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質量認證體系的具體案例
1、求中國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例子,稍微詳細一點 急!!!
武漢東風沖壓件有限公司是九十年代新建的沖壓件專業生產企業。該公司一直以來都以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來抓,更是通過不斷的努力通過了ISO9002/QS9000,TS16949、EAQF94等一系列國際機構制訂的質量體系的認證,由於神龍公司對汽車生產各個環節的質量都加大了管理監控的力度,對供應商的供貨產品質量控制也比以往更加嚴格,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東風沖壓件公司特委託武漢瑞得軟體產業有限公司,就目前該公司的質量工作現狀做一次調研,一起研究改進提高公司質量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設計一套應用質量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統。
本質量管理系統的建設以實用、高效、先進、可靠和開放為目標,在同行業內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尚無較成功的質量管理系統先例),使武漢東風沖壓件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工作走在整個行業的前列。
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融合現代先進的質量管理思想,努力提高出廠產品合格率,降低因不合格品造成的成本損失;
二、緊密結合武漢東風沖壓件有限公司的實際,務必做到實用,好用;
三、系統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計算機信息系統,更是一個管理信息系統,在系統實施的同時,結合系統所融入的現代管理思想,對單位現有經營運作模式和流程進行優化,真正實現管理現代化;
四、在開發隊伍的組成上,由計算機專家和管理專家共同參予,使系統能真正反映單位需求並幫助單位明晰自己的需求;
五、系統的實施本著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制訂具體的分步實施方案,做到實施一塊,見效一塊;
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軟體工程的標准,保證系統質量,提供完整、准確、詳細的開發文檔;
DSCMIS建設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根據武漢東風沖壓件有限公司的實際情況,對各職能科室和部門的現行運作機制及信息要求進行全面的調查分類、綜合分析。在現代化先進管理思想的指導下,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資料庫與網路等先進技術,通過總體規劃、詳細設計與分步實施,建立實用、高效、先進、可靠和開放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使各單位的信息資源能夠合理組織和利用,使單位的工作效率能夠得到最大改善。
質量管理系統的建設以實用、高效、先進、可靠和開放為目標,開創信息技術應用於現代化企業質量管理的先進典範,具體目標如下:
1.公司日常質量信息集中化,實現信息共享;
2. 建立可追溯的質量體系,實現快速及時地反映質量的變化趨勢;
3.通過質量信息的及時反饋,迅速地制訂缺陷糾正和預防計劃,縮短計劃編制時間,提高計劃的准確性,加快對質量問題的反應速度;
4.提高顧客投訴問題處理的工作效率,透明跟蹤處理情況,提高服務質量;
5.各項過程管理許可權明確,建立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及審批體系;
6.提高質量信息的採集、交換和使用頻率,在提高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時,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7.提供大量的折線圖,直方圖等直觀的表現方式來橫向、縱向分析質量的變化情況,為企業領導層的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2、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管理 案例分析題
肯定是不充分的。
倉庫涉及標准條款至少有7.5.3、7.5.5;
產品標識、產品防護,入庫單僅僅是產品標識的一小部分,出庫單、庫存帳與物的對應、村貨的標識,防護的情況等是否符合要求不得而知。
3、質量管理標准體系案例分析
該案例實際上涉及到質量手冊修改後審批許可權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該單位在《文件控製程序》中是怎樣進行規定的,因為質量手冊是組織在質量管理上的綱領性文件,一般來講也應該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進行批准(該單位的院長),修改後的文件也應由原審批人員審核批准;如果文件上很明確地規定質量手冊修改後應由院長批准,而實際上是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就要看院長出國之前有沒有授權於管理者代表,「在院長未回國之前與院長有關的質量管理體系職責由管理者代表履行」,假如院長授予了管理者代表許可權則無不合格,反之則存在管理者代表越權批准修改後質量手冊的不合格事實,存在不合格。
2、不合格事實:在質保部,審核員發現質量手冊中有幾頁已進行了修改,批准人是管理者代表,根據《文件控製程序》中的規定質量手冊修改後應由院長批准。不符合GB/19001-2008標准4.2.3 b)條款中「必要時對文件進行評審與更新,並再次批准」的規定。
4、質量管理體系是什麼?能否列舉一下別的企業的例子?
