金桿菌類的青蟲菌、殺螟桿菌、松毛蟲桿菌、武漢桿菌等。廣東省四會縣施用殺螟桿菌防治稻縱卷葉螟和稻苞蟲幼蟲,殺蟲效果達到了70%~90%。
我國還廣泛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大豆食心蟲、松毛蟲等害蟲。例如,遼寧省昌圖縣於1983年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施用面積達50 000 hm2,增產玉米1.45×107 kg。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55600.htm
==============================================
農業生態系統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的農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如人多地少、土壤肥力下降和環境污染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認真研究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農業生態系統是人類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來調節農業生物種群和非生物環境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合理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進行農產品生產的生態系統。它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點。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種植哪些農作物,飼養哪些家禽和家畜,都是由人來決定的。人們還要不斷地從事喂養、播種、施肥、灌溉、除草、治蟲和收割等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業生態系統朝著對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如圖)。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人工種養的生物,抗逆性(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差。除按人們的意願種養的優勢物種外,其他物種通常要予以抑制或排除,導致生物種類大大減少,營養結構簡單。因此,農業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較低,容易受到旱澇災害和病蟲害的影響,需要人為的管理調節。
人類從外界向農業生態系統輸入的物質還有哪些?
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與自然生態系統有明顯的區別。自然生態系統生產的有機物基本上都保持在系統內部,許多礦質元素的循環可以在系統內保持動態平衡,基本上實現自給自足。農業生態系統生產的農副產品,往往被大量地輸出到農業生態系統以外,因此,必須經常輸入大量的物質,如肥料、種子等,才能使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正常進行。此外,現代農業還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電力等能源。
隨著工業的高度發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工具已經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農業生產技術日益先進,人類對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能力大大增強,農產品的產量迅速提高。由於這樣的農業需要由工業提供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如農業機械、化肥、農葯、塑料薄膜、電力、燃油等,而這些物質和能量又大都與石油等化石能源有關,因此又稱為石油農業。石油農業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另一方面也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並且會造成環境污染。
如何防止塑料薄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http://www.sw-sj.com/rwdata/upload/zjm/dzkb/gzsw-3/651.htm
我國農業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農業生產工具正在逐步實現機械化,化肥、農葯、塑料薄膜、電力和燃油的投入越來越多,農產品的產量不斷提高。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導致水體污染、富營養化、土壤板結等問題;不合理使用農葯導致土壤、水體和農產品受到污染,害蟲產生抗葯性後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破壞了土壤的結構,使農作物減產。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開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就是目前正在全國推廣的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的概念和原理生態農業
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 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理論基礎。我們知道,生態系統中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是生態學的一條基本原理。食物鏈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條能量轉換鏈,也是一條物質傳遞鏈,從經濟上看還是一條價值增值鏈。因此,遵循這一原理,就可以合理設計食物鏈,使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被分層次多級利用,使生產一種產品時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成為生產另一種產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廢物資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轉化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例如,南京古泉生態農場將養豬、養魚、沼氣工程、養鴨、養蚯蚓、養蘑菇和種植果樹等生產過程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如圖)。農場將雞糞作為豬的部分飼料,豬糞投入沼氣池作為沼氣的發酵原料,產出的沼氣用來燒飯、照明,沼液和沼渣用來喂魚、培養食用菌、養殖蚯蚓和作為果園的肥料;魚塘為鴨提
赤眼蜂是一種寄生蟲。雌蜂找到寄主卵後,將產卵器刺入寄主卵中產卵,其幼蟲吃寄主卵里的物質長大,使寄主卵死亡。赤眼蜂的寄主有甘蔗螟、稻螟、棉鈴蟲、松毛蟲等農林害蟲。
供活動場所,鴨糞下塘作為魚的餌料;塘泥作為果園的肥料;果園內養殖蚯蚓;豬糞、雞糞、菌渣作為蚯蚓餌料;蚯蚓改良果園土壤,蚓糞為果園提供肥料,蚯蚓作為雞的飼料。農場內各種農產品的生產互相協調,互惠互利,實現了對能量和物質的多級利用,表現出明顯的優越性。
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們可以利用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對生物種群進行人為調節。在生態系統中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敵種群,可以減輕有害生物的危害。例如,我國廣東省某地利用放養赤眼蜂來防治稻縱卷葉螟,基本上代替了化學防治,從而防止了農葯的污染。
我國生態農業取得的成就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的建設。1984年我國政府提出:「要認真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廣生態農業,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和破壞」。1992年,國務院將發展生態農業列為我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之一,發展生態農業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措施。自1984年以來,我國先後有七個生態農業建設單位被授予環境保護「全球500佳」稱號。到1995年底,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國家級的有50個,省級的有近100個,並且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生態農業試點的調查,開展生態農業建設後,糧食總產量增長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當地生態環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我國的生態農業正在由試點階段逐步向常規發展階段轉化,基因工程和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將廣泛地應用在生態農業中。生態農業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6、綠色農產品認證指標體系是確保綠色農業生產的重要規范,例如現在的農
以綠色食品引領農業品牌化,以品牌化帶動農業標准化,以標准化來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動綠色食品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7、我國農產品出口中遇到過那些綠色壁壘
沖破綠色貿易壁壘,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傅爾林(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系)副教授,廣東 )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盡管綠色壁壘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有的綠色壁壘也違背了WTO的規則,但總的來說,綠色壁壘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它起到了保護人類、動植物健康及環境的作用,因而是不可迴避的客觀現實。我們一方面要運用WTO的有關規則,解決因綠色壁壘引起的貿易爭端。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我國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既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也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 鍵 詞]綠色壁壘;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249(2002)07-0031-04
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對我國的貿易出口的阻礙作用將愈來愈少,但非關稅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已經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這一障礙還呈發展的勢頭。我們應以什麼心態來面對來勢兇猛的「狼」?今後的戰略對策是什麼?本文認為,只要存在國際貿易就免不了國際貿易戰,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註定了國際貿易戰存在的長期性。但是,綠色貿易戰不僅僅表現在貿易的層面上,且更深層次地反映一個國家生態環境狀況與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強弱。綠色貿易壁壘出現和強化既是為保護本國利益人為作用形成的,也是人類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壁壘的形成,既帶有主觀的色彩,但總體上又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因此,我們應主動應戰綠色壁壘,一方面利用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應對挑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環境質量,這不僅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更是改善我國12億多人口生活質量、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的危機
綠色壁壘的形成雖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趨全球化,並呈加快發展的態勢。特別是1999年11月30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世貿組織第3屆部長會議上,各成員國就環境與貿易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從此綠色貿易壁壘就成為世界貿易中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的作用將愈來愈小,但非關稅壁壘的作用將逐漸凸顯出來。它對我國影響最深刻的是農產品貿易。綠色壁壘主要表現為對農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和生產環境的質量要求兩個方面。