ISO 9000是現時全球認可性最高的質量管理體系,它為機構提供一個有系統性的架構,以體系化模式來管理業務過程,使產品及業務均可持續地符合客戶的要求及期望。
一、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可以使組織達到以下效果:
a.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增增強客戶信心,擴大市場份額;
b.獲得了國際貿易的「通行證」,消除了國際貿易壁壘;
c.節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
d.在產品質量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e.有效的避免產品責任;
f.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二、ISO9000遵循以下質量管理原則: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已得到確認,最高管理者可運用這些原則,領導組織進行業績改進:
a.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b.領導作用
c.全員參與
d.過程方法
e.管理的系統方法
f.持續改進
g.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關系
三、企業實施ISO9001:2000認證的要求:
按照ISO9001:2000標准建立一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並持續有效地三個月以上。
四、金證咨詢輔導流程:
1.准備階段:a.現在管理體系診斷;b.確認工作計劃表;c.成立工作小組;d.宣貫ISO9000標准。
2.體系設計:a.方針與目標確定;b.體系文件總體設計;c.編寫體系文件;d.體系文件評審。
3.運行與完善:a.體系實施培訓;b.體系實施運行和完善;c.內部體系審核與不符合糾正;d.管理評審。
4.認證審核:a.認證申請;b.認證前預審;c.現場審核;d.問題糾正;e.獲證。
5、求助"全面質量管理"的論文 (有企業的案例)
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為契機,大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個單位質量管理的新形式。全面質量管理的實質就是運用各種有效手段,把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參與管理,提高服務質量與水平,實現人力資源和人的能力的最佳配置。所以,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必須要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保證,而全面質量管理也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機遇,搭建了平台。為此,我認為單位和組織 必須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為契機,大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是順利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客觀需要
全面質量管理是以組織全員參與為基礎的質量管理形式。質量管理,以人為本,只有不斷提高人的素質,才能不斷提高活動或過程質量、組織質量、體系質量及其組合體質量。人是質量管理三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職工素質決定著組織的興衰。"三大要素論"是說質量管理的要素是人、技術和管理。但在這三大要素中,人是處於主宰地位的,就如騎自行車一樣。自行車的二個輪子是技術和管理要素,而騎車者這個"人"的要素在其中起主導作用。沒有人,這輛自行車只能如死物那樣,停放在原地,不能發揮任何作用。俗話說:"謀事在人"、"事在人為"。謀質量這事也在人,要把質量這事做好更在於人。就質量管理而言,更是以人為本。首先是最高管理者的質量素質;其次是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第三是全體職工的質量(技能)。他們的質量決定了單位和組織的質量.國內外無數單位和單位的實踐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在人的各項素質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素質,職工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有賴於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程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形象奮斗。為了激發全體職工參與的積極性,單位應該對職工進行質量意識、職業道德、以顧客為中心的意識和敬業精神的教育,還要通過制度化的方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是靈魂,生命與靈魂交融,單位才有活力、有希望,職工才有奔頭。為此,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必須把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做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全面質量管理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運管處全面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情況來看,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7個月時間內取得突出成效,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在全 省率先建立起運管、稽徵行業"寓管理於服務"的新型管理模式,很重要的一條,得益於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得益於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創新。
二、全面質量管理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平台
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源泉在於創新。全面質量管理的推行,給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帶來了新契機。**運管處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實踐證明:新形勢下的一個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與加強內部管理更好地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單位內部管理體系之中,形成整體合力,才能發揮出優勢。全面質量管理實際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很好的載體。應當說,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與單位管理有許多交叉重合的領域。全面質量是科學的、民主的、規范的管理,它本身就包含著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更好地藉助於管理、制度、紀律的力量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並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性要求,體現在完善制度、執行紀律和嚴格管理之中,把教育引導和管理規范結合起來,從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例如,**運管處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中,從制訂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職工教育培訓到制訂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從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到評審和審核,在各個環節上都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滲透於其中,既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操做性和有效性,也推進了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當然,單位還要與行政手段、分配手段、激勵機制、用工用人機制等結合起來,才能最大程度發揮綜合優勢。
三、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為契機,大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個單位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是質量管理取得成效的標志,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標志。但是,獲得ISO9001質量認證並不意味著思想政治工作的結束,而恰恰是創新的新開端。為此,單位要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為契機,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力度,無論是運行機制、工作格局,還是措施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應以改革精神加以創新,在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上下功夫,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滲透力,為單位的改革與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1、觀念思路創新。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思想。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過程中,必須在思想樹立起質量第一、服務至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樹立起以顧客為中心的觀念,以及不斷改進服務質量等其他一系列適應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時代的新觀念。要及時把握單位職工的思想新動向,運用現代科學的思維觀念去做好單位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單位職工的政治意識、改革意識、服務意識和發展意識,把思想觀念統一到如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改革與發展上來。
2、形式內容創新。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圍繞單位的經營生產活動,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注入新時代的內容,拓展新的服務領域。要圍繞全面質量管理抓好全員的質量教育和培訓,加強職工的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提高職工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在教育和培訓過程中,要分析不同層次職工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培訓。要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和當家作主的進取精神。如QC質量管理小組是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以此為載體,調動職工參與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還可以組織開展如合理化建議制度、和質量相關的勞動競賽等很多群眾性管理活動。總之,單位應該發揮創造性,採取多種形式激發全員參與的積極性,既要通過質量培訓與教育提高人的質量意識和質量技術水平,也要充分重視社會的和單位的質量文化建設,造就良好的質量工作氛圍。尤其在單位,質量文化是單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明確的"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用戶第一"的質量精神和職業道德觀念,沒有先進的質量標准、嚴明的質量紀律和獎優罰劣的質量制度,就決不可能造就一流的單位、樹立一流的形象。
3、方式方法創新。總結**運管處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並借鑒一些單位的好做法,我認為運管單位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突破:
(1)、以人為本,靈活開展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所以,以人為本,首先是要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職工做好各種服務工作,以換取職工更大的工作熱情和業績,做到從人性的角度尊重人、關心人和信任人。這也是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最成功的經驗之一。 其次是要堅持具體對象具體對待,體現個性化。一個人就是一個小世界,思想變化有隨機性、反復性、隱蔽性,故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也必須採用一把鑰匙只開一把鎖的辦法,因人制宜具體化,根據教育對象的文化層次不同、工作崗位不同而靈活採取不同的方法。同時,要象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那樣,把職工當作單位最重要的資本來管理和經營,使單位和職工共生共榮、共同發展,大力增強單位的凝聚力和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要堅持多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將心比心地為職工群眾著想,使職工群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中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未來的前景,從而心甘情願地捨身奮斗,與單位結成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所以說,隨著工作對象的差異化和思想狀況的多樣化,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自身規律下手,本著理解人、尊重人的原則,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對象、不同層面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來增強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2)、積極探索利用信息網路開展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聯網日益走進尋常百姓家的信息時代,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怎樣把信息網路這一先進的載體形式運用到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來。目前,**運管處正在積極籌建單位的信息網路。信息網路建成後,應逐步創造條件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使其成為單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支點。建議內容應緊密結合單位實際,大力宣傳單位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並重點突出職工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大到單位發展方針,小到為職工解決生活困難、對某個熱點問題的剖析,這些與職工息息相關的內容,才能鎖定大家的目光;為了激發職工參與熱情,形式上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式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職工思想問卷調查,並開辟職工思想論壇、職工之聲等欄目。使其成為職工們吐露心聲、直抒胸臆的一個天地。利用這個先進的載體形式,及時了解職工思想動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既快捷、迅速,又不失真實性。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思想政治工作要藉助於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契機,大力創新形式內容和方式方法。只要不斷增添新的內容、覆蓋新的領域、營造新的載體、採用新的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發揮生命線的功效,燦爛的思想政治工作之花定能結出豐碩的經濟之果!
6、全面質量管理的作用 舉個實際案例闡述下
全面質量管理的作用:* 提高產品質量
* 改善產品設計
* 加速生產流程
* 鼓舞員工的士氣和增強質量意識
* 改進產品售後服務
* 提高市場的接受程度
* 降低經營質量成本
* 減少經營虧損
* 降低現場維修成本
* 減少責任事故
范圍: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別在於,它強調為了取得真正的經濟效益,管理必須始於識別顧客的質量要求,終於顧客對他手中的產品感到滿意。全面質量管理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指導人、機器、信息的協調活動。
其主要活動范圍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圖描述:
TQM的基礎:
* 系統工程與管理(系統工程)
* 完善的技術方法(控制工程)
* 有效的人際關系(行為工程)
TQM的演變:
TQM的演變過程
TQM的工作內容:
* 新設計的控制
* 進廠材料的控制
* 產品的控制
* 專題研究
全面質量管理原理概述:
1. 在「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這一短語中,「質量」一詞並不具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一般含義。質量是指「最適合於一定顧客的要求」。這些要求是:a.產品的實際用途;b.產品的售價。
2. 在「質量控制」這一短語中,「控制」一詞表示一種管理手段,包括四個步驟:a.制訂質量標准;b.評價標準的執行情況;c.偏離標准時采了糾正措施;d.安排改善標準的計劃。