(一)對農產品本身的包裝、檢驗、安全、衛生等要求愈來愈高,從而形成阻礙貿易的綠色非關稅壁壘。我國長期以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忽視農產品的質量。對農產品中農葯化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突如其來的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出現了農產品出口的危機。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最近幾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因農葯超標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有五、六百起,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農葯殘留超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個瓶頸。前美國食品與葯品管理局(FDA)官員、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魯賓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僅數月間,美國FDA扣留了634批從中國進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農葯殘留、食物添加劑和雜質的含量過高。從2002年1月25日至2002年3月15日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整個歐盟、挪威及俄羅斯先後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性食品。2002年2月19日,英國食品標准局建議英國商店停售所有產自中國的蜂蜜以及混合蜂蜜。此後,歐盟各成員國對其市場上的中國蜂蜜進行強制檢查,對不合格貨物予以查封、退貨或銷毀。隨後,挪威、沙特等國也紛紛效仿。日本、加拿大、美國以及香港等市場也加強了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蜂蜜的檢驗。在茶葉貿易方面,歐盟一方面成百倍地提高了茶葉的農葯殘留標准,同時,把限制禁止使用的農葯從原來的29種增至62種,這使得中國去年對歐盟的茶葉出口減少了37%,很多無法達標的中國茶出口企業面臨著被趕出歐洲市場的尷尬局面。歐盟甚至提出要檢驗包括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的環境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到2001年底前,僅中國出口日本的蔬菜就有96批次被日本海關檢出農葯殘留超標。在全球有機產品市場以年20%-30%的速度增長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出口卻累累受阻。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可喜的是我國的綠色食品目前還沒有一宗出口受阻的記錄,但我國去年綠色食品的出口額僅3億美元。
(二)綠色壁壘也體現在生產環境或生產過程方面。有些產品即使其質量符合國際或地方性的標准,但在生產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這類產品也往往被某些國家的綠色壁壘所封殺。這類綠色壁壘有的也是WTO規則所不允許的,但如果一個國家的消費者因環境意識的提高自覺抵制這類產品,產品即使進入了這些國家的國門也沒有市場。
二、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
為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有必要了解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因為農產品的生產直接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總體生態環境還在進一步惡化,如果這一惡化勢頭得不到徹底扭轉,在國際貿易舞台上再高明的談判能手也將會愈來愈被動。直接影響我國農產品質量的原因是土壤污染。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及滯後性的特點,其危害要通過食物鏈影響動植物和人的健康才顯現出來,所以土壤污染往往被忽視。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農葯化肥,二是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出的「三廢」。
(一)我國農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的污染。據近年來統計,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田的化肥使用量為世界平均用量的219倍。早在1990年我國受農葯污染的土壤面積就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5。在以後的10多年中,我國的環境狀況總體上在進一步惡化,土壤污染也更為嚴重。一般地講,農葯的有效利用率僅為20%-30%,大部分飄浮在空氣中或降落在地面,後者又大部分進入土壤、水體、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形成危害。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某市所產的葉菜,因施用氮肥過多,幾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硝酸鹽污染,相當比例的蔬菜仍可檢出六六六與滴滴涕。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菜的硝酸鹽污染超標現象也十分普遍。硝酸鹽在人體內轉化成亞硝酸鹽,成為致癌物質。
(二)生產生活的「三廢」導致土壤的污染。全國85%的工業廢水及8」%的工業廢渣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城市污水處理率不到5%,大部分廢氣亦未經處理而隨意排放。特別是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而環保措施不力,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致使土壤遭受重金屬、病原菌及放射性等污染。據報道,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5;其中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公頃。我國每年生產的鎘米1億多斤,受汞污染的面積達48萬畝,每年的汞米約有319億斤。
早在1980-1988年,對珠三角發達地區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土壤污染問題已十分嚴重,如某地產「鎘米」地區的青少年頭發中鎘的含量竟是正常地區的30多倍。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畜禽廢棄物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區,問題更為嚴重。僅在上海郊區,最近幾年畜禽糞便的年排放量已超過12000000t。由於畜禽糞便的長期排放和土壤的N、P和生物污染,造成郊區的蔬菜、果樹和草坪死亡事件多有發生。畜禽糞肥的過多使用,還引起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目前,在北京、武漢、沈陽、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的郊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南京市郊菜園供試土樣中約50%以上的樣點,不再適宜種植蔬菜作物而只宜作林業用地或城建、道路及工礦用地。
三、我國農產品應對綠色壁壘的戰略對策
(一)以積極的心態迎接貿易壁壘的挑戰