3.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可以劃分為兩大類:a.技術方面的,即機器、材料和工藝;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組長和公司的其他人員。在這兩類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質量管理是提供優質產品所永遠需要的優良的產品設計,加工方法以及認真的產品維修服務等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
5. 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適用於任何製造過程,由於企業行業、規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別可概括為:在大量生產中,質量管理的重點在產品,在單件小批生產中,重點在控制工序。
6. 質量管理貫穿在工業生產過程的所有階段。首先是向用戶發送產品,並且進行安裝和現場維修服務。
7. 要有效地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就必須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的所有主要階段加以控制。這些控制就叫質量管理工作(Job of quality control),按其性質可分為四類:a.新設計控制;b.進廠材料控制;c.產品控制;d.專題研究。
8. 建立質量體系是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與手段。
9. 質量成本是衡量和優化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手段。
10. 在組織方面,全面質量管理是上層管理部門的工具,用來委派產品質量方面的職權和職責,以達到既可免除上層管理部門的瑣事,又可保留上層管理部門確保質量成果令人滿意的手段的目的。
11. 原則上,總經理應當成為公司質量管理工作的「總設計師」,同時,他和公司其他主要職能部門還應促進公司在效率、現代化、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發揮。
12. 從人際關系的觀點來看,質量管理組織包括兩個方面:a.為有關的全體人員和部門提供產品的質量信息和溝通渠道;b.為有關的雇員和部門參與整個質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
13. 質量管理工作必須有上層管理部門的全力支持。如果上層管理部門的支持不夠熱情,那麼,向公司內其他人宣傳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14. 在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中,無論何時、何處都會用到數理統計方法,但是,數理統計方法只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一個內容,它不等於全面質量管理。
15. 應該認真地在公司的范圍內逐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明智的做法是,選擇一兩個質量課題加以解決並取得成功,然後按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地實施質量管理計劃。
16. 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從根源處控制質量。例如,通過由操作者自己衡量成績來促進和樹立他對產品質量的責任感和關心,就是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積極成果。
來源:網路轉載
全面質量管理——TQM
全面質量管理這個名稱,最先是20世紀60年代初由美國的著名專家菲根堡姆提出。它是在傳統的質量管理基礎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營管理上的需要發展起來的現代化質量管理,現已成為一門系統性很強的科學。
在中國,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搞好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就是全面質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自1978年以來,我國推行TQM(當時稱為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已有20多年。從20多年的深入、持久、健康地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效果來看,它有利於提高企業素質,增強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TQM正日益受到各國領導人和廣大企業家所重視的一門科學管理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各行各業都針對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和「入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對質量工作給予高度重視,為加強質量工作採取了企業、政府、社會齊抓共管,企業自律、市場競爭、政府監督「三管齊下」,明確地方政府在產品質量工作中的責任、「以法治國」等一系列措施來實現提高產品質量的總體水平。根據最近對「各類企業通過ISO9000認證的比例」的統計(如圖1),我們很容易看出企業對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
圖1:各類企業通過ISO9000認證的比例
一、全面質量管理相關概念簡述
在介紹全面質量管理之前,我們首先明確一下有關質量的定義。國家標准對質量下的定義為: 質量是產品或服務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徵和特性的總和。目前更流行、更通俗的定義是從用戶的角度去定義質量:質量是用戶對一個產品(包括相關的服務)滿足程度的度量。質量是產品或服務的生命。質量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企業各項工作的綜合反映。要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必須對影響質量各種因素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就是企業組織全體職工和有關部門參加,綜合運用現代科學和管理技術成果,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全過程和各因素,經濟地研製生產和提供用戶滿意的產品的系統管理活動。
1.質量控制與管理的發展階段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質量的主體,主要包括:(1)產品和/或服務的質量;(2)工作的質量;(3)設計質量和製造質量。而後兩者往往容易被人們所遺忘,但這是「大質量」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所必不可少的。
質量控制理論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五個階段。(1)本世紀30年代以前為質量檢驗階段,僅能對產品的質量實行事後把關。但質量並不是檢驗出來的,所以,質量檢驗並不能提高產品質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廢品。(2)1924年提出休哈特理論,質量控制從檢驗階段發展到統計過程式控制制階段,利用休哈特工序質量控制圖進行質量控制。休哈特認為,產品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製造出來的,質量控制的重點應放在製造階段,從而將質量控制從事後把關提前到製造階段。(3)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理論(TQM),將質量控制擴展到產品壽命循環的全過程,強調全體員工都參與質量控制。(4)70年代,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質量理論,它包括離線質量工程學(主要利用三次設計技術)和在線質量工程學(在線工況檢測和反饋控制)。田口博士認為,產品質量首先是設計出來的,其次才是製造出來的。因此,質量控制的重點應放在設計階段,從而將質量控制從製造階段進一步提前到設計階段。(5)80年代,利用計算機進行質量管理(CAQ),出現了在CIMS環境下的質量信息系統(QIS)。藉助於先進的信息技術,質量控制與管理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因為信息技術可以實現以往所無法實現的很多質量控制與管理功能。
2.全面質量管理的發展與興起
全面質量管理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於20世紀60年代產生於美國,後來在西歐與日本逐漸得到推廣與發展。它應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質量控制,使質量管理實現定量化,變產品質量的事後檢驗為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類似於日本式的全面質量控制(TQC)。首先,質量的涵義是全面的,不僅包括產品服務質量,而且包括工作質量,用工作質量保證產品或服務質量;其次,TQC是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不僅要管理生產製造過程,而且要管理采購、設計直至儲存、銷售、售後服務的全過程。
我們要形成一種這樣的意識,好的質量是設計、製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質量管理的實施要求全員參與,並且要以數據為客觀依據,要視顧客為上帝,以顧客需求為核心;在實現方法上,要一切按PDCA循環辦事。
(1)為什麼要進行TQM?
TQM為什麼能夠在全球獲得廣泛的應用與發展,與其自身所實現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總的來說,TQM可以為企業帶來如下益處:
縮短總運轉周期
降低質量所需的成本
縮短庫存周轉時間
提高生產率
追求企業利益和成功
使顧客完全滿意
最大限度獲取利潤
(2)TQM含義
全面質量管理,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種由顧客的需要和期望驅動的管理哲學。TQM以質量為中心,建立在全員參與基礎上的一種管理方法,其目的在於長期獲得顧客滿意、組織成員和社會的利益。ISO8402對TQM的定義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菲根堡姆對TQM的定義:「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製造和售後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的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體系」。具體來說,TQM蘊涵著如下含義:
強烈地關注顧客。從現在和未來的角度來看,顧客已成為企業的衣食父母。「以顧客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逐漸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全面質量管理注重顧客價值,其主導思想就是「顧客的滿意和認同是長期贏得市場,創造價值的關鍵」。為此,全面質量管理要求必須把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貫穿到企業業務流程的管理中,即從市場調查、產品設計、試制、生產、檢驗、倉儲、銷售、到售後服務的各個環節都應該牢固樹立「顧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而且要為顧客做好服務工作,最終讓顧客放心滿意。
堅持不斷地改進。TQM是一種永遠不能滿足的承諾,「非常好」還是不夠,質量總能得到改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企業持續不斷地改進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可靠性,確保企業獲取對手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
改進組織中每項工作的質量。TQM採用廣義的質量定義。它不僅與最終產品有關,並且還與組織如何交貨,如何迅速地響應顧客的投訴、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等都有關系。
精確地度量。TQM採用統計度量組織作業中人的每一個關鍵變數,然後與標准和基準進行比較以發現問題,追蹤問題的根源,從而達到消除問題、提高品質的目的。
向員工授權。TQM吸收生產線上的工人加入改進過程,廣泛地採用團隊形式作為授權的載體,依靠團隊發現和解決問題。
(3)TQM與競爭優勢
TQM能夠為企業帶來那些競爭優勢呢?下圖我們將簡要分析TQM能夠給企業結構、技術、人員和管理者所帶來的變革;企業通過這些相關的變革來獲得競爭優勢。(如圖2)
圖2:TQM推動企業變革
3.全面質量管理的相關問題探討
(1)PDCA
PDCA循環亦稱戴明循環(如圖3),是一種科學的工作程序。通過PDCA循環提高產品、服務或工作質量。P (plan)——計劃;D (do)—— 實施;C (check)——檢查;A (action)——處理。
圖3:PDCA循環圖
第一個階段稱為計劃階段,又叫P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市場調查、用戶訪問、國家計劃指示等,搞清楚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政策、質量目標和質量計劃等。第二個階段為執行階段,又稱D階段。這個階段是實施P階段所規定的內容,如根據質量標准進行產品設計、試制、試驗、其中包括計劃執行前的人員培訓。第三個階段為檢查階段,又稱C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或執行之後,檢查執行情況,是否符合計劃的預期結果。第四階段為處理階段,又稱A階段。主要是根據檢查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四個階段循環往復,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在全面質量管理中,通常還可以把PDCA循環四階段進一步細化為8個步驟。
(2)美國式全面質量管理概念
圖4:美國式全面質量管理
上圖4是美國式全面質量管理的思路,其思想與日本的TQC有許多類似之處,但最大的區別在於,美國的TQM活動都是建立在社會大網路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美國的質量管理目標正在發生轉移,正逐步從「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向「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轉移。
(3)全面質量管理的系統思考
下圖5描述了全面質量管理與顧客完全滿意(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之間的系統關聯性。有關顧客完全滿意的內容,我們下面將詳細敘述。
圖5全面質量管理與顧客完全滿意
4.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
TQM具有很多特點,以下我們將主要分析TQM的顯著特點:
拓寬管理跨度,增進組織縱向交流;
減少勞動分工,促進跨職能團隊合作;
實行防檢結合,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強調企業活動的可測度和可審核性;
最大限度地向下委派權利和職責,確保對顧客需求的變化做出迅速而持續的反應;
優化資源利用,降低各個環節的生產成本;
追求質量效益,實施名牌戰略,獲取長期競爭優勢;
焦點從技術手段轉向組織管理,強調職責的重要性;
不斷對員工實施培訓,營造持續質改進的文化,塑造不斷學習、改進與提高的文化氛圍。
5.全面質量管理與ISO9000的對比
(1)ISO9000與TQM的相同點。首先兩者的管理理論和統計理論基礎一致。兩者均認為產品質量形成於產品全過程,都要求質量體系貫穿於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在實現方法上,兩者都使用了PDCA質量環運行模式。其次,兩者都要求對質量實施系統化的管理,都強調「一把手」對質量的管理。再次,兩者的最終目的一致,都是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滿足顧客的需要,都強調任何一個過程都是可以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的。