目前,有一種片面的觀點,認為綠色貿易壁壘只是為了限制進口,保護貿易,所謂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只是一個借口,所以,對付貿易壁壘的手段也就是如何走借口的問題。
應該看到,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特別是從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大會之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或地區,若不熱衷於可持續發展,就勢必給國際社會留下愚昧、目光短淺、對人類社會不負責任的形象,從而可能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反之,則有利於開展國際合作和競爭。綠色壁壘是在這種國際背景條件下形成的。因此綠色壁壘的出現符合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是客觀的和必要的。根據WTO規則,制定綠色壁壘是合理合法的。如在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6中指出,不應妨礙任何國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人類、動植物的健康以及環境。因此,貿易綠色壁壘是不可迴避的,我們應積極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其實,綠色壁壘也不僅僅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通過迎戰綠色壁壘挑戰,改善我國的農業環境及提高農產品質量。而且,改善優化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我國「九五」制定的未來50年生態環境建設目標是,到2010年,基本改變環境惡化的狀況,使城鄉環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從2010年到203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從2030年到2050年,全國建立起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經濟系統。因此,迎戰貿易綠色壁壘與我們自身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
當然,在認識貿易綠色壁壘是客觀性和必要性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如何設定綠色壁壘以及綠色壁壘的高低等,卻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因此,我們必須熟悉WTO的有關規則,充分運用這些規則,保護自己,沖破他人的壁壘。
(二)及時掌握國際農產品質量標准,並迅速作出反應
中國農產品要想順利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除了質量要達到國際通用的食品衛生標准,還要滿足發達國家各自製定的更為苛刻的技術標准,而且這些標准還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必須及時全面掌握農產品的質量標准及其變化情況,以便盡快調整我們的對策。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而忽視對食品安全的需求,直到2001年9月18日,農業部才出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行業標准。我們所說的「無公害農產品」,一般是指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農葯殘留量和硝酸鹽含量不超過規定標准。但是我國的這些標准都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對於有毒有機物指標和標准則根本沒有考慮。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中共涉及62種化學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學農葯以及諸如砷、汞、氰化物等污染物。然而,聯合國食物與農業組織迄今已公布了有關農業在食品中的最大限制標准共2522項,美國則多達4」」」多項,其他發達國家也有數百項至上千項。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差距是明顯的。而且,我國農產品某些控制標准太松以及管理不力等缺陷,使其安全品質更無保證。
此外,我國大量的出口企業在「綠色」方面反應十分遲鈍,對「綠色壁壘」視而不見。如歐盟茶葉委員會早在1993年便提出了茶葉農葯殘留新標准,並於1996年實施,後應產茶國要求給了一個「緩沖期」,然而就在此期間中國進入歐盟的茶葉農葯殘留超標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例如氰戊菊酯的超標率,1997年紅茶為16.4%,綠茶為27.5%;1998年紅茶為42.7%,綠茶為37.9%。目前,我國許多地方負責貿易的政府部門,不清楚國際標准認證,許多企業更不知ISO是何物,或者只知道ISO9000,卻不知道ISO14000。因此,有必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行業性中介組織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朝外向型農業健康發展。
(三)規范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公認的質量認證標准
我國綠色產品、綠色營銷、綠色消費可謂是「生機勃勃」。有人曾統計,近年來報刊上頻頻出現有關產品和企業的「綠色」詞彙竟達318個之多。但是,包括農產品在內,我國的許多所謂「綠色產業」或「綠色產品」,沒有統一的標准,各企業或地方不斷推出「綠色」大旗,推銷產品,形形色色披著「綠色」的外衣的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泛濫成災。西方發達國家,主要農產品都已經建立了健全的質量標准。雖然我國也頒布實施了一些食品安全質量標准及法規,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准還很不規范,且許多產品的質量標准低於國際標准規定的水平。為了使我國的農產品達到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質量標准,拿到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應該制定統一的、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標准體系技術條例和標准,使產中、產後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接軌。並在質量認證及實施過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非政府機構的工作必須統一。使我國農產品安全生產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同時,給予綠色產品生產以優惠的鼓勵政策,從信息、技術、稅收、貸款等各方面,支持綠色農業基地的建設。WTO規則規定,當補貼不具有「專向性」時,補貼是被允許的。如政府對綠色農產品生產環境方面的補貼,不僅不對貿易造成直接影響,而且還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因而這種綠色補貼稱為正常補貼,是被允許的。同時,應逐漸改變我國目前普遍使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手段的做法,充分利用WTO守則中列入「不可起訴」范圍的3項專向補貼,即RLD活動()、地區扶貧和環保項目,通過立法將其歸入WTO守則中「不可起訴」范圍。目前,中國政府建立了唯一授權的綠色和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這家機構已先後與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鑒定了認證合作協議,這為我國綠色農產品順利進入對方市場打通了渠道。