(2)ISO9000與TQM的不同點。首先,期間目標不一致。TQM質量計劃管理活動的目標是改變現狀。其作業只限於一次,目標實現後,管理活動也就結束了,下一次計劃管理活動,雖然是在上一次計劃管理活動的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但絕不是重復與上次相同的作業。而ISO9000質量管理活動的目標是維持標准現狀。其目標值為定值。其管理活動是重復相同的方法和作業,使實際工作結果與標准值的偏差量盡量減少。其次,工作中心不同。TQM是以人為中心,ISO9000是以標准為中心。再次,兩者執行標准及檢查方式不同。實施TQM企業所制定的標準是企業結合其自身特點制定的自我約束的管理體制;其檢查方主要是企業內部人員,檢查方法是考核和評價(方針目標講評,QC小組成果發布等)。ISO9000系列標準是國際公認的質量管理體系標准,它是供世界各國共同遵守的准則。貫徹該標准強調的是由公正的第三方對質量體系進行認證,並接受認證機構的監督和檢查。
TQM是一個企業「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但成功地推行TQM必須達到一定的條件。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直接引入TQM有一定的難度。而ISO9000則是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它只要求企業穩定組織結構,確定質量體系的要素和模式就可以貫徹實施。貫徹ISO9000系列標准和推行TQM之間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界限,我們把兩者結合起來,才是現代企業質量管理深化發展的方向。
企業開展TQM,必須從基礎工作抓起,認真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貫徹實施ISO9000族標准。應該說,「認證」是企業實施標準的自然結果。而先行請人「捉刀」,認證後再逐步實施,是本末倒置的表現。並且,企業在貫徹ISO9000標准、取得質量認證證書後,一定不要忽視甚至丟棄TQM。
6.全面質量管理與統計技術
統計技術是ISO9000中的 4.20要素,包含了五大統計技術:顯著性檢驗(假設檢驗)、實驗設計(試驗設計)、方差分析與回歸分析、控制圖、統計抽樣。這僅是統計技術中的中等統計技術方法,它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只有60多年歷史,經歷了二個階段:統計質量控制和全面質量管理。統計質量控制起源於美國:1924年,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休哈特博士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張質量控制圖,其主要的思想是在生產過程中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變事後檢驗為事前預防,從而保證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率;1929年,該公司的道奇與羅米格又提出了改變傳統的全數檢驗的做法,目的在於解決當產品不能或不需要全數檢查時,如何採用抽樣檢查的方法來保證產品的質量,並使檢驗費減少。全面質量管理的主要理論認為,企業要能夠生產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單純依靠數理統計方法對生產工序進行控制是很不夠的,提出質量控制應該從產品設計開始,直到產品到達用戶手中,使用戶滿意為止,它包括市場調查、設計、研製、製造、檢驗、包裝、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都要加強質量管理。因此,統計技術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實現全面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有效工具。
二、全面質量管理在企業中的實現
質量對於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歸根到底,競爭的核心是科學技術和質量。毋庸置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質量則是社會物質財富的重要內容,是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標志,所以質量不僅是經濟、技術問題,同時它還關繫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聲譽。目前,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和質量管理是薄弱環節。企業應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生存、發展呢?這離不開有效質量體系的建設。
有效質量體系的建立
建立質量體系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任務,離開質量體系,全面質量管理就成了「空中樓閣」。質量體系是指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企業為實現其所規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就需要分解其產品質量形成過程,設置必要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制度,配備必要的設備和人員,並採取適當的控制辦法,是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和人員的各項因素都得到控制,以減少、清除、特別是預防質量缺陷的產生,所有這些項目的總和就是質量體系。
一個好的質量體系的建設,企業首先必須保證質量體系建立過程的完善;其步驟通常包括:分析質量環、研究具體組織結構、形成文件、全員培訓、質量體系審核、質量體系復審等幾個步驟。其次,企業要抓住質量體系的特徵,保證質量體系設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質量管理有效的發揮作用。最後,要保證質量體系在實際生產中得到有效的實施。
全面質量管理的戰略計劃
我們在推行TQM時,首先應當制定相應的戰略計劃,當然不同的企業規模和類型會有不同的計劃。我們舉其中一種戰略計劃的例子,如下:
培養全組織的質量觀念
建立與供應商的夥伴關系
建立以顧客需求為依據的產品設計質量標准
實施質量管理培訓和教育
建立規范化的測量指標
確立質量達標的成本