(四)全面整治農業環境,逐步規范綠色基地的建設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是祖祖輩輩精耕細作沒有被污染的耕地。然而,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破壞已從城市擴散到農村。為了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農產品環境質量水平,必須加強對農業環境、草原牧區、漁業水域等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充實基礎環保隊伍,利用法規、行政及經濟等手段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對大中城市郊區、工礦企業周圍等重點區域的土壤環境,開展常規性監測,及時掌握環境污染、損失狀況,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同時,嚴格按照綠色產品的標准,逐步完善我國綠色基地的建設。各地區應有計劃、分區域、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綠色農產品示範基地的建設。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利用許可證、質量認證等手段,創立農產品優質品牌,通過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以經濟杠桿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
(五)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1.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綠色產品的開發,二是農葯化肥的生產和使用,三是土壤污染的治理。
(1)應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為中心,開發和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2)要調整農葯化肥結構。我國缺乏高效低毒的新農葯,在不足200種農葯中,產量最高的21種大多是高毒農葯。應積極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和化肥,淘汰對人體危害很大的高毒、高殘留農葯。大力推廣有機肥工程,減少無機肥的用量。逐步引導和發展准確農業,改變偏施、重施化肥的習慣。(3)研究開發並引進農葯降解技術。有些技術如利用臭氧消毒降解技術,在國外運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我國用於解決農葯殘留問題才是最近幾年的事。
2.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要充分利用世界銀行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建立的「全球環境基金」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環保領域的優惠貸款的條件,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我國農業環境保護及綠色農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積極參與國際性及區域性的環境技術合作,通過環保技術的轉讓,促進我國綠色農產品的發展。(責編:斌)
http://lunwen.zhupao.com/Article/2005-1-4/1280.shtml
http://www.xmems.org.cn/cgi-bin/ut/threaded_show.cgi?tid=13444&bpg=22&age=0
http://www.ntem.com.cn/kjjx1/1121_zsc_1.htm
http://www.51paper.net/free/2004629175659.htm
http://www.lsjmw.com/csdh/qyltbjb/dnlmbq/t20051219_126064.htm
http://www.forumcn.com/inews/html/cjxxcp_3/hgjj_24/2005-05/1116057272.php
8、簡述產生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主要環節有那些?
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涉及多方面,有生產、收獲、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問題。有產地環境受污染、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污染、動植物疫病、農產品自身毒素等客觀因素,也有農業投入品殘毒、生產及加工過程違法違規的添加物、甚至制假售假,也有收貯運過程中原料、產品、包裝、設備污染。主要是產地環境污染、農業投入品的殘毒。
(一)產地環境污染包括污水、廢渣、有毒有害氣體、化學物品、重金屬等污染。
由於農產品產地環境受污染,使得在受污染的環境中生長的動植物及微生物被動吸收各類有毒有害物質,造成了農產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質成分。
(二)農業投入品殘留的污染。
農業投入品殘留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葯、獸葯、魚葯、化肥、飼料、添加劑、激素和抗生素等投入品後,有一部分投入品直接或間接殘存於穀物、蔬菜、果品、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中的現象。
(8)綠色農產品認證體系存在的問題擴展資料: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事關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農產品質量必須符合人民群眾幸福生活與身心健康的最基本需求。
現在農產品的葯物殘留、肥料、飼料殘留已成為損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引發了人體的諸多疾病,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共性問題。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保障人們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和迫切需要。
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葯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禁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