在部署和實施質量管理戰略計劃時,需要各層管理者擔任起不同的責任。首先作為最高管理者,應當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闡明企業存在的價值,確立企業的發展目標,建立組織內外的溝通渠道,以及在質量控制與顧客對質量的要求和顧客期望值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和起橋梁作用。其次,作為中層管理人員,應當推動企業在各方面的改進和發展,應當肩負重任,成為企業獲得成功的柱石,並承擔具體項目的管理責任,負責跨職能部門的交流,以及確保企業內部的工作質量符合或超過標准。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
全面質量管理過程的全面性,決定了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應當包括設計過程、製造過程、輔助過程、使用過程等四個過程的質量管理。
(1)設計過程質量管理的內容。產品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首要環節。這里所指設計過程,包括著市場調查、產品設計、工藝准備、試制和鑒定等過程(即產品正式投產前的全部技術准備過程)。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通過市場調查研究,根據用戶要求、科技情報與企業的經營目標,制定產品質量目標;組織有銷售、使用、科研、設計、工藝、制度和質管等多部門參加的審查和驗證,確定適合的設計方案;保證技術文件的質量;做好標准化的審查工作;督促遵守設計試制的工作程序,等等。
(2)製造過程的質量管理的內容。製造過程,是指對產品直接進行加工的過程。它是產品質量形成的基礎,是企業質量管理的基本環節。它的基本任務是保證產品的製造質量,建立一個能夠穩定生產合格品和優質品的生產系統。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組織質量檢驗工作;組織和促進文明生產;組織質量分析,掌握質量動態;組織工序的質量控制,建立管理點,等等。
(3)輔助過程質量管理的內容。輔助過程,是指為保證製造過程正常進行而提供各種物資技術條件的過程。它包括物資采購供應,動力生產,設備維修,工具製造,倉庫保管,運輸服務等。它主要內容有:做好物資采購供應(包括外協准備)的質量管理,保證采購質量,嚴格入庫物資的檢查驗收,按質,按量,按期地提供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等);組織好設備維修工作,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態;做好工具製造和供應的質量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業物資采購的質量管理也將日益顯得重要。
(4)使用過程質量管理的內容。使用過程是考驗產品實際質量的過程,它是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的繼續,也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過程質量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提高服務質量(包括售前服務和售後服務),保證產品的實際使用效果,不斷促使企業研究和改進產品質量。它主要的工作內容有:開展技術服務工作,處理出廠產品質量問題;調查產品使用效果和用戶要求。
全面質量管理的推行步驟
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必須要做到「三全」,即:(1)內容與方法的全面性。不僅要著眼於產品的質量,而且要注重形成產品的工作質量。注重採用多種方法和技術,包括科學的組織管理工作、各種專業技術、數理統計方法、成本分析、售後服務等。(2)全過程式控制制。即對市場調查、研究開發、設計、生產准備、采購、生產製造、包裝、檢驗、貯存、運輸、銷售、為用戶服務等全過程都進行質量管理。(3)全員性。即企業全體人員包括領導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等都參加質量管理,並對產品質量各負其責。
在具體推行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來實施:
通過培訓教育使企業員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和「顧客第一」的思想,製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採取切實行動,改變企業文化和管理形態。
制訂企業人、事、物及環境的各種標准,這樣才能在企業運作過程中衡量資源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推動全員參與,對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與管理。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各級人員的積極性,推動全員參與。只有全體員工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幹為企業帶來收益,才能夠真正實現對企業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與管理。並且確保企業在推行TQM過程中,採用了系統化的方法進行管理。
做好計量工作。計量工作包括測試、化驗、分析、檢測等,是保證計量的量值准確和統一,確保技術標準的貫徹執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做好質量信息工作。企業根據自身的需要,應當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並建立相應的資料庫。
建立質量責任制,設立專門質量管理機構。全面質量管理的推行要求企業員工自上而下地嚴格執行。從一把手開始,逐步向下實施;TQM的推行必須要獲得企業一把手的支持與領導,否則難以長期推行。
三、質量管理領域新思想——顧客完全滿意
在介紹顧客完全滿意之前,我們先來界定一下顧客。顧客有兩種界定標准,一種是「具有消費能力或消費潛力的人」,另一種是「任何接受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的人」。顧客可以分為內部顧客和外部顧客。內部顧客是指企業內部從業人員:基層員工、主管、經理乃至股東;外部顧客分為顯著型和隱蔽型兩種。顯著型:具有消費能力對某商品有購買需求,了解商品信息和購買渠道,能立即為企業帶來收入。隱蔽型(潛在):預算不足或沒有購買該商品的需求,缺乏信息和購買渠道,可能隨環境、條件、需要變化,成為顯著顧客。
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劉源張指出: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莫過於全面質量管理了。他對全面質量管理有十分精闢的見解是:(1)全面質量管理是改善職工素質和企業素質,以達到提高質量、降低消耗和增加效益的目的;(2)全面質量管理關鍵是質量管理工作的協調和督促,而這件事最後只有一把手有權去做。TQC是「大QC」;(3)管理的歷史就是從管人到尊重人。
7、如何抓好質量管理
一、以質量管理為中心,大力開展工程創優活動
1、強化質量教育,增強職工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是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的前提和基礎。施工企業要始終堅持振興質量、以人為本、提高質量、教育先行的方針,把質量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報紙、標語等媒介對職工進行質量教育,使全體職工增強質量第一意識、質量取勝意識、質量從嚴意識、質量自控意識、質量責任意識、質量標准意識、用戶滿意為最終目標意識。 編輯推薦:科學發展觀學習筆記
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推動質量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所謂質量保證體系就是指企業為保證工程產品質量,運用系統的概念和方法,把企業所有的質量管理職能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職有責有權、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形成由線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環環相扣、連結緊密的有機整體。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是按科學程序運行,基本方式是PDCA循環。其中P為plan(計劃)、D為do(實施)、C為check(檢查)、A為action(處理)。現在,我國普遍採用的是ISO質量保證體系。自從ISO9000族標准引入我國以來,便以其旺盛的市場生命力,迅速在我國企業中生根發芽,為我國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面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國內競爭,他已提升到全球化的新高度。企業意識到質量認證是提高質量管理、增加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於是ISO認證在我國進入高潮。ISO認證對於進一步加強我國認證工作,保證機構工作質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我國企業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礎。目前,我國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已取得長足發展,認可制度已經確立,全社會特別是施工企業對質量認證的認識迅速提高,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認證機構和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認證隊伍已經形成。當前ISO9000族貫標取證活動已在建築行業普遍開展。為此,建設部成立了專門機構,出台了相關的方案和措施,對該項工作實施監督和指導。幾年來,獲證企業逐漸增多,企業貫標力度進一步加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市場競爭實力也有所增強。
3、解決好施工企業的質量體系在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是內部體系運行和外部市場的矛盾。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夠完善,法制不夠健全,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導致了市場不規范、配套建設不同步等現象。為此,建議國家及行業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盡快出台適合建築行業特殊性的有關方案和措施,積極籌措、統籌規劃,搞好配套建設。進一步加大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力度,並不斷完善,使各類市場行為得到有效規范,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形成科學合理的市場體系,促進企業標准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第二是質量標准與建築企業實際結合的問題。貫徹ISO9000標准必須緊密結合企業實際,靈活運用,才能具有較強的適宜性和可操作性。建築企業的施工生產具有較大的流動性,且多數是手工操作,各工序之間的穿插錯縱復雜。這給過程式控制制的嚴密性和科學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築產品具有普遍的單一性,難以形成模式化的重復生產,不可能按照固定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控制,而必須針對每一個施工項目進行質量策劃,制定生產程序。建築產品先有顧客後有產品,顧客參與整個施工生產過程。在材料采購、服務、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等環節中融入了顧客的意見。如何做好與顧客的協調工作,將關繫到工程質量目標的最終實現。為此,一是促使廣大管理人員和職工對標准化質量管理進行再認識,對企業體系文件進行再學習、再培訓,並從思想、組織、行為上引起高度重視。二是注重各個基礎環節,加強以班組為單位的基礎管理,適當時應對職工進行一定范圍的管理知識培訓。按照體系的要求,切實將責任分解到每一個人;三是進一步抓好垂直貫標,企業各職能部門應按照要素分配的職責,對主控程序的培訓、檢查、整改等自始至終負責到底,運用PDCA循環的原理不斷改進實施效果,為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要深入基層一線,搞好調查研究,掌握相關單位體系運行狀況,針對存在問題,即時協商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認真貫徹實施;四是在年終匯集各方面信息,對質量體系的總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時檢查體系運行的得失,總結先進經驗,發現存在問題,為下一年度對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作好准備。
8、結合實際,談談企業如何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及質量體系認證
這個標題可以寫了論文了,我記2009年的一期認證認可雜志有篇文章好像是寫這個的。樓主可以去翻翻。